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学生)认识常见的火成岩
火成岩总结.
❖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
2. 矿物的含量及作用分类 ❖主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多,并在确定岩石大类名称 上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次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少于主要矿物的矿物。 ❖副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很少,在一般岩石分类命名中 不起作用的矿物。
3、矿物的成因分类 (1)原生矿物: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矿物,如橄榄石、 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石英等。也包括部分岩浆作用晚 期析出的富含挥发份的矿物,如电气石、萤石等。 (2)他生矿物:一般在正常的岩浆岩中不出现,多半是由于 岩浆同化了围岩和捕虏体使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如钙铁 榴石、硅灰石等。堇青石、红柱石等富铝矿物。
绪论
一、岩石及岩石学
1.岩石 概念: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 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 集合体。 它是组成地壳及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 产物。
岩石概念强调: (1) 必须是天然产出的、固态的,例如固结的水 泥、陶瓷、石油等不是岩石。 (2) 有稳定的外形,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 例如土壤,不是岩石。 (3) 是矿物的集合体,说明岩石的组成单位是一 种或者多种矿物。 (4) 少数的岩石,由火山岩中的火山玻璃、沉积 岩中的胶体、生物遗骸,也是岩石。
(二)微量元素 总量<1%,或称痕量元素
主要的火成岩造岩矿物
一、目的要求依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学习鉴定十余种常见的火成岩造岩矿物。
二、实验用品1. 标本: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白云母、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和萤石。
2. 工具:放大镜,小刀,条痕板。
三、实验要点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即形态和物理性质,依据这些特征可以作为鉴别矿物的依据。
1.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因此,首先应当区分是矿物的单体还是集合体,然后进一步确定属于什么形态。
矿物的单体:矿物的单体是指矿物单个晶体的集合外形,由晶棱、晶角和晶面构成。
同种矿物往往具有一种或几种固定的集合形态,如立方体、四面体、八面体、菱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等。
矿物的形态是其内部结晶格架的外在表现,因此,这些固定的几何形态是认识矿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矿物具有一定的结晶习性,有的矿物在结晶时,在某一个轴向上发育生长迅速,形成针状或细长柱状晶体(如角闪石、辉锑矿等),有的矿物在两个轴向上都发育较快,形成板状(如钾长石)和片状(如石墨、云母)晶体,还有一些在三个轴方向同等发育,形成粒状或等轴状晶体,如立方体(黄铁矿)、八面体(磁铁矿)、菱面体(方解石)、菱形十二面体(石榴子石等)。
这三种情况可以分别称为一向伸长、二向伸长和三向伸长。
矿物集合体:矿物集合体是由许多结晶矿物单体共同生长在一起的矿物组合,也可以是未结晶的矿物(或称准矿物)的组合。
当由结晶矿物单体组合而成时,常常可分辨出每个矿物单体的形态。
矿物的单体在集合体中也常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柱状集合体(辉锑矿)、针状和纤维状集合体(石棉、纤维状石膏等),放射状集合体(红柱石、阳起石等,粒状集合体(黄铁矿、石榴石、橄榄石等),也有些集合体(特别是准矿物集合体)的表面形态不规则,从外表分辨不出单体形态,却有其特殊的综合形态,如结核状、豆状、鲕状、肾状、葡萄状及钟乳状集合体等。
观察矿物形态时,除了注意其总体形态外,还应注意组成晶体的每个晶面的几何形态,如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
火成岩常见的几种岩石
火成岩常见的几种岩石1. 纯橄榄岩颜色:深绿、黄绿、褐绿色。
结构构造: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组成: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
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其它: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
2. 橄榄岩结构:具细粒-粗粒结构,常呈包含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明显它形的金属矿物,胶结了自形较高的橄榄石和辉石)。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
