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焦虑抑郁情绪的快速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综合医院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治疗的新进展

综合医院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治疗的新进展
舒肝解郁胶囊具有良好的安全耐受性
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优势
38
与其它经典抗抑郁药 比较
价格更经济,减少治疗负担 疗效相当,安全性更高 服用方便,起始剂量即有效治
疗剂量
总结
39
首个被SFDA批准治疗轻中度抑郁 的中药新药 国家处方发明专利药
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性价比高
舒肝解郁胶囊——
满足轻中度抑郁 治疗的最佳选择!
米氮平
文拉法辛
圣约翰草复方
舒肝解郁胶囊
“金标准”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SARI
“五朵金花”
NDRI
5-HT受体拮抗剂和再摄取抑制剂
曲唑酮/尼法唑酮
圣约翰草类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路优泰
抗抑郁药物-研发趋势
安非他酮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3ed,2008: 511-666
我们需要理想的 治疗药物
抗抑郁药物的分类
化学药物和中药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9
TCA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阿米替林
MAOI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吗氯贝氨
SSRI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NaSSA
SNRI
选择性5-HT2和NA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5-HT和NA再摄取抑制剂
刺五加作用机制
21
E
突触囊泡 H
+
促进囊泡转运、递质的释放
Ca2+通道
刺五加
5-HT DA NE GABA
Ca2+
可溶性NSF附 着蛋白及受体
G

常见精神科急诊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常见精神科急诊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焦虑症
总结词
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精神障碍,常伴随紧张、不安、躯体不适 等症状。
详细描述
焦虑症患者常常担心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 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诊断焦虑症需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和躯 体疾病。
精神分裂症
总结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 障碍等症状。
详细描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出现幻听、幻视,妄想被害或认为自己 拥有特殊能力,思维混乱,行为异常。诊断精神分裂症需要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
精神分裂症
处理原则
对于常见精神科急诊的处理,首先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自伤或伤人行为。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诊断, 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认识和管理 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和预防复发。
消除偏见
倡导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 ,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和 偏见,促进社会接纳和支持。
加强专业培训
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为精神科医护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提高其诊断、治疗和应对精神科急 诊的能力。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医疗学科的合作,共同参 与精神科急诊的诊断与处理,提高综 合救治水平。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通过心理测验、量表等工具评估患者 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状况。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头颅CT或MRI等 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 尿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躯体疾病。
鉴别诊断
急性应激障碍与急性精神障碍的鉴别
01
前者常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表现为短暂的情绪激动、焦虑、

抑郁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人常常感到沮丧、无助和失去兴趣,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的社交功能。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常见的鉴别诊断以及相关的评估工具。

一、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症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 必须存在心境低落或丧失兴趣或愉悦感的主要特征之一。

这些特征必须持续存在至少两周以上;2. 必须存在诸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或精神活动明显减退等其他症状;3. 这些症状应该干扰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4. 这些症状不能仅仅是其他心理疾病或物理疾病的后果。

以上标准被国际上广泛接受,被用于抑郁症的诊断,并且在医疗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二、抑郁症的鉴别诊断抑郁症的确切诊断需要与其他心理疾病进行鉴别。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鉴别诊断,供参考:1. 心境障碍:与抑郁症相似,但症状时间更短暂,通常持续几天至两周。

患者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情绪的剧烈波动,情绪会从欣喜转变为悲伤或恐惧,而抑郁症则持续较长时间。

2. 忧虑症: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同时伴有焦虑症状,但焦虑症状通常是抑郁的附属症状,而不是主要特征。

3.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就像在情感的起伏中穿梭,既能体验到抑郁的低谷,也能体验到情绪的高涨。

这与抑郁症的不同之处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历了情绪的反转。

4. 人格障碍:某些人格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和依赖型人格障碍,可能表现出与抑郁症相似的症状,但人格障碍的症状通常是长期存在的,不是临时性的。

鉴别诊断是为了排除其他不同心理疾病与抑郁症的相似症状,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三、相关的评估工具为了更准确地诊断抑郁症并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评估工具,如下: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这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工具,用于评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该量表通过评估患者的心境、睡眠质量、食欲、体重、焦虑等指标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的临床病例分析及治疗策略

