地铁隧道运营期沉降监测及分析
地铁线路隧道结构沉降监测探讨
地铁线路隧道结构沉降监测探讨发布时间:2022-04-24T09:28:32.10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1期作者:王佳民[导读] 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准确地监测隧道的地基沉降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安全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王佳民青岛呈锌勘测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准确地监测隧道的地基沉降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安全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常规的地基沉降量监测方法易受气象、环境以及现场施工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难以满足隧道监测区间长、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量大的工程技术要求。
对既有地铁运营线路的隧道结构沉降进行监测是了解和掌握隧道结构变形、及时发现病害和判断其安全状况的必要方法和手段。
文章结合地铁运营线路的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实例,讨论了在不同工艺、不同埋深、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沉降情况,探讨了隧道结构监测的必要性,以指导后续隧道结构的养护维修。
关键词:地铁线路;隧道;沉降监测;沉降槽中图分类号:U452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座座建筑物拔地而起,同时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使得人均可利用空间变得越来越少。
由于人们对城市景观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地下铁路就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增加人们出行方式选择和减少出行时间的有效方式。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隧道结构变形和及时发现病害情况,现场在隧道沿线内部结构两侧壁和道床中心位置分别布设沉降监测点,按周期持续进行监测,分析隧道结构沉降的情况和规律,并对其沉降原因进行探讨,准确监测地表沉降并对施工提出控制标准是隧道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1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为实现该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全线路地基沉降量监测数据的快速准确采集和传输,设计研发了自动化监测系统。
所研发的地基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多点位移计、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分析软件等。
数据采集系统是由接收仪和发送仪两大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发送模块、GPRS 模块、防雷模块、采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放大模块、电源模块等。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隧道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隧道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摘要:为探讨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要点,文章以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隧道工程为例,从建立地面及地下高程系统、布设监测点位,到获取监测数据,有效实现了对隧道变化情况的监测,监测结果可靠,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这对于促进隧道工程行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帮助。
关键词: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变形监测地铁轨道工程的使用运行过程中,隧道沉降现象较为常见,但沉降量较大时,往往会造成车辆运行过程的平顺问题,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还存在治理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
对此,给予有效的监测方式,及时发现变形问题,尽早给予处理,才利于切实维护轨道工程的稳定应用,减少事故、问题的发生。
1 工程概况项目为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沉降与收敛工程,测量范围为:昌邑路站(不含)~桂桥路站(含)段正线里程自K26+176.901~K38+557.755,包含工作范围内的折返线、与6号线云山路站换乘通道,桂桥路出入场线,地下车站9座。
实际的工作中,重难点为线路长,跨幅大,参与人员多,仪器设备投入多等,且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
最终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快速建立了地面高程系统、获取了线路测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有效处理,完成了监测任务,取得各方一致的好评。
2 工程地质条件从轨道工程所在地域情况来看,为水系较为发达的区域,包括地上河流与地下暗河。
地质情况为浜土、粘土、基岩石等,基岩面被厚约250~350m的第四系覆盖。
由于基岩出露面积较少,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涉及100m以浅的主要由软土、粉土和黏性土组成的第四系松散土体,其中与地铁隧道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主要为浅部砂、粉土层和软土层。
由于地质情况较差,虽然施工过程中给予了有效的固化技术,但还可能出现工程的沉降变形问题,因此给予全面的变形监测具有必要性[1]。
3 隧道变形监测3.1 隧道监测内容(1)对隧道位移变形监测。
隧道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地表下沉位移或周边位移现象。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城市地铁线路建成运营,通过对一些已运营的线路调查研究发现,在建设过程和运营期间,其隧道、高架桥、U型结构、路基挡墙等主体结构均有变形发生,从而引起线路沉降、轨道变形,严重时则影响运营安全。
为了及时掌握地铁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运营期间,对主体结构采取适宜的变形监测是非常必要的,选择代表性部位进行沉降变形监测,对变形较大的地段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确保运营安全,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营和长期节约维修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展开探讨。
关键词:沉降监测;基准网;监测网;数据分析引言在工程实践中,很多地下工程都需要在恶劣的地质条件下进行设计和建设,经常面临较大风险。
地铁隧道施工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往往会出现土体变形、沉降情况。
土体变形、沉降达到一定限度,不仅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监测。
传统的沉降监测方法的监测精度低,针对于此我们设计了新的地铁穿越工程沉降监测方法。
