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效应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效应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领域。
在此领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出非线性效应。
这种效应不仅存在于基础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线性光学中,光的行为可以简化为按照一定的速度和强度通过物质的传输。
然而,当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时,非线性现象就会出现。
这种现象是由于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非线性效应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光的散射现象。
在线性散射中,入射光只会发生改变方向,但其频率和振幅并不会发生变化。
然而,在非线性散射中,入射光的频率和振幅可能会发生改变。
一个重要的非线性效应是光的自相位调制。
当光与物质中的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时,光的频率和相位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制备超快光调制器,用于光通信和光存储。
除了自相位调制外,非线性效应还可以产生新的光信号,例如频率倍增和混频。
这些现象在光学频标和激光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非线性效应还可以用于产生光的非常镜和光的散焦等现象。
通过使用非线性晶体或液体,我们可以实现光的聚焦和调制,这对于纳米技术和超分辨率显微镜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光与物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效应,即光的自聚焦。
当光与一些非线性材料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一个自聚焦效应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光束会变得更加强烈并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非线性光子束。
自聚焦现象可以用于实现激光切割、激光雷达和医学成像等应用。
除了上述现象,非线性效应还可以在超冷原子和量子光学等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超冷原子中,非线性效应可以导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形成。
在量子光学中,通过光的非线性特性可以实现单光子控制和量子纠缠等效应。
总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的非线性效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们不仅可以用于光学通信和激光器等领域,还可以在纳米技术、超分辨率显微镜和医学成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非线性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且为实现更多的光学应用提供基础。
第14章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第14章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光通过物质时,由于和物质相互作用,传播情况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随着光束深入物质,光强越来越弱,这是因为光的一部分能量被物质吸收,一部分光向各个方向散射所造成的;第二,光在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小于真空中的光速,而且与频率有关,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散射、吸收和色散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的普遍现象,并且是相互联系的。
研究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对各种光学现象和光的性质有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对光现象的分析,了解物质的原子、分子结构,测定分子常数等。
§14-1 分子光学的基本概念一 电偶极子模型光是电磁波,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就是电磁波与原子分子的作用。
或者说是原子分子中的带电粒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作受迫振动,形成振荡电偶极子。
设光波的频率为ω,作用在原子分子中的带电粒子上的有效电场强度为t E E ωc o s 0= 对于各向同性的介质,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为t F t qE qE F ωωcos cos 001===此外,每一个带电粒子还受其它电荷的作用,当带电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时,这个力可以等效为准弹性力kr F -=2式中,r 为振移,k 是弹性系数。
另外,电偶极子在振荡时,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能量损失可以等效为辐射阻尼力的作用td r d F γ-=3 根据牛顿定律,带电粒子的运动方程为22321td r d m F F F =++ 由此得到微分方程t f r td r d t d r d ωωβc o s 202022=++ 式中,m r 2=β称为阻尼系数,m k =0ω是偶极子的固有频率, mqE m F f 000==。
在第4章中我们已经知道,带电粒子在频率为ω的简谐策动力的作用下作受迫振动,到达稳态时,粒子也以ω (不是其固有频率0ω)的角频率作简谐振动;其表达式为)c o s (ϕω+=t A r式中222200)2()(βωωω+-=f A ,2202tan ωωβωϕ-= 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的感生偶极矩 )cos()2()(2222002ϕωβωωω++-==t m E q qr p比较,发现分子的感生电偶极矩与光波的策动电场间存在相位差。
化学光学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化学光学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规律的科学,而化学光学则是光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门复杂而又神奇的领域,它不仅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光的性质、物质的结构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等方面展开探讨,带领读者一起探寻化学光学的奥秘。
光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光学中,我们通常将光看作是一种波动,具有波长、频率、振幅等特征。
光的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波长越短,光的能量越高,颜色越偏向紫色;波长越长,光的能量越低,颜色越偏向红色。
光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能量越大。
光的振幅则决定了光的亮度,振幅越大,光线越明亮。
此外,光还具有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根据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光线会发生偏折。
反射是光线遇到界面时从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弹回去的现象,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得出反射定律。
干涉是两束光波相遇时互相叠加而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根据光程差的不同可以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
衍射是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弯曲传播的现象,根据不同的衍射装置可以观察到不同的衍射图样。
物质的结构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多种多样。
在化学光学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分子和晶体结构。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不同的原子组合形成不同的分子,而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力相互作用形成物质的宏观性质。
