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与武钢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案例分析16---“宝武”重组方案落地 宝钢拟换股吸收合并武钢
![案例分析16---“宝武”重组方案落地 宝钢拟换股吸收合并武钢](https://img.taocdn.com/s3/m/f2c614c0804d2b160a4ec08b.png)
案例分析16---“宝武”重组方案落地宝钢拟换股吸收合并武钢9月20日,武钢股份[0.00%资金研报]、宝钢股份[0.00%资金研报]公告披露,双方重组初步方案拟为宝钢股份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
对此,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正式)重组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而上述两份公告的发布,表明宝钢集团将成为此次重组的主导方。
在经过近三个月的筹划后,武钢股份(600005,SH)和宝钢股份(600019,SH)两大巨头重组路径终于明晰了。
在重组路径逐渐明晰的同时,两大巨头也在为最终的“联姻”加速筹备,而通过央企交叉持股优化股权结构,无疑在为顺利重组扫清障碍。
在一德期货产业服务部总经理徐勇波看来,两大巨头的重组已进入关键期,与宝钢集团一样,武钢集团划转上市公司股份给央企伙伴,更多是从资本层面为重组减少难度。
宝钢成重组主力9月20日,武钢股份先发重组进展公告称,“宝武合并”的初步交易方案拟为宝钢股份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
宝钢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
这一方案与市场预期吻合。
在一位与宝钢、武钢均有业务往来的机构人士看来,从双方各自规模上,宝钢为国内钢铁行业老大,作为此次重组的主导方也是实至名归。
在金银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看来,宝钢不仅规模大于武钢,更重要的是宝钢市场化经营好于武钢。
由宝钢来主导这场合并,符合“宝武”合并后统一经营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武钢股份是2015年钢铁业上市公司“亏损王”,年净利润亏损超过75亿元,总负债将近700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
这仅是武钢财务困境的冰山一角。
武钢集团2016年第一期超短融募集说明书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武钢集团负债总额接近150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1184亿元。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同为央企,但宝钢在产品结构和经营模式上明显优于国内同行,与武钢合并还能减少同业竞争,加速钢铁行业去产能。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f0b6132b160b4e777fcf08.png)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分析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造业的命脉。
钢铁行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排头兵,其意义不仅局限于行业本身,而是关乎整个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和信心。
在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无序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并购重组成为钢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水平专业化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首先本文从理论入手,简要介绍了并购的定义和并购的实质及关键,以行业和付款方式两种划分方式对并购的形式进行了描述。
其次概述了我国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整体情况,着重分析我国钢铁行业上一轮并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仅注重规模扩张的简单产能叠加式的并购重组易造成整而不合的问题。
接着本文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层次对宝武合并进行了动因分析。
内部动因主要是武钢经营业绩欠佳、炼钢成本较高、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非钢产业发展较慢等。
外部动因主要是全球经济放缓、工业化接近末期、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政府积极推动等。
然后本文利用可比公司法、可比交易法并结合对历史交易价格的比较分析宝武并购交易换股价格的合理性。
并购交易中宝钢和武钢以停牌前的历史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换股价格和换股比例,表明此次两大央企是充分以市场化的角度进行整合,该定价方法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投资价值判断,符合市场惯例。
通过分析认为其具有合理性。
再者本文对存续方宝钢并购交易前后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分析发现交易前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有所提升,资产结构保持稳定。
负债结构基本保持稳定,不会面临短期资金压力和流动性风险。
资产运营效率水平未受到较大冲击,总资产周转率未有明显变化。
偿债能力水平未有太大波动、基本维持稳定。
盈利能力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最后分析了宝武合并面临的问题及合并后对时局的影响。
研究认为宝武合并后将释放潜在协同效应、消除无序竞争、增强议价能力、优化企业布局、推动行业去产能、为钢铁业供给侧改革助力、提升我国钢企的国际影响力、起到示范表率的作用、打破我国钢铁“北强南弱”的格局。
案例分析17---宝钢吸并武钢方案初定 钢铁兼并大戏刚刚开始(受益股)20125
![案例分析17---宝钢吸并武钢方案初定 钢铁兼并大戏刚刚开始(受益股)20125](https://img.taocdn.com/s3/m/0e5ff6adad51f01dc281f1ab.png)
案例分析17---宝钢吸并武钢方案初定钢铁兼并大戏刚刚开始(受益股)经过近3个月的筹划之后,宝钢吸收合并武钢的战略重组方向初定。
9月20日晚,宝钢股份(600019)和武钢股份(600005)同步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初步交易方案拟为宝钢股份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
根据2015年产销数据,宝钢和武钢合并后,将拥有超过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跃居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这一整合也意味着,武钢股份这家国内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也将伴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变化而成为历史。
换股价格是关键3年前,马国强从宝钢调任武钢集团董事长,彼时市场便有宝钢与武钢要进行整合的猜想。
而不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业绩指标,目前的宝钢股份都明显优于武钢股份。
尤其是去年亏损75亿元后,武钢股份降成本、提效益压力更大;而宝钢股份则保持了相对稳健的发展态势。
目前,宝钢股份总股本165亿,总市值约808亿元;武钢股份总股本101亿,总市值279亿元。
若以换股方式进行吸收合并,则可能还存在因企业质地、估值情况不同而导致的双方股东意见分歧。
虽然重组整体方案由国资委主导,但由于双方大股东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均需对重组方案回避表决,因此中小股东对换股价格的认可也显得尤为关键。
钢铁供给侧改革推进作为全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第一任务,钢铁、煤炭去产能,是今年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完成47%,煤炭行业仅完成38%,时间过半,均未能实现任务过半。
2016年以来,已有多家央企实施重组,包括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等。
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其中第一条就是推进强强联合,鼓励煤炭、电力、冶金等产业链上下游央企进行重组。
从行业视角来看,宝钢、武钢正式合并意味中国钢铁产业整合大幕拉开,迈出了消除恶性竞争、去产能促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eadf7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f.png)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近几年,宝钢武钢吸收合并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是一次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两大钢铁巨头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宝钢武钢吸收合并的背景、原因、过程、成果以及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一、背景宝钢和武钢是中国两家最大的钢铁企业,分别位于上海和武汉,业务涵盖国内外。
