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及实施办法

合集下载

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拓展眼界、提升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然而,如何评估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效果和成果,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展开讨论,提出一些评估指标的构建思路。

一、引言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是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对个人发展的促进程度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估过程的基础。

二、综合素质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应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

综合素质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测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三、专业能力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还应包括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估。

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

通过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看出实践活动对学生专业发展的帮助程度。

四、创新能力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估。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案的能力。

通过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看出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

五、社会责任感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中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评估。

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自身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负责的意识。

通过评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看出实践活动对学生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效果。

六、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中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评估。

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协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通过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看出实践活动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效果。

七、实践经验总结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还应考虑学生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力评估。

实践经验总结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反思和沉淀的能力。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引言:学生评价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考试评价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建立和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生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一、制定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制定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学习成绩、能力素养、思想品德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传统的考试评价只能从一个角度评估学生,容易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如学业水平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实践能力评价等,使评价更加全面。

三、注重实践能力评价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考试评价往往忽视这一方面。

实践能力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实验操作、参与实践活动等。

四、倡导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尽量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避免过度标准化,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展示自我。

五、加强自我评价和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判断力、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建立学生评价档案学生评价档案的建立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点、实践能力等信息,便于教师、家长和学生自己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发展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七、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价能力提升在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

八、扩大评价参与主体除了教师和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也应参与到学生评价体系中来。

家长可以对学生作出客观评价和提供支持,而社会力量可以提供实践活动和评价标准等资源,共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九、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评价结果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在校表现定量考核标准

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在校表现定量考核标准

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在校表现定量考核标准小学学生社会实践的定量考核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制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核标准:
1. 主动参与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展现出探究和探索的精神。

2. 与他人合作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展现出团队合作意识。

3. 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完成任务,展现出自我管理的能力。

4. 社会责任感: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是否有深刻的理解,表现出珍惜社会资源、关注社会问题的责任感。

5. 创新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现出创新能力。

在校表现的定量考核标准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教学目标制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核标准:
1. 学习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

2.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提问和讨论的次数和质量。

3. 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果:学生在完成各种学校布置的任务时,是否能够做到准确、认真和主动。

4. 课外活动参与度: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5. 行为规范:学生是否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定量考核标准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应该是唯一的评价依据。

在评价学生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综合素养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因素。

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评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

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评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
新教师教育教案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评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
申请人姓名
学科




测试
项目
测试标准


评价

()
完全达到

()
大部分达到

()
基本达到

(1.以下)
大部分达不到






仪表仪态
仪表端庄、自然,服饰得体、大方、整洁,表现出良好的仪容、气质和修养
行为举止
举止稳重大方、朴实自然,表现出良好的师德风范
思维能力
根据提问及时应答,回答流畅、正确、有条理
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普通话,表述准确、清晰、完整、逻辑性强
基础理论和
专业知识
1、具备拟教案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常识
3、了解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
总评


教案态度
1、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分Fra bibliotek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书育人,融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于教案中
4、内容准确,无知识性错误
教案方法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教案方法灵活多样,适合教案内容,符合学生实际
3、根据教案需要,适时、适度运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案技能
1、教态亲切、自然,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准确、规范、形象生动,语速、语调适中
2、板书层次分明,图例规范,布置恰当,无错别字和不规范字
3、备课仔细,讲稿(或教案)内容充实,清晰整洁
教案目标
1、教案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切合学生学习实际

基于CIPP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CIPP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CIPP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CIPP模型是一种教育评价的理论框架,它包括了四个关键的评价要素,即上下文(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和产品(Product)。

这一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用于评价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育者需要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的实施效果。

本文将基于CIPP模型,构建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上下文(Context)在基于CIPP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上下文是评价的起点。

上下文包括了教学环境、学生特点、教师资源和教学目标等方面。

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上下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教学环境:评价该课程的教学环境是否能够支持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

