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与消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PPT演示课件
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 d) 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
终末漂洗。 • e) 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 f)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
可用于患者诊疗。
16
手工操作流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
术语和定义
• 软式内镜: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 清洗: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 终末漂洗: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
漂洗的过程。 • 清洗液: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
4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 基本要求 • 内镜诊疗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
(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柜等,其面积 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 行。
5
内镜诊疗室
•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 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28
监测与记录
• 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 • 浓度监测 • 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 • 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
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 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 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 毒前进行测定。 • 酸性氧化电位水应在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 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测定pH和有效氯浓度。
终末漂洗。 • e) 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 f)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
可用于患者诊疗。
16
手工操作流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
术语和定义
• 软式内镜: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 清洗: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 终末漂洗: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
漂洗的过程。 • 清洗液: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
4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 基本要求 • 内镜诊疗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
(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柜等,其面积 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 行。
5
内镜诊疗室
•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 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28
监测与记录
• 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 • 浓度监测 • 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 • 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
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 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 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 毒前进行测定。 • 酸性氧化电位水应在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 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测定pH和有效氯浓度。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PPT课件
• e) 消毒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 1) 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对内镜腐蚀
性较低;
• 2) 可选用邻苯二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 酸性氧化电位水、复方含氯消毒剂,也可选用其他消毒 剂;
5/1/2020
11
清洗消毒室
• 3) 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符合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 与卫生标准的规定。
防原则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穿戴 必要的防护用品。
5/1/2020
3
内镜诊疗室的管理要求
• 内镜诊疗室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 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 a)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 b) 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 • c) 清洗剂、消毒剂及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 • d)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 e)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5/1/2020
清洗消毒室
• 宜配备动力泵(与全管道灌流器配合使用)、超声波清洗 器。
• 宜配备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 •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相关要求应符合内镜自动清洗消毒
机卫生要求的规定,主要包括: • a) 应具备清洗、消毒、漂洗、自身消毒功能; • b) 宜具备测漏、水过滤、干燥、数据打印等功能。 • 灭菌设备:用于内镜灭菌的低温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
关规定。
5/1/2020
9
清洗消毒室
• 清洗消毒室的耗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 a) 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自来水水质应符 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 CFU/100 mL;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0.2um,并定期更 换。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必要时对纯化水 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性较低;
• 2) 可选用邻苯二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 酸性氧化电位水、复方含氯消毒剂,也可选用其他消毒 剂;
5/1/2020
11
清洗消毒室
• 3) 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符合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 与卫生标准的规定。
防原则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穿戴 必要的防护用品。
5/1/2020
3
内镜诊疗室的管理要求
• 内镜诊疗室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 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 a)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 • b) 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 • c) 清洗剂、消毒剂及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 • d)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 • e)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5/1/2020
