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得出计算圆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将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并正确计算面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自主探索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圆组合图形的实例和计算过程。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圆柱、圆锥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圆形的桌面、圆形的蛋糕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学生可能会提到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教师予以肯定,并提问:“如果这些圆形物体被切割成不同的形状,我们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数与形》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数与形》教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图形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操作已经较为熟练。
但是,对于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以及通过观察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发现图形中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讨论交流法: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形素材,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内容和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建筑、车辆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独立观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找出其他图形中的规律。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实践活动《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知识,通过动手调查、实验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对材料的收集、整理;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运用实验数据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2)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相关内容和世界水日,从法律层面深化学生的节水理念。
教材分析: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但在我国就存在着一方面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扰,另一方面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根据事实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
学情分析:我们学校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旱灾,所以很难感受让他们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甚至很多学生不珍惜水,让白花花的水留着,和同学打水仗。
每每从水池旁走过,总会看见一滴一滴的水在留着。
教学重点: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运用所测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活动学具:统计表、铅笔、直尺、三角板、橡皮。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情景导入,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
(观看短片)面对现实,我们该做点什么?(节约用水)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节约用水(板书)二、活动探究,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遇到这种情况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修好它,或换一个…也有有的可能会说:不管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浪费一点没多大关系,如果让一个水龙头长期这样漏下去,那会是怎样的,那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从探究活动中用数据告诉大家。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第一单元位置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 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位置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1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1(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1(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案与反思第【1】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读、会写、会求比值。
2、理解并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演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我们来到学校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生:(齐说)升国旗。
师: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尊严和荣誉的象征,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老师手中也有一面红旗(出示红旗),瞧,五星红旗是如此的灿烂、如此的美丽,但你知道吗?它还蕴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你想了解它吗?老师告诉你:它的长为3米,宽为2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又如何解答?生1:我能求出五星红旗的周长。
生2:我能求出五星红旗的面积。
生3:我能求出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有哪些是表示倍数关系的呢?学生说后,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2=1 2÷3=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关系。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关系,是什么呢?板书标题:比二、自主探究,团结合作。
师: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生1:比表示一场比赛的比分。
生2: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生3: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又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师:你说得非常好,老师同意你的观点,既然比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这道题中有哪两个量?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完成板书:长与宽的比是3比 2 = 3 ÷ 2 = 1 宽与长的比是2比 3 = 2 ÷ 3 = 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两个量进行比较的例子有很多(投影出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把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通过对比,使同学沟通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分2、进一步提高同学分析、比较、解容许用题的力量,会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3、进一步体验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把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敏捷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老师很兴奋和咱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关于百分数应用的问题。
你们想学么生说想。
好我们先来检验一下你们前面学过的学问。
老师引导同学看复习题(1)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68册,如今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要求同学口答,同学纷纷举手回答。
老师确定同学的表现,接着说假如老师将这道题的条件变为“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应当怎样分析解答呢同学们想知道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它。
板书课题:比较冗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复习前面的学问,引入所要学习的新学问,激情的导入,激发了同学探求新学问的热忱。
同学跃跃欲试急于去学习。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如今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1)同学默读题。
(2)老师引导同学观看比较例3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两道题问题相同,条件不同。
)条件不同在哪儿引导同学多说。
(设计意图:让同学通过比较明白新旧学问的联系,更简单把握)(3)引导同学思索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单位“1”。
使同学明确今年增加的册数相当于原有册数的12%,如今的册数相当于原有册数的1+12%,即112%。
,然后小组合作探讨解题方法。
组长记录商量结果。
(4)老师巡察指导。
参加到同学中间去。
(5)师生共同沟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教材简析】《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学问的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把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学问的根底上设计的。
教材设计这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构造,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实践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构造,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详细的实际问题,通过观看、比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构造,能依据所学学问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学问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播放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58创新世界纪录。
师:100米赛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让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由于公正,才吸引人。
与学生聊一聊竞赛中公正的话题。
)(2)播放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竞赛,你们有什么发觉,又有什么想法?(组织学生沟通)(100米跑运发动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发动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发动站在最前,这样公正吗?)师: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学问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了解竞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二、观看跑道、探究问题:(一)观看思索,找出问题关键。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教案及反思一、学情背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习圆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且掌握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圆形的物体,对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相关概念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深化。
二、教学内容:《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旨在介绍圆的认识,包括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半径、直径)、圆的特征以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它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并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在探索圆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圆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理解,以及将圆的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圆形物体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圆。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画圆、折圆等活动,深入理解圆的特征。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的内容包括倒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倒数、倒数的性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了解倒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倒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倒数的定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掌握倒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倒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倒数,倒数的性质。
2.难点:倒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倒数的定义和性质的PPT,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倒数的概念,如:一本书一共有100页,如果每页有200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多少字?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倒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用PPT展示倒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倒数的概念。
