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引言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文化、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领域的知识和修养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某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参与人文活动的频率、对学校人文教育的评价等方面。
实地访谈则主要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修养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三、调查结果1.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仍停留在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领域,认为人文素养主要表现为艺术修养和人文知识储备。
部分学生认为人文素养还包括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价值观的思考。
2. 参与人文活动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时参与人文活动的频率普遍较低。
大部分学生表示,由于学业繁重和技能培训的压力,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人文活动。
而少数积极分子则表示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
3. 对学校人文教育的评价在对学校人文教育的评价中,学生们反映出了一些共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学校对人文教育的关注不够,很少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或者开展人文活动。
学校的人文氛围也不浓厚,很少有相关的讲座或展览等活动。
不过,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学校会定期组织一些文艺汇演和讲座,但是参与度不高。
四、分析1. 教育理念影响高职院校一直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并不够重视。
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导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2. 学生自身素质问题部分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比较狭隘,将其局限在传统的人文领域中,而忽视了对社会、人性、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关注。
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实践任务也影响了他们参与人文活动的积极性。
3. 学校教学管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还不够,相关的选修课程和活动也较少。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与思考一、前言当代社会的发展中,科技和人文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标志。
科技的发展主要追求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探索,而人文信息则是为了探索个人内心世界,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发展,追求的是思想道方面的进步。
虽然两者是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是二者的关系却是相互发展相辅相成的。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风气逐渐发展成功利主义为主导的实干型社会,相对于此,对于人文精神的相关重视程度逐渐下滑。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军,是富有朝气的青年群体,肩负着我国未来的发展使命。
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校园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尤其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入侵校园,使得很多大学生往往更加看重自身的文化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往往忽略了人文发展的重要性,甚至会导致重理轻文等现象的出现。
所以,本文主要针对笔者身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进一步强人文主义精神塑造,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一)理想层面的缺失从目前的大学生,理想层面的追求来看,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自己的信仰。
很多人显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能专注于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很多人往往急功近利,虽然胸怀大志,但是很多人都只是停留在嘴上,认为自己改变不了世界。
(二)知识层面的缺失在知识层面上,一部分大学生对学业有较高的关注度。
但是对人为社科领域的知识了解甚少。
尤其是相对于历史学,哲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
他们甚至轻视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
平时在生活中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聊天和游戏上很少关注于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
(三)能力层面的缺失很多大学生虽然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也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他们判断事物的标准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往往不能换位思考。
(四)修养层面的缺失。
另外一方面就是道德修养上的确实很多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的储备较为丰富,但是在为人处事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张国阳(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北碚区400715)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却存在日益缺失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人文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调查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进而分析其原因,得出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教育随着新千年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的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教育事业也在变革中发展,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在肯定主流思想积极向上的前提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青少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也表现出诸多问题,例如生活自理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心理素质差、漠视传统文化等等。
而究其原因,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所谓“人文素养”,其核心指的是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宿主,对人类的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价值取向、审美体验、意识形态和理想模式都具有决定作用。
人文素养又可分为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
人文知识是基础和前提,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行为是目的和表现方式。
人们通过学习文学、历史、艺术、道德伦理等人文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又通过人文精神的指导,做出诸如助人、自强等人文行为。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人文素养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世界竞争力,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耐挫折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潘光旦说:“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合作就越困难,工作冲突也就越多,国家和谐康泰越不可能。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问题分析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切入点,是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科技的重视,使大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出现失衡,造成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
