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联词练习 四年级用说课材料
1.关联词四年级语文阅读技巧专题复习课件
![1.关联词四年级语文阅读技巧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4bb24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d.png)
1.关联词四年级语文阅读技巧专题复习课件在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关联词在阅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作者的意图。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复习一下关联词在四年级语文阅读中的相关技巧。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关联词。
关联词呀,就是在语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能把两个或多个有一定关系的句子连接起来,让文章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有条理。
常见的关联词有很多种类。
比如表示因果关系的,像“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当我们在阅读中看到这样的关联词,就能很快明白前后句子之间存在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比如说:“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我们没有去公园玩。
”这里很明显,“下雨”是“没去公园玩”的原因。
再比如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像“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太理想。
”这就表明后面的情况和前面的情况是相反的。
还有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
例如“他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这说明后面的内容在程度或者范围上比前面的更进一层。
那么,在阅读中,我们该怎么运用这些关联词来提高理解能力呢?第一步,要学会准确识别关联词。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对常见的关联词熟悉于心。
当在文章中看到它们时,能够迅速反应过来。
第二步,根据关联词判断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旦确定了关系,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看到“因为……所以……”,就知道要去找原因和结果;看到“虽然……但是……”,就明白重点往往在后面的转折部分。
第三步,结合上下文理解关联词的作用。
有时候,一个关联词可能在一段文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要把它和前后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去理解。
为了更好地掌握关联词的运用,咱们可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
比如说,找一些有较多关联词的短文,读完后试着分析其中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然后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四年级下能句子关联词复习教案2
![四年级下能句子关联词复习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d34fee9f61fb7360a4c6515.png)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宁可...也.....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只要...就.... 即使...也....
无论....都... 不管....都... 不仅...还....
不仅...而且.... 不但...还.....
五、关联词语的使用
1、一般方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
(1)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2)运用要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语。
(1)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若是)......就(那么,那,便)。如果引出的假设和正句结果一致。
1, 要是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那么定会闯祸。
2,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3,即使遇到更大更多的困难,我也一定要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2)假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即使引出的结果和正句结果不一致。
1、艺术节上,我参加的项目( )象棋,( )跳棋。
2、艺术节上,你参加的项目( )象棋,( )跳棋?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1,今天()教室里有人听课,()同学们都不紧张。
2,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系我们的生活。
只要…….就……. 只有……才…….
1,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中国运动的健儿们,()刻苦训练,()能为国争光。
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关联词专项训练教案
![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关联词专项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35c61d52d380eb62946d6b.png)
课题关联词分类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关联词的关系。
2、能够准确运用关联词。
3、通过准确运用关联词,建立学好语文运用语言的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关联词的关系,能够准确运用关联词。
教学难点:通过准确运用关联词,建立学好语文运用语言的信心。
教法:师生互动法学法:分析法小组合作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关联词语。
有谁能说说你了解的关联词语呢?学生:2、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可是……(2)假设关系如果……就…… 要是……那么无论……都…… 不管…也……倘若……就…… 要是……就……(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 即使……也……是……是…… 既……又……(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光……也……不仅……还……(5)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7)承接关系先……再…… 首先……然后…… 先……然后……接着……最后……(8)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3、举例说明关联词语。
(1)任凭功课再忙,我们也要抽时间锻炼身体。
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我也不上你的当。
(2)我就不相信这道题那么难,今天我非做出来不可。
(3)无论天气有多冷,我也要上学。
(4)这朵花既美又香。
(并列关系)(5)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
(递进关系)(6)小刚不是忘记带钢笔,就是忘记戴红领巾(选择关系)我们下课不是玩游戏,就是打篮球。
(7)虽然他长得很丑,但是心地很善良。
(转折关系)(8)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因果关系)(9)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去春游。