包括实验室设施、实践场地、实践设备等方面的评价。

2、学生特点: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以确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3、教师资源:评价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4、教学目标:评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合理,是否能够促使学生发展实践技能和提高实践能力。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如实验室设施的完备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程度、教师指导实践的能力等。

二、输入(Input)1、教材和教具:评价所使用的教材是否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具是否能够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2、教学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

4、课程设计:评价课程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前瞻性,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三、过程(Process)过程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实施情况:评价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包括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方式和实施效果等。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为有效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为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全面保障及提高教学质量。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二、评价的依据评价依据: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教育的法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ISO文件、课程标准文件。

三、评价的原则1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教学效果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复杂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学效果,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现状。

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复杂过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些是定性指标,有些是定量指标。

在充分调查研究与现场考察的基础上,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多元评价,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3 .全面综合评价的原则。

不同的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处位置不同,接触事物的层次和角度不同,对问题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在评价中必须考虑到不同的评价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中坚持学生、教学督导和专业部、教研组、教务科共同评价的原则,特别注意对教师的师德评价,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管理的评价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实效性、针对性。

四、评价要素、评分统计及结论1.评价要素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评价教师教学效果,详见表1:表1—评价要素一览表2.2加扣分、自评6项组成,第1项对应1份评价表,每份评价表总分值为100分。

4 .评分统计教学效果评价评分如表2所示,统计方法及说明如下:比例转化。

如教案评价表评分为85分,填表2“教案”栏为“18”(20×85∕100=17)o (2)“观课评价”要求必须有“教研组”和“专业部”这2栏评分,教务科观课为随机或抽查,若有“教务科”这栏评分,“总评(平均分)”则取3栏平均分,否则取前2栏平均分。

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3篇)

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实践教学效果,构建一套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探讨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反映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2.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涵盖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

3.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便于实际操作,便于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

4. 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结构,便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

5. 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便于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之间进行比较和交流。

三、指标体系结构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一)一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3. 实践教学效果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5. 实践教学管理(二)二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a.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度b. 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c.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a. 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性b. 实践教学方法多样性c.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度3. 实践教学效果a.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b.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c.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a.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b.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c.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5. 实践教学管理a.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b.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c.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三)三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a.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度i. 实践教学目标具体、明确ii. 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b. 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i. 实践教学目标与理论教学目标相互补充 ii. 实践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契合c.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i.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ii.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a. 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性i. 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ii. 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b. 实践教学方法多样性i. 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样ii. 实践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c.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度i.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ii.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3. 实践教学效果a.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i.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ii.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b.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i. 学生具有创新意识ii. 学生具备创新能力c.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i. 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ii. 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a.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i.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齐全ii.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先进b.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i.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稳定ii. 实践教学师资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c.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i.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充足ii. 实践教学经费使用合理5. 实践教学管理a.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i. 实践教学组织有序ii. 实践教学管理规范b.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i.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到位ii. 实践教学过程及时反馈c.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i.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公正、客观ii.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四、结论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实践教学效果,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3篇)

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实践课教学质量,本文从多个维度构建了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教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参考,推动实践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 学生满意度(1)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实践课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学习效果:学生对实践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能力。

(3)课程评价:学生对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教学方法、教师水平等方面的评价。

2. 教师教学水平(1)教学设计:实践课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完整性、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2)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践活动的丰富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3)教学态度:教师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备课认真程度、课堂管理能力。

3. 实践教学资源(1)硬件设施: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情况。

(2)软件资源:实践课教学软件、教学课件、教材等资源的丰富程度。

(3)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团队的构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4. 实践教学效果(1)成果转化:实践课教学成果在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转化情况。

(2)创新能力:学生在实践课中展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

(3)综合素质:学生在实践课中培养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5. 社会认可度(1)企业满意度:企业对实践课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

(2)行业影响力:实践课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社会贡献:实践课教学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与评价1.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1)制定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2)组织评价活动:定期开展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

(3)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1)评价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促进教学质量改进。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3篇)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现状分析、实施策略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使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

2. 实践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3. 实践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

4. 实践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5. 实践教学保障:确保实践教学所需的资源、设施、师资等条件。