然而,中国钢铁产业总体过剩,不同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压力。
为了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宝钢和武钢探索合并的可能性。
二、原因合并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企业面临了许多共同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宝钢和武钢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缺乏现金流,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全球国际贸易环境也在逐步变化,中国钢铁产业也面临了巨大的国内外市场压力。
此外,宝钢和武钢的产业重叠度较高。
这意味着两个企业之间不仅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还存在大量的重复投资。
合并能够削减不必要的投资,并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规模和效率优势。
三、过程在这次合并的过程中,两家公司进行了多轮谈判,讨论了各种合并方案。
最终,宝钢在2016年9月与武钢达成了协议,按照“定价方式合并”方案将武钢纳入宝钢集团。
合并后,宝钢集团由原来的上市公司和子公司原武钢化为一体,拥有产能13000万吨/年。
宝钢成为全球第十一大钢铁企业,市值超2000亿港元。
四、成果吸收合并之后,宝钢武钢从管理层面、研发能力、市场发掘等各方面都实现了优势互补。
具体成果可从多个方面来考察。
在供应链上,宝钢武钢合并后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煤焦钢铁一条龙供应。
同时,新的合并企业还能够强化对未来高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实现了产业升级。
在销售上,宝钢武钢合并后可以更好地发挥双方在国内外的市场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此外,在国际市场上,新企业还可更好地应对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影响宝钢武钢合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两个公司。
它直接涉及到整个钢铁行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研究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e1a7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a.png)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宝钢成功地控制了财务风险,实现了并购目标。这为其 他钢铁企业的并购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钢铁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复杂多样的,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控制。除 了上述提到的优化并购方案、加强财务处理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措施外,还可以采 取其他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例如,制定详细的并购计划、合理安排融资渠道、 加强目标企业的风险评估等。此外,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以 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1、优化并购方案:宝钢对武钢进行了全面的尽职调查,评估了各种潜在的 风险和收益。通过优化并购方案,降低财务风险。
2、加强财务处理:宝钢制定了规范的财务处理流程,对并购过程中的资金 流动进行严格监控,确保财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3、调整资本结构:宝钢在并购后对自身的资本结构进行了调整,通过优化 债务和股权比例,降低财务风险。
供给侧改革是中国政府在面临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产能过剩等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政策。这一改革的重点是通过 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由传统的依靠投资和出口,向依靠创新、 消费和产业升级转变。钢铁行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宝钢武钢的并 购重组无疑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总之,宝钢武钢并购重组的成功为中国企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 参考。希望两家企业能够在未来继续携手共进,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繁荣和发展作 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
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研究:基 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在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是产能过剩。为了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成为了国家 的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宝钢武钢的并购重组成为了供给侧改革中一个备受的 事件。本次演示将围绕这一案例展开,深入探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宝钢武钢并 购重组及其影响。
钢铁企业绿色并购绩效分析——以宝武合并为例
![钢铁企业绿色并购绩效分析——以宝武合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1969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b.png)
钢铁企业绿色并购绩效分析——以宝武合并为例发布时间:2021-06-30T08:10:51.58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祝雅玫石宇灏[导读]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宝钢集团,于2000年2月成立,于200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湖北经济学院 430205摘要: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坚实后盾和支撑,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其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几乎涵盖了我国最重要的几个基础性产业。
在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下跌,钢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
钢铁企业可以通过绿色并购吸收其他企业的绿色技术和绿色资源,开发绿色产品,拓展绿色竞争优势,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最终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并购绩效一、宝武并购简介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宝钢集团,于2000年2月成立,于200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宝钢股份已成为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500强企业。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武钢集团,于1999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仅次于宝钢的第二大钢铁上市公司,以先进的钢铁生产流程著称。
此次宝武合并采用宝钢吸收合并武钢的方式,目的在于保障双方股东享受平等待遇。
此次合并中宝钢向武钢发行股数总额为56.53亿股,并购完成后,宝钢控股股东维持不变,武钢法人资格消失且退市。
宝钢股份吸收合并武钢股份的历程如下所示。
2016年06月07日,双方均发布停牌公告,进行商议联合重组。
9月22日,国资委发布公告,宝武并购事件获得批准。
10月10日,宝钢股份、武钢股份复牌。
10月28日,双方分别召开股东大会,以99.5%以上的赞成票通过吸收合并方案。
12月29日,宝钢股份收到证监会关于宝钢武钢合并的核准文件。
2017年2月14日,武钢股份退市。
2017年2月27日,合并完成,新增股份同日上市。
