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重点概念总结
物联网导论总结
物联网导论1.物联网的概念,特征:物联网(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2.核心技术: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3.应用:智能物流、交通、建筑、环境监测4.自动识别技术有哪些?光符号、语音、生物计量识别技术(虹膜,指纹之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ISBN码,二维码)、频射识别技术(RFID)5.RFID频射识别技术三大组件:标签、天线、阅读器6.标签的优点:体积小且形状多样、耐环境性、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强、数据安全性。
标签的分类:被动式、主动式、半主动式标签。
7.设计传感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时应注意几个方面:低成本与微型化、低功耗、灵活性和扩展性、鲁棒性8.传感器的分类(常见传感器):温度、湿度、压强、声音、烟、光、磁传感器。
9.操作系统:TinyOS ContikiOS10.无线传感网的应用:军事监测系统、煤矿监测系统、医疗监测系统11.定位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蜂窝基站、室内精确、WiFi基站定位12.定位技术:基于距离的定位、基于距离差的定位、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13.智能信息设备:PDA、智能手机、电视、车载设备、数字标牌、医疗设备14.智能设备发展趋势:横向智能化、感知深入化、互联规模化15.无线网络的两大模式:通过基站接入网络的中心结构模式、无中心模式16.无线网络的类别:无线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局域网17.无线宽带网络的难点:信号强度衰减、非视线传输、同频信号干扰、隐藏终端问题18.WiFi无线局域网协议802.1119.CSMA/CD与CSMA/CA的区别: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可以检测冲突,但无法“避免”;CSMA/CA: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发送包的同时不能检测到信道上有无冲突,只能尽量‘避免’20.WiMAX无线城域网协议802.1621.无线低速网协议 ZigBee 802.15.422.ZigBee 802.15.4 特点:低功耗、成本低、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可靠、安全23.ZigBee协议组件:ZigBee设备对象、用来定义应用层服务的应用对象、应用支持层24.无线低速网的分类:红外线通信、蓝牙25.体域网的定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是人体上的或移植到人体内的生物传感器共同形成的一个网络。
大一物联网工程导论知识点
大一物联网工程导论知识点物联网工程导论是物联网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物联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概览。
本文将介绍大一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该课程内容。
一、物联网概述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和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
物联网的核心概念包括感知、传输、计算和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将带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物联网技术基础1.传感器技术: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以及传感器网络的构建和管理。
2.嵌入式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以及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3.无线通信技术:介绍无线通信的原理和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Zigbee等,以及它们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4.云计算技术: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云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如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
三、物联网架构与协议1.物联网架构:介绍物联网的各个层次和组成部分,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并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2.物联网协议:介绍物联网中常用的协议,如HTTP、MQTT、CoAP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物联网应用与安全1.物联网应用:介绍物联网在农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并探讨物联网对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物联网安全:介绍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以及常见的物联网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五、物联网发展趋势1.边缘计算:介绍边缘计算的概念和特点,以及边缘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人工智能:介绍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如机器学习、智能算法等,以及人工智能对物联网发展的促进作用。
六、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成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总结:本文介绍了大一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联网概述、技术基础、架构与协议、应用与安全、发展趋势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物联网导论重点概念总结
物联网/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特征。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由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EPC:(电子产品码)是物联网中具有代表性的自动标识系统,每个对象或电子设备都有唯一的EPC码。
包含EPC编码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和EPC信息网络系统。
嵌入式系统定义特点: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采用可剪裁软硬件,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CPU加上不同的设备,再配合不同的系统与应用程序,就可以开发出完全不同用途的电子产品。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我国标准有TD-CDMA、W-CDMA、CDMA2000 TDD/FDD:LTE分为LTE TDD和LTE FDD,前者采用时分复用进行双工,利用目前频谱规划中杂散的频谱资源,灵活性高;后者采用频分复用进行双工,上下行链路固定频谱分配,并且需要频谱隔离度。
体域网: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人体上的或移植到人体内的生物传感器共同形成的一个无线网络,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普适医疗保健、疾病监控和预防的解决方案,还是物联网的重要感知及组成部分。
k-匿名机制:主体思想是让用户发布的位置信息和另外K-1个用户的位置信息变得不可分辨,这样即使攻击者通过途径得知了K个用户的真是身份,也很难将K个匿名代号和K个身份一一对应起来。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中应用先进的感知技术、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对交通工具全面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全时空控制,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联网导论总结
物联网导论总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和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便捷化的管理和控制。
