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江苏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江苏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办学思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专业教学工作的总体设计,也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进行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为了加强和完善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执行和调整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各专业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在一个培养周期(指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内,不得随意变更。

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修改的,必须按照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第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各专业部专业负责人依据学校和上级部门相关文件共同完成。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在新生入学前三个月内制订并审核完成。

制定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用于指导当年入学新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教学活动。

第四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1.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应用性与针对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符合认知规律,要充分注意课程之间的内在联专业部和课程内容的更新。

5.坚持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多证书”制度。

6.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各专业实际出发,突出专业特色。

7.人才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述应力求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层次清楚、格式统一。

第五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1.学制与培养目标2.职业面向3.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4.主要课程设置及介绍5.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6.教学计划表7.培养方案编制说明第六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程序1.教务处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办学实际,提出每年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经学校审议批准后,以文件形式发至各专业部。

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人才培养是江苏省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方案的背景和重要性、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背景与重要性江苏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其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江苏省在人才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人才结构不合理、流失率高、培养模式单一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在于通过全方位的培养,培养出适应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包括高级专业人才、创新人才、技能人才等。

方案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满足江苏省人才需求,为江苏省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培养目标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包括: 1. 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江苏省创新发展。

2. 培养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劳动力队伍,提升江苏省的综合竞争力。

3. 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职业素养强的服务业人才,推动江苏省服务业发展。

4. 培养一批适应江苏省区域发展需要的产业工人,支撑江苏省的经济建设。

培养内容与方法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将以以下内容和方法为基础: 1. 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多种培养渠道。

2. 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3.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设立创业学院、实施创业实践教育等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能力。

4. 继续加大国际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先进的教育培训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评估与效果江苏省人才培养方案将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对培养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通过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

同时,江苏省将建立统一的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收集并分析人才培养的相关数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写说明 (2)1.2 预期成果 (3)二、培养目标 (3)2.1 知识与技能 (4)2.2 过程与方法 (5)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三、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 (7)3.1 专业方向概述 (8)3.2 主干课程 (10)3.3 选修课程 (11)四、教学计划与实施 (12)4.1 教学周安排 (14)4.2 教学方法与手段 (14)4.3 实践教学环节 (15)五、师资队伍与培训 (17)5.1 师资队伍建设 (18)5.2 教师培训计划 (19)六、教学条件与资源 (20)6.1 校内实训条件 (21)6.2 校外实习基地 (22)6.3 教学资源管理 (24)七、质量保障与评估 (25)7.1 质量监控体系 (26)7.2 评估机制与流程 (28)7.3 持续改进计划 (29)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传承技能、服务社会、成就自我等多重使命。

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社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人才培养方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旨在为中职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教育服务,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人生价值。

1.1 编写说明本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编制而成。

方案旨在明确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目录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目录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目录类别序号专业名称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工程造价10数控技术应用11机电技术应用12机械加工技术13电气运行与控制14服装设计与工艺15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16纺织技术及营销17汽车运用与维修18汽车制造与检修19轨道交通运营20计算机应用21计算机网络技术22电子技术应用23计算机平面设计24护理25药剂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类别序号专业名称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26会计27市场营销28电子商务29物流服务与管理30中餐烹饪31酒店服务与管理32旅游服务与管理33美发与形象设计34音乐35工艺美术36美术绘画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37数控技术38机电一体化技术39电气自动化技术40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41模具设计与制造4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43汽车运用技术4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45园艺技术46园林技术47护理48康复治疗技术49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类别序号专业名称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50建筑工程技术5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52工程造价52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54会计55会计电算化56金融管理与实务57会计与审计58财务管理59药学60药物制剂技术61生物制药技术62药物分析技术63药品经营与管理64电子商务65国际商务66报关与国际货运67商务英语68商务日语69应用电子技术70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类别序号专业名称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71物联网技术与应用72旅游管理73烹饪工艺与营养74计算机网络技术75软件技术76市场营销77物流管理78道路桥梁工程技术79动漫设计与制作80服装设计

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要求。

具体的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课程设置:根据不同专业和职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课程包括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训等。

