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全文)

合集下载

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自然环境
长江经济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和多样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 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历史沿革
长江经济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历史上曾是 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长江经济带的重视和政策支持,长江经济带已经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 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战略步骤与时间表
近期(2018-2025年)
制定实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 建设,推动沿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
中期(2026-2035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 制造业基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 的区域经济布局。
02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
促进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重要支撑。
推动长江经济带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 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努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 展带。
农业产业链延伸
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 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和竞争力。
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 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 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
产业集群建设
加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建 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 争力。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发展带之一。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指中国政府制定的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规划文件。

该规划纲要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平衡。

首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定位。

该纲要指出,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带。

它应该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其次,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

该纲要明确了到2030年,长江经济带要实现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产业布局优化、创新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发展目标。

其中,特别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提出要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经济带。

再次,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该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开放等。

同时,纲要还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最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区域协同发展和合作。

该纲要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是一个复杂的区域系统,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推动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

在纲要中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统一规划标准、推动资源共享等具体措施,以促进区域间的协调与发展。

综上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

该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强调了区域协同发展和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贯彻实施该纲要,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战略目标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目标包括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
战略重点与措施
重点领域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 括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投资和建 设;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 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 建设;四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
区位优势明显
长江经济带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具 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于开展国内外经济合 作与交流。
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
推进新型城镇化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品质和
形象。
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 务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 升科技创新水平,打造现代服务业
加强资金监管
03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
范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人才保障措施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长江经济带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一 批高水平的规划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环保 等领域的人才队伍。
推动人才交流
建立健全人才交流机制,鼓励跨区域、跨行业的人 才流动和合作,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发展阶段,长江经济带注重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新 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 群。
在提升阶段,长江经济带加强 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推动高 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增长极。
长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支撑和带动作用。

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

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7月5日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前言《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以《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年)》的目标予以具体化、阶段化。

它是“十二五”期间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

规划范围包括长江干流湖北沿线武汉、黄石、宜昌、荆州、鄂州、黄冈、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

本规划的时限为2011-2015年。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包括:(1)《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年)》;(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4)《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5)《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发展环境2008年12月,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两圈一带”战略,即在继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同时,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并于2009年7月正式出台《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鄂发〔2009〕15号)(以下简称《决定》)。

“两圈一带”战略是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省委、省政府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对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0年8月,《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年)》正式发布,标志着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进入了实施阶段。

一、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一五”时期发展概况湖北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全长1061公里,国土面积54168.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9.1%;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自提出至实施以来,各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湖北长江经济带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多项主要任务,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一、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长江水道存在瓶颈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把长江经济带建成黄金经济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3年7月,国家领导人在武汉调研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

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

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小组成员名单组长:许克振副组长:王玉祥成员:刘元成王广耀秦尊文彭智敏张清安张明兰陈建武田绍华吴淑萍张浩常贤波守同发刘海峰路洪卫吴传清张斌黄家顺姚莉赵霞陈丽媛刘陶汤鹏飞李春香李浩目录前言第一章规划背景与重要意义一、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提出二、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三、湖北长江经济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大意义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与战略定位二、战略目标与基本原则三、重点任务第三章基础设施建设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四章现代产业密集带建设一、加快发展沿江先进制造业二、突破性发展沿江高新技术产业三、积极发展沿江现代服务业四、大力发展沿江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第五章新型城镇连绵带建设一、“一核六点”:布局沿江城镇体系二、“三段两端”:错位发展,有序开发三、四大重点:统筹沿江城乡发展第六章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二、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与保护三、土地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四、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七章体制机制创新一、探索港口资源整合机制二、建立沿江地区产业联动机制三、构建跨江联合开发机制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五、建立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六、充分发挥各类试验区和试点的引导作用第八章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一、提升使用外资的规模与水平二、进一步推动外贸出口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四、创新对内对外开放的平台和环境五、强化与“两圈”的对接六、促进与上中下游省市的更紧密合作第九章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二、建立与中央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三、建立长江生态补偿机制四、设立湖北长江产业基金五、出台相应的财税金融政策六、建立集约用地激励机制七、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八、进一步完善科教和人才支持政策九、营造开放开发良好环境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附图:湖北长江经济带范围图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省“两圈一带”战略实施,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编制本规划。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8.13•【文号】交办水〔2018〕104号•【施行日期】2018.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交办水〔2018〕104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6〕232号)等要求,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着力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合效率,大力提升和完善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加顺畅、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到2020年,构建有机衔接、具备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系统,基本形成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江海直达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区域成网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80%以上,大宗散货铁路、水运集疏港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上海洋山集装箱江海直达比例达到20%.二、主要任务(一)着力补齐联运基础设施短板。