高校应从开展人文教育,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问题1 前言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教育,是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技能型逐步过渡到综合型人才。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然而我国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性缺位”表现突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人文”一词早在《易经》中就出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这里,“人文”与“天文”遥相呼应,“人文”大约指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
而“天文”大约指的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
在西方“人文”是相对神学、神文而言的,针对中世纪的宗教等级制度、文化专制而说的。
关于人文素养没有一致的定义。
有的认为人文素养是关于人之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它是由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潜能。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及综合能力。
还有的认为人文素养是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
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认为人文素养可以细化为五个方面:爱心,责任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高雅的意境。
即概括为“三心二意”。
当然这个“三心二意”是褒义的[1-3]。
2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率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科生人文素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报告
本科⽣⼈⽂素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报告河南理⼯⼤学本科⽣⼈⽂素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1 明确研究⽬的与意义1.1 ⽬的:在当前的⼤学校园⾥,⽂学逐渐失去了⼤学⽣的青睐。
同学们津津乐道的多数是偏向于追求时尚与物欲的享乐话题,快餐式的作品取代了古今中外⾼品味的⽂学作品。
还有为数不少的学⽣⾏为不⽂明,⽣活品味较低,⾃理能⼒较差,动⼿能⼒不强,⼼理承受能⼒差,功利主义⾊彩较浓,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较差。
⽂化断层的现象在新时代⼤学⽣⾝上表现突出。
因此,出于对这些不和谐因素的考虑,有必要深⼊了解⼀下⼤学⽣的⼈⽂素养状况。
1.2 意义:⾼校⼈⽂氛围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素养的塑造,⼤学⽣⼈⽂素养的⽔平也是学校⼈⽂氛围状况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
⽬前,⾼校学⽣的⼈⽂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学⽣⼈⽂素养的建设具有重⼤意义的。
2 调研对象与⽅法2.1 调研对象:河南理⼯⼤学本科⽣,⼤⼀,⼤⼆,⼤三,⼤四学⽣。
2.2 调研⽅法:问卷调查,总共制作了100份问卷,每⼈分25份去河南理⼯⼤学的教学楼,图书馆,学⽣宿舍,各院系院楼等地发放问卷,展开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中,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
在此次接受调查的学⽣中,共有五⼈未填写专业、年级、性别信息,现将分布信息公布如下。
年级分布;⼤⼀⼤⼆⼤三⼤四16 ⼈52 ⼈22 ⼈ 5 ⼈男⼥⽣分布:男⽣⼥⽣57 38专业院系分布:专业⼈数专业⼈数信管7 测绘 1物联⽹ 4 旅游管理 3计算机 4 汉语⾔⽂学 1⼯程管理 2 法学 1安全管理 3 城市规划 1会计 1 地质 4⽔⽂ 1 市场营销 2经管 1 采矿 2⾼分⼦材料 2 ⾏政管理 3护理 1 环境⼯程 3⾦融 2 电信 3通信⼯程 4 ⼟⽊⼯程 2机械35 建筑 13 调查内容基于对⼈⽂素养深刻内涵的认真研究之后,我们的调查内容从七个⽅⾯展开:1.⼈⽂素养重要性认识2.为什么要提⾼⼈⽂素养3.如何提⾼⼈⽂素养4.制约⼈⽂素养提⾼的原因5.⼈⽂素养之⾃我认识6.⼈⽂素养与其他⽅⾯的联系7.⼈⽂素养能⼒测试具体问卷内容请参见附件:河南理⼯⼤学本科⽣⼈⽂素养状况调查问卷4 现状及问题4.1 ⼈⽂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分析:提⾼⼈⽂素养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响应新世纪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四有新⼈的积极号召,更是对⾃⼰的⼀种完善与提升,会为⾃⼰将来的⽣存发展注⼊强⼤的正能量。
关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调研报告共3篇
关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调研报告共3篇关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调研报告1关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调研报告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学生逐步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然而,目前的大学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大学生缺乏必备的核心素养,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一、调研结果1.文化素养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基础。
但是,有些学生还存在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等问题,比如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导致对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认识不足。
这也表明了当前教育仍然存在问题:大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和深入,而且缺乏足够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2.创新创业素养虽然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热情增加了,但还是存在一部分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研究表明,大学校园内的创新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很难真正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得到实践和锻炼的机会,造成了一种在理念上鼓励创新,但在实践中却缺乏支持和认可的矛盾现象。
因此,大学需要建立更为深入和完整的创新创业体系和平台,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3.人际交往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在职场和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交能力不足、沟通技能不佳、人际交往意识淡薄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职场新人刚入行时,都会遇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圈子狭窄等压力,如何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往来,才能更好地适应敌手。
因此,大学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园里提供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参加不同领域的活动和组织,扩大交际圈,积累重要资源。
二、问题分析1.教育的单一性和考试的影响在目前大学教学中,单纯文化知识的传递和高考成绩的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阻碍。
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缺乏对实际应用和创新创业等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无法更好的发挥,思维习惯逐渐僵化,对于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
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
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第一篇: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如今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高等教育的定位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提倡的是专才教育,关注工具价值和技术价值的实用性,从而相对忽略了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素质培养。
例如:理工科学生往往逻辑能力强但思维能力差;专业技术过硬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学识广泛但缺乏艺术欣赏力;具有社会竞争力但欠缺为人处世之道……这些都在不经意间严重影响了理工科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因此,加强当今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是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在当今社会,人文素质的含义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
2理解人文思想。
3掌握人文方法。
4遵循人文精神。
在人文素质四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
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
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涵养,培养人性、情感、欲望、情绪、人际关系等做人方面的素质。
