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常导致儿童在社交交往、语言沟通、行为举止等方面出现困难。
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儿童进行的治疗方式,通过刺激儿童的感官系统,帮助其改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注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感统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触觉训练:通过按摩、游戏等方式,刺激儿童的触觉系统,帮助其改善身体协调能力、缓解焦虑情绪等。
2. 视觉训练:通过让宝宝观察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提高其视觉注意力和视觉空间感知能力。
3. 听觉训练:通过让宝宝听不同的声音、音乐等,提高其听觉注意力和听觉辨别能力。
4. 前庭觉训练:通过让宝宝进行旋转、摇晃等游戏,刺激其前庭觉,帮助其改善身体平衡能力、缓解眩晕感等。
5. 本体觉训练:通过让宝宝进行肌肉收缩、放松等训练,提高其本体觉能力,帮助其改善身体控制能力、提高自信心等。
感统训练需要在专业的康复医生或特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在家进行。
同时,感统训练不是治疗自闭症的唯一方法,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触觉疗法幼儿自闭症患者舒缓异常感知的有效方法

触觉疗法幼儿自闭症患者舒缓异常感知的有效方法触觉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和调节幼儿的触觉系统,以帮助他们舒缓异常感知的有效方法。
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触觉疗法可以提供一种安全、舒适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身体意识、调节情绪、提高社交能力和注意力。
本文将介绍触觉疗法在幼儿自闭症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幼儿的益处。
一、触觉疗法的原理触觉疗法是基于触觉系统对人体发展和功能的重要影响而设计的。
自闭症患者常常存在触觉过敏或触觉低敏的问题,导致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异常反应。
触觉疗法通过刺激幼儿的触觉系统,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触觉感知和处理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异常感知问题。
二、触觉疗法的方法1. 深压力刺激:通过给予幼儿适度的深压力刺激,如轻轻按摩、包裹、挤压等,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到身体的边界和位置,增加身体意识。
2. 触觉游戏:通过触摸、揉捏、抚摸等触觉刺激,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触觉质地和温度,提高触觉敏感度。
3. 摇晃和旋转:通过摇晃和旋转的运动,可以刺激幼儿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提高他们对身体位置的感知。
4. 感官室内环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有序的感官环境,提供适度的触觉刺激,如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柔软的垫子等,帮助幼儿放松和集中注意力。
三、触觉疗法的益处触觉疗法在幼儿自闭症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带来以下益处:1. 舒缓异常感知:通过触觉刺激,可以帮助幼儿舒缓异常感知,减少对外界刺激的过敏或低敏反应。
2. 提高身体意识:触觉疗法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身体意识,提高对身体边界和位置的感知,从而改善他们的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
3. 调节情绪:触觉疗法可以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减少焦虑和冲动行为,提高情绪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4. 提高社交能力:通过触觉疗法,幼儿可以与治疗师或家长进行互动,增加社交经验和技能,提高社交能力。
5. 增强注意力:触觉疗法可以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和参与活动的能力。
四、触觉疗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触觉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个体化:触觉疗法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包括刺激方式、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等。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沟通困难、刻板行为等。
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1.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主动与他人沟通等社交技能。
2. 认知疗法:通过认知训练,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变其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3.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刺激孤独症儿童的各种感官,使其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
4.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按摩等物理方法,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肌肉协调性,提高身体控制能力。
5. 艺术疗法: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提高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这些方法都需要有专业的康复师进行指导和实施,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关注。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训练,孤独症儿童可以得到有效的康复和改善。
- 1 -。
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社交互动和沟通的困难,以及经常出现强迫性和重复性行为。
在孤独症的幼儿中,感觉统合问题也经常出现,即对感官输入的处理和整合困难。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目标为提升孤独症儿童感觉系统功能及其整合认知能力的干预方法。
一、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和原理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来自身体各感官系统的信息进行组织和整合的过程。
在感觉统合训练中,通过刺激孤独症儿童的感官系统,促进感觉信息的处理和整合,提高感觉功能和认知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可涉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运动等多个感官系统。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1. 视觉训练通过使用视觉刺激,如图片、颜色和形状等,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视觉辨别和认知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益智游戏或拼图,让孩子观察和辨认不同的图形和颜色。
2. 听觉训练通过使用声音刺激,如音乐、声音和语言等,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听觉感知和理解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音乐疗法或听力训练游戏,让孩子辨认不同的音调和节奏。