长江经济带沿江布局五大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沿江布局五大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沿江布局五大城市群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规划全文以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为轴线,以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为主体,以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9月25日,国务院全文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除了布局提升黄金水道功能和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还重点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

其中提到,以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为轴线,以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为主体,以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促进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引导人口集聚,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布局五大城市群《意见》提出,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

对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文件提到要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

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

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优化提升沪宁合(上海、南京、合肥)、沪杭(上海、杭州)主轴带功能,培育壮大沿江、沿海、杭湖宁(杭州、湖州、南京)、杭绍甬舟(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发展轴带。

合理划定中心城市边界,保护城郊农业用地和绿色开敞空间,控制特大城市过度蔓延扩张。

另外,文件提出,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

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

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2.05•【文号】国函〔2024〕26号•【施行日期】2024.02.0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26号自然资源部:你部关于报请批准《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组织起草的《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国家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是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完善流域资源配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国土空间管控引导机制,形成多种功能优势互补的主体功能综合布局,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997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984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0.66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97万平方千米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783.5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地质灾害、洪涝、森林防火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要》(以下简称《纲要》)有望于2015年上半年出台,其中或将涉及长江经济带沿线十一省市的一批新增地方项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时提道,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成为新一轮三大区域经济战略之一。

1月19日,水利部、交通部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官员、学者,在武汉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和讨论。

地方积极争取新增项目据环球视觉网综合财经消息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

目前各省除了制定各自的地方版实施方案外,也在参与制定一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相关部门人士透露,《纲要》是针对《意见》在操作层面的进一步具体化,沿线省市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拟定。

目前部分省份已将地方情况上报到国家层面,《纲要》全文有望在2015年上半年发布。

一位参与《纲要》制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纲要》在项目上会更加具体,地方关注度比较高的,是或将新增一批项目。

《意见》主要是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涉及的项目以交通层面为主,《纲要》或会增加一些生态环保、水利设施、旅游等相关项目。

相关人士还透露,或有相应的针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政策出台。

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表示,目前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编制《纲要》,开展基础资料收集和专题研究等工作,力争将湖北省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建议纳入国家规划纲要。

目前,长江沿线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争取将地方项目加入《纲要》。

襄阳政府网消息,湖北襄阳市市长别必雄表示,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争取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

长江经济带的央地新布局1月19日上午,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刘雅鸣、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黄强和三峡集团负责人,以及沿线部分代表省份人士,分别就各自领域对长江经济带具体工作做了汇报。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龙源期刊网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作者:
来源:《金融经济》2016年第10期
新华社9月11日披露,《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印发。

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加大财政投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投入力度,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政策保障机制
完善政策体系
制定和完善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产业政 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
战略地位与重要性
战略地位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重要性
长江经济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同时,长江经济带也是我国 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长江经济带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示范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长江经济带概述 •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背景 •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目标与任
务 •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策略
与措施
目录
•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预期成果 与影响
•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保障 与监督机制
01
长江经济带概述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长江经济带位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 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
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加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交
通运输能力。
建设现代水利工程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 洪抗旱能力,保障水资源安全。

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与实施

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与实施

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与实施第一章概述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其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规划和实施对于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围绕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规划与实施展开讨论。

第二章战略规划2.1长江经济带的历史背景长江经济带之所以在国家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在国家历史和区域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中国是一个多河流国家,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长江流域经济带对于中原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华南经济区等现有的区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补充和引导作用。

长江流域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左右,森林资源总面积占全国的3%左右,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的近一半。

2.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规划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基础,以“创新、协作、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国家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为基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全球资源配置中心以及制造业供应链、价值链等中枢地带。

长江经济带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培育和壮大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服务业,加快国际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促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章实施方案3.1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速推进长江口外港工程建设,开发长江航运大通道和海洋经济,加强水运、铁路、公路、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要加强对长江防汛工程、改造水利枢纽工程、推进长江干支流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

3.2 环境保护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的重要区域,其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非常重要。

要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实现生态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全面开展环保治理,全力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

