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的原子模型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玻尔的原子模型 课件
C.n=2跃迁到n=1时辐射的光子
D.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光子
经典理论模拟下的核式
结构中电子运动特点与
困惑
事实 理论 光谱特征
原子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光谱分立性 分立 不分立
早在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之前的
1885年巴耳末观察到了氢原子的一组分立
的谱线满足:
1 11
R(22 -式结构模型存在的问题
(1)是核式结构本身存在问题?
定:
h Em En
二、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玻尔原子模型图示 ∞n--数-子-量---E0/eeVV
5
-0.54
4
-0.85
电子
3
-1.51 激
发
2
-3.4 态
+
原子核
基态
玻尔原子模型
1
-13.6
氢原子能级图
三、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巴耳末系谱线
紫2外、线成区 功4预00言nm了----氢----原----子-----的存可见其在光它其区系它-----谱系----线谱----线--700nm 红外线区
(3)不同于经典理论,应表达成假设。
二、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 子轨道半径只能是某
些分立的数值。
•且电子在这些轨道上 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
不产生电磁辐射
针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
二、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 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 的状态.波尔指出,原 子的不同的状态中具有 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
D.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光子
经典理论模拟下的核式
结构中电子运动特点与
困惑
事实 理论 光谱特征
原子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光谱分立性 分立 不分立
早在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之前的
1885年巴耳末观察到了氢原子的一组分立
的谱线满足:
1 11
R(22 -式结构模型存在的问题
(1)是核式结构本身存在问题?
定:
h Em En
二、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玻尔原子模型图示 ∞n--数-子-量---E0/eeVV
5
-0.54
4
-0.85
电子
3
-1.51 激
发
2
-3.4 态
+
原子核
基态
玻尔原子模型
1
-13.6
氢原子能级图
三、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巴耳末系谱线
紫2外、线成区 功4预00言nm了----氢----原----子-----的存可见其在光它其区系它-----谱系----线谱----线--700nm 红外线区
(3)不同于经典理论,应表达成假设。
二、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 子轨道半径只能是某
些分立的数值。
•且电子在这些轨道上 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
不产生电磁辐射
针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
二、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 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 的状态.波尔指出,原 子的不同的状态中具有 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
物理18.4玻尔的原子模型PPT课件新人教选修35
事 原子光谱是不 实 连续的线状谱
气体导时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所
提出现矛盾
获
得 原子稳定性事实 否定
氢光谱实验
的
卢瑟福的核 式结构模型
出 建科立
?玻尔模型
学出现矛盾
事
假
实 复杂(氦)原电子在某处否单定位体积内出玻现尔的模概型率——电建子立说云
光谱
量子力学 理论
学以致用
[例1]
学以致用
练习:对玻尔理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D )
A、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 量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
示
1
)
赖曼系
-13.6
➢问题1:巴尔末公式有正整数n出现,这里我们也用正整数n来 标志氢原子的能级。它们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
巴尔末公式:
1R λ
1 22
1 n2
n=
氢 原
n=5
子 n=4
能 级
n=3
跃
迁 与
n=2
巴 耳
光 谱
末
图
系
n=1
n 3,4,5,
0 -0.54 eV -0.85 eV -1.51 eV -3.40 eV
精神,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 • 教学重点: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 教学难点: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回顾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汤姆孙发现电子
否定
原子不可割
建立
汤姆孙的西 瓜模型
出现矛盾
α粒子散射实验
否定
原什么? ➢问题3:试解释原子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 ➢问题4:不同元素的原子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特
气体导时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所
提出现矛盾
获
得 原子稳定性事实 否定
氢光谱实验
的
卢瑟福的核 式结构模型
出 建科立
?玻尔模型
学出现矛盾
事
假
实 复杂(氦)原电子在某处否单定位体积内出玻现尔的模概型率——电建子立说云
光谱
量子力学 理论
学以致用
[例1]
学以致用
练习:对玻尔理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D )
A、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 量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
示
1
)
赖曼系
-13.6
➢问题1:巴尔末公式有正整数n出现,这里我们也用正整数n来 标志氢原子的能级。它们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
巴尔末公式:
1R λ
1 22
1 n2
n=
氢 原
n=5
子 n=4
能 级
n=3
跃
迁 与
n=2
巴 耳
光 谱
末
图
系
n=1
n 3,4,5,
0 -0.54 eV -0.85 eV -1.51 eV -3.40 eV
精神,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 • 教学重点: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 教学难点: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回顾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汤姆孙发现电子