3. 触觉训练通过使用触觉刺激,如触摸、按摩和触觉游戏等,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触觉感知和处理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触觉刺激物品,如细软毛刷和触摸球,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触觉输入。
4. 嗅觉训练通过使用嗅觉刺激物资,如香水和食物等,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嗅觉感知和辨别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气味物品,让孩子辨认出不同的味道和气味。
5. 运动训练通过使用运动训练和平衡练习,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身体协调和运动技巧。
例如,可以进行体能活动和平衡训练,如跳绳和站立平衡训练,以促进孩子的身体感知和动作控制。
三、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和效果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效果。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孩子可以更好地处理和整合感觉信息,提高感官功能和认知能力,增强社交互动和学习成果。
1. 提高感觉感知和辨别能力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孩子可以提高感觉系统的灵敏度和感知能力,更好地感知和辨别外界的感觉信息。
自闭症儿童教育措施

自闭症儿童教育措施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交能力训练:这是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训练他们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如学习认识自己、发展主动行为、处理人际关系等。
2. 言语训练: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言语障碍,因此言语训练也是教育措施的一部分。
通过训练构音器官和提高认知理解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尽可能改善说、听和语言交际能力。
3. 认知训练:针对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力、情绪能力、认知灵活性等6大认知能力进行训练,有助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认知水平。
4. 感知觉训练:这种训练旨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5. 自理能力训练:针对衣、食、住、行、入厕等方面展开训练,使自闭症孩子能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6. 精细动作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涉及手眼协调能力,用手指抓握物体的能力和协调双手同时运动的能力,如两指捏、多指捏等。
7. 情绪问题训练:针对情绪问题进行干预,教会孩子以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融入社会。
8. 家长教育:家长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长要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平时不要呵斥或者打骂,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
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有不明确的地方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尽早改善自闭症症状。
9. 心理咨询: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10. 辅助技术:使用辅助技术如平板电脑、应用程序和游戏等,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沟通、学习和社交技能。
11. 学校支持: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支持,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资源教室和专门的教师团队。
12.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如康复中心、心理咨询机构和社交活动,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支持。
13. 持续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育措施,以确保他们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之,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判断困难与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判断困难与训练方法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是社交交往困难、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
自闭症儿童在感知判断方面存在困难,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儿童感知判断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方法改善他们的感知判断能力。
一、感知判断困难的原因1. 神经发育异常:自闭症儿童大脑神经回路的发育存在异常,导致他们在感知判断方面存在困难。
例如,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识别面部表情、声音音调的变化,或者无法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
2. 过度专注细节:自闭症儿童往往过度专注于细节,而忽视整体。
他们可能对某个特定的事物或对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却无法将这些细节与整体联系起来。
这种过度专注细节的特点使得他们在感知判断方面存在困难。
3. 理解抽象概念困难:自闭症儿童常常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他们更倾向于处理具体的事物和信息,而对于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和应用。
这使得他们在感知判断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训练方法改善感知判断能力1. 社交技能训练: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交往困难是他们感知判断困难的重要表现之一。
因此,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和理解他人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音调。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故事和社交游戏等方式进行,以提高他们的社交感知判断能力。
2. 整体感知训练:针对自闭症儿童过度专注细节的特点,可以进行整体感知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观察和辨认整体图像、绘画和拼图等活动进行。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将细节与整体联系起来的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感知判断能力。
3. 概念理解训练:针对自闭症儿童对抽象概念的困难,可以进行概念理解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的实例和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抽象概念。
例如,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让他们理解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抽象概念。
4. 多感官刺激训练:自闭症儿童常常对于感官刺激有着特殊的需求和反应。
因此,通过多感官刺激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感知判断能力。
