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合实践活动-小孔成像练习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科学幼师教案《小孔成像》

幼儿园中班科学幼师教案《小孔成像》

幼儿园中班科学幼师教案《小孔成像》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知道光在直线传播中的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探究精神。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理解光在直线传播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孔成像实验装置、手电筒、不透明的纸板、白纸、剪刀、胶带。

2.学具:每组一套小孔成像实验装置、手电筒、不透明的纸板、白纸。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小孔成像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小孔成像的奥秘。

2.讲解小孔成像原理师: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小孔成像的原理。

当光线通过一个小孔时,光线会沿着直线传播,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这就是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

3.实验演示师: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小孔成像的实验。

我们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纸板,中间剪一个小孔。

然后,用手电筒照射纸板,让光线通过小孔。

我们在纸板的另一侧放置一张白纸,观察白纸上形成的像。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是的,我们看到了一个倒立的实像。

这是因为光线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通过小孔时形成的像。

4.幼儿实验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一套实验装置,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让手电筒的光线直接照射到眼睛。

幼儿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实验交流师:实验结束后,请大家分享你们的实验成果。

你们在实验中都看到了什么现象?幼儿分享实验成果。

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其实,小孔成像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针孔相机、望远镜等。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孔成像的原理,让幼儿了解光在直线传播中的现象。

通过实验演示和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探究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小学拓展性课程教案-小孔成像

小学拓展性课程教案-小孔成像

想一想
半透明纸上的火焰像来自于哪里? 光是如何到达半透明纸的呢?
你发现了什么?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活 观察
树林下的圆斑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 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拓展 延伸
如果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照相机, 怎么样让成像更清晰?
配套器材:
爱牛配套: 蜡烛,纸杯,卡纸,半透明纸,工字钉, 双面胶。
编号:ANS013 类别:物质—光
小孔成像
小学拓展性课程教案
神奇的画
古时候 有人请了一个画匠为他画一张画。
神奇的画Βιβλιοθήκη 画好了制作:小孔成像可怎么能做吗??
仔细阅读爱牛说明书
观察 记录
一、看到的图像是正还是倒立的。 二、移动成像屏(半透明纸)像的大小和 成像屏到孔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实验,调整蜡烛成像的大小
谢 谢!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整理版]小孔成像教案

[整理版]小孔成像教案

[整理版]小孔成像教案小孔成像张德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小孔成像原理2. 知道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3. 知道像的清晰、明亮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光线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释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小孔成像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2.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教学重点: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理解小孔成像( 教学难点: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教具: 小孔成像演示器,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光源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物体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可以看见物体,但是有时我们发现大树下成的影子是大树的影子,而经过树叶间的光线照到地上成的都是圆的,这是为什么呢,能不能用我们才学的光沿直线传播来作解释呢,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孔成像相关知识。

复习: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新课教学一、小孔成像原理演示:小孔成像原理:光沿直线传播FLASH演示实验二、小孔成像有关问题1.成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倒立)2.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实像)3.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吗, 演示、讨论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讨论1.当物与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白屏靠近时像变小、变亮、变清晰,远离时像变大、变暗、变模糊。

2.当白屏与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靠近时像变大、变暗、变模糊,远离时像变小、变亮、变清晰。

5.像的清晰、明亮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当孔比较小的时候,物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线会到达屏幕的不同的部分,而不会在屏幕上相互重叠,所以屏幕上的像就会比较清晰。

但小孔小,到达屏幕的光线少,像不明亮。

小孔成像幼儿园教案

小孔成像幼儿园教案

小孔成像幼儿园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2.掌握利用小孔成像体验光线直线传播的方法3.培养观察、探究的好奇心和能力教学准备1.灯、白纸、小针、胶带、卡纸等材料2.PowerPoint或其他宣传资料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传递一张宣传资料,引入本课的主题。

2.要求幼儿们听取老师简要介绍小孔成像的概念。

实验环节1.按照下面的步骤组织幼儿实验。

a.材料准备:胶带、小针、灯和一张白纸;b.在黑暗中找一个墙角,将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在纸上用胶带卷成一支“望远镜”的形状;c.另准备一张小的卡片或半透明的薄板,用小针在中间钻一个直径不超过针头粗细的洞,这个洞就是“小孔”;d.用手掌将卡片和望远镜贴好;e.灯光射在卡片的一侧,自小孔将光投射到墙上。

