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合集下载

受力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是工程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研究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所产生的力学效应的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

1.平衡法。

平衡法是最基本的受力分析方法之一,它基于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利用平衡法来确定物体所受的外力大小和方向,从而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2.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受力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我们可以利用力的合成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然后再利用力的分解将合力分解为多个分力,以便更清晰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自由体图法。

自由体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将物体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然后绘制物体的自由体图,标注出物体所受的外力和支持反力,从而进行受力分析。

4.力矩法。

力矩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力对物体产生的力矩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利用力矩法来确定物体所受的外力对其产生的力矩,从而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5.应力分析法。

应力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计算物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我们可以利用应力分析法来确定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力大小和方向,从而进一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总结。

受力分析是工程力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受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受力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决工程问题。

希望本文介绍的受力分析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

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

物理受力分析的方法
物理受力分析是通过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定物体所受力的性质、大小和方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1. 自由体图法:将物体从它所受到的外力中抽象出来,以便观察和分析各个力的作用情况。

可以绘制一个自由体图来表示物体和作用于该物体的所有力,并考虑物体所受的力和力的性质。

2. 力的分解法: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分解为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方向的分力,以便更好地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和其它因素。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复杂的受力情况。

3. 牛顿定律:利用牛顿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第一定律说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或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一个外力作用于它。

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第三定律说明了对于每个力的作用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系统分析法:分析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其的作用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系统中的物体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的情况。

5. 能量守恒原理: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物体的受力和受力后的行为。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涉及运动和能量变化的问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受力分析方法,根据具体的受力情况和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高中物理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高中物理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众多物理问题的关键。

正确地分析物体所受的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规律,从而顺利地解决各类力学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首先,我们要明确力的基本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压力等等。

当我们面对一个物体时,第一步是确定研究对象。

这个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比如,在分析一个放在斜面上静止的木块时,木块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而在研究一个用绳子连接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时,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就是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对象后,接下来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分析力。

一个常用且有效的顺序是先分析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大小为 G = 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在地球上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然后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弹性形变。

常见的弹力有支持力、压力、拉力等。

例如,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就有向上的支持力;用绳子悬挂一个物体,绳子对物体就有向上的拉力。

摩擦力也是经常遇到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要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来判断。

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正压力,其大小为 f =μN,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在分析受力时,要注意每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比如,木块放在斜面上,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而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斜面施加给木块的。

同时,要善于运用假设法来判断力的存在与否。

假设某个力不存在,看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会发生改变,如果会改变,那么这个力就是存在的。

另外,要注意物体所处的环境和运动状态。

比如,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就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就可能会受到摩擦力。

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在物理学中,物体受力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研究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变化。

通过对物体所受力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预测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力的平衡状态。

本文将介绍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力的分类、受力图和力的平衡条件。

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所受到的力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

在受力分析中,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形状和运动方式。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状态会保持不变,直到外力的作用改变了它的状态。

因此,受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平衡状态。

二、力的分类在受力分析中,力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力的分类:1. 接触力:是指物体与其他物体接触时的相互作用力,如摩擦力、支持力等。

2. 弹力:是指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由其弹性产生的恢复力。

3. 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其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4. 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如行星间的引力作用。

5. 阻力:是指当物体在介质中运动时,由于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三、受力图受力图是受力分析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描绘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

在绘制受力图时,我们通常使用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根据受力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和方向关系。

以一个典型的受力图为例,假设一个物体被施加了水平拉力和重力作用力。

受力图中,我们可以通过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水平拉力和重力作用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值上的标注。