抑郁症的临床病例分析及治疗策略

抑郁症的临床病例分析及治疗策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对多个抑郁症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其症状表现、发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旨在为抑郁症的临床诊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病例介绍病例一:患者 A,女,28 岁,公司职员。

近半年来,情绪低落,对工作失去兴趣,感到自己能力不足,经常自责。

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病例二:患者 B,男,45 岁,个体经营者。

因生意失败,出现抑郁情绪,整日愁眉苦脸,对未来感到绝望,不愿与人交流,回避社交活动。

病例三:患者 C,女,16 岁,高中生。

学习压力大,成绩下滑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心情压抑,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二、症状表现抑郁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方面:持续的情绪低落,感到悲伤、焦虑、易怒,甚至出现绝望感。

2、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持有消极的看法。

3、躯体方面: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多梦)、食欲改变(增加或减少)、疲劳无力、头痛、背痛等症状。

4、行为方面:活动减少,对以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社交退缩,严重时可能有自杀行为。

三、发病原因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个体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2、生物化学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的异常分泌,可能影响情绪调节。

3、心理社会因素: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失恋、亲人离世、重大疾病等。

长期的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

性格因素:内向、敏感、自卑、悲观等性格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四、治疗策略(一)药物治疗1、抗抑郁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

常用的有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精神科急救流程

精神科急救流程

精神科急救流程一、背景介绍精神科急救是指在精神疾病急性发作或者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紧急救助和治疗的过程。

精神科急救流程的目的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应对并处理各种精神疾病急性发作所引起的紧急情况。

二、精神科急救流程步骤1. 情况评估与初步处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主诉和病史。

-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

- 初步处理包括保持患者安全、稳定呼吸、维持循环等。

2. 快速诊断与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尽快做出初步诊断。

- 快速采集患者的必要检查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 根据诊断结果,及时赋予相应的急救治疗,如镇静剂、抗焦虑药物等。

3. 紧急干预与控制- 对于患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应即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 对于自杀倾向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行为,防止其自残或者自杀。

4. 协调多学科合作- 在急救过程中,精神科医生需要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如急诊科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

- 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5. 病情观察与转诊- 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应继续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对于病情危重或者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应及时安排转诊至更专业的精神科医疗机构。

6. 家属教育与支持- 在急救过程中,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支持。

- 向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匡助他们理解和支持患者的康复过程。

7. 急救记录与后续处理- 在急救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效果等。

- 急救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和归档相关资料,为后续的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三、案例分析以某精神科医院为例,一位患有重度抑郁症的患者蓦地浮现自残行为,家属紧急寻求精神科急救。

医护人员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急救:1. 情况评估与初步处理- 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主诉和病史,确认其患有抑郁症。

-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发现患者自残后失去意识。

焦虑抑郁的识别与治疗-心理科

焦虑抑郁的识别与治疗-心理科

情绪症状 行为症状 躯体症状
• “抑郁症”疾病诊断 • 显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 症状显著而持久,影响社会功能 • 一般需要治疗
“焦虑”和“抑郁”术语主要是指焦虑状态 和抑郁状态
◦ 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 ◦ 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或自我调整能力 ◦ 对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 不一定达到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
躯体性焦虑症状 精神性焦虑症状 运动性焦虑症状
•"焦虑症" 疾病诊断 •症状持续、痛苦 •导致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功能 •需要治疗
广泛性焦虑 惊恐障碍 恐惧障碍
抑郁
抑郁 状态
抑郁 障碍
• 一种负性情绪 • 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降低 • 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问短 • 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 一组症状综合征 • 显著抑郁心境,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 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间略长 • 需要医学处理
(一)焦虑症状及简易筛查
3.运动症状:“坐卧不宁”
患者动作多,难以安静落座、经常变换姿位 躯干四肢震颤、发抖 深长呼吸、过度换气或经常叹气 捶打胸口,甚至搓手顿足 感觉头颈身体发紧僵硬、无法放松
(一)焦虑症状及简易筛查
“90秒4问题询问法”快速筛查焦虑症状
如果回答阳性(即是或有)有2项或以上,则需进一步做精神检查
◦ 老年住院患者半数有严重焦虑症状,仅8%被诊断焦虑障碍
焦虑、抑郁识别率低,治疗率更低
2、治疗率低
焦虑和抑郁的治疗率:约10% 在社区中检出符合诊断标准的居民,只有6%曾去医院就诊,即
使到医院看病,半数以上也是到非精神科就诊 80%的患者未做任何针对性处理,合适治疗率更低
为何综合医院心理障碍识别率和治疗率如此低? 1、症状识别困难