3.3 产业升级长江经济带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中心,要打造新型工业化和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软件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设计等特色产业。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方案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方案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方案一、引言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区域发展战略,其发展规划方案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长江经济带的背景、发展现状、挑战和机遇等方面,探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方案。

二、长江经济带背景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中国18个省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长江经济带区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长江经济带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待制定发展规划方案。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一方面,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此外,长江经济带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四、为了解决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问题,制定发展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长江经济带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均衡发展。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等措施,促进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协同发展。

其次,长江经济带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同时,长江经济带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通过加强环境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保护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方案的挑战和机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方案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政策。

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各地区积极参与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同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还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改 革 、加 强 事 中 事 后 监 管 的 重 要 手 段 。 可 以说 ,唱 响 信 用 交 通 , 唱 亮 交 通 发 展 ,对 于 交 通 运 输 行 业 意 义 重 大 ,影 响 深 远 ,必 须 坚 持 不懈 推 进 。

倍 ;E T C用户数近 4 0 0 0万 ,增长 了近 7 倍; 日均交易量 8 0 0万 笔, 占高速 公路通行量的
体 化 发 展 格 局 全 面 形 成 , 长江 经 济 带 将 在 全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 发挥 更 加 重 要 的 示 范 引领 和 战 略支 撑 作用 。
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提高全 系统依 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强化事 中事 后
出租汽车行业新 规聚焦多样化差异性城市 综合运输服 务体系构建
E TC 全 国联 网 一周 年
国民经 济的基础性 、先导性 、服务性 行业 ,抓好信 用体 系建 设 至 关重要 。9月 1 8日, “ 信 用 交通 ” 网站正式开通 ,同时 ,信 用交通宣传月在交通运 输 行业全面启动 ,从软硬两方 面集行业之力 、聚 行业 之智 ,掀起 了学信用 、懂 信用、用信用 、守信用 的
行业两项 新规——新修订 的 《 出租汽车 驾驶 员
从 业 资 格 管 理 规 定 和 巡 游 出 租 汽 车 经 营 服 务管理规定》 。 修 订 后 的 两 项 规 定 明 确 ,巡 游 出 租 汽 车 经
为一 种行政措施 得到广泛运 用。亟 待进一 步建立 和完善相 关制度,使约谈工 作更 加
本建成衔接 高效、安全便捷 、绿 色低碳的综 合
立 体 交 通 走 廊 ;到 2 0 3 0年 ,水 脉 畅通 、功 能 完 备 的 长 江 全 流 域 黄 金 水 道 全 面 建 成 ,上 中下 游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基本 形成 陆海
规划 纲 要 》 提 出

推动 长 江经 济带 发展


要 遵 与







建设 深度 融合 的 全 方位对 外开 放新格



条 基本 原 则

是 江 湖 和谐
生 态文 明

建 立 健 局
发展 的统 筹 度和 整体性

协调 性

可 持续性进

全最严 格 的 生 态 环 境保 护 和 水 资 源管 理制 度 强 化长 步增 强



开放

竞争 有序 的 现 代市 场体 系

不搞

政 策 洼 建成

创新 型 现代产业 体 系 全 面建 立

上 中 下游



地 ' 不搞
拉 郎 配 ' 三 是 通 道支 撑


协 同 发展
充化发 展格局全 面 形 成

生 态环境更 加 美好

经济 发展
分 发挥 各 地 区 比 较优 势 以 沿江 综 合立 体 交通 走 廊 为 更 具活 力




两翼

三极

多点

序 转移

防止 低水 平 重 复建设


四 是 陆 海统筹


双 向 的格 局

其中






是指 以 长 江 黄金 水道 为 依托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全文).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重要意义一、现状基础(一)基本情况咸宁长江经济带是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3个县市区构成,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属武汉城市圈“1小时交通圈”范围。

北靠武汉大都市,东与黄石大冶、阳新接壤,西北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西南临近洞庭岳阳。

为南北要冲,东西节点,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2008年咸宁长江经济带总人口147.68万,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总人口的51.24%、8.38%;面积4243.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43%、7.8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2亿元,分别占全市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的74.4%、3.79%;拥有长江岸线121.7公里,占全省长江岸线总长的11.45%。

表1 咸宁长江经济带概况(2008)市嘉鱼36.9 1017 59.92 109.3县合计147.68 4243.8 261.32 121.7(二)资源条件一是气候与水资源。