宝钢并购武钢的市场及财务绩效分析
![宝钢并购武钢的市场及财务绩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1aa2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5.png)
宝钢并购武钢的市场及财务绩效分析
钢铁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产业,其发展始终密切关联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受产能过剩等产业问题的影响,整体利润率呈持续下降状态,发展形势堪忧。
为了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政府大力支持国内钢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提高整体收益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间的各类并购重组活动不仅可以在短时期内使企业规模实现迅速扩张,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企业间的生产、财务以及人力等各项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从而达到整体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
在国内外众多关于并购的研究中,并购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部分。
本文主要深入分析研究了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的市场以及财务绩效。
首先,本文从研究钢铁行业并购案例的背景以及现实和理论意义入手,并简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等。
在对国内外众多学者现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整理了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的主要两大方面的理论,即并购绩效产生原因和并购绩效评价这两方面的基础理论。
然后,在简单介绍此次并购事件双方企业各自的基本情况以及合并的过程和原因后,进入全文的核心绩效对比分析部分。
在具体分析时,先是采用事件研究法整理计算了并购公告日发布前后并购双方各自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来评价其合并的市场绩效表现,然后以财务指标分析法详细计算分析了宝钢集团在完成对武钢的并购后在盈利、偿债、运营及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财务业绩变化情况,并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验证了该并购事件实际产生协同效应。
本文最后部分对本次案例的研究分析结论进行了总结,同时也简述了对后续国内钢铁企业间并购活动的启示和展望。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以宝钢并购武钢案例为例
![企业并购财务分析-以宝钢并购武钢案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3dacef43323968001c92ac.png)
摘要: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钢铁行业逐渐出现了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日益下降、利润趋零的现象。
从长远来看,企业并购可以使得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以提升,竞争力变强,从而效益也随之提高。
而并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财务整合风险,一旦财务整合风险解决不好,企业并购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合理的财务并购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减少并购带来的风险。
本文主要采用了财务指标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并购前后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
同时也研究了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分析,宝钢,武钢Abstract:After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has gradually witnessed overcapacity, declining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zero profit. In the long ru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n enhance the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ere are often financial integration risks. Once the financial integration risks are not solved properly,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will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we should tak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risk of financi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o as to reduce the risks brought b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financial index analysis to study the solvency, operation 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Baosteel and WISCO before and after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tudies the financial risk in the process of M&A.Keywords: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financial analysis,Baosteel,WISCO目录1 引言 (18)1.1 研究背景 (18)1.2 研究意义 (19)2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19)2.1相关理论 (19)2.2研究综述 (20)3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20)3.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别 (21)3.2并购后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21)3.3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2)4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23)4.1并购前的详细的目标企业财务调查 (23)4.2选择安全有效的支付方式 (23)4.3合理安排并购后的融资资金 (23)4.4整合后进行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 (23)5企业并购案例 (24)5.1并购双方简介 (24)5.2并购背景及动机分析 (24)5.3并购前的企业评估的风险分析 (25)5.4并购后企业评估的风险分析 (28)6钢铁行业并购的政策建议 (30)6.1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价 (30)6.2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化 (30)6.3利用政策建议严格审核 (31)结论 (31)参考文献 (3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换股并购中换股比例的确定方法探析——宝钢换股吸收合并武钢案例研究
![企业换股并购中换股比例的确定方法探析——宝钢换股吸收合并武钢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7dcbdb453610661fd9f450.png)
企业换股并购中换股比例的确定方法探析——宝钢换股吸收合并武钢案例研究作者:暂无来源:《理财·市场版》 2019年第7期文/程相萍根据支付方式,企业并购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现金并购、换股并购、债券并购以及期权并购等。
换股并购是将目标公司的股权按一定比例转换为主并公司的股权,从而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换股并购不需要支付大量现金,不会对主并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而目标公司股东也不会失去其所有者权益,不仅有助于资源合理配置、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经营管理,而且能够合理避税,因此换股并购是目前资本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支付方式。