诊断建议书

诊断建议书

诊断建议书
尊敬的先生/女士,。

经过对您的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和检查,我们得出了以下诊断和建议:
诊断:
根据您描述的症状和我们的检查结果,我们初步诊断您患有轻度焦虑和抑郁症。

这可能是由于工作压力、家庭问题或其他生活压力所致。

建议:
1. 寻求专业帮助,我们建议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他们可以通过谈话和治疗帮助您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调整生活方式,您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学会
放松自己的方法。

3. 寻求支持,和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您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参加支持团体或社交活动也可以帮助您缓解压力和焦虑。

4. 避免不良习惯,尽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或过度使用咖啡因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可能会加重焦虑和抑郁症状。

5. 定期复查,请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我们将根据您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希望您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相信通过您的努力和我们的帮助,您一定能够克服焦虑和抑郁,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祝您早日康复!
此致。

敬礼。

(医生签名)。

E-焦虑抑郁情绪的快速诊断与治疗.ppt

E-焦虑抑郁情绪的快速诊断与治疗.ppt

焦虑症核心症状
➢ 焦虑情绪体验 ➢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 运动性不安
兰斑核
焦虑
心慌
焦 虑 核 心 症 状
心神不宁
出汗
颤抖
身体和运动性焦虑
坐立不安,姿势僵硬,不自然 。 手足无措,言语结巴,很紧张 。
呼吸困难 心血管症状:最常见一种症状。 a、心前区疼痛,或心悸,心慌。 b、高血压 c、与左心衰相似 d、心律失常
仅15.2%被诊断为情绪障碍 大多数被诊断为神经衰弱 消化系统疾病(抑郁)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焦虑) 内分泌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紧张压力演变到焦虑和抑郁的过程
正常的 害怕和担心 隐性症状表现 反应性焦虑 焦虑障碍 正常的悲伤 隐性症状表现 反应性抑郁 重性抑郁
Holland2(81997)
E-焦虑抑郁情绪的快速诊断与治疗
目录
综合科医生面临的情绪障碍 抑郁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情绪障碍的治疗原则 抗抑郁治疗的注意事项
综合科医生面临的情绪障碍
综合科医生临床常见的5类情绪问题
心身疾病:处理此类疾病的情绪障碍可以改善躯体疾 病的预后,在诊疗过程中注意发现躯体疾病的心身疾 病属性
临床上某些“疑难杂症” 与情绪障碍有关
临床常见慢性内科病人的主诉
综合医院有大量的抑郁焦虑障碍
不同疾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分布
✓ 以血液,内分泌,肾病比例最高(44.7%)
✓ 其次为神经内科
(37.5%)
✓ 心血管内科
(34.5%)
✓ 消化内科
(30.4%)
✓ 60岁以上老年人占41.4%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断状况
诊断“什么病”
与躯体疾病的关系?(重要) 情绪障碍下什么诊断好?