本文档将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1. 基本概念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网络和软件等技术,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智能互动的一种网络体系。
物联网的架构: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部分组成。
感知层负责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网络层负责信息的传输和路由;应用层负责提供各种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2. 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将各种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实现对环境信息的感知。
(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包括Wi-Fi、蓝牙、ZigBee、LoRa等。
(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
(4)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大数据技术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对物联网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实现设备的自适应、自学习和自优化。
3. 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家居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提高生活品质。
(2)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车辆导航、智能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工业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工厂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患者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诊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5)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用于环境监测,实现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4. 发展趋势(1)标准化和规范化: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相关标准和规范将不断完善,以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健康发展。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归纳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归纳1. 定义和概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的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物理对象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的网络系统。
它将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使得各种物理设备能够实时感知、收集、处理和传输数据,从而实现物体间的信息交换和智能化控制。
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2.1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数据采集的基础。
通过各种传感器,可以感知和收集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光强、压力等。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2 通信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需要实现互联互通,通信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物联网使用的通信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蓝牙、Wi-Fi、LoRa等。
这些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2.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物联网中的设备生成的数据量巨大,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技术提出了挑战。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等。
数据存储技术则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保存和管理,如数据库、云存储等。
2.4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在物联网中,设备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涉及到安全和隐私问题。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包括设备的身份认证、通信数据的加密、访问控制等,用于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
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3.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通过连接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家庭照明、空调、安防、窗帘等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2 工业生产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连接生产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工厂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物流与仓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物流与仓储领域实现物品的追踪和管理。
通过给物品添加传感器和标签,可以实时监测物品的位置和状态。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一、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让各种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它不仅仅是把物品连接到网络,更重要的是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如家电、汽车、手表等,都可以通过嵌入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变成物联网的一部分。
这些物品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网络中,然后根据预设的规则或用户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通常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主要层次构成。
感知层就像是物联网的“感官”,由各种传感器和识别设备组成,负责采集物品的信息。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温度,摄像头可以获取图像信息,RFID 标签可以用于识别物品身份。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的“神经”,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应用层。
这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如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蓝牙、Zigbee 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大脑”,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提供服务。
比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空调,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路况优化交通信号灯。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获取信息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能够感知不同的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线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变得越来越小巧、灵敏和低功耗。