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
其它特点:如果岩石中角闪石较多,则可形成角闪橄榄岩。
橄榄岩也易遭受次生变化,其中橄榄石变为蛇纹石,辉石和角闪石变为绿泥石等。
3.辉石岩颜色:浅褐色、暗黑色或灰绿色。
结构:全自形粒状结构,也可有包含结构或海绵陨铁结构。
矿物组成:主要由辉石组成,可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及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
4.角闪石岩颜色:黑色或墨绿色。
矿物组成:主要由角闪石组成(>90%),有时含少量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
其它:常呈脉状产出,穿插于其他超基性岩体中。
5.苦橄岩颜色:呈淡绿色至黑色。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气孔或杏仁构造。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50~70%)和辉石(<40%)组成,可含少量基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
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
产状:往往产出于玄武岩的底部或与超基性侵入岩伴生6.金伯利岩颜色:多呈黑、暗绿、绿、灰等,而以绿色常见结构构造:常见斑状结构和角砾状构造。
矿物成分:在斑状结构中斑晶成分主要是橄榄石、金云母。
在角砾状构造中,角砾成分十分复杂,有早期形成的金伯利岩、橄榄岩、辉石岩破碎而成的岩块,也有来自围岩的岩块,角砾之间的胶结物为金伯利岩浆物质。
7.斜长岩几乎全部由斜长石(基性)组成,其含量占90%以上,暗色矿物很少,含量小于10%,主要为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火成岩矿物
(12)方铅矿 PbS(galena) 单晶为立方体,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铅灰色,
条痕灰黑色,硬度2~3,沿解理面易破裂成立方体。
(13)黄铜矿 CuFeS2(chalcopyrite) 常为致密块状和粒状集合体,颜色铜黄,条痕绿黑色,
金属光泽,硬度3~4,小刀能刻破。 颜色较深、硬度较小而与黄铁矿区别。
Mineral: Pyroxene Hematite Limonite Magnetite Amphibole Streak color: Colorless Brick red Yellow brown Black Colorless
(3)矿物的光泽(luster)
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 非金属光泽又进一步分为:玻璃光泽,珍珠光泽 和油脂光泽。
玻璃光泽
玻璃光泽
玻璃光泽和金属光泽
绿松石的油脂光泽
(4)矿物的透明度(transparent) 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5)矿物的硬度(hardness)
摩氏硬度计(Mohs scale of hardness): Friedrich Mohs, 1822年提出,他是Austrian mineralogist.
斜长石
(8)石英 SiO2 (Quartz) 单晶或晶簇,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无色透明,
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 7,贝壳状断口。水晶
Agate
雨花石 Agate
雨花石 Agate
欧泊(蛋白石)(Opal)
(9)磁铁矿(Fe3O4) (magnetite) A(B)2O4,Fe+3和Fe+2,FeO+Fe2O3 铁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5.5~6.5,无解理,具强磁性。
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
4.将物台微尺置载物台上,对焦。
5.将物台微尺和目镜微尺平行,使二者的零点 对齐。
5
实践出真知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实习一: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6.观察两者再次重合的部位。如物台微尺48格和 目镜微尺50小格重合 • 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系数)为: 48 ×0.01mm=0.0096mm 50 通式: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为: 物台微尺格数 目镜微尺格数
9
实践出真知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实习一: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10
实践出真知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实习一:火成岩的结构11日星期四
实习一: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12
实践出真知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实习一: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13
实践出真知