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水资源丰沛,区域内河流众多。

除长江干流外,主要有淦水、陆水、金水三大水系,汇纳众多中小河流。

年平均降雨量达1516.3毫米。

二是土地矿产资源。

咸宁长江经济带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冲积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为主。

目前国土开发强度较低,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近年来,全市共整理出可耕地15万亩,约占全省的一半,咸宁低岗丘陵占有量居全省第一,为咸宁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产37种之多。

地热、金、石灰石、煤、锰和钒等储量较大。

三是岸线资源。

咸宁长江经济带长江岸线达120多公里,利用率大大低于武汉岸线的开发程度。

咸宁港作为武汉新港的组成部分,开发潜力巨大。

同时,陆水河及陆水水库岸线资源可开发程度也较高。

四是物产资源。

森林覆盖面积达52%,境内拥有珍稀名贵树种和我国特产树种达30多种;还是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被原国家林业部列为国家花卉基地。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与整体规划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与整体规划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与整体规划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其发展规划与整体规划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与整体规划,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长江经济带的背景与意义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的11个省市,涵盖了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最发达的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与整体规划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发展长江经济带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全国经济的整体效益。

其次,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交通便利,水陆空交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发展长江经济带能够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体交通运输效率。

最后,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长江经济带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这片独特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中国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长江经济带需要注重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发展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

首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注重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其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产业转移和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

同时,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再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湖北长江经济带2008年分县市经济发展状况附件:咸宁长江经济带项目库前言一、规划依据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鄂发[2009]15号)中“沿江各市(州)相应编制本地相关规划”的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决定》,特编制本规划及《咸宁长江经济带项目库》。

本规划编制的法律法规和上位规划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征求意见稿)》《长江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送审稿)》《湖北长江河道岸线规划(送审稿)》《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空间、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五个专项规划。

本规划编制所参考的关联规划有:咸宁市“十一五”规划及其中期评估报告等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经济社会、土地、水利、生态等发展规划等。

二、规划范围咸宁市区、赤壁市、嘉鱼县行政区域范围,共4243.8平方公里。

三、规划时限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近中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被原国家林业部列为国家花卉基地。

五是旅游资源。

咸宁长江经济带素有“三国赤壁故地”、“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旅游资源构成类型丰富,涵盖了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表中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与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全部八大主类,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

(三)基础设施概况1.交通基础设施——港口航道。

咸宁长江经济带现有嘉鱼港和赤壁港两个港口。

嘉鱼港为湖北省重要港口,现辖5个港区,共有码头36个:潘家湾港区6个、鱼岳港区9个、石矶头港区7个、陆溪口港区4个和簰洲港区10个。

赤壁港现辖4个港区,共有码头16个:长江赤壁港区8个、陆水河蒲圻港区2个、陆水湖大坝港区5个和新店河铁山咀港区1个。

目前,咸宁港(嘉鱼港+赤壁港)已纳入武汉新港的规划范围,正积极推进港口的整合与改造,建设葛洲坝水泥专用码头、核电重件货物码头等多个专用码头。

——公路及铁路。

经过境内的公路主要包括107国道、武咸快速通道(一级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和大广高速公路。

铁路主要有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和武咸城际铁路。

还有规划中的咸宁至灵乡铁路,咸宁至宜春铁路。

2.能源、信息及水利基础设施能源基础方面,有国家重点项目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输油管道、西电东送80万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能源。

信息设施方面,2008年固定电话用户28.7万户,移动电话50.4万户,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4.3亿元。

在长江堤防建设方面,1998年大洪水之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现有的105.788公里长江堤防已达到了防御1954年洪水的标准。

(四)经济社会概况1.经济发展咸宁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较快,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居中上游水平。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达88.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8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9亿元。

农业基础良好,形成了以水稻、蔬菜、油菜、茶叶、油茶和苎麻等种植业为主,林业和养殖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工业发展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森工造纸、冶金建材、食品饮料为主的支柱产业和化工医药、高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服务业以旅游业为主,商贸物流、文化产业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08年咸宁长江经济带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9.4∶45.8∶34.8,优于咸宁市的整体水平(见图1-1)。

图1-1 咸宁长江经济带与咸宁市产业结构比较咸宁长江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力度较大,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正在形成。

