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集中接入对电网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风电利用的优化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风电利用的优化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风电利用的优化摘要:整个世界的经济正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中,其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的增大,可是化石类能源越来越稀少,因此可再生类的能源成为了发展的主流。

风电并网后,电网的各个节点电压都会受到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网络的正常运转,同时对电能质量也产生了影响。

基于此,本文对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风电并网影响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风电并网;电压;影响1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因素1.1 对电网频率的影响风速是一项不可控的因素,而风速的不稳定性也决定了风力的随机性。

风电并网后可能会出现电源稳定性差的问题,并网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难以预测的,需要提前对相关问题做好防范。

系统中的风电容量处于较大比重时,如果出现了功率的随机性波动,将会对系统电量和功率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不利于电力资源的质量控制,甚至导致敏感符合单元的非正常运转。

因此,风电并网后,电网的其他常规机组必须保持较高的响应能力,及时进行跟进调节,防止出现频率和电量的较大波动。

风电并网具备很大的不稳定性,一旦出现了停风或风速过大等突发情况,将会导致电网的频率不稳定,尤其是电网中的风电比重较高时,会威胁系统的输出稳定性。

电力系统运作要保持频率稳定性,基本原则为失去了风电后,电网频率要保持高于最低频率允许值状态。

为消除风力发电不稳定性导致的系统电力频率不稳,可以采用优化调度运行和提高系统备用电容量的方式加以解决。

如果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系紧密,频率问题基本上不会导致显著影响。

1.2 对电网电压的影响风速大小会对风力发电的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此外,风力资源的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风电场大多建立在山区或者相对偏僻的地区,网络结构薄弱,风电场的运行势必会对正常系统的功能尤其是电压稳定性产生影响。

此外,风力发电机采用的是感应发电,风电并网对于电网而言也是无功负荷的状态。

为了防止出现极端情况导致风力发电输出丧失,每台风力发电机都要配备无功补偿装置。

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的影响有哪些

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的影响有哪些

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的影响有哪些在当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风电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与电网的并网运行也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风电场的并网并非一帆风顺,它给电网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

这是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决定的。

风速的变化会直接导致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波动,而且这种波动在短时间内可能会相当剧烈。

当大量的风电机组并网时,这种功率波动会在电网中叠加和传播,给电网的频率稳定带来挑战。

电网频率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如果频率偏差过大,可能会导致电网中的设备故障,甚至引发停电事故。

风电场的无功功率特性也对电网产生重要影响。

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从电网吸收或向电网注入无功功率,以维持自身的电压稳定。

然而,不同类型的风电机组在无功功率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上存在差异。

一些早期的风电机组可能无法有效地进行无功调节,这就可能导致电网局部电压的波动和偏差。

电压的不稳定不仅会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降低电能质量,给用户带来不良影响。

风电场的接入还会改变电网的潮流分布。

传统电网的潮流分布是基于固定的电源和负荷分布计算的。

但风电场的接入位置和出力大小是不确定的,这就使得电网中的潮流不再是固定不变的。

新的潮流分布可能会导致某些线路过载,而另一些线路则轻载,从而影响电网的输电效率和经济性。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电网需要加强规划和改造,增加输电线路的容量或者调整电网的结构。

另外,风电场的故障穿越能力也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当电网发生故障时,风电机组需要具备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即在短时间内保持不脱网,并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支持,以帮助电网恢复正常运行。

如果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不足,大量风电机组在故障时脱网,将进一步加剧电网的故障程度,甚至可能引发连锁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

风电场的并网还对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

浅析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

浅析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

浅析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风电并网是指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后,通过电网输送到用户端使用的过程。

风电并网的发展对电网运行和电力系统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将对其影响进行浅析。

首先,风电并网对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产生了影响。

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由大型火电、水电等发电厂构成,而风电发电机组通常较小,数量众多。

因此,在风电并网后,电网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中心集中式电源向分布式电源转变,相应地也改变了电网的运行方式。

风电的并网使得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可以更好地应对单个电厂发生故障的情况。

其次,风电并网对电网供电能力和负荷均衡产生了影响。

风电的发电能力与风速相关,受自然因素的限制,风电的发电能力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这使得电网供电能力变得更为复杂,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