换股比例是指为换取一股目标公司股份所需付出的主并公司股份数量,换股比例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合并能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关系到各方利益。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在换股并购过程中换股比例的确定问题。
一、换股比例的确定方法确定换股比例的方法主要有每股收益法、每股净资产法、每股市价法、L-G模型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假设A为主并企业,B为目标企业,AB为换股并购后企业,有关符号假设如表1所示。
(一)每股收益法该方法是以并购双方的每股收益作比来确定换股比例,即:该方法认为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公司的盈利能力直接体现在每股收益上,按照此换股比例进行企业合并,可以保证合并后双方每股收益不被稀释。
(二)每股净资产法该方法是以目标企业与主并企业每股净资产的比值来确定换股比例,即:该方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认为企业的净资产是其长期经营结果的账面价值,能够更加直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长期经营情况。
(三)每股市价法该方法假设并购双方均为上市公司,用目标企业与主并企业的每股市价之比来确定换股比例,即:该方法认为,在有效市场前提下,股票价格才能充分反映企业当前的价值以及未来的成长性及风险特征,以股价确定换股比例是完全合理的。
从我国已发生的换股并购案例来看,大部分上市公司在确定换股比例时采用的都是每股市价法。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7e39314431b90d6c85c780.png)
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作者:谢昭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10期摘要: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则是供给侧改革在产业层面的重点领域。
为此,首先对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背景情况进行了说明,其次分析了换股吸收合并的事件过程以及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提出企业吸收合并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吸收合并;换股比例;宝钢;武钢;宝武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18吸收合并是指在公司合并时,合并方吸收其他公司继续存在,剩余公司主体资格消灭的法律行为。
收合并主要有现金并购,股票并购、混合证券并购。
1合并背景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19)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
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于2000年2月独家创立,200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05)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1999年8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近年来钢铁行业遭遇的滑铁卢给两家大型钢铁集团的合并创造了客观的外部环境。
2015年,武钢股份全年亏损高达75亿元,宝钢股份业绩大幅下滑仅实现净利润7.14亿(2014年为60.90亿)。
据两家公司半年度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宝钢股份实现3621亿元净利润,占据全行业领先地位,而武钢股份仅实现2.73亿元净利润。
2宝钢武钢合并过程2016年6月27日,两家公司分别发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停牌公告》、《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停牌公告》,“由于双方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尚未确定且尚需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重组方案,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双方股票自2016年6月27日起停牌,公司将于停牌期间确定相关方案”。
宝武钢合并原因分析
![宝武钢合并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ffee260912a216147929b6.png)
宝武钢合并原因分析1.产能过剩推动整合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位GDP 耗钢强度将会进一步下降,钢材消费将总体进入下降通道。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最为严峻。
产能利用率过低、供需严重失衡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中国按照三年的规划,宝钢要去掉900多万吨,武钢要去掉400多万吨过剩产能。
与产能严重过剩相对应的是,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非常分散。
目前我国大大小小钢铁企业有500多家,去年粗钢产量排名前10的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4.23%。
而像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前4家钢企产量约占全国比重的60%以上。
目前我国粗钢实际产能超过12.5亿吨,去年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4%。
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能够更加容易把握生产节奏和供需平衡,有效挤出市场无效劣质供给。
钢铁企业通过减量化的兼并重组,能更好地推动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需要。
2.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1901年美国钢铁行业整合,美国占据世界钢产第一直到70年代。
日本钢铁行业70年代整合完成,取代美国成为最大钢产国。
欧洲90年代开始整合钢铁行业,到97年在全球钢铁十强中占据7席。
此次宝武合并,更大的用意在于打造一个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钢企巨无霸。
宝武二钢均属于国资委直管,重组难度较小,且规模足够大,强强合并之后,有助于提升中国钢企的整体竞争力,建立钢铁行业的企业标杆,以点带面振兴整个行业。
3.优化两家钢铁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宝钢股份与武钢股份实施合并重组,有利于统筹平衡内部产能,对不同生产基地和不同产线实施协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有效实现提质增效,通过合并重组,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可以快速移植和整合各自在汽车板、硅钢、镀锡(铬)板、工程用钢、高等级薄板等领域的成果,迅速提升钢铁制造能力;通过整合各自的研发人员和经费,大幅提高研发效率,减少重复投入;通过集中整合销售、剪切、激光拼焊能力,明显降低服务成本,大幅提升产品增值能力和对全球客户的服务能力;优化统筹原材料供应和物流配送,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管理效率,为合并后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动因及财务分析
![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动因及财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6690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7.png)
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动因及财务分析
李贵龙
【期刊名称】《现代营销(下)》
【年(卷),期】2024()5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下,钢铁行业为了去产能,解决现阶段供需严重失衡问题,早日实现“双碳”目标,通过并购方法解决面临的难题。
在“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下,宝钢集团通过股权并购的方式收购了武钢集团。
本文以此为研究
案例,通过分析并购重组的动因,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3页(P4-6)
【作者】李贵龙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6.7
【相关文献】
1.上市企业并购重组与股价波动因素分析——以A股市场企业重大并购重组事件
为例2.资源型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分析——以中石油多宗并购案为例进行分析3.