2、射频识别技术(RFID)RFID 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接触就能完成识别。
它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等领域,用于物品的跟踪和管理。
3、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嵌入到各种设备中,使其具备智能控制和通信能力。
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电子系统,嵌入式技术无处不在。
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来处理和分析,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物联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通信技术包括短距离通信技术(如蓝牙、Zigbee)和长距离通信技术(如 4G、5G),确保物品之间的信息能够稳定、快速地传输。
物联网自学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自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概念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物理或虚拟互联网络(Internet),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体(如传感器、智能设备、机器等)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与智能控制的新型网络体系。
2. 物联网的特点物联网具有智能化、有效连接、服务化、复杂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它能够让普通物体变得“智能”,实现智能化的调控和管理。
3.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将朝着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架构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物联网系统中。
2.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的硬件基础,它通常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等组件,用于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处理。
3.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无线通信技术支持,如蓝牙、Wi-Fi、LoRa等。
4. 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是物联网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基础,它能够提供大数据存储、实时计算、数据分析等功能。
5. 物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运行特定的操作系统以支持其功能,常见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有Linux、Windows IoT、AliOS等。
6.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物联网技术涉及的重要问题,需要通过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7.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一种将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移动到接近数据源的位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降低延迟。
8. 物联网标准与协议物联网系统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与协议,以确保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与兼容性。
常见的物联网标准与协议有MQTT、CoAP、Zigbee、Z-Wave等。
三、物联网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通过连接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安全监测、能源管理等功能。
物联网导论
物联网导论物联网导论
第一章: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的定义
1.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4 物联网的技术特点
第二章:物联网架构与体系结构2.1 物联网架构的基本模型
2.2 传感器层
2.3 网络层
2.4 应用层
2.5 物联网平台
第三章:物联网通信技术
3.1 无线通信技术
3.2 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通信
3.3 云计算与物联网通信
第四章: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4.1 物联网安全威胁
4.2 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
4.3 物联网安全标准与规范
第五章: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应用5.1 物联网数据收集与处理
5.2 物联网数据分析技术
5.3 物联网应用案例
第六章:物联网标准与法律法规6.1 物联网标准化组织
6.2 物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6.3 物联网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第七章:物联网发展趋势与挑战
7.1 物联网发展趋势
7.2 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7.3 物联网发展前景展望
附件:
附件一、物联网相关术语解释
附件二、物联网相关图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指针对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安全的处理和使用。
2:《网络安全法》:指国家颁布的法律文件,旨在加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保护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3:《数据隐私保护法》:指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和泄露。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作为一项具有变革性的技术,正逐渐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物联网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物联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感知、控制和管理。
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的力量。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是一个复杂但有序的系统。
它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感知层就像是物联网的“感觉器官”,负责收集各种信息,比如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
网络层则是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快速、准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应用层则是物联网的“大脑”,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各种智能化的应用,比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以智能家居为例,家中的各种设备,如空调、灯光、窗帘等,都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起来。
我们可以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通过手机提前打开空调,调整到适宜的温度;到家时,灯光自动亮起,窗帘缓缓拉开,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也是学习中的重点。