自闭症儿童教育方法

自闭症儿童教育方法一、个性化教学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和程度都不同,因此教学方法和内容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针对孩子的兴趣、喜好和认知能力进行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二、语言训练语言是自闭症儿童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在语言训练中,重点是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和阅读技巧。
通过模仿、重复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语言基础,并逐渐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
此外,一些自闭症儿童可能会有发音障碍或语言迟缓,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口部肌肉训练和语音矫正。
三、社交技能训练自闭症儿童在社交方面存在困难,因此社交技能训练是教育方法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角色扮演、集体游戏等活动,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分享、合作以及表达情感。
这些技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实践和应用,才能逐渐成为孩子的习惯行为。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需要提供一种支持性的社交环境,让孩子有更多机会与同龄人交往。
四、感知觉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可能存在异常,因此感知觉训练也是教育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触觉治疗等方法,帮助孩子调整感知觉输入,提高他们的感觉调节能力和感觉意识。
感知觉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孩子对环境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的各种挑战。
五、日常技能训练日常技能训练着重于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包括自理能力、时间管理、家务技能等。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教孩子学习如何自己穿衣服、上厕所、洗漱等基本生活技能。
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定时吃饭、作息等。
六、家长参与家长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与学校和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困难。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中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巩固练习和扩展学习。
家长的支持和陪伴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如何训练自闭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儿童的感知觉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疾病,会对他们的感知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训练自闭儿童的感知觉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认知和适应能力。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训练自闭儿童的感知觉。
1.创造安静的环境:自闭儿童对噪音和刺激非常敏感,因此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减少背景噪音、降低刺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感知。
2.使用视觉辅助工具:自闭症儿童通常对视觉刺激更敏感,可以使用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他们提高感知力。
例如,使用图表、图片、标志等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信息。
3.提供触觉刺激:自闭症儿童可能对触觉刺激不太敏感,因此需要提供适当的触觉刺激来帮助他们感知和理解环境。
例如,提供各种不同的触觉体验,如触摸涂料、沙子、不同材质的物品等。
4.利用儿童喜欢的活动进行感知训练:自闭症儿童通常对特定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可以结合这些活动来进行感知训练。
例如,通过拼图、积木、迷宫等游戏来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和手眼协调能力。
5.提供持续和重复的训练:对于自闭儿童来说,感知觉的训练需要持续和重复。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不断练习和巩固已学习的感知技能。
6.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训练社交感知:自闭症儿童在社交感知方面通常存在困难。
因此,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训练社交感知能力。
例如,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学习理解和识别情绪和意图。
7.利用个人喜好来进行感知训练:根据自闭儿童的个人喜好进行感知训练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
例如,如果他们对音乐感兴趣,可以在音乐中进行感知训练,如辨别不同的音符、节拍和音调等。
最重要的是,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需要耐心和理解。
每个孩子的发展和需求都不同,因此需要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和方法。
同时,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与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训练计划,以确保自闭症儿童得到最好的支持和培养。
儿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儿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
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相处能力训练建议:能够逐渐努力做到可以用目视、摇头、摇摇头、微笑、动作等则表示认知他人的骂人,并会用别人能够认知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去抒发自己的心愿和建议。
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含穿衣、排便、个人洁净、入厕等自理能力),应当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挑选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显著。
建议:能够逐渐努力做到可以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够协调环境,运用尚无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须要。
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展开训练和自学。
"游戏"就是儿童自学的媒介,它能够加深儿童身体的发育;减少受到教育的机会;鼓舞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1、肌张力异常:肌张力过低,持物不稳,或肌张力过高,手指不能自如开合;2、细致动作发展缓慢:从一种动作的掌控发展至第二种动作,所需的时间比正常儿童多几倍;3、双手协调能力差:需要双手协调才能完成的技巧很难掌握,即使掌握也不能自如应用,看起来动作笨拙,其中也有手眼协调差的原因;4、手眼协同能力差:视觉无法有效率掌控调节手的行动,或是手无法按视觉的建议行动;动作速度缓慢,动作反应迟钝;5、手部本体感觉较差,在做精细动作时需要视觉辅助。
自闭症认知训练内容

自闭症认知训练内容