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动因与绩效分析——以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为例4.国内钢铁
行业横向并购的形势与动因分析5.并购重组的动因、财务效应及问题分析——以
美的集团并购小天鹅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并购经济后果分析——宝钢换股合并武钢案例研究
![企业并购经济后果分析——宝钢换股合并武钢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93dfc23376baf1ffd4fad09.png)
之上 , 通 常需要 的时间相对敌 意并购要
长, 在 这 一 点 上 可 能 会 影 响 到 企 业 并 购 的价值 。 ( 二) 企业 并购 动 因 1 . 实现规模 经济 。 在 生 产 技 术 的 限
的公 司通 过 现金 、 债 券 支付 、 换 股等 方 式合 并重 组 为一 个整 体继 续进 行经 营 ( 彭雯 、 陈贤 锦 , 2 0 1 1 ) , 一 般来 讲 , 相 对
摘要 : 受我 国经济下行 的影响 , 作为传统行 业代表的钢铁 企业遭 受的冲击可谓 的 企 业 并 不 是 为 了 获 取 目 标 企 业 本
首 3其 ' - 冲. 许 多钢 铁 企 业 采 用并 购 的 方 式 来应 对各 种 难 题 文 章 以 宝钢 换股 合 身 ,而是 看 中 了被 并 购公 司的 上市 资
2 . 进 行 多 元 化 经 营 。 我 国 市 场 上
企 业并 购成 功 与否 的重要 评 价指标 。
2 .企业 并 购 经济 后 果 评价 指 标 。
发展 过程 中会 形成 原材 料一 生产一 销售
一
( 1 ) 偿 债能 力指 标 。 企 业 并购 很重要 的
一
条完整 的产业链 , 大 多是靠纵 向并购
制下, 扩 大生产 规模 能 够增 加收 益 。 并
且 通 过 并 购 ,企 业 可 以 在 较 短 的 时 间
列 的并 购 活 动过程 结束 之后 .企 业 所 达 到 的规 模 、 竞争 能 力 、 经 营 效率 、 资 源配置 、 财务 效益 、 成 本 费用缩 减 程度
方或 多方所 属产业是 否有关联 划分 . 分 为横 向并购 、 纵 向并 购和混 合并购 。横
宝钢财务报告综合分析(3篇)
![宝钢财务报告综合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6ad90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a.png)
第1篇一、引言宝钢股份(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钢铁企业。
本文将基于宝钢最新的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分析,旨在评估宝钢的财务健康程度、盈利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根据宝钢最新的资产负债表,其资产总额为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达到XXX%。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据较大比例。
这表明宝钢具备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负债结构宝钢的负债总额为XXX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较高,达到XXX%。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为主要组成部分。
这反映出宝钢在流动性方面存在一定压力。
(3)股东权益宝钢的股东权益为XXX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XXX%。
股东权益占比相对较高,表明公司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宝钢的营业收入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最新年度营业收入达到XXX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国内外的市场拓展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
(2)营业成本宝钢的营业成本在最新年度为XXX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
这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能源成本增加的影响。
(3)净利润宝钢的净利润在最新年度为XXX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这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行业整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三、经营成果分析1. 盈利能力(1)毛利率宝钢的毛利率在最新年度为XXX%,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这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2)净利率宝钢的净利率在最新年度为XXX%,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这表明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一定挑战。
2. 营运能力(1)应收账款周转率宝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最新年度为XXX次,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这表明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2)存货周转率宝钢的存货周转率在最新年度为XXX次,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这表明公司在存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宝武”合并———钢铁巨头并购的背后
![“宝武”合并———钢铁巨头并购的背后](https://img.taocdn.com/s3/m/3d1dfb3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a.png)
2017年第13期作者简介:孙歌悦(1997-),女,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7.13.078“宝武”合并———钢铁巨头并购的背后□孙歌悦摘要: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建设行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水平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钢铁逐渐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密集的钢铁产业面临着经营困难,销售盈利出现一定的困难。
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着力推动钢铁行业重组,兼并重组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及扩大国际影响力。
而此次宝钢武钢合并就是基于我国“三去一补”的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大幅度提高我国钢铁巨头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形成产业龙头,不断创新、投资、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钢铁央企,有效的解决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以及钢铁产业后劲不足的困难。
二者合并更大的意义是,为行业开创了一个超大型企业合并的先例,合并后一个拥有6000万年产能的“中国神钢”诞生在即,同时也将导致接下来的几年内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掀起一轮高潮。
关键词:产能过剩;宝钢;武钢;并购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3-0107-02中国图书分类号:F426.31文献标志码:A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区间,我国的钢铁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得我国钢铁业盈利能力逐步下滑,而企业的经营成本又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逐渐上升,钢铁行业进入了严冬期,主要原因就是生产集中度低、产能过剩。
上述问题并非只存在于我国,世界各国均面临产能过剩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问题,而目前对于我国同时存在国企支持的企业问题来说,通过并购的方式形成规模经济是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购可以使得竞争减少、效率提高、议价力增强和丰富的产品线有利于钢铁企业在行业低谷期生存,同时并购还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案例研究
![国有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18af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4.png)
国有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案例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
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也积极参与并购与重组活动以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具体案例,来探讨国有企业的并购与重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研究其所取得的成果与困难。