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1.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部分高校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陈旧,实习基地缺乏。

2.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不足。

3.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策略1. 完善实践教学目标(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使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

(2)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实践教学目标。

2.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整合实践教学课程,使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开发实践教学内容,使之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契合。

3.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采用多元化实践教学方式,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

(2)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 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

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

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是评价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依据。

对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来说,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还可以指导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专业知识掌握、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评分标准中,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评分指标,用以评价从业者在该方面的表现。

比如,在专业知识掌握方面,评分指标可能包括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最新发展趋势的了解程度等;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评分指标可能包括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操作流程的规范程度等。

其次,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是基于实际工作需求而制定的。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从业者所面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也会因行业和岗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比如,在医疗行业中,从业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诊断能力;在信息技术行业中,从业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编程经验和熟练的系统维护能力。

因此,评分标准需要根据具体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制定,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另外,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工作需求。

在修订和更新评分标准时,需要充分借鉴行业内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先进实践经验,以确保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最后,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只有行业内的专家、从业者和相关机构共同参与,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并且保证评分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从业者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满足评分标准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标准是评价从业者在特定领域内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它是基于实际工作需求而制定的,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来制定和执行。

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

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

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工科学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篇1一、引言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是高校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

本文将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二、专业能力评价方法专业能力是工科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对于专业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课程成绩:课程成绩是衡量学生专业能力的最基本指标。

可以通过加权平均数、排名等方式进行评价。

2. 科研能力:工科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进行评价。

3. 技能证书:工科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考试、CAD 证书等。

可以通过学生持有的技能证书数量和等级进行评价。

三、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创新能力是工科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参加创新活动:工科学生应该参加一定的创新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大赛等。

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的创新活动数量和获奖情况进行评价。

2. 专利申请:工科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专利申请能力。

可以通过学生申请的专利数量和授权情况进行评价。

3. 创新成果:工科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成果。

可以通过学生完成的创新项目数量和成果进行评价。

四、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实践能力是工科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对于实践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实习经历:工科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实习经历。

实践教学评价实施办法(3篇)

实践教学评价实施办法(3篇)

第1篇一、总则为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评价原则1. 全面性原则:评价应全面覆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实践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素质等。

2. 客观性原则: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动态性原则:评价应具有动态性,根据实践教学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评价内容和标准。

4. 可比性原则:评价应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的实践教学进行比较。

5. 实用性原则:评价应具有实用性,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三、评价对象1.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课程。

2. 实践教学师资:包括实践教学主讲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等。

3. 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教材、网络资源等。

4. 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四、评价内容1. 实践教学计划:评价实践教学计划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学时分配是否合理等。

2. 实践教学师资:评价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素质等,以及实践教学师资的实践教学能力。

3. 实践教学资源:评价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利用、维护等情况,以及实践教学资源的充足性和先进性。

4. 实践教学方法:评价实践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5.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包括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6. 学生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实践技能、创新精神等。

五、评价方法1. 文件审查:对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志、学生实践报告等文件进行审查。

2. 资源评估: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评估。

3. 教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实践教学师资进行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5 易评 性 原 则 .
实践教学 评 价指标体系从理 论上做 到完整是 比较容易的,
的素质教育在学校逐步推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 来越 受到关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 中遇 到的影响 因素较多。因此,在制定指标 注和重视。开展对 实践教学 评价的研究,建 立实践教学评 价指 体系时,力求做 到指标的项 目内涵明确、精练 、重 点突出、容 标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 的重要任 务。实践教学包 括各 类实验、 易测量 ,并尽量 降低 操作难度 ,有较好的可测性和可操作性。 各种 实习、课程 设 计、毕业设 计等环 节,甚 至包括各 级赛 事。
组合。 实践教学 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 中影响 给 出 定 性 要 求 。 如 对 评 价 指 标 要 素 可 以 采 用 优 、 良、 中、 及 、 实践 教学质量 的各环 节进 行系统 监控与评价 的体系 ,它是实践 差 五个 等级 的等 级 评 定法 。
教学 的重要环节。科学 的、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评 价指标体系是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的重要保证。

发展 观 出发 。
5 定性 与定量 相结合 原 则 .