否定
原子不可割
建立
汤姆孙的西 瓜模型
出现矛盾
α粒子散射实验
否定
原什么? ➢问题3:试解释原子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 ➢问题4:不同元素的原子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特
人教版 物理 选修3—5 18.4 玻尔的原子模型(共24张PPT)(优质版)
三、玻尔的原子理论之定态假设:
2、定态假设:(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 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尽管电子 在做变速运动,却不辐射能量,因此这些状态是稳定的; (1)当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中,具 有不同的能量,即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些量子化的能 量值叫作能级。 (2)原子中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能量 最低的状态叫作基态,其他的能量状态叫作激发态。
五、玻尔理论的成功与局限性:
1.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 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轨道 量子化假设把量子观念引入原子理论,这是玻尔的原子理论之所以成功 的根本原因
2.玻尔理论的局限性:对更复杂的原子发光,玻尔理论却无法解释,它过多 地保留了经典粒子的概念。把电子运动看成是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 动。
四、玻尔原子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3.解释了气体导电发光现象:
处于基态的原子受到电子的撞击,可以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 不稳定的,会自发地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放出光子,最终回到基态。
4.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原子从较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能级差,由于 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因此原子的发射 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
大学以E.卢瑟福为首的科学集体,从此和卢瑟福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关系。
1912年,玻尔考察了金属中的电子运动,并明确意识到经典理论在阐明微观现象 方面的严重缺陷,赞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在电磁理论方面引入的量子学说,创造性地 把普朗克的量子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概念结合了起来。
1913年提出了量子不连续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提 出了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
玻尔的原子模型 课件
一、玻尔理论提出的前夜
假如我们就处在卢瑟福建立核式结构那个时代, 我们会提出什么样的假说呢?前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哪 些科学家不同于经典的新观念可以给我们启发呢?
1、1900年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破 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成功解释了黑 体辐射规律。
2、1905年爱恩斯坦提出了光本身就是一个个不 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建立了光子新概念,成功 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核的式哪结一构个模现型象与使我得们 “生 枣活 糕的 式哪 ”
些原物子体模运型动寿模终型正相寝似? ?
地球
卫星
核式模型
太阳
地球
一、玻尔理论提出的前夜
1、人类建立原子模型的历程
卢瑟福时代的原子事实与经典分析
经典理论模拟下的核式 结构中电子运动特点与 光谱特征
早在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之前的
1885年巴耳末观察到了氢原子的一组分立
二、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一)、玻尔原子理论:(1913年) 1.轨道量子化与定态
(1)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原子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2)原子量子化的能量值叫能级,原子在这些状态时
稳定,叫做定态,定态分基态和激发态。
2.频率条件
原子在定态间跃迁时,它只能辐射(或吸收)一定 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
3、近代的原子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原子核
近代原子模型
概率 电子云
Hδ
Hγ
Hβ Hα
∞n---410-nm----434-nm--486-nm-656-nm---
E/eV
0 eV
5
-0.54
4
普丰
-0.85
3
布喇 帕邢系 开系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
经典物理学认为 电子在原子中的 运动是连续的, 而玻尔的原子模 型则认为电子只 能在特定的轨道 上运动。
经典物理学认为 电子在原子中的 能量是连续的, 而玻尔的原子模 型则认为电子的 能量是量子化的。
经典物理学认为 电子在原子中的 运动是受电磁力 作用的,而玻尔 的原子模型则认 为电子在原子中 的运动是受量子 力学规律的作用。
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玻尔原子模型是量子力学的基石,对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玻尔原子模型提出了电子轨道的概念,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奠定了基 础。
玻尔原子模型激发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兴趣,推动了科学教育的 发展。
玻尔原子模型对科学教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物理学领域,还涉及到 化学、生物等学科。
05
对玻尔原子模型的探讨和评价
玻尔的科学成就
提出玻尔模型: 描述原子结构
和电子运动
提出量子力学: 解释微观世界
的现象
提出互补原理: 解释量子力学
中的矛盾
提出波粒二象 性:解释微观 粒子的波粒二
象性
玻尔的学术影响
提出玻尔模型,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提出互补原理,对量子力学的诠释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出量子跃迁理论,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出氢原子光谱理论,为量子力学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钾原子: 玻尔模型 能够解释 钾原子光 谱的规律 性
铷原子: 玻尔模型 能够解释 铷原子光 谱的规律 性
验证的意义和局限性
验证了玻尔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局限性:无法解释某些现象, 如电子自旋等
局限性:无法解释某些实验结 果,如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等
04
玻尔原子模型的影响和贡献
