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分类大全综合运用专题
上海专用202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解析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掌握诗歌体裁知识的能力。
本诗共8句,每句5个字,但不是五言律诗,因为该诗的写作时间是南北朝,而近体诗指的是隋唐以后的律诗和绝句,不是汉乐府诗,也不是词,因此本诗属于五言古诗,可以收录在《古诗源》中。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剑客
(唐)齐己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下面对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翻①嫌易水②上 ②轻仇不足论 ③细碎动离魂 ④勇死寻常事
上海专用202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含解析 :
上海市各区202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2023届上海市宝山区பைடு நூலகம்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渡河北
(南北朝)王褒①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②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③,肠断陇头歌④。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⑤。
参考示例二:我不认可这一观点。诗歌后四句以“勇死”“轻仇”的议论,深化了剑客有胆有识、意气风发的形象。同时,以荆轲刺秦离别之时细腻缠绵的悲情与剑客对比,使剑客形象更进一层。与前四句刻画的典型形象相得益彰,体现了律诗在情感结构上起承转合的流转变化特点。如果改为简短绝句,则会把作者逐步深化的意脉隔断,不能够充分地传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年中考一模(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

①有奖竞答:观众将左侧的经典情节的序号填入右侧的人物姓名的空白中,凡是全部答对的观众可以参与抽奖,有机会赢得演出签名海报一张。请拟好答案。
①智取生辰纲
A.武松
______
②景阳冈打虎
B.杨志
______
③风雪山神庙
C.林冲
______
④拳打镇关西
D.鲁智深
C.【甲】长短句错落排列,抑扬顿挫,便于诵读。这是现代诗歌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D.【乙】虽语言质朴,但能发挥实用文体的优势,尽情铺排,使内容充实、表述充分。
18. 当代桥梁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用途也更加广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充裕的素材和更广阔的想象的空间。请仿照艾青的《桥》的第三节,另行创作两句现代诗歌。
【材料二】
在浦东新区,融书房、张江科学城书房、国际象棋主题分馆等十几家主题房,满足了市民个性化文化需求,成为浦东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位于陆家嘴金融城的“融书房”,由老旧社区图书馆改建而成,率先探索由普通公共图书馆向有明显个性的“金融城市书房”转变。馆藏文献约五分之一为外文书籍,以金融方面图书资料及相关社群文化为特色。每周举办两场高质量读书会。既满足金融白领群体的需求,又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阅读场所。
上海市崇明区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5.(20分)学期临近结束时,同学们准备就本学期的名著阅读召开年级汇报交流会。
(1)下列事项将在筹备会议上研究确定,先删去多余的一项,再补充必要的两项。
A.活动主题B.名著阅读计划C.活动主要内容
D.活动时间E.活动地点F.参加活动人员
(2)请帮助节目策划组将以下节目内容分为三类,并排列好三个类别的顺序。
材料二:调查主要有以下发现:
2024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13分)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4.小明同学旅游时遥望山野,看到夕阳余晖下漫山红色的枫叶,情不自禁地用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一10题。
(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为鲁山令,有盗系①狱,会虎为暴,盗请格②虎自赎,许之。
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
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爨③。
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
(《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系:拘囚,关进牢狱。
②格:打斗,击杀。
③爨(cuàn):烧火煮饭。
5.【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人名),我们还学过他另一篇作品《_____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释负重B.忘恩负义C.负荆请罪D.久负盛名(2)许.之矣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中划线句。
2023年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作文含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经验”,是构成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的基本素材,一方面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建构我们的知识,有了经验,关于社会的知识,科学的、医学的知识的形成才有可能。另一方面,经验能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周遭的世界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的生活,世界的运行是指向某种目的的。所以,有些人会认为我们的经历如果不能提供“经验”则会变得无意义。因为这代表我们生活在虚无中,或者说我们的经历是虚无主义的。有人无法忍受生活没有任何方向,他们认为生活一定要过出意义来。我们赋予生活以意义,以便让每一段经历都似乎能为我们的人生的最终目的(终极意义)提供某种注脚和养料。然而,换一个角度,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说“知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最高存在——宇宙大道相比,我们的经验其实微不足道,正如我们知道无论我们在我们的阅历中总结了多么优秀的经验,将我们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名利双收,我们也无法摆脱我们人类自身的有限性。正所谓纵浪大化中,作为宇宙大化中的一粒微尘,我们成为生命的偶然和不确定性中的一道光影,这时候我们如果还坚持认为我们的经验能带给我们生命的终极裁判,那多少有点放不下执念了。