传感器技术让我们能够感知世界的各种变化;射频识别技术(RFID)则为物品的识别和跟踪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无线通信技术使得设备之间能够自由地交流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则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实际应用方面,物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工业领域,通过物联网实现了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农业领域,利用物联网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参数,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物流领域,借助物联网能够对货物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及时送达。
然而,物联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问题。
由于物联网设备数量众多,且很多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一旦被攻击,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设备失控等严重后果。
2024年物联网导论重点概念总结范文
2024年物联网导论重点概念总结范文一、物联网概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网络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设备和物体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的概念。
物联网由传感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构成,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
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1. 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的基础是大量的传感器,通过感知现实世界的各种物体和环境信息,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物联网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2. 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实现设备之间的互相通信和与云平台的连接,因此需要广泛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 等。
3. 云计算技术:物联网需要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来处理海量的数据,云计算技术提供了分布式计算和存储资源,能够满足物联网系统的需求。
4. 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生成的数据量非常庞大,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三、物联网的关键问题1. 安全性:物联网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包括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等,安全问题成为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需要通过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手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2. 隐私保护:物联网收集的数据涉及用户的隐私信息,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权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需要在设计和实施物联网系统时考虑到隐私保护的要求。
3. 互操作性:物联网涉及多种设备、不同供应商,如何实现设备之间的互相通信和互操作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制定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标准。
4. 能源管理:物联网系统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如何进行有效的能源管理,提升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工业控制: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成为工业4.0的基础,通过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和生产线的智能连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在家居领域的应用使得家庭设备和家居环境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如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
物联网技术导论讲义
物联网技术导论讲义一、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让各种物品能够“开口说话”,并且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网络。
它通过各种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物品的各种信息,然后借助网络将这些信息传递出去,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想象一下,您的冰箱能够自动检测里面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当某种食物快用完时,它会自动向您的手机发送提醒,甚至直接帮您下单购买;您的汽车能够与交通信号灯和其他车辆进行通信,提前预知路况,选择最优的行驶路线。
这些都是物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一)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就像是物联网的“眼睛”和“耳朵”,负责感知和收集各种物理世界的信息,比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接口电路传输给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二)射频识别(RFID)技术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电波来识别和读取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信息。
RFID 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组成。
标签存储着物品的相关信息,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无线电波来激活标签,并读取其中的信息。
RFID 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零售等领域,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物品识别和跟踪。
(三)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中的物品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到数据中心或者其他终端设备。
常见的网络通信技术包括有线网络(如以太网、光纤通信等)和无线网络(如 WiFi、蓝牙、ZigBee、移动网络等)。
不同的网络通信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比如 WiFi 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蓝牙适用于短距离的设备连接,移动网络则适用于广域范围内的物品通信。
(四)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满足物联网对数据处理的需求。
物联网导论复习
第一章:概述物联网概念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是其三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的特征(特点)(1)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是其三个重要特征;(2)联网终端规模化:物联网时代每一件物品均具通信功能成为网络终端,5-10年内联网终端规模有望突破百亿;(3)感知识别普适化:无所不在的感知和识别将传统上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高度融合;(4)异构设备互联化:各种异构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和协议自组成网,异构网络通过“网关”互通互联。