换个角度看焦虑(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对焦虑状态的诊断与治疗)

换个角度看焦虑(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对焦虑状态的诊断与治疗)

张明园,提高焦虑障碍治疗率. 2009 - 全国焦虑障碍学术会议
抑郁/焦虑障碍在综合医院常见
4
神经内科
21.61%
消化内科
19.20%
14.27%
心内科
11.10%
妇科
中华内科杂志. 2009; 48:748-751.
焦虑障碍患者伴发躯体症状比例高
焦虑障碍患者前5位躯体主诉
25.00%
23.2%
治疗前
治疗后
20 15 10 5
心理领域
P=0.985 P=0.000
15 10 5
环境领域
P=0.981 P=0.000
0
治疗前 治疗后
0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结果显示,坦度螺酮治疗可以更有效显著改善患者多方面生活质量。
医学综述 2015; 21(11):2055-7.
疗效
坦度螺酮大剂量起效更快 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15
10 5 0
20 15
10
5 0
治疗前
试验组
对照组
治疗后
治疗前
试验组
对照组
治疗后
该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114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 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坦度螺酮治疗,20 mg/d,口服7d后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增加服用量,3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患者抑 郁焦虑、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更为 显著。
是(了解是否有广泛性焦 虑)
是(了解是否有恐惧)
躯体症状
你曾经有过惊恐发作吗, 即突然发生的强烈不适感 或心慌、眩晕、感到憋气 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新综合医院快速诊断抑郁焦虑的方法

新综合医院快速诊断抑郁焦虑的方法
(ii)卒中后抑郁症的危害
卒中后抑郁症可增加医疗开支、住院天数和死亡率,拖延工 作能力的恢复。对91例卒中病人随访10年,10年后死亡率为53%。 其中当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是无抑郁症者的倍。因此,抑郁症可增 加卒中的继发死亡率。
脑血管意外(2)
(iii)容易发生抑郁症的卒中病人与其病灶所处 位置的关系
导致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大致有以 下5个:
起效时间大多需2周,起效之前,不良反应 却可能发生了。
患者需长期服药
有效率约70%。 经费较贵
部分患者对“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误 解。
二、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1. 医生方面
▪ 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自信心;
▪ 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 ▪ 医嘱和医疗方案的复杂性和执行难度;
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癫痫,多 发性硬化伴发抑郁(40-70%)
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伴发抑 郁
AD的抑郁发病率17-30% AD引起抑郁? 抑郁是AD的危险因素之一?
内分泌病房—甲亢,糖尿病伴发抑郁
心内科病房—心脏神经症,(抑郁焦虑) 肾内,免疫科—伴发抑郁状态
精神障碍—在综合医院门诊的表现
需加大诊断的力度
简明筛查方法:
在综合医院要问所有的患者 总应询问以下问题
1)上周喜欢看电视吗? 2)睡眠好不好? 3)上周您是否感到悲伤,不快或心情低落? 4)如果是这样,每天平均一半以上时间都如此

察颜观色
测血压,脉搏 器质性疾病不能遗漏,器质性疾病诊断在
前面,情感障碍性疾病在后面。 症状相似的疾病,(如真性与假性痴呆的
如何提高依从性?
一、 问题的提出
▪ 依从性(compliance):在治疗和预防 各类疾病或障碍过程中,患者的行为与 医务人员的要求(处方和医嘱)相符合 的程度。依从性往往对疗效和转归起着 决定性作用。

焦虑抑郁恐惧

焦虑抑郁恐惧

焦虑 抑郁 恐惧焦虑症: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常伴有心慌、胸闷气短眩晕、坐立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

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焦虑实际上就是γ-氨基丁酸缺损引起的。

详见博文“大脑的四种神经传导素缺损及治疗”。

提高γ-氨基丁酸浓度有马麦脱酸酵母是英国品牌,是由酵母提取物制成的食品酱。

马麦脱酸酵母可提高GABA水平西番莲、缬草根、纤维醇、维生素B、分支链氨基酸会促进γ-氨基丁酸的功能;抑郁症:诊断抑郁症至少需要两种症状,抑郁症患者遇到困难问题时,更容易放弃克服困难。

另外一个症状是快感缺乏,就是失去体验正常愉快经验的能力。

于是抑郁症患者不会主动寻找愉快经验。

长期心境不佳,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

抑郁症的病因:1、主要是遗传因素,是一类脑发育疾病,常常形成于我们还在母亲子宫里以及我们的儿童期发育阶段,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复杂作用的结果。