பைடு நூலகம்
体系构建原则和指导思想
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 以实 际操作为主,获得
根 据实践 性教学评价过程 的实际情况 ,能用数量确定评价
感性知识和基 本技能,以提 高其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的 等级 的最 好用定量标准,不能用或不易用数量确定评价 等级 的,
中国电力教育 CE E P
2 1年 第1期 总 第 l4 O0 3 5 期
D I O 编码 : 03 6 / . s . 0 — 0 92 1.30 6 1 .9 9 j sn 1 7 0 7 .00 1 .5 i 0

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

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

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一、介绍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获取实践经验并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评价体系则是评估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探讨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和重要性。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目标与指标:评价体系应明确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等,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2. 评价方法:评价体系需要包括多种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个人报告等。

通过综合考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得出客观评价。

3. 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应明确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标准可以从学生表现的主动性、学术成果、应用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

三、评价指标的选择在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评价指标:1. 参与度:衡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包括主动与被动参与的比例、活动时长等。

2. 学术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如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

3. 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展示的实践能力,如创新思维、沟通能力等。

4.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如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

5. 社会责任感:评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

四、实施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评价体系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1. 老师指导:老师应在实践活动中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2. 自我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反思自己在实践中的表现,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3. 互评:学生可以相互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和优点,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4. 专家评价: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五、重要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综合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而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科学且全面的指标体系。

本文将通过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目标,提出一套评价指标,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指标进行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1. 目标导向: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因此,评价指标要全面反映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情况。

2. 多维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个人表现、团队合作、创新和实用性等方面。

3. 可量化:评价指标应具备可量化性,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可以采用等级评价或者分值评价的方式进行量化。

4. 可操作性:评价指标要具备可操作性,即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学生作品等方式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是依靠主观判断。

二、评价指标的提出1. 知识水平:包括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学科知识的准确度和广度。

2. 实践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等能力。

3. 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包括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和分工等方面的能力。

5. 实用性: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实用性,即是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6. 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应用1. 评价过程: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评价表或者评价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

评价过程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反馈与奖惩: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同时,可以设置激励机制,对优秀的实践活动进行奖励,并对不合格的活动进行指导和批评。

3. 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依据,以改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任务。

在学校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则是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现。

本文将围绕这一任务名称,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实践中。

首先,一个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科学性。

科学性包括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支持。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参考现有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选择适用的指标,确保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补充性。

例如,可以考虑学生行为、技能、知识和态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并确保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一个完善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权威性。

权威性包括指标的有效性和指标的可信度。

指标的有效性是指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现。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借鉴专业组织、教育专家以及学科领域的权威机构的指导和建议,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指标的可信度包括指标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流程和提供评价指导,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第三,一个实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实用性。

实用性包括指标体系的操作性和指标体系的实施效果。

指标的操作性是指指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评价标准能够被实践活动的参与者理解和操作。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将指标划分为不同层次和要素,明确每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的实施效果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可操作性包括指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评价标准的明确性。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通过明确的操作方法和评价标准,使评价指标能够得以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校园内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评价,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参与方式、成果等角度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与分析。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评价指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能力等。

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构建:1. 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项目的实施能力。

3. 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合作、沟通协作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评价指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包括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艺表演等。

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构建:1. 项目设计能力: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具体实施的能力。

2. 研究能力: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动力、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

3.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以及展示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方式评价指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内实践、社团实践、社会实践等。

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构建:1. 参与积极性:评价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热情度。

2. 主体责任感:评价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责任感。

3. 社交交流能力: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动与他人交流、协同合作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评价指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表现为学生的实践项目、实践报告、实践成果展示等。

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构建:1. 实践项目成果:评价学生实践项目的设计、执行以及创新成果。