四、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各个受力之间必须满足力的平衡条件。

力的平衡条件有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合力矩为零。

1. 力的合力为零:当物体受到的力合成的结果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根据向量相加的规则,可以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进行矢量合成,如果矢量合成的结果为零,则力的合力为零。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
1、明确研究对象,明确对象所处状态及题目条 件。 2、由易到难进行分析,先重力→弹力→摩擦力 →其他性质的力。 3、通过对照物体状态检查物体受力分析的正确 性。
三、分析方法
1、隔离法: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单独分析。
例1:物体以一定的速度V冲上粗糙的斜面,分 析物体在向上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V f G
FN
例2:用力F作用在物体B上,AB以相同的速度, 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各接触面均粗糙,分 析物体AB的受力情况,分别画出A、B的受力 示意图。 V
A
B
F
例3:用F=10N的力作用在物体A上,A、B两 物体均静止不动,求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 A B F
拓展
练习
A B C D
F
2、整体法: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作为 一个整体来分析,只分析整体所受外力,而不 分析内部受力。 例4:上一题中,分析B所受的地面对它的静摩 擦力。 A B F
例5:A、B两物体均静止,判断地面对B物体 的摩擦力的方向。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A B C、没有摩擦力 D、无法判断 分析:将A、B两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水平方向 不受力,则地面对B物体无摩擦力。
拓展练习: A C B
例6:若A、B、C均静止 于水平地面,分析地面对 C物体的摩擦力。
例7:如图所示,A物体静止,B在外力F的作 用下匀速拉出,分别画出A、B的受力示意图, 各个接触面均粗糙。
A B F
1、画出图AB各物体所受的力(球面和竖直墙 面光滑,其它粗糙)
2、分析下列各图中A、B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 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作出受力分析图 F
B A
A B
B
A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知识中的基础内容,也 是重要内容,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 究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 功。

《3.4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说课稿

《3.4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说课稿

《3.4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这是沪教版(2019)高中必修第一册第3章“力与相互作用”中的第3.4节内容。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力与相互作用”这一章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

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则是这一章节的关键部分。

就好比盖房子,前面学的力的基本概念等知识是砖瓦,这一节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把这些砖瓦合理地组合起来构建房屋的框架。

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力的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为后面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材内容分析这部分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确定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析物体受到的各种力,以及如何正确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等。

教材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如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悬挂着的小球等,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蕴含着很多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物理思维方式。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确定研究对象,并且熟练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判断方法。

能够正确分析物体受到的各种力,并准确画出受力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种实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就像科学家们研究物理问题一样,一丝不苟。

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以及按照正确顺序分析物体受力。

这就像我们要去旅游,得先确定目的地(研究对象),然后按照一定的路线(分析顺序)去游览各个景点(各种力)。

正确判断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以及方向。

受力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的方法
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方向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物体所受力的组合,以及力的作用对物体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
1. 全局受力分析法:将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分析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力,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通过综合考虑所有的力,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平衡条件。

2. 部分受力分析法:将物体分解为多个部分或组件,分析每个部分所受到的力。

这种方法常用于复杂的物体或系统,通过对各个部分的受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整个系统的受力情况。

3. 自由体受力分析法:将物体与其它物体或系统分离,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体进行受力分析。

在分析自由体时,通常只考虑物体所受到的外界力,忽略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4. 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法: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通过观察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推测物体所受到的反作用力。

5. 受力平衡分析法:对于静止物体或力的合力为零的物体,根据受力平衡条件进行受力分析。

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可以确定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或者计算出缺失的力。

通过以上受力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所受到的力,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影响。

