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上)
新课标高中历史语言教学艺术
4 . 高 中历 史教 学语 言的新 运用 必须 思维 质量 。从 语言 着 学生 智力活 动 的水平 。历史 教学语 言 ,就是 历史教 师在 教 学过程 中 , 向学 生传播 历史 知识 从而影 响学 生发展 的语 实施 效果角 度 出发,衡 量一种 语言 是否有 生气 、有魅 力 ,
误 , 因为 历 史 既是 客 观 的 ,又 是 严肃 的 ,语 言 的准 确无 可动 摇 的意 志 。 ”法 西斯 德 国 的嚣张 气焰 便 暴露 无遗 ! 最 误 ,实 际 上 就是 重 视 科学 性 ,这 是对 历 史 教 学最 起 码要 后 ,适当应 用身 体语言 很 多教师 容易 忽略身 体语言 ,事 求 。强调科 学性 ,首先 要注 意语言 的语 音和 吐字 ,这是 国 实上 ,身 体语言 是师 生之 间交流 最默契 的语 言 ,而 适当用 家推广 普通 话 的基 本要 求 。在历 史教 学中 ,发 音标 准 ,吐 身体 语言 教学 ,也能取 得相 当不错 的效 果 。 字 清 晰 ,才 不至 于影 响历史 知识 的传授 ,进 而破坏 历史教 学过程 ,故 此 ,我们予 以高度重视 。尤其值得 注 意的是 , 在历 史知识 中 ,有 一些 历 史名词 ,其读 音与今 天 不~样 , 或者容 易误 读 的,那就 更加 要准 确表达 ,不 能误 导学 生。
一
点是 ,把 书面语 言转 化为 口头语 言来表 达 。书面语 言虽
然雅观 整齐 ,可 是离生 活较远 ,不 如 口头 语言 那么流 畅鲜 教 学方 法 ,因为语 言不 同 ,就 可 能相 差二 十倍 。 ”我 们 的 活 。从情感 方面 ,学生 也 比较 容易 于接受 口头语 言 ,毕竟 教 学方 式可 以转变 ,可 是如 果没有 相应 的教学 语言 ,其效 那是 他们 的 日常 语言 ,理解起 来十 分得心 应手 。其 次,语 果 也是 截然 不 同的 。教 学语言 在教 学方式 中 ,具有举 足轻 言要 具有 时代气 息 。历 史教 学语言 最犯 忌的是 ,在讲 古人 重 的作 用 ,我们重 视它 是十分 必要 的 。
试谈丰富的语言艺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试谈丰富的语言艺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语言是一门艺术,它让人沉醉,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平时多注意知识的积累,注重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但是不能片面地追求语言的美感而忽视了历史学科所固有的严谨科学,过分讲究语言艺术而忽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尺度。
【关键词】历史教学语言艺术历史教师素质【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2)09-043-02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质量。
通常把教师讲课的语言以及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语言称为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史实的叙述要通俗易懂,史论的阐析要深入浅出,要注意一堂课中语言的层次构思、语调的抑扬顿挫,重视情感的投入,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情境。
只有讲究语言艺术,整堂课才能象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有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啃书本”,而忽视了怎样“教活”历史,更谈不上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
历史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严谨科学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每一节内容含量大,每一节都有重点和难点,因而教师在进行教材处理和课堂语言表达时必须注意科学性取舍,做到分清主次,精讲重难点。
使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突出,最终将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全面、完整,无任何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必须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
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首先应为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历史语言不同文学语言,不能有任何程度的虚构。
对历史过程的讲述、人物生平的介绍,必须符合史实;在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历史规律的时候,必须从史实出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
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人类的语言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意的。
课堂语言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业务素养。
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讲述法仍然是基本的教学方法,语言仍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
就语言而言,有人简练有力,有人委婉动情,有人幽默风趣。
特点虽然各有所长,但都要讲求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可以说,历史课堂语言表达的艺术往往是一位历史教师是否优秀的首要标志。
反过来说,有的教师虽然学问渊博,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高明,课堂上词不达意,言不传情,往往教学效果不好。
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历史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历史教学的语速、音调、和深度课堂教学的语言速度要有一定的标准吗?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语速宜慢不宜快。
语速过快,像连珠炮一样发射,攻势太猛,学生很难形成概念图像,再现历史情景。
教学不同于茶余饭后的讲故事,课堂语言是一种教学语言,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讲课的字字句句都应该让学生听得清楚,吸收进去,如果语速过快,会造成混乱,什么也没听懂;会使人疲于理解,更谈不上思维活动的伸展,教学的效果不能不受到影响。