2、是社会因素,药物损害,其它疾病引起的。

3、牛磺酸缺乏症还会引起一些心理症状,如抑郁或焦虑等。

这些都是牛磺酸涉及的神经系统通路。

牛磺酸颗粒北京首儿制药厂,每天至少摄入1.5克牛磺酸才足以恢复健康水平。

食疗补充牛磺酸:章鱼、蚶,牛磺酸含量最高。

生物学家RobertSapolsky认为抑郁症是由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病理原因引发的,其中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就是压力。

动物实验发现,当小鼠遭遇持续的不可控制的压力时,大脑的杏仁核(负责感知危险和应激反应)区域会戏剧化的增大,而代价是海马回(负责记忆和学习)的急剧缩小。

在认知心理学中,抑郁症的定义就是“习得性无助”,也就是上述所说的抑郁无望理论。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10岁以前遭遇父母死亡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因为10岁以前是一个人学习因果关系的重要阶段,而你以最可怕的方式学到了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也学到了“无助”。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2)要点神经内科教研室张冲焦虑、抑郁是综合医院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绝大多数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曾以躯体不适症状在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

临床各科医师由于缺乏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培训和经验,不能识别和处理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和抑郁障碍病人,常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和浪费医疗资源。

定义焦虑、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焦虑通常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属于人体防御性的心理反应,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包括下文要提及的躯体性焦虑症状、精神性焦虑症状以及坐立不安等运动性焦虑症状,个体有与处境不相符的情绪体验,可伴睡眠困难。

属病理性,一般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障碍:即焦虑症,是一类疾病诊断,症状持续、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并导致异常行为,需要治疗。

焦虑障碍又可按其主要临床表现分为若干类别,如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恐惧障碍等。

二、抑郁、抑郁状态、抑郁障碍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兴趣降低。

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问短,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抑郁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以显著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丧失兴趣或愉快感,表现有情绪、行为和躯体症状,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间略长,需要医学处理。

抑郁障碍:即抑郁症,是一类疾病诊断。

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影响社会功能,一般需要治疗。

本共识中所用“焦虑”和“抑郁”术语主要是指焦虑和抑郁状态,即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或自我调整能力,对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但这种焦虑、抑郁并不一定达到或符合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一、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中常见焦虑、抑郁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临床上很常见。

2.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焦虑、抑郁同样多见。

学生抑郁症及治疗总结

学生抑郁症及治疗总结

学生抑郁症从前,学生的抑郁问题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抑郁在学生中并不是常见的情绪障碍,而是被认为与人格障碍、精神分裂有关的罕见症状。

然而,随着近20年来学生抑郁症的增多,学生因抑郁而轻生的新闻接连发布,这让人们逐渐意识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此,教育部、学校等相关机构针对学生抑郁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给予学生理解、关爱和陪伴,让学生远离抑郁,拥抱美好。

以下是我学习相关资料总结的对学生抑郁症的思考以及治疗:是什么?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

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症状在儿童青少年中较成人更常见,由于儿童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情绪具有快速波动的特点,抑郁症状有其自身的特定。

一些研究指出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多惑、不爱交际、生活中遭遇意外挫折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另外,儿童与青少年的抑郁情绪与成年人的抑郁情绪没有什么区别,如都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悲观绝望、难以卷入现实生活。

但也有人指出,儿童身上的抑郁较为短暂,有时不表现于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抑郁行为表现得更为突出,如逃学、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学习成绩下降等。

临床可见,心情低落和现实过得不开心,情绪长时间地低落消沉,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自卑、痛苦、悲观、厌世,感觉活着每一天都是在绝望地折磨自己,消极,逃避,最后甚至更有自杀倾向和行为。

患者患有躯体化症状。

胸闷,气短。

每天只想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动。

有明显的焦虑感。

更严重者会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症、多重人格等精神分裂症状。

抑郁症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一年,甚至数年,大多数病例有复发的倾向。

临床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轻度抑郁症:一、核心症状1.心境低落:出现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和抑郁悲观,可表现为眉头紧锁、长吁短叹、郁闷、沮丧,这种低落的情绪一般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对曾经喜爱的活动或事物丧失兴趣或兴趣下降,整天郁郁寡欢,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即使勉强去做也找不回、体会不到曾经的那份愉快感;3.劳累感增加和精力降低:明明什么事都没做,却仍觉得身心疲惫,动作迟滞,无精打采,拒绝活动,不愿意与人主动交往,常静卧休息,稍微运动就会出现气喘吁吁等表现。