同时,风电的并网也会对电网的负荷均衡产生影响。

风电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使得电网容易出现频繁的负荷波动,需要通过电网调度来保持负荷均衡,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第三,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性产生了影响。

风电并网后,由于其产生的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频和变压,可能导致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波动。

这对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在电网中引入相应的控制策略,如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等,来保持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稳定。

最后,风电并网对电网的电力质量产生了影响。

由于风电的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其并网可能导致电网的电压波动和谐波问题。

这对电网的电力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引起电器设备的损坏或故障。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来改善电网的电力质量,如采用STATCOM(静止补偿装置)等有源功率过滤技术来控制电压和谐波。

总的来说,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电网结构、运行方式、供电能力、负荷均衡、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和电力质量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适应风电并网的影响,需要加强对电网的规划和管理,引入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控制策略,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机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更新,相应的单元结构得到了优化,有关性能得到了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风电正逐步走向产业化。

加速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提高保护环境和减少能源消耗。

事实上,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是非常不稳定的,在风电场并网的时候,会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风电场并网带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明确科学的管控措施,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前言:风力发电是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风电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大型风电机组接入电网是风电发展的必然要求。

风电场接入电网分析是风电技术三大核心问题之一,对风电场的规划、设计、运行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增大,风电机组对电网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1风电并网的主要问题1.1电压波动和闪变目前大部分风电机组都已实现了软并网,但是,由于风电机组的起动存在着很大的冲击。

当速度大于切断速度时,风扇将在额定输出功率下自动停止运转。

若风电场中全部风机在同一时间运行,则其对配电网络的影响将非常显著。

除此之外,风速的变化以及风机的塔影效应都会造成风机出力的波动,而其波动恰好处于可以产生电压闪变的频率范围之内(小于25 Hz),当风机在正常运转时,也会给电网带来闪变问题,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

风电并网运行时,造成电网电压波动、闪变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风电机组出力不稳定。

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有功与无功共同作用于电网电压的变化。

风力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速;对于无功而言,恒速风力机所需的无功会随着有功的变化而变化,而双馈电动机通常都是恒定的功率因子,所以其无功的变化幅度很小。

风电并网后,除了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还会在启动、停机以及机组的切换等过程中发生电压波动与闪变。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风电成本不断下降和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讨论。

1. 电网稳定性问题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会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挑战。

风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会对电网的频率和电压造成一定的波动,可能引起电网的失稳甚至导致电网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2. 输电损耗问题大规模风电通常会建设在偏远地区或离电网较远的地方,这就需要通过长距离输电来将风电的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这样会引起较大的输电损耗,同时也会增加输电线路的投资与维护成本。

3. 电网规划和建设问题对于许多地区来说,需要对电网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升级,以适应大规模风电的接入。

这就需要进行电网规划与建设,同时要考虑风电与其他能源的协调和平衡。

4. 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会对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风电的随机性和变化性会对电力系统的频率和电压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与技术手段,以确保电网的可靠运行和安全供电。

二、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解决措施1. 技术方面的解决措施在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电网规划与建设,采用先进的输电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

也需要研发并采用风电技术,改善风电的预测与调度能力,提高风电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以降低对电网的影响。

2. 管理方面的解决措施在管理方面,可以加强电网的运行调度与管理,采用合理的电力市场机制,通过合理的电价激励机制来引导风电的消纳和调度。

也可以进行电网分布式控制与管理,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韧性,以适应大规模风电的接入需求。

3. 政策方面的解决措施在政策方面,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制定风电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以保障风电接入电网的条件和环境。

也可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风电补贴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以促进风电行业的发展。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风电机组是利用风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是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逐渐增加,也越来越多地并入到电网中。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备受关注。

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依靠燃煤、火电等发电方式,这些发电方式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但随着风电机组等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

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动态响应、短路电流以及传输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研究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成为当前学术界和电力行业的热点问题。

了解风电机组并网与电网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风电功率的输出,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具体包括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动态响应、短路电流和传输能力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的影响机制,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揭示风电并网在不同情况下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电力系统的风电并网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推动电力系统向低碳、清洁、智能的方向发展。