晶体是由周期性排列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固体,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晶体的结构决定了其对光的响应。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化学光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吸收、发射、散射、折射、透射等过程。
光线照射到物质表面时,会发生吸收和反射。
吸收是光能被物质吸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吸收特性,这也是物质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验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验光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现象之一,而物质则是构成现实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
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引人好奇,也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科学家长期以来的关注点之一。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在光电子学、量子物理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方面,量子电动力学(QED)理论是目前最为完备和精确的描述方式。
该理论能够解释光的电磁性质以及光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QED理论认为,光是由一系列粒子,即光子所组成的,而物质则由不同性质的粒子构成,例如电子,离子等。
当光通过物质时,光子与物质粒子之间可以发生电荷-电荷相互作用、磁场-电流相互作用等,从而引发出一系列有趣的现象。
例如,光的吸收、散射、折射以及荧光发射等现象都可以通过QED理论进行解释。
理论的启示并不能完全取代实验的验证,实验是检验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不同的实验设施和方法来模拟和观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
例如,在光谱学研究中,科学家可以通过将光传输到样品中,然后测量不同波长或频率下的光的强度变化来分析物质对光的吸收和散射行为。
这种实验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能带结构、激子效应以及分子光谱等重要问题。
为了深入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科学家们还经常利用高精度的实验技术和仪器开展相关研究。
例如,通过使用激光共振拉曼技术,科学家们可以观测到物质在瞬间激发或释放光子时发生的微小振动现象,从而探测材料的结构信息。
此外,还有许多高分辨率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实验仪器用于观察光在物质中的传播和散射行为,为我们提供了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深入认识。
除了以上介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还有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向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
例如,纳米光子学研究通过控制和操纵纳米尺度下的光和物质相互作用行为,实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功能。
此外,近几年来,人们对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
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直以来,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直是自然科学和物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粒子性质,而物质则由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等构成。
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的粒子性质与物质的粒子体系之间发生一系列的相互作用过程。
1.第一步:光的射入与吸收当光照射到物质上时,它会与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过程,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光的吸收。
光的能量被吸收后,被物质的粒子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当光被吸收时,物质的电子会吸收光的能量,跃迁到更高能级,从而改变了物质的能级结构。
2.第二步:光的散射与透射除了吸收,光还可以在物质中发生散射和透射。
散射是指光在物质中的粒子上发生的随机散射现象。
当光的波长与物质粒子的尺寸相当时,光的能量会被物质粒子吸收并再次辐射出去,形成散射现象。
透射则是指光通过物质而不被吸收或散射,使得光线能够穿透物质并传播。
3.第三步:光的激发与辐射当物质吸收光能量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会跃迁到激发态。
在激发态下,电子具有较高的能量级,随后会发生自发辐射或受激辐射过程。
自发辐射是指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能级时,释放出光子的能量。
受激辐射是指电子在受到外界的光激励后,跃迁到较低的能级,并释放出与激发光子相同频率的光子。
4.第四步:光的干涉与衍射当光通过物质或在物质表面发生反射时,会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干涉是指光的波前相遇并相互叠加,形成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干涉可以通过干涉仪或薄膜等实验现象来观察和研究。
衍射是指光通过物体的缝隙或边缘时发生的弯曲和扩散现象。
衍射现象在光的波动性研究和光的粒子性质验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相互作用过程是复杂而多样的。
从光的射入与吸收开始,光的能量被物质的粒子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接下来,光的散射与透射使得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散射和透射现象。
随后,物质的电子跃迁到激发态,产生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的过程。
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 在电偶极近似下,场对物质的作用就表现在 原子发生了电偶极化。极化了的物质会对场 施以反作用,使得原来作用于它的场发生变 化。 • 原子电偶极矩的量子力学描述:在量子力学 中,原子的状态是用波函数来描述的,外场 对原子的作用便表现为外场使原子的波函数 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有可能使得原子体系 的电偶极矩的量子力学平均值不再为零。
4.2 原子自发辐射的经典模型
• 物理模型:按简谐振动或阻尼振动规律运动 的电偶极子,称为简谐振子。 • 简谐振子模型认为,原子中的电子被与位移 成正比的弹性恢复力束缚在某一平衡位置 x=0(原子中的正电中心)附近振动(假设 一维运动情况),当电子偏离平衡位置而具 有位移时,就受到一个恢复力f=-Kx的作用。
1 自然加宽(natural broadening) 自然加宽(natural broadening)
•在不受外界影响时,受激原子并非永远处于 激发态,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因而受激 原子在激发态上具有有限的寿命。这一因素 造成原子跃迁谱线的自然加宽。
• 在经典模型中,原子中作简谐运动的电子由 于自发辐射而不断消耗能量,因而电子振动 的振幅服从阻尼振动规律
γ
γ
γ=? 设在初始时刻t=0时能级E2上有n20个原子,则自发辐 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写为
p(t ) = − ex (t ) = −ex0e
γ
− t 2 iω 0t
− t 2 iω 0t
Hale Waihona Puke γγe= p0e
− t 2 iω 0t
γ
e
• 上述简谐偶极振子发出的电磁辐射可表示为
E = E0 e
− t 2 iω 0t
e
τr =
1
γ
定义为简谐振子的辐 射衰减时间
2-2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n2(t) n20 e
A21t
理学院 物理系
