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比较大小,并自主选择礼物。
2.学生能够数清礼物的数量。
3.学生能够使用规则组合礼物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教学准备1.礼物:小球、小车、小娃娃、小糖果。
2.数量卡片:1、2、3、4、5。
3.比较符号卡片:大于、小于、等于。
4.贴纸。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将学会如何数礼物的个数,如何比较礼物的大小,以及使用礼物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2.教师拿出不同的礼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礼物。
礼物数量之谜1.教师将数量卡片散布在后方,要求学生依次将卡片拿出并大声读数。
2.教师指向课堂中央置放的礼物,并询问学生:“请问这里有几个礼物?”3.学生按照数量卡片的数量,依次放上相应的数量卡片,直到所有礼物都被配对为止。
比较大小1.教师拿出两个礼物,将它们放到卡片上。
2.教师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比较符号卡片,选择正确的符号,将其放在两个礼物之间。
3.让学生说出哪一个礼物更大或更小。
组合礼物1.教师将不同的礼物放在桌上并组合成两个礼物组。
2.教师为每个组起名字,例如:“大大”和“小小”。
3.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量卡片,选择相应的礼物组,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它们放在相对应的区域内。
4.教师询问每组礼物的含义,例如:“大大”代表的礼物是什么意思,接着是“小小”代表的礼物。
拓展练习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礼物组,并在卡片上写下它们的名称和代表的含义。
2.学生可以借助贴纸、颜色等手段,美化自己所选择的礼物。
3.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礼物,讲述礼物背后的故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一些学生在选择礼物时,只看重游戏性和颜色,没有考虑到礼物的大小和数量。
因此,在教学后,我向家长发出提醒,建议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孩子注意物品的大小和数量,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送礼物”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能够识别不同形状的礼物,并描述其特征。
3.能够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4.能够通过游戏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礼物的形状。
2.礼物的大小比较。
3.礼物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手工制作的不同形状的礼物模型。
2.数字卡片。
3.黑板和白板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送礼物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礼物模型,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2. 引入事例•教师引导讲述一个情景,例如小班里每个小朋友都会收到一个礼物,但是礼物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
3. 学习任务•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形状的礼物,如圆形、矩形等。
第二课时:形状的特征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一个特殊形状的礼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入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礼物的特点,并展示出特殊形状对应的特征。
3. 学习任务•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描述不同形状礼物的特征。
第三课时:大小比较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礼物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2. 引入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较大和较小的礼物,并引发讨论较大和较小的概念。
3. 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大小比较练习。
第四课时:加法运算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并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
2. 引入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卡片的和。
3. 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加法计算练习。
第五课时:减法运算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并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
2. 引入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卡片的差。
3. 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减法计算练习。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收集学生完成的小组活动作业。
3.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设置,小班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概念,尤其是形状的特征和大小比较。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给大大小小送礼物》,主要内容为认识和比较大小。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不同礼物的大小,让幼儿能够感知和理解大小关系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辨别和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大小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辨别和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大小特征。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小关系的相对性,并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礼物模型、绳子、彩纸等。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大小不同的礼物模型、绳子、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场礼物送货车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货车上大小不同的礼物,并引发幼儿对大小的讨论。
2. 认识大小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向幼儿介绍大小的概念,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小关系的相对性。
3. 操作比较大小(5分钟):教师分发学具,引导幼儿用绳子、彩纸等工具,比较自己手中的礼物模型的大小,并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内的分享和讨论。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大小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把礼物按照大小排成一排”、“选择合适的礼物送给好朋友”等。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大小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小概念的定义。
