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沉淀池设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mm
t % t/m3 m3
m3 m3
污泥斗
m3
m2
m2
m2
大于单斗排泥
m3
量
6.0
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
m m m/min m3 min
mm h m/s
m m
m m m m
mm cm cm/s cm2/s
s min
满足排泥要求
1.已知条件:
2.单池计算 a.清水区面积 b.斜管长度L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
进水量Q=
5
自用水系数=
5
则进水量Q'=
0.608
设计斜管沉淀池座数为2座
单座Q1=
0.304
清水区上升流速=
1.3
取颗粒沉降速度=
0.3
取SS与NTU相关系数为
1.2
进水NTU=
50
出水NTU=
3
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
管厚=
0.3
清水区高h清=
1.2
e.复核Re及 沉淀时间T
布水区高h布= 污泥斗高h斗=
斜管高 沉淀池总高H=
水力半径R= =
管内流速V0= 取运动黏度ν=
则雷诺数Re= 沉淀时间T= =
1.5 2.5 0.69 6.19
8.75 0.875
0.15 0.01 13.13 532.94 8.88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6.11
采用双钢丝绳牵引刮泥机,卷扬机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
取刮泥板高h2= 刮泥板宽b2=
刮泥两板台行刮进泥速机度一V个2= 工作刮循泥环机刮一泥个量工V刮作=
循环所需时间T刮=
取排泥管直径d= 取排泥时间t排= 则排泥流速V泥=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水厂)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水厂)
本文介绍了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首先计算清水区面积,根据设计流量和液面负荷得出清水区实际面积。
有效系数取决于斜管材料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清水区宽度沿着絮凝池的长边布置,长度计算后取斜管长度为1m。
斜管支撑
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角钢——扁钢的方式制作。
水力校核中,斜管内流速和Froude数均满足要求。
沉淀池池高根据
超高、清水区高度、斜管区高度、配水区高度和泥斗高度计算得出。
出口设计采用集水槽出水方式,需要计算集水槽长度、个数和槽宽。
考虑单根集水槽的流量,该流量一般为设计流量的
1.2~1.5倍,因此超载系数为1.3.根据计算,单根集水槽中的流量为56.02m3/h,而整个集水槽的流量为7
2.83m3/h。
为了确
保沉淀池不会超载,需要校核集水槽总面积与沉淀池表面积的比值是否小于0.25.
单根集水槽的高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hjsc=hjsc1+hjsc2+hjsc3+hjsc4=0.24+0.05+0.05+0.1=0.44m。
其中,hjsc2代表集水槽中水的跌落高度,一般取50mm;hjsc3
代表孔口的淹没深度,可取为50mm;hjsc4代表槽的超高,可取为100mm。
而hjsc1代表集水槽中水深,可以通过其他参数计算得出。
集水槽上孔眼的计算需要考虑孔眼的总面积。
根据公式,集水槽所需孔眼的总面积为0.033m2,可以通过其他参数计算得出。
斜管沉淀池计算

工程名称: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一、已知条件处理水量Q=195000 m3/d斜管沉淀池分两组颗粒沉降速度µ=0.35 mm/s清水区上升流速:v=2.5mm/s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厚=0.4mm,边距d=30mm,水平倾角θ=600。
二、设计计算1.每组沉淀池的流量Q:Q=195000/2 m3/d=97500 m3/d=1.13 m3/s2.清水区面积:A=Q/v=1.13/0.0025=452 m2 ,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A/=452×1.03=465.6 m2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斜管区平面尺寸为15.8m×29.5,使进水区沿29.5m长一边布置。
3.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v/sinθ=2.5/sin600=2.5/0.866=2.89mm/s-µsinθ)d/µcos600=(1.33×2.89-0.35×斜管长度:L=(1.33 v0.866)d30/0.35×0.5=607mm考虑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采用250mm斜管总长:L/=250+607=857,按1000mm计4.池子高度:采用保护高度:0.3m工程名称:清水区:1.2m布水区:1.2m穿孔排泥斗槽高:0.8m斜管高度:h=L/sinθ=1×sin600=0.87m池子总高:H=0.3+1.2+1.2+0.8+0.87=4.37m5.沉淀池进口采用穿孔墙,排泥采用穿孔管,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以上各项计算均同一般沉淀池或澄清池设计。