§2.2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玻色爱因斯坦关系式 2—E2能级平均寿命,定义:E2上粒子数变为初 始值1/e所需时间,则:
1 A21 2 n20 n20 e e
因此:
A21
1
2
理学院 物理系
A21—自发辐射几率;自发辐射爱因斯坦系数。
理学院 物理系
§2.2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玻色爱因斯坦关系式
热平衡状态下: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光强比为:
I sp I ste
A21 e B21
h kT
1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理学院 物理系
B21—受激辐射爱因斯坦系数。
理学院 物理系
§2.2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玻色爱因斯坦关系式 二、爱因斯坦三系数A21,B12,B21关系 热平衡状态下,E1、E2能级上原子数密度保持不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n21 dn21 dn12 ( ) sp ( ) st ( ) st dt dt dt
即:
A21 n2 B21 ( ) n2 B12 ( ) n1
ν
⑵受激辐射跃迁几率w21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理学院 物理系
§2.2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玻色爱因斯坦关系式
dn 21 1 w 21 ( )st dt n2
⑶受激辐射特点 a.必须在外界辐射场作用下进行; b.受激辐射跃迁几率w21与原子本身性质和外界辐射 场有关;
w21 B21 ( )
§2.2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玻色爱因斯坦关系式 一. 三种相互作用 1.自发辐射 ⑴定义:处于高能级的一个原子,在没有外来光子 的情况下,自发向E1跃迁,并发射出一个能量为 hν 的光子。 E2 E1
纳米光子学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纳米光子学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
而在纳米科学领域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解析纳米光子学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应用以及前景。
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光的电磁本质。
光主要是由电磁波构成,通过电磁波的传播,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一系列现象和效应。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的能量被传递给物质,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如吸收、散射、透射和反射等。
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影响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纳米材料的尺寸特征与光波的波长相当,导致了纳米材料对特定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散射的特性。
此外,纳米结构的表面电磁场增强效应、局域场效应和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等也是纳米光子学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应用纳米光子学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使其成为开发高灵敏度光学传感器的理想候选材料。
通过调控纳米材料与特定波长的光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对微弱光信号的检测和分析,从而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另一方面,纳米光子学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也为光电子器件和光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纳米结构的设计和调控,可以实现光的定向传输、波长选择性过滤和光场操控等功能,极大地拓宽了光学器件的应用范围和性能。
此外,纳米光子学还有望在能源领域有所突破。
光催化是一种利用光能转化化学能的方式,而纳米光子学的相关研究为光催化反应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纳米材料与光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从而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化。
三、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前景纳米光子学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将不断深化,并且能够实现更精确的调控。
这将为纳米光子学应用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传播和相互作用两个过程。
既有光的传播过程,也有光的相互作用过程。
光的传播是指光线在真空或介质中直线传播的过程,而光的相互作用是指光线与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光与物质相互影响的现象。
在光的相互作用中,光与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射、折射、透射、散射、吸收、发射等现象。
其中,反射是指光线在与物体相交时,一定程度上会被物体反射,反射后的光线会与入射光线沿着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去;折射是指光线入射到介质中时,由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而产生偏折;透射是指光线在穿过介质时不改变方向的现象;散射是指光线经过物体或介质后的随机分散现象;吸收是指光在物体中的能量被物体吸收,导致光线变弱或消失;发射是指物质在光线的作用下释放出能量,放出光线。
除了以上这些现象,光还可以与物体的表面纹理、颜色等特性相互作用。
比如光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上的表现是不同的,不同颜色物体之间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程度也不同。
此外,物体表面的光滑度、粗糙度、斜率等特性都会对光的反射和折射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在电子学领域,光与半导体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是光电效应;在光学领域,光与光学元件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透视、成像等效应;在材料科学中,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光敏效应、荧光效应等等。
总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现象,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
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也对研究在生物、通信、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光学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化学光学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吸收、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的科学,而化学光学则是光学与化学的交叉领域,研究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看作是波动的能量传播,也可以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微粒。
在化学反应、光催化、光谱分析等领域,光学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光的性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光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和能量等特性。
光的波长范围很广,从长波红光到短波紫光都包括在内。
根据波长的不同,光可以分为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等。