2. 大小比较的方法。
3. 实际问题解决示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物品,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记录下来。
例如,比较家里的书本、玩具、鞋子等物品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大小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运用情况,以此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数学活动 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数学活动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关爱他人的品德。
教学内容:本次数学活动的主题是“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我们将通过比较实物的大小,学习和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礼物选择和赠送过程中。
教学准备:1. 大小不一的玩具或物品若干,如大球和小球、大书和小书等。
2. 制作两个卡通人物形象:“大大”和“小小”。
3. 准备一些小礼品盒和包装纸。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展示“大大”和“小小”的卡通形象,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为他们挑选合适的礼物。
2. 讲解大小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一的物品,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大”和“小”。
3.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从准备的物品中挑选出他们认为适合“大大”和“小小”的礼物,并解释他们的选择理由。
4. 包装礼物:孩子们将选出的礼物进行包装,体验送礼的过程。
5. 送礼物:让孩子们将包装好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并表达他们的祝福。
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们注意观察周围物体的大小,并尝试用“大”和“小”来描述。
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除了大小,还可以根据哪些特征来选择适合别人的礼物。
教学总结:本次数学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理解了“大”和“小”的概念,并学会了根据物体的大小来选择适合别人的礼物。
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分享和关爱他人的品德。
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大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在送礼物环节,通过孩子们的选择和解释,评估他们是否能正确运用大小概念。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们是否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含反思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到送礼物的乐趣和中心思想是让别人开心;2.提高幼儿的分类和比较能力,理解物品之间的大小关系;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知识点概念:物品大小比较、物品分类技能:通过比较物品大小,把物品归类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场景中的物品大小概念和分类概念融入教学内容中,以生动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其中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实物示范物品,学生准备书包和铅笔盒,同时拟定分组和分工。
课堂活动活动1:物品大小比较步骤: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场景中一些物品,例如书包、铅笔盒、立体拼图等。
2.引导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和它们的大小。
3.接下来,教师会放大物品,让幼儿通过对比大小的方法,把物品分成“大大”、“小小”两类,放到相应的盒子里面。
目的:通过简单的分类比较,让幼儿从感性认识开始,了解到物品之间的大小差异和比较方法。
教师提示:可以为大家灌输一些评价标准,例如手摸起来感觉到的大小、按几个物品排成一排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有足够的认识,不至于出现认错概念的情况。
活动2:收礼物步骤: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分配一个“大大”和一个“小小”,每个小组相互送礼物。
2.给每个小组一些材料来制作礼物盒。
3.引导幼儿想一些适合送给“大大”和“小小”的礼物,每个小组讲述送礼物的原因。
4.最后,小组通过比较物品大小,把礼物放进盒子,最终交换礼物,让“大大”和“小小”都能开心得收获礼物。
目的:让幼儿在待人接物的情境中,引导孩子能关注别人的感受。
通过制作礼物,让幼儿学会快乐与分享。
活动3:总结与反思步骤: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今天的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收获,理解送礼物的乐趣和目的是让别人开心,同时总结他们成功的因素。
3.最后,教师提出小组作战成功的因素,引导孩子在备课过程中思考个人观察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反思自己今天的表现,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教案名称: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一至百的数字进行计数2. 通过集体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一至百2. 进行数字计数游戏3. 进行礼物选择和送礼物的计算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一到百的数量2. 礼物模型或图片3. 工具套装(如笔、尺子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假设有两个宝宝“大大”和“小小”生日快到了,我们要给他们准备礼物。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的数字,通过回答问题巩固数字认知,例如:“数字1到10是什么?”、“数字20到30是什么?”等。
第二步:学习数字计数(15分钟)1. 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按顺序排列。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回答一些数字计数的问题。
例如:“数字50之后有多少个数字?”、“数字20到50共有多少个数字?”等。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卡片进行计数练习,可以分成小组进行竞争。
第三步:进行数字计数游戏(15分钟)1. 划分两个小组:“大大”队和“小小”队。
2. 每个小组轮流选择一个数字,然后再顺序选择数字,直到一方选择的数字总和超过100为止。
3. 每个小组自行计算所选择数字的总和。
第四步:选择礼物(10分钟)1. 展示一些礼物模型或图片,例如动物玩具、花束等。
2. 引导学生选择给“大大”和“小小”的礼物,并解释选择的原因。
第五步:计算礼物数量(15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工具套装。
2. 让学生根据选择的礼物,计算所需购买的礼物数量。
例如,如果礼物是玩具汽车,每个宝宝都需要两辆,那么计算所需购买的玩具汽车的数量。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字计数知识进行计算。