。
2023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不是被事情困扰住,而是被对那件事情的看法困扰住。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5.有人说,从以为“不必如此”到发现“原来如此”仅差了一个“为何如此”。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2023届上海市中考各区一模语文考试试题专项(综合运用)汇编(附答案)

2023届上海市中考各区一模语文考试试题专项(综合运用)汇编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三、综合运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7—19题长宁区图书馆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了“馆校携手,谱写公益新篇章”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17.【任务一:读者导引】某读者通过输入“我爱这土地”检索该作者的诗集,发现馆藏中并没有该书目。
你输入关键词“________”帮助他扩大检索范围,并快速锁定该作者的诗集。
18.【任务二:好书推荐】你在审校图书馆公众号“每周一推”栏目内容时,发现下列( )项表述出现了错误。
A.《童年》讲述了阿廖沙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坚强、正直的人。
B.《昆虫记》揭开了昆虫世界诸多的奥秘,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C.《水浒传》是一部汇聚各路英豪降妖除魔,聚义梁山的奇书。
D.《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19.【任务三:阅读分享】(1)本期读书分享会将围绕《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进行线上讨论。
以下哪两项不适宜作为本次讨论会的题目?( )A.是斗士?是勇士?还是泼猴?B.充满浪漫主义、奇思幻想的经典C.七十二变,变的是本领,不变的是什么?D.精读与跳读的选择(2)图书馆公众号选定了以下两幅绘画作品作为本期读书分享会的海报插图。
请结合图中涉及的情节,从下列选项中,为故事中的孙悟空选择一组最合适的配词(填序号)①不畏艰难,坚持不懈②细心机敏,火眼金睛③桀骜不驯,敢于挑战天庭权威(3)下期读书分享会的主题是“记忆中的温暖”,你准备选择下列哪本书进行分享?请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理由。
(100字左右)A.《昆虫记》 B.《朝花夕拾》 C.《童年》我选择: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运用17.艾青诗选18.C19.(1)BD(2)大闹天宫(③)三借芭蕉扇(①)(3)示例:选择B,《朝花夕拾》中不乏充满温情与童趣的文章。
2024年上海静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初三语文一模静安区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
(《竹石》)2.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也应拿出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满怀豪情,不断进取,从而领略每一段学习征程中最美丽的风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醉翁亭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喜雨亭记(节选)苏轼①亭以雨名,志喜也。
……②子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③。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③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注释】①扶风:折凤翔府。
2024届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届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倚南窗以寄傲,。
(晋·陶渊明《》)(2),举类迩而见义远。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3)《阿房宫赋》《六国论》都是针砭时弊的名篇,杜牧认为六国和秦国灭亡原因是统治者骄奢淫逸不能“ ”,《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原因是“ ”。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儒家典籍中有不少地方涉及文学批评的讨论,历代的经学家长期浸淫其中,很自然会受到影响,进而对文学形成特定的看法。
是否应该纳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版图之内?①假如经书蕴藏的文学观念值得文论史研究者认真钻研和探讨②这些看法有时会渗透在他们诠释经书的注疏内③那么过去不同年代的儒家学者对文学问题的意见④亦会散见于各式各样的书札、论文、语录和序跋中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2)许老师对如何在写作教学上实施“项目化学习”很感兴趣。
他在网上搜索了有关“项目化学习”的论文,并依据刊物的可信度作了初步筛选。
如果进一步从“标题”和“关键词”角度筛选,与他关注的主题关系最远的一项是()。
(3分)A.标题: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之写作设计出处:《江苏教育》2022.19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写作设计文体类活动类主题类B.标题:高中语文选修课程项目化学习探究出处:《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2 ——以《天妃灵应之记》碑微课程实施为例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程地方文化资源项目化学习C.标题:例谈高中语文“读·思·达”项目化学习推进出处:《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6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阅读、思考与表达实践活动D.标题: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设计探究出处:《基础教育课程》2020.20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项目设计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2024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4.假期,小语和父母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发现这里道路四通八达、环境宁静祥和,不由感慨:这不就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吗!(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1题(22分)【甲】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①而负.刍②。