1.3 研究意义风力发电具有清洁、可再生、资源广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随着风电机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风电机组的不稳定输出会导致电网频率波动,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有必要对其影响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风电的接入对电网的影响1.对电网频率的影响风电出力波动将会产生严重的有功功率平衡问题。

风电比例大小对系统调频影响严重,当电力系统中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一定规模时,风电功率波动或者风电场因故整体退出运行,可能会导致系统有功出力和负荷之间的动态不平衡,当电网其他发电机组不能够快速响应风电功率波动时,则有可能造成系统频率偏差,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频率越限,进而危及电网安全运行[1]。

因此,始终保持电力系统频率在允许的很小范围内波动,是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最基本目标,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最重要任务。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频率始终保持在50Hz±0.2Hz 的范围内,当采用现代自动调频装置时,误差可以不超过0.05~0.15Hz。

2.对电网电压的影响风电场并入电网后,由于风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使得当风电功率变化时,电网电压也将随之发生波动。

随着风电注入功率的增加,风电场附近局部电网的电压和联络线功率将会超出安全范围,严重时会导致电压崩溃。

影响电压波动有很多因素,例如风电机组类型、风况、所接入电网的状况和策略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风速的波动带来的并网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变化。

系统要求节点电压与额定值的偏差不允许超过一定的范围。

因此,必须釆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偏差过大,维持系统的节点电压在限定的范围之内,防止与额定值的偏差超过允许范围。

风电接入系统的所带来的电压与无功功率问题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为保证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风电接入后的电网运行控制技术越来越重要,电网的稳定控制技术、运行控制技术、优化调度技术以及风电与电网的协调控制技术将成为风电并网控制技术中的关键技术[2,3]。

[1] 计崔. 大型风力发电场并网接入运行问题综述[J]. 华东电力, 2008, 36(10): 71-73.[2] 耿华, 杨耕, 马小亮.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综述[J]. 电力电子技术, 2007, 40(6): 33-36.[3] 王伟胜, 范高锋, 赵海翔. 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比较及其综合控制系统初探 [J]. 电网技术, 2007, 31(18): 73-77.。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风电场被建设并投入运营。

然而,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电网稳定性、电压质量、电网损耗等等。

本文将探讨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风电出力波动由于风速等因素对风力发电的影响,风电出力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这不仅给电力系统运营造成了困难,而且还导致了大量的风电发电能力无法利用。

为了充分利用风电资源,降低电力系统的调峰成本,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风电场及风电机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风电出力的精确预测和优化控制。

2.建设风-储联网系统,采用风-蓄混合发电模式,将闲置的风电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需求高峰时释放,减少电力系统调峰难度。

3.发展风-水联网发电模式,利用风能发电和水能发电的互补性,通过调峰水库实现电力储备,增强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

二、电网稳定性随着风电出力的大量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在电网故障或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下,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风电场与电网的有功和无功控制系统,实现风电出力的远程调节和控制,提高风电场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2.增加电网的储能设备,加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防止因风力发电波动导致的电网频率偏离。

3.建设智能电网,加强电网监测和运行管理,及时掌握电网状态,预防电网异常情况的发生。

三、电压质量问题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还会给电网带来电压质量问题。

由于风电场的电流、电压等质量因素都会影响到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用电质量和安全。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风电场对电网电压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利用风电转换器实现对电压的动态调节,减少电压波动。

2.优化电网架构,增加补偿设备,有效控制配电网中的电压切变。

3.增加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

四、电网损耗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由于电网传输距离增加、输电线路长度增长,导致电网损耗率的增加。

《2024年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线损影响分析》范文

《2024年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线损影响分析》范文

《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线损影响分析》篇一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风电接入地区电网后对线损的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风电接入对电网线损的机理、影响程度及可能的优化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风电的接入对地区电网线损有显著影响,应通过合理规划和运行管理,实现线损的有效控制。

一、引言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接入电网的比例逐渐增加。

然而,风电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中,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线损的影响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线损的影响,为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二、风电接入与线损关系理论分析1. 线损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由于电阻、电导等因素造成的能量损失。