第六步:小结和评价(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例如一至百的数字计数,数字计算等。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给大大小小送礼物》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至10。
2.培养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通过游戏认识、掌握几何图形。
教学准备1.礼物盒子(10个)。
2.带有数字的小物件(1至10)。
3.彩色卡纸、黏土等制作几何图形所需材料。
4.手绘几何图形卡片。
5.班级白板、黑板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幼儿熟悉的动画片或歌曲来导入,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然后,老师可以伸出手指放在班级白板上,引导幼儿认真看看自己的手指,重点提到10个手指,并简短地介绍手指的数字顺序。
2. 认识数字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逐一对照礼物盒上的数字,从数字1开始逐一讲解数字的认识。
比如说,老师可以教授数字的读法、写法以及数字和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让孩子们沉浸在愉快的数字游戏中,逐步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观察游戏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手中的小物件,每个数字之间有什么不同。
老师可以为幼儿们准备不同的小物件,如相同的豆子、小球或不同的卡片等。
然后,把这些小物件放在手中,让孩子们一一看,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不经其手就难。
4. 制作几何图形让孩子们使用彩色卡纸、黏土等材料制作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剪、贴、拼接材料,并配合上图卡片讲解不同的几何形状,让幼儿们具备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认知。
5. 数字与几何图形对应关系接下来,老师可以将手中的数字小物件和前面制作的几何图形进行对应。
比如,让孩子们将带有数字1的小物件放在圆形上、数字2放在三角形上、数字3放在正方形上,以此类推。
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孩子们对数字和形状的对应理解和认知。
6. 送礼物最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根据你的要求,在制作好的礼物盒子里分别放置不同的数字小物件和几何图形。
然后,每一位幼儿可以从礼物盒中随机选出一个礼物,打开盒子,将这个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小伙伴。
在互送礼物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体会到数字和形状之间的关联,提高分辨形状和数字的能力。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通用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比较大与小、理解量的相对性、掌握基本的比较方法以及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大小概念,能够区分大和小,并能用大和小来描述物体。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3. 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量的相对性,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用大和小描述物体,并能进行简单的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礼物盒、水果、动物玩具等。
2.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送礼物为主题,教师扮演礼物仙子,带来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引发学生对大和小的兴趣。
a. 演示: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 例题讲解:a. 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水果,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b.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尝试用大和小描述水果。
3. 随堂练习:a. 教师发放练习纸,学生通过剪、贴等方式,完成大小排序任务。
b.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大小比较和排序,提高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2. 板书内容:a. 大小概念b. 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c. 礼物盒、水果、动物玩具等实物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家里的物品,进行比较大小,并用大和小描述它们。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大小概念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a. 在家庭作业中,引导学生将比较大小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b. 下节课将继续学习排序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互动性4. 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教学难点:理解量的相对性,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其次,在分类环节,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不仅能够按照大小进行分类,还能创造性地运用其他标准进行分类。这说明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但我也发现,部分孩子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还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举例: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大小、形状、颜色等,使他们明白分类标准可以多样化。
(3)实际问题解决的灵活应用:学生可能在实际问题解决中,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的大小比较和分类知识。
举例: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运用大小比较和分类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并克服难点。同时,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内容。
最后,通过今天的课堂总结,我发现孩子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回顾过程中,也有孩子提出了一些疑问。为了确保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我将在课后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运用。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基于教材中关于大小比较和分类的章节内容。主要包括:
1.大小比较: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用“大”、“小”等词汇描述。
2.分类:引导学生将大小不同的礼物进行分类,培养其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给大大小小送礼物小班数学教案

给大大小小送礼物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手册》第四章“比较和排序”,具体内容为“给大大小小送礼物”。