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吾爱其毛。
”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明年,东阳上计③钱布④十倍,大夫毕贺,侯甚_______。
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
虽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
今吾田不加广,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民也。
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
此非所以贺我也。
”(选自《新序·杂事》,有删改)【注释】①裘:毛皮衣服。
②刍:喂牲口的草。
③上计:官员上报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治安等数据。
④钱布:钱币。
5.【甲】诗作者是___________(代)诗人白居易;【乙】文中的“太守”是_____________(人名)。
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早生华发。
(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2)物有本末,_________,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3)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曾被晋朝官员先后推荐。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在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城乡差距。
可以说,______,______,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__。
①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力之一②信息技术可被视为现阶段调节城乡差距的一个均衡器③它会产生“数字红利”效应④持续科学配置信息技术资源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并推动城乡均衡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2)今天对小宁来说有点特别:大伯七十大寿、舅舅迁居、同学新婚,他打算各送一副对联。
下列对联与所送对象最贴合的一项是()。
(2分)【甲】春融花并蒂,日暖树交柯【乙】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丙】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A.甲联送大伯,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同学B.甲联送舅舅,乙联送同学,丙联送大伯C.甲联送同学,乙联送大伯,丙联送舅舅D.甲联送同学,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大伯。
二阅读70 分(一)阅读《海派文化新论》这本书的绪论和目录,完成第3—7题。
(16分)绪论①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
它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主体性的文化发展立场,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而形成。
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
上海市各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专题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上海市各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专题统编版高三总复习语言运用专题上海市虹口区2023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按要求选择。
(1)学校团委将推送一篇关于校运会的文章,主题是“青春跃动”,副标题是“——记校运会”。
以下选项最合适做主标题的是()A.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B.雄关真如铁,迈步从头越C.乘风破浪,直挂云帆D.鹰隼试翼,风动云起(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随着电脑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在很多具体的工作上轻松超越人类大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句话说,所有的人工智能都不具备自我意识。
①究其原因,机器人缺乏“本体感觉”很可能是最大的差别所在②但是依托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却在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上进展缓慢③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台电脑会把芯片、处理器、电源和机箱等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④比如跳高或者奔跑,更不用说那些涉及情感的事情了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鲁迅对《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十分欣赏。
他在这方面有精彩的评价:“书中故事,为亲所闻,为说真实,为于诸女子无讥贬。
说真实,故于文则脱离旧套,于人则并陈美恶,美恶并举而无褒贬,有自愧,则作者盖知人性之深,得忠恕之道,此《红楼梦》在说部中所以为巨制也。
”我觉得这不仅是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也是鲁迅自己的创作纲领。
①虽然思想平庸②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等小人物③鲁迅对此类人都是心怀悲悯。
④并不是恶人⑤但还是有一些优点的A.②④①⑤③B.②①⑤④③C.①⑤④②③D.①④⑤②③(2)下面是某大学学生会主席在迎新仪式上的发言片段,以下4处画线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24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4年上海市宝山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3题。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4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1)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2)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石壕吏》)(3)__________,退亦忧。