[1]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研究的方式及基本成果为了能更直接清晰地了解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笔者针对江苏工业学院理工科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同学展开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网络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参与学生1206,调查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51.3%,女生占48.7%,参与者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因此具有相对的普遍性。
问卷内容涉及文学、历史、道德意识、学习意识等内容。
题目类型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
根据调查结果得到如下结论:(一)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缺少文化素养他们对于人文的接触普遍还是仅限学校教育,只有27.27%的同学在问卷调查中能正确回答《辛丑条约》的签订时间。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引言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具备的基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包括对文化、历史、艺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已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
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如何,成为了广大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建议。
二、调查方法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我们选择某高职院校的200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人文知识、文化素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了解和认同程度,而访谈则是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和态度。
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收集的数据,我们将得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三、调查结果1.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
只有30%的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及传统艺术; 60%的学生对西方文化和历史知之甚少; 20%的学生对国际文化和历史知之甚少。
这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普遍存在不足,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2.学生对文化素养的认同程度对于文化素养,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文化素养很重要,但他们并没有付诸行动。
只有40%的学生愿意主动去了解和学习文化知识,而60%的学生对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对伦理道德的认同和实践关于伦理道德,调查显示,70%的学生认同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去实践。
大部分学生表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时,很难做到理性思考和正确抉择,甚至在一些道德选择上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分析与建议1.现状分析由调查结果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这反映出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均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职业需求。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研究和引导。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部分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查找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调查与分析,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提升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通过一个深入的分析,发现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高职院校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3 意义和作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人才。
人文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人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的,主要涉及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程度、对人文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人文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人文素养欠缺、认识模糊、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摘要】良好的人文素养会促使大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有东西方的文化冲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校自身的方面的原因。
因此,应当通过不断宣传、教育来提升学生们的人文意识,并创造相应的人文环境和评价体系等来重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重建“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
《易贲》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此“人文”是与“天文”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人类社会的通行法则。
中国《辞海》对“人文”一词的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技空前发达、咨询传播空前迅速、个人意识空前高涨,进一步发展潜力巨大,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迷茫或者说空虚,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堪忧。
培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简单的说,就是要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使所学到知识内化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基本心理品质。
重视对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对于协调好当今社会的诸多矛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目前,我国很多学者、教授认识到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危机。
总结起来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1.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忽视人文知识学习。
随着竞争机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专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把考证、考研作为唯一的目标,缺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热忱,尤其是对人文知识的学习被很多学生忽视。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引言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人文知识和价值的了解和理解,包括对社会文化、历史传统、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认知。
高职学生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存在着认知能力不足、道德品质缺失、文化自觉淡薄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旨在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1. 学生认知能力不足调查发现,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人文知识了解不足,对现代社会重大问题缺乏认识和理解,缺乏对人文精神的感悟和体验。
2. 道德品质缺失一些高职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容易陷入道德困境,对待他人和社会缺乏尊重和责任感,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现象。
3. 文化自觉淡薄部分高职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不强,缺乏对文化自觉的自觉性,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研究1. 课程设置的优化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应当优化人文素养课程的设置,增加人文素养相关的必修课程,加强对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内容的讲解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2. 教育方式的改革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应当改革教育方式,增加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校文化建设的加强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认同和自觉性。