通过故事情境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学会根据物品大小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区分物品的大小。
2. 培养学生根据物品大小进行排序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小比较的方法,根据物品大小进行排序。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礼物盒、故事卡片、磁性黑板、挂图。
2. 学具:每组一套大小不同的礼物盒、操作卡片、磁性黑板。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故事卡片,讲述小熊给朋友们送礼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礼物的大小,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索大小比较方法(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礼物盒,讨论如何比较大小。
2. 教师示范大小比较方法,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比较。
3. 实践操作(5分钟)1. 幼儿分组操作,用大小不同的礼物盒进行排序。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大小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4. 例题讲解(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2.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示范操作方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1. 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大小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2. 教师评价幼儿练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主题:给大大小小送礼物2. 大小比较方法:观察、比较、排序3. 例题展示:大小不同的礼物盒排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排序,并拍照记录。
2. 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符合大小排序的要求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给大大小小送礼物小班数学教案

给大大小小送礼物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三节《大大小小的礼物》。
本节课通过引入送礼物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判断两个或多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将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大小小的礼物盒子、卡片、磁性教具学具:大小不同的卡片、彩泥、剪刀、胶棒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大大小小的礼物盒子,创设送礼物给好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大小不同的礼物。
2. 例题讲解(1)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子,引导学生观察并判断哪个大,哪个小。
(2)讲解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比较方法。
3. 随堂练习(1)发放大小不同的卡片,让学生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大小关系。
(2)让学生用彩泥、剪刀等学具,制作大小不同的礼物,巩固大小比较的方法。
4.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大小比较游戏,每个小组挑选一个最大的礼物和一个最小的礼物,进行展示。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大小比较的方法(1)观察法(2)重叠法(3)测量法2. 礼物大小比较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出家中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将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判断物品的大小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大小比较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如测量法)进行大小比较,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大小》中的第二个课时《给大大小小送礼物》。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掌握大、小的概念,学会用大、小来描述物品;通过送礼物活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小的概念,能够用大、小来描述物品。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物品的大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小概念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大、小不同的玩偶。
学具:每组一个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大、小不同的玩偶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圣诞老人,拿着大、小不同的礼物盒进入教室,引发学生对大、小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大、小礼物盒,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教师讲解大、小的概念,让学生用大、小来描述礼物盒。
(3)教师拿出大、小玩偶,让学生判断哪个是大,哪个是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学生分别操作大、小不同的玩偶,进行观察比较,并用大、小来描述。
4. 送礼物活动(15分钟)(1)教师将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和玩偶分配给各组学生。
(2)学生根据礼物盒的大小,将大、小玩偶分别放入合适的礼物盒。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大、小礼物盒2. 大、小玩偶3. 大、小概念4. 观察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大、小的例子,并描述它们。
2. 答案示例:我的家里有一个大沙发,一个小茶几。
沙发是大,茶几是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实践情景和送礼物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大、小的概念,提高了观察比较能力。
但在活动中,部分学生对大、小的判断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数字概念,认识数字。
2.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幼儿的礼仪意识和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内容在教具堆中,教师准备了10个彩色纸盒子,5个里面放满了彩色糖果,5个里面放了一块巧克力。
教师将纸盒子分别编号为1、2、3、4、5,并打上“大大1”、“大大2”、“小小1”、“小小2”、“小小3”的标签。
步骤1.通过幼儿熟悉数字1~5,认识彩色纸盒的颜色和编号。
2.教师将5个彩色纸盒子分别放置在大大和小小两边,幼儿依次前往,根据数字编号点选盒子,拆开并获得礼物。
3.幼儿将所得的礼物分为糖果和巧克力两类,统计各类礼物个数。
4.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加法算式,计算大大所得的礼物总数,小小所得的礼物总数,并比较两者之差。