• 次要矿物的种类、特点和含量 副矿物的种类、特点和含量。 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斑晶和基 质分别描述其种类、特点和含量。
17
实践出真知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实习一: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5、岩石的次生变化 如: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 高岭石化,以及破碎情况、裂隙、孔洞、 矿化现象等都应注意观察和描述。
21
实践出真知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实习一: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正交偏光镜下:
消光类型和消光角 干涉色 延性符号 双晶类型 必要时测定轴性
22
实践出真知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实习一: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2、显微结构
• 对全为显晶质的岩石,描述的内容包括 交生关系的结构,如乳虫结构、网状结 构、包含结构等;交代类型的结构,如 交代蚕食、交代净边、交代条纹等;以 及一些特征结构:辉长结构、辉绿结构、 花岗结构、反应边结构等。 • 对具斑状结构的岩石,要先说明“岩石 具有斑状结构”,在具体描述基质的结 构。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书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书专业年级姓名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教研室编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与认识1、实验的目的、要求岩石是矿物集合体。
认识造岩矿物的目的在于识别工程中常见的各种岩石,并为今后学习其他章节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要求如下:(1)通过对造岩矿物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单晶、聚晶)、晶面条纹、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碳酸盐类矿物的“盐酸反应”等主要特征。
(2)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3)熟练地掌握几种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2、实习的准备工作实习前认真预习教材的相关内容。
检查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条痕板、稀盐酸等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习内容(1)矿物特性的观察;1)矿物单体形态的观察。
六方双锥(或六方柱)一石英(水晶);菱面体一方解石;菱形多面体一石榴子石;长柱体一红柱石;长柱状或纤维状一普通角闪石;短柱状一普通辉石;板状一板状石膏、长石;片状一云母。
2)矿物集合体形态的观察。
晶簇状一石英晶簇;粒状一橄榄石;致密状一黄铜矿;鳞片状一绿泥石;纤维状一石棉、(纤维)石膏;放射状一阳起石、红柱石;结核状一(鲕状、豆状、肾状)赤铁矿;土状一高岭土、蒙脱土。
3)晶面条纹的观察。
有些晶体的晶面具条纹状,如:黄铁矿三个方向的晶面条纹彼此垂直;斜长石的晶纹相互平行;有的石英具横向晶纹。
4)光学性质的观察矿物的颜色白色—方解石、石英;深绿色—橄榄石;铜黄色—黄铜矿;褐色—褐铁矿;铁红色—赤铁矿。
矿的的条痕观察方解石、角闪石、斜长石、橄榄石的条痕。
观察对比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等矿物的条痕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矿物的光泽拿到标本,对着光线,看其反射光线的性质来确定它属于哪种光泽。
黄铁矿、黄铜矿—金属光泽;赤铁矿—半金属光泽;石英(晶面)—玻璃光泽;叶腊石、蛇纹石—腊状光泽;滑石、石英(断面)—油脂光泽;高岭土—土状光泽;石棉、(纤维)石膏—丝绢光泽;白云母、冰洲石(透明方解石)—珍珠光泽。
火成岩的认识与使用
展示巷及支护形式 火成岩的认识与使用
火成岩的认识与使用
一、 火成岩的基本特征 二、 常见的火成岩
一、火成岩的基本特征
一、矿物的基本特征
物质成分特征
化学成分 矿物成分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岩浆岩的结构 岩浆岩的构造
岩浆岩的产状
侵入岩的产状 喷出岩的产状
1.物质成分特征
一、矿物的基本特征
酸性岩
45-52
52-65
>65
少见
0-20
>20
斜长石为主
钾长石为主
辉石
角闪石
角闪石 45-50 黑云 30-45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
黑云母
20
约 10
角闪石
分
岩石颜色
深色
岩石比重
大
喷
玻璃
气孔
出
隐晶
杏仁
金
产岩
斑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纹
伯
浅 结 伟晶 构
利
成
细晶
块
岩
状 岩 构 斑状 造 状
深
粒
块 橄榄岩
成
岩
状
辉石岩 状
黑耀岩、浮岩、珍珠岩、松脂岩
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玄武玢岩 安山玢岩 钠长斑岩
煌斑岩
细晶岩
辉绿岩
闪长玢岩 正长斑岩
辉长玢岩
辉长岩 闪长岩
正长岩
(斜长岩)
浅色 小
流纹岩 石英斑岩 伟晶岩 花岗斑岩
花岗岩
谢谢观看,欢迎大家学习交流!