其计算主要依据是电网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等参数。

2. 风电接入对线损的影响机理风电接入电网后,由于风力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可能导致电网功率因数变化,进而影响线损。

此外,风电并网还可能改变电网的运行方式和潮流分布,从而对线损产生影响。

三、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1. 建模基础建立考虑风电接入的地区电网线损计算模型,包括电网结构、设备参数、风电场模型等。

2. 仿真分析通过仿真软件对不同风电接入比例、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线损进行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风电接入比例越高,线损变化越明显。

四、实际案例分析1.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选择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电网,收集其风电接入数据、线损数据及电网运行数据。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究风电接入与线损之间的实际关系。

结果表明,风电接入对线损的影响与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五、影响程度及优化措施1. 影响程度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线损的影响程度因地区、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风电接入比例越高,线损变化越明显。

大规模风电并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大规模风电并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大规模风电并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摘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中技术最成熟、最具开发规模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然而风电场的出力不可控,为配合风电场出力的频繁波动,需要其他常规发电厂出力及系统备用的频繁改变。

随着新能源风电总装机容量的增加,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指标。

分析风电并入电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对于新能源应用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针对于此本文就大规模风电并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在政策上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视,我国风力发电建设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风资源较丰富,但适合大规模开发风电的地区一般都处于电网末端,由于此处电网网架结构较薄弱,因此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可能会出现电网电压水平下降、线路传输功率超出热极限、系统短路容量增加和系统暂态稳定性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一、风电对电力系统电压的影响电压稳定问题取决于风电场及接入电网的无功特性。

由于一般风能资源丰富地区距离负荷中心较远,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是无法就地消纳的,需要通过输电网远距离输送到负荷中心。

在风电场的风电出力较高时,大量风电功率的远距离输送往往会造成线路压降过大,风电场的无功需求及电网线路的无功损耗增大,电网的无功不足,局部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受到影响、稳定裕度降低。

随着接入风电容量的增大。

风电场从系统中吸收的无功功率逐渐增大,如果系统不能提供充足的无功,网内相关节点电压会逐渐降低。

电网的电压稳定极限限制了风电场最大的装机容量,在电网规划没有与风电规划协调时,往往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不能适应风电规划的发展,接入的风电场容量受到电网自身条件的限制。

通过采用一定的无功补偿手段,可以增加电网的电压稳定裕度,提高风电场的最大装机容量。

如果在风电场中安装一定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如并联电容器组)来提高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水平,能够改善风电接人地区的电压水平,提高电压稳定裕度,增加风电场的最大装机容量。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与对策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与对策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与对策背景近年来,随着风电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风电发电量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风电与传统燃煤发电等电厂的区别,在电网接入时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之一就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保护设备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和检测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电力系统继续稳定运行。

因此,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保障之一。

然而,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力系统,传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讨论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在电力系统中,风电接入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降低污染和能源消耗,但是大规模风电并网也会造成线路电压的变化和随机性的变化,并且受限于工程造价、技术成熟度等因素,风电接入的短期功率变化往往大于火电、水电这些传统的发电方式。

这些变化会对传统继电保护造成一定的影响。

具体地,大规模风电接入电力系统会对继电保护产生以下影响:投切逻辑的改变在传统电力系统中,投切逻辑是对保护跳闸时机的控制,简称投切。

投切逻辑通常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来设计,针对某一电源或故障情景采用感应电流、过电流、过电压等保护方式,从而使跳闸时机最佳。

大规模风电接入时,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会发生变化,存在更多的电源和负载的情况下,传统的投切逻辑可能会失效或者需要重新设计。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变化随着风电经济性的提高,各国的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而这些风电接入系统后所带来的功率变化,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当电力系统出现偏离稳定状态的时候,继电保护就要发挥作用,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

因此,风电造成的功率变化可能会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感应电流的变化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感应电流是判断故障发生的依据之一,在电力系统中感应电流的测量范围和故障检测精度和故障定位精度有很大的关系。