2. 实践报告质量:评价学生实践报告的内容准确性、结构完整性以及表达清晰性。

高中通用技术实践能力评定实施方案

高中通用技术实践能力评定实施方案

高中通用技术实践能力评定实施方案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高中通用技术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定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不是单纯地进行优劣高低的区分。

建立通用技术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功能是: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

这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给学生的学业下精确的结论,同时还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

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一、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评定小组通用技术任课教师、校外专家和部分家长3、监督小组学校教导处二、评定时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三月下旬)三、评价方式集中展示、分类分级评价四、评价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通用技术课学习的评价时,要遵循的原则有:➢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可操作性。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培养目标。

为体现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把握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通用技术课程学业评价应突出体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公平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五、评价的内容从理论上说,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而且越多越好,但在实际操作的层面来考据,一方面太多的评价内容会导致评价的混乱、重复,另一方面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有心无力。

因此,通用技术实践能力评价主要考核学生上课出勤、团队合作、技术实践方案制定、图样表达、模型(实物)制作、技术试验、产品评价等方面情况。

六、评价的主体要改变仅仅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同学、家长以及校外相关机构等共同参与评价,使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这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概述: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是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

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项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一、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前期准备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1 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目标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评估指标应该关注目标的明确度、可行性以及与社会实践主题的契合度。

1.2 项目计划制定评估指标应该考察项目计划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时间节点的具体性。

包括项目的时间安排、活动内容等。

二、项目活动实施项目活动实施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环节,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关注以下方面:2.1. 活动组织与协调评估指标应该考察项目活动组织与协调的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行动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等。

2.2. 实践能力培养评估指标应该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项目成果展示项目成果展示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3.1. 成果展示形式评估指标应该考察成果展示的形式和效果,包括报告、展览、演讲等。

3.2. 内容和观点表达评估指标应考察学生表达观点的准确性、逻辑性以及对相关实践问题的思考深度。

四、项目总结与反思项目总结与反思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关注以下方面:4.1. 经验总结评估指标应考察学生对项目活动的经验总结和归纳,包括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对以后实践活动的启示。

4.2. 自我反思评估指标应考察学生对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感悟,包括思考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个人成长和自我认识等。

五、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5.1. 目标明确评估指标体系应该与社会实践项目的目标相契合,评估指标应该具有明确性,方便进行测量和比较。

实践教育评估标准

实践教育评估标准

实践教育评估标准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实践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实践教育质量,确保实践教育成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评估标准。

本标准旨在为实践教育评估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引导和实践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

二、评估目标1. 检验实践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实践教育水平。

2. 确保实践教育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符合教育目标和要求。

3. 引导实践教育机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操作能力。

4. 为实践教育机构提供改进方向和措施,促进持续发展。

三、评估内容3.1 教育环境- 教育场所是否符合实践教育要求,设施设备是否完善。

- 实践教育机构是否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 教育资源是否充足,包括师资、教材、工具等。

3.2 师资队伍- 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

- 教师是否具备相关行业资格证书或实际工作经验。

- 教师的教学态度、责任心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互动。

3.3 课程设置与实施- 课程内容是否符合教育目标,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涵盖实践教育的各个方面。

- 教学方法是否创新,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

3.4 学生发展- 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成绩、技能掌握程度。

- 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能力。

3.5 管理与服务- 实践教育机构的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运行是否高效。

- 是否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咨询、报名、就业等。

- 机构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四、评估方法1. 资料审查:通过查阅实践教育机构的各类资料,了解其教育环境、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生发展与管理服务等情况。

2. 现场考察:实地查看教育场所、设施设备、教学现场等,了解实际运行状况。

3. 访谈调查:与实践教育机构的相关人员、学生及家长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实践教育的评价及建议。