(1) 化学成分:
O,Si, Al, Fe, Ca, Na, K, Mg, Ti 占99.25%, SiO2是岩浆中的主要成分,平均占59.14%, 其次 是Al2O3占15.34%,
火成岩
(2) 层状构造或带状构造: 岩石在垂向上出现矿物组合、 含量及粒度、形态的交替变化 ,类似于沉积岩的层理。
(3)斑杂构造:岩石不同部位的颜色、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 的很大差别,形成于岩浆的多次脉冲侵入或同化混染围岩 物质的情况,
(4)面理、线理构造:侵入岩中的片状矿物或扁平捕掳体 、析离体、柱状矿物的定向排列,
1、钾长石、斜长石
钾长石通常是肉红色的,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 半透明。 斜长石白至灰白色,有些呈微浅蓝或浅绿色,玻璃光 泽,半透明。 当旋转标本,发现长石解理面上出现一半反光,一半 不反光时,此即为卡斯巴双晶;当出现相间反光时即为聚 片双晶。钾长石常具卡斯巴双晶,而斜长石常具聚片双晶。
2、石英
5、辉石
通常为短柱状,岩浆岩中一 般为等粒状,少数为略扁的板状 晶体,横断面一般为八边形。 大多数具绿黑、绿褐、黑褐等色,
6、橄榄石
新鲜的橄榄石是砂糖状晶体, 呈橄榄绿色或黄绿色,一般为油脂 光泽,贝壳状断口,不具解理,
7、方解石
颜色为白色、无色、灰色、红色、 棕色、绿色和黑色,条痕白色到灰色。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透明到半透明,
包括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矿物及隐晶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常 见的有:条纹结构\文象结构\蠕虫结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包含 结构\填隙 (间) 结构
(1)条纹结构(Perthitic texture) 主要见于条纹长石,表现为钾 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地交生.
(2)文象结构(Graphic texture)
石英常呈烟灰色,白色、乳白色、 灰白半透明状态,较硬,断面具玻璃 光泽或脂肪光泽。
3、黑云母
新鲜的黑云母呈黑色或黑褐色, 风化后褪色,常呈金黄色,解理极完 全,常呈片状,可见珍珠光泽,硬度 小于小刀。
火成岩实验报告
火成岩实验报告火成岩实验报告引言火成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形成于地壳深处的岩浆冷却凝固过程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火成岩的形成过程,探究其组成、结构和形态特征,并分析其对地壳演化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室中,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实验材料,包括岩浆模拟物质、熔融炉、冷却装置和显微镜等。
2. 岩浆熔融将岩浆模拟物质置于熔融炉中,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使其达到熔融状态。
岩浆的成分和温度是形成不同类型火成岩的重要因素。
3. 冷却凝固将熔融的岩浆缓慢冷却,观察其凝固过程。
冷却速率对岩浆成岩过程中晶体的生长和排列有重要影响。
4. 切片制备从凝固的岩浆中选取适当的样品,进行切片制备。
切片的厚度和精细度对后续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至关重要。
5. 显微镜观察将制备好的岩石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我们可以观察到岩石中的晶体、矿物和其他微观结构特征。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火成岩的组成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如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
其中,长石是最常见的火成岩矿物,其含量在岩石中占据重要地位。
2. 火成岩的结构特征火成岩中的晶体通常呈现出排列有序的结构,晶粒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晶体的大小和形态与岩浆冷却速率密切相关,冷却速率较慢时,晶体有更多的时间生长,晶粒较大,反之则晶粒较小。
3. 火成岩的形态特征火成岩的形态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深成岩通常呈现出大块状或板状,而浅成岩则呈现出细粒状或玻璃状。
4. 火成岩对地壳演化的影响火成岩的形成与地壳构造和地壳演化密切相关。