5.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理解数字大小,认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学会用数字计算礼物总数。
注意事项1.为了保持礼物的平等性,教师以抽签的方式决定糖果和巧克力的放置位置。
2.为了让幼儿体验到礼物的乐趣,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礼物,在熟悉数字的基础上进行互动。
3.教师要耐心引导幼儿,让他们懂得如何用简单的加法算式进行计算。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让幼儿知道如何送礼物和接受礼物。
教学评估1.对于幼儿是否理解纸盒编号及颜色,并通过这个标记获取对应的礼物,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问答的方式进行评估。
2.对于幼儿是否掌握加法计算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幼儿解题的表现和答案是否正确进行评估。
3.对于幼儿的交往和礼仪意识,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方式进行评估。
结束语通过这个活动,幼儿既学会了数字概念,又培养了礼仪意识和交往能力。
这种培养以及数字和算术的启蒙都在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要认真对待。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礼物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 激发学生思考、创新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人偏好不同的礼物,激发他们想象力,写出符合要求的礼物清单。
难点: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每个人的爱好与礼物相结合,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老师搬出一封神秘信,信上写着:“尊敬的小班同学们:明天是‘大大’的生日和‘小小’的毕业典礼,你们可以结成小组,给他们挑选合适的礼物。
明天中午,他们将在学校餐厅等你们的到来。
”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力,为“大大”和“小小”挑选最合适的礼物。
让同学兴奋地猜测他们会收到什么礼物,猜测礼物的名称和用途。
二、分组讨论,寻找礼物老师提醒同学们需要从实际出发,从熟悉的物品中去寻找礼物。
建议同学们团队合作,讨论每个人的爱好和需要,以充分利用每一个人的智慧。
老师注意指导学生关注以下问题:1. 每个同学都爱什么,需要什么?2. 不同的年龄段、性别和职业偏好什么样的礼物?3. 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
三、选礼物,制清单选好礼物后,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自己团队选购的礼物写在黑板上,并说明用途。
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让他们准备礼物,并将选择好的礼物清单告诉老师,以便老师统计。
四、礼物的展示与分享到了礼物的分享时间,每个团队依次上去展示自己的礼物,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礼物,礼物的用途和特点。
同学们也可以分享其他有趣的思维过程和学习心得。
五、总结与延伸通过这堂课,同学们学习了如何寻找礼物、挑选礼物以及分享礼物。
老师希望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进一步研究礼物文化,多了解不同人的需求和偏好,以便更好地量身定制礼物。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数学活动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数学活动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大小概念,学会区分大小不同的物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大小不同的玩具、大小不同的水果等。
2.学具准备:大小不同的卡片、大小不同的画笔、大小不同的剪刀等。
3.环境准备:活动室布置成礼物派对场景,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引导幼儿关注活动主题。
2.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礼物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二)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进行大小比较,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将大小不同的玩具放入大小不同的礼物盒中,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礼物盒装的是大玩具,哪个礼物盒装的是小玩具。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给大大送礼物”和“给小小送礼物”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大小概念。
a.游戏一: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水果,让幼儿根据水果的大小,将它们分别放入“大大”和“小小”的篮子中。
b.游戏二: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的大小,将它们分别贴在“大大”和“小小”的画板上。
(三)实践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创意礼物制作”活动,让幼儿用大小不同的画笔和剪刀,制作出自己心中的礼物。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并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四)结束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大小概念的掌握情况,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大小比较。
2.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布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感知大小概念。
五、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掌握大小概念。
2.教师在活动中注重观察和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的错误,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3.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大大小小送礼物》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学背景这堂课是小班一年级数学课,本节课将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具体应用,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时间为40分钟。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送礼物的过程,通过游戏方式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2.通过送礼物这个实际的场景,让学生理解数字与数量的概念及其应用。
3.学习计算合数、比较大小、加减运算等数学知识。
教学步骤1. 集体活动(10分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和回顾孩子们的生日经历。
让他们回答几个问题:你最喜欢的生日礼物是什么?你今年生日过吗?你的家长怎么庆祝你的生日?2. 游戏环节(25分钟)第一关:购买气球老师向学生介绍,我们要送一份生日礼物,首先需要准备气球。
要求每个人至少买3个。
1.老师分发纸币,让学生选购气球。
2.学生需要计算自己选购的气球个数和所花费的钱数。
3.如果学生计算正确,老师会发放奖励。
第二关:选择礼物学生已经购买了气球,接下来是挑选生日礼物。
1.老师向学生展示礼物选择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生日礼物。