教师的讲课不能滥用高音和强音,讲课声音太高,语音的刺激太强,会使学生很快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降低听课效果。
有的教师整堂课都是高八度,他那里讲的满头大汗,声嘶力竭,而学生在这边听得头晕脑胀,心烦意乱。
相比之下,有的教师把低、中、高音有机的结合,慢慢的道来,缓缓的诉说,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学生唯恐把老师的声音溜过去,听得更加聚精会神了。
其实,一堂课45分钟,教师的讲课语速既不能一直高八度,也不能如老和尚念经,平平的缺乏变化。
课堂语言的快慢,高低,都要依据内容的不同而随时调节,不断变化,务必使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教师的“讲”是为学生的“听”服务的,教师的讲必须和学生的听协调一致,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最佳状态,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历史是有 血有 肉的人的活动 , 因此 , 师在讲课 时 , 言应 生动活泼 , 教 语 力争使 学生如见其人 、 闻其声 、 如 如亲临其境 , 这样 才能让学生感受 鲜活 的历 史。 如 , 例 在讲 到“ 炮烙之刑” , 时 笔者这样描述 :商纣王创制 的‘ “ 炮烙之刑 ’ 是一种酷刑 , 他 先让人将 铜柱 子放 在熊熊燃烧 的炭火上 , 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 时 , 就强迫犯 人在 铜柱上行走 , 犯人刚踏上铜柱 , 就听到 ‘ ’ 哧 的一声 , 脚板立 即冒起缕缕青烟 , 人 犯 摇晃几下 , 站立 不住 , ‘ 就 扑通 ’ 一声 掉到炭火 中被活活地烧死 了。 如此 一来 , ” 学
的机会 让学生展现个 性 , 培养创新能 力。 同时 , 教师还 要深挖教 材 , 改进教学 方 法, 大胆创新 , 激发 学生 的学习兴趣 , 要我学” 我要学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 变“ 为“ ,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适应时代的要求。 囝
备情 况 , 对史 料的叙述要 做到通俗易懂 , 对史 观的 阐述要做 到深入浅 出 。 想取 要 得深 浅适 度 、 通俗易懂 的效果 , 教师可借用学 生熟悉 的人 、 、 、 事 物 社会生 活常识 来类推或类 比历史上 比较久远 的人 、 抽象 的事物 、 艰深 的道理 。 例如 , 在讲“ 辛丑 《
生仿佛 “ 眼看 到了” “ 亲 、亲耳听 到了” 从而加深 了对商纣王残暴统 治 的认识 , , 学 一
习历史也变得生动有 来。 趣起
搿溢 誊
四、 要循循诱导, 富有启发性 、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 “ 必不乐学。如果教师的语言缺乏诱导性 、 ” 启发性 ,\ ~ /
必 然 不 能 激 起 学 生 浓 厚 的学 习兴 趣 , 无 法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 更 反一
巧用历史教学语言 提升课堂教学艺术
巧用历史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填鸭式”教育已经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了。
丰富历史课堂已成为教师历史教学首要考虑的事情。
教师使用何种教学语言,会影响课堂核心教学目标的实现。
历史学科的内容是对过去历史的记录和讲述,没有实验性或是操作性。
巧用历史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成为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新任务。
本文即是通过对历史教学语言的研究,分析如何提升课堂的教学艺术。
仅供学习参考。
关键字:历史教学语言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学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艺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思考。
在现代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图片、实物、录像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历史课堂的学生的学习教学设备,但是语言终究是历史课堂的主要表达方式,如何在课堂上表达历史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将对历史教学语言的研究,分析如何巧用历史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教学艺术。
一、历史课堂上使用历史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人们进行情感沟通,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说,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一种艺术。
历史学科是对过去历史的记录和讲述,而在《历史课程标准》设置的课程目标上,将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放在了第一位,准确使用历史教学语言对历史教师来说更为重要。
历史教学语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教学语言,另外一种是历史专业语言。
一般教学语言就是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例如说叙述事情,讲述历史发展过程,历史人物形象介绍等等;历史专业语言即是为历史专用术语,例如公元前、人殉、沙俄、封建社会等等,这种具有特定历史意义,不允许随意乱用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历史性语言。
这也就对教师使用历史教学语言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二、如何巧用历史教学语言,提升课堂教学艺术(一)用词准确,科学严谨历史教学语言的专业性要求,教师在使用历史教学语言时要严谨、准确。
试论历史教师的语言艺术