光的频率与波长呈反比关系,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能量也越大。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约为3.00×10^8 m/s。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学的两大基本性质。
光的波动性体现在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上,而光的粒子性则表现为光子的能量量子化。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相互联系,构成了光学的基础理论。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光学光与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吸收、反射、折射、透射、散射、干涉、衍射等过程。
1. 吸收:当光照射到物质表面时,部分光能被物质吸收,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
吸收光的能量可以激发物质内部的电子跃迁,产生光谱吸收峰。
2. 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形成反射光。
反射光的强弱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入射角度等因素。
3. 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介质界面上的折射规律。
4. 透射:当光穿过透明介质时,部分光线会透射到介质内部,形成透射光。
透射光的强弱取决于介质的透明度和厚度等因素。
5. 散射:当光与物质发生碰撞时,光线会在各个方向上散射,形成散射光。
散射光的强弱与物质的粗糙程度和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
6. 干涉:当两束相干光线叠加在一起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大学物理中的光电效应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大学物理中的光电效应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是指材料受光照射后,光子与材料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电子从材料中解离出来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大学物理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对于探索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解释光电效应、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光电效应最早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他通过引入光量子假设解释了这一现象。
光量子假设指出,光是由能量量子(即光子)组成的,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当光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光子与材料中的电子发生碰撞,光子的能量被传递给电子。
如果光子的能量足够高,它将提供给电子足够的能量,使电子克服材料表面的束缚力从而逃逸出来。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的动能加上电子的逸出功。
逸出功是指材料对电子保持束缚的能力,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逸出功。
当光子的能量小于逸出功时,光子无法将足够的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无法逃逸出材料。
因此,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光子的能量、材料的逸出功以及光照射的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观察到的光电效应现象包括光电流的产生和阻止电压的存在。
当光照射到金属等材料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流,即电子从材料中解离出来形成电流,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光电效应实验装置来观察。
实验中会发现,无论照射光强度如何变化,只要光的频率不小于一定值(临界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流。
这表明光电效应的发生仅与光子的能量有关,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此外,实验还观察到阻止电压的存在。
当给材料加上一个外加电压,使其与一个逆向偏置的电极形成势垒,阻止电流通过。
如果照射到材料上的光的频率小于临界频率,无论光的强度如何增加,都无法突破势垒产生光电流。
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临界频率时,光电流才能够产生,且光电流的强度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三、光电效应的应用意义光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光电效应可以用于制造光电器件,如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C.H.Townes A.M.Prokhorov N.G.Basov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4
汤斯1954年在量子电子学研究中实现了氨分子的粒子数反转,研制了 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普罗霍洛夫和巴索夫1958年几乎同时在量子电子学 的基础研究中,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原理研制了振荡器和放大器。以 上工作导致了激光器的发明。
-19
34
能量量子(化)
nh h 6.63 10
J s
n 1,2,
普朗克公式: 能量不连续的概念与经典物理学是完全不相容的! 普朗克公式:
能量
2h 2 c 1 M (T ) 5 hc / kT e 1
经典 光量子
普朗克的量子假设:
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能量连续的观念,在物理学 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微观粒子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这 对量子物理学的诞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般吸收( general absorption ) 在给定的波段范围内,若介质对光的吸收很少,而且光 吸收量与波长无关。在可见光范围内,一般吸收意味着光 通过介质后不改变颜色而只改变强度。 选择吸收(selective absorption ) 在给定的波段范围内,媒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 著。在可见光范围内,选择吸收意味着光通过介质后既改 变颜色也改变强度。
1 2 h mv W 2
三、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两个侧面,是微观粒子的基本 属性,在某些情况下突出显示某一个侧面。 作为粒子: 有 m,v,p( p mv) 和能量 E 由相对论知 对于光 m0 作为波:
E 2 p 2 c 2 m0 c 2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 第10章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10章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0.1 内容提要(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1.普朗克量子假设(1)一个频率为v 的谐振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分立状态,在这些状态中,谐振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ε= hv 的整数倍,即hv ,2hv ,3hv ,…,nhv其中n 为正整数,h 是普朗克常量,ε=hv 称为能量子。
(2)当谐振子从一个量子态跃迁到另一个量子态时,谐振子将发射或吸收以能量子(现称为光子)为单位的电磁能。
一个光量子的能量就是两个相邻量子态之间的能量差,即Thh E ==ν (10.1) 而当谐振子停留在原来的量子态时,它将不发射或吸收任何能量。
普朗克的量子假设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第一次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分立的能量值,即振子的能量是按量子数做阶梯式分布,后来人们把振子处于某些能量状态,形象地称为处于某个能级。