(《岳阳楼记》)(4)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
沮丧失意之际,我们可以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概述历史人物事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句子来鼓励自己。
【答案】①.春蚕到死丝方尽②.死者长已矣③.是进亦忧④.舜发于畎亩之中⑤.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任意两句均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本题①②③中注意“蚕、已”等字的正确书写。
④⑤句,“舜发于畎亩之中”注意“舜、畎”的书写正确;“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注意“版”的书写正确;“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中注意“鬲”的书写正确;“管夷吾举于鬲”中注意“鬲”的书写正确;“孙叔敖举于海,”注意“敖”的书写正确;“百里奚举于市”注意“奚”的书写正确。
(二)(21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甲】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其①诏至京师,而复为柳州刺史也。
2023届上海市高考一模考试语文分类题型(积累运用)汇编(附答案)

2023届上海市高考一模考试语文分类题型(积累运用)汇编2023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 按要求填空。
(1)不失其所者久,_______________。
(老子《四章》)(2)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________》)(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宇宙浩大、万物丰盛的景象。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人工智能依托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的代价,却是不可避免地扼杀了信息不对称的随机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固化了的信息不对称的经济体里,是没有公平可言的。
①毫无议价能力的数据提供方②信息优势自然集中到了政府和商业巨鳄等强势集团手里③公众和弱势群体就成了透明体④智能时代因为高端技术对人力、物力和政治力量的依赖A. ③④①②B. ④③②①C. ④②③①D. ③①④②(2)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C.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2023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积累应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_________________》)(3)2022年10月12日,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萨•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王羲之所著《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太空视角下所见的浩瀚之景。
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试卷语 文 一 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一日克己复礼, 。
(《论语ꞏ颜渊》)(2) 。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 》)(3)李密在《陈情表》中运用含有比喻的句子“ , ”,表达了他要对祖母尽孝,终其天年的愿望。
2. 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 分)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乘坐飞机、高铁需要刷脸,观看演出、赛事需要刷脸,办理各种业务需要刷脸。
。
, , , 。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们应当警惕技术“失范”。
① 这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底层逻辑② 对自然人进行身份识别③ 以人工智能化数据比对④ 可以说我刷脸,故我在⑤ 将人脸图像信息数字化①④⑤③②①③⑤②④A. B. ④②①⑤③④⑤③②①C. D.(2)以下是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通知,为吸引社区居民参加,需要修改,请在横线上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写出提出该条建议的原因。
(3 分)活动通知居民朋友们: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活动,欢迎大家参加!活动时间:2023年12月30日上午9:00-11:00活动地点:区卫生服务中心1号楼报告厅活动人员:本社区居民活动要求:准时入场,不要喧哗,手机静音,提问有序。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11月30日修改建议: 提出建议的原因:二 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一)①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应被认定为作品,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目前有关人工智能的各种报道和描述来看,至少在现阶段,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与为形成作品所需的智力创作存在本质区别。
以修图软件为例,它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将照片或图片处理成印象派等各种绘画风格。
如仅从结果来看,多数人都会以为是画家绘制而成。
然而,该项人工智能对照片或图片的处理,与绘画者根据照片或图片创作同样风格画作的行为相去甚远。
2020年上海各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综合运用

2020年上海各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综合运用暂无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上海市各区语文一模题目分类五、综合运用答案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___我喜欢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尤其是花草树木。
我曾经养过一盆仙人掌,它长得又高又壮,一根根刺竖立在盆里。