清洗消毒室
• 宜配备动力泵(与全管道灌流器配合使用)、超声波清洗 器。
• 宜配备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 •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相关要求应符合内镜自动清洗消毒
机卫生要求的规定,主要包括: • a) 应具备清洗、消毒、漂洗、自身消毒功能; • b) 宜具备测漏、水过滤、干燥、数据打印等功能。 • 灭菌设备:用于内镜灭菌的低温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
关规定。
5/1/2020
9
清洗消毒室
• 清洗消毒室的耗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 a) 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自来水水质应符 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10 CFU/100 mL;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0.2um,并定期更 换。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必要时对纯化水 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ppt课件
漂洗(ring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硬式内镜
清 洗 消 毒
及附件上的残留物
终末漂洗(end ringing) 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 漂洗后硬式内镜及附件进行的最终处理
消毒(disinfect) 清洗后的内镜器械及附件应 进行消毒,湿热消毒法或采用75%乙醇进行消毒。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包装
包装、封包、标识 包装 • 光学目镜放置带卡槽器械盒内进 行单独包装 •导光束及摄像连接线大弧度盘绕, 直径应大于10cm,无锐角 •锋利器械、镜头应采用保护封帽 •所有的空腔、阀门应打开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应用医 用无纺布,不宜用纺织品、皱纹纸 类包装
封包、标识
硬式内镜清洗消 毒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术语和定义
硬式内镜(rigid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不可弯曲的内镜
清洗(cleaning)
去除硬式内镜及附件上污染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 漂洗和终末漂洗
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者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 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纸塑料 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 月,硬质灭菌容器包装的无 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有标识、有记录、具有可 追溯性
无菌物品记录本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质量控制与检测
一、基本原则
专人负责
定期检测
定时更 换化学剂
定期维护
和保养
二、清洗质量控制 监测频次:日常监测、定期抽查(每月至少抽查3个待灭 菌的硬式内镜)
根据器械污染程度适当延长时间
但不宜超过10分钟。
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消毒10.28(W)ppt课件
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消毒 10.28(W)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步骤
床旁预处理 渗漏检测 预清洗 酶洗(清洗) 漂洗 消毒 终末漂洗 干燥 储存 检查室
洗消室
内镜结构示意图
床旁预处理
立即用含酶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
操作主机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 使用抽吸按钮通过活检/抽吸管道来抽吸酶洗剂溶 液 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放臵在合适的容器内送清 洗消毒室 内镜检查结束离开病人身体后,清洗越早效果越好
预清洗即水洗
毛刷的使用
失效的毛刷会严重损 伤内镜管道内表面
进活检孔 45度角 90度角
预清洗视频
酶洗(清洗)
预清洗槽 漂洗槽 终末漂洗槽
酶洗槽 清洗槽
消毒槽
酶洗(清洗) 配臵酶洗液
按酶洗剂厂家说明配比 常见比例1:270 1:200 1:150 处理外表面: 将擦干后的内镜臵于酶洗槽 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送水送气管道: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 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活检抽吸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 孔道 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时间3-5分钟
内镜附件包括: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 钮和活检入口阀 附件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 5~10分钟。 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擦干后的附件用多酶洗液浸泡 见右图:
内镜附件的清洗
漂洗
预清洗槽 漂洗槽 终末漂洗槽
酶洗槽 清洗槽
消毒槽
漂洗
冲洗-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 注射器冲洗各管道,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 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排气-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 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A/W管道
B/S管道
消毒的要点
将内镜浸泡于消毒剂中并保证三要素都满足: 正确的作用时间、正确的作用温度、正确的作用浓度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步骤
床旁预处理 渗漏检测 预清洗 酶洗(清洗) 漂洗 消毒 终末漂洗 干燥 储存 检查室
洗消室
内镜结构示意图
床旁预处理
立即用含酶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
操作主机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 使用抽吸按钮通过活检/抽吸管道来抽吸酶洗剂溶 液 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放臵在合适的容器内送清 洗消毒室 内镜检查结束离开病人身体后,清洗越早效果越好
预清洗即水洗
毛刷的使用
失效的毛刷会严重损 伤内镜管道内表面
进活检孔 45度角 90度角
预清洗视频
酶洗(清洗)
预清洗槽 漂洗槽 终末漂洗槽
酶洗槽 清洗槽
消毒槽
酶洗(清洗) 配臵酶洗液
按酶洗剂厂家说明配比 常见比例1:270 1:200 1:150 处理外表面: 将擦干后的内镜臵于酶洗槽 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送水送气管道: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 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活检抽吸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 孔道 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时间3-5分钟
内镜附件包括: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 钮和活检入口阀 附件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 5~10分钟。 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擦干后的附件用多酶洗液浸泡 见右图:
内镜附件的清洗
漂洗
预清洗槽 漂洗槽 终末漂洗槽
酶洗槽 清洗槽
消毒槽
漂洗
冲洗-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 注射器冲洗各管道,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 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排气-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 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A/W管道
B/S管道
消毒的要点