对量子力学发展的影响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1(10张PPT)(鲁科版选修3-5)
gkxx精品课件
氢原子的光谱图
可 见 光 区
特点 1.几种特定频率的光 2.光谱是分立的亮线
gkxx精品课件
原子光谱
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子光谱,不同原子,其原子 光谱均不同
gkxx精品课件
gkxx精品课件
n= n=5
E h
2.461015 HZ
n=4 n=3
c 1.22107 m
n=2
E4= -0.85ev E3= -1.5
E1= -13.6ev
2、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到n=1的能级时,能辐射出多少 种的光子,它们的频率gkx是x精多品课少件
E2
的这些轨道才是可能的gk。xx精品课件
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1、能级: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在每个 状态中,原子的能量值是确定,各个确定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2、基级:原子尽可能处于最低能级,这时原子的状态叫基态, 较高能级所对应的状态叫激发态。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时,原子会辐射能量,而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 原子要吸收能量,辐射(或吸收)能量
一、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能量不连续的状态中。在这些状态 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变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这些状态叫做定态。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只能处在一些 分立的轨道上,它只能在这些轨道上绕核转动而不产生电磁辐射。
2、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
第3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gkxx精品课件
问题
按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原子核 做圆周运动,你会发现什 么问题?
n=1
n=2
人教高中物理选修玻尔的原子模型公开课教学课件PPTppt文档
辐射光子?什么情况下吸收光子?光子的频率满
足什么条件?
点击
一、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假设1:定态假设
针对稳定性提出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 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 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 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 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
返回
假设2:轨道量子化假设 结合核式结构模型提出
4 3 12
分立的
rn = n 2 r1
(r10.05n3m )
n=1,2,3
返回
假设2:轨道量子化假设
∞ 6 5 4 3 2
激
0 eV
发 态
-0.54eV
-0.85eV
-1.51eV
-3.4eV
1 基态
-13.6eV
➢能级:量子化的能量值
En
=
1 n2
E1
(E1=-13.6eV) n=1,2,3
人教高中物理选修玻尔的原子模型公开课教学课件PPT
( n m )
4 0 0
1 λ
R
1 22
1 n2
5 0 0
6 0 0
7 0 0
18.4 玻尔的原子模型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原子的稳 定性,也无法解释光谱的分立特 性。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13年玻 尔在卢瑟福学说的基础上,把普 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 上,提出了玻尔理论。
布拉克系 帕邢系 巴耳末系
赖曼系
1.气体导电发光的机理 是什么? 2.为什么原子放射的光 谱是一些分立的亮线? 3.为什么不同的元素具 有不同的特征谱线呢?
三、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成功: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不足:无法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
玻尔的原子模型-PPT
逸出功为6、34eV得金属铂
1
-13.6
发生光电效应。
例7、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得能级上,
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
得光子总数就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得激发态得
氢能原 级子上跃得迁 原到 子各 总较 数低得能1级得。原子数都就是处在该激发态 n 1
A、1200 B、2000 C、2200 D、2400
说明3 处于激发态得原子由于不稳定,会自发 得向低能级跃迁,并产生不同频率得谱线。
l对于量子数为n得一群氢原子,向较低得激发态 或基态跃迁时,可能产生得谱线条数为N=
n(n 1)
2
但如果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 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得轨道上,在某段时 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得情 况只有一。
12、75eV得光子去照射大量处于基态得氢原
子,则(
)
A、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
到n=4得激发态上去
n ∞
B、有得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 4
3
到n=3得激发态上去
2
C、氢原子最多能发射
3种波长不同得光 D、氢原子最多能发射
1
6种波长不同得光
En/eV 0-0.85 -1.51原子吸收某种单色光得
事实
原子光谱就是
不连续得,就 是线状谱
以上矛盾表明,从宏观现象总结出来得经 典电磁理论不适用于原子这样小得物体产 生得微观现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13 年丹麦得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学说得基 础上,把普朗克得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 统上,提出了玻尔理论。
•围绕原子核运动得电 子轨道半径只能就是
某些分立得数值。
4、根据玻尔得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得半径 ( )D A、可以取任意值 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 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得任意值 D、就是一系列不连续得特定值
人教版物理选修-玻尔的原子模型-ppt精品课件
E/eV
0 -0.54 -0.85 -1.51
-3.4
1
人教版物理选修3-5 18.4 玻尔的原子模型(共28张PPT)【P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赖曼系
-13.6
20
人教版物理选修3-5 18.4 玻尔的原子模型(共28张PPT)【P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思考与讨论:
1. 根据氢原子能级取值量子化,如何解释 原子的光谱是分立的线状谱?