6.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ξRe=Rv式中水力半径:R=d/4=30/4=7.5mm=0.75cm=0.289cm/s管内流速:v运动黏度:ξ=0.01cm2/s(当t=200C时)Re= 0.75×0.289/0.01=21.68沉淀时间:T= L// v=1000/2.89=346s=5.77min(沉淀时间T一般在4~8min之间)。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1.沉淀池尺寸的确定:沉淀池的尺寸要根据处理水量、水质、絮凝剂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沉淀池的长度应大于等于水的停留时间×水的流速。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沉淀池宽度和深度。
2.斜管设计:斜管是沉淀池的关键部分,其作用是加速颗粒物的沉降。
斜管的倾角通常在50度到60度之间,并且要保持均匀。
斜管的数量和布置也要根据处理水量和沉降需求进行合理确定。
3.斜板设计:斜板的作用是提高沉降效果。
斜板的倾角一般在45度到60度之间,倾角过大会增加水流的速度,倾角过小会增加挂水现象。
斜板的数量和间距要根据预期的沉降效果进行设计。
4.水流分布装置的设计:水流分布装置的作用是使水均匀分布到斜管上,提高沉淀效果。
常用的水流分布装置有水把板、水分布管等。
设计时要考虑水流分布的均匀性和水流速度的适宜性。
5.出水装置的设计:出水装置的作用是将经过沉淀的清水从沉淀池中排出。
一般使用水口或者水泵来实现出水。
设计时要考虑出水位置和出水量的合理分配,避免二次悬浮物的产生。
6.污泥排泄装置的设计:污泥排泄装置的作用是将沉淀池中沉淀下来的污泥排出。
常见的方式有人工排泥和机械排泥。
设计时要考虑排泥的频率和方式,避免污泥对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参考包括沉淀池尺寸的确定、斜管的设计、斜板的设计、水流分布装置的设计、出水装置的设计和污泥排泄装置的设计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优化的处理效果。
【精品】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进水量Q=5万吨/天=自用水系数=5%则进水量Q'=0.608m 3/s =单座Q1=0.304m 3/s =清水区上升流速=1.3mm/s 取颗粒沉降速度=0.3mm/s 取SS 与NTU 相关系数为1.2进水NTU=50=60出水NTU=3= 3.6管厚=0.4mm 边距=35mm 水平倾角=60°2.单池计算a.清水区面积A=233.71m 2则实际清水区面积A'=240.72m 2取池宽B=12m 则池长L=20.06m 取L=20.50m b.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0=1.50mm/s 斜管长度L=405.22mm250mm 则斜管总长L ’=655.22mm 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设计斜管沉淀池座数为2座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在满足考虑管端紊流积泥,过渡区管长采用其取L ’=800mm c.排泥计算每日沉淀池干污泥量G=1.481t 取污泥含水率=98%取污泥密度ρ=1.03t/m 3每日沉淀池湿污泥体积V湿=71.87m 3则每次排泥量V ’=11.98m 3取V ’=12.0m 3单斗排泥量V单=6.0m 3取泥斗下底面面积F1=0.6m 2泥斗上底面面积F2=5.0m 2泥斗高h1=2.5m 2则泥斗贮泥部分体积V1= 6.11m 3取刮泥板高h2=0.1m 刮泥板宽b2=6.0m 刮泥板行进速度V2=1.0m/min 两台刮泥机一个工作循环刮泥量V刮=1.37m 3刮泥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时间T刮=41.00min 取排泥管直径d=200mm 取排泥时间t排=1.5h 则排泥流速V泥=0.04m/s采用双钢丝绳牵引刮泥机,卷扬机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于进水端设置两座污泥斗设计每天排泥6次,则每隔4小时刮泥一次大于单斗d.沉淀池高度采用保护高h保=0.3m清水区高h清= 1.2m布水区高h布= 1.5m污泥斗高h斗= 2.5m斜管高0.69m沉淀池总高H= 6.19me.复核Re及沉淀时间T水力半径R=8.75mm=0.875cm管内流速V0=0.15cm/s取运动黏度ν=0.01cm2/s则雷诺数Re=13.13沉淀时间T=532.94s=8.88min0.579m3/s2187.50m3/h1093.75m3/hmg/Lmg/L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在满足配水均匀条件下,使进水沿池宽方向布置于单斗排泥量6.0满足排泥要求。
污水沉淀池的斜管施工方案

污水沉淀池的斜管施工方案1. 引言污水沉淀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从而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含量。
斜管是污水沉淀池中常用的沉淀装置,通过其特殊的结构,能够加速污水的分流和沉淀过程。
本文将介绍污水沉淀池的斜管施工方案。
2. 斜管施工方案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设计方案: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斜管布置方案。