2.学生需要记录自己选择的礼物的个数。
第二关:包装礼物将购买的生日礼物纸箱表面用纸盒封盖,并标明自己的名字和祝福语。
3. 总结和思考(5分钟)老师回顾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思考:1.生日送礼物是一种怎样的传统?2.为什么礼物需要包装?3.你用了哪些数学知识?教学反思通过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很自然地锻炼了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通过实际场景的设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更加深刻。
同时,让学生通过游戏方式从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这种氛围下自然地接受新知识。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收获还是比较丰富的。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小班数学教学中的“送礼物”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为学龄前儿童,授课时间为每节课40分钟。
通过本课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单数学概念(如大、小、多、少)的使用;了解一些数学运算符号(如+、-)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善于分享和回报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符号。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Classifying gifts(5分钟)(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散落的一些礼物,引导其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的礼物。
(2)引导学生将找到的相同礼物进行分类,如分类为动物、水果、玩具等。
2. Counting gifts(10分钟)(1)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辅助学生进行礼物数量的统计。
(2)运用数学语言让学生描述不同分类的礼物数量的多少,如“有几个动物?有几个水果?”。
3. Giving gifts(10分钟)(1)向学生介绍“给”字,让学生了解它的含义,并在班级中进行示范。
(2)将分类好的礼物分发给不同的学生,鼓励学生主动表达给予的意愿,如“我给你一只玩具熊”。
4. Receiving gifts(10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收到”的意思,并在班级中进行示范。
(2)鼓励学生积极地接收礼物,并表达感谢之情。
5. Sharing gifts(1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分享”的概念,并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礼物给其他同学。
(2)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分享的过程,如“我有5个苹果,我给你两个,我还剩下几个?”。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小班数学教案《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大小的认知和区分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能够正确区分大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大小。
2.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大小不一的礼物盒子若干个。
2.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画有“大大”和“小小”两个角色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礼物盒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邀请幼儿上来摸一摸、比一比,确认礼物盒子的大小。
(二)主题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大大”组和“小小”组。
2.教师出示画有“大大”和“小小”两个角色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大大”和“小小”的特点。
3.教师分发大小不一的礼物盒子,让幼儿根据大小将礼物盒子分别送给“大大”和“小小”。
4.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礼物盒子的大小,如“这个礼物盒子很大,送给大大”,“这个礼物盒子很小,送给小小”。
(三)手工制作1.教师分发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大小不一的礼物。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结束1.教师邀请幼儿一起唱《大小歌》,巩固大小概念。
2.教师组织幼儿整理场地,结束本次活动。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了幼儿对大小的认知和区分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手工制作环节,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3.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4.不足之处是,部分幼儿在表达大小概念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区分大小:教师拿出两个大小明显的礼物盒,举例说明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然后提问:“哪个礼物盒应该送给大大?哪个应该送给小小呢?”2.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演示如何通过触摸和比较来识别大小,并引导幼儿:“我们用小手摸一摸,哪个更smooth(平滑),哪个更bumpy(不平滑),哪个更大,哪个更小呢?”二、教学难点1.语言表达大小:在幼儿尝试表达时,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如“这个礼物盒是不是很大?我们可以说‘这个礼物盒是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的礼物
数学活动:送给'大'和'小小'的礼物
活动目标:1.通过发送礼物和其他游戏来识别尺寸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使用可视方法比较对象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1,大小标记图片,每个大小的娃娃
2,各种不同大小的物品:一个孩子的手,一些教师
3,大椅子和小椅子,娃娃家的大小
活动程序:
1.进口. “今天,老师和孩子们玩游戏.我说'请站起来',你说'我站起来';我说'请坐下',你说'我坐下',试着看?“
“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
1展示大娃娃. “这很大,我们拍了很多,说了点什么?”(非常,你好!我非常喜欢你!我非常欢迎你!)'请站起来''我们一起说'强大,大是大胖子,大吃大蛋糕'.'(加行动)
2展示小娃娃. “这个很小,我们也跟小家伙打个招呼?”(小你好!小,我邀请你喝酒!我和你玩的很少!)'请站起来''让我们说'小小的努力,小运动,小零食,小面包'.'
3,游戏:到大,小坐椅.
“这里有两把椅子,你看着他们吗?”(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我问大和小椅子,谁会帮助他们?
简介:坐在一把大椅子上,坐在一把小椅子上.
4,孩子送礼物
要求:幼儿可以比较礼物的大小并将其交给客人,并且可以说一句话.
(1)由教师提供,由个别儿童进行.
1同样的两件事,大的给予大的,小的给予小的.
2同样的三件事,大的,大的,小的,小的.
3从三种相同类型的东西中找出两种不同大小的东西(每种类别3 --- 4).经过比较,大的给予大,小的给予小的.
(2)每个孩子将礼物放在他的小篮子里大大小小.
(3)将大大小小地送回相应的家中,幼儿在娃娃屋玩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