7.先用低 倍镜找 到叶肉 细胞, 然后换 用高倍 镜观察 。注意 观察叶 绿体随 着细胞 质流动 的情况 ,仔细 看看每 个细胞 中细胞 质流动 的方向 是否一 致致。
8.内质网 以类似 于“出 芽”的 形式形 成具有 膜的小 泡,小 泡离开 内质网 ,移动 到高尔 基体与 高尔基 体融合 ,成为 高尔基 体的一 部分。 高尔基 体又以 “出芽 ”方式 形成小 泡,移 动到细 胞膜与 细胞膜 融合, 成为细 胞膜的 一部分 。
hc
1 n2
2π2e4k 2me h2
1 ( 22
2π2e4k h2
2me
)
1 2π2e4k 2me ( 1 1 )
h3c
22 n2
17
人教版物理选修3-5 18.4 玻尔的原子模型(共28张PPT)【P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1
1 R( 22
1 n2 )
1 2π2e4k 2me ( 1 1 )
4
原子光谱对玻尔创立原子结构具有重 要作用,然而最初玻尔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玻尔曾这样说道: “人们总以为[光谱是]神奇的,但在 那儿不可能取得进步.这就彷佛你有蝴蝶的 翅膀,那么其色彩等等当然是非常有规律的, 但是没有人想到能从蝴蝶翅膀的颜色推出生 物学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初,接秦之敝,诸 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 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 卖子,就食蜀、汉。天下 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 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经济残败、百废待兴
修养生息、轻徭薄赋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西汉建立之初, 经过秦末农民战争,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元气,汉 初实行休养生息的 政策。对外与匈奴 “和亲”,对内轻 徭薄赋。
罢 1、“无为而治” 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匈奴南下侵汉;
黜 诸侯“自为法令,拟于天子”—七国之乱 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百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家 3、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
崇
“有为”而治。
独 尊 儒 术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前179——前104年)广
川人(今河北景县人)向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创立 新儒学。
2、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思想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 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 新的思想体系。
#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
#思想核心: 大一统(“新”所在)
天人感应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三画 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 谓之王。”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原子在始、 末两个能级Em和 En( Em>En )间 跃迁时发射光子 的频率可以由下 式决定:
h Em En
人们早在了解原子内部结构之前就已经观 察到了气体光谱,不过那时候无法解释为什么气 体光谱只有几条互不相连的特定谱线,玻尔理论 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人们早在了解原子内部结构之前就已经观 察到了气体光谱,不过那时候无法解释为什么气 体光谱只有几条互不相连的特定谱线,玻尔理论 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漆碗:第三文化层(距今6500~6000年).利 用红外光分析其表面,其光谱图和马王堆汉墓出 土漆皮的裂解光谱图相似.
X射线照射激发 荧光,通过分析荧 光判断越王勾践宝 剑的成分.
玻尔理论成功的解释并预言了氢原子 辐射的电磁波的问题,但是也有它的局限 性.
在解决核外电子的运动时 成功引入了量子化的观念
下面我们来了解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何谓“黄老之学”?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黄老之学
“黄”:黄帝的学说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老”:老子的学 说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同时又应用了“轨 道”等经典概念和 有关牛顿力学规律
除了氢原子光谱外,在解决 其他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玻尔理论解决了原子的稳定性和 辐射的频率条件问题,把原子结构的 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
完
高考资源网制作 高中物理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古代思想 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但在秦始皇“焚 书坑儒” 的思想统治之下终于划上了句号。 秦实行暴政,民心大失,二世而亡。代秦 而起的是西汉王朝,西汉统治者又如何吸 取秦亡史训,稳固天下民心呢?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作用:?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2、黄老之学的兴起(汉初)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楚汉战争
汉初的经济状况
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 低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 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 差.由于原子的能级不连 续,所以辐射的光子的能 量也不连续,从光谱上看, 原子辐射光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频率只有 若干分立的值.
光谱分析的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 应用,一种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即使很少, 也能观察到它的光谱.因此光谱分析可以用 来确定样品中包含哪些元素,这种方法非常 灵敏,利用光谱还能确定遥远星球的物质成 分.