•施工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斜管和相关连接配件,确保其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场地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平整、干净,并确保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安全措施: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2 斜管的安装斜管的安装步骤如下:1.按照设计方案确定斜管的布置位置,并在污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标记。
2.安装斜管支架:根据斜管的布置,设置合适的支架,确保支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3.铺设斜管:根据标记的位置,逐个安装斜管。
首先将斜管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调整斜管的倾斜角度和长度,最后将斜管的另一端与污水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
4.固定斜管:使用合适的固定装置将斜管固定在支架上,确保斜管的位置稳定。
5.进行检查和测试:完成斜管的安装后,对斜管及其连接部分进行检查,确保无漏水和漏气现象。
同时,进行水位测试,验证斜管的工作效果。
2.3 斜管的维护和保养斜管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定期清洗斜管:定期检查和清洗斜管内部,清除堵塞物和沉积物,保持斜管的通畅。
•检查斜管的连接件:定期检查斜管的连接件,确保其紧固可靠,防止漏水和漏气。
•注意斜管的倾斜角度:定期检查斜管的倾斜角度,调整不合适的角度,保证斜管的正常工作。
•定期检查支架和固定装置:定期检查支架和固定装置的情况,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及时修复或更换。
3. 总结本文介绍了污水沉淀池的斜管施工方案。
斜管(板)沉淀池技术说明

斜管(板)沉淀池技术说明根据沉淀原理,在一定流量Q 和一定颗粒沉降速度U。
的条件下,沉淀效率E 与池子的平面面积A 成正比,即E=U。
A/Q。
将池子在高度上分成N 个间隔,使池子平面面积加大,沉淀时间缩短,提高沉淀效率。
结合排泥的需要,斜板沉淀池在池子中加入斜板,加大了水池过水面积和湿周,同时减少了水力半径,在同样的水平流速条件下降低了雷诺数,减少了水的紊动,沉淀效果好。
斜管沉淀池是在沉淀池内安装许多间隔较小的平行倾斜管的沉淀池,斜管沉淀池与斜板沉淀池的沉淀原理相同,在水力条件上,斜管比斜板水力半径小,因而雷诺数更低,沉淀效果更显著。
斜管沉淀池池容小,节省占地面积,被国内外众多水厂采用并积累了大量的运行和管理经验。
其问题是维护管理较复杂,斜管斜板需要定期清理和更换。
斜板和斜管沉淀池因沉淀时间短,故在运转中遇到水量、水质变化时应加强注意和管理。
采用此类沉淀池还应注意絮凝的完善和排泥的合理布置等。
(1)斜板沉淀池设计要点①斜板沉淀池水流方向主要有上向流、侧向流及下向流(同向流)三种。
②斜板沉淀池设计颗粒沉降速度μ,液面负荷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确定,设计颗粒沉降速度可采用0.16~0.3mm/s,液面负荷可采用6.0~12m³/(m²·h),低温低浊水宜采用下限值。
③倾角O∶根据斜板材料和颗粒情况而异,一般为了排泥方便常用倾角60°。
④板距P∶即两块斜板间的间距,侧向流斜板P一般采用80~100mm; 单层斜板板长不宜大于1.0m。
⑤板内流速v∶上向流时根据表面负荷计算;侧向流时可参考相当于平流式沉淀池的水平流速,一般为10~20mm/s;下向流时,可根据下向表面负荷计算。
⑥在侧向流斜板的池内,为了防止水流不经斜板部分通过,应设置阻流墙,斜板顶部应高出水面。
⑦为了使水流均匀分配和收集,侧向流斜板沉淀池的进、出口应设置整流墙。
进口处整流墙的开孔率应使过孔流速不大于絮凝池出口流速,以免絮体破碎。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水厂)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1、清水区面积A211000 1.1==63.02m 824Q A q ⨯=⨯ 式中:2332m m 5~9m /m h,A Q q ⋅——清水区面积,;——单组斜管沉淀池的设计流量,;——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北方寒冷地区宜取低值。
2、清水区实际面积A '263.0267.77m 0.93AA α'=== 式中:2m 0.92~0.950.79~0.86A α'——清水区的实际面积,;——有效系数(或利用系数),指斜管区中有效过水面积(总面积扣除斜管的结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
由于材料厚度和性状的不同的而已,塑料与纸质六边形蜂窝斜管的有系数为,石棉水泥板的有效系数为。
3、清水区宽B同絮凝池。
通常,为保证排水均匀,清水区宽B 沿絮凝池的长边布置。
即是清水区宽为:10.8m B =4、清水区长L6.28m A L B'== 5、斜管长取斜管长为1m l =斜管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角钢——扁钢的方式制作。
等边角钢对中置于钢筋混凝土上,两侧电焊连接,角钢与扁钢垂直搁置并在接头处的扁钢两侧焊牢固,钢筋混凝土两端与池壁现浇。
6、沉淀池水力校核斜管内流速取为3.5mm /(3~10mm /)s s 一般为Re =56<500=⨯管内流速水力半径/运动粘度,要求,满足。
2-5=765.63>10Fr =⨯管内流速,要求,满足。