2.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学说(1)光电效应:当光照到某些金属的表面时,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会逸出金属表面,这种光致电子发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2)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光束可以看成是由微粒构成的粒子流,这些粒子叫光量子,也叫光子。
光子以光速运动,对于频率为v 的光束,光子的能量为νεh = (10.2)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频率为v 的光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能量均等于hv 的光子所构成;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大;对给定频率的光束来说,光的强度越大,就表示光子的数目越多。
(3)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0221A m h m +=v ν (10.3) 式(10.3)中A 0为逸出功,221m m v 为电子的初动能。
3.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子的能量: λνhch E == (10.4)(2)光子的质量: λνhch m ==2(10.5)(3)光子的动量: λhmc p == (10.6)(二)光的吸收 散射 色散 1.光的吸收(1)朗伯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透过一定厚度的介质时,透射光的强度就会降低,并且产生吸收光谱。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ppt
光的波动振幅
光的波动振幅表示光波的强度,其与光的粒子数成正比。
光与物质的边界条件
光的反射和折射
当光遇到物质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遵循反射 定律和折射定律。
光的吸收和透射
当光通过物质时,会被吸收或透射,吸收率与物质的性质和 厚度有关。
03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类型
光电效应
1 2
光电效应定义
光吸收系数计算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物质对不 同波长光的吸收系数,推断物质的 结构和浓度。
荧光光谱分析
通过对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得出物 质的结构、能级分布以及电子跃迁 过程等信息。
散射光谱分析
通过对散射光谱进行分析,得出物 质的结构、大小、形状以及溶液中 的相互作用等信息。
05
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材料科学
理过程仍然是一个挑战。
高能量密度光源的制备
02
高能量密度光源是研究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键,目前仍然
是一个挑战。
新原理新技术的探索
03
为了满足研究的需要,需要探索新的物理原理和新的技术手段
,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发展前景与方向
理论计算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理论计算方法, 提高其精度和适用范围。
磷光是稳定现象,可以 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 磷光的产生难易程度与 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有关。
荧光和磷光应 用
荧光和磷光在光学检测 、化学分析、生物学研 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
04
实验方法与技术
实验方法
吸收光谱法
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 程度,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浓度。
荧光光谱法
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光照射下 产生的荧光光谱,推断物质的结构 和性质。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描述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描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量子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描述了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在经典物理学中,光被视为电磁波,而物质则被视为经典力学中的粒子。
然而,当光与物质的尺度足够接近时,量子效应开始显现,必须引入量子力学来准确描述这种相互作用。
量子力学认为光和物质都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光的粒子性被称为光子,而物质的粒子性则是以电子为例。
光子和电子都描述了它们的能量、动量和位置,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光速恒定,光子的质量为零,而电子却有质量。
在量子力学中,光子的运动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而电子的运动则受到电荷和其自身的性质的影响。
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有两种常见的情况。
一种是光被物质吸收,另一种是光被物质散射。
当光被吸收时,光子的能量转移到物质的粒子中,导致电子被激发或跃迁至一个更高的能级。
这种现象在光电效应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
当光被散射时,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重新辐射出光子,改变了光传播的方向。
散射现象可进一步细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在量子力学框架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通过量子电动力学(QED)来描述。
QED将电磁场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研究光子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QED理论,光子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在通过粒子之间存在的“虚光子”的交换过程中。
这种虚光子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和消失,但对于相互作用的结果却有显著影响。
除了QED之外,量子力学还提供了其他描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工具。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密度矩阵理论,它可以描述光和物质之间的纠缠状态。
通过密度矩阵可以计算出有关光子和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概率和可能性。
此外,量子力学还提供了一些近似方法,例如微扰理论和量子力学散射理论,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描述不仅仅在基础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学通信中,光与电子器件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首先,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基于光的性质和物质的结构与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能量和动量。
物质则包括原子、分子和更大尺度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吸收、反射、散射、折射、透射等方式实现。
光的吸收是指物质吸收光的能量,导致其内部的原子、分子或电子发生相应的能级变化。
这些能级变化可能是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也可能是振动或转动的能级发生变化。
当光被吸收后,物质会发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如产生热量、发光、化学反应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物质表面弹回的过程。
