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管癌规范诊治与研究进展-毛友生
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7cbc12fc4ffe473368ab21.png)
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作者:陈士明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2期[摘要]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胸中段食管癌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组40例采用经右胸入路。
结果观察组40例中,肿瘤切除率为97.5%;对照组切除率为90%。
结论右胸径路手术方式与左胸径路比较,可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
[关键词] 左胸入路;右胸入路;胸中段;食管癌[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040-02近年来食管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远期生存率的提高方法仍为较难突破的瓶颈,研究报道称其5年总生存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8~77岁,平均(55.6±10.5)岁。
均经胃镜病理检查及上消化道造成定位证实。
病程1.0~8.5个月,以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为1.5~10.0 cm病变长度,平均为(4.5±3.3) cm。
其中腺鳞癌1例,腺癌1例,鳞癌78例。
同时采用胸部CT行常规检查,对纵隔淋巴结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了解。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程、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观察组采取右胸路径实施手术,协助患者取约45°的左斜卧位,切口选择在右胸前外侧,并经第4肋间位置向胸腔内进入,对奇静脉弓行结扎并切断,将肿瘤及胸段食管处于游离状态,对食管旁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行清扫操作。
切口选择在上腹正中位置,将胃至幽门水平游离,对区域淋巴结行清扫操作,加强胃网膜友动脉及胃右的保护,对食管裂孔行扩大操作,达3~4横指宽度为宜,送胃入右侧胸腔。
将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与食管或右胸顶处行吻合操作,胃壁与胸顶胸膜行数针固定缝合,以使吻合口张力减轻。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PPT课件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54b4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3.png)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内镜相结 合,实现对食管黏膜的实时在体 细胞级观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 诊断水平。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
利用荧光物质对食管黏膜进行染 色,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激发荧光 物质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发现早 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07
针对不同筛查结果的诊治与管理 建议
阳性结果患者进一步诊治流程建议
背景
食管癌是中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 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食管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筛查覆盖率不足、早期诊断率低等。 因此,制定并推广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至关重要。
注
由于您要求不出现与时间相关的信息,因此在上述扩展结果中未涉及任何具体的时间描述。同时,为了保持内容的丰富性和专 业性,我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了目的和背景的内容。
的发病风险。
食管癌流行趋势及预测
发病率变化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食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死亡率变化
食管癌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治愈率有所提高。
流行趋势预测
未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可能继续上升,需要加强预防和早期筛查工作,以降低食 管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药物的研发应用,食管癌的 治疗效果和治疗手段也将不断改善和提高。
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减轻患者 痛苦和促进康复。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穿孔等,应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饮酒、热饮热食、 咀嚼槟榔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增
p53蛋白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p53蛋白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0a9308de80d4d8d15a4f61.png)
物中, 对p53 的 研究和认识较为深人, 而p53 对于EC 的早期诊断也具有良 好的特异性, 因此选取p53 作为
E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应该是可行的, 对于降低EC 病
人的死亡率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部表型出现恶性化叹同时, 突变型p53 蛋白 半衰期
延长, 易在细胞内累积, 使免疫组化探测成为可能1 0 1 8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8 年第20 卷第1 期 M odeical Equipm and Application Feb. 2008. Vol 20. No. l ent
19 "
在正常细胞中,由于p53 蛋白 半衰期短而几乎
不能被检测到, 但当各种原因导致细胞 DNA 损伤
6
展望
后, wtp53 基因过度表达使受损细胞停顿在G1- S 期
有抑制作用阎 。
4 p53作为食管癌的 早期诊断靶点 p53基因 前公认的一种抑癌基因, 是目 它的失活 和p53 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恶性 转化。因此, 检查病人血清中p53 抗体的水平将有
助于恶性肿瘤尤其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国外学者Simada 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想法的可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是人类消化道的
常见肿瘤, 也是世界最常见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 位 居我国肿瘤死亡的第四 位。近期报道, 每年新增病人 超过300000 人, 并且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 。当前 ] 1 临床就诊的病例多属于中晚期, 其中能够行根治性切 除术者只有 1/3, 且手术切除的5 年存活率仅 25%左 右冈 。因此, 前的状况来看, 就目 降低食管癌病人死亡 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食管癌 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 多阶段、 多基因变 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在分子水平上涉及多 个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以及蛋白 质的改变。 所以, 分子 生物学方法现已成为 EC 早期诊断、 判断预后、 治疗及