四、结语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相信能够更好地指导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性,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提升策略(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提升策略(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及提升策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仅仅追求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需要拥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人文素养。
然而,实际情况却存在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这给他们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提升策略。
一、原因分析1.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现阶段,教育制度往往注重学科之间的划分,从而使得学生在面对各种课程和综合性问题时缺少整体性的思考能力。
过多的专业化课程学习使得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习和兴趣得不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导致他们对人文社会类知识的兴趣减少,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
2. 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创业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往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学科的学习上,忽略了人文社会类课程的学习。
同时,社会对于人文知识和能力所那些抱有偏见,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认可。
这种环境影响下,一些学生缺乏对人文素养的意识和重视。
3. 个人因素的局限每个人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等都不同,导致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学习和掌握也存在差异。
有些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在人文素养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
二、建议策略1.建立全面的教育体系应该加强对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引导和重视,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同时,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学制计划,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2. 提高社会对人文素养的认可度社会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能力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同时要正面评价人文素养和人文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人文素养。
3. 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与项目针对个人的特点和兴趣,学校应推出各种学习项目和计划,以便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文素养,使其逐步发展出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在于教育体系不完善,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因素的限制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改进措施。
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报告(一)2024
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能够评估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检视其缺陷,并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提供相应建议。
正文内容:1.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人文素质的概念- 分析人文素质在大学生培养中的意义- 探讨人文素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调查大学生基础人文知识的了解程度- 探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分析大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讨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评估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心3. 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原因分析- 探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分析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讨论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4.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议与措施- 在大学教育中加强人文课程设置- 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增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机会- 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训练- 综合各方资源,打造人文素质提升平台总结: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存在不足之处,表现为缺乏基础人文知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的薄弱、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足以及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心的欠缺。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建议加强人文课程设置、促进社会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增加人际交往机会,并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共同打造一个人文素质提升平台。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引言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修养。
在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设计了一份关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问卷,包括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参与人文活动的频率等内容。
然后,选取了若干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和认识提升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仅指学术知识的修养,而忽视了情感、道德和文化等方面。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不清楚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区别。
访谈结果显示,一些学生对人文素养缺乏自省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认识。
2. 参与人文活动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人文活动的频率并不高。
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对人文活动缺乏兴趣,更愿意花时间在学术和娱乐活动上。
访谈结果显示,学生们普遍认为人文活动往往缺乏吸引力,内容单一,难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3. 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问卷调查中,部分学生对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表示不满。
他们认为学校的人文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访谈中,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人文教育的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一些问题。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缺乏对综合素质的整体认识。
学生参与人文活动的热情不高,缺乏对人文活动的兴趣。
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存在着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的问题,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认识和满足。
大学生人文素养调研报告
大学生人文素养调研报告1. 引言人文素养是指个体通过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的学习,培养对人类文化、历史、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调研,调查内容包括人文学科学习情况、自我认知、社交互动、审美观等。