第二 , 要求确切 , 到既能突出时代 , 做 又无妄加虚饰 。 比如 ,宦 官” “ 监” “ “ 与 太 , 王权 ” “ 与 皇权” 这 种特定 的称 , 谓, 教师讲 课时往往会 随意使 用。其实 , 阉割后在宫里侍候 皇 帝的男 子 , 明朝 以前不能 叫“ 太监 ” 明朝 以后 不应称 “ , 宦官 ” ; 西欧 资产 阶级革 命推 翻是 “ 王权 ” 中国辛亥 革命推 翻是 “ , 皇 权” 。因此 , 严格地说 , 应是 该称 呼什么就称呼什么。再看下 面 段 。 两句 : 1 0 6 ,英帝 国主义发 动 了侵 略 中国的鸦 片 战 “8 年 月 4 总之 , 历史教师 的语 言是教师基本功 的重要 内容 , 取得 是 语言科学得 当, 取得事半功倍 的 会 争” “ ;五四运动后 , 马列主义在 中国得到 了广泛传播” 。这样 的 良好 教育效果 的重要途 径 , 表达, 讲课时教师 也常会脱 口而 出。它们在语法上确 实没错 , 作 用。 但 用词不确切 , 不符合历 史实情 , 缺乏时代感 ,帝 国主义 ” “ 与 ( 上接第 1 9 ) 8页 【 参考文献 】 1[ ] 张 《 思想政 治教育 学原理 》 高等教 育 出 , 挥各级各 部门的作用 ,坚持思想政 治教育与学校管理服 务相 [ ] 3 邱伟 光 , 耀灿 : 19 结合 , 营造促 使大学生健康和谐 发展 的人性化管理环境 ; 另一 版社 ,99年版. 方面 , 要有针对性 的进行环境建设 , 构建 学校、 社会、 家庭 全方 [ ] 2 马奇 柯. 思想 政治教育机 制要素及 其特 性分析 , 学校 党建 位育人网络 , 形成完善的环境育人机制。 与思想教育 , 0 , 2 84 0 作 者 简介 : 创 新思想政 治教育机 制 , 提高其针对 性 , 强其实效 性 , 增 李健( 9 44 一) 男 , 18 .一 , 吉林梅 河 口人 , 为东北 师 范大学 现 要在继 承优 良传统 的基 础上 ,全方位创新思想政治教 育的观 念、 内容 , 改进其方式方 法 , 创新教育载体 。只有这样 , 才能针 思想政 治教 育研 究 中心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专职辅导 员 对 当前思 想政 治教 育所 面临 的新情 况新 问题采 取措 施 和对 余 绍江(9 51一 , 湖北黄 冈人 , 为东北师 范大学 18 .2 一) 男, 现 策 ,使思 想政 治教育工作始终保持 与时俱 进 ,发挥更大 的作 2 3辅 导 员 + 用。 本文 系东北 师范大学 学生思 想政 治教 育 实践 创新研 究科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摘要:历史教师只有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教学语言抑扬顿挫,饱含情感,就能以言感人,以情动人,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总之,历史教师要多看一点历史文学,提高文学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训练,使学生在活泼而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历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历史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但长期以来,空洞的说教、枯燥的史实罗列,让学生逐渐疏远了历史课。
历史教师只有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
”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追求语言艺术,追求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使学生在课上如跨越时空进入历史现场;如观赏一幅幅名画,心旷神怡;如欣赏一首首名曲,余音绕梁。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应努力追求以下几点。
一、教学语言要有历史感,使学生身临其境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不会再现。
但教师的讲述会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感觉,产生强烈的历史时代感。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仿佛听见了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仿佛看见了虎门销烟的滚滚浓烟;仿佛感受到无数杰出人物高尚的品德……运用典故,引用历史人物的语言、歌谣等教学,有助于使情节生动形象,渲染时代氛围。
如,在分析分封制的瓦解时,我介绍“楚王问鼎”的典故:将(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情节讲活了,有事、有人、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林则徐禁烟到达广州时,对各国在华商人表态:“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巧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巧摘要:历史教师在今天的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有感染力的语言,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用幽默的语言配以适当的节奏、频率和抑扬顿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习效率;用现代、通俗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历史术语变得人文化、生活化。
总之,历史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用形象生动的、幽默的、富有创意的语言把历史演绎得通俗易懂,让学生喜听、乐思、好学、乐学。
关键词:语言感染力幽默感节奏频率现代通俗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
”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
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课堂教学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教学语言的优劣不但影响着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且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思维品质的培养,甚至还影响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更由于历史是研究已过去了的无法再现的人和事,加之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知识积累有限,感知遥远而陌生的历史比较困难。
教材上有限的篇幅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重新加工,充分运用课堂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我们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有些历史老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过于注重专业性、科学性,把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历史讲得只剩下骨架,被学生评价为“没意思、枯燥、干巴巴的课”。
而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而这些首先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基础之上,而一堂干巴巴的历史课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学生有所感悟,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因此历史教学不能没有情趣。