水力半径运动粘度7、沉淀池池高H12345=0.3+1.2+0.87+1.6+0.54 =4.51mH h h h h h =++++式中:12233114450.3m; 1.0m;=sin (m),601.5m m h h h h h l l h h h αα≥⋅≥——超高,取为——清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斜管区高度,,为斜管长为斜管放置倾角,通常为;——配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泥斗高,。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一、斜管沉淀池的尺寸计算
1.总高度计算公式:
H总=H2-H1+H悬-h连
其中,H总为总高度,H2为池体深度,H1为污泥底排底高度,H悬为悬浮物浓度高度,h连为连管的高度。
2.斜管长度计算公式:
Ls=H总-H悬
其中,Ls为斜管长度。
3.斜管直径计算公式:
Ds=K*Ls
其中,Ds为斜管直径,K为常数,可根据经验值选择。
二、斜管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速度计算
悬浮物的沉降速度是斜管沉淀池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可以使用Stokes定律计算,公式如下:
Vs=(2*g*(ρs-ρm)*d^2)/(9*η)*(1-ρm/ρw)
其中,Vs为悬浮物的沉降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ρs为悬浮物颗粒密度,ρm为介质密度,d为悬浮物颗粒直径,η为介质黏度,ρw为水密度。
三、斜管沉淀池的流量计算
1.斜管污水处理流量计算公式:
Q=V*A*n
其中,Q为污水处理流量,V为平均水流速度,A为管道截面积,n为
管道数量。
2.斜管沉淀流量计算公式:
Qs=Q*(1-ηr)
其中,Qs为斜管沉淀流量,Q为污水处理流量,ηr为沉淀率。
四、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计算
沉淀时间是指水在斜管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V/Qs
其中,t为沉淀时间,V为池体体积,Qs为斜管沉淀流量。
以上是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的基本内容,但实际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工
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参数的选择和优化。
同时,在进行设计计算时,还需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泥水比、悬浮物浓度、出水浊度等,以保证沉
淀效果和处理效果的达到要求。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参考

斜管、斜板数据
异向流、同向流斜管斜板的某些数据参见下表
异向流斜管斜板絮凝体的下滑速度
絮凝体在异向流斜管斜板内的下滑速度可参考下表。
絮凝体下滑速度
注:水湿为5℃。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设计要点
要求原水浊度长期低于1000度;
斜管沉淀区液面负荷可采用9.0~11.0m3/(h·m2);
管径为25~35mm,管长为1m;
水平倾角采用60°;
斜管上部清水区保护高度不宜小于1.5m。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设计要点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适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度的原水;
斜板沉淀区游人面负荷,应根据原水情况及相似条件水厂的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确定,一般可采用30~40 m3/(h·m2);
斜板间距为35mm;
斜板长度为2.0~2.5m,排泥区斜板长度不小于0.5m;
沉淀区斜板倾角为40°,排泥区斜板倾角为60°。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管斜板沉淀池设计一、斜管斜板沉淀池的原理二、斜管斜板的设计原则1.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进水速度和不同污水流量的处理能力,要保证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悬浮颗粒物可以充分沉淀。
2.斜板设计应合理,使沉淀任意方向均匀,避免死角和漩涡的产生,保证沉淀效果的均匀性。
3.斜管斜板的倾角需要按照流体力学原理进行设计,使污水在通过斜管和斜板时可以充分展开、混合和分离。
4.斜管和斜板的材质应具有抗腐蚀性能,以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腐蚀和磨损。
三、斜管斜板沉淀池的设计步骤1.确定污水处理量和质量要求,根据需要设计沉淀池的尺寸和容积,一般来说,沉淀池的容积为进水流量的2至3倍。
2.确定斜管和斜板的倾角,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45度至60度之间。
3.确定斜管和斜板的尺寸,斜管的长度和直径一般按照沉淀池尺寸进行设计,斜板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为沉淀池宽度的1/10至1/20。
4.设计污泥排放设备,包括污泥收集器和排泥管道,以保证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可以方便地清理和排除。
5.设计出水装置,包括出水管道和溢流装置,以保证沉淀池内的澄清水可以顺利排出。
四、斜管斜板沉淀池的优点和应用范围1.沉淀效果好,可以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和泥沙。