(5)管理处理智能化:物联网高效可靠组织大规模数据,与此同时,运筹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决策手段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6)应用服务链条化:以工业生产为例,物联网技术覆盖从原材料引进,生产调度,节能减排,仓储物流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来源多样性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四层)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将物联网分为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1)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互联互通的对象从人延伸到物体互联互通方式的扩展;(2)更透彻的感知:通信功能使传感器能够协同工作;(3)更深入的智能:多传感器实现“人多力量大”的智能;多维感知数据实现“防患于未然”的智能;大数据挖掘实现“见微知著”的智能;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交通: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当中广泛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运输效能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2)智能物流:现代物流系统希望利用信息生成设备,如RFID设备、感应器或全球定位系统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并能够在这个物联化的物流网络中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3)智能建筑:物联网技术为绿色建筑带来了新的力量。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
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物联网导论学习总结篇一:物联网学习心得物联网技术学习心得“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
二、物联网的作用从上文我们对物联网的认识,物联网可以实现物物相通。
但是除此之外,物联网还有其他的作用:1、除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换信息和通信之外,还可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当然,这里人还是主体。
因为,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目的,还是要为人服务、为人所用。
2、除了实现信息的交换与通信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安装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将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由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对物联网的一个大概认识:物联网是一项利用传感器的连接来实现物物相通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之中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换与分析;同时在这个网络中还能实现对物体的智能控制,以此来满足对大众的相应需求。
三、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应用情况分析4.1对智能家居的相关认识智能家居,或称智能住宅。
首先,它需要在一个家庭中建立一个通讯网络,为家庭信息提供必要的通路,在家庭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相应的硬件和执行机构,实现对连入家庭网络的所有家电和设备的控制和监测;其次,它们都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构成与外界的通讯通道,以实现与家庭以外的世界沟通信息,满足远程控制、监测和交换信息的需求,其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们在家庭中对安全、舒适、方便地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物联网导论重点概念总结
物联网导论重点概念总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设备、传感器、节点等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物联网导论中的重点概念总结:1. 物联网定义与架构:物联网是一个由物体、传感器、网络、云计算等组成的系统,将所有设备和系统互联起来,实现数据的采集、通信和处理。
物联网架构包括物理层、传感器层、网络层、应用层等。
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等。
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农业智能化、智能医疗等。
这些应用使得设备能够实时交互和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4. 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物联网的大规模部署也带来了安全与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安全、身份认证、通信安全等都需要特别注意。
5. 物联网的挑战与前景:物联网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标准化、互操作性、可扩展性等。
但其前景依然广阔,预计到2025年,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75亿台。
6. 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感知、采集和传输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信息。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使得物联网能够更加智能化、灵活化。
7. 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量巨大,需要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这些技术能够挖掘出潜在的价值和见解。
8. 物联网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以确保各种设备和系统之间能够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
国际组织和标准化团体正在积极制定物联网相关标准。
9.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与价值链:物联网使得设备能够实时交互和互联网连接,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包括设备销售、数据服务、解决方案等。
每日一条物联网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条物联网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各种物品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这些物品可以是传感器、执行器、智能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各类家用电器。
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物品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交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质量。
二、物联网的技术特点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它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其他设备。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可以感知和控制更广泛的物品和环境。
2. 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大量的通信设备和网络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网络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等)、移动通信技术(如4G、5G)以及有线网络技术(如以太网、LoRa等)。
3. 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而且数据的形式和类型也非常多样化。
因此,物联网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技术来处理这些数据,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
4. 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可能遭受各种网络攻击和恶意破坏。