心境障碍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心境障碍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认知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 退、思维迟缓等认知障碍 是心境障碍的常见表现。
生理症状
睡眠障碍、食欲和体重改 变、疲劳和精力减退等生 理症状在心境障碍患者中 较为常见。
02
CHAPTER
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
总结词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精力减 退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详细描述
患者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失 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和乐趣,身体容 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障碍 也比较常见。
药物管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药物管理指导,包括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 良反应等,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THANKS
谢谢
用于了解患者的情绪状况CHAPTER
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境障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等药物 来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
抗抑郁药是常用的心境障碍治疗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能够改善患者的 抑郁症状。抗躁狂药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发作。药物治 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需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心境障碍的治疗还包括光疗、 电抽搐疗法等方法。
光疗是通过调节光照时间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电抽搐疗法则通过电流刺激引发全身抽搐,从而缓解患者 的抑郁症状。这些治疗方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 了解其适用范围和副作用。
05
CHAPTER
预防与康复
焦虑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心境障碍可能与应激事件有关,需与 应激相关障碍进行鉴别。
心境障碍患者可能同时伴有焦虑症状 ,需与单纯的焦虑障碍进行鉴别。

想问一下,诊断书上写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是什么意思

想问一下,诊断书上写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是什么意思

想问一下,诊断书上写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是什么意思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是两种常见的心理疾病。

抑郁状态指的是一种情感低落、无助、绝望、自我评价降低的情绪状态,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倾向;而焦虑状态则是由于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情况引起的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失控感而产生的一种紧张和回避情绪。

以下将详细探讨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抑郁状态的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精神分析、行为疗法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改变患者的思考方式、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等途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2.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是抑郁症的一线药物,其中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新型抗抑郁药等。

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否使用此类药物并及时调整剂量。

3.运动疗法: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从而改善心情。

4.自我调节:患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如学习正向思维、适时地进行放松活动、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等,缓解抑郁情绪。

抑郁状态的注意事项:1.不要孤独自闭:患者应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亲友保持联系,并且参加一些兴趣爱好的活动,如阅读、音乐、旅行等。

2.保持规律生活:正常的生活作息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基础,患者应该注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充足睡眠。

3.坚持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坚信病情可以控制,并始终保持充满信心的心态。

4.尽量避免压力:抑郁症患者容易因生活压力而加重病情,应该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压力。

焦虑状态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有抗抑郁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和抗焦虑类药物等。

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适合的药物,并根据需要调整用药量和药物种类。

2.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疗法、正念疗法等。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思维模式,并通过训练患者改变以往的恐惧反应。

3.身体放松疗法:身体放松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例如通过瑜伽、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来放松身体。

抑郁症的识别诊断和处理ppt课件

抑郁症的识别诊断和处理ppt课件

.
3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状
抑郁症状
抑郁症状是各种抑郁症的表现,与正常的抑郁 情绪比较,抑郁症状缺乏现实基础,即使有一 定的现实基础,其抑郁情绪也超过了大多数人 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抑郁症状可以分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两大类
.
4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共同的临床表现:
1)心境和情感 2)思维-认知 3)精神运动活动 4)躯体表现
Symptoms
部分缓解 起效
完全缓解
痊愈
复燃
复发
Symptoms
治疗相
恶化
急性 6-12周
.
巩固 4-9月
维持 ???
22
急性期抗抑郁药物的治疗
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
建议 足量 足疗程
药物治疗一般2~4周开始起效,治疗的有效率与时间 呈线性关系,“症状改善的半减期”为 10~20天
患者用某种药物治疗6~8周无效,改用其他作用机制 不同的药物可能有效
.
23
巩固期的药物治疗
预防复燃 从症状完全缓解起,持续4-6个月 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
.
24
维持期的药物治疗
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建议
首次发作: 4- 6 个月 2次发作: 3-5 年 2次以上的发作: 长期治疗 维持治疗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 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 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迅速恢复原治疗
继发性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症 心因性精神障碍 抑郁症与恶劣心境障碍 躁狂症和抑郁症与环性心境障