(假设关系)(10)只要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
(条件关系)4、练习。
(1)()地球有吸引力,()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
四年级上册的关联词
![四年级上册的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9c4b74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b.png)
四年级上册的关联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年级上册的关联词是指在四年级语文课程中经常出现,并且具有相关性的词语。
这些关联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四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老师们会教授学生一些常见的关联词,比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四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比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这些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关联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找到文章中的线索,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通过学习这些关联词,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除了在语文课上学习关联词,学生们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文章来积累更多的关联词。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们可以了解更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们也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关联词,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二篇示例:四年级上册的关联词是指在教学中,联系四年级上册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关键词汇。
通过掌握这些关联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接下来,我们将以不同学科的视角,分别介绍四年级上册的关联词。
语文:1. 字音字形:指的是认识同音字、同形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2. 成语故事: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
3. 诗词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提高语文修养。
4. 句子结构:了解不同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数学:1. 形状:认识不同形状的属性和特征,培养几何思维能力。
2. 加减乘除: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提升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3. 分数、小数: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拓展数学思维。
4. 时空:理解时钟和日历的使用,培养时间和空间意识。
英语:1. 单词记忆:积累英语词汇,提高词汇量和语音准确性。
小学四年级关联词 总结+讲解+练习
![小学四年级关联词 总结+讲解+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dd0590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9.png)
小学四年级关联词总结+讲解+练习本文将为小学四年级学生总结、讲解和提供练关联词的内容。
关联词是连接句子、段落和文章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构建清晰、连贯的句子,并表达思想的逻辑关系。
一、关联词的定义和作用关联词是用来连接句子和段落的词语或短语。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表达并且展示思想、观点以及事件的逻辑关系。
通过使用恰当的关联词,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具连贯性,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跟随我们的思路。
二、常见的关联词分类及其用法1. 顺承关联词顺承关联词用于表示一个观点或事件的连贯发展。
- 并且:用来连接两个相似或相关的观点或事件。
- 而且:用来添加一个与前面观点或事件相关的附加信息。
- 同时:用来表示两个观点或事件在同一时间或同时发生。
2. 递进关联词递进关联词用于表示一个观点或事件的逐步发展或增强。
- 而且:除了表示顺承关系,也可用来表示递进关系。
- 此外:表示进一步增加或加强前面的观点。
- 更重要的是:用于强调某个观点的重要性。
3. 转折关联词转折关联词用于表示一个观点或事件的转变或对比。
- 但是:用于表示与前面观点相反的观点或情况。
- 然而:与“但是”具有相同的含义。
- 相反:用于表达完全相反的观点或情况。
4. 总结关联词总结关联词用于表达一个观点或事件的总结或归纳。
- 总的来说:用于总结前面所提到的观点或事件。
- 综上所述:表示对前面所有观点或事件的总结。
三、练题请根据以下句子补充合适的关联词:1. 我喜欢游泳,______我也喜欢跑步。
2. 我们徒步旅行,______带了足够的水和食物。
3. 小明不仅喜欢足球,______也喜欢篮球。
4. 她很努力研究,______考试成绩一直很好。
5. 他是个天才,______他从来没有骄傲过。
四、答案1. 并且2. 所以3. 同时4. 而且5. 但是以上是关于小学四年级关联词的总结、讲解和练习内容。
通过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关联词,学生们可以写出更加连贯和有逻辑性的句子和段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关联词语练习复习参考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关联词语练习复习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e1cc62a8114431b80dd863.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关联词语练习复习参考资料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子(分句)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它们相互关联的意思;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1.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2.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1、并列关系。
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那么……那么有的……有的……一会儿……一会儿……不是……而是……既……又…………也……一方面……一方面是……不是……有时候……有时候也;又;还;同时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又会吹笛子。
2、承接关系。
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首先……然后…………便…………才…………接著……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才打草稿。
3、递进关系。
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4、择关系。
概念: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宁可……也不…………还是…………与其……不如……是……还是……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教案教学内容