2. 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职业环境,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开展各类文化课程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了解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6. 师资培训:加强对中职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7. 联合企业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等方式,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全面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百分网员工培训编辑:陆玉梅发布时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执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二结合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后,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三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生源特点,建议专业课早介入,即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充分利用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使学生“动”起来;四教学内容突出“是什么”,少讲或不讲“为什么”;三、课程设置一学期每学年实行2学期制,每学期20周,其中,考试1周;二课程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结合学院实际,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程三大类;1、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等必修课程;2、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结合中专学生好动不好静的学习特点,建议加大实习实训课学时;3、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包含职业素质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拓展两类课程;4、建议各系部开设专业课时,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以够用为度,每个专业确定3-5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课程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适当加大专业课学时,采取“磨”、“泡”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三公共基础课1、德育课各学期教学内容: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周学时2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周学时2第三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周学时2第四学期:哲学与人生周学时22、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两学期,周学时分别为4、2;每学期安排一周实训,实训内容应保证学生通过省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考前训练;3、语文周学时2,共开设两学期,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4、数学周学时4,第一学期开设;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以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确定本专业的教学内容;5、英语周学时2,共开设三学期;教学内容以语言表达及单词识记为主,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活动”掌握所学知识;建议第四学期增设专业英语个别专业,周学时2;6、体育与健康开设4个学期,周学时2;7、职业素质能力拓展课第一学期素质拓展训练前3学期每学期1周第二学期社交礼仪训练必修2学时、2学分第二学期PPT制作必修2学时,2学分第三学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必修2学时、2学分第三学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选1,1周,2学分第三学期计算机速录2选1,1周,2学分劳动课:第二学期,工科各专业;第三学期,文科各专业;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四、教学管理建议1.加强第一学期教学管理,专业课以技能训练为主,提高学生专业兴趣,降低学习难度,选派优秀教师承但课程;通过每门课程引导学生爱学校、爱专业、爱学习;2.所有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做中学”,快乐学习;3.加强教学考核,如采用在线测试、实施分段考试等4.根据中专教学特点,制定专业技能课程标准5.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丰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年制前二年公共基础课与中专保持一致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例2017-01-03 22:22 | 2楼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建筑工程技术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在建筑行业从事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操作和技术管理工作,能担任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测量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基层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工作;四、人才培养规格1. 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a.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b.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c.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d.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观服务意识;e.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f.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2. 专业知识目标a. 具备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知识;b. 具备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c. 具备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d. 具备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e. 具备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3. 专业技能目标a. 具有正确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b. 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c. 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d. 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和协同工作的能力;e. 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f. 具有施工图纸会审的能力;g. 具有一至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基本技能;h. 具有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能力;i. 具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能力;j. 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4. 证书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证书,方可授予毕业证:a. 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如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职业资格证书;b. 计算机等级证书;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本专业修读总学分169学分,其中必修课128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理论教学学时约2400,实习实训33周,按照1周30学时折算,实习实训占总学时30%;必修课考试形式:★—考试,☆—考查,下同选修课实践教学周六、编写说明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三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按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执行; 本方案为学校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间,设立的其他课程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12017-01-03 9:13 | 3楼一.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型人才;职业岗位:幼儿园教师、早教培训机构教师、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等;一思想品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二知识能力方面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中等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掌握开展幼儿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观察了解幼儿、制定保育和教育目标、指导幼儿游戏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一般知识和方法;能创制简易的玩教具,能正确使用常见的电教设备,能利用电脑制作课件;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积极因素教育幼儿;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意识;三身心素质方面懂得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二.课程设置原则1.时代性与前瞻性课程设置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既要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趋势,贴近幼教就业市场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基本构建起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和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基础性与专业性课程设置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学生特点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体现中等教育的基础性,同时又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征,力求构建科学规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水平;3.综合性与侧重性根据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需要,全方位推进文化课程、艺体课程和专业课程,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基本素养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沟通和整合;同时,实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与学科方向侧重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学有所长、一专多能;4.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设置力求根据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专业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教育实践和学科技能训练,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养实用性幼教人才;三.课程结构本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四部分组成,即“四大块”课程结构,建立以必修课为主渠道,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一必修课必修课是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对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内容;必修课包括三大类,文化基础类: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文科包括政、史、地等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综合理科包括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等;专业理论类: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文学、幼儿教师口语、幼儿园应用文写作等;艺术体育类: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手工、体育、体操等;各类课程都要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渗透德育、陶冶情操、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选修课选修课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是适应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它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素养等;选修课主要有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游戏创编、现代女性与家政、书法、艺术欣赏、礼仪、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等;选修课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开设,每学期两门中选一门,内容要力求体现实用性、综合性、时代性和校本特色;对于不需要整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可采用微型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 三教育实践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熟悉就业环境、了解学前教育特点、掌握保教操作程序、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的安排要贯穿于三年教学活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保教见习: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各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日常保、教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巩固专业思想,促进专业学习;2.课程实习: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与其配套的技能训练;学科教师可根据本学科实际,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适当时间进行实践训练,如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组织能力的训练,保教工作能力的训练等;3.综合实习:组织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性教育及保育实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程内容,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保育、教育和幼儿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职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为就业创造条件;4.顶岗实习; 四活动课活动课是幼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拓宽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性、形成专长、提高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动课要安排在每周的教学活动总量之内,学校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教师辅导,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等,使活动课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活动课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可通过举办讲座、兴趣小组、学科竞赛、社区活动、大型文体表演等形式进行; 四、课程及学时安排全学程共150周,其中教学活动92周,教育实践8周,寒暑假30周,顶岗实习18周,机动2周;全学程具体安排见附表;。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中等职业学校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而设立的。