2.观察光线传播的情况,并让幼儿们分享和总结。

讲解环节1.在实验反馈中引出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即光线从小孔射出,在光程中碰到东西,然后就汇聚成一个倒立的影像。

温故知新1.告诉幼儿小孔成像在影视操做等领域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引出其广泛的领域应用。

拓展活动1.翻阅图书馆以及在线文献寻找到有关小孔成像的故事,并请幼儿们分享。

2.引导幼儿培养对小孔成像技术的探究和创造。

可以邀请设计师或教学专家到班级中与幼儿们分享使用小孔成像技术在平面印刷、电影和卡通制作等领域中起到的作用。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基本了解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其在影视操做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帮助幼儿们观察、发现、探究并思考科学问题,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也培养了幼儿们的探究和创造能力。

小孔成像的教案 初中

小孔成像的教案 初中

小孔成像的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现象。

2.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小孔成像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现象。

2. 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蜡烛、硬纸片、夹具、小针、火柴、蓝色大纸片。

2. 教学工具:PPT、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光的传播方式。

2. 提问: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可以沿直线传播吗?二、探究小孔成像原理(15分钟)1. 介绍小孔成像的原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线通过小孔时,会在背后的屏幕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2. 演示实验:使用蜡烛、硬纸片、夹具、小针、火柴、蓝色大纸片进行实验,观察小孔成像的现象。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蜡烛的火焰形状在蓝色大纸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当移动蜡烛时,像也会相应地移动。

三、总结小孔成像原理(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小孔形成倒立的像。

2. 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光在传播过程中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人一组器材。

2.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孔成像的现象。

3. 学生可以尝试改变小孔的位置和大小,观察像的变化。

五、讨论和思考(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发现,例如:小孔成像在相机镜头中的应用。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相机、望远镜等。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类似的实验,探究其他光的传播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现象,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小孔成像仪教学设计方案

小孔成像仪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2)掌握小孔成像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了解小孔成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的能力;(2)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2. 小孔成像实验的操作步骤3. 小孔成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小孔成像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小孔成像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特点?2. 课堂讲解(1)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线从物体上反射或透射,经过小孔后,在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2)小孔成像的特点:成像速度快、成像清晰、成像稳定。

3. 实验操作(1)实验器材:小孔成像仪、蜡烛、屏幕、光具座等。

(2)实验步骤:①将蜡烛、小孔成像仪、屏幕和光具座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②点燃蜡烛,调整蜡烛与小孔成像仪的距离,观察成像情况;③调整蜡烛与屏幕的距离,观察成像情况;④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成像规律。

4. 课堂讨论(1)小孔成像的原理与光学原理有何联系?(2)小孔成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有哪些?5. 总结与拓展(1)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特点和应用;(2)拓展:了解其他成像方式,如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实验结果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小孔成像原理、特点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2. 注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结合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孔成像教案

小孔成像教案

小孔成像教案小孔成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基本概念;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3.能够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小孔成像的原理;2.小孔成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2.应用小孔成像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投影仪、座位、小黑板等教学设备;2.小孔成像模型、小孔、实验器材等教学实物。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小孔成像1.通过投影仪将一个物体的影像投射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到影像的放大效果;2.让学生自由讨论、提问,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Step 2:小孔成像的原理1.向学生介绍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线通过一个小孔时,会在背后的屏幕上形成一个与原物体相似的影像;2.让学生自己插上一个小孔成像模型,围绕模型进行观察,并讲解光线是怎样经过小孔成像的;3.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小孔成像模型,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

Step 3:小孔成像的应用1.让学生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小孔成像做什么;2.让学生举例,如人眼、相机等都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进行成像的。

3.向学生介绍一些小孔成像的应用领域,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Step 4:小结1.让学生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应用;2.解答学生的问题,澄清他们对小孔成像的疑惑。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小孔成像的原理;2.让学生调查一下使用小孔成像的器材,了解更多小孔成像的实际应用。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是否主动参与讨论、提问;2.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观察他们对小孔成像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但是,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缺乏一些拓展性的知识。