3. 调研结果分析3.1 人文学科学习情况调研结果显示,近80%的大学生在选修课程中选择了人文学科,其中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是最受欢迎的学科。
然而,仅有不到40%的学生表示在这些学科方面投入了足够的努力和时间。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重要性认识到位,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3.2 自我认知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多来自于社会和个体方面的影响。
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人文素养评价较高,但在详细描述具体内容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混淆。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人文素养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或缺乏对自身素养的全面评估。
3.3 社交互动社交互动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参加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社交互动。
然而,约3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社交互动中更注重与同学的交流,而忽视了与老师的交流和互动。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人文素养方面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指导。
3.4 审美观审美观是人文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审美观方面存在较强的实用性,注重实际和功能性,对于艺术和美学的理解和欣赏程度相对较低。
这与现代社会功利化的审美导向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人文学科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投入方面存在困难。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思考高校人文氛围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也是学校人文氛围状况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
目前,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人文素养的涵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所谓“素养”,一般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概而言之,广义上的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而狭义上的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文知识的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
(二)高校人文素养教育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指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科学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现状调查(一)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发问卷70份,收回问卷61份,回收率达87%。
(二)调查对象青岛大学在校生1、调查地点本研究主要对青岛大学的现状开展了调查。
2、具体对象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在校本科生(三)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EXCEL等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大学生眼中的人文素养1、对人文素养的认知(1)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了解不具体。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8%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26.2%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比较清楚,52.5%的学生对人文素养只有一般了解,另11.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2)学生普遍认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对如何提高的途径不明确。
有42.6%的学生有想法但没有行动,54.1的学生有想法并有行动,3.3的学生表示没想法没行动(3)经顺序相关性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在人文素养的认知方面,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排序相关性很高,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排序相关性也很高,基本没有显著差异性。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高职教育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与此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我们需要了解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以便更好地提出对策。
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文化修养。
许多学生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兴趣,不能欣赏和理解经典作品;二是缺乏艺术修养。
很少有学生参加音乐会、美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有限;三是缺乏社会责任感。
许多学生对社会问题没有关注和思考,缺乏公民素质;四是缺乏人际沟通能力。
很多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观点,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加强人文科学教育。
高职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开设必修课程,如文学、历史、哲学等,让学生对人文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文学讲座、艺术展览等,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的兴趣。
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活动。
学校应该提供艺术教育的机会,如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让学生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如音乐会、美术展览等,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如社会问题调查、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加强沟通能力培养。
学校可以开设沟通技巧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和交流的活动,如讨论会、辩论赛等,让学生锻炼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人文科学教育、鼓励参与艺术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和培养沟通能力,我们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展现高职教育的优势。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是指高职学生所具备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能力,包括文学常识、历史逻辑、思辨能力、审美情操等。
人文素养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急需进行现状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指导和支持。
1. 人文知识薄弱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历史等人文知识的了解较为薄弱,缺乏对经典著作、传统文化的积极学习和探索。
2. 思辨能力差高职学生在文学理解、历史解读以及社会现象分析等方面的思辨能力较差,缺乏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知。
3. 缺乏审美情操一些高职学生对于美的欣赏和评价能力不足,缺乏对于艺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鉴赏和理解,审美情操较为贫乏。
4. 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缺乏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只关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对策研究1. 完善课程设置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薄弱的现状,学校应该完善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加大对文学、历史、哲学等基础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力度。
通过生活、职业等各方面的案例分析和故事讲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人文知识的魅力。
2. 强化实践教学高职学生应当通过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实地教学方式,增加对人文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提升对于历史、艺术等领域的兴趣和理解。