协和考研复试班-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学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协和考研复试班-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学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ea7385427284b73f24250b2.png)
协和考研复试班-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学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校)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
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院校的发展十分关心支持。
江泽民主席1997年亲笔为院校题写了“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院校训;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对院校发展寄予了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温家宝总理指出:“协和具有办学的有利条件和优良的教学传统,应该办好,也一定能够办好,办出协和的特色,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
1963年增设肿瘤研究所,此后又相继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苏启东等肿瘤高发防治现场。
1983 年迁至北京市东南龙潭湖畔,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是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国家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所在地,集医教研防于一体,全方位开展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
医院高层次人才荟萃、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
拥有包括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多名专家在70余个全国性专业学术组织中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职务。
医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拥有多台能完成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和旋转调强放疗的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与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肿瘤射频热疗设备、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二代宝石能谱CT、3T高场强功能成像 MRI、PET-CT、全院级PACS-RIS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医院能够全面开展手术(含微创和内镜下治疗)、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
![2020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1)](https://img.taocdn.com/s3/m/8c6289bc0066f5335b812148.png)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GUIDELIN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ESOPHAGEAL CANCER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长李进副组长(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程颖郭军赫捷江泽飞梁军马军秦叔逵王绿化吴一龙徐瑞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组长王绿化副组长黄镜韩泳涛李印傅剑华毛伟敏秘书王鑫执笔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克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方文涛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樊青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傅剑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韩泳涛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胡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黄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梁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刘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毛伟敏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牟巨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束永前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王绿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王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吴式琇杭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薛丽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袁响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张述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赵快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祝淑钗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庄武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顾问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白玉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包永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曹国春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曹建中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陈俊强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龙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戴广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邓艳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樊祥山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高树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葛红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龚新雷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肿瘤内科郭石平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韩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