一、案例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合并重组1.1 案例背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石油集团)是中国两大石油能源巨头。
为了提高国内石油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两家公司决定进行合并重组。
1.2 案例分析该合并重组使石油行业的资源整合更加高效,减少了重复竞争,提高了整体效益。
同时,两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也得以提升。
合并重组后的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然而,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合并重组需要整合两家企业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等方面,这需要时间和精力。
企业文化冲突、人才流失等问题都对整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并购与重组过程中,对于文化融合和人才保留的管理非常重要。
二、案例二:中国宝钢集团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合并2.1 案例背景中国宝钢集团公司(简称宝钢)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武钢)是中国两大钢铁巨头。
由于国内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环境保护压力,两家公司决定进行合并以应对外部挑战。
2.2 案例分析通过合并,宝钢和武钢整合了两家公司的产能和资源,实现了合力并进、优势互补。
合并后,新组建的企业在市场份额、技术创新以及国际竞争力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合并后的企业还推动了钢铁行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然而,合并过程中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两家企业在产业链和产品结构上存在差异,合并整合的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合并后的企业面临多重压力,如员工安置、产能整合等。
因此,在并购与重组中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以确保合并后的企业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钢铁企业重组后生产基地的财务变革转型
![钢铁企业重组后生产基地的财务变革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7f792a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4d.png)
钢铁企业重组后生产基地的财务变革转型□何宇城I吴伟2谢辉彳黄延东41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运营改善部部长3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经营财务部部长4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室室主任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集团,宝钢和武钢实行联合重组,武钢有限在宝钢“集中一贯、协同效益最大化”多制造基地管理模式中,按照“同一平台、同一语言、同一规则、同一标准”的四同原则,开展财务集中一贯改革。
通过各项改革发展,武钢有限财务管理体系得以重新构建,财务管理呈现新局面。
通过有效整合融合,公司经营绩效快速增长、竞争力快速提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造了示范效应。
财务系统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整合融合进程.发挥协同效益,让企业稳固发展,永不停息。
一、变革转型的主要背景早在1994年,武钢曾就财务集中一贯管理做出了尝试,建立独立的财务委派管理组织架构。
2001年开始,随着母子公司体制的建立,公司主要对二级单位和子公司财务负责人进行委派,各子公司内部再对分支机构(分厂、分公司)实行财务委派,形成链式财务委派模式。
囿于当时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当时的改革只能算是在集屮一贯管理上做出了一些探索,各派驻单位财务部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出纳、会计、主管一个都不少。
财务管理名义上是“一级核算”,实际上仍然是“二级核算”。
随着宝武整合的逐步推进,武钢有限成为宝钢股份生产基地之一,管控范围和要求出现诸多变化,原有的制度流程设置和财务体系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新的集中一贯管控模式的要求。
随着武钢有限“改革、调整、打基础”的深入,深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财务管理体系变革也亟待推进。
二、变革转型的基本内涵在中国宝武的引领和宝钢股份的指导下.武钢有限组织机构“脱胎换骨”,干部2020年第9期13队伍“全体起立”,体制机制“全面再造”,集中一贯制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加速覆盖.劳动效率提升平稳实施,财务变革转型是宝武整体整合行动中的重要部分。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因分析——以宝钢、武钢合并为例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因分析——以宝钢、武钢合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83741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4.png)
《商业会计》2020年第14期51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COMMERCIAL ACCOUNTING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因分析——以宝钢、武钢合并为例【摘要】 钢铁行业是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为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扩张成本、减少行业内部竞争、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很多企业进行了并购重组。
文章基于宝钢、武钢合并的案例,分析了二者合并方式的选择及合并的动因,以期为探索并购行为与选择并购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并购重组;宝钢;武钢;吸收合并【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14-0051-03王正军(教授) 王结晶(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兰州 730050)在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变革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钢铁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数次并购重组,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企业优化转型,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同时,为新常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两大钢铁企业的成功合并,取得了协同效应,为同产业链下企业的并购提供了范本,为钢铁行业去产能树立了标杆。
本文通过宝钢吸收合并武钢的案例剖析,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以期为其他并购行为提供参考。
一、宝钢、武钢合并案例介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12日IPO 成功,截至2017年3月底,宝钢的注册资本为221亿元,流通股股数2 210 265.69万股,在世界钢铁行业排名比较靠前,发展潜力大。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成立于1955年,是仅次于宝钢的第二大钢铁上市公司,以先进的钢铁生产流程著称。
2016年6月26日,宝钢、武钢停牌,宣布开始合并,具体过程如表1所示。
此次宝钢选择吸收合并武钢的目的在于保障双方股东享受平等待遇。
换股价格的确定以合并公告日前9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的90%(宝钢、武钢每股分别为4.60元、2.58元)为准,以此确定换股比例为0.56︰1。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78660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f.png)
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研究一、引言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兼并另一个企业的股份或资产来扩大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行为。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并购越来越成为企业扩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市场份额、技术能力和资源,加速企业的发展。
并购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财务整合的问题,如资产负债表整合、财务预测、成本优化等。
本文将围绕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1. 资产负债表整合在企业并购后,资产负债表整合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整合问题。