火成岩的喷发和侵入会导致地壳的抬升和变形,同时也为后续的构造变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火成岩的形成过程、组成、结构和形态特征,并明确了其对地壳演化的重要影响。
火成岩作为地球内部岩石的产物,对地球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分类和成岩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以加深对火成岩的认识和理解。
火成岩
火成岩火成岩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partial melting)的物质如岩浆冷却固结形成的。
岩浆可以是由全部为液相的熔融物质组成,称为熔体(melt);也可以含有挥发分及部分固体物质,如晶体及岩石碎块。
火成岩的分类: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此外,还常含微量磁铁矿等副矿物。
根据岩石SiO2含量,岩浆岩可分为四大类: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45~52%;中性、碱性岩:SiO2=52~65%;酸性岩:SiO2>65%。
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的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
通常把Na2O+K2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称为全碱含量。
Na2O+K2O含量越高,岩石的碱度越大。
A.Rittmann 1957年考虑SiO2和Na2O+K2O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确定岩石碱度比较常用的组合指数(σ)。
σ值越大,岩石的碱性程度越强。
每一大类岩石都可以根据碱度大小划分出钙碱性、碱性和过碱性岩三种类型。
σ< 3.3时,为钙碱性岩;σ= 3.3-9.0时,为碱性岩;σ> 9时,为过碱性岩。
除了岩石化学成分之外,矿物成分也是岩浆岩分类的依据之一。
在岩浆岩中常见的一些矿物,它们的成分和含量由于岩石类型不同而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如石英、长石呈白色或肉色,被称为浅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云母呈暗绿色、暗褐色,被称为暗色矿物。
通常,超基性岩中没有石英,长石也很少,主要由暗色矿物组成;而酸性岩中暗色矿物很少,主要由浅色矿物组成;基性岩和中性岩的矿物组成位于两者之间,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根据产状,也就是根据岩石侵入到地下还是喷出到地表,岩浆岩又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根据形成深度的不同,又细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每个大类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化学成分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岩浆成分是相似的,但是由于形成环境不同,造成它们的结构和构造有明显的差别。
深成岩位于地下深处,岩浆冷凝速度慢,岩石多为全晶质、矿物结晶颗粒也比较大,常常形成大的斑晶;浅成岩靠近地表,常具细粒结构和斑状结构;而喷出岩由于冷凝速度快,矿物来不及结晶,常形成隐晶质和玻璃质的岩石。
火成岩实验
实验一 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一、实习目的:1.复习矿物学与晶体光学内容熟悉造岩矿物系统鉴定内容;2.认识并掌握主要造岩矿物的形态及矿物的鉴定标志;3.掌握造岩矿物的基本特征,区分矿物的成因类型;4.了解矿物的共生规律。
二、实习内容及方式:1.常见造岩矿物的种类课堂实验:铁镁矿物:橄榄石类、辉石类、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硅铝矿物: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开放实验:副矿物:磷灰石、锆石、榍石、尖晶石;蚀变矿物:蛇纹石、绿帘石、绿泥石、纤闪石、绢云母。
2.常见造岩矿物手标本特征1)二辉橄榄岩 观察橄榄石、辉石和尖晶石,以及蚀变矿物蛇纹石。
2)闪长岩 观察角闪石和斜长石、以及蚀变矿物绿帘石、绿泥石、纤闪石。
3)花岗岩 观察黑云母、石英和碱性长石、以及蚀变矿物绢云母。
三、使用仪器设备:偏光显微镜、放大镜、小刀。
《光性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四、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1.橄榄石类橄榄石类按阳离子组成可分为三个类质同象系列: 镁橄榄石Mg2〔SiO4〕—铁橄榄石Fe 2〔SiO 4〕; 锰橄榄石Mn 2〔SiO 4〕—铁橄榄石Fe 2〔SiO4〕; 钙镁橄榄石(Ca ,Mg)〔SiO 4〕—钙铁橄榄石(Ca ,Fe)〔SiO 4〕。