.
40
治疗:躁狂发作的治疗
1.药物治疗
碳酸锂:治疗量600mg-2g/日,小剂量开始,3-5天逐 渐增加至治疗量,维持量为500mg-1.5g/日。血锂浓 度不宜超过1.4mmol/L,以防锂盐中毒。

抑郁症的识别、诊断和处理

抑郁症的识别、诊断和处理
“三低” 情绪低落 兴趣减少 精力丧失
、无望、无价值感
其他:焦虑,激越
“六无” 无趣、无助、无能、 无力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精神性的抑郁症状 以情绪低落为核心的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
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
躁狂发作: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躯体症状、其它症状
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
起病急性或亚急性;季节为春末夏初;好发年龄30岁左右。自然病程平均为3个月左右;对每次发作而言,显著和完全缓解率为70%-80%。
抑郁发作:
起病急性或亚急性,好发季节为秋冬季。平均病程约为6-8个月。
解释指导,倾听之后继而就应对患者有关躯体和精神问题给予合适的解释,并可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对于有关不正确的知识观念,给予适当的矫正和指导。
支持性心理治疗
抑郁症的处理--心理治疗
STEP3
STEP2
STEP1
疏泄,可通过患者的情绪表达或疏泄,以减轻痛苦或烦恼。
保证,如果患者抑郁障碍反复发作为一种慢性化过程,很容易丧失信心、对健康不抱希望。对此,通过保证作用对提高患者的信心特别重要。
1992年国内7个地区:终身患病率0.083%(16/19223),时点患病率为0.052%(10/19223)。
西方国家:终身患病率一般为3%-25%之间。
3
2
1
患 病 率
抑郁发作: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躯体症状。
混合发作:指躁狂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2.你这段时间的情绪(精神状态)如何?
虽然病人来就诊时大多是以躯体不适或各种生理症状 为主诉,但临床医师在了解了有关躯体症状等病史后,应 注意询问一下病人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因为病人很少会将 自己的躯体症状与心理问题联系在一起;同时,病人也不 习惯于在就诊时主动叙述自己的心理苦恼。不过,如果医 生主动询问的话,相当多的抑郁症病人会叙述自己的内心 感受和想法,甚至会在就诊时表现出悲泣、痛苦和流泪。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CCMD-3)
严重度: ?社会功能受损 ?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至少持续 2 周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1. 你有早醒吗? 许多病人因为失眠来就诊,注意询问病人
失眠的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眠浅多梦、 易惊醒,还是早醒(凌晨 2~3点便醒来, 再入睡困难)。早醒往往是抑郁症病人的特 征性症状之一。
焦虑抑郁情绪的快速诊断与治疗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薛敏
目录
? 综合科医生面临的情绪障碍 ? 抑郁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 情绪障碍的治疗原则 ? 抗抑郁治疗的注意事项
综合科医生面临的情绪障碍
综合科医生临床常见的5类情绪问题
? 心身疾病:处理此类疾病的情绪障碍可以改善躯体疾 病的预后,在诊疗过程中注意发现躯体疾病的心身疾 病属性
焦虑抑郁障碍临床表现
抑郁症与抑郁障碍
? 抑郁症:重性抑郁障碍( MDD) 心境恶劣障碍( Dysthymia)
? 抑郁障碍: MDD Dysthymia 其他(未标明的抑郁障碍 )
(经前期抑郁、达不到症状标准的轻抑、达不到 时间标准的短暂性抑郁、难以判断原发或继发 躯体疾病的抑郁、伴有抑郁的适应性障碍等)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缺乏动力 情绪低落 兴趣缺乏 易疲乏 持续2周以上
患者情况 — 抑郁症识别的因素
? 可能为抑郁症的信号:
– 反复出现的疲劳感 – 严重的躯体疾病 (神经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 、