韩大力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何义富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侯英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胡春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科黄晓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惠周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姬发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贾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江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姜宏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姜慧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康明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康晓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李宝生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鹤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李涛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李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志刚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梁玮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刘波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刘俊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心外科刘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刘思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莺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刘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刘月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柳硕岩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路平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罗素霞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骆金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吕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马建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马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毛友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庞青松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彭贵勇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彭林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钱晓萍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秦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屈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盛剑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宋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隋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孙明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孙新臣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科孙益峰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谭锋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田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王大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王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王晖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澜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王奇峰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王实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王维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威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王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王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郗彦凤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相加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向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肖菊香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肖泽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徐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许洪伟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许建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张百江山东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张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张仁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张艳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赵林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周平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谦君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周炜洵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朱向帜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食管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食管癌治疗进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87c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8.png)
免疫疗法在食管癌中的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如 PD-1和PD-L1,恢复T细 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抗原或肿瘤相关 抗原的疫苗,激发机体免 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 和攻击。
细胞免疫治疗
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细胞, 经过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 输到患者体内,直接攻击 肿瘤细胞。
化疗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化疗药物有多种,包括顺铂、紫杉醇等,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化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放疗等手段联合使 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化疗的疗效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对于晚 期食管癌,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疗法
其他新型疗法
放射性药物
利用放射性物质对肿瘤进行精确 打击,杀伤肿瘤细胞并抑制其生 长。
热疗
利用高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04
食管癌治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耐药性问题
总结词
随着食管癌治疗的不断发展,耐药性 问题逐渐凸显,成为治疗的一大挑战 。
详细描述
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导致治疗失效。研究耐药机制,寻找 克服耐药的方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食管癌预防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总结词
预防和早期筛查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详细描述
普及食管癌知识,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推广早期筛查技术,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
05
结论
食管癌治疗进展的总结
01
食管癌治疗现状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等。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
食管癌分期与治疗的共识、争议和建议
![食管癌分期与治疗的共识、争议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7961bdfa58da0116c1749bb.png)
万方数据512毛友生,等.食管癌分期与治疗的共识,争议和建议病理分期(pTNM)是食管癌分期的“金标准”¨]。
但对于术前食管癌患者来说,只能依据术前临床分期(cTNM)来确定其治疗方案。
因此,术前准确的临床分期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的基础。
1.1临床分期临床分期主要通过以下一系列检查来确定:食管造影、食管镜检查/气管镜检、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活检、超声内镜(endoscopicuhrasonography,EUS)、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onography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
EUS—FNA)、加强胸腹部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I’)、PET/CT、骨扫描、脑核磁及胸腔镜与腹腔镜检查等。
目前食管癌分期主要依据加强颈、胸、腹部CT,食管EUS,骨扫描,脑核磁及PET/CT等检查。
CT对T分期的灵敏度为58%。
69%,特异度为40%一80%,准确度为43%~68%。
CT很难发现早期食管癌,也不能准确分辨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对T分期的准确度较低,但对外侵和转移的判断优于超声检查[2-7]。
CT对N分期的灵敏度为42%一84%,特异度为67%一92%,准确度为58%~66%。
通常淋巴结最大短径>1.0cm可考虑为转移,但不能区分炎症或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可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心引。
CT对M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33%~8l%、66%~97%和74%一90%¨“。
EUS是评价食管癌临床分期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对T和N分期的准确度要优于CT,在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准确度方面也有其优势E7J。
其判断T分期T,的灵敏度为81.6%,特异度达99.4%,T。
的灵敏度为92.4%,特异度达97.4%¨J。
EUS—FNA淋巴结活检可进一步提高N分期的准确率,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93%[91。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c2088bd3bb4cf7ec4afed057.png)
内蒙古医院
马冬春
主任医师/教授
安徽省合肥市省立医院
杨康
主任医师/教授
重庆西南医院
周鑫明
主任医师/教授
浙江省肿瘤医院
黄壮士
主任医师/教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刚
主任医师/教授
吉林省肿瘤医院
王建华
主任医师/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
张力为
主任医师/教授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石江
主任医师/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樊青霞
主任医师/教授
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韩泳涛
主任医师/教授
四川省肿瘤医院
方文涛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
傅剑华
主任医师/教授
中山医大肿瘤医院
王立东
主任医师/教授
郑州大学医学院
茅乃权
主任医师/教授
广西医大肿瘤医院
王春利
主任医师/教授
山西省肿瘤医院
乔友林
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
陈树群
主任医师/教授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医院胸外科(副院长)
张兰军
主任医师/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主任
陈海泉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复旦肿瘤医院胸外科
马建群
主任医师/教授
哈尔滨肿瘤医院胸外科
朱正飞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复旦肿瘤医院放疗科
夏庭毅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空军总院放疗科
朱梁军
主任医师/教授
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
谭黎杰
主任医师/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进展
![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acefe731126edb6e1a107c.png)
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进展随着近年来消化内镜新技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早期食管癌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提高食管癌的生存率。
现综述早期食管癌内镜下特点、内镜检查方法,包括色素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电子染色成像技术、荧光内镜、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共聚焦内镜、细胞内镜。