浅谈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浅谈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皇王研霾一 -
式有 利 于 风 电就 地 消纳 ,对地 区 电网 安全 稳定运 行起 到一定得 积极 作用 。 3 . 3 . 2 稳定性 风 资 源 最 大 的特 点 就 是 风 速 的 大 小 和方 向的 随机 性 ,风 速 的 大小 受 到 高度 、 障碍 物 、地 形 、地貌 等 影 响 。风 功 率密 度 不但 与 风速 大 小 有关 ,而 且和 空 气密 度 有 关 , 同 时 由 于 风 电机 组 在 野 外 运 行 , 因 此 受到气 温、 雨雪等气 象条件 的影响 。 4 . 大 规模风 电并 网指导 性原则 4 . 1风 电场 有功 功率控 制 风 电 场 具 有 功 功 率 调 节 能 力 , 并 能 根据 电网调 度 部 门指 令 控 制其 有 功功 率 输 出 。为 了实 现 对 风 电场 有 功功 率 的控 制 , 风 电场 需安 装 有 功功 率控 制 系 统 ,能 够 接 收并 自动执 行 调 度部 门远 方发 送 的有 功 出 力 控 制 信号 ,确保 风 电场 最 大 输 出功 率 及 功 率 变 化 率 不 超 过 电 网 调 度 部 门的 给 定 值 。有 功功 率变 化 包 括 i m i n 有 功 功率 变 化 和l O m i n 有 功功 率变 化 ,风 电场 有功 功率 变 化 限值 的推 荐值 可参照 表 l 。 4 . 2 风 电场 无功功 率控制 风 电场 的无 功 电源包 括 风 电机 组 及风 电场无 功 补 偿装 置 。风 电场 首 先 充分 利用 风 电机 组的 无 功 容量 及 其调 节 能 力 ,仅靠 风 电机 组 的无 功容 量 不 能满 足 系 统 电压 调 节 需要 的 ,应在 风 电场集 中加装 适 当 容量 的 无 功补 偿 装置 ,无 功补 偿 装 置应 具 有 自 动 电压调节 能力 。 风 电场 的 无 功 容 量 应 按 照 分 ( 电压 ) 层 和分 区域 基本 平 衡 的原 则 进 行配 置 和运 行 , 并应 具 有 一定 的 检修 备 用 。对 于 直接 接 入 公共 电网 的风 电场 ,其 配置 的容 性无 功 容量 除 能 够补 偿 并 网 点 以下风 电场 汇集 系 统及 主 变 压器 的感 性无 功 损耗 外 ,还要 能 够 补 偿 风 电 场 满 发 时 送 出线 路 一 半 的 ( 上 接第 6 5 页) 似 ,反 转限 位 后s 2 动 作 ,R 1 作为直 流负 载 。 2 . 3调 谐流程 根 据 运 行 图使 用 频率 ,先用 人 工 的方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风电机组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短路容量和传输容量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风电机组的并网会对电网稳定性产生影响,其中包括频率的波动、电压的波动、短路容量的变化以及传输容量的限制。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综合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项研究对于提高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电机组,并网,电网稳定性,影响研究,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短路容量,传输容量,综合影响,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推广的主要新能源之一。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风电机组逐渐大规模并入电网。

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深入研究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探索风电技术在电网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风电机组不断并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

风电机组的不确定性、间歇性和随机性特点,以及风力资源的分散性和波动性,会对电网的频率、电压稳定性、短路容量和传输容量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

研究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维护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由于风电的功率输出具有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风电并网会对电网频率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研究风电机组对电网频率的影响,有助于改善电网的频率控制性能,确保电网频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风电机组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风电并网可能会引起电网中的电压波动,影响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稳定性。

研究风电机组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可以为电网的电压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风电集中接入对西北电网运行影响及对策分析