讲究课堂语言艺术,使学生喜听、乐思、好学、乐学,是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为此历史教师可尝试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历史既然是无法像数理化一样在实验室里再现的,那么我们要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就必须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深思。
艺术的历史教学语言
浅析艺术的历史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师的基本修养和基本功。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
”对于教学语言的具体要求与标准,我国古代教育名着《学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对于历史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艺术性和规范性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把枯燥乏味、年代久远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听得懂、喜欢听、记得牢,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语言要简洁明快,增强有效性简洁的教学语言才是最优美的语言。
因为语言的简洁才会使得课堂内容变得生动,不拖沓冗长,不令人乏味,才会使学生从繁冗的教学内容下解脱出来,有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吸收,才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空间。
文学家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所以,在一节历史课上,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授课,则会使课堂节奏更加快捷,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六项内容,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联姻;(5)用汉制;(6)用汉礼法。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对繁杂的历史知识记得准、记得快、记得牢,而且养成了善于思维的好习惯,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简洁的语言不仅优美明快,而且提高了效率。
同样的事情,如果能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既能赢得时间,也能节约能源,还会最大限度地赢得机会。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增强趣味性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
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通过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思想因所学的历史知识点而活跃起来。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语言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十倍。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教学案例:相同的一节课,相同的一课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进行讲授,教学效果经常有天壤之别。
为何会有这样明显的差异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是否具备高超的语言艺术。
那么,语言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呢?本文结合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在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化平淡为趣味,使历史课堂妙趣横生在历史教学中,有些知识是比较枯燥抽象的,不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历史教师应化枯燥深奥为通俗易懂,使学生在活泼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如,在讲授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我设计了“阿毛”这样一个人物:姓名:阿毛,性别:女,出生时间:1900年,婚姻状况:1913年被父母许配给了邻村的吴大志。
我的导入语言是这样设计和串联的:“1914年,吴大志得天花死了。
阿毛成了望门寡。
她被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女孩不肯,惨状触目惊心。
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
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世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
又帮你绝食。
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如何能够办得到?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思想,后来还是你大舅舅,替我想出了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食而死。
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等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因为你添了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
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们的意思,反倒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到这个地方我紧接着发问:阿毛的命运如何呢?幸运的是后来发生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改变了她的命运。
由此导入新课。
本课通过这样的语言设计导入,营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情境,使本来非常平淡的、枯燥的历史课内容变得异常兼具逻辑性和趣味性。
让教师的语言成为学生心灵的甘泉——浅议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
科 素养的过程 。这个过程最重要 的依托 和媒介 就是教
师 的语 言。因此 , 教师的语言便是学生获取知识 的重要 途径, 它是铺设教师 的“ 与学生的“ 的“ 教” 学” 主桥梁 ” 。