2.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3.设备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4.设备维护简单,清理和维修方便。
综上所述,斜管斜板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沉淀效果好、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在设计斜管斜板沉淀池时,需要考虑进水速度、斜板的倾角和尺寸等因素,以保证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悬浮颗粒物能够充分沉淀。
斜管斜板沉淀池适用于各种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工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设备。
斜管沉淀池技术要求

斜管沉淀池技术要求
斜管沉淀池技术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污水处理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悬浮物质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斜管沉淀池技术的要求如下:
1. 斜管设计:斜管的设计应考虑到流速、坡度和长度等因素。
合理的斜管设计可以提高沉淀效果,避免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滞留时间过长。
2. 污水进入方式:污水应适当控制流速和进入方式,以确保污水均匀分布在斜管沉淀池中。
这样可以使得沉淀效果更好,并防止部分区域的沉淀过度,而其他区域沉淀不充分。
3. 斜管清洗:为了保持斜管的畅通,需要定期进行清洗。
清洗方式可以采用机械清洗或水流冲洗等方法,以清除堵塞的悬浮物质,保持斜管的正常运行。
4. 污泥处理:沉淀池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污泥浓缩、脱水和干化等。
这些处理步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泥体积,方便后续处理或处置。
5. 控制参数:在斜管沉淀池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监测和控制一些重要参数,如进水流量、斜管清洗周期、斜管倾斜角度等。
合理的控制参数可以提高沉淀效果,并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总之,斜管沉淀池技术要求合理的设计、适当的进水方式、定期清洗斜管、有效处理污泥以及监测和控制关键参数。
这些要求的满足可以提高沉淀效果,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斜管沉淀池设计规范

斜管沉淀池设计规范斜管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
它通过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悬浮物在池内沉淀,使水质得到净化。
为了确保斜管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水质,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规范和要求。
首先,斜管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水处理标准和规范。
根据不同的水体特性和处理需求,选择适当的设计标准,如德国标准DIN19635、美国标准API 650等。
其次,在设计斜管沉淀池时,应进行充分的水质分析和水体特性评估。
通过分析水质成分、浊度、悬浮物含量等参数,确定设计负荷、池容积和沉淀速度等参数。
同时,需要评估水体的温度、PH值、悬浮物颗粒大小和密度等特性,选择合适的斜管材料和排水方式。
第三,斜管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稳定和可靠性。
池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倒塌能力,以应对可能的地震、风载和池内水压等外力。
池内的斜管支架和输送系统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并经过充分的强度计算和结构优化设计,确保斜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还应考虑易清洗、易维护的要求。
为了保证沉淀效果,定期清洗池内的斜管、污泥排泄管道和滑道是必要的。
设计时应考虑斜管的布置方式、污泥排泄设施和清洗道路的设置,便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最后,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合理选择池体材料、斜管材料和排水方式,以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时还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斜管沉淀池的设计应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并根据具体的水质特性和处理需求进行评估。
设计时应考虑结构稳定、易清洗和易维护的要求,同时注重节能和环保。
只有满足这些规范和要求,斜管沉淀池才能正常运行,有效地处理水质,保护环境。
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是一种常用于处理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设备。