1沉降观测地铁沉降监测通常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在地铁隧道内进行夜间水准测量,作业难度大、时间紧且精度要求高。
由于地铁隧道前进方向通视无遮挡,可以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可提高观测效率和精度。
天宝(Trimble)DiNi03水准仪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其每千米往返中误差小于±0.5mm,适用于在地铁隧道内进行观测。
考虑到地铁隧道的特征,水准网通常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
水准基准点布设在远离变形区域的地铁轨道底板上,监测点沿地铁轨道中心和两侧交叉布设,通常每隔20-30m布设一个监测点。
为提高观测精度,需要固定观测人员、观测仪器、设站点、观测线路和观测环境条件,同时还需要在水准标尺上安装灯带照明。
2监测技术与方法2.1处理地铁穿越工程沉降监测数据由于从真实土体中获得的变形数据不能用于即时监测,因此需要设计沉降数据监测步骤。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面沉降影响分析与控制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地面沉降影响分析与控制地铁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地面沉降对于城市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地下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地面沉降的影响机理、分析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面沉降的影响机理主要与隧道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有关。
隧道开挖会导致地下土体的应力重分布,造成土体的加固、排水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地面沉降。
此外,施工期间的振动、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也会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地面沉降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地质勘探及隧道工程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分析地面沉降的影响,需要从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地表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对于地铁沿线的建筑物而言,地面沉降可能会导致其结构的破坏,特别是老旧建筑物更容易受到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沿线建筑物进行详细的结构安全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或者拆除重建。
其次,地下管线也是受地面沉降影响的重要对象。
地铁隧道施工可能会对地下管线造成挤压、位移等影响,从而影响管线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在施工前进行管道的定位、检测以及加固,以降低地面沉降对其的影响。
另外,地面沉降还可能对地表设施造成影响,如道路、桥梁等。
沉降导致的地表变形可能破坏道路的平整性,影响交通的通行。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进行道路的检测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顺畅。
为了控制地面沉降的影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措施。
首先,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工艺,以减小地面沉降的发生。
例如,可以采用盾构机等地铁隧道施工专用设备进行施工,减少地面开挖量和振动。
其次,需要加强监测和测量工作,对地面沉降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地面沉降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此外,在地铁隧道施工中,还需要进行土体加固和排水处理工作,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排水能力,减小地面沉降的发生。
地铁工程沉降监测方案设计
地铁工程沉降监测方案设计一、引言地铁工程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地表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地铁隧道的沉降问题。
为了确保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建筑和地面交通造成影响,必须对地铁工程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套完善的地铁工程沉降监测方案,以保障地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二、地铁工程沉降监测的目的地铁工程沉降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地铁施工对地表造成的沉降情况,以及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周边建筑和地面交通的安全和稳定。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及时发现地铁工程施工对地表造成的沉降情况,以及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2. 对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 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以便有效的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三、地铁工程沉降监测的内容地铁工程的沉降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铁施工前的地质勘探,地铁隧道的施工监测、隧道开挖后的沉降监测以及地铁运营期间的沉降监测。
1. 地铁施工前的地质勘探地铁施工前应对地铁隧道的周边地质情况进行细致的勘探,包括地下水位、土壤情况、地下岩层、地下管线等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2. 地铁隧道的施工监测地铁隧道的施工监测主要包括隧道掘进工作、支护结构的施工、地面沉降的监测等内容。
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监测点,采用沉降仪、测距仪、全站仪等仪器对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3. 隧道开挖后的沉降监测隧道开挖后,对周边建筑和地面情况进行沉降监测,确保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并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4. 地铁运营期间的沉降监测地铁工程施工完成后,要持续对地铁运营期间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地铁运营不会对周边建筑和地面交通产生不利影响。
武汉地铁罗园区间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1 7 0・
第3 9卷 第 3期 2 0 1 3年 1月
S HAN XI ARC HI T E C T URE
山 西 建 筑
Vo 1 . 3 9 N o . 3
J a n . 2 0 1 3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6 8 2 5( 2 0 1 3 ) 0 3 — 0 1 7 0 - 0 2
兀
材料
砂砾 碎( 砾) 石
石 渣
挖土方数量 单价 回填材料数量
兀 m3
单价
兀