镁橄榄石(Fo)—铁橄榄石(Fa)形成完全的类质同象系列。
按其中镁橄榄石及铁橄榄石分子含量不同,分为镁橄榄石(Fo 100-90)、贵橄榄石(Fo 90-70)、透铁橄榄石(Fo 70-50)、镁铁橄榄石(Fo 30-50)、低镁铁橄榄石(Fo 10-30)、铁橄榄石(Fo 0-30)等。
而岩浆岩中常见的是镁橄榄石、贵橄榄石。
橄榄绿、绿灰、墨绿色,不等粒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硬度6.5~7,{010}及{100}不完全解理,比重 3.2~4.39,次生变化主要为蛇纹石。
薄片中无色;正高突起,糙面显著;(010)、(100)解理不完全,裂纹发育。
Ⅱ级末-Ⅲ级干涉色。
平行消光。
自形晶者是结晶较早的产物,多数被熔蚀呈浑圆状。
火成岩识别(附图片)课件
不同类型火成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各不 相同,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岩 石的类型。
通过测定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岩石 中各种矿物的含量,从而确定岩石的类型 。
观察岩石的矿物组成
了解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历史
不同类型火成岩的矿物组成不同,通过观 察岩石中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可以确定岩 石的类型。
不同类型火成岩的形成环境和历史各不相 同,通过了解岩石的形成环境和历史可以 进一步鉴别岩石的类型。
常见的火成岩类型及其特点
橄榄岩
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 成,呈深色,硬度较大
。
玄武岩
富含硅酸盐矿物,呈黑 色或棕色,具有粗糙的
纹理。
安山岩
富含角闪石和斜长石, 呈灰绿色或棕色,具有
斑状结构。
流纹岩
富含钾长石和石英,呈 粉红色或白色,具有流
纹状构造。
不同类型火成岩的鉴别方法
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和构造
测定岩石的化学成分
火成岩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内部的 物质循环和地壳演化过程,对于地质 灾害预测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有重要 的应用价值。
火成岩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火成岩中常常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如铁、铜、金、银等,通过对火成岩 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可以确定矿 产资源的分布和富集规律。
火成岩中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于经 济发展和资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也 是当前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的重要方 向之一。
火成岩识别(附图片)课 件
目 录
• 火成岩简介 • 火成岩的分类 • 火成岩的识别方法 • 火成岩的应用 • 火成岩图片展示
火成岩简介
01
火成岩的定义
火成岩
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是 构成地球的主要岩石之一。
常见中-酸性主要火成岩野外鉴定要点
常见中-酸性主要火成岩野外鉴定要点及野外常见部分岩石描述举例在野外给岩石要直接定名。
野外填图时不能仅采标本编号等着室内鉴定,野外鉴定岩石需要比较准确,但也比较难,通过目力,放大镜,只要掌握方法和要点,仔细观察手标本,多看几个露头点,一般都可较好的定出岩石名称,对工作很是方便,也是野外地质工作基础知识发挥野外工作的特点和本分工作的体现。
室内鉴定受地点,路程,运输,层位,位置,磨片,产状等影响,也不能及时的赶上野外成图和地质编录的需要。
对确实难辨认有详细要求,比较特殊的岩矿样要送室内鉴定。
此鉴定要点只要给野外地质工作带来一点方便就感为幸矣。
一 、常见造岩矿物野外鉴定按该方法,对一些常见的岩石都可定出名称。
岩石野外定名首先在手标本上按以下方法,以下特点,找出以下矿物,就可比较准确的进行定名(看不清楚可用水洗)。
同时也要结合地质环境,区域岩石分布及特点。
通过岩石定名进行岩体定名.。
(一)、正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都是深浅不同的肉红色。