4. 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评估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所学知识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字当头,实践第一,这既是工程创新 的精髓,也是工程教育的精髓。”
• 国外同类型课题研究
• 创新能力源于实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1)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更新论证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更新论证的思路: 根据工程的发展预测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 求,分析未来我国工程管理人才所需的各 种能力,根据对人才及能力需求的预测及 分析,制定出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目 标。
创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型国家建设依赖 于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高需要探索全新 的道路 工程规模及环境的复杂性迫切需要人才具 有综合集成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 才培养提供借鉴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研究目的
1.2研究起点 1.3研究基础
我们的专业:工程管理专
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综合研究汇报提纲

济 与 管 理 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 2007年4月

汇报提纲目录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研究成果与团队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起点 1.3 研究基础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研究目的
1.2研究起点 1.3研究基础
2.2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3)实践能力跨学科培养探索
以大工程、大系统、大综合为视角,充分利用上海 大工程数量多的机遇优势,充分利用同济土木工程 强势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我校其他院系优秀教学 成果,进行跨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1)建设工程生命周期(多阶段及过程)管理实践 能力培养探索 2)不同学科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新的核心课程,这个核心课程强调跨学科整合工
程应用的科学基础、以实践学习为中心的实验课 程、广泛利用计算机以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交流
及有效的团队技能,贯彻设计是完整工程实践一
部分的理念,灌l大学实施的E4计划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研究目的
1.2研究起点 1.3研究基础
2.2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2)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整合及体系的建立
以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整合和 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各门课程的大作业,充 分利用我系两个实验室的有利条件,增加学生 自主试验项目,在各门课程中突出实践能力的 教学,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以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础,推动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
2.2研究方法
3)不同工程类型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4)工程不同参与方利益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4)实践能力培养模块设计
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综合教育 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教育 管理科学的教育 “企业家科学”的教育
——中国工程院《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研究目的
1.2研究起点 1.3研究基础
• 我国工程教育现状 • 国外同类型课题研究 • 创新能力源于实践
近20年来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围绕着课程建设所 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如优质课程、学校评估指 标体系和建设系列课程和课程群计划等,对于 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 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 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导致目前课 程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未充分考虑学生学习 的规律。
1.2研究起点 1.3研究基础
• 我国工程教育现状 • 国外同类型课题研究 • 创新能力源于实践
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不到位 工程教育的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企业 需求不适应 工程教育与产业结合、与企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 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素质不全面
应特别关注的方面
——《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研究目的
1.2研究起点 1.3研究基础
• 我国工程教育现状 • 国外同类型课题研究 • 创新能力源于实践
E4(Enhanc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for Engineers)计划的目标是设计、开发、检验一个
• 我国工程教育现状 • 国外同类型课题研究 • 创新能力源于实践
报告分析了未来工程实践的大背景:技术大背 景、社会大背景和工程专业大背景 报告分析了未来工程师的关键特征,未来工程 师应具备以下特征: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 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 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报告还为培养适应未来环境的工程师,提出了 工程的社会认可、跨学科与知识融合、工程师 的领导力、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工程人力资源 开发、工程教育研究等十项期望。
——美国工程院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2020工程师”计划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研究目的
1.2研究起点 1.3研究基础
• 我国工程教育现状 • 国外同类型课题研究 • 创新能力源于实践
培养的目标是为建筑工业和相关的岗位提供领 导者和高级管理者 培养的人才更具知识和技能复合性,因此也更 具创新性的要求,该类人才的培养更具挑战性
——英国里丁大学的教学计划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研究目的
1.2研究起点
1.3研究基础
• 我国工程教育现状
杨叔子院士近年来曾四次撰文论述创新之 根在实践,论述了实践在文化教育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论述了实践是根本,在于认识来 源于实践,认识有赖于实践的检验,能力与 品德离不开实践,能力与品德一定要在实践 中培养与形成,能力与品德必定是在实践中 表现与衡量。
业50周年 我们是:“九五”、“十
五”211重点学科
我们的团队:科研、教学、 国际交流、社会服务能力 全面 2006年教学成果: 国家 级精品课程《工程施工组 织与管理》、上海市精品 课程《工程项目管理》等
使命与思考:学 科建设是为了创 新型人才的培养
1. 研究目的与基础
1.1研究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