相对来说 较高的方案 , 一般 可选用 透水性 材料 回填 台背 即可 , 但 从以上 比较分 析 , 选 用砂 浆 片石 处理 台背 更是 行 之有 效 的 。 目 前, 工程 已完工两年 之多 , 由砂 浆片石 回填 的涵洞 台背均 平顺 舒
4 l 0 . 1 2 4 1 0 . 1 2
4 1 0 . 1 2
l 3 . 8 9 4 l 3 . 8 9 4
1 3 . 8 9 4
3 0 8 . 1 3 0 8 . 1
3 0 8 . 1
4 2 . 0 1 6 3 8 . 1 O 7
3 2 . 2 2 7
2 4 . 1 l 2 4 . 8
1 3 1 2 3 . 4 2 l l 6 2 1 . 1 8
3 结语
对 山区二 级及 以下 等级 的公 路 , 其 交通 量 大 多不 大 的情 况
[ 1 ] J T J 0 4 1 - 2 0 0 0 , 公路桥 涵施 工技 术规 范[ s ] . [ 2 ] J T G / T B 0 6 - 0 2 - 2 0 0 7 f 公路 工程预 算定额[ s ] .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1. 引言1.1 引言地铁盾构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施工方式,通过盾构机在地下开挖隧道,是城市地铁建设的重要工艺之一。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会给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地面沉降原因进行分析并有效应对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介绍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土层变动、盾构施工技术以及沉降监测与控制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机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地面沉降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端,只有充分了解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部分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对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2. 正文2.1 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地面沉降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土层变动和盾构施工技术等因素。
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周围土层的稳定性,导致土层松动和沉降。
特别是在地下水位波动较大的地区,地面沉降问题更为突出。
地下土层变动也会引起地面沉降。
盾构施工过程中,土层受到挖掘和开挖等操作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土层紧密度的改变,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地下土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也会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
盾构施工技术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周围土层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进而引发地面沉降问题。
地面沉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土层变动和盾构施工技术等多个因素。
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有效控制,才能有效应对地面沉降问题。
在下文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如何有效监测和控制地面沉降。
2.2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盾构机挖掘地下隧道时,会对地下土层进行扰动和移动,导致地面沉降。
下面是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应对方法的说明。
1. 地质条件不稳定:地质条件不稳定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盾构施工中,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较高、土层松散、岩层不坚固等地质条件不稳定的情况,就容易导致地面沉降。
此时,可以通过加强地质勘察与分析,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和施工方法,以及采取加固措施等方法来应对。
2. 施工参数不合理:施工参数不合理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之一。
在盾构施工中,如果施工参数设置不合理,如推进速度过快或者施工压力过大,就容易引起地下土层的不稳定,导致地面沉降。
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合理的施工参数设计,并加强监测和调整,以避免地面沉降的发生。
3. 施工技术不当:施工技术不当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之一。
在盾构施工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施工方法不正确,就会对地下土层造成不必要的扰动和移动,导致地面沉降。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培训和实践,以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并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
1. 加强地质勘察与分析:在施工前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勘察与分析,了解地下土层的情况,以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和施工方法,并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以应对地面沉降的可能性。
2. 合理设置施工参数: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盾构机的性能特点,合理设置推进速度、施工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施工的安全与稳定,避免地面沉降的发生。
3. 加强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地面沉降的情况,一旦出现地面沉降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调整措施,如降低推进速度、减小施工压力等,以减少地面沉降的程度。
4. 采取加固措施:在施工中可以采取一些加固措施,如喷浆加固、加设盾构机尾部加固框架等,以增加地下土层的稳定性,减少地面沉降的可能性。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分析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分析地铁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不同区域的纽带。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地铁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然而,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分析。
一、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基本原理盾构机是近几年开发出的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新型设备,其施工原理是先在隧道顶部挖出一条一定宽度和高度的顶洞,然后在顶洞中安装一台盾构机,由盾构机推动管片向前推进,在管片及盾构机组成的初始管环内注浆加厚基础处理,之后备土排出。