风电集中接入对西北电网运行影响及对策分析
i i a e o n r w s o r n t l p r d, o t e t we i i h p d man e u t sa l u sin i d e l e e r h d, p c al o te e w r i g i s c r y t b e q e t s e p y r s a c e s e i l i o y n h n t o k n
Abta tI i ftenr w s p n ia ntok ad teXnin l tclntokn tok gpoet rd c o s c:nve o ot et r c l ew r n h i age cr a e r e ri r c po ut n r w h h i p j ei w w n j i
上 河 西 地 区 酒 泉 风 电 基 地 风 电 集 中 接 入 对 系 统 安 全 稳 定 性 的 影 响 . 化 了 河 西 风 电 与 同 容 量 火 电机 组 接 入 系 量 统 对 联 网 通 道 输 电 能 力 差 别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电 集 中 接 入 将 引 起 电 网 有 功 功 率 大 幅 度 波 动 , 而 造 成 河 西 风 进 7 0k 通 道 电 压 控 制 困 难 . 对 系 统 调 频 、 峰 及 调 度 运 行 带 来 挑 战 : 过 提 出相 应 技 术 措 施 , 施 和 完 善 运 5 V 并 调 通 实 行 控 制 策 略 和 措 施 , 理 安 排 电 网 运 行 方 式 , 保 风 电 机 组 抗 频 率 、 压 扰 动 特 性 满 足 相 关 规 定 要 求 , 大 限 合 确 电 最 度 地 发 挥 了联 网 通 道 输 电 能 力 。 关 键 词 : 电 ;电 网 ;联 网 工 程 ;输 送 极 限 风

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及对策

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及对策

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及对策当前,伴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政府和电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风力发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由于风力发电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大规模风电并网将会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等很多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其中,电网电压稳定性的问题是最棘手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因此,研究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影响对于大规模风电并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标签:风电并网;电网电压;影响;对策1 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1.1 不同风机的影响当前的风力涡轮机大多数都是恒定速度和频率的感应发电机(IG)或者变速恒频的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

因为不同的风力涡轮机有不同的无功特性,所以对系统电压的稳定性也不同。

1.2 不同的控制模型的影响对于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组有两个控制模型,一个是恒功率因数控制模型,另外一个是恒压控制模型。

在恒功率因数控制模型中,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组的功率因数通常被控制为1,那是因为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组不与系统交换无功功率。

相对于恒功率因数的控制模型,因为恒压控制模型的目标是发电机的端电压,所以在恒压控制模型中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改变将对系统造成更小的电压波动。

1.3 不同的FACTS的影响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大家庭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是FACTS中最流行的设备。

然而,与SVC比较而言,STATCOM 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好的稳定性,更宽的操作范围和更多的连续无功输出等优点。

此外,对于稳态无功供应,STATCOM与SVC相比较而言支持更高的负载。

2 改善风电并网后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措施2.1 在风电送出线路上安装串联补偿设备影响电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输电线路上串联的感性电抗。

为了提高电网电压的稳定性,可以减少输电网络中各元件的电抗,从而增加了故障后的传输功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少输电线路的电抗,额定电压的大小、线路结构以及并行回路数决定着这个电抗的大小。

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

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

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风电技术日臻成熟,智能电网建设的普及度显著提升,未来风电技术将会在电网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风力电场的不断推广及对电力网络的逐步渗透,对现代电力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

由此可见,对风电并网的影响和相关策略研究具备现实意义。

关键词:风电并网;电压;影响1.风力发电发展概况在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前提下,风电并网成为了发展的重要趋势,而随着风电场在电力系统的作用不断提升,与并网后系统稳定性、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等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多。

风电并网的自然属性较强,相比于其他常规类型的电源并网有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大型风电场并入电力系统后,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高水平风电背景下,原有电力系统的运作方式也将受到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风力发电技术逐步取代了传统发电技术成为了主流。

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对风电并网技术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应用方面的风电功率预测,风电波动性对系统工作的影响,风电应用后的电能质量问题,风电动态运作的特性问题,风电无功电压和参与电网的电压控制问题等。

2.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因素2.1对电网频率的影响风速是一项不可控的因素,而风速的不稳定性也决定了风力的随机性。

风电并网后可能会出现电源稳定性差的问题,并网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难以预测的,需要提前对相关问题做好防范。

系统中的风电容量处于较大比重时,如果出现了功率的随机性波动,将会对系统电量和功率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不利于电力资源的质量控制,甚至导致敏感符合单元的非正常运转。

因此,风电并网后,电网的其他常规机组必须保持较高的响应能力,及时进行跟进调节,防止出现频率和电量的较大波动。

风电并网具备很大的不稳定性,一旦出现了停风或风速过大等突发情况,将会导致电网的频率不稳定,尤其是电网中的风电比重较高时,会威胁系统的输出稳定性。

风力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风力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风力发电研究的意义和发展情况1.风能的发电原理。