我给它浇水,给它施肥,它却一点也不感激我,只是默默地生长着。
后来,我又养了一盆绿萝。
绿萝的叶子嫩嫩的,像小手一样,我喜欢摸它的叶子。
我给它浇水,给它施肥,它却不但不感激我,还时不时地掉叶子。
___我不禁想,这些花草树木,它们有生命,但它们不会说话,不会表达感激之情,我们对它们的关爱,它们是否真的知道呢?___我想,或许我们对它们的关爱,就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表达,我们在心底里感到满足和快乐,这就足够了。
1.作者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2.作者养过哪些植物?3.作者对植物的关爱是否得到了回报?4.作者认为我们对植物的关爱是否有意义?为什么?答案:1.作者最喜欢的东西是花草树木。
2.作者养过仙人掌和绿萝。
3.作者对植物的关爱并没有得到回报。
4.作者认为我们对植物的关爱是一种表达,足以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快乐。
宝山区】三、抗战胜利庆祝活动(12分)在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的日子里,同学们将组织或参加一系列活动。
23.在班级组织主题班会时,作为班委会成员,需要对主题班会的节目进行筛选。
以下不符合本次主题班会的节目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5分)A。
大合唱《保卫黄河》B。
诗朗诵《乡愁》C。
演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
朗诵《白杨礼赞》24.2021年暑假,位于宝山区的淞沪抗战纪念馆需要招募志愿者。
你应聘担任讲解员。
在撰写讲解稿时,你需要注意下列介绍内容的顺序安排。
(3分)1)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地理位置,需要注意顺序;2)介绍___的历史沿革,需要注意顺序;3)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场馆特色,需要注意顺序。
25.作为一名普通的参观者,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结束后,你在留言本上写下几句话,表达你对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一:积累应用(解析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溘”“萧”。
2.按要求选择。
(1)农历壬寅年就要到了,以下从“壬寅”角度取相立意的春联是( )
A. 鸿雁翔云迎旭日,青骝夺路起桃烟。
B. 一联壮我楹间色,万国腾龙海内春。
故选C。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古典诗词常常以“月”这一意象表情达意,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再如高中阶段所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论语·泰伯》篇中“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两句表达了士人担负社会责任的坚定与决绝,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3)《蜀相》中,作者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称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潦倒新停浊酒杯②.《登高》③.故有之以为利④.三顾频烦天下计⑤.两朝开济老臣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潦”“浊”“频”“烦”“济”。
①究其原因,机器人缺乏“本体感觉”很可能是最大的差别所在
②但是依托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却在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上进展缓慢
③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台电脑会把芯片、处理器、电源和机箱等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
④比如跳高或者奔跑,更不用说那些涉及情感的事情了
A. ④②①③B. ②①③④C. ②④①③D. ②①④③
2021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综合运用篇)含答案

2021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综合运用篇)含答案2021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综合运用篇【奉贤区】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4-26题(11分)从2021年秋季开始,全新的供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笔字》教材进入上海市中小学课堂。
从此,学写字、练书法成为上海中小学的“必修课”。
翻开写字教材会发现,硬笔字部分完全以上海市语文教材为基础,其目录与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样。
新的《写字》教材也打破了以往只有练写的形式内容,硬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经纬、说文解字等栏目,毛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其中“书法综合实践”板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本土的文化,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此外,教材的语言和图片清晰,知识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呈现了很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一套集规范“教本”、阶梯“学本”和情趣“练本”为一体的多功能教材。
24、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符的两项是()()(4分) A、《写字》教材目录与上海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致。
B、《写字》教材不仅仅是学生的“练本”。
C、《写字》教材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D、《写字・硬笔字》教材有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
25、开设写字课以来,学生的书法水平明显进步。
为此,学校开展一次师生书法作品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
要求2-6个字,包含一个“墨”或一个“书”字。
如:“翰墨扬贤风”。