二、地面沉降的原因在盾构施工过程中,挖掘出的土方需要在地面上暂时存放,同时,附近的建筑物、道路等也会因施工过程中振动影响,导致地面发生沉降。
研究显示,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建筑物结构、地形地貌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1.施工工艺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在盾构施工中,该工艺由一段段管片拼装而成,每拼装一段管片就会使管壁位移,进而引起地下应力变化和土体压缩。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管片的安装方式、长度以及环片的数量等都会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
2.地质环境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地质环境也是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铁隧道的盾构施工,往往会挖掘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地质构造形成的地层,地质情况的了解和研究对地面沉降和地铁建设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地下水位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地下水位也是影响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片与周围土层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难以完全将地下水阻挡,因此,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变化也会对地面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盾构施工减小地面沉降的方法和技术尽管盾构施工难以避免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但是采取恰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面沉降量。
其中,加强地面监测管理、降低施工工艺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在隧道顶部安装加固杆等方法都是有效的地面沉降控制措施。
轨道交通(地铁)专项监测技术总结及数据分析
轨道交通(地铁)专项监测技术总结及数据分析摘要:为保障地铁前期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后期的安全运营,地铁监测工作将伴随着地铁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
地铁结构(主要有车站、隧道)变形可发生在建设期、运营期,也可发生在外部施工作业期。
为满足施工和后期运营接管单位对沉降测量与管径收敛测量的要求,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合理布设长期沉降观测点,并结合长期沉降观测点合理布设长期收敛测量标志,按照相关规定及规范采集数据并经严密平差计算,形成测量成果报告。
为轨道交通运营阶段长期线路结构监测采集线路初始数据,确定合适的技术标准和参照基准,为隧道安全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专项监测、沉降、收敛、自动化监测、钢环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为提高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率,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缓解交通和城市用地这一矛盾的关键。
地铁隧道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会出现土体变形、沉降情况。
土体变形、沉降达到一定限度,不仅会影响地铁施工及后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全程对其进行监测。
在地铁隧道建设期因地质、施工事故及地铁运营期外部施工等可能引起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情况要进行地铁专项监测。
2、项目背景某轨交线路某段上下行安全联络通道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面积渗漏。
针对该区段情况采取了内衬钢环加固。
为保障建设施工及后期地铁的安全运营,对该区段进行专项监测工作。
3、项目概况3.1、监测区域简表表1.某轨道交通某号线某站1#联络通道区域简况3.2、监测范围及内容该项目监测范围为:上行线1545环~1400环(其中1460环~1481环为钢环片)、下行线1545环~1400环(其中1458环~1485环为钢环片)。
监测内容包含:静力水准自动化沉降监测、人工沉降监测及人工收敛监测3.3、监测频率静力水准自动化沉降监测采样频率为1次/2小时;人工沉降、收敛及裂隙监测频率为2次/周—1次/月。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生活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不甘落后,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铁隧道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主要载体,然而,由于日常生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时有发生,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地铁隧道结构沉降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隧道结构沉降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关键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引言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滞后,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保证隧道结构稳定、轨道平稳的前提下,地铁列车的高速行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进行科学的监测与分析,可以有效地改善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能,目前,国内对隧道结构的监测和分析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1.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的原因分析1.1由于扰动使得土体的固结和次固结沉降在隧道开挖中,对原始地层的扰动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扰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开挖地表以下的土壤时会受到扰动;二是盾构尾部灌浆工作不充分、不及时;第三,当推曲线或纠正偏差时发生超挖;第四,盾构外壳由于其对周围土壤的摩擦和剪切而干扰周围土壤;第五,土体受到挤压扰动。
一般来说,当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受到扰动时,隧道附近会形成一个孔隙水压力过大的区域,如果不在地层下面,土体会在应力作用下释放,从而改变地层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原始分布,从而引起初始沉降,同时,多余的孔隙水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消散,从而使地层因排水固结而变形,成为主要固结沉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饱和软粘土具有很大的流变性,当土壤受到扰动后,其颗粒骨架结构将被调整,以减少颗粒之间的间隙,因此会发生蠕变变形,从而导致隧道内的二次固结沉降。