由于两家企业在并购前经营状况和财务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在并购后需要对两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整合。
这需要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权益进行清理和调整,以达到两家企业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并购后可能产生的商誉、无形资产等因素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 财务预测在企业并购后,需要进行财务预测,以便更好地了解并购后的企业运营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
财务预测需要综合考虑并购后的市场变化、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等因素,进行财务模型的构建和预测。
财务预测的准确性对于企业并购后的经营和决策至关重要。
3. 成本优化在企业并购后,需要对两家企业的成本进行优化,以实现规模化效益和降低经营成本。
成本优化涉及到人员合并、业务整合、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对企业的流程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以实现整合后的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4. 税务规划企业并购后,需要进行税务规划,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税负和合规风险。
税务规划包括合并与分拆企业实体、资产负债表调整、跨国税务筹划等方面,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职税法规和政策,合理设计并购结构和流程。
5. 内部控制整合在企业并购后,需要对两家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整合,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整合需要对企业财务流程、审计机制、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和优化,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作。
宝武钢铁集团并购重组每股收益预测研究
![宝武钢铁集团并购重组每股收益预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9e981202768e9951e738f0.png)
宝武钢铁集团并购重组每股收益预测研究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和钢铁消费大国。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与国内市场萎靡不振的双重大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
产能过剩严重、效益低下等几乎成了我国钢铁行业的代名词,在这种严峻的行业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也掀起了一阵阵的跨区域及区域内的并购重组高潮。
并购重组作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合理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是我国钢铁行业的必然趋势。
而兼并重组是否能真正使钢铁行业扭亏为盈,促使钢铁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正轨,因此,有必要对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后的财务绩效进行预测。
在众多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中,本文选取每股收益(EPS)作为盈利预测对象。
每股收益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综合性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的经营与盈利状况,可以使投资者在企业公布的众多财务信息中迅速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而绝大部分投资者正是凭借每股收益这一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因此,不论是基于对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还是从投资者对并购后的钢铁企业投资的角度,针对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后的每股收益进行预测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并购重组及每股收益的相关理论基础,并以2016年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的“世纪大合并”为研究对象进行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每股收益预测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首先以钢铁行业2008年至2012年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销售增长率及资产负债率作为影响因素,建立每股收益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宝钢武钢合并后的2016-2020年这五年的每股收益进行预测。
同时,本文还建立了 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宝武合并后的每股收益进行预测,并将灰色预测结果与多元回归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以检验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论文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4期109㊀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2014年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作者简介:李依桐(1996-),女,汉族,湖北随州人,硕士,西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会计;赵雅玲(1995-),女,汉族,四川广安人,硕士,西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审计.宝钢与武钢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李依桐㊀赵雅玲(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重庆401100)摘㊀要:在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前提下,我国的市场竞争日趋紧张.企业为了占领足够的市场,采用促销方式获得营运资金,企业并购也是企业惯用的手法.由于我国目前不健全的经济体系,导致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严重损害其经济利益,使企业面临经营发展困境从而走向破产,促使众多企业踏上了联合重组的道路.近些年来行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行为已经掀起浪潮,钢铁行业间的并购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我国的钢铁行业多处于产能过剩,行业利润受压迫时期,我国重要的钢铁行业重要支柱宝钢和武钢选择并购重组进行资源整合,以此来共同应对压力和提高竞争力.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中图分类号:F 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14.0520㊀背景宝钢在中国上海北翼长江之畔成立,被视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如今,从企业创立以来,已有30年久的历史.宝钢重点围绕钢铁供应㊁技术㊁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展开大力发展,已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㊁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武钢是历经3年的投产建设并且完工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重点关注和培养的企业.目前武钢运营的三大主业是钢铁制造业㊁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贸易.除了钢铁行业这个主业,武钢还相继发展了城建㊁运输㊁甚至还有燃气供应㊁地产等十几个产业.总体看来武钢拥有可观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复杂的经济背景下,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从2016年9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审核并且通过了宝钢与武钢的重组方案,计划9月初上报国务院,但当时相关事项需要高层审核.直至2016年12月1日上午,联合重组方案实施5个多月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宝武钢铁)在上海总部揭牌成立,这象征着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钢铁集团正式成立.1㊀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我国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曾经主要是以成本法为主要的资产评估方法,而以收益法作为第二选择,基本上企业不会选用市场法进行价值评估.但是从近几年的并购交易市场情况看,收益法采用的比率在逐渐上升,而其他另外两组呈现着下降趋势.