因此,物联网需要强大的安全技术来保护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领域,物联网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制造、智能化物流、智能化仓储等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2.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自动化调节、家庭安防监控等功能,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 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调度、城市环境的智能化监测、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决策等功能,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集成化:未来的物联网将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集成和整合,以实现更高效的智能化交互和自动化控制。
物联网概论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物联网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
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 数据传输通路 3 一定的存储功能 4 处理运算单元 5 操作系统 6 专门的应用程序 7 数据发送器 8 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卫衣编号简述15年周期定律和摩尔定律?15年周期定律: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被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
1965年前后的大型机,1980年前后的个人计算机,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
2010年正是物联网的天下。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EPC:产品电子代码ZigBee: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简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分层: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四大部分应用,支撑,传输,感知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难点?关键技术:RFID,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与云计算应用难点:技术标准难题,安全问题,协议问题,IP地址问题,终端问题举例说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及前景?应用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金融与服务业,精细农牧业,医疗健康,工业与自动化控制,环境与安全检测,国防军事前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二章什么是EPC 中文称为产品电子代码,是国际条码组织推出的新一代产品编码体系。
请简要叙述EPC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部分的英文简写EPC编码有几项技术要求?每项要求具体如何?条形码分为几种?请简要说明每种条形码的特点RFID系统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标签,应答器,阅读器,天线和中间件。
物联网导论归纳
第6章_互联网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互联网的基本组件和体系结构,重点讨论了应用层,传输层和网 络层的功能,简单介绍了各层典型的协议和应用。
重点掌握
•熟悉互联网中常用的接入方式。
•重点理解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原理和特点。
•牢记互联网的5层结构,包括每层中涉及的关键协议。 •了解应用程序构架:客户端-服务器和对等网络模式。
第10章_数据库管理系统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 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并讨论了物联网中数据管理的特点。
重点掌握
•了解数据库模型的发展,举例说明新兴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掌握关系、属性、域、元组、度、基数、模式的基本概念。
•能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关系代数查询表达式。 •掌握物联网数据管理的特点(数据特点,数据查询、存储和融合的方法)。
第9章_移动通信网络
内容回顾
本章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我国使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 术和标准(TD-SCDMA,W-CDMA,CDMA2000),并讨论了移动互联网的典 型应用。
重点掌握
•了解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了解我国使用的三种3G技术标准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讨论4G的发展方向。
重点掌握
•了解物联网需要低速网络协议的原因。
•对比Wi-Fi,理解蓝牙和红外技术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了解802.15.4对物理层和链路层的规定。 •理解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原理。
第8章_无线低速网络
重点掌握(续)
•理解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和MAC层的链路特点。 •掌握MAC层为降低功耗采用的低功耗侦听协议(采样侦听和调度)。 •理解无线传感网网络层设计时链路质量的重要性。 •掌握链路质量的评价标准ETX的原理和计算。 •了解无线传感网网络层典型路由协议CTP和Drip。
物联网技术导论_总复习
物联网技术导论_总复习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引领变革的重要力量。
从智能家居到工业自动化,从智能交通到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接下来,让我们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一次全面的总复习。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这些设备可以是小到一个传感器,大到一辆汽车、一座工厂,它们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收集和传输数据,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交互。
物联网的核心要素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负责采集物理世界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层则是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具体的服务和应用。
二、感知层技术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它由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能够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执行器则可以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如电机、阀门等。
除了传感器和执行器,感知层还包括一些短距离通信技术,如蓝牙、ZigBee、RFID 等。
蓝牙技术常用于手机、耳机等设备之间的通信;ZigBee 则适用于低功耗、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组网;RFID 则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等领域的物品识别和跟踪。
三、网络层技术网络层是物联网的桥梁,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网络层的技术种类繁多,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如 4G、5G)、卫星通信网络、WiFi 网络、有线以太网等。
其中,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移动性好的优点,能够满足物联网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卫星通信网络则适用于偏远地区和海洋等特殊场景;WiFi 网络则在家庭和办公场所等室内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有线以太网则在工业控制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为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还需要用到一些网络协议和技术,如 IP 协议、MQTT 协议、CoAP 协议等。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地感知和测量环境的各种参数,并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节点或者其他的设备中,实现数据的采集和监控。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智能感知的基础。