![关联词教案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60a36d6b307e87101f696ba.png)
关联词教案关联词知识巩固【定义&作用】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链接,因此复句也常称为关联句。
【复习策略】1.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列表整理,归类记忆;2.注意关联词的误用,对这类语病学会诊断;3.多练、多读、多分析。
【常用关联词语】(老师准备八个句子,由学生自行寻找,看它们各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关联词语,确定该组关联词语的类型以后,再拓展延伸,然后做对应练习)1、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因果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练习:(1)他()睡眠不足,()看起来脸色苍白。
(2)()今天下起了大雨,()我们的郊游计划没能实现。
(3)今年夏天()这么热,()降雨太少,很多地方干旱。
2、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假设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如果……就……、即使……也……练习:(1)()今天他能买到火车票,明天我们()到北京去旅游。
(2)()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一幅画,那这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
(3)()海峡两岸能够早日统一,那我们也()可以早一点看到阿里山和日月潭了,那该多好啊!(4)()狐狸再狡猾,()斗不过好猎手。
3、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条件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只要……就……、无论……都……、只有……才……、除非……才……、不管……也……、不论……也……练习:(1)()热爱孩子的人,()赢得孩子的爱。
(2)()是刮风还是下雨,小街的拐角处()能看到修鞋老头的身影。
(3)()你把作业写好了,你()看电视。
四年级 关联词
![四年级 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8b7f841ee2bd960590c677c2.png)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课前热身】写句子:一、看拼音写汉字dī lǒng zhào yì dǐng fèi héng大( ), ( ) , ( )立 ( ) ( )贯Hào Hào dàng dàng bēng liè háo hǒu( ) ,山()地(),风( )浪()二、句式的变换:1、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
(改肯定句)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调换顺序,意思不变)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改为“被”字句)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新课内容】一、知识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不是……而是……”形式的复句,课本已明确为并列关系。
转折关系的复句,其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比如:“李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是还时刻挂念着学校的工作。
”这个句子是说,李老师已经退休离岗了,就不必再挂念学校工作了,然而还在挂记着。
选择关系的复句,是表示对所表述的事情有所选择的。
如:“或者你去,或者他去,或者你和他一起去。
”表示或此或彼,任凭选择的意味。
再如:跟“不是……而是……”极相似的“不是你去,就是他去”。
表示非此即彼,非彼即此,强调“二者必居其一”。
此也可,彼也可。
又如;“宁可让你去,也不让他去。
”表示取此舍彼,表明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有所抉择。
不是……而是……”形式的复句,如“不是你去,而是他去”,它是将前一种情况作了否定,而对后一种情况作了肯定,将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平等并列,无主无次,这当然是一种并列关系。
说课稿连接词(五篇)
![说课稿连接词(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c0d52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6.png)
说课稿连接词(五篇)第一篇:说课稿连接词逻辑联结词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逻辑联结词.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第一章第六节逻辑联结词。
从内容上看,本节课程是逻辑的入门知识,而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的理解概念,正确的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从知识上看,逻辑联结词与集合、充分与必要条件两个知识点密不可分。
而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而本部分内容,既是逻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的简单命题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掌握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
⑵能力目标经历抽象的逻辑联结词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推理的思维能力。
通过发现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研究的精神,挖掘其智力因素资源,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品质。
3.教学重点与难点⑴教学重点①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②复合命题的构成。
⑵教学难点①对“或”的含义的理解;②复合命题的含义。
二.教学方法1.对受教育者的分析为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必须知已知彼,所以在教学设计之前我对受教育者做了如下的分析:⑴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具体——抽象——具体,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抽象思维,这是一个归纳过程,然后用归纳的结论去指导具体问题的解决,这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学生应遵循两个程序:循环往复,循序渐进。
⑵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效果能否达到的关键,教师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设计教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四年级关联词 总结+讲解+练习
![初中四年级关联词 总结+讲解+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7bcb02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3.png)
初中四年级关联词总结+讲解+练习
总结
初中四年级是语文研究的重要阶段,其中关联词是非常重要的
语法知识之一。
关联词用于连接句子、段落和篇章,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在初中四年级里,我们研究了许多常用的关联词,它们
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并列关联词、转折关联词、因果关联词等。
讲解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关联词及其用法讲解:
1. 并列关联词:用于连接并列的两个或多个相同重要程度的句
子或短语。
- 例如:和、与、或、还有、不仅...而且...