标签:食管癌;早期;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是指在患者的体内,由于癌组织局限在食管黏膜层以内,并且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包括原位癌、黏膜内癌(M癌)、黏膜下癌(SM癌),亦称浅表癌[1]。
我国是食管癌病死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早期诊断及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食管癌在早期诊断治愈的可能性极大,到进展期或者后期治疗的希望不大[2-3]。
据李建生的报道早期食管癌在临床上是采用单独手术根治的方法治疗,原位癌患者或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在I期和ⅡA期手术治愈率相当高,约80%。
但在患者进展期后,患者单独手术治愈率极大的下降,约10%[4]。
从早期食管癌到进展期癌的转变过程中,患者可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但并无特异性,故临床医生很难做出早期癌诊断。
常规的胃镜检查对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的病变发现率不高,并常导致漏诊。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消化内镜技术不断更新,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本文就近几年早期食管癌内镜的诊断情况做出总结和阐述,并对其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做简单估计。
在进行了食管癌的手术之后以及放射治疗后,患者往往会产生疼痛感,这不仅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更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从而造成患者的焦虑感、失望感和恐惧感,因此做好食管癌手术之后对患者疼痛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这样有利于治疗计划的实行,也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细心的护理,一方面能更好的达到镇痛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食管癌发生的早期有三大主要特性:(1)色泽的变化:黏膜会有白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的两种表现。
其中,红色区域主要是以红色为主,一般边界较清晰,黏膜略微粗糙浑浊;白色区域有稍隆起的黏膜白斑,且无光泽。
2022食管癌的诊疗现状及展望(全文)
![2022食管癌的诊疗现状及展望(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7b890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e.png)
2022食管癌的诊疗现状及展望(全文)食管癌已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 年全球癌症统计,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 万,死亡人数达54.4 万。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虽然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我国食管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为主,好发于食管的中段及中上段,往往需要进行食管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预后也不理想。
近几年,食管癌的外科机器人手术治疗和内科免疫治疗两个赛道都非常火热,在2022 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上,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毛伟敏教授,作客「丁香大咖时间」栏目,针对今年CCO 食管癌相关的最新报道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的见解。
Q1:在今年的中国肿瘤学年会(CCO)中食管癌领域的相关报道有哪些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内容呢?1、食管癌微创治疗术的发展腔镜技术、微创机器人手术等新技术在这次CCO 上得到大家的关注肯定和深入交流。
腔镜技术和机器人手术这类微创治疗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好且快,患者生活质量更佳。
同时,术后较好的PS 评分和营养状态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耐受术后放化疗。
2、食管癌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免疫治疗放化疗,是这次会议的重大亮点之一。
在免疫治疗的新时代,在食管癌尤其是中国食管鳞癌新辅助当中免疫联合化疗起到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3、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技术创新大家交流了食管癌外科手术如何使肿瘤廓清,以及淋巴清扫的廓清,当然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国内外探讨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热点的问题之一。
4、食管癌术后康复问题如何减少手术当中的一些并发症,以及对并发症的处理,在这次学术的交流当中也有非常亮眼的展现。
Q2:除了传统的放疗化疗和手术之外,食管癌新兴治疗手段也是方兴未艾。
您能谈谈目前哪些新兴疗法是您比较看好的吗?1、免疫治疗目前在食管癌治疗中,首先非常看好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
免疫治疗的独到之处是其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食管肿瘤诊疗规范
![食管肿瘤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8230c3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1.png)
食管肿瘤诊疗规范概述食管良性肿瘤较少见,常见有食管平滑肌瘤,乳头状瘤,食管息肉,食管脂肪瘤,食管血管瘤,食管颗粒细胞瘤与复发性神经鞘瘤等。
食管癌指食管部位发生的上皮来源恶性肿瘤,分原发性食管癌和继发性食管癌两类,原发性食管癌指食管上皮来源,且肿物位于食管,常见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继发性食管癌指其他部位癌肿远处转移或局部侵犯到食管。
本章内容有食管良性肿瘤介绍,食管癌流行病学、分类、分期、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等。
第一节食管良性肿瘤食管良性肿瘤较罕见,发病率为0.5%,分腔内型、壁内型和腔外型,男多于女。
食管良性肿瘤常见有食管平滑肌瘤,乳头状瘤与食管息肉等。
一、平滑肌瘤平滑肌瘤(IeiOmyOma)是最常见食管良性肿瘤,占良性肿瘤70%~90%,男女比为1.9:1,发病平均年龄为44岁。
平滑肌瘤可发生于食管任何部位,中段为多见,多数为单发,一般发生于食管下2/3段平滑肌层。
瘤体形状不一,呈球形、分叶形或长棒形,质韧,表面多光滑或凹凸不平,呈黄白色或淡红色。
镜下见囊状编织样排列的平滑肌纤维。
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依肿瘤向食管腔内或腔外生长而定。
胸骨后、上腹或脊背钝痛,是因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及神经所致;如肿瘤过大,可有反射性咳嗽、咳痰、胸痛、声嘶等;肿瘤表面溃烂,可发生呕血或便血。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肿瘤部位、大小,采取不同途径。
可采取肿瘤粘膜外摘除术,肿瘤巨大,包绕食管,则采取连同食管部分切除术。
二、食管息肉食管息肉(polypusofesophagus)发生率仅次于食管平滑肌瘤,位于颈段食管多见,80%位于食管上段,多邻近环咽肌,多为男性,发病年龄在60-70岁。
食管蠕动可将息肉塑型造成一柱状腔内肿物,与食管壁有长蒂相连,以致1/3以上患者出现将息肉呕吐到口腔情况。
肿瘤逆行上呕有引起喉梗阻而窒息死亡危险。
因有长蒂,术前须准确判定其附着点,以免食管切开部位发生错误。
食管息肉,需依其主要组织成分做出病理诊断,根据息肉体积采取相应措施。