1.2隧道四周的地质环境变化一般情况下,地铁隧道的施工会在地表以下十几米的土层中进行,因此隧道周围地质环境变化的影响非常大,通常,不同类型土层的沉降量在沉降过程中会有所不同,稳定沉降所用的时间也不同,因此隧道中经常发生纵向不均匀变形。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主要是由于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和压实引起的。
下面,将对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盾构施工过程中,隧道中的地下水会因为施工活动而发生变化,导致地下土体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在施工前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控制好盾构施工中的水文条件,可以有效减少地面沉降。
2. 土体位移:盾构施工中,隧道推进时会对周围土体施加巨大的水平压力,使得土体发生位移。
当土体的承载力不足以承受盾构的压力时,会发生沉降。
需要对地下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行详细研究,选择合适的施工参数和技术方案,以避免土体发生过大的位移。
3. 土体压实:盾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会对土体进行挖掘和回填,这会对土体进行压实。
土体压实过程中,土壤颗粒间的间隙会发生变小,导致初始地面沉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土体的压实过程,避免过度压实,以减少地面沉降。
针对以上的原因,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减少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
1. 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在施工前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如果发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化,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进行加固和排水。
2. 采用适当的土体加固措施:根据土体力学性质的研究结果,选用合适的土体加固措施。
可以采用加固桩、土钉墙等方式对土体进行加固,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减少地面沉降。
3. 控制土体压实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施工参数,避免过度压实土体。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土体得到适度的压实,减少初始地面沉降。
4. 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来减少地面沉降。
采用可控压实技术对土体进行处理,可以减小土体的初始沉降;引入高效盾构机械和地铁车站的整体下沉技术等,也可以减少地面沉降的影响。
地铁隧道施工及监测分析
地铁隧道施工及监测分析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地铁隧道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接着对地铁隧道区间施工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监测引言:随着地铁工程规模的增加,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是盾构技术,而防水施工和钢筋绑扎工程则是地铁隧道工程的重要施工环节。
总之,除了要应用先进合理的科学技术外,还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后期的运营维护,这样才能提高地铁工程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1地铁隧道施工中的技术要点1.1地铁隧道施工中的防水施工技术要点1.1.1 混凝土防水施工工艺在地铁隧道混凝土防水施工时,首先要做好对材料的控制,根据工程要求隧道防水施工时会用到水泥、砂石和水,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注意对这些材料规格、性能等的检验,比如砂石要满足级配表要求。
其次,在施工时为提高混凝土强度会用到外加剂,这时同样要控制外加剂的质量和使用量,按照合理的比例添加外加剂不仅可增强混凝土强度,还能减少变形、收缩等现象的出现。
再次,在处理受喷面时要注意渗水和涌水的问题,可在出手处预设导水管,然后采用注浆方式止水。
地铁隧道防水层施工一般采用的是喷射混凝土法,而主要的施工技术是湿喷法,具体施工时应将喷射、架设钢筋网和钢架同时进行,之后采用分层喷射方式提高喷射的混凝土厚度。
最后,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为提高防水效果的持续性,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否则防水层在受到外界压力破坏时会降低防水的效果。
比如钢筋绑扎时没有合理设置连接处的保护层,在拱顶和侧墙部位没有做好防水施工,在焊接钢筋时没有遮挡周围防水层,就可能会因为火花四溅而破坏施工好的防水层。
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时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人为活动而接触到防水层,使防水层遭到破坏。
1.1.2缓冲层铺设和防水板铺设在安装缓冲层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标出准确的隧道纵向中心线,使得铺设的缓冲层材料横向中心线和隧道纵向中心线重合,从总顶端到两边的顺序部件要按顺序安排。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层沉降因素及控制对策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层沉降因素及控制对策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是一种常见的地铁建设方式,通过在地下挖掘隧道,以便地铁列车的行驶。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地铁建设所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地层沉降。
地层沉降是指由地铁隧道挖掘过程中,地下土层因为受到影响而产生沉降的现象。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层沉降因素及控制对策成为了地铁建设的热点问题,具体原因和对策如下。
1. 地下水位变化:地铁隧道挖掘会打破地下的水文条件,导致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影响地下土层的稳定性,进而引起地层沉降。
2. 地下土层构造特性:地下土层的不同构造特性会使得地铁隧道挖掘对地层沉降程度有所不同,比如沉积岩层和火山岩层的地铁隧道挖掘对地层沉降的影响程度就会不同。
3. 地铁隧道施工方式:地铁隧道施工方式也是导致地层沉降的重要因素,例如采用爆破法进行挖掘会加剧地层沉降程度。
4. 城市地下管线:城市地下的管线网很发达,地铁隧道挖掘会对地下管线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地下土层的沉降。
1. 深入研究地下水情况,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以维持地下土层的稳定。
2. 利用现代地质勘测技术,对地下土层特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以识别地下土层的脆弱区域,从而避免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带进行地铁隧道开挖。
3. 采用先进的隧道挖掘技术,如冻结法、土压平衡盾构法等,尽可能减少地层沉降的发生。
4. 加强地铁隧道施工的监测,实时监测地层沉降的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地层沉降对周边建筑物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层沉降是地铁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密集区域的地铁建设中更是如此。