2. 转折关联词:用于表示前后两个句子或短语之间的转折关系。
- 例如:但是、然而、虽然、尽管...
3. 因果关联词:用于表示前后两个句子或短语之间的因果关系。
- 例如:因为、所以、由于、导致...
4. 条件关联词:用于表示前后两个句子或短语之间的条件关系。
- 例如:如果、除非、只要、假如...
练
根据上面讲解的关联词,完成下面的练:
1. 填入适当的关联词:我很喜欢运动,______游泳和打篮球。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补全句子:他很累,______他继续坚持。
- A. 但是 B. 因此 C. 或者 D. 虽然
答案
1. 除了
2. 虽然
以上是初中四年级关联词的总结、讲解和练习,希望对你的语
文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四年级语文关联词专项练习.docx
![最新四年级语文关联词专项练习.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7f98a564afe04a1b171de75.png)
四年级语文关联词专项练习知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 衣裳既漂亮 , 又大方 . ”常用的关有:又⋯又⋯、既⋯又⋯、一⋯一⋯、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2、句(分句是一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 而且物丰富 . ”常用的关有:不但(不)⋯而且⋯、不但⋯⋯、⋯更 ( ) ⋯、⋯甚至⋯ 3、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 , 从中出一种)如:“我下不是跳橡皮筋, 就是踢子 . ”常用的关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4、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 或部分相反)如:“ 然天气已晚 , 但是老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有: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5、因果句(分句是原因和果的关系)如:“因本写得太精彩了, 所以大家都喜看 . ”常用的关有:因( 由于 ) ⋯. 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6、假句(一个分句表示假的情况, 另一个分句表示假后的果)如:“如果明天下雨 , 运会就不行了 . ”常用的关有:如果⋯就⋯、即使⋯也⋯7、条件句(一个分句明条件, 另一个分句表示在一个条件下生的果)如:“只要我努力 , 成就会不断地提高 . ”常用的关有:只要⋯就⋯、(不管、无不)⋯也(都)⋯、只有⋯ . 才⋯、凡是⋯ . 都⋯、除非⋯才⋯基一、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1、我()把船停在港口,()冒着狂暴雨前2、()从小学好本,()更好地国家建出力.3、迅()是大的文学家,()是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4()今天下雨了 , 我()要去探望李老 .5、()城是那雄壮 , ()吸引了很多游客 .6、一滴水()很小很小 , ()无数滴水集起来 , 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7、()我在不好好学, 将来()不能担当起建祖国的重任 .8、很多同学在践中体会到 , ()多多写 , 作文()会有步 .9、()困有多大 , 我()能克服 .10、()他情地同学服 , ()受到同学的好 .11、()你答找小一起去看画展, ()准去找她 .12、刘胡()牲自己的生命 , ()出党的机密 .13、我是()知道件事情 ,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程 .14、()你去,() , 得有一个人去 .15、他()牲自己 , ()暴露党的 .16、同学()走着,()着 .17()是什么人 , 向我指出()行 .18、小李在学上()有么好的成 , ()他平刻苦学的果 .19、()浪再大 , 我()要把你送河去 .20、王老()关心我的学 , ()关心我的身体 .二、运用适当的关, 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 使句子更 .1、小的字写得很快 .小的字写得很好.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万.千万不能阻我前的步.3、我多赶几里路 .我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表演.4、你没有告我 .我知道了.5、我群众 .我很好地完成上交我的任.6、要是疑里士多德.人会他.7、父新辟的菜园被暴雨冲得一干二.父没有气.8、你路得好 .我把个小西送你.9、我没有面 .我却接到您的候.10、春天茵茵的草地 .有盛开的花.。
关联词_教案(3篇)
![关联词_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04881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0.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和分类。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关联词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关联词的作用和分类。
2. 关联词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关联词的搭配和运用。
2. 关联词在复杂句子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联词的PPT课件。
2. 学生准备关联词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含有关联词的句子,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联词,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关联词在我们的写作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关联词的作用和分类,包括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选择、假设、让步等。
2.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关联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三、关联词的运用技巧1.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运用关联词,让学生跟随练习。
2. 引导学生注意关联词的搭配,避免出现搭配不当的情况。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师准备的关联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联词的作用和运用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不足。
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关联词,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下一节课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收集到的关联词及其运用案例。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关联词运用情况,了解其进步和不足。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提高?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4.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教学建议:1. 在讲解关联词的作用和分类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在课堂练习中,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逻辑关联词说课稿