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应该通过开展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学校应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通过举办讲座、文化沙龙、书展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人文素养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由于职业技能的强调,学生们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知识的积累。
价值观念淡薄,缺乏人文情怀的铺陈。
现代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理想信念的缺失,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趋向功利化,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和人际关系的维系。
缺乏社交能力,缺乏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技巧。
现代高职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与同龄人的交往相对较少,导致他们社交能力的不发达。
文学艺术氛围欠缺,缺乏对文学艺术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使他们无法从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启迪。
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学校要加强人文教育,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结合。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充实自身的人文素质。
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加社会经验和人文视野。
学校也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加强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施上述对策的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自主意识和兴趣爱好。
只有学生自己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
学校要加强人文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学生要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只有这样,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报告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其中人文素养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其对于人生发展的影响。
一、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200份有效问卷。
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23岁之间。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1. 对于人文艺术方面感兴趣的比例很高,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热爱阅读、音乐、电影等文艺作品,且多数人每周花费1-2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相关活动。
2. 知识储备方面,超过60%的受访者建议大学应该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涉及领域包括历史、哲学、人文地理等。
3. 思辨与创造力方面,超过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阅读一些历史经典著作,接受过基本哲学教育。
同时,大部分受访者也意识到思维的自由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表示在大学时代得到了相对较多的知识和启发。
4. 社交互动方面,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且较主动参加社交活动。
同时,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缺乏自信,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结果。
二、结果分析1. 人文素养得到重视随着大家对于文化和人文价值的认识加深,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们对于人文艺术方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正确的坚信了人文素养的价值,对于人文艺术的兴趣愈发广泛。
2. 成长需求迫切虽然大部分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需求,但我们也看到,还有一部分学生与%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们对于当代社会的要求和自身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3. 自我表达领域有待提升对于自我表达的表现,在社交互动方面多数受访者表现良好。
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自信,不太敢于发表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思考。
这也提醒我们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中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加强表达能力。
三、人文素养对人生成长的影响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对于整个人生的成长都是有影响的,接下来,我们针对一些已知的影响进行分析:1. 培养广阔的视野和胸襟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拓展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且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留下良好的积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张国阳(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北碚区400715)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却存在日益缺失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人文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调查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进而分析其原因,得出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教育随着新千年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的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教育事业也在变革中发展,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在肯定主流思想积极向上的前提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青少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也表现出诸多问题,例如生活自理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心理素质差、漠视传统文化等等。
而究其原因,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所谓“人文素养”,其核心指的是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宿主,对人类的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价值取向、审美体验、意识形态和理想模式都具有决定作用。
人文素养又可分为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
人文知识是基础和前提,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行为是目的和表现方式。
人们通过学习文学、历史、艺术、道德伦理等人文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又通过人文精神的指导,做出诸如助人、自强等人文行为。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人文素养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世界竞争力,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耐挫折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潘光旦说:“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合作就越困难,工作冲突也就越多,国家和谐康泰越不可能。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状人文素养的缺失,集中表现为指大学生应有的文学修养过低,历史文化知识贫乏,心理素质差,道德理想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价值评判缺少起码的悲天悯人情怀。
钱理群在《致青年朋友》中专门给80后存在的弊病诊脉开方,“我和许多当代大学生做过讨论,发现‘生活缺乏目标,缺乏责任感’是一个最根本的、让许多年轻人最感困惑的问题。
”据《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课题组调查显示;读过四大名著的仅为5%。
华中理工大学曾做过调查要求大学生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黄河大合唱》、《二泉映月》、《天鹅湖》、《蓝色多瑙河》、《梁山伯与祝英台》6部音乐作品的词曲作者。
全部答对者只有13%。
据2004年浙江省社科联公布的“首届浙江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浙江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达标率仅为7.5%。
其中大专(理工科)达标率为26.8%,大专(文科)达标率为32.3%。
大学本科及以上(理工科)为41.9%,大学本科及以上(文科)为58.8%。