同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求倒数,并解释倒数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倒数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倒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等。
让学生认识到倒数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倒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倒数、倒数的性质等。
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案例与反思】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
二、课内交流、探究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
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三、创设情景、体验储蓄1、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张大爷是一个孤寡老人,他打算把自己多年来节省下来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为两年,由于他行动不便,你能帮助他进行储蓄吗?2、体验储蓄。
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师:同学们,为了保证储蓄的安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办法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可以设置密码。
师:设置什么样的密码比较好呢?(学生热烈进行讨论)生1:可以用存款人的生日。
生2、可以用有纪念意义的日期。
生3:比较容易记的数字。
师:设置密码时,一般设置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字,可以用某人的生日或与他有关系的一些数字。
师:请你们给张大妈设置一个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生1:10002.43%2=58.6(元)生2:10002.43%2=58.6(元)58.620%=11.72(元)58.6-11.72=46.88(元)生3:10002.43%2=58.6(元)58.6(1-20%)=46.88(元)师生集体讨论订正,教师强调利息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第50页)二、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问答。
师:什么叫比和比值?(点名学生回答)师: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师: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2/6,4/12,8/24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课件出示题目)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发现都能化简为1/3。
3、引出新课。
师: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二、学习新课1、启发引导,发现问题。
把6/8,12/16改写成比的'形式。
(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师:这两个比相等吗?引导学生通过求比值得出两个比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8=6÷8=6/8=3/412∶16=12÷16=12/16=3/46∶8=12∶16=3∶4。
师: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观察这两个比,你发现什么变了?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后项都发生了变化。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组织学生将比转化成除法,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中的规律。
①6∶8=12∶16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6÷8=(6×2)÷(8×2)=12÷16↓ ↓ ↓6∶8=(6×2)∶(8×2)=12∶16师:认真观察,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规律吗?引导学生得出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说课稿 评课稿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涉及数学广角教材《数与形》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的内容,包括数的认识与掌握、形的认识与掌握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认识数与形的联系,巩固数与形的基本概念。
2.难点:启发学生思考数与形之间的关联,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第一节课:数的认识与掌握–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数学广角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的实际意义。
–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
2.第二节课:形的认识与掌握–以形状图形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分类。
–进行形状种类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深入理解不同形状的性质。
3.第三节课:数与形的关联–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上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考虑,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与形的关联理解较困难,下一次教学需要针对这一点加强教学环节,增加更多互动性和引导性的活动。
七、说课稿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引导他们从实际生活中认识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八、评课稿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培养其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数与形的关联理解较困难,下一次教学需要加强相关环节的指导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我设计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过程和反思。
在设计这一学期的教学时,我可是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能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又有收获。
比如在讲分数乘法这一单元,我没有一上来就讲枯燥的公式和算法,而是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说有个小朋友分蛋糕,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几份,然后再怎么怎么分,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听得津津有味。
然后我再慢慢引出分数乘法的概念,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啦。
在课堂上,我还特别注重和孩子们的互动。
我会经常提问题,让他们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
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可新奇了,让我都忍不住点赞!而且我发现,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比我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不过呢,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
比如有些孩子基础比较薄弱,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题目就有点懵。
这时候我就会单独给他们辅导,耐心地再讲解一遍。
还有就是有时候课堂气氛太活跃了,有点收不住,导致教学进度有点慢。
这一学期的教学有收获也有不足,我会继续努力,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地遨游!《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二)》嗨,朋友们!今天来跟你们唠唠我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后的那些事儿。
在设计百分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找了好多生活中的例子。
像商场打折啦,银行利率啦,让孩子们知道百分数可不是只在书本上,而是实实在在就在我们身边。
我还组织了一场小小的“百分数大调查”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在课堂上分享。
那场面,可热闹啦!还有图形的教学,我准备了好多教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一拼、折一折,感受图形的变化和特点。
他们玩得开心,学得也更扎实。
但是啊,我也发现了一些小状况。
有的孩子上课积极性很高,作业却完成得不太认真。
这可让我有点头疼,后来我就跟他们一个个谈心,了解原因,原来是他们觉得作业有点难。
优秀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优秀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优秀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埃及的金字塔)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
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1)金字塔在哪里?(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4)为什么叫“金字塔”?(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1、投影映示生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圆1.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概念、性质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的概念、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圆的周长的推导过程,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圆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轮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
2.学习圆的概念(1)教师用圆规画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特征。
3.学习圆的性质(1)教师展示圆的直径、半径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性质。
4.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互相讨论。
第二课时:圆的周长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圆的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圆的周长的定义。
2.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1)教师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说出公式中的字母表示。
3.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互相讨论。
第三课时:圆的面积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圆的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圆的面积的定义。
2.学习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1)教师展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说出公式中的字母表示。
3.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互相讨论。
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练习环节,注意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六、教学建议2.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3.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更多有趣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和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的表示方法、百分数的换算和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和小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百分数这个新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百分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定义,掌握百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百分数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难点:百分数的换算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百分数的理解和表示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百分数的定义、表示方法、换算等内容的演示和讲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百分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商品标签、考试分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这些图片中都含有百分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百分数?它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动手操作 探究明理
1.探究 4 2 5
【引导操作】借助手中的学具 纸,以小组为单位,折一折,想 一想,说一说 2 是怎样得
5 的?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操作过程,引 导描述。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图示、课件展 示两种不同的思路,在图示中分 割的方式不一样。
学生按要求操作 折一折手中的学具纸,
想一想,算一算
学生先小组内交流,然 后集体汇报。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 系,感受数学的思维美。
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形成技能。
经历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习得的过程,明确算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 想,积累抽象的思维活动经验。
教师教法 启发引导法、操作发现法
学生学法 直观感知、操作实验、迁移类推
多媒体课件、学习记录单、长方形学具纸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引发思考
1. 问题情境
王爷爷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其
中的 1 种玉米。 5
【引导】你能帮王爷爷找到玉米
学生仔细观察 指生回答
地吗?