![逻辑关联词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6055ac02d276a200292e85.png)
二逻辑联结词说课稿一、地位和作用: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的理解概念,正确的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掌握和应用。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基本的逻辑知识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而本部分内容逻辑联结词又是逻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知识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初中数重点和难点:由于逻辑联结词是逻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掌握和判断一个事物并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以及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理解和应用应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上采取了以下的措施:(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精心设置一组例子,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探讨,联想,归纳出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从中体会逻辑的思想。
(2)通过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的对比,明确它们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复合命题构成的理解,抓住其本质特点。
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新课表纲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掌握含有“或” ,“且” ,“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2)能力目标: 1 经历抽象的逻辑联结词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推理的思维能力二、通过发现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指导:依据现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识水平,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在本节采用发现法为主,以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意在通过老师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列举两组例子,让学生观察,找出两组例子的区别和联系,从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简单的指导,启发学生与已有的知识做模拟,来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
学法指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而正确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讨论,模拟归纳等手段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诸葛亮( )精通兵法,( )熟知天文地 理。
• 2、花生( )不好看,( )很有用。 • 3、这座井里的水( )清凉,( )甘甜。 • 4、妈妈( )关心我的学习,( )关心我的
身体。
• (五)转折关系
• (表示前后分句的意思,是转折的关系)
• 虽然……但是……;尽管……还 是……;……可是(却)……
• 1、( 件很差,我们(
)这次比赛场地条 )赛出了成绩。
• 2、( )天天的成绩优秀,( )天天的 体质较差。
• 3、( )这个任务很艰巨,( )我班能 完成这个任务。
• 4、雷锋叔叔( )牺牲了,( )他的精 神永世长存。
• (六)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假设一个情况, 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 就……;哪怕……就……
• 1、( )下雨,地( )湿。 • 2、.( )明天不下雨,我们( )去春游。 • 3、( )答应了,你( )应该办到。 • 4、( )是数九寒天,我( )坚持锻炼。 • 5、( )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 )
收不到电视。
• 七)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 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情形)
关联词练习 四年级用
(一)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并列的)
• 又……又……;既……又……;不是……而 是……;不是……也不是……而是……;
• 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有 时……有时……。
• 1、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 ) 他感情脆弱,( )这篇课文太感人了。
• 4、( )他讲得很动听,( )我听得津津 有味。
• (三)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所说 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 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 么……要么……;是……还是……;
•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1、( )我去找小刚,( )小刚来找我。
• (四)递进关系(表示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 分句进了一步)
• ( 虽然 )这次比赛赢了,( 但是 )我 们不能骄傲。
• 因为……,所以…… • 不但……,而且……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 …;无论……都……
• 1.( )下雨,地( )湿。 • 2.( )多读多练,( )会提高作文水平。 • 3、 ( )多读多写,作文能力( )能得到
提高。
• 4、( )刻苦学习,长大( )能成为一个 合格的建设者。
• ( 即使 )这次比赛赢了,我们( 也 ) 不能骄傲。
• 2、这座井里的水( )清凉,( )甘甜。
• (二)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
• 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 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 1、小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 (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 2、 张明学习成绩好,那是( )他学习认真 刻苦。
• 3、(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 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