通过推广园中园、园外园、一区多园等模式,已建设武汉东湖高新区咸宁工业园、武汉经济开发区咸宁工业园、湖北咸宁广东工业园、台商(咸宁)工业园等园区,正在策划咸宁临江临港工业园和物流园等园区。

2008年以来,咸宁长江经济带通过园区招商成效显著,吸引投资增速在全省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名列前茅。

2.社会发展咸宁长江经济带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3.07万人,中职教育发展形势良好。

科技事业发展较快,“三项经费”稳步增长。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拥有图书馆4个,文化站36个,广播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7%。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有新发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82.87万人。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1‰,控制在计划值以内。

3.生态城市建设2004年,咸宁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生态城市。

其生态环境在湖北省内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

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常年稳定在52以下,达到Ⅱ级, , 质量标准;水污染程度较轻,江河湖泊水质良好,土壤种类繁多,生物和植物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与湖北长, 江经济带其他市比较,咸宁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较低,对自然环境的压力较小,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吸引不少武汉及其他地区市民来观光旅游甚至购置第二住宅。

二、机遇与挑战(一)机遇——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浪潮。

当前,国际资本转移和沿海产业转移的两大浪潮加速推进,在中国内陆地区汇合,呈现出规模扩大、范围拓宽、层次提升的强劲势头。

咸宁长江经济带可以抓住机遇,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和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充分考虑资源、生态等方面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主动承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来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宏观经济政策的新调整。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为扩大内需,中央改变了长期实行的财政、货币双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

中央和省扩大内需的政策为咸宁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一批重大的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和提前实施,如投资将达650亿元的“内陆首核”——咸宁核电站,投资87亿元的赤壁火电二期,投资超过160亿元晨鸣百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投资过100亿元的武广高速铁路咸宁段、杭瑞高速咸宁段等。

这些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咸宁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将会直接拉动咸宁经济快速起飞。

——国家区域政策的新完善。

十七大要求“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咸宁长江经济带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将是我国今后工业化、城市化的主战场之一,其聚集人口和经济的功能将会越来越明显地得到体现。

今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正式提出建设“湖南、湖北、江西城市群”,即长江中游城市群。

由于在这个城市群中居于三省交界处,咸宁的区位优势立即凸显,由过去武汉城市圈的边缘地区转变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区。

为了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国家将在省际间较为密集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给咸宁加快发展带来新的良机。

——武汉城市圈的新建设。

咸宁整体属于武汉城市圈。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奋斗目标由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圈内“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上升为构建“两型”社会,为全国提供试验示范。

武汉城市圈由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掀起新的建设高潮。

仅列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点启动项目就有177项,投资总规模近13000亿元。

众多项目直接惠及咸宁。

如启动了投资过100亿元的武咸城际铁路建设,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的武汉新港已正式将咸宁港纳入其中,还有中部职教城的成功申报并获得省财政专项资助等。

武汉城市圈的新建设,给咸宁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新开发。

2008年12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部署,在全省形成以武汉市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区域发展”新格局。

与上一轮开放开发的空间范围相比,湖北长江经济带唯一增加了咸宁市区,这为咸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我国国土开发正进入沿海沿江并重新时代,咸宁抢乘长江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巨轮,借船出海,借水行舟,借势发力,强势推进,用“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培植增长板块,努力为湖北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做出贡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的新地位。

咸宁市是湖北省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所辖的赤壁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同志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

中央、省委试点的落户,极大地提高了咸宁的地位。

不仅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而且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咸宁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全市上下洋溢着一个“想干事、干大事”的氛围,充满昂扬向上的斗志,为咸宁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任务十分艰巨。

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咸宁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型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第一,由于受产业升级规律的支配,靠农业发展的出路已经越来越窄。

目前,咸宁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任务还十分艰巨。

第二,工业结构调整面临较多制约,原有传统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依赖资源消耗进行粗放式生产经营,发展生态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又因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及市场基础不够,还面临一定的挑战。

第三,服务业发展以旅游业为主,而旅游业亟需上档升级;其他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业、服务外包业等发展还很不够。

第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突出表现为,与省内其他地级城市相比,中心城区规模不大,城市首位度明显偏低;咸宁长江经济带城镇近年来道路、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等虽然发展很快,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

——城市、区域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武汉城市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在给咸宁长江经济带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城市间、区域间激烈的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