从两条思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从两条思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ʏ吴 勇自然界中不同物体间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造就了物体的形状㊁运动状态等发生变化㊂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密切相关,要想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就必须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呢概括地说,可以从相互作用的角度㊁运动与力关系的角度两条思路入手㊂下面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㊂思路一: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入手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分析的物体,可以选质点或结点为研究对象,也可以选单个物体或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2)遵循一定的顺序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力的示意图,一般情况下按照重力㊁弹力㊁摩擦力等的顺序进行分析;(3)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存在多力或少力现象,确保画在力的示意图中的各个力都能够找得到施力物体㊂图1例1 如图1所示,一个三角形木块与倾斜天花板表面接触,木块被一竖直圆柱体顶住而静止㊂(1)若天花板表面光滑,则木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2)若天花板表面粗糙,则木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1)当天花板表面光滑时,木块要想保持静止状态,则一定不受天花板对它的摩擦力和弹力作用,而只受重力G (施力物体为地球)㊁圆柱体对它的弹力F (施力物体为圆柱体)两个力的作用,如图2甲所示㊂(2)当天花板表面粗糙时,若木块与天花板刚好接触而无挤压,则木块依然只受重力G ㊁圆柱体对它的弹力F 两个力的作用,如图 图22甲所示;若木块与天花板之间有挤压,则木块受到重力G ㊁圆柱体对它的弹力F ㊁天花板对它的弹力N 和摩擦力f 四个力的作用,如图2乙所示㊂注意: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研究对象受到的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画在力的示意图中㊂图3拓展:如图3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木块A ㊁B 叠放在一起,木块A 与天花板表面接触,木块B 被一竖直圆柱体顶住而静止㊂(1)若天花板表面光滑,则A ㊁B 两木块各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2)若天花板表面粗糙,则A ㊁B 两木块各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1)若木块A 与天花板之间无挤压,则木块A 受到重力G A ㊁木块B 对它的弹力F 和摩擦力f 三个力的作用,如图4甲所示;若木块A 与天花板之间有挤压,则木块A 受到重力G A ㊁天花板对它的弹力N ㊁木块B 对它的弹力F 和摩擦力f 四个力的作用,如图4乙所示㊂木块B 受到重力G B ㊁圆柱体对它的弹力F 弹㊁木块A 对它的弹力F '和摩擦力f '四个力的作用,如图4丙所示㊂图433物理部分㊃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一使用 2021年11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以由A ㊁B 两木块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A +G B 和圆柱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弹力F 弹两个力的作用,可能受到天花板对它竖直向下的弹力N 作用,一定不受天花板对它沿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作用㊂因此当天花板表面粗糙时,A ㊁B 两木块的受力情况与(1)相同㊂思路二:从运动与力关系的角度入手进行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其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反映其受力情况㊂因此进行受力分析一定不能孤立进行,而要用联系的观点,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反推其受力情况㊂图5例2 如图5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小车上放着由轻弹簧连接的A ㊁B 两物体,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 =1k g ,m B =0.5k g ,两物体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 m a x 1=4N ,f m ax 2=1N ,弹簧的劲度系数k =0.2N /c m ㊂(1)为保证两物体随车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弹簧的最大伸长量是多少?(2)为使两物体随车一起以最大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1)因为两物体随车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且弹簧为伸长状态,所以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f A 一定向右,而物体B 受到的静摩擦力f B 的方向和大小均不确定㊂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设弹簧的弹力为F 弹,两物体与车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由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的整体有f A +f B =(m A +m B )a ,对物体A 有f A -F 弹=m A a ,解得F 弹=m Bf A -m A f B m A +m B ㊂要使F 弹最大,则需f B 为负的最大值,f A 为正的最大值㊂将f A =f m a x 1=4N ,f B =-f m a x 2=-1N 代入上式得F 弹m a x =2N ㊂根据胡克定律得F 弹m a x =k x m a x ,解得弹簧的最大伸长量x m a x =10c m ㊂(2)因为两物体随车一起以最大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且弹簧为伸长状态,所以由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的整体受到的外力(A ㊁B 两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都向右,且为最大值㊂设两物体与车的加速度为a ,以由两物体和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f B =(m A +m B )a ,解得a =f A +f Bm A +m B㊂将f A =f m a x 1=4N ,f B =f m ax 2=1N 代入上式得a =103m /s 2㊂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A -k x =m A a ,解得x =103c m㊂当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为不定力时,可以先对它进行假设,再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假设是否成立㊂ 图6拓展:如图6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斜面体上㊂现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拉滑块,使得二者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㊂A .滑块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B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f =F c o s θC .滑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不为零D .地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因为斜面体和滑块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所以必有F c o s θ=f ,F s i n θ+N =(M +m )g ,选项B 正确,D 错误㊂以滑块为研究对象,若滑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零,则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为零,要使滑块处于平衡状态,则F =m g s i n θ,选项C 错误㊂当F >m g s i n θ时,斜面体对滑块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当F <m g s i n θ时,斜面体对滑块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㊂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选项A 错误㊂答案:B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龙县第六中学(责任编辑 张 巧)43 物理部分㊃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一使用 2021年11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跟水平面垂直
大小
特点
重心(重心 不一定在物 体上)
G mg
1.弹簧的弹 力直于 1. 两个物 体直接接触, 接触面,指向被压 或支持物体。 2.发生弹性 2.轻绳:沿绳且指 形变。 向绳收缩的方向。
摩 擦 力
有相 静 摩 1.接触 对运 擦 面粗糙 动趋 力 2.相互 势 接触 滑 3.发生 有相 动 弹性形 摩 对运 擦 变 动
2.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
明确研究对象是平衡态,还是非平衡态。
3.隔离研究对象。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并分析周围有哪 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力的作用。
4.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到的性质力,画出受力分析示意图
⑴重力一定有: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⑵弹力看四周:看研究对象与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个 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弹力的个数小于等于接触点(面) 的个数。
(3)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 压力、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 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大小: 滑动摩擦力f=μN 静摩擦力f0、最大静摩擦力fm可由二力 平衡求,在近似计算时,fm近似等于f
种类 重 力
产生条件
物体在地球 表面及附近
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什么叫物体的受力分析?
把研究对象在给定的物理环境中所有作 用力(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 是受力分析。
二.受力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1.依据力产生的条件性质
在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时,根据该力产生的的条件是否 完全具备来判断
(1)重力 产生: 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分析物体受力情况一般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明确____________;(2)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确定这些力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分析时一般按重力、 力、 力的次序进行;(3)按问题要求,做出相应回答,画出该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或图示。