心血管疾病、肿瘤 ) – 查无实据的多种躯体症状 – 早先曾患过抑郁症 – 服用某些药物 (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抗结核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5.注意观察 详细询问病史有助于临床诊断,但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 中仔细观察病人的言谈举止和面部表情,以及觉察病人 内心的情感活动亦很重要。如病人叙述病史时的愁眉苦 脸、叹息、流露出的悲观、自责和绝望等,这些非言语 性的行为活动表现有时更能真实地反映病人的情感。换 句话说,即使病人口头上否认有情绪低落或不开心,但 可能是言不由衷或对医生缺乏足够信任而不愿表达。因 此,临床医师的耐心、细心询问和“察言观色”尤为重 要,只有这样,抑郁症病人才不至于被漏诊或误诊。
? 焦虑情绪体验 ?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 运动性不安
兰斑核
焦虑
心慌
焦 虑 核 心 症 状
心神不宁
出汗
颤抖
身体和运动性焦虑
坐立不安,姿势僵硬,不自然 。 手足无措,言语结巴,很紧张 。
呼吸困难 心血管症状:最常见一种症状。 a、心前区疼痛,或心悸,心慌。 b、高血压 c、与左心衰相似 d、心律失常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3.你感觉自己跟以前相比有什么两样?
许多抑郁症病人在就诊时会叙述自己目前的状态好像一 部“生了锈的慢和吃力,跟以前的自己大不一样,好像 变了一个人——对许多事情丧失兴趣,工作被动、思维、 反应迟缓(脑筋动不出)、精力、能力缺乏、丧失信心。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4.你有过不想活的念头吗? 对于有情绪低落或悲伤的病人,注意要询问是否有过
(Marks et al. 1979)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CCMD-3)
症状:以情绪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4 项
? 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 ?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 ?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 性欲减退
病药、降压药、糖皮质激素、抗帕金森病药等 )
(Tylee et al 1993; Tylee et al 2019; Burack & Carpenter 1983)
患者类型—抑郁症识别的因素
? 女性—患病率高,情感流露明显; ? 少年—不易被觉察,易忽视; ? 青年—易被误会,不愿承认; ? 老年—躯体症状多,易误诊; ? 学生—易误诊为能力低下; ? 离婚者—缺乏社会支持,易罹患;
躯体共病
? 焦虑程度加重或在许多疾病中发展成焦虑障碍: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糖尿病 – CAD,心绞痛,心律失常 – COPD – 胃肠道疾病
CAD=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状动脉疾病; COPD=chronic obstruct
轻生或消极念头,这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有些医生担心主动询问病人有无消极、自杀想法会伤害 病人的自尊心或会提醒病人去自杀。其实不然,医生的 主动询问往往会使得这些病人感到被理解,使得原先在 就诊时的“吞吞吐吐”、“难以启齿”或“欲言又止” 变为“一吐为快”,病人往往会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想 法和情感活动暴露出来。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的病人因为 其“理智”,思想上已想了许许多多,但表现出来的只 是冰山一角,有时包括家人都难以发现病人的内心活动。
? 情绪性疾病行为:如躯体化障碍、功能性障碍、某些 神经症、主要以躯体症状就诊的焦虑抑郁障碍
? 情绪问题和其他疾病共病:此时医生需要掌握好疾病 的识别和药物相互作用, 如心脏病、糖尿病伴发的情绪 障碍
? 情绪障碍直接由其他基础疾病及治疗引起:如甲亢、 COPD和其他继发性情绪障碍
? 急性病理心理状态:如自杀企图等
焦虑障碍的分类
5
焦虑症
? “全球的焦虑症的发生率与抑郁症是非常接近的” ? “通常焦虑症病人会求助于基层医生” ? “一般焦虑症不被细化 ? 基层医生诊断焦虑症较多 ? “一般来讲医生不太会判别不同的焦虑 ? “接近 95% 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症状 ? “相对来讲,他们对一些有双重作用的药物更有兴趣
焦虑症核心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