因此,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1.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先进的职业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2.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3.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合理的职业规划,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4.实践能力:通过实习实习实训等形式,培养学生在相应领域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结合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

2.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专业能力评价:建立科学的专业能力评价机制,通过课堂表现、作品评选、技能竞赛等方式,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水平。

4.职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等,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目标。

5.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和职业素质提升,保证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方面的水平。

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6.学生培养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发展支持。

7.产学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并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和实践。

四、实施策略1.制定详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确保整个培养过程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2.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各环节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培养质量和效果。

3.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

4.积极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

5.加强与企业合作,确保学生的实践环节能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

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等职业学校(中职)人才培养方案通常是根据国家、地区或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而制定的。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般结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德育要求:培养学生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团结互助、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关爱集体的优良品质。

2.智育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3.体育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强健体魄,保持身心健康。

4.美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能够在职业实践中展现艺术表现力。

三、培养内容1.通识教育: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等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专业基础教育:依据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3.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工作岗位实习,提升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4.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开设相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四、学业评价1.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考核、实际操作考核、实习实训考核等多元化方式。

2.评价标准:以学业成绩、实际操作能力、实习实训表现、创新创业成果等为评价标准。

五、发展规划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咨询和个性化发展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继续深造或就业方向。

这只是一个通用的框架,具体的中职生人才培养方案可能会因学校、专业、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中职 国家 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 国家 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国家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国家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培
养的政策和相关计划。

中职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

国家针对中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确定中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培养方向,引导中职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

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定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中职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确保教师具备与职业需要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

4. 实习实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并推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5. 就业指导与服务: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6. 质量监测和评估:建立中职教育的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对学校和学生的培养进行评估,促进中职教育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通过中职国家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国家能够合理规划和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劳动力的优化和结构调整。

江苏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江苏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为优化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完善中层干部竞争机制,发挥中层干部主观能动性,根据教育局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经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于2018年7月 4 日召开学校教职工大会,实行新一轮中层干部竞聘上岗。

竞聘实施细则如下:一、指导思想1.引进竞争机制,激发队伍活力,提高中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2.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干部任用、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完善竞争上岗、择优上岗的用人制度。

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第一线,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竞聘原则1.坚持党管干部、任人唯贤的原则。

2.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4.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教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原则。

5.坚持因需设岗,定编定岗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1.成立由主管部门领导、学校党政领导参加的“竞聘领导小组".组长:卞勇平。

组员:李建中、黄建伟、王理华、杨益粉、周建亮、张洪虎。

主要职责:核定竞聘岗位、职数和岗位职责;对竞聘者进行竞聘条件审核,确定参加竞聘的人选;组织评委对竞聘者的综合素质予以评议评分;按规定确定入围人选;按干部考核程序对入围者进行考核,确定岗位.2.“竞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李建中。