褐黄色、灰白色。
透长石晶面为板状,无色半透明,玻璃光泽。
这几种长石都是富钾长石,都具有格子双晶,都具有{001}∧{010}=90°或近90°解理,与图1相近似(通过放大镜看向着太阳光闪动出现微弱的纵纹,横纹,横纹比纵纹明显)断面近方形,断口有微弱的突起。
微斜长石解理见图2。
需要快速较为准确的确定钾长石和它们相对百分含量时,最常用的染色剂是亚硝酸钴钠。
试剂可使钾长石染成橙黄色,而斜长石不变(需要四分钟)。
(二)、斜长石:白色、灰白色、浅绿色,少数肉红色。
解理{001}∧{010}=86°左右。
晶形轮廓为平行四边形,交边为64°(010板面)。
用放大镜看,向着太阳闪动,斜长石晶面呈现白黑白或黑白呈带状闪光(图3)。
斜长石多有环带状出现(钾长石比较少)。
(三)、角闪石:大多为暗色至黑色以及黑褐色。
因标本切割晶体不同方向的晶面,一般为柱状,针状,杆状,断面,近于菱形的六边形(图4-1)。
实验三(学生)认识常见的火成岩
实验三认识常见火成岩一、实验目的1、掌握观察和描述火成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
2、了解火成岩的命名方法,并能对常见的火成岩命名。
3、学会肉眼鉴定火成岩的方法,熟悉火成岩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器材1.实验工具:尺子、放大镜2.实验标本:辉长岩、闪长岩、辉绿岩、安山岩、、花岗斑岩、白岗岩、正长岩、钾长花岗岩、辉石岩、流纹岩、黑曜岩、浮岩。
三、实习内容(一)颜色岩石的颜色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之总和,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颜色。
因此,观察颜色时,宜先远观其总体色调,然后用适当颜色形容之。
火成岩的颜色也可根据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即“色率”来描述。
按色率可将火成岩划分为:暗(深)色岩色率为60-100%相当于黑色、灰黑色、绿色等;中色岩色率为30-60%相当于灰褐色、红褐色、灰色等;浅色岩色率为0-30%相当于白色、灰白色、肉红色等。
(二)结构所谓结构是指岩石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相对大小、晶粒形状等)1、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结构2、晶粒大小可分为:(1)显晶质结构: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看出晶粒的大小,粗粒结构---晶粒直径>5mm;中粒结构---晶粒直径1-5mm;细粒结构---晶粒直径0.1-1mm。
(2)隐晶质结构:晶粒小于0.1mm,用显微镜才能辨别。
3、晶粒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
4、晶粒形状:分为自形晶、半形晶和他形晶。
(三)构造指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反映其形成时的岩浆活动、成岩环境特点。
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1、块状构造:其特点是岩石中各部分结构相似,各种矿物分布均匀而无定向排列,岩石中无空洞,一般侵入岩中常见这种构造。
2、流动构造:其特点为板状、片状、柱状矿物呈定向排列所表现出来的构造。
3、流纹构造:其特点为不同颜色的条纹和被拉长的气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平行构造。
4、气孔构造:熔岩在冷却时,其中含有未逸出的气体,冷却后在岩石中形成各种大小不等的孔洞。
3火成岩
火成岩1岩浆的形成、运移、聚集、变化、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以及岩浆对围岩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岩浆作用或岩浆活动。
2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的岩浆作用,称为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动。
所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
3岩浆侵入到地表下一定位置而不喷出地表的岩浆作用,称为侵入作用。
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其中在地下深处冷凝而成的岩石,称深成岩;在地下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称浅成岩。
4酸性岩浆粘度大,温度低,不易流动;超基性岩浆粘度小,温度高,容易流动。
(酸性岩浆(>66%)、中性岩浆(66—53%)、基性岩浆(53—45%)、超基性岩浆(<45%)。