通过深入研究地下土层的特性和施工对策的制定,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铁隧道对地层沉降所造成的影响,从而确保地铁建设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只有这样,地铁才能真正成为城市交通的便捷工具,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PS-InSAR技术的地铁施工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基于PS-InSAR技术的地铁施工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地铁一般由车站与隧道组成,其中,车站基坑大多以明挖法修建,隧道区间则以盾构法进行施工,基坑和盾构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周边土体扰动,导致邻近地表及建筑物发生沉降。
目前,地铁施工地表沉降监测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监测方法主要还是采用水准监测,水准监测往往工作量较大,数据处理较为烦琐,测点布设容易受到地面建筑、交通等的影响,难以获取施工前的地表沉降数据,而施工区域的历史沉降数据,对于分析施工前地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铁施工;地表沉降;水准监测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必须考虑到越来越多的无障碍环境,地铁的开放和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最佳选择。
地铁运营过程中,由于地面沉降、地面荷载、周围地下工程开挖、周围建筑施工和地铁隧道老化等因素,地铁隧道不可避免地发生结构变形。
为了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在地铁运营维护过程中对地铁结构进行监测,及时准确地获得地铁的变形状态和变形率,以预测和避免安全事故。
1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相关概述地铁的安全运行需要高水平的整体隧道环境,由于城市地形或城市基础设施的原因,地铁隧道的施工极为困难,整体施工周期较长,需要进行适合不同城市具体情况的地铁隧道施工。
防护盾作为一种标准的技术实施模式,必须通过科学应用和监测手段确保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盾构技术是指承包商在隧道开挖时应灵活使用防护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剪切岩土,同时迅速分类岩石碎片。
目前盾构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工程,提高了隧道整体质量。
由于盾构施工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在施工阶段很可能会出现塌方和沉降等问题。
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使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控制,并事先对所有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避免出现存放问题。
2 PS-InSAR数据处理流程1)主影像的选择。
通过设置时空基线阈值,选取1幅影像作为主影像,其余的影像依此与主影像进行配对,此过程可以过滤掉干涉质量较差的影像。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预测分析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预测分析提纲:1. 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 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3. 如何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避免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4.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出现的地表沉降事故有哪些,其成因和教训有哪些?5.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工程管理有效避免地表沉降事故的发生?1. 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造成地表沉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
其中,施工工艺、地下岩土环境、地铁施工的水位控制、施工机具、工期等因素都会影响地表沉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首先,盾构施工中的发掘和衬砌工艺会造成岩土的松动和变形,地下水的流动也会受到影响,使得地下岩土的承载能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地表沉降的程度和范围。
其次,地下岩土环境也是影响地表沉降的重要因素。
岩土的类型、物理力学性质、水分含量等都会影响地下岩土对盾构机施加的阻力大小,从而影响地表沉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另外,盾构施工中的水位控制也会影响地表沉降。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水位控制措施,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岩土的松动和变形,从而使得地表沉降过程加速和加剧。
最后,施工机具和工期也是影响地表沉降的因素。
施工机具的选型和使用情况都会对地下的岩土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施工工期的长短也会对地下岩土的固结时间和速率产生影响。
2. 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了有效地控制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需要准确地预测地表沉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目前常用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主要有经验判断法、解析法、有限元法和物理模型试验法等。
首先,经验判断法是一种经验性的预测方法,依靠施工经验和估算方法来确定地表沉降的预测结果。
其优点是方法简单、方便、快捷,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建筑工程。
但是,经验判断法的精度和可靠性有限,不能准确预测地表沉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其次,解析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预测方法,通过对地下岩土的力学性质和盾构施工状态的分析,预测地表沉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分析王波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分析王波发布时间:2021-06-16T11:22:55.483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4月上作者:王波[导读] 随着地铁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更加突出了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地面沉降问题。