下次教学可以结合更多实例,深入探讨小孔成像的应用和意义。

小孔成像教案

小孔成像教案

小孔成像教案教案题目:小孔成像教学内容:1. 小孔成像的原理2. 小孔成像的条件3. 小孔成像的特点4. 小孔成像的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了解物体成像的基本过程;2. 掌握小孔成像的条件,能够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成像情况;3. 了解小孔成像的特点,能够解释其产生的物理现象;4. 了解小孔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实物或者实验仪器2.相关的习题和课堂讨论材料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展示小孔成像的实物或者示意图,向学生引入小孔成像的概念。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孔成像的了解和观察。

Step 2: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介绍小孔成像的原理,即光线从物体经过小孔后在屏幕或者底片上成像。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光线经过小孔后可以成像,引导他们分析光线的传播过程。

Step 3:讲解小孔成像的条件讲解小孔成像的条件,包括光线传播的直线性、光线的衍射和干涉现象以及物体与小孔的距离关系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理解这些条件对小孔成像的影响。

Step 4:讨论小孔成像的特点讨论小孔成像的特点,包括成像的倒立、清晰度与小孔大小的关系、成像的放大与缩小等。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总结小孔成像的特点并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Step 5:探究小孔成像的应用介绍小孔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针孔相机、显微镜、投影仪等。

让学生思考小孔成像的优势和限制,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和讨论。

Step 6:小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作业可以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对小孔成像的理解。

参考资料:1. 刘冠宇等,《物理(高中版)》2. 孟德风,《小百科物理常识》。

综合实践活动_小孔成像

综合实践活动_小孔成像

一、活动背景小孔成像是一种古老的物理现象,它揭示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小孔成像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孔成像原理在光学、摄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我们开展了“小孔成像”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制作小孔成像装置,观察和记录成像过程。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知识储备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孔成像的历史背景、原理和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小孔成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现象。

2. 实验准备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以下材料:硬纸板、小孔打孔器、剪刀、胶带、蜡烛、白纸、火柴等。

3. 制作小孔成像装置(1)在硬纸板上用小孔打孔器打一个小孔,孔径约为1-2毫米。

(2)将白纸贴在硬纸板背面,用胶带固定。

(3)将蜡烛点燃,放置在纸板前面,确保蜡烛火焰通过小孔。

(4)观察纸板背面的白纸上是否出现蜡烛火焰的像。

4. 观察与记录学生观察小孔成像现象,记录下成像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特征。

5.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影响小孔成像效果的因素,如孔径大小、物体与纸板的距离等。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并拓展到其他光学现象,如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四、活动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学生是否准确记录了小孔成像现象。

2. 分析讨论: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分析影响小孔成像效果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3. 实践创新: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具有创新意识,能否提出改进实验方案。

4.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是否能够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小孔成像”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还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小孔成像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初中物理小孔成像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初中物理小孔成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2. 掌握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基本特点;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设计和操作;4.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性质;2. 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公式;3. 小孔成像的特点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公式;2. 小孔成像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1. 如何准确描述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公式;2. 如何设计并操作小孔成像的实验。

五、教学方法与学情分析:本次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助,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在实施之前,可以通过发散性问题或实物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黑盒、小孔、平白纸、光源、屏幕;2. 实验步骤的设计与准备;3. 实验结果的记录表格;4. 针对性的实验指导和实验要点。

1. 导入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关于光的传播规律和物理实验的内容,并通过发散性问题或展示实物,激发学生探索小孔成像的兴趣与欲望。

例如:“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孔,看到由外界发出的光线呢?这是什么原理呢?”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性质,引出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公式,解释为什么光线通过一个小孔后,会在屏幕上形成像。

注重生动形象地讲解,让学生易于理解。

3. 实验设计与操作:a. 分组进行实验。

b. 将黑盒朝向光源,黑盒设有一个小孔,将平白纸作为屏幕放在黑盒的另一侧。

调整小孔的位置和距离,观察形成的像。

记录实验结果。

c. 设计探究实验,例如改变小孔的大小、改变光源的位置等,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并进行讨论。