它通过利用重力作用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液体的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
一、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斜管沉淀池利用了物质在液体中的重力沉降原理。
它的结构通常由一个斜向安装的管状槽体组成,槽中装有一系列斜向设置的管道,这些管道被称为斜管。
液体进入斜管沉淀池后,由于重力作用,其中的固体颗粒将沿着管道向下沉降,而清洁的液体则会从管道的顶部排出。
斜管沉淀池的斜角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斜角度越大,沉淀效果越好。
此外,斜管的长度和直径也会影响沉淀效果,通常情况下,长度越长,直径越小的斜管沉淀池可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斜管沉淀池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液体,并根据需要设定所需的沉淀效果。
二、斜管沉淀池的优势1. 高效分离:斜管沉淀池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将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开来。
由于斜管沉淀池的结构,固体颗粒可以沿着管道的斜角度沉降,从而大幅度减少沉降时间,提高分离效率。
2. 较小的占地面积:相比其他类型的沉淀池,斜管沉淀池需要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斜管沉淀池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高效的分离过程。
3. 简单的操作和维护:斜管沉淀池的操作和维护相对简单。
由于其结构简单,并且没有复杂的机械部件,只需要定期清理沉淀物即可保持斜管沉淀池的正常运行。
4. 适用于多种应用:由于其高效的分离能力,斜管沉淀池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过程中。
它可以用于去除悬浮固体颗粒、沉淀悬浮液、回收有用物质等。
三、斜管沉淀池的应用1. 污水处理:斜管沉淀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污水进入斜管沉淀池,固体颗粒会沉降到底部,从而净化污水。
这种污水处理方式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2. 水处理:斜管沉淀池也常用于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它可以作为水处理系统的一部分,帮助净化水源,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单位 m3/d
建议
24.00
小时
2.00
m3/h500mg/l300mg/l
97.5
%
1
个
1.00 2.20
不同种类废水取值不同,请参考相关规 m3/m2.h 范或经验值
m2
2
个
1
个
2.10
米
1.05
米
0.5
米
一般取0.5-1米
0.5
米
一般取0.5-1米
0.4
米
一般取0.3-0.5米
1
米
该项为固定值,不建议修改
0.000038579
m3/s
14.40
个
计算结果总结如下
3.12
米
2.10
米
斜管沉淀池宽度
1.05
米
方形泥斗个数为 每个锥形泥斗斗面边长为 设每个泥斗下面积边长为 设泥斗倾角为 计算泥斗高为 每个泥斗容积为 泥斗总容积为
设三角偃锯齿高度为 流过三角偃水高为 单个三角偃流量为 共需三角偃个数
斜管沉淀池总高度 斜管沉淀池长度
斜管沉淀池计算过程
请输入数值 (注意红色数字人工输入, 蓝色数值为自动计算结果)
60
度
该项为固定值,不建议修改
1.37
小时
1
次
24
小时
1
t/m3
0.384
m3
泥斗容积计算
一般每天排泥1到2次
2
个
1.05
米
0.25
米
65
度 大于或等于60度
0.86
米
0.41
立方
0.81
立方
出水三角偃计算
斜管沉淀池

设计参数
(1)斜板(管)之间间距一般不小于50mm,斜板(管)长一般在1.0-1.2m左右; (2)斜板的上层应有0.5-1.0m的水深,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斜板(管)下为废水分布区,一般高度不小 于0.5m,布水区下部为污泥区; (3)池出水一般采用多排孔管集水,孔眼应在水面以下2cm处,防止漂浮物被带走; (4)废水在斜管内流速视不同废水而定,如处理生活污水,流速为3-5mm/s。 (5)斜板(管)与水平面呈60°角,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一般为80~100mm。
谢谢观看
斜管沉淀池
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
目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简介
03 浅池理论原理
02 优点 04 设计参数
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组装形式有斜管和支管两种。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 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 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简介
根据其相互运动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 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
优点