一
、
历 史教学语言必须讲求ຫໍສະໝຸດ 确性 准确性是所有教学语 言都 必须注意 的条 件 。所谓 准确 ,即教师要用语言把讲解 的 内容正确 地表达给学 生。教师在课堂上讲 的课本知识 点也好 , 常识 也好 , 即 便 是涉及生活上 的事例 , 都要 注意用语得 当 , 讲错或犯 常识性错误等等都是要不 得的 。因为教 学的第一步骤 是教学生正确的认识 。怎样才 能做到准确 ?首先 , 语言 要规范 , 即教师要讲普通话 。其 次 , 教师通 过语 言所表 达 出来 的 内容要 准确 、 科学 , 也就是语 言 确切 、 用词严 谨 。如在讲课时决不能把抗 金英雄岳 飞说成 民族英雄
-
神 。综上所 述 , 我感 觉我 的课堂还算 充实 , 当然需要 改 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 以后 的教学 中, 在 我会继续探索下
岳飞 。再如 , 国和秦统 一全 国这段历史 , 战 就不能把 战
国时期 的“ 侯 国” 诸 说成 “ 国家 ” 秦灭 六 国前 , 须称 ; 必 “ 秦王赢政 ” “ 国” 而秦灭六 国后 , 一的朝代开始 及 秦 , 统 了 , 你就必须改称 “ 秦始 皇赢政 ” “ 及 秦朝 ” 。在分析美 国 南北战争 的意义时有这样 的表述 :美 国废 除 了奴隶制 “ 度 ,扫清 了资本主义 发展 的又一 大障 碍” ,这 其 中的 “ 字就不能省 , 又” 为什么 呢?“ 字 暗示 了美国资本 主 又” 义发展道路上 曾经有过一 大障碍 ,也就 是英 国的殖 民 侵略 , 这里是第二大 障碍 。一个 “ ” 承前启后 , 系 又 字 联 了新 旧知识 , 体现 了知识 的连贯性 。第三要 做到语 言准 确 , 必须 “ 实 ”表 达事物 要恰 如其分 , 还 求 , 不能 言过其 实。
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业、 解惑的主要手段。一个合格 的老 师, 为
些画面虽然有 时候也可 以借助图片、 实物 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把他们再现在学生 面前。 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 革 命志士的思想品德更需要通过教师富有感 情的语言来触 动心弦 , 感染学 生。
图 形 为什 么 能 被 大 家赞 美? 这 就 是 数 学 中
有人 曾说过 ,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 能增加满足 的感觉 , 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 次 的成 功会给 学生带 来无限 的喜悦和 美 好 的憧憬 , 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 1 . 设计 不同层次 的练 习, 让学 生体 验 业 ,使广大学生都能得到相应 的成绩 , 让 学生的学 习水平得到充分 发挥 。
实际生活 中的应 用价值 , 使学 生感 到数学
就在身边。
2 . 在操作活动 中生趣。小学生的特点 是活泼好动 , 他们的思维 发展 处于从形象
思维到抽象逻辑 思维过渡的阶段 , 因 此 教 师 在 教 学 时 必 须 创造 条件 , 让 学 生 动 手 操
二、 历史课堂语言贵在一个“ 准” 字 历史课堂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 , 最 又 听 不 清 楚 的 地 方 ,是 不 是 要 重 复 一 下
历史课堂语言要 富有时代气息。 历史
课堂语言最犯 忌的是 , 在讲古人古事的时 候, 乱 用现代名词、 现代术语。相反的 , 在 历史课堂上 , 倒是应 当适 当引用古人说过 的历 史 , 一句“ 直 抵黄 龙府 , 与诸君 痛 饮 耳。 ” 可 以把志在 “ 还 我河上 ” 的岳 飞 , 满怀 胜利信心准备乘胜追击 , 直到完全 收复失 地 的豪情壮志 , 以及偃 城大捷 之后 , 岳 家 军欢庆 胜利 , 有说有 笑的时代气 息 , 鲜 明
新课标高中历史语言教学艺术
它本 身是 一种教学语言 , 最重要 的是准确无误 , 因为历史既是客 受 口头语 言 ,毕 竟那 是他们的 日常语言 ,理解起来十分得心应 观的, 又是严肃 的 , 语言 的准确无误 , 实际上就是重视科学 性 , 这 手 。 其次 , 语言要具有时代气息。 历史教学语 言最犯忌 的是 , 在讲 是对 历史教学最起码要求。强调科学性 , 首先要注意语 言的语音 古人古事 的时候 , 乱用现代名词 、 现代术语 。 相 反地 , 倒是应 当引
象 是 学生, 主体为客体服务 , 客体也会反馈主体 。因此, 对于历史教 学语言的新运用, 是历史教 育 自 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历 史 教 学艺术
一
、
高 中历史教 学语言的重要性
果角度 出发 , 衡量 一种语言 是否有生气 、 有 魅力 , 标准应该 是看 语言 的思维质量。语 言是思维 的体现 , 语 言是思维 的载体 , 我们 运用语言 , 自然也需要质量 。有鉴于此 , 我们 把思维质量作为一
的, 那就更加要准确表达 , 不能误 导学 生。 简意赅的句子 , 一经 了解就能牢牢记住 , 变成 口号 , 而这是冗长 的论
国的嚣张气焰便暴露无遗 !最后 , 适 当应用身体语言。很多教 师 容易忽略身体语言 , 事 实上 , 身体语言是师生之 间交流最 默契 的
三、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新运用的意义
名教育家 、心理学家赞可夫会有感而发, 便能发挥其高 度有 效的
观” 中被专 门列项 提出 , 成 了历 史教育 的一 个极其重 要的方 面 , 因此 , 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 中, 语言要融入 自己最真实也最真挚 的感情。 以情人理 , 以情感 人。 我们历史教学语言需要融人情感 , 而且是有感染力的真实情感 , 是教师内心世界 的 自然流露 。 4 . 高 中历史教 学语 言的新运 用必须思维质量。 从语 言实施效
浅析历史教师的语言艺术
夫 。备课 时除 了备 常规 内容外 ,还 要 把 讲课 时如何 运用声 、情 的结 合打 动 学 生 、吸引学 生 的注意作 为备 课 的内
过提 出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三 个 环节 ,达 到巩 固学生 动手 能力 、提 高学生创新能力 的目的。
( ) 提 出问 题 一
的共 鸣
并 把知识 传授 给学 生 。教师课 堂教 学
语 言水平 的高 低 ,直接 关系 到课 堂教 学 的质量 。 中学历 史课 中 的教 师课 堂
பைடு நூலகம்
语言是整体 教学语言 的一 个组成部分 ,
是 中学历史 教 师在教 学过 程 中 向学 生
传授历 史 知识 、培养 学 生认识 和 了解 问题 能力 的专业 化语 言 。它既 有一 般
怎样 才算 较高 水平 的历 史教 学语 言 ,使教 师 的历 史教 学语 言美 呢 ?笔 者认 为 ,首先应 当是 书面 语言 和 口头
语 言的完 美结合 ,能以强 烈 的感情 色 彩感染 学 生 ,能 以鲜 明 的个性 色彩 吸 ( 接第 2 上 8页) 当拓 展 ,处 理 好教 学 内容针对 性 和适用性 的关 系 ,使课 程 教 学 更加 突 出 中等 职 业教 育 的特 点 , 尽 可能兼 顾所 传授 知识 在实 际工 作 岗 位 中 的 需 要 和 学 生 进 一 步 发 展 的需
教学 活 动是 学 校教 书育 人 的主要
所接 受 ,它能使 学 生在很 短 的时 间里 获得条理化 的知识 ,掌握 知识的重点 。 而简 明的实质则是语 言的信息量要大 ,