【练习】1.如图所示,各接触面均光滑,已知物体所受重力G=50 N ,挡板对球的支持力为N 1=30 N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为N 2=40 N ,请在图上画出球所受各力的图示。

2.图中物体A 都处静止状态,试在图上画出A 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

34.在图中分别画出A 、B 两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A 、B 静止,但中间绳子有张力)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B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弹力;C .弹力就是弹簧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D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6.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弹力的方向总是同形变方向相反的;B .相互挤压的物体间,弹力的方向总是同接触面的切面相垂直;C .弹力总是沿着形变方向的;D .绳子产生的拉力的方向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7.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间接触面是粗糙的,并且相互挤压,它们之间就一定有摩擦力存在;B.只要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又存在相对运动,它们之间就一定有摩擦力;C.物体做减速运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接触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8.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这是因为( )A.手握瓶子的力大于瓶子的重力;B.手握瓶子的力等于瓶子的重力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的重力;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的重力9.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滑动速度增大时滑动摩擦力增大;B.接触面积减小时滑动摩擦力减小;C.相对滑动速度减小时滑动摩擦力增大;D.滑动摩擦力随接触面间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10.物体独自沿水平桌面滑行且速度逐渐减小,在这一过程中对该物体施加作用力的物体( )A.只有桌面;B.只有地球;C.只有桌面和地球;D.桌面、地球及另一个使物体向前运动的施力体1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擦力方向有时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动力;C.摩擦力大小不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D.接触面没有形变,就一定没有摩擦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一: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受力分析的方法1、研究表明物体(对象)会受到力的作用(通常同时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

2、受力分析就是要我们准确地分析出物体(对象)所受的力,并且能用力的示意图(受力图)表示出来。

3、隔离法:在分析被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时,要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各力什么性质的力,力的大小,方向怎样,并将它们一一画在受力图上,这种分析的方法叫隔离法。

4、内力与外力:内力是指对象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外力是指对象以外的物体给所研究对象施加的力。

5、整体法:取多个物体作为对象,分析此对象所受到的力。

(注:在整体法中只分析外力不要分析内力)三:一般采取以下的步骤分析1、确定研究对象,即据题意弄清我们需要对哪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

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场力(如电场力,磁场力等)。

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殊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四:实例分析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球平面上的物体球(4)在力F 作用下行使在路面上小车V(5)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3.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A(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接触面光滑)(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接触面不光滑.(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4)在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5)各接触面均光滑A物块A(1)A 静止在竖直墙面上v(2)A 沿竖直墙面下滑((4)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6)在拉力F 作用下静止(5)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4.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 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行使向(2)行使向(4)静止的杆,竖直墙面光滑(5)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6)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
滑动 摩擦 力
FN
f
F
G
分析:
匀速直线
F合 为0
水平方向合力为0
竖直方向合力为0 f=µ FN=µG
f =F
FN=G
4
摩擦力f可以单独计算
4、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0 角的外力F而处于静止
FX=F cos300 Fy=F sin300
静摩 擦力
y
FN
Fy
F
300
f
x
FX
分析:
静止
F合 为0
物体的受力分析
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
1、物体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
FN
分析:
G
静止
F合 为0
FN=G
2
2、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 而处于静止
静摩擦 力
FN
f
F
G
分析: 静止 F合 为0
水平方向合力为0
竖直方向合力为0
f =F
FN=G
3
3、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 而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6
G
摩擦力f可以单独计算
二、物体在斜面上
1、物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
y
FN
f
x
Gx
GX=G
sin300
300
300
Gy
Gy=G cos300
分析:
G
静止
F合 为0
沿斜面方向合力为0
f = Gx
垂直斜面方向合力为0 FN=Fy
7
y
FN
2、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Gx
f
x
GX=G
sin300
300
300

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或将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分析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的受力情况时,若每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都相同,可以先取整体研究,若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需将物体隔离分析。

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例1:如图6-10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均保持静止,以F f1、F f2、F f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F f1=5N ,F f2=0N ,F f3=5NB .F f1=5N ,F f2=5N ,F f3=0NC .F f1=0N ,F f2=5N ,F f3=5ND .F f1=0N ,F f2=10N ,F f3=5N例2:质量均为m 的四块砖被夹在两竖直夹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11所示。