优点是: 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 备。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优点: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
浅池理论原理
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在理想状态下,L/H=V/ u0。可见L与V值不变时, 池深H越浅,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成3层,每层层深为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 只需L/3,就可以将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3。如果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 速可增加到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也即处理能力提高3倍。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 高n倍。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理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2
斜管沉淀池设计方案
1.二层池改建说明
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取消MBR膜池,增加三个二次沉淀池,更好的对污水的处理、沉淀,达到排放要求。
再改建好氧区,各部分,多增加回流部分,充分利用污泥,并增设添加药剂管道。
池体结构复杂、设备安装和使用精度要求高,必须保证池体结构具有相当高的尺寸、标高和公差配合要求,以便顺利安装和保证正常使用,例如反应区池壁的标高、角度和斜板的平直度;过墙柔性套管的位置和标高以及平直度;各种设备基础、预埋螺栓轴线及位置和尺寸均需精确无偏差,反应区、集泥槽底部工艺混凝土的坡度控制、位置尺寸等必须精确控制。
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
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废水沉淀池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
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
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
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构造】
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为异向流(逆向流)、同流向和测向流(横向流)三种类型,其中异向流,应用的最广。
异向流的特点:水流向上、泥流向下,倾角60度。
初步设定为横向流。
【斜管沉淀池的排泥】
斜管沉淀池由于单位面积出水量高,因而泥量亦相应增
加,与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相比,每单位面积的积泥量,
将增加好几倍,积泥分布在整个底板上,虽比较均匀,
但积泥不及时排除将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常用的排泥措施:
A机械刮泥;适用于大型斜板沉淀池,管理简单,可以自动控制。
但加工维修困难,某些部件质量尚未过关,容易发生故障,影响使用,在国内积累经验上不多,有待提高和巩固。
B穿孔管排泥;应用于平流沉淀池已有相当历史,目前用于斜板沉淀池也不少,但须严格管理,不然容易堵塞,
造成排泥困难,影响沉淀效果。
适用于中小水量的斜板沉
淀池,面积小,管长不大条件下。
C多斗式排泥比穿孔管排泥较易控制管理,且不易堵
塞,适用于中小型斜板沉淀池,但斗深增加池壁高度,影
响土建造价。
2.设计参数及要求
▲升流式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一般可比普通
沉淀池的设计表面负荷提高一倍左右。
对于二次沉淀
池,应以固体负荷核算。
▲斜管孔径采用80~100mm。
▲斜管斜长采用1.0~1.2m。
▲斜管倾角采用60°。
▲斜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采用1.0m。
▲斜管区上部水深,采用0.7~1.0m。
▲进水方式一般采用穿孔墙整流布水,出水方式一般采
用多槽出水,在池面上增设几条平行的出水堰和集水
槽,以改善出水水质,加大出水量。
▲斜管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
每日排泥次数至少1~2
次,或连续排泥。
▲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时不超过30min。
斜管沉淀
池应设斜管冲洗设施。
5.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设计条件:用水量800m3/d 左右
设计参数:沉淀池个数n=3
沉淀池表面负荷:q=2.4m3/(m2·h)
斜管孔径为100mm
斜管水平倾角为60°
设计计算:
1. 沉淀池表面积
用水量 Q=800m3/d=33.4m3/h=0.01m3/s 沉淀池数 n=3
(1)主要尺寸计算
1)池表面积: A=q Q 'm ax
式中:A ——池表面积,m 2;
Q 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q '——水力表面负荷,本设计1.0m 3/m 2·h 。
∴A=0.1530001.0⨯=5.3m 2
2. 沉淀池平面尺寸 a =√A=2m .