自闭症认知训练(Autism Cognitive Training,ACT)是指针对自闭症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自闭症患者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行为能力和社交互动能力。
自闭症认知训练包括各种各样的训练内容,如学习新技能、理解语言、词汇拓展、社交能力培养等。
1、学习新技能。
自闭症认知训练有利于自闭症患者学习新技能,比如家务、购物、社交交流等。
训练中,自闭症患者将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新技能,比如通过观察、实践、回想等方式。
2、理解语言。
训练中会教给自闭症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语言,以及如何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训练还会帮助自闭症患者更好地理解别人所说的话,比如让他们学习语言的不同形式、学习表达情感的语言和礼貌的语言。
3、词汇拓展。
训练中还会让自闭症患者进行词汇拓展,比如不断拓展他们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4、社交能力培养。
社交能力培养是训练的重要部分,训练会帮助自闭症患者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训练将教给自闭症患者如何和别人正确交流,如何应对不同的社交情境,如何发现别人的观点和情感,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自闭症认知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认知能力,还可以改善他们的行为表现和社交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自闭症认知训练的内容广泛,得益于发展科技,训练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比如计算机辅助训练、游戏式训练等。
今天,许多家长和教师正在利用这些训练方式来帮助自闭症患者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3-6岁自闭症孩子认知训练小游戏,满满的干货

3-6岁自闭症孩子认知训练小游戏,满满的干货一、了解认知训练1、认知能力是什么?什么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
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3种认知能力: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的能力);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
2、什么是认知训练?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3-5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岁儿童已能初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能初步理解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等。
应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
认知训练应以孤独症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选择训练内容,以培养与提高孤独症儿童多项认知能力为目标,以图形、数字、符号及文字为训练材料。
3、认知训练的具体目标: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知觉、记忆、表象、思维等各方面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康复目标。
在家庭康复中,认知训练的内容包括注意训练、图形认知、颜色认知、数字认知、同类匹配、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比较排序等等。
4、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儿童的认知活动是有规律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
新生儿出世后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步行反射等。
不久,又在这些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条件反射。
当然,这些活动还不是认知,只能说是认知发展的最初基础。
婴儿出生4~5个月,还不能认识外界物体是永久存在的。
在他看来,存在的只有他直接感知到的东西。
譬如,他正在玩皮球,如果皮球滚到地下看不见了,他不会去找皮球,而是转移注意去看或玩别的东西了。
从半岁到2岁,才逐渐认识到物体的永存性。
5、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容:儿童认知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基础认知,综合认知。
自闭症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早期发育阶段的神经发育障碍。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社交、语言、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异常,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我深感教育的艰辛与挑战。
以下是我的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其他家长有所帮助。
一、接纳与理解首先,家长要学会接纳和理解自闭症孩子。
自闭症不是孩子的错,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家长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接纳孩子的不足,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接纳和理解的基础上,家长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1. 保持平和的心态。
面对孩子的异常行为,家长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避免因焦虑、愤怒等情绪影响孩子的康复进程。
2. 理解孩子的需求。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孩子在社交、语言、行为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建立信任关系。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二、科学教育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教育心得:1. 早期干预。
越早发现、干预,孩子的康复效果越好。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2. 个性化教育。
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需求,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3. 模仿学习。
自闭症孩子往往缺乏社交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社交技能。
4. 正面强化。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注重正面强化,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情绪管理。
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影响康复。
三、家庭支持自闭症孩子的康复需要全家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我对家庭支持的几点建议:1. 家长要相互支持。
面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家长要学会互相倾诉、交流心得,共同应对困难。
2. 寻求专业帮助。