试求砖3对砖2的摩擦力。

例3:(08年崇文二模)如图6-12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μ=0.50的水平 地 面上,A 物体质量 m =10kg , B 物体质量M =30kg 。

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 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 。

现有一水平推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使A 、B 两物体一起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4m 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 ) (g 取10m/s 2) A .100N B .200N C .250N D .300N例4:如图6-13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一、课标要求1.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理解物体受力图.2.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认识.二、课前复习1.常见的力有哪几类?重力、弹力、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分别怎样判断和计算?f滑=μN f静由受力平衡解得三、自主探究一、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1).如图3-45以对灯受力分析来研究受力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

灯是我们受力分析对象。

第二步:隔离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重力、绳子拉力第三步:进行分析受力,顺序是: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只画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

竖直向下的重力,沿OA绳子的拉力,沿OB绳子的拉力。

(2)、分析受力的注意事项:1、受力分析时要注意防止“漏力”和“添力”。

按顺序进行受力分析是防止“漏力”的最有效的措施。

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添力”的措施之一。

2、画受力图示时,只画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画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

且将力标在物体重心上。

3、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通过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4、分析受力时要结合力的产生条件。

二、受力分析的实例案例1. 如图3-46 a图,对拔河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运动员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G、绳子拉力F、地面支持力N、地面静摩擦力f。

受力示意图如3-46 b图。

思考与讨论1:拔河比赛时,取得胜利的因素?地面的摩擦力要大:所以压力要大,即反作用力重力大;地面要粗糙,即摩擦因数大案例2.如图3-47,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

当一个行李箱随带匀速运动时,对行李箱受力分析。

a中行李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输送带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如图3-48所示。

思考与讨论2:放在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由于有向下滑的趋势,是不是除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外还有一个下滑力的作用?除这三个力外,没有下滑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

3.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生相 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力、被动力,有摩 擦力必有弹力)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大小: (1).滑动摩擦力f=μFN,动摩擦因数μ,FN指物体对 接触面的正压力,其大小与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等大. (2).静摩擦力f可由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最大静摩擦 力fm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近似计算时,fm近似等 于滑动摩擦力
小 结
一.分析受力的步骤: 1.确定分析的对象 2.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 并作出力的示意图 二.分析受力的依据 1.产生力的条件 2.物体的运动状态
能力提升练习 1、叠放在物体C的斜面上的物体A与B,共同
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A.B物体受重力、A给的正压力、C给的支
(摩擦力既可以充当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
二、受力分析基本步骤
受力分析:即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作出 口诀: 力的示意图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防止“漏力”和“添力” 重力肯定有 现象,按一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受力分析是防止“漏力”的最 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按照以下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并把它从周围物体隔离出来 . 弹力查四周 2. 分析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 用。 动、静摩擦分仔细 3.观察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 逐个分析与这些接触物对 研究对象的弹力、摩擦力(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最后再找其他力 (当很难判断是否受弹力、静摩擦力时,可根据 假设法进 行判断.) 4.只分析研究对象 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 分析完后要检查 所施加的力. 5.为了使问题简化,将物体简化,将所有力的作用点都画在 警防“漏力”与“添力” 物体的重心上.(对杆进行受力分析时例外)