根据菲涅尔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的方向与入射角度相对称。
这一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到,如镜子、金属表面的反射。
反射还可以通过光的波长和物质的表面结构来调节,例如光的波长与物体的尺寸相当时,会出现衍射现象。
散射是指光在物质中传播时,由于与物质的结构变化相互作用而改变传播方向的过程。
散射可以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种形式。
弹性散射是指光子和物体之间没有能量和动量的交换,例如雷射光在空气中的散射。
非弹性散射则是指光子和物体之间有能量和动量的交换,通常伴随着能级变化,如拉曼散射和布喇格散射。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传输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和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输方向的过程。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的关系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这一折射现象在光的传输和光学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透镜、棱镜等。
光的透射是指光线穿过物质的过程。
透射通常发生在介质具有较低的折射率或较小的吸收能力时,使光线能够通过物质而不被吸收或反射。
透射可以是透明的,如玻璃、水等;也可以是半透明的,如糖浆、软木等。
物质对光的透射性质可以通过其折射率和吸收系数来描述。
除了上述基本的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外,光与物质之间还存在一些更特殊的相互作用效应,例如光的激发和放射、光的量子效应、光的相干特性等。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科普讲座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1. 引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光的传播和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本次科普讲座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 光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和粒子性质。
它的波动性质包括波长、频率和振幅,而粒子性质则表现为光子,即光的能量量子。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每秒30万公里。
3. 物质的性质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每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与光相互作用的方式。
3.1 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透明物质对光的传播几乎没有阻碍,如空气和玻璃。
不透明物质完全阻挡光的传播,如金属和石块。
半透明物质只允许部分光线通过,如磨砂玻璃和一些塑料。
3.2 吸收、反射和折射当光线照射到物质表面时,会发生吸收、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吸收是指光被物质吸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
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
4.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1 吸收和发射物质对光的吸收与其电子结构有关。
当光的能量与物质的电子能级相匹配时,光就会被吸收。
吸收光的过程中,物质的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相反,物质也可以发射光,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释放能量,形成发射光。
4.2 散射散射是指光线在物质中传播过程中,由于与物质中的微粒相互作用而改变传播方向。
散射可以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指光的能量不发生改变,非弹性散射则是指光的能量发生改变。
4.3 光的色散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导致光的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
这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所引起的。
例如,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被折射出不同的角度,形成彩虹色的光谱。
5.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应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5.1 光学器件光学器件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实现对光的控制和调节。
大学物理-16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相干散射与非相干散射效果相同,散射光强也是瑞利 散射光强公式。
3、散射光的偏振状态
云层中有大量半径与可 见光相近的水滴,其对 所有波长的可见光都一 视同仁地散射,所以我 们看到云是白色的。
散射概率 瑞利区
0.05
米氏区 a/
三、拉曼散射
用单色光照射某些物质,垂直于入射方向测光谱,散 射光除原频率外,还有一系列对称的谱线,频率低于 入射光频率的称为红伴线(斯托克斯线),高于入射 光频率的称为紫伴线(反斯托克斯线),这就是拉曼 散射现象。
分子的极化率:,有一般的感生电偶极矩与策动
电场的关系:
p 0E 0E0 cost
3、感生电偶极矩讨论
p q2 E0 cos (t ) m ( 2 02 )2 (2 )2
a) 感生电偶极矩的振幅与0,m和有关;幅角与 0,有关。
当 0,振幅最大。
m大,振幅小。原子核、离子:质量大,惯性大,
若分子感生偶极矩与策动电场方向平行,分子极化 率的大小与电场方向无关,称为各向同性分子。
若分子感生偶极矩与策动电场方向不平行,分子极 化率的大小与电场方向有关,称为各向异性分子。
注意:当介质中的分子无序分布时,无论由各向同 性还是各向异性分子组成,整个介质呈各向同性。
三、相干性分析
入射光作用下形成的振荡电偶极子是次级辐射源
解上面的两个方程:
a
(02
(02
2
2 )2
) f0
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光和物质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方式,这涉及到光的性质和物质的性质。
首先,光可以被物质吸收、反射或透射。
当光线照射到物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物质吸收,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光被反射,即以同样的角度从物质表面反射出去;还有一部分光线穿过物质,即发生透射。
这些过程是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
其次,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涉及折射和色散。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而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物质后会发生偏折,导致光的分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此外,光和物质之间还存在荧光和磷光等现象。
当物质受到光的激发后,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这就是荧光现象;而在某些情况下,物质在受到光的激发后并不会立即发出光,而是在光源消失后才发出光,这就是磷光现象。
另外,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还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对物质的影响。
例如,光的波动性使得光可以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这些现象在物质的表面或结构上会产生特殊的光学效应。
总的来说,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领域,涉及光的传播、吸收、反射、折射、色散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对
光的响应等多个方面。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光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列长 L = c
相互独立的波列
注:
. .