交流
【提问】剩下的 4 平均分成 2 5
份,分别种白菜和萝卜,每份是
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小学( 数学 )学科教学设计
执教学科 数学
课题
教材版本 人教 2011 课型
分数除以整数 新授
年级 课时
六年 1 课时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准 备
教材分析
本节课分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和倒数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单元,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两个 阶段,一是分数除以整数,二是一个数除以分数。本节课解决的是 第一个阶段,即“分数除以整数”。本节课是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 起始课,上承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应用;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解方程的技能有关。下启比和比例、百分数等知识。如此看来,本 单元的知识,需要充分利用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 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时《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时《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描述物体的位置》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物体位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方向和距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坐标系,培养学生用坐标表示物体位置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在坐标系中表示物体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表示物体位置,理解坐标系的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物体位置。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坐标系模型。
2.学具:学生坐标系卡片、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如商场里的店铺分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店铺的位置。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描述物体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讲解坐标系的含义,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表示物体位置。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描述物体位置,并在坐标系中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位置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
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2、谈话导入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位置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想一想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讨论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C、总结方法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
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归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2、教学例2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解决第个问题师:如果用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熊猫馆海洋馆猴山大象馆解决第问题A:出示要求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C:反馈练习结束学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3、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的?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如播放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等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中的1~5题第1题:第2题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棋子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完成题中第小题,并和同学交流第3题第1小题,用投影展示学生所确定的区域第2小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表示结果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第5题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课后作业设计:12,7)3,9)10,6)2说一说各图形各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示这些图形的位置?四、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1、2、3、
4、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1-P2/1、2、3、选做课时特训P2-P3/思维拓展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课题:位置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方法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根据数形结合的特点理解平移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巩固旧知1、说说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2、在上节课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后,你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3、说说下面两组物体的位置关系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方格纸画图分析A和BC和D二、深化练习,增添新知1、合作探究,解决P5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认真观察“重要地名索引”讨论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这种方法和我们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不同?“重要地名索引”用三个数据或字母确定位置,数对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本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定物体所在的区域,然后再确定物体在这个区域中的一个点,而数对只能确定同一区域的一个点三、综合练习,提高能力四、课堂小结姓名:班级:六年级
上册《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方法与手段:师引导、生探究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谈话引入上课时间到了,我们班同学坐的整整齐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行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板书: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2、巩固新知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
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如:老师板书,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判断对错当出示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C、小游戏:接龙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D、寻找新位置1、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2、出示特殊数对位置,例如、谁能帮助这两个同学找到他们的位置吗?(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出示动物园示意图你能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线如下:————————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线2、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这个格已经涂好了,你能接着涂一涂吗?、、、、、、3、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教师出示:地图、围棋图出示练习一的2题,这是国际象棋,你能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位置数对列,行教学反思: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
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题目: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男女生共分,每人可分6个;如果只分给男生,每人可分10个;如果只分给女生,每人可以分几个?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按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出结果当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设问:“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学生一下思维活跃起来一会儿,平平说:“老师,我想出了一种新的解法,我把原题通过变异为:一项工程,甲乙合做要6天完成,如果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如果乙队独做要几天完成?于是得出新解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评析]“变异”是指改变基本的思维方向,把知识要点进行转化,进行奇异的探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本例中学生正是运用了这一思维方法,才使一个用最小公倍数解答的应用题成为了一个较普通性的工程问题应用题,思维实现了创新,解法达到了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