盾构法是地铁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但受到地层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地面沉降的问题,难以保证地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重点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一些处治措施,以供参考。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波 510000摘要:随着地铁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更加突出了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地面沉降问题。
盾构法是地铁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但受到地层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地面沉降的问题,难以保证地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质量。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重点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一些处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面沉降;成因;处治措施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也成为了城市中一重要的交通工具。
现如今许多科学施工技术也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其中盾构法便是地铁隧道施工中较常用的一项施工技术,对保障地铁隧道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地铁工程一般是建设在城市中心及人流量较大的地段,加之主要为地下作业方式,因此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地下管线及地面建筑的影响,降低地面的稳定性,进而引发地面沉降问题。
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不仅会严重影响地铁隧道施工的质量及安全,也会对施工周围的建筑物及路面等造成破坏。
因此,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分析尤其重要且必要。
1、地面沉降问题发生的原理及影响因素1.1原理在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问题发生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隧道开挖破坏了地层的稳定性。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
地铁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原因分析及应对地铁盾构施工是现代都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公共交通建设,它的优点在于不占用地面空间,且运力大、速度快。
然而,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问题也备受关注。
有时,地铁盾构施工会导致地面沉降问题,这会给周边环境和居住的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分析地面沉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分析地面沉降原因:1.施工机械振动造成地质体变形:施工过程中,盾构机会振动并前进,而这种振动会使周围的土体遭受变形,导致地质体松散或者土层剪切变形。
2.地下水涌入引起土壤流变: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会通过地质隧道顶板的缝隙、岩石裂缝和土层孔隙进入隧道内部,导致隧道外侧土层流失,进而降低地面承载力。
3.永久变形引起地面沉降:盾构施工后,地下车站、设备区等路面上铺设了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这些结构与自然地基相互作用造成了土体永久变形,在均布载荷的作用下,控制不住会引起地面沉降。
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应对策略:1.压缩施工阶段进行振动控制:施工机械振动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施工前需要设计合理的振动控制方案,结合盾构机的性能选择合理施工参数,控制机器进度,避免过大的振动能量。
2.设置水位监测点,保证施工过程中水文动态监测数据: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测量确定地下水变化情况,面对地下水涌入引起土壤流变等情况,应设置水位监测点,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进行土体加固:针对隧道周围土体松散或土层剪切变形现象,可以采用土体加固方法来加强土壤固结度,避免地面沉降问题。
4.优化车站设计:为了避免永久变形引起地面沉降,可以通过优化车站设计和结构材料选择等措施,减少地面沉降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地铁盾构施工工程中地面沉降问题,在施工前应经过充分的沟通和论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针对不同的地面沉降原因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这样可以减少地面沉降造成的影响,确保地铁盾构施工工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隧道运营期沉降监测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20T14:28:02.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作者:陈林[导读] 青岛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已将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支柱。
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愈显重要。
陈林
青岛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 266000 摘要阐述地铁隧道内沉降测点、差异沉降点的布置和施测方法,以及沉降曲线拟合及分析,讨论隧道结构的沉降情况、规律及成因,为运营隧道的维修管理提供经验。
关键词地铁隧道;沉降监测;维修;管理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已将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支柱。
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愈显重要。
隧道变形的稳定可控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之一,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是了解和掌握隧道结构变化、及时发现病害和判断其安全状况的必要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地铁主体结构的监测,收集监测数据,记录整治方案,系统地整理、积累资料,及时掌握现有建成地铁工程运营的变形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可为病害治理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为今后相关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单位借鉴。
1 沉降监测实施
地铁隧道运营期主要是监测隧道结构的底板沉降,实质上是对道床的监测,主要包括区间隧道的沉降监测和隧道与地下车站交接处的沉降差异监测。
1.1基准点与测点布设
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主要关注的是隧道相对区间两侧车站的垂直位移,因地下车站结构体较大,相对隧道要稳定得多,因此将车站内的所有工作基点组成监测基准网。