并且 易 为人们 所接 受 。语 言 简 明的前 提在于对教材 的深入理解 ,弄清本质 , 抓 住 关 键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说 出 高 度 概 括 的简 明语 言 。那些 毫无 意义 的重 复 某 一相 同内容甚 至 每~句 话都 要重 复
谈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问题
能力 的培 养 ,认识 的提 高,主要通过教 师 的语 言 来 实现 。本 文从 准确 、 生动 、清 楚、通俗 四 个方面对 历 史课教 学语 言
的 重 要 性 进 行 了初 步探 讨 。
【 关键词 】历史 教 学 语 言 问题
教 师 知 识 的 传 授 ,主 要 通 过 语 言 来 实 现 , 语 言 是 教 师 从 事 教 学 活 动 最 基 本 的 手 段 。历 史 是 叙 述 过 去 的 人 和 事 , 历 史 现 象 一 去 不 复 返 ,无 法 重 演 ,不 能 直 接 进 行 观 察 ,它 只 能 通 过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的 语 言 予 以 “ 现 ” 因 重 。 此 ,教 学 语 言 是 历史 教 师 的基 本 修 养 和 基 本 功 。
一
要 做 到语 言 的准确 严谨 ,教 师必 须把 话讲 明 白 ,要 恰 如其 分地 遣 词 造句 ,准确 地 讲清 概 念 。要 说话 明 白 ,
必 须 吃 透 教 材 ,如 备 课 不 熟 ,满 F病 句 ,语 言 既 不 连 贯 I 又 不 准 确 , 当然 只 能 让 学 生 听 起 课 来 不 明 不 白 ,势 必 影
积 累形 成 的。一些 必 要 的事件 、时 间 、人 物 、地域 等是
组 成 历 史 大 厦 的 台 柱 。 历 史 现 象 无 法 重 演 ,所 以 ,要 把 不 能 直 接 感 知 的知 识 教 给 学 生 。并 使 学 生 从 中 受 到 教 育 , 确 实 不 易 。但 是 ,历 史 事 件 丰 富 多 彩 ,历 史 人 物 各 有 千 秋 ,历 史 教 材 中 许 多 地 方 带 有 故 事 性 ,这 又 是 传 授 历 史 知 识 ,进 行 思 想 教 育 的 有 利 因 素 。 因 此 ,应 该 根 据 历 史
语言的魅力——浅谈历史课堂的教学语言
历 史 的讲解都 是不科 学 的。如 把 古代 的 “ 赋税 ” 说成
2 4・ 《 福 建教 育研 究》 A 2 0 1 3 . 2
“ 交公 粮 ” , 把 沙俄 、 苏 俄说 成 是 “ 苏联” 等等 , 这 都是
不 准 确 的教学语 言 , 有 损历 史 的真实 性 。
引导性 。 既有鞭辟人里的深刻 , 又有 丝 丝 人 扣 的联
中, 向学 生传 授 历史 知 识 , 并 通过 历史 知 识而 影 响 、 转 变学 生 的思 想 , 培养 学 生 的历 史思 维 能力 和历 史 意识、 情 感 的语 言 。历 史 教学 语 言 既有 与其 他 学科
教 学语 言共 同的特 性 , 又 有其 独 特 的个性 特 征 。在
因此 。 中学历 史 教 师 必 须 追 求 课 堂 教学 的 “ 语 言 美” 。
约着学 生 智力 活动 的水 平 。所 以 , 苏霍 姆林 斯 基 指 出: “ 高 度 的语 言 修养 是 合 理 地 利 用 时 间 的重 要 条 件。 ” “ 教育 的艺术 首先包 括说话 的艺术 , 同人 心交 流 的艺术 , 教 师 的语 言 修养 在极 大程 度 上 决 定着 学 生
系, 能 以 自己 的语 言 风格 和对 文 本个 性 的解 读 激 起 学 生课外 探 索知 识 的欲望 。如在讲 述 鸦 片战 争 的背
景 时 。我 提 出这 样 一个 疑 问 : “ 中英 两 国远 隔重 洋 . 1 9世 纪 中期 从 西 方 的英 国航 行 到 东 方 的 中 国必须
历 史 学科 教 学 语 言 要 做 到 内 容 准 确 ,用 词 严 谨, 评价 恰 如其 分 。比如 秦灭 六 国之前 , 赢政 是 秦 国 的 国君 , 必 须 以“ 秦王” 相称 , 称 为“ 秦 王赢 政 ” ; 秦 灭
优化教师语言艺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优化教师语言艺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现代教学手段不管多么复杂、先进,都无法代替语言,语言仍然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历史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掌握好教学语言是历史教师一切基本功中的最重要的基本功。
历史教师语言水平生动成功的教学固然因素很多,但如果历史教师语言不好,将会使其他一切因素统统见拙。
教师讲课语言逻辑性强,能把思路理得有条有理;语言简捷明瞭,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语言形象生动,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语言感情充沛、真挚,能催人泪下,打动人心,在学生心灵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以至终身难忘。
相反,历史教师讲话没有条理,逻辑混乱,则能搅乱人的思路;讲话哆嗦絮叨,则使人把不住重点,找不出中心;讲话平淡无奇,则不能吸引人的注意,令人乏味难耐;讲话没有节制和分寸,则可能刺伤人心,造成难以挽回的憾事。
因此,下功夫掌握好教学语言是当好历史教师的前提。
那么,教学语言有哪些独特之处呢?第一,确切性。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教学语言必须合乎语法规则和逻辑要求。
历史教师讲话句子要完整、流畅,句中的主要成份和附加成份要搞清楚,把判断、推理的程序要求把握准,把修辞手法掌握好,做到说话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因果关系恰当,不说别人难以理解的话和逻辑混乱的话。
这样才能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表达清楚,让人听懂。
为此历史教师要精通语法、修辞和逻辑。
不可想象,一个对语法、修辞、逻辑不通的人,会把自己的语言表达得十分准确。
教学中语法不通的例子很多,如经过各级审查的一堂优质录像课中就出现过这样的板书语言:“从柴油喷入汽缸始,到燃料基本燃尽”。
句中末尾缺“止”字,因而构不成一个完整的词组,并且“柴油”和“燃料”在此是一回事,应该统一。
其二是把要说明的问题十分明瞭、准确地表达出来,遣词造句十分精当,语气肯定。
要说明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定要找出最精确、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绝不图省事谋方便,不假思索选择,顺手拈来。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告诫他的学生莫伯桑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上)一、历史教学语言的含义1.教学语言教师讲课的语言以及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语言,通常称为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师语言表达的水平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
)。
教学语言如同影视语言、法律语言、音乐语言一样,是一种专业语言。