成员:张贵夕、邹金梅、贡俊萍主要职责:组织竞聘演讲;统计分数;公示等与竞聘相关的工作。

3.成立以上级主管部门派出的督察员为组长,由督察员、教工代表组成的“监察仲裁小组”。

“监察仲裁小组”负责对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监察,对在竞聘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进行仲裁,并拥有最终裁决权.4.竞聘者本人、配偶及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竞聘领导小组”、“监察仲裁小组”成员.四、竞聘岗位(共17个)1.中层正职(共9名)党政办公室主任1名;教学科研处处长1名;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处长1名;后勤服务处处长1名;校企合作处(招生就业办、培训处)处长1名;机电技术系主任1名;电子信息系主任1名;经贸管理系主任1名;继续教育学院院长1名。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职人才培养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四项重点工程之一就是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遵循市场的导向性、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研究的学生绝大部分总体素质水平不高,由于对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涵不甚了解,所学专业不适合学生志趣取向等因素,致使很多学生易于产生怠惰心理。

基于以上特点,采用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这些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研究,才能克服厌学情绪,唤醒学生的多元智慧,使研究变得生动,技能得到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认识不足,在办学思想上,重知识,轻技能;在办学模式上,重应试,轻就业,致使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中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紧密依托行业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指导,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革专业课程,实施模块化课程改革,以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主要抓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的力度,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彰显职业教育社会性和就业性的特色。

一)关注社会行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贴近市场办学是中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中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

中职人才培养要在贴近市场办学方面有新突破,做到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增强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针对性和职业能力。

中职院校人才培训计划方案

中职院校人才培训计划方案

中职院校人才培训计划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层次化。

作为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制定一套科学、针对性强的人才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目标1.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体验式教学、技能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独立完成一定的技术工作。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文艺培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培养措施1.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根据各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职业规划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实施。

2.组织职业技能竞赛。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根据竞赛表现情况,在学校或关联企业给予奖励或者推荐到企业实习就业。

3.加强就业实习。

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进行包括暑期实习、校外实习等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心理培养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

5.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或者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发展。

四、考核评价1.职业生涯规划考核。

结合学生在规划课程中的表现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2.职业技能竞赛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成绩评定和奖励。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专业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一览表【模板】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专业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一览表【模板】
06-3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电子电工产业概论》等4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06-4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电子电工产业概论》等4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课程标准
09-2汽车运用与维修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汽车文化》等5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09-3汽车车身修复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汽车文化》等5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汽车涂装》课程标准
09-4汽车美容与装潢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汽车文化》等5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汽车美容装潢基础》课程标准
09-5汽车服务与营销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汽车文化》等5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05-3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机械制图》等5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标准
06电子电工类
06-0专业类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格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2009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江苏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基本要求”,学校制定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根据目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职会计专业应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宗旨,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

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具体的岗位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会计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岗位经验,为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会计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学校可根据常州地区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走内涵发展之路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以江苏省金坛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

走内涵发展之路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以江苏省金坛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

绕 “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 、服务社会 ”三大任 业面 , 延伸专业链或专业群 , 培育与新兴产业和现 务 , 施 “ 范 专 业 ” “ 师 型 团 队 ” “ 训 基 地 ” 代 服 务业 相关 的专 门化 方 向 ,不断 适 应地 方 经济 实 示 、双 、实 层次 提 出的新要 求 。 三 大工 程 建设 , 坚 克 难 , 实创 新 , 进 了 事业 发 展对 人才 规格 、 攻 务 促
“ 以服务 为 宗 旨、 以就业 为导 向 、 以能 力 为本 位 、 以
多年来 ,学校围绕改革发展这一主线 ,坚持 学 校 的核心竞 争力 。 3 业 拓 展 方 向化 。学 校 在 市 场调 研 的基 础 . 专
实践 为 中心 、 以职业 要 求 为标 准 ” 的指 导思 想 , 围 上 , 按照“ 宽基础 , 活模块” 的原则 , 拓宽传统的专
珂 韵l 20 第 期 . 歪 0 年 2 1
名校风采
走 内涵发展之路 为地 方经济建设培 养合格人才
— —
以江苏省金坛 市职 业教育 中心为例