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
GFra bibliotek运动的物体
水平路面上向右行驶的汽车
F支 f G F牵 先分析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 再分析水平方向上的牵引力和阻力
F支 f F压 G f
分析左侧物体B的受力情况:
竖直方向上:重力,地面的支持力, A对B的压力。
水平方向上:A受到向右的力有向右 的运动趋势,所以对B有向右的摩擦 力,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所以有向右 的运动趋势,因此受到地面对其向左 的摩擦力。
物体受力分析
1.分析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 2.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3.先分析数值方向上的力,后分析水 平方向上的力
受力分析
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
F支
1.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竖直向 下的重力,因此先画重力。 2.接着画出竖直方向上的支持力。 G
F支
1.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
2.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
例:如图所示:物体A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 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画出 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F 分析: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A随传送带匀速向右运动,他们之 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 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
G
例:(浙江杭州卷)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 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停止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A 。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___ C 。 (3)当将输送带突然停止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N
T T G G 光滑球,绳竖直张紧
光滑球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2.分析球的受力
FN T
Ff
G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即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物体分析。 即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 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注意 力的方向)
A
F
f2
B
f1
GA
N1 GB
受力分析
若A B一起加速向右运动呢?
A B F
N2 N f
A
F
f2
B
f1
GA
N1 GB
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
f2
f1
4)画完受力图后再做一番检查.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 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 措施。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B.分析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状态, 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力和运动的一致性)
练习2 .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1)静止
N
f0
F
G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2 .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 体。 (2)向右匀速运动 N v f
F
G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2 .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3)向左运动
N v f
F
G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N v f F v f F N
产生条件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方向
大小
作用点
二、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就是分析出物体所有 受到的力。
2、要做到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就必须保证不多一个力、不少 一个力,保证每个力的方向都与实 际相符。
受力分析四依据
一、力的物质性:任何一个力都不可能脱离物体而 单独存在,必须同时与两个物体相联系,即施力物 体和受力物体。 例1:子弹从枪口射击后,在跟水平成30°仰角的 方向上运动,画出子弹的受力分析图。 有人会说子弹受到高温高压气体施于 子弹向前的力F1 惯性不是力。 二、力的条件性:依据各种力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和 特性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时,必 须根据该力产生的的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来判断。比 如:两物体若未直接接触,则不存在弹力和摩擦力;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但没有相互挤压,则不存在弹 力,也不存在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则一 定不存在摩擦力等等
受力分析
若A B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呢?
A B F
N1
N
A
f
f1
B
F
GA
N2 GB
受力分析
若A B一起加速向右运动呢?
A B F
N1
N
A
f
f1
f2
B
F
GA
N2 GB
受力分析
若A B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呢?
A B F
N2
N
f
A
F
f2
B
f1
GA
N1 GB
受力分析
若A B一起加速向右运动呢?
A B F
N2 N f
3、按顺序分析受力。
一重二弹三摩擦,有外力直接加。
接触力应逐个接触面去找,必要时要用力的概 念和产生条件或假设法去判断这个接触力是否 存在。
受力分析时应注意: 1、应防止“漏力”和“添力”。
为防止“漏力”-----必须按正确的顺序去分析。
为防止 “添力”----注意找施力物体,找不到则 没有。 2、深刻理解“确定研究对象”的含义。题目要 求分析A物体受力,那么A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 用力就不是A物体受的力。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1)不要找该物体施加给其它物体的力。 研究对象是A,只分析其他 物体对A的作用力。 A
2)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 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A B 研究对象为C。 C
F
C
FB
G
2、隔离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5)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
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 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时,研究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 运动状态. A B 1)匀速时 F A F FN
B
A
G
Ff
2)加速时
A B
FN F A Ff
G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1.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复习基本知识 1.力
(1)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3)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用语言描述 (5)力的测量: 测力计(如弹簧秤)
2.力学中的三种力
三、力的相互性:某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 也必然受到其它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不存在只施力而 不受力的物体,也不存在只受力而不施力的物体。在分 析几个相互联系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可从力的相互性 考虑。 四、力和运动的一致性: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是由 受力情况决定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总是一致的.比如: 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为零 等等。 例2 如图,两物块在水 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 线运动,两物块保持相 对静止,分别画出两物受 力分析图。
G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4.如图所示。 N
f
G 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 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N
v
G N f G
随传送带一起 向右匀速运动
传送带由静 止开始起动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6 .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v
N f0 N f0
并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力的作用。 A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A。 B FA C A GA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B。 假设我们分析物体C。 FC C FA ′ GB FB ′ GC
FB
B
3)要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
A. 重力一定有: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B. 弹力看四周:看研究对象与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 个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 C.摩擦力看接触面:注意有弹力的接触面如果是不光滑的,并 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则画出摩擦力.
v
G
G
向上运输
向下运输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7.如图所示,电梯上的人。
N N
f0升
刚踏上电梯的瞬间
受力分析练习
系统均静止
F
A B F A B
F
光滑球
受力分析
T1
T2
T
G
G
受力分析
N2
T N f G 通常杆受到的力直接画在作 用点上,不用平移到重心上 G N1 F
光滑球
3、画受力图时,箭尾画在作用点上。(重心) 4、不能总认为,物体在运动方向一定受到里的 作用。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1)静止
N
G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1. 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2)向右运动 N v
f 光滑 G G 不光滑 N v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3.如图所示。
静止:
f0 N G
F
F
G
匀速下滑:
v
f F N G
下滑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4.如图所示。
N
G 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或下滑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4 .如图所示。 N f0 N f
G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