适应社会状况而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何谓“黄老之学”?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2、黄老之学的兴起(汉初) 3、黄老之学的作用
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起到什么作用?
1、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轨道半 径只能是某些分立的数值,这些 现象叫做轨道量子化;
2、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状态, 在这些状态中,尽管电子在做变 速运动,却不辐射能量,因此这 些状态是稳定的;
3、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之中具有不
玻
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
尔
量子化的。
玻尔从上述假设出发,利用库仑定律和牛顿 运动定律,计算出了氢的电子可能的轨道半径 和对应的能量.
量子论初步 光电效应 光子、光的波粒二象性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物质波 不确定关系
玻尔的原子模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叩开了微观世界的 大门,物理学家根据有研究提出了关于原子结构 的各种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的 解释实验现象,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但是与经 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
D、大一统思想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 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d、儒学之外其他
各个学派的消亡
D A、bd B、abd
C、acd D、abc
课后活动建议: 就汉代由“黄老之治”到“独尊儒术”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讨论。
汉武帝的作为
广设学校 推行儒学
3、新儒学的评价
• 巩固国家的统一,打 击地方割据势力。
• 限制君主的权利,使 君主实行“仁政”。
• 兴办学校,有利于教 育的发展。
•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 统治地位。
总结
原 西汉初年,
因
经济残败 百业待兴。
无为不适应集权
原 新儒学的大一统 因 统治者的有为愿望
黄
老 内 治身、治国 之 容 无为而无不为 学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 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 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 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 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 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
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 ,国 力增强。汉初的“无为” 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 打下了坚实基础。
黄老之学
“黄”:黄帝的学 说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老”:老子的学 说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 为” 作用: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到汉武帝时期为什么汉初的 黄老之学被新儒学所取代 ?
罢
独
黜
尊
百
儒
家
术
1、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新儒学的兴起)
独
尊
内 容
天人感应 实行仁政
儒
术
作 经济恢复 用 国力增强
作 巩固国家统一
用
限制君主权利 儒学独尊地位
练习
1、西汉初年,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
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统治的需
要。 B、儒学思想已经过时。
A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
2、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rn n 2 r1
氢
1
原 子
En n2 E1
能
级
n 1,2,3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原子最低能级所对应的状态叫做基态,比基 态能量高的状态叫激发态.
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电子克服库仑引 力做功增大电势能,原子的能量增加要吸收能 量.
原子也可以从激发态向 基态跃迁,电子所受库仑 力做正功减小电势能,原 子的能量减少要辐射出能 量,这一能量以光子的形 式放出.
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政治的兴衰、王朝的更迭以及人类的一切均决定于天 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
A、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 要求
B D、汉武帝对先秦之儒的不满
3、儒学到了汉被赋予 了新的含义,主要是: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
按照经典物理学的观点去推 断,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带有电 荷,运动中要辐射电磁波,电子 损失了能量,其轨道半径不断缩 小,最终落在原子核上.由于电 子轨道的变化是连续的,辐射电 磁波的频率也会连续变化.
事实上,原子 是稳定的,辐射电 磁波的频率也只是 某些确定的值.
1913年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汉书.食货志》
经济残败、百废待兴
修养生息、轻徭薄赋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西汉建立之初, 经过秦末农民战争,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元气,汉 初实行休养生息的 政策。对外与匈奴 “和亲”,对内轻 徭薄赋。
罢 1、“无为而治” 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匈奴南下侵汉;
黜 诸侯“自为法令,拟于天子”—七国之乱 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百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家 3、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
崇
“有为”而治。
独 尊 儒 术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前179——前104年)广
川人(今河北景县人)向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创立 新儒学。
2、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思想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 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 新的思想体系。
#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
#思想核心: 大一统(“新”所在)
天人感应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三画 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 谓之王。”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原子在始、 末两个能级Em和 En( Em>En )间 跃迁时发射光子 的频率可以由下 式决定:
h Em En
人们早在了解原子内部结构之前就已经观 察到了气体光谱,不过那时候无法解释为什么气 体光谱只有几条互不相连的特定谱线,玻尔理论 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人们早在了解原子内部结构之前就已经观 察到了气体光谱,不过那时候无法解释为什么气 体光谱只有几条互不相连的特定谱线,玻尔理论 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漆碗:第三文化层(距今6500~6000年).利 用红外光分析其表面,其光谱图和马王堆汉墓出 土漆皮的裂解光谱图相似.
X射线照射激发 荧光,通过分析荧 光判断越王勾践宝 剑的成分.