4. 结果分析与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小孔成像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5. 扩展拓展:a. 与学生分享小孔成像的应用,例如相机、显微镜等;b. 学生自主探究其他有关光的实验和现象;c. 鼓励对实验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探究小孔成像教案(五篇)

探究小孔成像教案(五篇)

探究小孔成像教案(五篇)第一篇:探究小孔成像教案探究小孔成像活动目的:1、知道小孔成像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活动地点:物理实验室活动准备:1、分组:三人一组,分工明确。

2、器材准备:不透明的纸板30块,蜡烛10支、光屏10块、火柴5盒,小刀10把。

活动过程:1、每小组按自己的想法制作不同形状的小孔。

2、分别用不同形状的小孔做实验。

3、边做实验边观察,同时做好记录。

4、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

(小组无法解决是向别组同学或老师请教)5、反馈实验结论.6、搜集整理资料。

活动小结:第二篇: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报告20XX 报告汇编 Compilation of reports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报告提出问题用易拉罐自制一个针孔照相机,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在室外观察景物时成像总不太清晰,有什么办法可增加清晰度呢。

照相机半透膜上的图像会发生大小改变,这大小改变受什么因素影响,又有什么规律呢?一:探究像的清晰度实验思考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猜想不清晰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种情况:1.环境中光线太亮,以致于看不清半透膜上的像。

2.孔径太小,光线进入量过少,导致半透膜上的像不清晰下面就针对这两个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实验 1 像的清晰程度和周围光的强度有关设计实验:器材:针孔照相机,光源(F 型发光二极管),黑色卡纸(遮光器)实验步骤:1.为“针孔照相机”用黑色卡纸做了一个圆柱形的“遮光器”,套在针孔照相机成像的一端,以降低半透膜周围光的强度。

2.在外界光线强,有遮光器时观察像的清晰程度3.在外界光线强,无遮光器时观察像的清晰程度4.在外界光线弱,有遮光器时观察像的清晰程度5.在外界光线弱,无遮光器时观察像的清晰程度不带遮光器的针孔照相机成像带遮光器的针孔照相机成像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进行实验:得到以下数据:外界光线强弱有无遮光器成像效果(是否清晰)试验一强有清晰实验二强无不清晰实验三弱有较清晰实验四弱无较清晰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成像的清晰程度与周围光线强度有关,周围环境越亮,成像越不清晰;周围环境越暗,成像越清晰。

探究小孔成像教案

探究小孔成像教案

探究小孔成像
活动目的:
1、知道小孔成像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活动地点:物理实验室
活动准备:
1、分组:三人一组,分工明确。

2、器材准备:不透明的纸板30块,蜡烛10支、光屏10块、火
柴5盒,小刀10把。

活动过程:
1、每小组按自己的想法制作不同形状的小孔。

2、分别用不同形状的小孔做实验。

3、边做实验边观察,同时做好记录。

4、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

(小组无法解决是向别组同学或老师请教)
5、反馈实验结论.
6、搜集整理资料。

活动小结:。

《小孔成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教学提纲

《小孔成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教学提纲

《小孔成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小孔成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一、《小孔成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每当给学生演示或让学生自己完成小孔成像实验的效果都不好,白天上课时演示效果不好,而且有的角度无法观察到现象,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很少有人能动手制作器材。

导致很多学生对小孔成像的特点模糊不清,比如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等。

为此,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教学生在纸上扎几个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小孔(孔径大约2mm),在教室的墙面上成像,观察小孔成像的特点,效果很好。

我而小孔成像的探究问题远不止像的大小、倒正、虚实、与孔形的关系,还有很多探究问题,如:对孔径的要求(是不是只有孔径1到3mm的才能成像?)、像的清晰度、亮度等。

为补充这些探究问题,结合中学生的知识层面,我做了一些改进和创新。

教材中“小孔成像实验”的不足:(1)实验器材需要去盖的易拉罐盒和半透明薄膜,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易拉罐硬度大,去盖、扎孔比较麻烦。