原子发射光谱
非相干(不同原子发出的光) 非相干(同一原子先后发出的光)
发射光谱
铁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图(上为铁谱,下为其他元素光谱)
原子的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 每种原子有其独特的发射光谱——识别不同原子的标志 分子发射光谱 若干光谱带组成的带状光谱 分子能级结构非常复杂 分子的能量
波长 很长时,折 射率n趋于定值; 不同物质的色散曲线没 有简单的相似关系。
几种材料的色散曲线
具有以上特点的色散称为正常色散 。
科希于1836年给出了正常色散的折射率与波长的函数关系:
n A
B
2
C
4
式中 为真空中的波长,A、B、C 为取决于介质性质的 常量,其数值可由实验测定。 当波长变化范围不大时,上式可简化为
r1 r2
E
n= 布拉开系 帕邢系 巴耳末系
n=6 n=5 n=4
n=3 n = 3
n=2
n=2
赖曼系 原子的不同能态用一个个分立的能级表示
n=1
n=1
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 会发射或吸收一个光子,频率
En
| Ek En | h
辐射频率公式
Ek
每一个辐射光子称作一个波列
每个波列持续时间约10-8s
实际测量中观察到吸收度与浓度关系偏离线性的情况,说明 比尔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比尔定律只在溶质分子的吸收本领不受它周围邻近 分子的影响时才成立。 光的反射、散射、温度、时间、压力等都会对比 尔定律产生影响 。 朗伯定律始终成立,但比尔定律有时不一定成立。
三、吸收光谱
当一束复色光透过一定厚度的介质时,利用介质对光 的吸收作用因波长而异,可产生吸收光谱。 产生连续光谱的光源所发的光,通过具有选择吸收特 性的物质后,用光谱仪可以观察到,在连续的发射光 谱中,呈现出与发生吸收的波长区域相对应的一些暗 线或暗带,这就是吸收光谱。 光源 单色仪 样品室
泵浦源
全反射镜
光学谐振腔
激光
部分反射镜
使某一方向、某一频率的辐射不断得到加强,其它方向、 其它频率的辐射受到抑制的装置
三、激光的应用举例
物理 光谱
相干控制 激光冷却 光学信 号处理 标准确定 时间同步
激光催化 化学
微量元 素检测
飞秒化学
激光 激光视 力测试
通讯技术 技术 材料加工
激光美容
激光手术 生命科 学
介质的色散率
B n A 2
dn 2B 3 d
上式表明dn/d <0(常数B始终为正),并且色散率的数 值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与实验测得的正常色散曲线相符。
三、反常色散
1862年,勒鲁用碘蒸气充满三棱柱形容器研究光的折 射现象,观察到紫光的折射率比红光的小,因这一现象 与正常色散相反,勒鲁称其为反常色散。 反常色散总是发生在物质的选择吸收带。(孔脱)
(光能减弱)
散射 (scattering)现象
(部分光波沿其它方向传播)
吸收 (absorption)现象
(光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一、光吸收的类型
一般吸收( general absorption ) 在给定的波段范围内,若介质对光的吸收很少,而且光 吸收量与波长无关。在可见光范围内,一般吸收意味着光 通过介质后不改变颜色而只改变强度。 选择吸收(selective absorption ) 在给定的波段范围内,媒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 著。在可见光范围内,选择吸收意味着光通过介质后既改 变颜色也改变强度。
激光聚焦照射并摧毁活细胞体内 的某个区域;激光诱导细胞融合;激光 裁剪DNA生物大分子等。
激光与生物医学
激光美容
激 光 矫 正 近 视
激光手术
§第三节 光的吸收 吸收光谱
当光波在媒质中传播时,由于光波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般呈现两种效应 折射和双折射现象(速度减慢) 光波和物质作 用的两种效应 消光现象
自发辐射 受激吸收 受激辐射
§第二节 激光原理及其应用举例
激光的特点:
亮度高 单色性好 方向性好 相干性高
一、激光原理 原子发光的三种跃迁过程(方式)
E2
h E! h
E2
h E!
E2
h h
E!
