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课堂设问点选择[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中数学课堂设问点的选择
摘要课堂设问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要达到课堂提问的最佳效果,关键在于精心创设问题,适时选择设问的切入点。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设问点的有效选择,恰当而富有艺术的提问,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动学习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问点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0090-02
课堂设问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要达到课堂提问的最佳效果,关键在于精心创设问题,适时选择设问的切入点。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设问点的有效选择。

经过多年教学摸索,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问点的选择比较有效。

一、在知识的“生成点”处设问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现行教材也给师生留出了一定的弹性空间。

在很多地方都有简略处、省略处、概括处、延伸处,这些正是留给师生的创造空间,是极好的生成点。

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成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

比如,引导学生从不等式≥ac+bd(﹡)出发,延伸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的不等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代换、变形、特殊化等方法,可归纳出如下一些有价值的不等式:
(1)从代换的角度:(﹡)中a,b,c,d,分别用,,,代换,可
得≥+。

(2)从特殊化的角度:(﹡)中c,d,令c=d=1,变形得a2+b2≥。

(3)从变形的角度:将(﹡)中两边乘以2后加上a2+b2+c2+d2,然后开平方得≥。

对于上述不等式,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进行拓展,利用面临的材料和机遇,适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延伸深化学生思维,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在学生认知的“焦点”处设问
教学内容的“焦点”,例如重点、难点、疑惑点等,常常会是学生认知矛盾上的焦点,在学生认知焦点处设计问题,能引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有利于教学过程顺畅有效地进行。

例如,在学习《三垂线定理》时,为了使学生能深入理解三垂线定理,教师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1)若a是平面?%z的斜线,直线b垂直于a在平面?%z内的射影,则a⊥b吗?为什么?
(2)若a是平面?%z的斜线,平面?%[内的直线b垂直于a在平面?%z内的射影,则a⊥b吗?为什么?
(3)若a是平面?%z的斜线,b是平面?%z内的一条直线,且 b 直于a在平面?%z内的射影,则a⊥b吗?为什么?
(4)若a是平面?%z的斜线,直线b平行于平面?%z,且b垂直
于a在另一个平面?%[内的射影,则a⊥b吗?为什么?
三、在学生认知的“盲点”处设问
如同视觉上存在的盲点一样,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也常常存在着不易发现知识内涵的认知“死角”,甚至是认知错觉。

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盲点,激发疑问,易中生趣,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和智力价值。

教学中,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让学生在捉摸不透、无所适从中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例如,在复数的教学中要随时注意把实数集与复数集中相异性质进行比较,让学生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若z21+z22>0,则z21>-z22;
(2)方程|x|=a(a≥0)的解为x=?盿;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必为共轭虚根。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不仅明辨了是非,复习巩固了有关的复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四、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问
数学领域中的知识点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组成了一张知识网络。

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问题,强调了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组合,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整合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例如,已知a≥0,b≥0且a+b=1,求证:(a+2)2+(b+2)2≥。

在证明这个不等式时第一个想法,自然是基本不等式。

如果将
b=1-a,0≤a≤1,代入左边的式子就可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证本例。

考虑到a+b=1,因此可作三角代换,设a=sin2?%z,b=cos2?%z 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证讨论。

还可利用均值代换,设a=+t,b=-t (t∈r),代入左式计算就可证得。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提问、思考,无疑是有好处的。

五、在学生追因求果的质疑处设问
我们的教学要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脑海中要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要经常问数学概念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数学性质、规律是如何得来的?如学习了椭圆的离心率后,提出为什么要用而不用来表示椭圆的离心率?用不是更形象、更直观吗?又如在对数定义的教学时,鼓励学生质疑,结果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疑问:⑴为什么要规定a>0且a≠1?⑵0和负数没有对数,为什么?坚持不懈地寻根问底常常会引出数学概念和数学性质规律,或能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有时还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发现新规律、新问题。

六、在授课结束时设问
在新课授课结束前,教师往往要引导学生对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从总结入手,适当设问并留下余味,诱导学生去探究,去总结,不仅可以更好地巩固新知识,还可以起到延伸思趣、画龙点睛之神效。

比如题目:为过定椭圆左焦点的弦,求中点的轨迹方程。

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求解,然后比较其利
弊。

进而在授课结束前还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了二次曲线的有关知识,大家能否运用有关的知识,将上述题目进行改编?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以下一些富有意义的新问题:
(1)将题中的椭圆分别改为双曲线、抛物线,求相应的轨迹。

(2)将题中的焦点改为坐标平面上一定点,曲线分别改为圆、双曲线、抛物线,求相应的轨迹。

(3)将题中的结论改为:求弦的一个定比分点(如:三等分点)的轨迹。

(4)把椭圆分别改为双曲线、抛物线,结论改为求弦的一个定比分点的轨迹。

(5)将过定点的弦改为定向的弦(即平行弦)或具有定长的弦,求弦中点的轨迹。

还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以上各题用什么方法求解,其最佳方法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