太阳的热辐射不均匀会造成世界各地大气压力不均,这驱使空气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最后形成风。

风力发电原理是风能使发电机的风力叶轮旋转,然后通过齿轮箱使风力发电机转子高速旋转,产生感应电动势。

风力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转换成电能。

2.风力发电的历史。

1887年,第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在苏格兰的一栋别墅中安装,用于房间照明。

1888年,美国建筑师查理斯主持设计和建设一个风机转子达17米的大型风机,虽然它的功率只有12千瓦。

世界上第一座风力发电试验基地于19世纪末在丹麦建成,用于对风力发电的研究。

1931年,具有现代化身影的水平轴发电机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建成,它的功率为100千瓦,可以接到当地6.3千伏的电网上。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风力发电机在离大城市比较远的地区,特别是西部很受欢迎。

它们不仅可以磨面和提水,还可以发电,它们对这些地区的发展和社会进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接触有关风电方面的技术。

由于风电的技术要求高,我国并未大规模发展风电,当时很多风机都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

1986年经政府同意,在山东建成了第一个示范性风电场,但当时的发电机组是进口的55千瓦的风电机组。

1989年新疆达阪城和广东南澳风电场成立,并于当年并网发电。

我国政府部门也认识到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现状,对风力发电技术,政府也比较重视。

1996年提出大规模发展风电的《乘风计划》,主要是在鼓励发展我国自己的中型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同时也提倡以技贸结合的形式与国外优秀企业合作。

在建设大型风电场的同时,能够吸收它们的技术并消化,从而达到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自己的风电设施的目的。

1998年,新疆金风科技的发展在中国遥遥领先,成为当时我国最好的风力发电机厂家。

3.风力发电的意义和必要性。

由于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污染和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目前各国政府的工作之重都是如何最大效益地对各种新能源进行开发和持续利用。

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影响:1、对电能质量影响:由于风能的随机性以及并网风组的运行特性,将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主要表现为:电压波动,电压闪变,电压跌了及谐波。

2、对电网稳定性影响:接入电网末端,改变了配电网功率单向流动的特点;使系统潮流分布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电网的稳定系。

3、大型风电机组,由于没有独立的励磁装置,并网时会产生5~8倍于额定电流的冲击电流;对于小容量的电网,并网瞬间会造成电网电压的较大幅度下降。

1、风电场规模问题电力系统中风电规模的大小采用以下2个指标来表征。

A)风电穿透功率极限。

风电穿透功率是指系统中风电场装机容量占系统总负荷的比例。

风电穿透功率极限定义在满足一定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接入系统的最大风电场装机容量与系统最大负荷的百分比,表征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风电场装机容量。

B)风电场短路容量比。

风电场短路容量比定义为风电场额定功率与该风电场与电力系统连接点的短路容量比,表征局部电网承受风电扰动的能力。

以上2个指标的经验数据只供参考。

要确切分析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还是应该通过对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电网调峰能力等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才能确定。

2、电压波动和系统稳定性问题在风电机组启动、退出和风速变化的情况下,往往会一起电压波动。

风电机组启动引起的电压波动可采用软并网启动方式和多台机组分组启动来解决。

但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或系统发生故障时,风电机组会从额定出力状态退出并网状态,从而引起电网电压的突降。

而由于机端的电容补偿抬高了机组脱网前风电场的运行电压,因此脱网会使电网电压突降更加明显。

大型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几乎都是异步发电机,在其并网运行时需要从系统吸收大量无功,增加了电网的无功负担。

严重情况下,当系统发生三相接地短路时,有可能造成电网电压失稳。

因此在风电场接入电网之前应采用恰当的风电机组模型来计算分析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