洪 虎
( 金坛市职业教育 中心 , 江苏 常州 2 3 0 ) 12 0

要 :近些年 , 为适应 职业教育发展 的新形势与新任 务 , 苏省金坛 市职业教 育 中心 坚持 以“ 内涵发展 之 江 走
5 . 教育科研全 面化。学校教科研氛 围浓厚 , 参
进 , 具 备 教学 功 能 外 , 除 还具 有 技 术 研 发 、 术 服 与 面广 。“ 技 十一 五 ”期 间 ,学 校 承担 国家 级课 题 1 务 和 生产 性 功 能 。各 专业 实 验 、实训 室 除 确 保 实 项 , 国家 级 课 题 子 课 题 2项 , 级 立 项 课 题 4项 , 省 验 、 训 开 出率 l0 实 O %外 , 能 满 足对 外 培训 、 还 社会 常州 市级 立项 课题 9项 , 研 成果 丰硕 。 科 化 职业 技 能 鉴定 、 特种 行 业 技 能鉴 定 、 市 职 工技 全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2.20•【字号】苏教职[2012]36号•【施行日期】2012.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现就全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系统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二)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三)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中等职业课程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强化整体设计。

(四)强化校企融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主动争取行业、企事业单位支持,并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共同执行、共同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第1篇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职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本方案旨在规范中职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及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1. 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3. 熟练掌握一门以上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4.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

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和选修课程四大类。

1. 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思想政治、体育、艺术等;2. 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置,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3. 实践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4.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方向,提供多样化选修课程。

四、教学安排1. 学制:三年制中职教育;2. 教学计划:按照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合理衔接;3. 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培养;4. 教学评价: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五、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3.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六、校企合作1. 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 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传递行业前沿信息;3. 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4. 鼓励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

七、学生管理与服务1.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4. 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助力学生顺利就业和创业。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为探索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与生产、教学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使专业建设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更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特成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一、总则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指导和顾问性质的专家机构,对专业改革和建设起着督查、建议和咨询作用。

专业在建设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应积极为本专业发展献计献策,促使学校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组织机构(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热心于职业教育、关心支持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校外行业专家以及本校教育教学水平丰富、学术水平高且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

(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由各专业部推荐,校长审批。

由学校颁发聘书,每届任期三年,可连聘连任。

根据实际情况个别人可以在任期内作调整。

(三)专业建设指导委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1名,秘书1名,委员7~9名,应尽可能吸收行业协会代表、劳动培训机构代表以及企业法人代表参加。

校外委员不少于1/2,主任和副主任委员中至少有一名是校外委员,秘书由本校人员担任,负责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并根据主任要求联络和组织各委员召开工作会议。

三、工作制度(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1~2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会议召集人,秘书负责组织,主任委员主持,根据需要,可适当扩大参加会议人员范围和增加会议的次数。

(二)工作计划在主任委员主持下,由全体委员讨论制定,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实施。

(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并提出专业建设指导改革的意见和建设。

(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本专业教学计划、校企合作计划、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或修订工作;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训规格、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办学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一、专业调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调研的基本思路是,将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区域行业的发展相结合,掌握苏南以及长三角等电子类企业的岗位设置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对毕业生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明确的认识,为专业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重建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专业调研的方法是,成立专业调研小组,首先搜集苏南地区电子信息行业现状资料、发展规划,现状分析报告、发展方向;同时积极搜集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动态资料。

其次是实地考察苏锡常及周边城市电子器件生产类、电子产品制造类和销售服务类的典型企业,通过与历届毕业生、行业企业专家、部门主管、车间主任、技术员、生产一线工人、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的访谈交流,以及问卷调查、座谈会、电话、E-ma i 1等方式进行调研。

对生产企业相关人员,主要了解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岗位、人才需求、人才结构等;对用人单位,主要了解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对历届毕业生,主要了解其岗位适应性、职业发展、职业提升能力要求及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二、电子类人才需求调研1.国家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宏观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工业化社会将逐步过渡到以信息价值生产为中心的“全球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全面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为人类提供新的思维、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手段和新的就业机会。