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教学语言是专业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即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活动中使用的语言。
因此,它属于专业语言,它受到教学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的制约。
它有别于哲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的用语,也不同于电影、相声、话剧、音乐等文学艺术语言。
它既不是纯粹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普通的日常用语。
它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金”,是独白形式与对话形式的紧密配合。
教学语言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汇,是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统一。
这种独特风格的教学语言,是数千年来广大教师不断实践、探索、创新的结果。
(2)教学语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教学语言具有一般语言的共性,如传递性、节奏性、情感性等,但也有自身的专业特色:一是深浅适度,富有针对性。
二是清晰准确,富有逻辑性。
三是循循诱导,富有启发性。
四是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性。
(3)教学语言是独白语言与对话语言的结合。
有声系统的教学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它分为独自语言和对话语言两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解、说明和讲演,属于独白语言形式,而使用的问答、讨论及辩论等,则属于对话的形式。
教学语言是独白语言与对话语言的有机结合,一堂课中独白语言与对话语言总是交叉穿插的,这是教学语言与其他专业语言明显区别的地方。
2.历史教学语言所谓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
它同时要满足历史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的要求。
(1)要满足历史学的要求。
凡对历史学提出的要求,在历史教学语言中都应得到体现。
如历史学要求具体的记述历史,历史教学语言也就要求以具体的历史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
历史学要求公正的评价历史,历史教学语言也就要求表达出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看法。
它以基本历史知识作为主要内容,从而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明显区别开来。
_历史教学语言按其内容可分为一般教学语言与历史专业语言。
前者是指所有学科通用的教学语言,历史教学中所用的大部分是这种语言。
比如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描述历史人物的形象,阐明历史概念的特征,揭示历史的规律性现象以及组织教学等,都需要使用一般教学语言,包括转承语、提问语、指令语、强化语和讲解语等。
历史专业语言是指正确运用历史术语,即历史学科的专门用语,这些专门用语是由历史基本概念组成的名词体系,每个词都有其特有的定义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
比如,人殉和人牲、雅各宾派专政和巴黎公社、沙俄和苏联、女王和天皇等等。
历史专业语言除历史术语外还包括一些历史习惯用语,如指着历史地图说明方位时,不应说在左面、右面、上面、下面,而应说在西面、东面、北面、南面。
又如时间分公元前、公元后,若只说数字则认定是公元后,如果是指公元前某个时间,那么“公元前”三字不可省略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历史学的要求。
(2)要满足教育学的要求。
历史教学语言的对象是学生,它的效果要通过学生受到的影响体现出来。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应当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学生能听懂;二是学生喜欢听。
要想让学生听得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史料的叙述要通俗易懂,史观的阐述要深入浅出。
要想让学生喜欢听,教师就应在讲述时,用具体的史料来充实教学,事件的叙述要有情节乃至细节,通过生动的形象,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3)要满足语言学的要求。
历史教学语言是历史教师用以同学生沟通思想的媒介。
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应力求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化和精确化,要积累丰富的词汇,掌握遣词造句的语法规则,还要懂得一些修辞的语言技巧,使自己的语言达到明确、流畅和生动的要求。
总之,历史教学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以历史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为主要施教对象,以规范化的语言为传播媒介的学科专业性语言。
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教师在课堂里还可以借助于板书、图片、实物、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但口头表述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言传身教”。
运用语言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二、历史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吐字、音量、语调、节奏、语速、语汇、逻辑以及身态语等。
以下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摘要加以说明:1.语音和吐字按照我国教育部在1955年发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教师教学语言的发音以普通话为标准。
不断地以普通话正音,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是普遍性的要求。
各地的教师应注意纠正方言中与普通话不同的发音。
北方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有区别,而南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别更大。
据说对于“黄河尚有澄清日”一句,某地教师读起来别人会听成“王(黄)和(河)尚有成(澄)亲(清)日”,以为和尚要还俗结婚了。
如果说这个事例尚无关大局,那么,对于历史地名、人名和历史术语的发音则一定要准确,要避免用方言发音。
“龟兹”的“龟(qiu)”和“吐蕃”“蕃(bo)”,要用历史上的特殊读音来读。