家长要积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为孩子的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3.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家长反馈及感知训练分享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家长反馈及感知训练共享1. 背景介绍在幼儿园中,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自闭症儿童通常面临着沟通困难、社交障碍等问题,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和关怀。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反馈和感知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2. 家长反馈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通常会对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效果进行反馈,他们可能会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其他孩子的互动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接触这些家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个性化关怀和教育,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环境。
3. 感知训练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感知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感知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
这种训练可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训练,帮助孩子在感知上更加全面。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的自闭症儿童教育需要更多专业化的帮助和关怀。
家长的反馈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而感知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质量。
我认为,学校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帮助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总结:通过对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家长反馈及感知训练的共享,我们了解到了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的关切和期望。
感知训练则成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来帮助自闭症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关怀。
在写作中,我会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探讨,并加入更多实际案例和研究成果来支持我的观点。
文章将以从简到繁的方式展开,深入解析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期帮助你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
自闭症儿童在学习和社交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和关怀。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反馈至关重要,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
家长的反馈通常包括对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效果的评价。
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教案

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2. 掌握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2. 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 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1)注意力缺陷:自闭症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心。
(2)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理解能力低。
(3)社交困难:自闭症儿童缺乏社交技能,不喜欢与人交往。
(4)重复行为:自闭症儿童喜欢重复某些行为或动作,缺乏创造性思维。
2. 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的方法和技巧(1)注意力训练: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2)语言训练:通过图片、卡片等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新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社交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社交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4)创造性思维训练:通过启发式教学、游戏等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培养创造性思维。
3. 自闭症儿童认知训练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他注意力难以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喜欢与人交往。
针对他的特点,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认知训练:(1)注意力训练:为了提高小明的注意力,我们采用了音乐游戏。
在游戏中,我们播放一段音乐并要求小明听完后回答问题。
逐渐加大难度和时间,并给予奖励和鼓励。
(2)语言训练:为了提高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采用了卡片学习法。
在学习中,我们给小明展示一张卡片,让他说出卡片上的物品名称和颜色。
逐渐增加难度,并给予奖励和鼓励。
(3)社交训练:为了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我们采用了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中,我们让小明扮演一个角色,并与其他孩子互动。
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间,并给予奖励和鼓励。
(4)创造性思维训练:为了培养小明的创造性思维,我们采用了启发式教学。
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们引导小明思考问题,并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课件(2024)

治疗方法选择
根据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年 龄、家庭环境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如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等。
治疗计划制定
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治 疗频率、持续时间、预期效果 等方面,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
17
04
针对性训练策略
2024/1/26
18
前庭平衡觉训练
旋转运动
如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刺激 前庭系统,提高平衡能力。
这些异常感觉反应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情绪和学习能力。例如,他们可能因为无法忍受某些 声音或触觉刺激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或自伤行为;也可能因为对某些感觉刺激不敏感而无法 正常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2024/1/26
13
03
评估与诊断方法
2024/1/26
14
评估工具介绍
2024/1/26