在信息社会,知识和信息能更快、更有效地转变为物质财富。

哪个国家在信息技术上占有优势,哪个国家就会高速高效地发展。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将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有:集成电路,如通用的、新结构的 CPU、DSP、数/模、模/数转换器、存储器、可编程器件等核心关键芯片;新型元器件技术,如机电元件、印制电路板、敏感元件和传感器、频率器件、新型绿色电池、光电线缆、新型微特电机、电声器件、半导体功率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和真空电子器件等;网络和通信技术,围绕宽带多媒体、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内容应用、农村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通信等业务,重点开发下一代网络产品、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宽带无线接入/数字集群设备、家庭网关、智能终端、智能信息处理和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设备、宽带多媒体网络设备和数字内容产品;计算机技术,重点开发高性能计算、网格计算、面向微处理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计算和高可信计算等相应产品;开发普适计算、信息打印输出和智能计算等相应产品,同时,开展对量子计算、光计算和生物计算等非经典计算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数字音视频技术,重点发展数字音视频编解码设备、数字电视、宽带数据广播设备、数字音频广播设备、数字光盘等;显示技术,重点发展液晶、等离子、有机电致发光和投影等显示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格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2009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江苏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基本要求”,学校制定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根据目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职会计专业应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宗旨,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

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具体的岗位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会计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岗位经验,为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会计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学校可根据常州地区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6、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多证制”教育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管理软件操作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对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根据会计专业的技能特色,要以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核算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形成会计专业领域的实训教学体系,并以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主体,实行“多证制”制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2009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按照这一表述,我校应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人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常州市社会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学校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应符合这一培养目标。

我校会计专业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处于会计教育系列的初级层次,主要培养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以及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统计、营销、管理(领班、主管)等方面工作的技能人才。

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中职办学层次,适应常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要求如下:(一)知识结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本专业所必要的文化基础和经济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计算机应用、点钞、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操作技能等,并且通过参加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如普通话、口才、礼仪、心理调节等。

(二)能力结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

一般能力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

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与职业活动技术领域的应用性针对性及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谨慎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

具体能力要求有:A、点钞和小键盘数字录入。

能识别钞票真假,并快速准确点钞,能快速准确的通过小键盘进行数字录入。

B、记账、算账、报账、理财。

能熟练运用会计知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能为有关各方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C、计算机操作。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出纳、电算会计处理,开展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工作。

D、市场营销。

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能针对中小工商企业及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推销各种产品和服务。

E、交往合作能力。

善于与人沟通和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结合,大力推进工学交替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校建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中包括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的厂长、经理和本校领导及会计专业骨干教师。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会计专业建设全过程,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讨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每年召开一次用人单位专家骨干座谈会,沟通信息,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训大纲与方案等;根据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态度特点,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确定本专业的课程和课程结构。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年调研交流一次,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的研究工作。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及操作标准或岗位职责,制定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课程中体现新方法、新规范和地方行业特色。

积极开展市场需求调研。

学校会计专业设置建立在良好的市场就业基础之上,毕业生有明确的实习就业岗位和指向。

学校每年召开一次用人单位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座谈会,每年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一次人才市场调研和本校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交教科室,交流情况,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毕业生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

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

学校还应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教育、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

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学校据此执行。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学校将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学校和实习单位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重视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特别是会计模拟综合实训。

要在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学校应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特别是根据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的校本课程,形成以任务、项目及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实行模块式教学。

我校会计专业主要课程有:会计基础、会计基础实训、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广泛开设选修课。

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内容达到40%以上。

根据学生就业的企业和就业岗位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这样培养的学生更能贴近市场需要,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我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增减)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心理健康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财经应用文音乐硬笔书法公共关系会计基础财务会计金融基础电算会计成本会计市场营销税收基础经济法基础企业管理基础统计基础会计基础训练计算技术计算机应用财务会计训练英语听说训练书法点钞会计电算化网络基础ExcelWordWindows会计模拟实习中英文录入英语口语就业指导普通话珠算数字书写硬笔书法中英文录入点钞会计实务口语表达电算会计实务应用文写作以上为四个学期的课程,第五、六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或参加对口单招。

2、积极探索会计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主线,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重点教育学生在会计专业岗位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而不在于是什么和为什么)。

在讲技能的同时讲知识,如第一学期学习会计课程时就应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包括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每个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会计实务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