将内镜浸泡于消毒剂中并保证三要素都满足: 正确的作用时间、正确的作用温度、正确的作用浓度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院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多为5~10min,不能满足
消毒时间的要求;也有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酸性
氯化电位水进行消毒,部分医院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用
后的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但清洗消毒前常未先手工清洗,
且清洗消毒机缺乏卫生部颁布的卫生许可证批件。
现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状
• 内镜的消毒: 对于活检钳及其他附件的处理多数医院与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3.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各级医院在开展内镜诊疗工作 根据各自医院的条
件和特点,指定了预防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生医院 感染的规章制度,如内镜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工 作人员培训制度、检查患者登记制度,并限制每 天预约的患者数量等。
我国内镜医院感染现状
• 4. 内镜的设施 卫生部组织的3省市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中发现: (1) 需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多数是在门诊的独立
单元内 完成,布局基本合理,分区明确;不同系统的内镜
在不同 的检查室内行,设有内镜专用储柜并定期对储柜进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4. 内镜的设施 (2)需灭菌的内镜,一般在手术室内进行,条件相
对较好,设施较规范。 (3)配备内镜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诊疗患者数量的
需求。 (4)多数清洗消毒人员受过专门的培训,能做到每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2.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我国第一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
行)》中就提出了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在2000年新 修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消毒技术规范》 中,对内镜的清洗消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是一部专 门针对内镜的清洗、消毒提出了更加详细、具体、具有科 学性和操作性的规定,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技术规范解读PPT课件
02
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
清洗前准备
01
02
03
清洗人员培训
确保清洗人员具备相关知 识和技能,熟悉清洗流程 和操作规范。
清洗设备准备
检查清洗设备是否完好, 确保清洗剂、清洗刷、高 压水枪等清洗工具齐全。
器械评估与分类
对手术器械进行评估,根 据其材质、结构复杂程度 、污染程度等进行分类。
清洗方法与步骤
化学浸泡法
将器械浸泡在一定浓度的 化学消毒剂中,达到消毒 目的。注意选择合适的消 毒剂,并遵循使用说明。
干热灭菌法
通过干热空气对器械进行 灭菌,适用于一些不能耐 受潮湿环境的器械。
消毒操作规范
清洗
在消毒前,必须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 ,去除表面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 物。清洗时应使用专用清洗剂和工具 ,遵循清洗流程。
干燥
包装
对需要灭菌的器械进行包装,以防止 在灭菌过程中受到污染。包装材料应 选用透气性好、无菌的专用包装纸或 布。
清洗完成后,将器械擦干或烘干,确 保表面干燥,避免残留水分影响消毒 效果。
消毒效果监测
物理监测
通过观察消毒过程中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确保消 毒设备正常运行。
化学监测
使用化学指示剂或试纸,在消毒过程中或消毒后检测化学变化,以 判断消毒效果是否达标。
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设定
器械清洗质量监测
采用目测或使用放大镜、光源等辅助工具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 齿牙处是否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消毒质量监测
采用化学指示物或生物指示物等方法监测消毒效果,确保达到规定 的消毒要求。
灭菌质量监测
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灭菌效果监测,确保 灭菌合格。
内镜清洗和消毒培训课件
初洗
酶洗
干燥
漂洗
末洗
消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内网站镜或清本人洗删除消。 毒基本要求
• 在消毒剂处理前对内镜及所有孔道进行刷 洗,将内镜及所有孔道全部浸入高水平的 消毒剂中消毒
• 常规检测消毒剂效果以保证质量 • 漂洗内镜去除多余的消毒剂 • 用75%酒精和高压气流干燥所有内镜孔道
• 有规章制度并落实 •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洗消者:具备内镜清
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 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 工作人员防护要求:清洗消毒内镜时,应 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工作服、防渗透围 裙、口罩、帽子、手套)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 管腔內是主要接触到 污染的地方,尤其是 前端的弯曲管部分, 但同時也是最难清洗 的地方,又細又长, 結构又复杂,最容易 损坏的地方。
• 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 配备内镜数与患者数是否匹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镜清洗的基本步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清洗流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 间段进行; ➢ 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清洗消毒室保证通风良好; ➢ 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 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清洗的基本步骤
清洗流程
初洗
酶洗
干燥漂洗末洗 Nhomakorabea消毒
内镜清洗消毒基本要求
• 在消毒剂处理前对内镜及所有孔道进行刷 洗,将内镜及所有孔道全部浸入高水平的 消毒剂中消毒
• 常规检测消毒剂效果以保证质量 • 漂洗内镜去除多余的消毒剂 • 用75%酒精和高压气流干燥所有内镜孔道
清洗前先做好自我防护
• 工作服 • 帽子、口罩 • 防护面罩 • 双层手套 • 防渗漏围裙 • 防水胶鞋
• 管腔內是主要接触到 污染的地方,尤其是 前端的弯曲管部分, 但同時也是最难清洗 的地方,又細又长, 結构又复杂,最容易 损坏的地方。
管腔內是重点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水洗一
• (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或专用软镜泡棉反复 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 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 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从业人员要求
• 有规章制度并落实 •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洗消者:具备内镜清
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 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 工作人员防护要求:清洗消毒内镜时,应 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工作服、防渗透围 裙、口罩、帽子、手套)
配备内镜清洗消毒设备:
• 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 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 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 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 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 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 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 棉棒等消耗品。
• 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 配备内镜数与患者数是否匹配?