“扁鹊”不能读成“bian(匾)鹊”,“召公”不能读成zhao(照)公”。
2.语调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语调,是指句子音量高低强弱的变化。
讲课时语言的重音可以突出某些内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叫做句子的逻辑重音。
重音可以用加重音量表现,也可以用轻声加以突出。
重音选择在句子的哪一部分,则根据语法、内容和感情而定。
例如,讲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重音落在“岛”字上,以免误认为是整个香港地区。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指出:“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
一种不好听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教师成功的事业。
”所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口才艺术上为自己规定:会用15至20种声调对学生说:“到这里来!”声调对传递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下面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就有着不同的效果。
你不妨读着试一试:“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这是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宦官李辅国直接对代宗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皇上坐着不必管事,一切听我老头子的好了。
这简直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李辅国跋扈,但他对皇上说这句话的声调语气应该是平缓而照顾到皇上体面的。
若用冷面白眼大声训斥的口吻,代宗再能忍气吞声,也难免不会“龙颜大怒”。
当教师进入“角色”,模拟历史人物说话时,应注意到历史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内容不同,情感表达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3.节奏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和学生情绪变化而随时调节,不断改变,务使声音跌宕起伏,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不妨激昂慷慨、铿锵有力;讲奸佞当道、百姓遭殃,可以音律低沉凝重,唏嘘有声;叙述一段生动曲折的过程,要节拍分明,重音、停顿要巧作安排。
至于重要的概念、千古警句,可以一字一字吐给学生,如讲“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其中的“基本结束”、“初步形成”等短语,或者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警世之句,就要一字不差地交代给学生。
这样才能收到教学语言的最佳效果。
4.语汇我国的普通话词汇十分丰富,历史教师要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千差万别的历史环境,描述历史事实,讲清历史规律,使历史教学语言富于情趣和文采。
以下教例,堪称运用词汇的范例,教师开始讲授中国近代史时说:“中国,一个象太阳冉冉升起的东方国家,她历经了五千多年的沧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从商代甲骨文的成熟到清代《红楼梦》的出版,从汉武帝的称霸东方到郑和下西洋这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我们伟大祖国的文治武功,在古代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比拟。
可是,到了清朝后期,闭关锁国一百多年的大清国门竟然被英国的大炮轻易轰开,一支支骁勇善战的八旗兵、绿营兵却在英国洋枪队面前成了惊弓之鸟,一个以发明火药技术而称雄于世的中华民族,到近现代在自己的国土上竟会出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招牌的污辱,一个曾产生过《孙子兵法》和成吉思汗的国家,在近百年时间里竟遭受被迫签订两百多个不平等条约的奇耻大辱。
为什么会有这种愧对祖先的遗憾……”教师运用丰富的语汇时而轻言细语,时而慷慨激昂,有时如滔滔激流,有时如霎霎春雨,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运用成语典故教学,有助于使历史课生动形象。
如讲述东汉班超时运用了“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两个成语。
如讲“围魏救赵”等成语,学生就会对孙膑用兵之妙,体会得更深。
又如介绍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用“入木三分”的成语;介绍陶渊明的田园诗,用“世外桃园”的典故;介绍南北朝的民歌,用“代父从军”的典故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在不失雅趣的前提下借用方言、俚语、歇后语、学生中精彩健康的流行语,也可产生耐人寻味的喜剧效果。
如讲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时,提问:“恩格斯当工厂主的父亲不让其上大学,是不是让他‘下海’当‘冒尖户’呢?”这一问,把往事与新词联系在一起,新而有趣。
有的老师还巧引毛泽东艺术性语言。
毛泽东好引用生活俚语和古语,阐述革命道理。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以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例如:“根据地之于红军,就像屁股对人一样重要。
”当讲工农武装割据一课引用此句时,学生哄然大笑,笑过后仔细品味,发现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个不俗的真理,即红军不能只是处在游动作战中,需要像人一样坐下来休息,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壮大。
5.逻辑研究表明学生接收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需要经过译码和编码的处理过程。
所以,历史教学语言表达要体现逻辑性,即阐述、议论问题严密周详、无懈可击。
世界史教科书中有一副彩图——(一切政权归苏维埃),记录了十月革命那惊心动魄的一幕:1917年11月7日下午,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当选为苏维埃工农政府主席的列宁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宣告:“俄国历史的新时代开始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厂这时,他的身子突地前倾,右臂猛烈前挥,目光炯炯直视前方,人们仿佛从这无声的图画中感受到巨钟的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