(2)半透明薄膜只有易拉罐盖那么大,无论两人配合还是一人操作都难以将蜡焰、小孔、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直线上,因此找到像很不容易。

(3)像距的固定、光屏大小的限制影响了观察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导致学生对小孔成的像的特点理解不到位,实验后很多学生只知道小孔所成像为倒立的实像,不知道像的大小变化规律,有的甚至误认为小孔成的像都是缩小的。

(4)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不能验证。

改进和创新实验的优点:(1)借助白墙面做光屏,用不透明的纸板扎孔做小孔屏(如课本的封皮等),器材更简单、更方便。

对于学生而言,比起易拉罐盖,纸张更容易做各种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2)用墙面替代半透明薄膜,成像效果不但明显,最主要的是面积大,不存在调节高度的问题,只要距离调节好就能看到像。

(3)物距、像距都可以改变,学生能直接观察到像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并且不是单一的缩小或放大,而是随物距和像距的改变而改变。

小孔成像教案

小孔成像教案

小孔成像教案【教案】小孔成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应用;2 .掌握通过小孔成像观察显微镜原理;3 .能够设计并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装置;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小孔成像原理的讲解和学习;2 .显微镜原理的掌握和应用;3 .利用小孔成像设计并制作装置的实践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1 .小孔成像原理1.1 光的传播路径1.2 小孔成像的形成1.3 小孔成像的特点和应用2 .显微镜原理2.1 显微镜的作用和结构2.2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2.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小孔成像装置的设计与制作3.1 原理分析3.2 材料准备3.3 制作步骤3.4 实验与观察四、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和讨论1.1 导入:引入小孔成像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1.2 讲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的传播路径、小孔成像的形成、特点和应用;1.3 比较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和使用方法。

2 .设计与制作小孔成像装置2.1 分组讨论并设计小孔成像装置的方案;2.2 根据方案,准备所需材料;2.3 按照制作步骤,制作小孔成像装置;2.4 进行实验与观察,记录结果和感想。

3 .实践和检验3.1 学生自行观察小孔成像装置的成像效果;3.2 学生交流和分享观察结果,提出改进意见;3.3 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资源L小孔成像装置制作材料:纸箱、铝箔、尺子、剪刀、胶水等;2 .显微镜实物/图片;3 .相关视频及PPT资源。

六、教学评价L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实践操作;2 .学生对小孔成像原理和显微镜原理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小孔成像装置设计和制作的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对小孔成像原理和显微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同时,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观察结果,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光学和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爱好。

《小孔成像》活动实施方案

《小孔成像》活动实施方案

《小孔成像》活动实施方案《小孔成像》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背景】在初二年级,随着数学课的深入学习和开设了“物理”这门课程后,学生了解到,课本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墨子的研究成果,这就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探究热情。

通过STEAM课程的开设,引发学生对课本知识进一步思考,使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实践经验,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各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成长。

【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墨子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了解中外名人对墨子的评价。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结合墨子事迹和相关图片,探究“小孔成像原理”和针孔照相机的制作。

3、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墨子关于“力学”、“声学”、“光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2、通过小组活动和信息交流,培养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努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能够感受科技带给人们的巨大影响。

2、通过活动,能够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对科技的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

3、通过活动,了解科圣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体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初步了解墨子的思想和事迹;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

2、教师准备:熟知学校的资源和相关资源,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合理的思考和设计,即对整个活动做好预设,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景,为学生主题的生成搭建一个平台。

【活动时间】整个活动将历时四周。

每周一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时间完成内容第一周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分组撰写小组计划第二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第三周汇报交流,成果展示第四周过程与结果评价【成员分工】【活动过程】(一)课题的选择与确定:(二)制定活动计划:(三) 活动的实施:【活动记录】:(四) 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小孔成像

中班科学教案小孔成像

中班科学教案小孔成像标题:中班科学教案——小孔成像引言:中班是幼儿园阶段的关键阶段,幼儿在这个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堂适用于中班幼儿的科学课教案,主题为“小孔成像”。

一、课程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光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准备材料:1. 扮演太阳的小棍。