24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提供
1
安全舒适的环境
家庭环境应保持整洁、安全,避免过多的刺激和 干扰,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感觉体验。
2
适当的玩具和教具
家长可为孩子选择适当的玩具和教具,如积木、 拼图等,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 能力。
规律的作息安排
3
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孩子的感觉统合功 能。
2024/1/26
摇晃运动
如荡秋千、吊床等,使儿童体验不 同方向的运动刺激,增强平衡感。
平衡木行走
让儿童在平衡木上行走,锻炼其身 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19
触觉刺激训练
按摩
关节挤压
对儿童身体各部位进行轻柔的按摩, 刺激皮肤感受器,提高触觉敏感性。
特殊儿童认知训练案例范文

特殊儿童认知训练案例范文一、特殊儿童基本情况。
我要讲的这个特殊儿童叫小明(化名),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
小明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他的认知能力相较于同龄人有明显的滞后。
刚接触小明的时候,那可真是个不小的挑战。
他对周围的世界好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但这种方式和我们常规的认知模式差别很大。
比如说,他几乎不会主动去观察一个新的事物,就像有一个无形的罩子把他和外界隔离开了一部分。
二、认知训练目标。
1. 感知觉发展。
提高他对颜色、形状、大小的辨别能力。
这就像是给他打开认识世界的第一扇小窗户,让他能先看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增强他的触觉感知,让他能够通过触摸去感受不同材质的物品,像柔软的棉花、粗糙的砂纸之类的。
2. 注意力训练。
能够在10分钟内专注于一项简单的任务,比如搭积木或者给简单的图案涂色。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这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儿,但对于小明来说,就像是要攀登一座高山呢。
3. 概念理解。
开始理解一些基础的生活概念,像“上下”“里外”这些空间概念,还有“多少”“大小”这种数量概念。
这就像是给他一把钥匙,去开启理解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大门。
三、训练方法与过程。
# (一)感知觉训练。
1. 颜色、形状和大小辨别。
我准备了一堆色彩鲜艳的卡片,有红色的圆形、蓝色的方形、黄色的三角形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我拿起一张红色的圆形卡片,像变魔术一样在小明眼前晃悠,然后大声又欢快地说:“看呀,小明,这是红色的圆形,像太阳一样的颜色和形状哦。
”小明一开始看都不看一眼,眼睛就盯着旁边的墙角。
我可没灰心,就不停地重复这个动作,还把卡片放到他手里,让他摸一摸卡片的边缘,感受圆形的弧度。
经过好多次这样的尝试,终于有一次,小明的眼睛稍微在卡片上停留了一下。
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赶紧夸他:“哇,小明你看这个卡片啦,你真棒!”慢慢地,我增加了卡片的种类,让他从一堆卡片里找出红色的圆形或者蓝色的方形。
这个过程就像在教一个小婴儿认识世界一样,每一个小进步都让人激动不已。
自闭症儿童个训教案

自闭症儿童个训教案
一、自闭症概述
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发展障碍类疾病,它降低了患者的社会交际和沟通能力,表现为语言能力受限、社会关系弱、心情反应异常和学习障碍等特点。
二、训练目标
(1)让孩子培养语言技能:孩子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和表情,可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情;
(2)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情绪,学会相互交流,改善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3)让孩子了解自己: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和行为特征,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知。
三、训练方法
(1)感观刺激训练:利用游戏、绘画、多媒体和其它音乐活动,用有趣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感觉与认知,使他们发展更优秀的语言能力;
(2)社交训练:通过给孩子互动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做有目的的对话,去训练他们的社交能力;
(3)护理训练:培养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梳洗头发、洗澡、穿衣、管理行为、安全能力、时间管理及廉价等;
(4)行为疗法:通过正确的鼓励和奖励,培养孩子自觉参与行为,让孩子对正确的指导有良好的反应。
四、注意事项
(1)训练过程中应坚持温和引导,尽可能控制环境噪音的影响,让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
(2)训练伴随着日常生活的训练,使孩子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学到的知识;
(3)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感受到对自信的肯定,帮助它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自闭症感知觉课教案100篇

自闭症感知觉课教案100篇教案标题:自闭症感知觉课教案100篇教案1:主题- 触觉感知教学目标:通过触觉感知活动,帮助自闭症学生提高触觉感知能力,增加身体意识和感知觉统合能力。
教学步骤:1. 准备不同材质的触觉刺激物,如绒毛、沙子、石头等。
2.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触摸不同的材质,并描述触摸感受。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材质的触感特点,如柔软、粗糙等。
4. 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触觉感知活动表格,记录他们对不同触感刺激物的感受。
5. 结束时,帮助学生总结触觉感知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触觉感知。
教案2:主题- 听觉感知教学目标:通过听觉感知活动,帮助自闭症学生提高听觉感知能力,增强听觉注意力和区分能力。
教学步骤:1. 准备不同音频材料,如自然声音、乐器声音等。
2. 分组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音频材料,并描述所听到的声音。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声音的特点,如高低、快慢等。
4. 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听觉感知活动表格,记录他们对不同声音的感受。
5. 结束时,帮助学生总结听觉感知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听觉感知。
教案3:主题- 视觉感知教学目标:通过视觉感知活动,帮助自闭症学生提高视觉感知能力,增强视觉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1. 准备不同视觉刺激物,如颜色鲜艳的图片、运动的物体等。
2. 分组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视觉刺激物,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视觉刺激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4. 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视觉感知活动表格,记录他们对不同视觉刺激物的感受。
5. 结束时,帮助学生总结视觉感知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视觉感知。
教案4:主题- 嗅觉感知教学目标:通过嗅觉感知活动,帮助自闭症学生提高嗅觉感知能力,增强嗅觉辨别和记忆能力。
教学步骤:1. 准备不同气味的物质,如香水、水果等。
2. 分组让学生闻不同的气味,并描述他们所闻到的气味。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气味的特点,如香甜、刺鼻等。