(3分)作品展活动名称:某某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生书法作品展26、下列几种书法字体中,你最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分)(1)楷书(2)隶书(3)行书我最欣赏的字体是:_____理由:_____(要求50字左右,从结构形态和审美感受两个方面说理由,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综合运用(11分)24、A(2分)D(2分)25、如:“墨韵”、“墨香校园”、“翰墨书香”等(3分)26、如: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和部首分布均衡,起笔收笔果断有力,笔法精到,骨力刚健,每一个字都犹如铁画银钩,遒劲有力,入木三分。
2024届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卷【积累运用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2024届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卷【积累运用题】2024.12024届金山区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
(屈原《________》节选)(2)________,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兰亭的气候宜人。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推动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
①在中华古代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科技不仅自身持续发展②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同时古人也不断吸收外来科技知识,促进传统科技的创新发展④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深远影响A.①④③②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2)小明近日收到朋友的请柬,发现正文中有一处划线部分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3分)(甲)适逢家父六十岁生日,特备薄酒,(乙)邀请您阖家光临广发大酒店大快朵颐。
(丙)12月18日11点28分恭候大驾,(丁)敬请赏光。
A. 甲B.乙C.丙D.丁()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积累应用(10分)1.(5分)(1)固前圣之所厚离骚(2)乌鸟私情(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多字少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
2.(5分)(1)B(2分)(2)B(1分)赴宴或参加宴会(2分)评分说明:选择正确1分,修改正确2分。
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毛泽东《·长沙》)(3)君子能够兼得先天之质朴本性与后天之修饰华美,正如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届上海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分类大全综合运用专题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上海市各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2017年普陀区初三一模:阅读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完成第25—26题(10分)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明明:就是“难受,想哭”。
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
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 25 。
明明: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
小语: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 26(1)”“ 26(2)”。
明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小语: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
明明: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
小语: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明明: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小语摇头道: 26(3)25、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3分)A.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26、联系语境,在26(1)、26(2)、26(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可填成语:(2分)(2)可填成语:(2分)(3)小语摇头道:(3分)三、综合运用(10分)25. D(3分)26. (1)(2)例: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闭月羞花(各2分)(3)例:我也“蓝瘦香菇”;语汇太匮乏了(3分)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
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
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24、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等节气中。
(4分)25、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三方面来介绍。
(3分)26、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4分)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三、综合运用(10分)24、从立秋到霜降的六个节气中任选两个(2+2分)25、由来或来历;科学原理或科学说明;(社会)意义或者影响(各1分)26、A、E(2+2分)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5-26题。
材料一:在诗词中引用历史上的故事,或借用古籍中的诗句,叫做“用典”。
这些被引用的历史故事或古籍中的诗句,被叫做“典故”。
使用典故,是古诗词常用的一种手法,使用典故能够增加表达的内涵,增添语言的厚重感和趣味性。
材料二:史记记载,班超少年时就有远大志向,在家孝顺勤谨,辛苦操劳,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养家,长期抄写,劳苦不堪。
有一次他扔下手中的笔,感叹道:“大丈夫应该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一辈子在笔砚之间忙碌呢?”(均摘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八(上),有删改)25、(1)根据“材料一”,使用典故的好处是。