2. 树叶、草、花等不透明的物体。

3. 一块白色的纸板。

4. 塑料胶带和剪刀。

5. 黑色厚纸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a. 教师可以用一支小棍扮演太阳,向幼儿解释太阳是光的来源,光可以照亮我们的世界。

b.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光源,如灯光、窗外的阳光等。

c. 提问幼儿:“你们有没有观察过阳光照在物体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听取幼儿的回答。

2. 实验探究阶段:a. 引入小孔成像的概念,解释小孔成像是指阳光通过小孔照射在物体上,再通过小孔的光线投影在另一侧的平面上。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阳光透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或“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桌子上”等现象。

b. 向幼儿展示树叶、草、花等不透明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c. 向幼儿展示制作小孔的过程,并引导他们说出所需材料和步骤。

d. 引导幼儿制作小孔,可以让幼儿一起动手,教师在一侧提供指导和帮助。

每个幼儿制作完成后,可以在黑色厚纸板上进行投影实验。

3. 教学总结:a. 让幼儿描述他们的小孔成像实验,并与其他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b. 教师总结小孔成像的特点,引导幼儿理解太阳光经过小孔投影后可以形成一个倒立的图像。

四、延伸活动:1. 对物体形状的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小孔成像实验,让他们观察和记录每个物体在投影上形状的变化。

2. 对物体颜色的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物体进行小孔成像实验,让他们观察和记录每个物体在投影上颜色的变化。

w51 小孔成像实验的教学设计

w51 小孔成像实验的教学设计

小孔成像实验的教学设计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小孔”可以成像,且成的是倒立的像。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小孔成的是发光物体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3、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自行观察小孔成像的性质验证老师的结论,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小孔成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取决于物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

实验内容:实验分为演示和分组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器材:1、长90cm宽60cm的KT板制作的遮光屏,共有4块,第一块开有边长16cm的方孔,第二块开有边长8cm的方孔(如图1),第三块开有边长不到1cm的方孔(如图3),第四块开有方孔、三角形孔、圆孔,大小与第三块的孔一致(如图2)。

2、装有白炽灯的台灯一个。

图1 图2图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1、光具座 2、蜡烛 3、光屏两块,其中一块中间打一小孔(如图4)。

图4实验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背景:学生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之前对本节知识应该有一定了解,加之教师前面做的一些实验基本能够建立相关概念,但是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缺乏认识,小孔成像是其中的典型实例,本节课的实验就是让学生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巩固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2、实验重点:演示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只有足够小的孔才能成像,且成的是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与小孔本身形状无关,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再利用作图就能使学生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

分组实验利用实验室中常备的光具座和光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印象就比较深刻了,再辅以作图,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这一规律。

如果只利用画图说明学生印象不深。

3、实验难点:演示实验中kt板的面积较大,如果平行于黑板上的光屏放置会遮挡光屏上的像,kt 板必须倾斜放置,调整光源位置让像清晰的成在光屏上。

分组实验中要保证实验室是暗室,且小孔与光屏较近时光屏上的像比较清晰,小孔与光屏较远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且必要时用书遮挡小孔与光屏之间外部的光线。

实验教学过程:由光的直线传播引入小孔成像,首先给学生介绍下演示实验的器材,先用最大孔的遮光屏进行实验,实验前让学生猜测是否能成像,再用次大孔的遮光屏进行实验,同样关注学生的反应。

中班科学幼师教案《小孔成像》

中班科学幼师教案《小孔成像》

中班科学幼师教案《小孔成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节日教案、季节教案、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计划总结、节日习俗、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holiday lesson plans, seasonal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 activity design, plan summary, festival custom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中班科学幼师教案《小孔成像》本次活动是幼师小班科学教案活动计划《小孔成像》里面包含了:让幼儿观察火焰成像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小孔提醒幼儿不要被错烛灼伤。

小孔成像教案

小孔成像教案

小孔成像教案教案标题:小孔成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2. 掌握小孔成像的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3. 能够观察和解释小孔成像的现象;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1. 小孔成像实验装置;2. 白纸和彩色纸;3. 尺子和铅笔;4. 实验报告模板;5. 幻灯片或教材。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对如何形成图像的好奇和思考。