自闭症儿童感统教案

自闭症儿童感统教案教案标题:自闭症儿童感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感知、处理和响应感觉的能力。
2. 促进自闭症儿童的身体意识、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3. 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触觉、听觉、视觉和运动感知能力。
4. 增强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教案步骤:1. 活动介绍和目标解释(5分钟):- 向学生解释本次活动的目标和重点,即通过感统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感知和感觉处理能力。
2. 感统活动1 - 触觉感知(10分钟):- 准备一些触觉刺激物品,如羽毛、毛绒玩具、沙袋等。
- 让学生轮流触摸这些物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触摸感受。
- 引导学生关注触觉刺激对他们身体的影响,例如感到冷、痒、柔软等。
3. 感统活动2 - 听觉感知(10分钟):- 准备一些声音刺激物品,如铃铛、鸟叫声录音等。
- 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不同的声音,并让他们尽量准确地辨别声音的来源和性质。
- 鼓励学生描述声音的特点,如高低、响亮、柔和等。
4. 感统活动3 - 视觉感知(10分钟):- 准备一些视觉刺激物品,如彩色球、图形卡片等。
-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并要求他们描述物品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 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细节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5. 感统活动4 - 运动感知(15分钟):- 进行一些平衡和协调性练习,如站立单脚、走直线、跳绳等。
- 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姿势和动作,帮助他们提高身体意识和运动控制能力。
- 根据学生的能力调整练习的难度,逐步挑战他们的平衡和协调性。
6. 活动总结和反馈(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感统训练中的体验和进步。
- 提供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教案扩展和巩固: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自闭症儿童参与各种感觉刺激的活动,如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聆听自然声音、观察自然景象等。
2.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感统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感知和感觉处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冬(一个5岁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但视觉辨别能力较差。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
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
冬冬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已经觉得厌倦了。
2、动感视觉训练:没有发现冬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
但是这方面的练习项目也没有。
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冬冬的情绪。
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冬冬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冬冬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
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
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
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冬冬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需要一些图片资料。
目前冬冬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
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
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冬冬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冬冬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
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冬冬进行分类,要求冬冬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
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
之后,再要求冬冬分类,根据冬冬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
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
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
同样做到频繁,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
5、听觉辨别:在家庭亲子活动过程中进行。
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冬冬站在中间。
用一块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冬冬可能会觉得害怕,这个过程要让冬冬慢慢熟悉,不要太过强迫。
由妈妈先开口说:“冬冬,到妈妈这里来。
”注意冬冬的反应——是否能辨别声音的来源,妈妈的呼唤声不要间断。
如果冬冬不能正确反应,则妈妈应该伸出手牵引冬冬的手,让他走到自己面前并抱住他。
如果冬冬能够准确反应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应赞扬他并拥抱他。
冬冬正确反应之后,马上由爸爸开口:“冬冬,到爸爸这里来。
”程序相同。
替代形式:家庭成员围坐成扇形,冬冬坐在圆心的小椅子上,手绢蒙住眼睛。
妈妈开口说:“冬冬,谁在说话?”重复两三次,如果冬冬反应错误或没有反应,则由妈妈说“冬冬,妈妈在说话。
”并上前握住冬冬的手。
然后,由爸爸进行。
如果冬冬在这一活动中受挫较多,则每次活动不要超过15分钟,并且在每次活动之后要给予他很喜欢的食物或活动(如上街)作为奖励。
这很重要,否则冬冬不会努力进行该活动,甚至变成抗拒。
一旦冬冬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能达到90%的正确率,则活动就该停止。
6、听力理解:由于怀疑冬冬对视觉刺激进行了过度选择,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先用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
训练者与冬冬面对面坐下,告诉冬冬:“我说一句,你跟着我说一句。
”先从最简单的听数唱数开始,然后是一句话,再到一段话,最后是一个故事。
每次练习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7、触觉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帮助冬冬理解“冷热、软硬、甜苦”等概念,也逐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适合家庭做的感统训练1、视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
(2)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飞行中的彩蝶、移动的灯光等。
(3)看复杂图案,从图中寻找指定物,从图中找相同与不同之处等。
(4)目光对视,双手挟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欢的物品给他看时,马上拿开物品改为目光追着孩子看等。