食管癌吻合口瘘伴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食管癌吻合口瘘伴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bda4c1110a6f524ccbf853c.png)
Ta iBe g U ies yo rdt n lC ieeMe i n u s ir n fn s i l CU, e g 1 0 7 C ia in We. n nvri f Ta io a hns dc eS bi ayDo ga g Hopt t i i d aI B n 0 0 8, hn Ab ta t 0be t e T x lr h l ia h rceit s ig oi a d t ame to otp rt ersi tr alr n a at— sr c jci o epoete ci c l aatr i ,da n ss n r t n fp so eai epr oyfi ei n so v n c sc e v a u
t e CU a sa d I rai ae Concuson Es p g a it l so ft an c u e h tld t o tp r t e r s iaoy f i we n I d y n CU mo tlt r t. y l i o ha e lfsu ai neo m i a s st a e op so e ai e p rt r al he v -
发生 的原 因众 多 , 有术 前 低 肺 功 能 、 后 肺感 染 以及 术
口瘘 的发 生 率 没 有 明显 下 降 。同 时 , 用 吻合 器 应
进 行吻合 出现 术后 吻合 口瘘 的 患者 临 床 表现 出现新
的特征 , 易被 忽 略 , 较 其表 现 为 : 临床 症状 不 典 型 , 瘘 口较小 , 中毒 症 状 轻 , 有 典 型 的 高 热 、 液 平 等 表 没 气 现 。食 管癌术 后吻 合 口瘘 导 致 呼吸 衰 竭 的患 者 病
p t nswi y eI ainswt p l a d1tp ain.A ly eI n p ainsrc ie o ai t t tp e h I,3p t t i t el n y e1 p t t l tp l a dt e I p t t e ev dn n—o eaietea ywt e hy I V e I y V e p rt h rp i v h
食管癌治疗新进展资料
![食管癌治疗新进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b9c3de7aa00b52acfc7ca71.png)
二野、三野淋巴结清扫
国内外多家文献报道,颈、胸、腹三野 (3FL)和胸、腹二野(2FL)广泛淋巴结清扫 的食管癌扩大根治术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并 提高远期生存率,但其死亡率和并发症也 较高,尤其是喉返神经麻痹和呼吸道并发 症。 另一种意见认为,食管癌的广泛淋巴结转 移不能单独依靠手术广泛切除,而应减少 手术创伤,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 疗效。
管状胃的应用
v 管状胃的优点包括:
v (1)管状胃长度较全胃增加,可提至颈部满足颈部吻合的需要;
v (2)胃体变长,减少颈部吻合口的张力,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v (3)切除胃小弯部分,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淋巴结清扫快速、
彻底,减少术后肿瘤复发;
v 管状胃的优点包括:
v (4)胃体变窄,胸胃对心肺的压迫减少,对心肺功能的影 响小; v (5)胃粘膜泌酸面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量减少,减少误 吸风险。
v 国内外文献认为 VATS 行食管癌根治可行。
Medical Center,2002
Perry Y et al,Pittsburgh
v 适用于一般情况或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 v 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手术相似。 v 与常规手术之间长期生存率的差别尚无定论。
v 优点:
v (1)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N分级
—“量”化N分级反映预后更准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析了连续收治的341例胸段食管 鳞癌病例,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2.1个、 4.7站,平均转移度为22.4%。 淋巴结转移数目为1~3个者的1、3、5年生存率 分别是77.4%、34.8%、27.8%。 淋巴结转移≥3个者则 分别是5.5%、22.6%、8.5%(P=0.001)。 淋巴结转移度≤20%者的1、3、5年生存率 分别是76.6%、39.1%、31.8%, ≥20%者则 分别是70.4%、23.8%、14.2%(P=0.003)。
食管癌诊疗指南 (2022年版 )
![食管癌诊疗指南 (2022年版 )](https://img.taocdn.com/s3/m/e575bcc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c.png)
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食管癌已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虽然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根据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估计,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24.6万,我国食管癌粗发病率17.8/10万,城市粗发病率为12.6/10万,农村粗发病率为24.6/10万;食管癌死亡病例18.8万,我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13.7/10万,城市粗死亡率10.0/10万,农村粗死亡率18.4/10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
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以及安徽、江苏苏北、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闽南等地区。
我国食管癌流行学典型特征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人口发病率高于城市人口。
然而,自2000年开始,无论城市抑或农村,无论男性抑或女性,食管癌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女性发病率下降趋势尤其明显。
我国食管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为主,已知其发病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包括烫食、热茶、饮酒、吸烟等,此外还包括食品霉变、炭烤或烟熏制备方式、饮用水、土壤成分或环境微生物菌群等因素。
通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食管癌发生;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早期筛查,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各级医疗机构贯彻食管癌早诊早治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通过规范化诊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进一步提升局部进展期与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
只有上述多层面医疗措施充分得到执行,才能从根本上减轻我国民众食管癌疾病负担,因此制定并执行食管癌诊疗指南是必要的,需要各专业医务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
二、食管癌诊断指南(一)症状体征。
1.临床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后梗噎感、异物感、烧灼感、停滞感或饱胀感等,伴或不伴有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嗳气,起初为进普通饮食困难,随后逐渐恶化为仅可进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可伴或不伴有进食后随即出现食糜或黏液反流、咳黄脓痰、发热、胸闷、喘憋、呕吐、呕血、黑便、胸背部疼痛、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等。
《中国实用医刊》稿件撰写要求
![《中国实用医刊》稿件撰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9a698557c1cfad6195fa7f4.png)