然后通过简单的提问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引出小孔成像的概念。

2. 理论探索(1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教材,向学生介绍小孔成像的原理。

重点解释光线在穿过小孔后的传播方式和成像规律。

可以使用图示和动画等多媒体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实验操作(30分钟)3.1 准备工作将小孔成像实验装置摆放在黑暗的实验室环境中。

考虑到实验时间的限制,可以事先准备好多个已调试好的实验装置,供学生使用。

3.2 实验步骤步骤一:将白纸固定在桌子上。

步骤二:在白纸上用铅笔画一个小孔。

步骤三:将彩色纸固定在小孔的另一边。

步骤四:调整小孔与彩色纸的距离,使图像清晰可见。

步骤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包括图像的颜色、大小和清晰度。

4. 思考与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4.1 为什么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4.2 为什么使用铅笔画小孔?4.3 为什么需要调整小孔与彩色纸的距离?4.4 为什么图像颜色变暗或变亮?4.5 为什么要使用彩色纸?5. 结论与拓展(10分钟)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是光线在穿过小孔后按照直线传播,形成倒立、缩小和颜色改变的图像”。

同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拓展,比如可以通过改变小孔的大小、颜色和距离,观察图像的变化等。

6. 实验报告(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和结论等内容。

7. 反馈与评价(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实验的问题,检查学生对小孔成像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光现象综合实践活动
班级学号姓名探究学习
小孔的形状□〇△小孔的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10cm时□□□〇〇〇△△△小孔距地20cm时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40cm时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8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12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20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2)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选填“一致的”、“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3)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4)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2 mm,小孔距地80cm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选填“变化”、“不变”)亮度(选填“变暗”、“不变”、“变亮”)。

2.八年级科学探究小组的几个同学,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之后,进行了这样的实验:A.让太阳光通过纸片上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孔(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观察到太阳光通过小孔后在地面上的亮斑都是圆形的.
B.将小孔换成大孔之后,观察到太阳光通过大孔后在地面上的亮斑和孔的形状相同.
回答问题:
(1)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圆形亮斑,实际是
通过小孔在地面成的像,亮斑的形状是由形状决定的.
(2)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形成一个个的圆形光斑的条件是()
A.树叶间的缝隙必须是圆形的
B.树叶间的缝隙必须是圆形,并且很小
C.树叶间的缝隙可以为任意形状,必须是很小
D.树叶间的缝隙可以为任意形状,大小不限
(3)这两种现象都可用光的知识进行解释.
3.小明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图)所示.
(1)请在甲图中的半透明纸上根据光的传播路径画出蜡烛AB的像A′B′.
(2)实验时小明发现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他测出了同一支蜡烛且距小孔的位置固定后,改变像到小孔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一个数据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像的高度h/cm 1.0 2.6 3.0 4.0 5.0 6.0 7.0
(3)根据测得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小孔的形状(△)小孔的最大外
径/mm
地面的
光斑像的清晰程度像的亮度
小孔距地80cm 1

最清晰很暗
小孔距地80cm 1.5

清晰暗
小孔距地80cm 2

较清晰较亮
小孔距地80cm 3

模糊亮
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5、探究题目:小孔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针、不透明纸、白纸、白炽灯、桌子。

探究设想: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研究小孔成像规律,这里的光源
是白炽灯的钨丝,所成的像是钨丝通过小孔在白纸上成像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问题:如图所示,在不透明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
的小孔,让白炽灯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
个清晰的__________光斑,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是由于形成的。

(2)保持灯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像的亮度将变______;
(3)保持灯和小孔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纸,像的大小将变_____,像的亮度将变;
(4)保持小孔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炽灯,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_,像的亮度将变_________;以上三种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叫做。

6、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
B C D
7、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
像现象。

如图1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
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
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
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a,像距小孔b(a>b),
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的关系。

(3)分析比较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该实验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请在下图a中画图解释蜡烛AB在屏上所成A′B′像的原因
(5)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b所示,则在右上图中,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6)①小朵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像的高度h随像到小孔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

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②如图d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宜兴森林公园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e所示),这是(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