2. 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交换和通信,因此通信技术是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低功耗广域网(LPWAN)等,这些技术能够实现不同范围和功耗需求下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3. 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巨大,因此在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方面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技术在物联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从而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4. 应用场景物联网技术可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工业自动化等。
在这些场景中,物联网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 物联网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中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环境中各种参数和信息的感知和采集。
常见的感知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摄像头和影像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实时地获取环境的信息并传输到网络中。
2. 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流,因此通信技术是物联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短距离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等,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长距离通信技术包括蜂窝网络、NB-IoT等,能够实现设备与互联网的连接。
3. 物联网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巨大,因此在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方面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技术能够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从而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物联网导论期末复习
物联网导论(重点放在前三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一、名词解释: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化设备、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光学字符识别,是模式识别的一种技术,目的是要使计算机知道它到底看到了什么,尤其是文字资料。
语音识别研究如何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自动提取及决定语言信号中最基本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利用音律特征等个人特征识别说话人。
虹膜识别是当前应用最方便精确的生物识别技术,虹膜的高度独特性和稳定性是其用于身份鉴别的基础。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过程中,为消除数据录入的“瓶颈”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自动识别技术。
模块:构成条码的基本单位是模块,模块是指条码中最窄的条或空,模块的宽度通常以mm 或mil(千分之一英寸)为单位。
标签:是由耦合元件、芯片及微型天线组成,每个标签内部存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用来标识目标对象。
RFID系统集中在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个区域。
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计算机摩尔定律:计算机芯片的晶体管每隔18个月电子元件会翻番位置信息的三要素:空间(所在的地理位置)、时间(处在该地理位置的时间)、身份(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互联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无线传感网: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无线网络基本组成元素:无线网络用户、无线接入、基站无线局域网: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的技术,使用电磁波,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所构成的局域网络WI-FI(无线局域网):是一个创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ZigBee:也称紫蜂,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上协议,底层是采用IEEE 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访问层与物理层60GHz毫米波通信:通信载波为60GHz左右频段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设备间数Gbps 的超高速无线传输大数据:是指其大小超出了常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4V特征:数量大(Volume),种类多(Variety),速度快(Velocity),价值高(Value)GFS:正常的组件失效;巨大的文件;文件操作的特定模式;应用程序和文件系统API的协同设计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MapReduce:是一种针对超大规模数据集的编程模型和系统BigTable是一种用来在海量数据规模下(例如包含以PB为单位的数据量和数千台廉价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特征。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由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EPC:(电子产品码)是物联网中具有代表性的自动标识系统,每个对象或电子设备都有唯一的EPC码。
包含EPC编码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和EPC信息网络系统。
嵌入式系统定义特点: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采用可剪裁软硬件,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CPU加上不同的设备,再配合不同的系统与应用程序,就可以开发出完全不同用途的电子产品。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我国标准有TD-CDMA、W-CDMA、CDMA2000 TDD/FDD:LTE分为LTE TDD和LTE FDD,前者采用时分复用进行双工,利用目前频谱规划中杂散的频谱资源,灵活性高;后者采用频分复用进行双工,上下行链路固定频谱分配,并且需要频谱隔离度。
体域网: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人体上的或移植到人体内的生物传感器共同形成的一个无线网络,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普适医疗保健、疾病监控和预防的解决方案,还是物联网的重要感知及组成部分。
k-匿名机制:主体思想是让用户发布的位置信息和另外K-1个用户的位置信息变得不可分辨,这样即使攻击者通过途径得知了K个用户的真是身份,也很难将K个匿名代号和K个身份一一对应起来。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中应用先进的感知技术、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对交通工具全面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全时空控制,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1、简述物联网的四层体系结构模型,以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①感知识别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②网络构建层:把下层设备接入互联网,供上层服务使用③管理服务层:在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技术的支撑下该层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为上层行业应用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