中国实用医刊2019年9月第46卷第17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Sep.2019,Vol.46,No.17・27・床后续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引起的创伤应激水平没有差异,但前者由于创伤较小,免疫抑制程度和微转移程度均较轻,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左婷婷,郑荣寿,曾红梅,等.中国食管癌发病状况与趋势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9):703-708.D0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6.09.013.[2]蔡清华,郭锦,陈燕•食管癌患者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癌症进展,2016,14(9):913-916.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16.14.09.27.[3]傅剑华,谭子辉•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2):507-510.DOI: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144.[4]唐安球.食管癌治疗现状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39-41.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4.01.014.[5]何家贤,陈桂荣,黄俊,等•管状胃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5,24(5):631-632.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5.05.15.[6]高珊•手术应激反应的监测与调控[J].医学综述,2014,20(11):2011-2013.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4.11.038.[7]潘书鸿,张从雨,潘绪科,等•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5):408411.DOI:10.3969/j.issn.1009-9905.2014.05.024.[8]姜雅秋,姜雷,郭新红,等.强迫游泳应激对大鼠甲状腺激素及垂体促甲状腺激素B亚基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2):1088-1091.DOI:10.3969/j.issn.02584646.2014.12.008.[9]郑勇,姚元波,蔡彦力,等•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0):2434-2436.DOI:10.13210/ki.jhmu.20160726.015.[10]马明全,姜宏景,弓磊,等•胸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比较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4):401-105.DOI: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6.04.011. [11]赵树立,陈仕林,许林,等•胸腔镜术与右侧开胸术对中早期食管癌患者微转移相关因子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6):5103-5106.DOI:10.13241/ki.pmb.2015.26.026.[12]毛友生,赫捷,高树庚,等.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目前存在的热点争议与未来研究方向[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9):851-854.DOI: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5.09.001.(收稿日期:2019-06-28)(本文编辑:马文娟)•作者须知•《中国实用医刊》稿件撰写要求一、论著可按序言、资料(对象)和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
食管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食管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32f509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5.png)
食管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麦尔旦江·木合塔尔【摘要】食管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应用已经多年,如何应用分子生物学诊断用于早期判断、预期肿瘤进展危险是近年研究的重点方向.笔者参考近年相关文献,系统总结研究进展.【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1(009)016【总页数】2页(P62-63)【关键词】食管腺癌;分子生物学;肿瘤标志物【作者】麦尔旦江·木合塔尔【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许多肿瘤标志物已经用于临床,如将分子生物学诊断用于早期判断、预期肿瘤进展危险,肿瘤分级和预后,化疗的敏感性,将中间生物标志物用于化学预防研究及抗癌治疗的新基因靶。
目前,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相关的研究包括倍性、p53、细胞周期素D1和p16INK4a等。
1 倍性Barrett食管细胞核DNA含量(非整倍性)异常与其进展为恶性肿瘤有关,非整倍性百分率可能与食管发育不良的程度升高相关。
谭家驹等[1]在15年内用流量血细胞计数法检测了30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组织倍性,基础活检证实无或低度发育不良的二倍体细胞群没有非整倍性或4N(四倍性)成分升高,则恶性进展的危险性较低,建议内镜随访5年;基础活检发现患者有非整倍性、4N或高度发育不良者,5年内癌发生率分别为43%、56%和59%。
无非整倍性或4N的高度食管发育不良患者,全部进展为浸润性食管腺癌[2]。
2 p53p53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p13,编码53000多肽(TP53),通过高复合体DNA和蛋白的相互作用调节正常及恶性细胞的细胞周期、DNA复制、凋亡和血管生成。
调节细胞周期停止部分是TP53通过诱导p21(WAF-1)表达、分离各种细胞周期依赖激酶(CDK)促使G,及G/M停止而获得的。
Tew等[3]的一项为期10年的食管腺癌手术标本前瞻性研究显示,p53突变与肿瘤低分化、术后无瘤期和生存期短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食管癌临床研究和调查项目 ----第一阶段规划
2009年9-12月项目策划,商谈该项目战略合作
伙伴
2010年1-3月分中心申报,准备启动会 2010年3月19-20日北京召开启动会 宣布成立全国分中心66家 演示网络录入病例程序,培训录入人员
召开“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培训研讨会
食管癌术前评估流程图
吞咽不顺 吞咽疼痛 上消化道造影
正常或轻中度不 典型增生
密切观察 定期复查
食管镜
普通 颈部CT 骨扫描 脑核磁
早期食管癌或重度不 典型增生 T1/T2/T3 或 T4a (侵及心包/膈 肌 /胸膜) N1/N2, 食管超声内镜( EUS ) M0 心肺肝脑肾功 能允许 食管大部分切 除+食管胃吻合 术或结肠代食 管吻合术
1,683 1,683 1,607 1,148
600
352 343 330269 300 288 272 240 231 226 58 196 45 141163 3122 19 7 0 136 82 15 41 114 109 151 2178 0 0000
574 495 349 304 250 290 67 31 153 15 129 4 264 0 0 00 522
71.6 72.9 63.6
2001 2002 2005
邵令方 王国清 平育敏
204 307 329
我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结果
年代
1994 1996
作者
邵令方 许广照
病例数
6428 2876
吻合口瘘率 (%)
3.6 1.3
手术死亡率 (%)
2.3 2.1
5yr-生存率 (%)
40.4 42.3
1998 李保田
中国食管癌规范诊治与研究进展
毛友生,赫捷,程贵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胸外科
食管癌流行趋势
中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发病率居第五位,死亡率
居第4位