玻尔理论成功的解释并预言了氢原子 辐射的电磁波的问题,但是也有它的局限 性.
在解决核外电子的运动时 成功引入了量子化的观念
下面我们来了解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何谓“黄老之学”?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黄老之学
“黄”:黄帝的学说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老”:老子的学 说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同时又应用了“轨 道”等经典概念和 有关牛顿力学规律
除了氢原子光谱外,在解决 其他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玻尔理论解决了原子的稳定性和 辐射的频率条件问题,把原子结构的 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
完
高考资源网制作 高中物理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古代思想 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但在秦始皇“焚 书坑儒” 的思想统治之下终于划上了句号。 秦实行暴政,民心大失,二世而亡。代秦 而起的是西汉王朝,西汉统治者又如何吸 取秦亡史训,稳固天下民心呢?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作用:?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2、黄老之学的兴起(汉初)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楚汉战争
汉初的经济状况
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 低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 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 差.由于原子的能级不连 续,所以辐射的光子的能 量也不连续,从光谱上看, 原子辐射光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频率只有 若干分立的值.
光谱分析的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 应用,一种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即使很少, 也能观察到它的光谱.因此光谱分析可以用 来确定样品中包含哪些元素,这种方法非常 灵敏,利用光谱还能确定遥远星球的物质成 分.
适应社会状况而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何谓“黄老之学”?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黄老之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2、黄老之学的兴起(汉初) 3、黄老之学的作用
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起到什么作用?
1、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轨道半 径只能是某些分立的数值,这些 现象叫做轨道量子化;
2、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状态, 在这些状态中,尽管电子在做变 速运动,却不辐射能量,因此这 些状态是稳定的;
3、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之中具有不
玻
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
尔
量子化的。
玻尔从上述假设出发,利用库仑定律和牛顿 运动定律,计算出了氢的电子可能的轨道半径 和对应的能量.
量子论初步 光电效应 光子、光的波粒二象性 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物质波 不确定关系
玻尔的原子模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叩开了微观世界的 大门,物理学家根据有研究提出了关于原子结构 的各种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的 解释实验现象,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但是与经 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
D、大一统思想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 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d、儒学之外其他
各个学派的消亡
D A、bd B、abd
C、acd D、abc
课后活动建议: 就汉代由“黄老之治”到“独尊儒术”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讨论。
汉武帝的作为
广设学校 推行儒学
3、新儒学的评价
• 巩固国家的统一,打 击地方割据势力。
• 限制君主的权利,使 君主实行“仁政”。
• 兴办学校,有利于教 育的发展。
•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 统治地位。
总结
原 西汉初年,
因
经济残败 百业待兴。
无为不适应集权
原 新儒学的大一统 因 统治者的有为愿望
黄
老 内 治身、治国 之 容 无为而无不为 学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 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 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 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而不 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 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
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 ,国 力增强。汉初的“无为” 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 打下了坚实基础。
黄老之学
“黄”:黄帝的学 说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老”:老子的学 说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 为” 作用: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到汉武帝时期为什么汉初的 黄老之学被新儒学所取代 ?
罢
独
黜
尊
百
儒
家
术
1、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新儒学的兴起)
独
尊
内 容
天人感应 实行仁政
儒
术
作 经济恢复 用 国力增强
作 巩固国家统一
用
限制君主权利 儒学独尊地位
练习
1、西汉初年,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
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统治的需
要。 B、儒学思想已经过时。
A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
2、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rn n 2 r1
氢
1
原 子
En n2 E1
能
级
n 1,2,3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原子最低能级所对应的状态叫做基态,比基 态能量高的状态叫激发态.
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电子克服库仑引 力做功增大电势能,原子的能量增加要吸收能 量.
原子也可以从激发态向 基态跃迁,电子所受库仑 力做正功减小电势能,原 子的能量减少要辐射出能 量,这一能量以光子的形 式放出.
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政治的兴衰、王朝的更迭以及人类的一切均决定于天 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
A、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 要求
B D、汉武帝对先秦之儒的不满
3、儒学到了汉被赋予 了新的含义,主要是: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
按照经典物理学的观点去推 断,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带有电 荷,运动中要辐射电磁波,电子 损失了能量,其轨道半径不断缩 小,最终落在原子核上.由于电 子轨道的变化是连续的,辐射电 磁波的频率也会连续变化.
事实上,原子 是稳定的,辐射电 磁波的频率也只是 某些确定的值.
1913年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