④综合应用层:从计算机间通信到连接以人为主体的用户,现在正朝着物物互联的目标前进。
2、RFID的定义和分类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分类:被动式、主动式、半主动式。
RFID 系统:阅读器、天线、标签3、GPS 概念,系统组成和原理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由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原理:首先测得接收机与三个GPS卫星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三点定位方式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4、定位技术(基于距离、距离差和信号特征),掌握ToA和TDoA,能简单定位计算。
关键有二:其一是必须要有一个或者多个已知坐标的参考点,其二是必须要得到特定位物体与已知参考点的空间关系。
定位两步:①测量物理量②根据物理量确定目标位置。
5、802.11协议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
(隐藏终端、CSMA/CA,RTC-CTS机制)802.11 协议使用带冲突避免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由于无线信号干扰问题造成数据传输出错率较大,所以802.11 协议要求建立数据链路层确认/重传机制。
CSMA/CA:即使侦听到信道为空,也为避免冲突而等待一小段随机时间再发送数据帧。
隐藏终端:有两个无线网络用户A.B和一个基站。
用户A.B都在接入点信号范围内,但两个用户都位于彼此信号范围外,因此它们是典型的“隐藏终端”关系。
CTS帧作用:①为了传输端提供了信道的使用权,②也防止其他用户在传输端发送数据和接收确认帧这段时间内进行传输。
使用RTS和CTS帧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了无线传输的性能。
①由于无线网络用户在传输数据之前要与接入点通信,使其只为当前用户保留信道使用权,在这段时间内其他任何与接入点相关联的用户不会与接入点进行数据交换,从而消除“隐藏终踹”问题。
②由于RTS和CTS帧的长度非常短,即使RTS或CTS有冲突发生,其代价也非常小。
一旦RTS和CTS 成功传达,那么数据帧和确认帧的传输就不再会有冲突发生。
虽然使用RTS和CTS帧可以减少冲突,但与此同时也会增加传输延时和降低信道利用率。
为什么用CSMA/CA不用CSMA/DA:①冲突侦测需要全双工的信道,而对于无线传输信号来说往往发送信号的能量远高于接收到信号的能量,建立能侦测冲突的硬件代价很高。
②即使无线信道是全双工的,但是由于无线信号衰减特性和隐藏终端问题,硬件还是不能侦听到全部可能的冲突。
6、物联网为什么需要无线低速网络?无线低速网络技术主要包括哪些。
P115首先,通信宽带与能耗、处理能力、通信距离是相互制约的。
通信宽带越大,通信距离越长,需要消耗越多的能量和越强的信号处理能力。
其次,绝大多数传送数据较少,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宽带要求不高。
再次,在物联网的背景下连接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不可能每个都有着同当前互联网设备一样的应用背景和能力。
因此,直接把适用于互联网的高速网络协议搬过来并不能完全满足物联网的需求。
物联网的物体多数工作的能量受限于环境、计算能力、资源拥有能力不高,在能耗受限、处理能力受限、通信距离受限的环境下,低速网络协议应运而生。
包括:蓝牙802.15.1、红外、zigbee802.15.4、WIFI、体域网802.15.67、简述Zigbee技术的特点,其协议栈结构,及其与802.15.4的关系。
P121特点:低功耗、成本低、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可靠、安全结构: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与802.15.4的关系:都是无线通信协议,zigbee是以802.15.4为基础的,802.15.4只规定了通信协议栈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的通信标准,zigbee主要提供了在物理层和链路层之上的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规范。
8、三种网络存储方式的比较。
直接附加存储(DAS):将存储系统通过缆线直接与服务器或工作站相连。
DAS的系统一般包括多个硬盘驱动器,与主机总线适配器通过电缆或光纤相连。
在存储设备和主机总线适配器之间不存在不存在其他网络设备;网络附加存储(NAS):是一种文件级的计算机数据存储架构。
在NAS中,计算机连接到一个仅为其他设备提供基于文件级数据存储服务的网络。
NAS包括存储器件和专用服务器;存储区域网络(SAN):是一种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架构,为实现大量原始数据的传输进行了专门的优化。
SAN由服务器、存储设备、连接设备组成。
9、说明哈希锁、随机哈希锁和树形协议工作过程。
锁定过程1)阅读器随机生成一个密钥key,并计算metaID = hash(key)。
其中,hash()是一个单向密码学哈希函数。
2)阅读器将metaID 写人到标签。
3)标签被锁定,进人锁定状态。
4)阅读器以metaID为索引,将(metaID, key)对存储到后台数据库。
解锁过程1)标签进入读写器范围后,读写器查询标签;标签响应并返回metaID 。
2)读写器以metaID为索引在后台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metaID, key) 对,并将key返回给阅读器。
3)阅读器把密钥key发送给标签。
4)标签计算hash(key),如果hash(key)与标签中存储的metaID相等,则标签解锁,并向读写器发送真实ID 随机哈希锁当阅读器请求访问标签时,标签T k先用伪随机数发生器生成一个随机数R,然后计算其ID和随机数R的哈希值h key(IDk||R),最后把随机数R和这个哈希值返回给发起访问请求的阅读器。
阅读器收到标签的响应后,将这些信息都发送给后台数据库。
因为还不知道被査询标签的身份,因此后台数据库需要穷举所有标签的IDi,并与收到的随机数R一起作为密码学哈希函数的输人,计算h key(ID i||R)。
如果计算得到的哈希值与收到的哈希值相同,则ID i就是正在被查询的标签,阅读器将此标签的ID发回,对标签进行解锁。
树形协议:阅读器发起查询,有一随机数r1,标签T i收到查询产生随机数r2,并计算所有密钥的哈希值h(K1i,r1,r2),h(K2i,r1,r2),h(K3i,r1,r2),其中K j i表示标签T i对应第j层密钥。
这些哈希值随r2发给阅读器。
收到标签回复后,阅读器使用这些哈希值在树中深度优先遍历,找到被认证标签在树中叶节点的位置,进而认证该标签。
10. 身份匿名机制,及优缺点。
位罝信息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不但要从发布的位置信息中隐去用户的真实身份,还要防止攻击者借助发市的位置信息来推测出用户的真实身份。
让用户发布的位罝信息和另外K-1个用户的位置信息变得不可分辨,当用户需要和服务提供商进行通信的时候,用户将真精确的位置信息发送给中间层,而中介对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再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服务提供商,并将提供商返回的数据传递给用户。
中介数据处理方式: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对时间信息进行处理。
身份匿名的隐私保护策略有两个主要缺陷:其一,由于掩盖了真实身份,一部分依赖于用户身份的服务将无法正常进行,例如在员工到达办公地点后自动进行签到的服务,如果不知道位罝信息的真实身份,自然就无法正常运作了。
其二,要实现身份匿名,要借助一个中介来统合不同用户的位置信息,从而造成用户的身份变得不可分辨,而中介的引入增加额外开销。
11.结合实验说明物联网中间件的作用,设计与实现物联网系统时如何使用中间件。
中间件是一种可以批量生产、高度可复用的软件。
在网络环境下,它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起连接作用。
它通过提供标准的程序接口、协议等,屏蔽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的易移植性,主要解决异构网络下分布式软件的互联和互操作问题。
自动识别技术:光符号;语音;生物计量(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需要扫描和译码两过程)。
低频(30-300kHz)无缘标签,典型频率125和133,通信小于1m,适合近距离、低速、数据量较少的识别应用。
高频(3-30MHz)通信小于1m,典型频率13.56。
超高频(300MHz-3GHz),大于1m,典型4-6m,最大超10m,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短时间可以读取大量电子标签。
RFID广泛应用基础:①编码的标准化②解析服务体系的建立。
设计传感器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应考虑:①低成本与微型化②低功耗③灵活性与扩展性④鲁棒性硬件平台四部分: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芯片、供能装置节点操作系统设计要求:①低功耗②轻量级③实时和并发操作④模块化GPS精度高速度慢;蜂窝基站定位精度低速度快;室内精确定位不需专门设备,低廉;WIFi基站定位精度高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