对于区间隧道,以设于区间两端车站内的基准点为基准,与两车站之间的上、下行隧道高程监测点分别组成附合水准路线; 对于折返线、出入段线隧道,则以一端车站上、下行线的基准点为基准,分别与上、下行线的各监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隧道沉降监测点布设在道床的两轨之间,一般每隔30 m 左右设置1 个点,在小半径曲线、不同结构的接缝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处等地方加密布设。
1.2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选定为JGJ/T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的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往返校差、附合或闭合环线闭合差不大于0.60mm( n为测站数,高于二级精度) ,同时结合变形监测的具体特点,并采取“三固定”( 人员固定、站位固定、仪器固定) 的措施来提高观测精度。
2 隧道的沉降原因分析
引起隧道运营期的沉降因素很多,主要有地质因素、周边复杂环境及地面荷载变化显著等方面。
岩层风化程度和单轴抗压强度变化大,沿线地层变化剧烈,起伏大,地下水非常丰富,周边建筑施工时有发生。
地铁隧道结构的沉降主要由以下因素所致。
2.1 隧道下卧软弱地层
在下卧土层长期固结沉降的过程中,不同性质土层的固结沉降量差异很大,达到沉降稳定的所需时间也各不相同,导致隧道因为沿纵向土性分布不均匀而产生差异沉降。
2.2 隧道上方增加地面荷载
隧道建成后隧道下部土体的反力小于未修建隧道前此处土的自重应力,隧道下卧土层压缩模量比修建隧道以前有所降低,如在隧道上方增加荷载地面加载,受施工扰动的隧道下卧土层的长期次固结将继续。
2.3 隧道邻近建筑施工的影响在地铁控制保护区内进行的建筑施工都会引起地铁结构不同程度的沉降、位移及变形。
深基坑开挖过程实际上是卸载的过程,地铁隧道邻近的深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主要有:一是深基坑施工要抽走大量的水,从而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各地层在水位下降诱发的附加应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因不同地方压缩量不同从而引起隧道纵向的不均匀沉降,另外抽水也可能引起隧道下卧土层水土流失造成破坏性纵向变形; 二是基坑开挖引起围护的侧向位移和坑内隆起使得坑外地层沉降,导致隧道随之沉降;三是基坑开挖引起围护结构向基坑内的侧向水平位移,导致隧道发生挠曲变形。
2.4 隧道穿越的影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同隧道形成空间交叉穿越的现象越来越多,后续线路施工自然要穿越既有线路,另外,还有大量市政隧道( 或通道) 在地铁隧道附近或上下部穿越施工。
后建隧道对周围土体的扰动,会在隧道横向的地层中形成一个近似正态分布的沉降槽,导致已建隧道产生纵向的不均匀沉降,而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穿越施工会引起不同的隧道沉降。
2.5 建设期隧道施工工艺及质量
建设时期采用不同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参数、注浆材料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扰动程度和扰动范围不同,由此而引起地铁投入运营后的地铁结构沉降变形影响不同。
盾构法隧道施工管片壁后的注浆填充程度、注浆材料对隧道的沉降稳定也密切相关,矿山法开挖及初支,盾构拼装管片作为二衬方法的特殊工法,施工时对管片与矿山法隧道初支间的空隙进行充填,由于施工工艺造成局部管片背后仍存在空隙,因而运营后随着列车运行的增多,上部荷载及振动不断增大,隧道沉降仍有可能继续发展。
2.6 地铁列车振动及隧道渗漏
地铁隧道在运营期间,受到地铁列车振动荷载的长期反复作用与隧道存在不同程度渗漏的影响。
研究表明:列车振动荷载引起的结构振动位移很小,但在列车振动荷载长期反复作用下,可能会引起隧道下卧的饱和砂土层液化、饱和黏土振陷、花岗岩残积土软化等。
列车动载引起的地基土沉降以塑性变形为主,在运行初期就达到相当大的沉降量,随着运行次数的增多,沉降的增加趋势逐渐减弱,但其长期累积作用不可忽视。
3隧道维修管理对策
隧道沉降不能掉以轻心,周边邻近建筑施工的影响、环境的变化等可能会造成隧道沉降的显著变化,必须保持密切的监控,并且结合日常检查、隧道专项检查、线路维护情况等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
3.1 隧道检查
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维修经验看,通用维修管理模式是:检查→发现变异→推定变异原因→明确变异后结构物的健全度→制订相应的整治措施→整治。
采取“勤检查、早发现、少维修”的维修管理模式。
检查手段有日常检查(目视、敲击等) 、裂缝观察、沉降监测、衬砌(管片)的钢筋及混凝土无损检测、围岩检测等。
沉降监测采用每年两次例行沉降监测、结合加密监测、自动监测的模式。
加密监测是在例行监测中发现沉降异常后实施的,自动监测是在地铁隧道旁进行建筑施工活动时,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施工过程对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确保地铁隧道结构和地铁列车运营安全而采取的监测方法。
3.2 隧道沉降限值
对于地铁隧道邻近建筑施工引起的隧道沉降,可根据隧道的不同状况,把10~20mm作为隧道沉降的控制值,但在隧道已经有相当沉降量的情况下则需要专门评估分析。
对于沉降速率,日本铁路隧道的健全度评定办法是把变形速率达10mm/年者定为AA级(最严重级) ,《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中也把隧道变形速率大于10mm/年者定为严重病害,需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可以参考铁路的经验把沉降速率10mm/年作为一个极限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段的线路状况不一样,要密切关注隧道沉降大的地段的线路变化情况。
3.3 维修对策
维修管理中,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判定引起隧道沉降的主要原因十分重要,以便做到“对症下药”。
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隧道沉降不收敛,其沉降值或速率已接近限值,这时必须采取整治措施,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整治方法:由隧道下卧地层承载力不足的沉降,采取在隧道底注浆等方法提高其承载力,从而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 对于隧道上方增加的地面荷载,则必须减少、清除或者控制这些增加的荷载;对于影响隧道邻近、穿越的地铁施工,要严格控制其施工方案,如基坑施工不得大幅降水,优化基坑支护方案、开挖方案,调整其施工参数等,使其在施工完成后一段时间后隧道沉降达到稳定; 对于隧道管片后注浆不充分、砌衬有空腔等情况,采用充填注浆的办法进行加固;在维修过程中注意对隧道渗漏水的治理,及时封堵渗漏水大的处所,控制排水量,另外对轨道的波浪形磨耗要及时打磨,加强线路维护,减轻由于地铁列车振动及渗漏对隧道沉降的影响。
4结语
1) 用监测点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曲线图,可客观、全面地展示和分析隧道全线的整体变形状态沉降的趋势,便于地铁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
2) 地铁隧道沉降监测要注意长期积累数据,对累计沉降大的地段要结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建筑、沉降速率、收敛监测等综合分析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邻近的建筑活动等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必须加强地铁设施保护,严格控制地铁控制保护区内的施工。
4) 城市地铁隧道有一定的沉降在所难免,其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复杂,隧道沉降曲线半径监界值、隧道结构状态评估、结构剩余寿命的评估等还需作深入研究。
5) 应该在设计、施工阶段就考虑今后的隧道管理管理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隧道的维修管理模式、隧道的检查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