同时,风电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此类问题,如分组投切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超导储能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r ntgr t d i a m si na y e a ge i e a e w nd f r sa l z d. The i e a ton be we n wi a m nd p nt r c i t e nd f r a owe ys e ss ud e r s tm i t id,S Oa w i m i n a o od le ui lntc pa iy t n a m sus d i i ulto nd l ge er t rm l e q vae a ct O a wi d f r i e n sm a i n. A s nc ono o li e y hr usm de sus d i i u a in. Rea i hi e w e n n ar c pa iy,vo t g t b lt n r nse ts a lt n sm l to ltons p b t e wi d f m a ct la e s a iiy a d t a in t bi y wass u e i t did by sm u a in.M e s e o n ncn y t m t b l y a ne e i g wi d f r a ct s pr s n e o x m pl i l to a ur s f r e ha i g s s e s a ii nd i r a n n a m c pa iy i e e t d f r e a t e
(. 口供 电公 司 , 口 5 0 0 ; . 南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所 ,海 口 5 0 0 ) 1海 海 723 2 海 7 2 3
摘 要 :以某 地 区 电 网风 电集 中接 入 的实 际 工 程 为 例 , 要 分 析 风 电 接 入 对 系 统 稳 定 性 影 响 问 题 并 提 出相 应 的 主
开 发 建 设 健 康 有 序 的进 行 。 国 内 外 专 家 学 者 已 对 风 力 发 电 技 术 及 风 电接 入 对 电 力 系统 的影 响 开 展 了 广 泛 而 深 入 的研 究 。 文
性 及 功 角 暂 态 稳 定 性 的关 系 , 以及 提 高 地 区 电 网 电压 稳 定 性 及 增 加 风 电 接 人 容 量 时 应 考 虑 的 措 施 , 增 加 静 如
止无功补偿器 。
关 键 词 : 电场 ;电压 稳 定 ;暂 态 稳 定 ;电力 系 统 ;静 止无 功补 偿 器 风
解 决 措 施 。文 中研 究 了风 电 场 整 体 与 电 网 的 相 互 作 用 , 用 一 台容 量 与 风 电场 容 量 相 等 的等 值 风 电机 组 模 型 采
进行仿真计算 , 风机 模 型采 用 异 步 电机 模 型 。通 过 仿 真 结 果 分 析 指 出 了风 电场 接 人 容 量与 电力 系统 电压 稳 定
W i d Fa m nd Po e r d n r a w r G i
LI i PA N G U Da , Son —i g g ln (பைடு நூலகம்.H a ko 1 i u Pow e pp y Co pa y, H a ko 7 0 r Su l m n i u 5 02 3,Chi na;
随着我 国政府 对开 发利 用可 再 生 能源 的高 度
重 视 及 《 再 生 能 源 法 》的 颁 布 实 施 , 括 风 力 发 可 包 电 、 物 质 能 发 电 、 阳 能 光 伏 发 电 在 内 的 可 再 生 生 太
场 工程规 划工 作 , 要求各 省 /自治 区根 据其风 能资 源储 量及 其分 布 , 合考 虑 电 网承 受能 力和经 济发 综 展水 平 等 因素 , 定 风 电发 展 规 划 , 制 以促 进 风 电场
第 2 3卷 第 3 期
21 0 1年 6月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学 报
Pr e digs o he CS — oc e n ft U EPSA
Vo 3 NO 3 L2 .
J n 2 1 u . 0 1
风 电 集 中接 入 对 电 网 影 响 分 析
刘 岱 ,庞 松 岭。
中 图 分 类 号 :TM6 4;TM7 2 1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9 0 2 1 ) 3 0 5 — 5 0 38 3 (0 1 0 — 1 60
S s e I p c sAna y i o n e c nn c i n o y t m m a t l ss f r I t r o e to f
sa i yn hr ou o pe a o . t tcs c on s c m ns t r
Ke ywor s:w i a m ;v t ge s a iiy; ta in t biiy;po e y t m ; sa i yn hr ousc m pe a or d nd f r ola t b lt r nse t sa lt w rs se t tc s c on o ns t
2 H an n E1crcP we s . ia e ti o rTe t& Re e r h I siu e s a c n tt t ,Hak u 5 0 0 io 7 2 3,Chn ) i a
Ab ta t src :Ta ig awidp we tg ain p oetf ra x mp e h a to h o rs se sa it f kn n o ri e r t rj c o n e a l ,tei c nt ep we y tm tbl yo n o mp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