全球每年死于食管癌约30万人(中国占半数以上)
特殊地理分布发病模式,河南林县等地区高发
中国食管鳞癌仍占绝大多数,近年发病有所下降
食管癌目前治疗状况
医院名称
具体分中心入组排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医 院 名 称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 河南省林州市肿瘤医院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院院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四川省肿瘤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 山东省济宁第一人民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暨江苏省人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 总数量 1,683 1,683 1,607 1,553 1,151 1,148 1,084 882 801 604 600 584 574 549 544
目前食管癌诊疗存在的问题
术前诊断分期不规范—检查不全,分期不准确 手术模式选择不恰当—左胸为主 淋巴结清扫规不彻底和不规范—左胸不完全二野
综合治疗不够--模式搭配不当,剂量不够
目前食管癌治疗效果不佳原因
术前分期不确切→手术入路选择不当→
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导致术后LN复发
术前术后综合治疗经验不足
三、 吻合器技术的应用
手工吻合→吻合器机械吻合, 食管癌手术得
以广泛开展。
优点:对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相对低,省时、
创伤小,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
缺点:返流增加,费用增加
四、管状胃技术的应用
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将胃裁成管状胃(3-
6cm)重建消化道
优点:
更符合生理解剖的要求 可以提高癌肿切除率 减少术后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
多中心----100家全国大医院联合入组 网路化----利用中心的网络程序,随时随地录
入资料,并保持与中心的联系 海量数据----每年积累病例2万例,产生大量 数据信息 多样信息----流行病、病因、治疗模式(入路 选择、淋巴结清扫模式)、分期、预后、综合 治疗等信息等 数据挖掘----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料供临 床诊断、分期、治疗等参考
周径;
食管粘膜上皮内癌(m1癌),粘膜内
癌(mm癌)未侵及粘膜下层,不伴有淋 巴结转移者;
食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及Barrett's
食管粘膜高度腺上皮不典型增生。
食管粘膜切除术(EMR)优缺点
优点:微创,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
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缺点:不能清扫淋巴结 m1~m2为绝对适应证 m3~sm1为相对适应证
二、VATS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① 胸腔镜游离食管+腹正中开腹游离胃→食管胃颈部吻合
术;
②胸腔镜游离食管+腹腔镜游离胃→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③小切口辅助胸腔镜下食管游离+开腹游离胃→食管胃颈
部吻合术;
④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开腹游离胃→食管胃胸内吻合术;
⑤手辅助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开腹游离胃→食管胃颈部吻
食管镜下食管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esophageal mucosectomy)
食管镜下食管粘膜癌组织烧灼破坏技术
:氩离子束凝固术、光动力学治疗(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内 镜激光治疗、局部药物注射等。
食管粘膜切除术的适应征
病灶长度小于3cm,宽度小于1/2食管
内 镜 下 粘 膜切 除
T1未侵及粘膜 下层
食管癌规范化治疗
早期食管癌外科治疗选择
食管粘膜切除----早期粘膜上皮内癌(m1
癌)、粘膜内癌(mm癌)未侵及粘膜下层, 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
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手术治疗--早中期
食管癌(侵及粘膜下层,cT
常规开胸手术治疗
1-2
N 0M 0)
1998 张汝刚 2001
2003
2201
5498 230
1.6
3.8 1.7
1.0
3.5 1.3
30.0
30.4 40.9
佘志廉
彭林
吕英义 吴昌荣
356
576 1690
0.8
1.9 2.2
0.0
0.3 0.2
55.5
49.2 54.8
2006
2009
先进技术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一、食管粘膜切除术
初诊时约有80%的患者已属中、晚期,失去治愈
机会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是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后总5年生存约30%,I期食管癌5年
生存率约70-90%
食管癌的预后取决于就诊时的TNM分期
早期食管癌外科治疗结果
年代 作者 病例数 5yr-生存率 (%)
92.6 84.1 71.1
10yr-生存率 (% )
辽宁,沈阳-------2011,8,6 (规范化治疗培训会+手术演示会+挂牌)
杭州-------------2011,9,2-4 (第十届全国食管癌大会审稿会) 福州-------------2011,9,24 (规范化诊治指南解读会)
济宁-------------2011,9,30(济宁市人民医院分中心挂牌)
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
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管状胃技术的应用
缺点: 切割面长,胸胃瘘和胃切割面出血的
风险增加
费用增加;
进食量减少
食管癌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向
机械化:器械使用——吻合器、闭合器等 普及化:县级医院逐渐开展 微创化:经济发达地区推广使用 综合化:术前放疗、化疗和放化疗使用 规范化:选择合适手术模式,淋巴结规范清扫
石家庄会议
郑州会议
全国食管癌临床研究和调查项目 ----第三阶段规划
遴选部分优秀分中心举行挂牌仪式(数
量+质量)
继续在全国的分中心巡讲和督查各分中
心工作
组织全国分中心申报国家十二五研究课
题----食管癌临床研究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解读巡回培训会议 --2011年
北京-------------2011,2,26(食管癌规范化治疗指南解读启动会) 上海-------------2011,4,16(上海地区指南解读交流会+手术演示会) 湖南,长沙-------2011,5,27(规范化诊治指南解读会+挂牌仪式)
合术。
VATS治疗食管癌的适应征
适合较早期的食管癌(cT1-2 N0 M0) 对于较晚期食管癌存在风险
VATS治疗食管癌的优缺点
优点:对胸壁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对
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等优点。
淋巴结清除方面及手术后并发症方面与
常规手术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别
缺点:操作繁琐,需要经验积累
分叉以下中下段食管癌(不伴有右上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下或侵及主动脉和膈肌角)可以考虑左后外侧一切口手术+
术后综合治疗。
侵出肌层或有明显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术前放疗或放
化疗+手术
颈胸腹三野淋巴结规范化清扫标准
双侧下颈食管旁和颈深淋巴结
右上纵膈食管旁和右气管食管沟 右侧喉返神经旁 左侧气管食管沟和喉返神经旁 隆凸下 下段食管旁 贲门旁,胃小弯侧 膈肌角
成都-------------2011,10,15(食管癌规范化治疗指南解读会) 郑州-------------2011,11,19 (食管癌规范化治疗指南解读会+5分中心挂牌)
广州-------------2011,12,16 (食管癌规范化治疗指南解读会+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