《中国青年报》2008年l1月13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今年1O月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占18.9%。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教育频道,对7080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比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
同时,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
笔者还对此进行过大量调查,对西南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000分,收回967份,以期得出大学生对自己本身人文素养高低的认识,经过统计分析,结果同样令人震惊:73.53%的受访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趋于功利与现实;72.29%的受访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自律性差;60.08%的受访者认为当代大学生追逐新潮文化,陶醉网络文化,漠视中国传统文化;65.77%的受访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消极,缺乏人生目标和方向;而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和缺乏是非评判能力的也分别达到43.23%和45.50%。
从以上诸多数据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已经不容忽视,而其原因均源于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缺失。
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提升到了事关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的高度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已迫在眉睫。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加剧,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取向,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自然也难免免地受到波及和冲击。
一方面是课堂上书本中的集体主义、理想主义,一方面是社会中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学生陷入多重价值标准中不能自拔,在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时,导致价值迷失和心理失衡。
当今社会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竞争日趋激烈,找工作难、买房难、买车难、结婚难,这是我国社会中的一大现实,也是大学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随着大学生的贬值,大学生就业时的低待遇高风险使得读书无用论再次甚嚣尘上。
很多大学生对未来不自信,对前途迷惘,甚至少数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
以上因素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育,也使大学生难以安心地学习,成为大学生人文素养低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制度的弊端和大学现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教材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战略安排,教育方法也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
升学压力使文科生的人文知识仅限于高考的要求,很难真正影响学生的内心,缺乏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而理科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不够完善,甚至出现了人文知识的空白。
到了大学,高校人文教育常常注重只是在课堂教学,而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
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是埋头做实验、搞研究,缺乏最起码的哲学思想、文学知识、艺术熏陶、法律常识,很多学生因为文字功底差,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甚至影响到了就业和工作后的个人发展。
孔子曰:君子不器。
高中为了上大学而培养应试机器,大学为了能就业而培养工作机器,如果教育只是为了培养机器的话,那不如多造几台电脑。
大学校园本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
大学教育应该培养的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具备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心智成熟道德完备,具备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
而现实是很多大学不将语文课作为必修课,不重视历史、哲学、艺术等课程,而现在大学生阅读的书除了专业课本外,就只是外语、电脑、经济类等方面的书籍,至于提高自身修养的人文类书籍则鲜有人问津。
大学校园的张贴栏里充斥着考研、四六级和留学的海报,以及枪手和办证的广告。
很少有人会探讨人生,探讨理想,这样的人甚至被视为异类,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的指引下,求职是大学生们唯一的目的和导向。
(三)大学教师人文素养不足和学校领导的问题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而现在的大学缺的就是真正意义上那个的大师。
当然,如果单纯以职称和头衔来论的话,中国大学里的博士、教授、院士,可以媲美任何时期、任何大学。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
广大老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现实是当今大学里少的是潜心做学问,专心教书育人的教师,多的是拉项目、评职称,名誉金钱两手抓的商人,一方面是教师不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其思想和素质背离了大学教授这一神圣称谓,另一方面是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了恶性循环。
让研究生代替自己上课,将学生作为廉价打工者帮自己做项目等现象已经见怪不怪。
现实中,中国大学的领导很多是行政干部,不像原来的大学是“专家治校”,难免对国家政策贯彻有余,而对学生需要了解不足。
比如说,为响应教育部或者团委的号召,学校领导会组织很多活动,初衷都很好,但并不过多考虑学生的关注度、参与度以及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和作用。
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只是为了相应时事,或者单纯围绕学生的专业课和就业,缺乏人文教育方面的活动,和真正有意义的实践。
大学领导的关注和学生的需要之间出现了脱节。
(四)大学生自身的问题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人。
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不能一味地褒或贬,而是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特殊性。
他们生活在信息泛滥,计算机网络发达的时代,大多是独生子,从小没有吃过苦。
造成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并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膨胀的表现欲。
进入大学,生理年龄已经成年,但心理年龄尚未成年,出现了心理和生理年龄的不同步。
正如笔者所调查的那样,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人生观世界观没有完全定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实际上更多地表现为学校问题、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
学生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成年人为其创造的环境。
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应对措施(一)健全人文教育制度,构建人文教育理念制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保证,理念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精髓。
必须改变应试教育、就业教育的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就业率和科研成果评估学校的标准,增加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低在高校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改变过去单一的以成绩和参加证书评价学生的标准,增加传统文化、艺术鉴赏、思想觉悟等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比重。
构建人文教育理念,实践大学的校训和精神。
实际上每所大学的校训,都体现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人文素养提升的精神,但在真正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往往过分重视学生专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
所以必须要将人文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通过这种教育理念,促使大学生主动接受历史、文学和哲学熏陶的习惯,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净化心灵,健全人格.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
(二)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以提高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质精神教育、影响学生。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