在并购交易活动中企业可以采用多元化的价值评估方法,但是为了保证评估的正确性,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本文研究的实际案例中,宝钢并购武钢,根据目标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以及数据收集情况,本文主要采用收益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使评估的结果更贴合实际.收益法的基本模型为:E =B -D 其中,E :企业净资产;B :企业整体价值;D :公司付息债务价值.1.1㊀目标企业(武钢)历史经营数据分析表1㊀武钢资产负债表金额单位:元注:数据资料来自武钢2014年-2016年年报.表2㊀武钢利润表金额单位:元注:以上数据资料来自武钢2014年-2016年年报.1.2㊀预期营业收入㊁自由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属于母公司的税前利润+税前所需负的债务利息+折旧与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额营业收入和自由现金流量的预测主要是根据武钢历史的收益状况和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从而准确的把握企业未来的增长值,具体的情况表3显示.1.3㊀未来收益期的确定宝钢在吸收合并之后,两家企业仍然继续经营,并且收益法的使用前提就是企业处于持续稳定经营的情况下,因此,针对目标企业(武钢)的价值评估未来收益财经论坛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4期110㊀㊀期仍然按照持续经营的角度考虑.表3㊀武钢利润表金额单位:元1.4㊀折现率的选择折现率(d i s c o u n t r a t e)主要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在经济学中,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主要是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 C C )确定相对应的折现率.WA C C =(E /V )ˑR e +(D /V )ˑR d ˑ(1-T c)其中各项字母所代表:WA C 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 e =股本成本,R d =债务资本,E=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D=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V=E+D ,E /V=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D /D+E .D /V=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E /D+E ,T c =企业所适用的税率.企业的股本资本主要的定价模型主要是根据: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 A P M )计算,计算公式为:K E =R F +β(R M-R F )其中:R F -无风险报酬率;β-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风险系数;R M 一上市公司股票的加权平均收益率.1.5㊀目标企业武钢的价值评估结果本文在使用收益法前提条件下都满足的前提下,对目标企业(武钢)价值评估值为44,229,567,043,25元,比企业的账面价值增长了17,565,519,041,47元.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武钢在前几年的经营发展中,由于公司盈利能力不佳,并且武钢股份是2015年钢铁业上市公司 亏损王 ,年净利润亏损超过75亿元,总负债将近700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从而影响了公司近些年的业绩发展.公司的财务报表仅仅只反映了企业实体拥有运营的资产价值,并未对其他潜在的资产做过多的详细计算.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中尤为重要的就是选择合理的并购目标企业,一般企业在选择时主要考虑的是从本企业方的目的出发: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为了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而选择并购同行企业,而有时也为了分散企业的运营风险而选择别的企业.但是企业要是从税收筹划的方面出发,可以选择并购同行企业,也可以选择并购外资企业,与此同时可以享受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宝钢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完成对武钢的控制.武钢股份与宝钢股份的换股比例为1:0.56,即每1股武钢股份的股份可以换取0.56股宝钢股份的股份.宝钢在此次的并购过程中向武钢股份全体股东发行股份的数量5652516701股,武钢现有的全部资产㊁负债㊁业务㊁人员㊁合同㊁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武钢有限承接与承继,自交割日起,武钢有限的100%股权由宝钢股份控制.文中所陈述的案例主要是以股权置换型的方式完成控股目的.表中显示双方企业在并购后,宝钢主要占总股本的52.10%,而武钢占有13.48%,其中,宝钢股份换股价格为4.60元/股,武钢股份换股价格为2.58元/股,两者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实施联合重组.我国目前«企业改组改制中所得税业务问题暂行规定»,并购企业在对目标企业实施并购行为时,除了向目标企支付相应的现金㊁有价证券,如果支付的数额不高于其所需支付的股本账面价值的20%,则目标企业不需要确认全部资产的所得或者对应损失,同时也不缴纳企业应该承担的所得税.目标企业在并购之前的所得税事项在并购后由主并购企业承担,以前公司的年度亏损,如果未法定的弥补期限,可以有双方企业用以后的经营所得弥补.2㊀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并购风险一般是指由于企业并购中定价㊁融资以及支付等财务决策行为引起的价值风险的集合.分为三点:(1)存在的企业融资风险,宝钢并购武钢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并购决策会对宝钢公司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2)支付风险,宝钢的并购资金如何获取,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或者融通能力可以支持并购,采取何种方式向武钢支付相应并购价款,这些都对宝钢的财务支付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3)流通性与偿债风险,一旦并购成功后,宝钢的资金流动将会发生变化,企业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在并购过程中,宝钢如果无法及时的完成资源有效整合㊁由于债务的不断增加㊁缺乏短期融资以及不合理纳税筹划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宝钢的财务压力和风险.3㊀财务风险防范措施3.1㊀优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宝钢与武钢在并购时没有考虑相关融资成本,没有结合考虑自身资金实力进行合理的融资,应该通过有理有据的设计,对两企业的债权和现金进行结合.在并购过程中宝钢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支付现金能力,试图构建较合理的资本结构,才能减缓在并购后的偿债压力.3.2㊀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财务支出方式不仅仅仅限于一种,可以鼓励宝钢发展现金支付㊁股票支付㊁债券支付两两结合或多种结合的支付方式.也就是说,发展支付手段向混合型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带来的财务风险会大大缩小,也可以趋其利弊,发挥某些支付方式的优点,有效降低了企业在并购中的财务风险.3.3㊀降低流通性与减轻偿债风险并购双方在成功完成并购后,宝钢要迅速对该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宝钢关键应该从企业的财务资源管理㊁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机构管理等三个基础方面进行展开活动.积极的利用双方企业优势取长补短,减轻企业资产流失的情况.4㊀结论通过宝钢和武钢之间的强强联合,并购双方之间可以利用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资源以此来加快研发新产品的进程,大力研发推广新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国钢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两家公司联合重组后的新产品也将由廉价㊁低能㊁单一的时代过渡到昂贵㊁高效㊁多元化的新时代,让钢铁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本文在广泛收集和查询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基础上,主要以宝钢与武钢之间的并购为原型进行案例分析,针对两家公司并购的财务问题现状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集中精力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㊁税收方案和风险规避措施,对于解决宝钢与武钢并购的财务问题,及时防范和化解危机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谢昭.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案例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7,(10).[2]刘雅琴.利率变动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实证分析 以武钢企业集团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4).[3]薛开征.企业并购风险投资问题及防范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