发光前
发光后
吸收前
吸收后
发光前
发光后
自发辐射
受激吸收
(原子的光激发)
受激辐射
(光放大)
§第四节 光的色散
一、色散率
光在物质中传播时,其速度将比真空中小,而 且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 此,物质的折射率随光的波长的不同而改变,这一 现象称为色散。色散现象也是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 结果 。 对于给定的介质而言,折射率n是波长的函数,即 n=n() 色散率
dn d
计算机输 出装置
放大仪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原理图
检测仪
若用原子化装置代替样品室,就可得到某元素的原子吸 收光谱。所谓原子化就是使待测样品中的原子达到雾化状态, 并保证雾化原子处于基态。这样一旦有外来光照,原子便可 吸收外来光,产生吸收光谱。 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征吸收波长和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广泛应用于定量分析中 对于气体、液体和固体 而言,一般在红外区有 选择吸收。吸收谱线宽 度增大且组成连续谱带, 称为带状光谱。红外光 谱分析常用于科学研究 及生产实践中。
《物理评论聚焦》2008年22卷8月1日
飞秒激光诱导令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结构
小零件
紫外光固化 快速成型 2010,获得国家科 技进步一等奖
激光等离子体应用-激光推进
运行中的光船。所见亮光是在飞 行器边缘下方燃烧的空气。 当激光器发射脉冲时,会不断加热空气 直至燃烧。空气燃烧会产生闪光
2010年新一期英国《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刊登报告说, 瑞士等国研究人员向空气中发射一种高能量短脉冲激光,它会使照射路径上的 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离子化。这些离子化的空气分子就成为天然的凝结核,促 使水蒸气凝结为水滴。
棱镜折射率与顶角 和最小偏向角 关系
sin
2 2
n
sin
测得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棱镜的最小偏向角,可以按 照上式计算出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从而可绘 出棱镜的色散曲线(即折射率n与波长的关系曲线)。
二、正常色散
曲线特点: 波长越短,折 射率n越大;
波长 越短,色 散率 越大;
如果不把光局限于可见光范围以内,可以说一切物质都具 有一般吸收和选择吸收两种特性。 选择吸收性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
二、朗伯定律
朗伯定律
比尔定律
I I-dI
称为吸收系数,“-”号
表示随 x 增加 I 减小。 将上式积分:
I I0
dI d x I
I0
dx
I
x
l
dI l 0 dx I ln I ln I 0 l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发光的物理机制 激光原理及其应用举例 光的吸收 吸收光谱 光的色射 光的散射
§第一节 发光的物理机制
一、发光的物理机制 发射光谱
光源 发射光波的物体。如太阳、蜡烛等。光源发出的光 是其中大量的分子或原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所辐射出 的电磁波。 发光的物理机理 电子沿着一个个分立的轨道绕核 旋转,当电子在确定的轨道上运动 时,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 原子或分子就从一个能态跃变到另一能 态,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跃变,原子向外释放或吸收能量。
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的定量分析中 有广泛的应用
带状吸收光谱用来定性鉴定或定量测定有 机化合物,研究分子力和分子结构。 分子气体、液体和固体一般在红外波段有 选择吸收,吸收谱线密集地组成带状,形成带状 吸收光谱。 不同的分子有其显著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 即使是分子量相同且其他物理化学性质也基本相 同的同质异构体,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也明显不 同。
E E e EV E R
能级间隔满足
分子光谱
E e EV E R
分子的转动能级间的跃迁发出远红外辐射;振动能级 间的跃迁发出中红外辐射;而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发出 可见光和紫外辐射。
二、发光过程的类型
按照激发方式分类 热辐射 太阳、白炽灯等
电致发光 闪电、霓虹灯以及半导体、PN结的发光过程等 光致发光 日光灯、荧光、磷光等 化学发光 燃烧发光、生物发光等 按照辐射方式分类
I I 0e
l
(朗伯定律的数学形式)
引入透光率 T 和吸收度 A ,并定义
I0 1 A 1n 1n T I ,上式表示为
I T I0
,
I l T e I0
I0 A 1n l I
实验表明,在光强变化相当大的范围(约1020倍) 内,透射光强度满足朗伯定律的数学形式。因此,朗伯 定律适用于光强变化相当大的场合。
E2
h
● ●
●
N2 N1
E2 E1
● ● ● ● ●
h
●
N2 N1
E1
●● ●●● ●
●
●
N1 > N2 ,吸收为主
N2 >N1 , 受激辐射为主
受激辐射、吸收几率与对应原子数成正比 热平衡时,高能级上原子数目极少, 吸收比受激辐射多
只有 粒子数反转 N2 >N1才能受激比吸收多,光放大 实现粒子数反转! 必须采取特殊办法 非热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