2、听觉的训练(1)听喜欢的歌,声音。
(2)听简单的声音。
(3)听简单的指令。
(4)听、找移动的声源。
(5)模仿声音,如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叫声等。
3、味觉的训练采用味觉瓶,让学生品尝各种味道。
(1)辨别单纯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
(2)辨别两种以上味道。
品尝锅巴、鱼片、炒菜、拌菜等。
4、嗅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对嗅觉常常反应比较迟钝,我们在训练中,用嗅觉瓶来练习,如嗅一嗅香油、酱油、醋和酒等。
当烹煮鱼、肉时,也提示他们嗅一嗅什么味道等等。
5、触觉的训练利用身体和手与外界物体的接触,使儿童去感觉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
(1)手的触摸,分辨物体的大小、多少、形状、软硬、干湿、轻重、粗糙与光滑等。
(2)肢体的接触,通过对人体的抓、拍、打、掐、捏、挤、压、刷、绑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在身体接触中体会痛,痒和舒服等感觉。
6、口部活动的训练语言训练操共分五个部分:(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4)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5)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在口部训练时,除了语言训练操外,我们还常常带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吹蜡烛、吹毛毛、吹飘带、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边的糖汁等方法。
7、肢体活动的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肢体活动能力的训练,就是大家常说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
在我们开展的感觉运动训练中,是指运动觉的训练,它在训练中占主要部分。
(1)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包括:拿、放、捡、穿、插、捏、拧、摆、写、画、撕、拔及使用剪刀、锤子、启子等简单工具的使用。
(2)上肢力量及协调的训练有:抱、拍、打、投、接、传、抛、推、拉、拽、扛等能力。
(3)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有:站立、行走、跳跃、跑步、跳打物品、上下楼梯等。
(4)全身运动能力的训练有:爬、钻、翻滚、身体移动、攀高、摇荡、旋转、滑动、球浴、沙浴、水浴等1、视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注意力短暂,特别是目光对视有困难,追视能力弱等,我们在训练中进行:(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
(2)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飞行中的彩蝶、移动的灯光等。
(3)看复杂图案,从图中寻找指定物,从图中找相同与不同之处等。
(4)目光对视,双手挟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欢的物品给他看时,马上拿开物品改为目光追着孩子看等。
2、听觉的训练(1)听喜欢的歌,声音。
(2)听简单的声音。
(3)听简单的指令。
(4)听、找移动的声源。
(5)模仿声音,如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小动物叫声等。
3、味觉的训练采用味觉瓶,让学生品尝各种味道。
(1)辨别单纯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
(2)辨别两种以上味道。
品尝锅巴、鱼片、炒菜、拌菜等。
4、嗅觉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对嗅觉常常反应比较迟钝,我们在训练中,用嗅觉瓶来练习,如嗅一嗅香油、酱油、醋和酒等。
当烹煮鱼、肉时,也提示他们嗅一嗅什么味道等等。
5、触觉的训练利用身体和手与外界物体的接触,使儿童去感觉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变化。
(1)手的触摸,分辨物体的大小、多少、形状、软硬、干湿、轻重、粗糙与光滑等。
(2)肢体的接触,通过对人体的抓、拍、打、掐、捏、挤、压、刷、绑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独症儿童在身体接触中体会痛,痒和舒服等感觉。
6、口部活动的训练口部活动的训练是语言训练的一部分,使没有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学会发音、说话。
我校由曹静老师为主编,创编了语言训练操,对儿童的口部训练有明显的帮助,并深受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
语言训练操共分五个部分:(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4)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5)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在口部训练时,除了语言训练操外,我们还常常带孩子们一起吹泡泡、吹蜡烛、吹毛毛、吹飘带、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边的糖汁等方法。
7、肢体活动的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肢体活动能力的训练,就是大家常说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
在我们开展的感觉运动训练中,是指运动觉的训练,它在训练中占主要部分。
(1)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包括:拿、放、捡、穿、插、捏、拧、摆、写、画、撕、拔及使用剪刀、锤子、启子等简单工具的使用。
(2)上肢力量及协调的训练有:抱、拍、打、投、接、传、抛、推、拉、拽、扛等能力。
(3)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有:站立、行走、跳跃、跑步、跳打物品、上下楼梯等。
(4)全身运动能力的训练有:爬、钻、翻滚、身体移动、攀高、摇荡、旋转、滑动、球浴、沙浴、水浴等二.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运动问题不管是外部感觉还是内部感觉,自闭症儿童都有显著的发展不足及异常。
自闭症儿童突出的感觉问题之一是听觉的敏感性问题。
一定强度的噪声(乐声的频率相对较低)回使自闭症儿童感到部署副;甚至痛苦。
在听到向来、频率高的声音时,他们常出现捂耳朵、闭眼睛的行为。
触觉过敏困难是绝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的突出问题。
他们对拥抱、抚摩很排斥。
躲避抚摩和拥抱使自闭症儿童得不到正常发育所必须的舒适触觉刺激。
“自闭症儿童缺少移情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舒适的触觉输入。
”还有的孩子对某种质地的衣服非常排斥,拒绝穿这类衣服。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自闭症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原因。
自闭症儿童的另一个感觉过敏是平衡失调,这类儿童害怕被摇动,害怕荡秋千、玩转椅。
由于平衡能力差,步行姿势不正确,常摔交、磕碰。
自闭症儿童感觉的另一个问题是感觉迟钝。
感觉迟钝的孩子不能及时觉察身体的伤痛,受伤、流了血也感觉不到。
有自伤行为的孩子把手臂咬得青紫也无痛的反应,处在一种身体防御机能失调的状态。
平衡绝迟钝的孩子,在极快的、长时间的旋转后,没有晕眩感。
高度反映迟钝的孩子,喜欢怕高,没有害怕的感觉。
内脏感觉迟钝的孩子,由于身体机能状况的失调,身体的生物节律紊乱,会有过度进食,不知饥饱,进食极无规律的表现。
这种孩子多为肥胖儿。
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肌肉、关节、韧带的活动及肢体的位置,姿势通常是不依赖视觉和听觉的,但本体感觉迟钝的自闭症儿童会特别依赖眼睛,结果反而容易失去平衡。
由于对身体各部位的意识模糊,穿脱衣服及处理身边食物的能力欠佳;写字时,要么握笔时抓的太紧,要么用力太轻或不会用力,有相当多的自闭症儿童空间知觉发展不足,空间知觉发展不足的孩子会表现出无法循着直线走路;上下楼梯时,由于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高低,会表现出深一脚、浅一脚的步态,严重时会惧怕下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