(2分)(2)“材料二”涉及的典故出处是《》(书名),陆游在《诉衷情》中“当年万里觅封侯”,就是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
后人用成语概括这个典故。
(4分)26、下列在诗词中未用典故的是()多项选择。
(4分)A.到乡翻似烂柯人B.水光潋滟晴方好C.孤蓬万里征D.黄衣使者白衫儿E.怀旧空吟闻笛赋F.但余钟磬音25.(1)(2分)增强表达的内涵,增添语言的厚重感和趣味性 (2)(4分,第二空2分,其余两空各1分)后汉书报效祖国的壮志投笔从戎 26.(4分)BCDF2017年静安区初三一模:三、综合运用(10分)2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试题。
经过5个多月的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市民文化节组织评选的100个乡土文化符号近日出炉。
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乡土文化符号不仅仅指向农村文化,而应把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文化符号也纳入进来。
“乡土”即“本乡本土”,强调地方色彩和区域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符号均可纳入。
评选出来的100个乡土文化符号分为名胜史迹、景观地标、海派人文三个类别。
其中,名胜史迹作为城市历史记忆的活化石,在入选的100个乡土文化符号中占比逾40%。
海派人文类文化符号则囊括了文化名人、海派技艺、民俗风情、特产美食等不同子类别。
(1)材料围绕□□□□□□□□□□□□□□□这一新闻事件,主要从□□和□□两方面作了介绍。
(4分)(2)根据材料,以下属于..景观地标的两项是( )(3分)A.东方明珠B.石库门C.广富林遗址D.黄浦江(3)“外滩”此次作为名胜史迹入选十大“最上海”乡土文化符号,请为它撰写入选理由。
(3分)三、综合运用(10分)(1)100个上海乡土文化符号评选出炉(2分)范围/定义/内涵(1分) 类别/分类(1分)(2)A 、D (3分。
选对一个给2分,两个给3分)(3)示例:外滩是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上海城市历史记忆的活化石,故得以入选。
(3分)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三、综合运用(10分)2016年11月18日14时07分,举国欢腾。
在太空遨游了33天的神舟11号飞船返航成功,为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再添新彩。
校园里,大家对该事件也十分关注,学校准备举办以“航天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26、在策划活动过程中,同学间产生了以下对话,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内容。
策划者甲:“你知道吧,在我国21名航天员中,吴杰、李庆龙二人兼任教练员,他们从未上过太空。
我认为他们的相关材料不能入选本次活动的宣传栏,他们只是幕后人员,功绩远不如那些在太空遨游的航天员们。
”策划者乙:“ (1) ” 策划者甲:“ (2) 。
我们就给吴杰、李庆龙的材料做一次晨板,你给晨报起个标题来突显“航天梦”这个主题吧”策划者乙:“我想了两个,一个是“天路基石”,一个是“飞天英雄”,你选一个合适的吧。
”策划者甲:“ (3) ”策划者甲:“还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建议,学校打算近日给返航的英雄们送一面锦旗,你帮我看看这里四句中哪一句在锦旗上最合适?”好,此时送给那些航天英雄们最贴切。
”策划者甲:“太好了,和你交谈很有收获。
”三、综合运用26.(1)答案要点,表明不同意见指出两人在航天事业上的贡献,如他们身为教练员,都培养了很多航天员为航天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值得我们敬佩,应该加以宣传。
(4分)(2)答案要点:表明对策划者乙的赞同(1分)。
(3)天路基石。
(1分)(4)九天探径,神州园梦(3分)2017年杨浦区初三一模:三、综合运用(10分)近期,骑着漂亮的小橙车来上学,已成为一种时尚。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绿色出行的队伍,班级拟开展“膜拜单车(mobike)”主题探究活动。
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24、以下是三则关于膜拜单车的介绍,请为它们加上小标题。
(3分)(1)将前沿的移动互联网科技与中国擅长的自行车制造业结合在一起,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智能无桩自行车——摩拜单车:它采用了B2C分享经济运营模式,即企业拥有一个产品,但不是卖给用户,而是让这个产品不断地周转,大家共享。
这就是摩拜单车的创新价值所在!(2)使用前,用户需下载摩拜单车APP客户端,进行实名认证。
支付押金;通过“手机APP 点击图标——地图找车——扫码取车”即可使用;使用完毕后,用户将车辆停放政府划线的停放点即可。
摩拜方面表示,摩拜单车这一新生事物是以倡导绿色出行的方式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3)目前,上海已建立了230多个摩拜单车推荐停车点,有71个地铁站的自行车收费点对摩拜单车免费开放。
摩拜在上海的良好发展受益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25、结合了解的信息和生活实际,说说摩拜单车除价格低廉外的其他益处。
(3分)①;②;③。
26、目前,摩拜单车出现了强劲的对手OFO单车,阅读下表,用一句话写出两者的比较结果。
(4分)三、综合学习(10分)24、①摩拜单车的诞生和运营的创新价值②摩拜单车的使用方法(使用流程)③摩拜单车在上海的良好发展受益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3分)25、如:①使用便捷②绿色环保,减少污染③锻炼身体,有益健康(3分)26、摩拜单车除价格略高外,在车辆来源、安全性能、使用方法方面都优于ofo。
(4分)2017年黄浦区初三一模:三、综合运用(10分)24、2016年4月,上海街头出现了“摩拜单车(mobike)”,它与原本的公共自行车不同,不用办卡,没有车桩,用二维码就能开锁,在APP上就能找车。
用户可以把车停放在除弄堂、小区、楼道等区域外的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放点。
半年后,“摩拜单车”有推出了轻骑(Mobike Lite),有了更人性化的设计:重量接近日常用的自行车,安放了车篮,设计了可升降座椅。
在试运营一段时间后,公司对投放的1000辆“摩拜单车”进行了使用状况的调查,发现还存在不规范停放、私自占有、恶意损坏等现象。
(1)“摩拜单车”针对“知晓度”和“使用率”,在20-45岁人群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了小型调查:不知道“摩拜单车”安装“摩拜单车”APP,但未曾使用偶尔使用“摩拜单车”经常使用“摩拜单车”固定使用“摩拜单车”2%23%31%25%19%是:;根据阅读文段《堵车,是一种城市病》推测,产生这一调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4分):(2)右图是小刘的“摩拜单车”骑行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描述小刘的骑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