• 磨损的毛刷对于清洗 是无效的
• 受损的毛刷可能损伤 内镜腔
关于刷子
內窥镜清洗的注意事项
• 清洗纱布一次性使用 •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探出的刷头要先清洗
再回抽,否则污垢又被刷头帶回了管腔內 • 多酶洗液1镜1换 •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
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二○○四年四月一日
----------最低标准
内镜室设施基本要求
• 布局要求:
➢ 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 ➢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下
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 间段进行; ➢ 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清洗消毒室保证通风良好; ➢ 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 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 (三)内镜附件清洗: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 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 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 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酶洗
•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 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 部用多酶洗液擦拭—擦干后的附件、各类 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在超声 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 卫生防疫部门从这些消毒不合格的胃镜镜身、操作旋纽、 活塞钳注水瓶中的水以及使用中的消毒液中共采集样本72 份,合格28份,合 格率为38.9%。这些样本中,HbsAg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份,幽门螺旋杆菌4份。 ------资料来源新华网“焦点访谈”栏目
国家规范
卫医发〔2004〕1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 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 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 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 操作规范(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现印 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使用400次后的比较
感染控制
内窥镜所存在的病原菌的危险
• 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黏质沙雷氏杆菌、克 雷白氏杆菌)
• 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 真菌 • 病毒(HBV、HCV) • 梭状芽孢杆菌
-----交叉感染造成的医疗纠份为医院带来 昂贵的费用及名誉的损伤
社会责任
• 2002年12月24日,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的负责人说,根据 省卫生厅有关部门要求,卫生防疫站最近对合肥市14家医 院的胃镜消毒效果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发现18台胃镜中 镜身和操作旋纽均合格者为零。其中镜身消毒合格只有1 台,合格率为5.56%,操作旋纽消毒合格的为9台,合格 率为50%。这些胃镜中有10台正在为患者使用。
–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 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 水管道;
–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水洗二
• (二)按钮清洗: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 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内镜清洗与消毒
软式内镜的清洗重要性
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 内镜部件未拆开、未使用 超声清洗机,部分冲洗时 间短;
• 内镜消毒时间过短,胃镜 消毒时间短于10min,部 分不足5min;
• 浸泡方法不当:不少医院 没有将活检钳插入孔浸入 消毒剂液面以下,致使镜 钳孔消毒不彻底,细菌检 出率极高;
内镜清洗消毒的难点
• 配制多酶浓度根据厂家说明 • 多酶一用一换
內腔的漂洗与干燥
• 刷子洗后的管腔,用灌流器沖洗內腔直到 沒有泡沫为止
• 清洗后必须干燥;可使用空气喷枪或是灌 流器吹干,然后用干燥棉棒擦干,然后开 始消毒
– 小秘诀一;多酶浓度越高效果越快 – 小祕诀二;稍等下酶才会发生作用 – 小秘诀三;灌流器越大操作越方便
• 价格昂贵,种类繁多 • 不能采用外科器械的消毒方法 • 结构复杂,管道多多 • 要求连续使用(或者、消毒时间要求、内
镜数量等)
清洗不干净,结晶难洗干净
• 清洗不干净所造成的后果或许現在看不到, 但将來会看到,变化是一步一步來的
长期清洗不干净的后果 外壁橡胶硬化
管腔內是重点
• 前端管直径约在3mm,如果清洗消毒不成功就是 最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