池内停留时间
斜管区上部清水层高度h2=1.0m
斜管的自身垂直高度h3=1.0m
t =(h2+h3)*60
q=(1+1)*60/1=120min
4.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污泥储存时间T=24h
进水悬浮物浓度 C1=280mg/L=0.28⨯10-3 t/m3
出水悬浮物浓度C2=30 mg/L=0.03⨯10-3 t/m3
污泥密度γ=1t/m3
污泥含水率
o=97.50%
V=Q(C1-C2)T/
γ(1-ρ0)n=33.4⨯(0.28⨯10-0.03⨯10-3)⨯24/(1⨯(1-0.975)⨯4)= 2.5m3
5. 污泥斗容积
在底部设方形的集泥斗,上面积边长为a1=5m,下面积边长取
a2=1.0m, 斜坡度为50°
∴ h5=(a1/2-a2/2)tan50°=(5/2 -1/2)tan50°=2m
V1=h5(2 a1²+2a2a1+2a2²)/6=30m3
则污泥斗的容积为 V1=30m3
Θ V1>V
可以满足储存污泥要求∴
6. 沉淀池的总高度
沉淀池超高h1=0.3m
沉淀池底部缓冲层h4=1.0m
∴ H=h1+h2+h3+h4+h5=0.3+1.0+1.0+1.0+2=5.3m
7. 进水流入槽、布水孔设计
采用条形平底槽, 等距设布水孔:孔尺寸200mm200mm
6.斜管填料安装方法
斜管填料按材质可以分为PVC、聚丙烯、乙丙共聚斜管填料等。
特别是乙丙共聚斜管填料、韧性强、组装强度好、不变形、不脆裂、抗老化、使用寿命长
【产品特点】
斜管填料按材质可以分为聚氯乙烯、聚丙烯、乙丙共聚斜管填料等。
特别是聚丙烯斜管填料、韧性强、组装强度好、不变形、不脆裂、抗老化、使用寿命长。
1. 湿周大,水力半径小。
2. 层流状态好,颗粒沉降不受絮流干扰。
3. 当斜管管长为1米时,有效负荷按3-5t/m2•h设计。
V0控制在2.5-3.0mm/s范围内,出水水质最佳。
4. 在取水口处采用蜂窝斜管,管长2.0~3.0米时,可在
50-100kg/m3泥砂含量的高浊度中安全运行处理。
5. 采用斜管沉淀池,其处理能力是平流式沉淀池的3-5倍,加速澄清池和脉冲澄清池的2-3倍。
υ
直管特点
1、处理效率高于活性污泥法,一般水力负荷为300-500m3/ m2•d,有机负荷为2000-5000g/ m3,因此缩小了占地面积。
2、曝气强度低于活性污泥法,且不需污泥回流,故能降低动力消耗及简化管理。
3、污泥量少,减少了污泥脱水等后处理工作量。
4、产生的污泥沉降性好,有利于后段悬浮物的去除。
5、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水质的范围大,对水质、水量突变的冲击负荷的忍耐力强,维持稳定的处理效果。
【适用范围】
斜管主要用于各种沉淀和除砂作用。
它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适用于进水口除砂,一般工业和生活给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张浓缩等处理,即适用于新建工程,又适用于现有旧池的改造,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直管主要用于生物滤池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淹没式生物滤池(又称接触氧化池)以及生物转盘的微生物载体,对工业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安装程序】
1、沉淀池底部排泥管安装
斜管沉淀池安装顺序从底部开始,先完成最底部的排泥管道系统的安装,确保排泥管道开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靠,检查无误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安装工序。
2、完成填料支架安装
根据斜管沉淀池填料支架安装施工图,先将填料支架安装到位,检查所有焊接结点牢靠、支架强度足以承受填料重量,并在支架表面完成防腐处理;
3、完成斜管填料烫接
按斜管填料的烫接方法将每一个斜管填料包装作为一个单独的烫接单元,一个单元完成烫接后为1 m2,烫接完成后在场地上整齐堆放(保留少量的散片备用)。
4、斜管填料池内组装
将烫接后的填料单元在填料支架上部自左向右进行组装。
始终保持60°角不变,每一单元顺序组装时要适当压紧,组装到最右侧时若尺寸不是正合适,需要根据尺寸用散片斜管填料烫接后进行组装直至全部到位。
5、斜管填料上部固定
由于斜管填料比重为0.92略小于水,斜管填料在池内组装到位后需要在填料上方自左向右方向拉上 10mm的圆钢进行加固(每个单元填料上部要求有两根圆钢通过),圆钢两端在沉淀池池壁上可靠固定,安装圆钢后可以很好地防止斜管填料在初期使用时有可能发生的松动上浮现象,圆钢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
6、斜管沉淀池运行调试
(1)、检查进水是否均匀,不得对沉淀池造成冲击,影响沉淀效果;
(2)、调整出水堰槽高低及水平度至合适,保持出水均匀;
(3)、经过以上施工工序,至此斜管沉淀池填料安装已经全部完成。
正常投入使用后需要根据进水中悬浮物浓度情况确定排泥周期,注意及时排泥,确保斜管沉淀池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及令人满意的出水水质。
7.附件
具体设计图见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