)5岩浆岩及其主要类型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地下深处岩浆侵入地表下一定位置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6根据造岩矿物在一种岩石中的分布量多少,将它们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三类。
主要矿物是在一种岩石中含量多的矿物。
主要矿物是岩石大类划分的重要依据。
如花岗岩中的石英和钾长石。
次要矿物是在一种岩石中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5%的矿物。
它是岩石进一步分类的依据。
如花岗闪长岩中的石英,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等。
副矿物是岩石中含量很少,一般少于1%,偶尔可达5%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磁铁矿、榍石、磷灰石等。
7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特征以及矿物颗粒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特征。
(1) 按结晶程度分为以下三种:全晶质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全部结晶。
半晶质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部分结晶。
玻璃质结构组成岩石的成分全未结晶。
也叫非晶质结构。
(2) 按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可分为:显晶质结构用肉眼或放大镜可分辨出晶体颗粒。
又分为:伟晶结构——晶粒直径>10mm粗粒结构——晶粒直径10∼5mm中粒结构——晶粒直径5∼2mm细粒结构——晶粒直径2∼0.2mm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不能用肉眼及放大镜辨别,岩石呈致密状,常具有瓷状断口。
(3)按晶粒相对大小可分为三种:等粒结构又称粒状结构。
普通地质学3-2第三章火成岩1分析
5
6
7
超基性岩(ultrobasic rocks) SiO2含量小于45%,常与超基性岩并用的
术语是超镁铁岩,指镁铁矿物含量超过75%的暗色岩石。大多数超基 性岩都是超镁铁岩。超基性岩在地球上的分布有限,出露面积不超过 火成岩总面积的0.5%,而且主要是深成岩。 矿物组成 主要造岩矿物是橄榄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次要矿物为石榴 子石、云母和斜长石等。副矿物有铬铁矿、尖晶石、钛铁矿、金属硫 化物、铂族矿物和磷灰石等。 化学成分 超基性岩在化学成分上属硅酸不饱和系列。除辉石岩外,SiO2 的含量均小于45%,Al2O3、Na2O、K2O含量低,而MgO、FeO含量很 高。超基性岩多经蚀变作用,其中H2O、CO2含量往往较高,致使岩 石的化学成分变化很大。 矿产 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铬铁矿、铜镍矿、钛铁矿、磁铁矿、 铂矿、金刚石等。 代表性岩类:侵入岩:深成相 橄榄岩
代表性岩类: 侵入岩:深成相 辉长岩
斜长岩 浅成相 辉绿岩 喷出岩:玄武岩 细碧岩
14
辉长岩(gabbro) 暗色的深成基性岩。gabbro一词是1768年由 T.托泽
蒂用来称呼异剥石质蛇纹石,现在用来命名辉长岩。辉长岩主要矿物成 分为单斜辉石和富钙斜长石,两者含量近于相等。次要矿物为橄榄石、 角闪石、黑云母、石英、正长石和铁的氧化物等。按浅色矿物斜长石和 深色矿物辉石、橄榄石三者的相对百分含量,分为浅色辉长岩(色率1035)、辉长岩(色率35-60) 和深色辉长岩(色率65-90)。
中长石,暗色矿物为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等,总和不足10%。斜长岩具有半自形 或它形粗粒结构。 按斜长岩的产状和构造,地球上有3种主要类型: 层状侵入体型斜长岩:几米厚多层斜长岩与辉石岩或橄榄岩互层,斜长石大多为培长石 (An65-85),在其间隙中有辉石、橄榄石和少量磁铁矿分布。成层构造形成的原因是比 重较大的辉石或橄榄石晶体在岩浆中沉积较快。如格陵兰斯凯尔戛德侵入岩体、美国斯蒂 尔沃特杂岩体和南非布什维尔德层状岩体; 地块型斜长岩:通常为穹隆状,可分两种亚型:一是不规则的斜长岩地块,其拉长石 (An45-63)为大晶体,深色矿物常为橄榄石、各种辉石、钛磁铁矿。某些岩体的矿物和 结构特征表现为普遍重结晶和强变形现象,以加拿大圣约翰湖和米契卡莫拉长石型斜长岩 为代表;另一种是穹形斜长岩地块,以纽约州阿迪隆达克和挪威埃格松中长石型斜长岩为 实例。这些斜长岩经常与麻粒岩和紫苏花岗岩类共生,中长石(An23-48)晶形不规则, 并具反条纹长石构造。深色矿物以单斜辉石和钛铁矿为主; 现代洋壳型斜长岩:见于印度洋中脊层状火成杂岩,主要是富钛、铁辉长岩,仅含约5%贫 钙拉长斜长岩。
野外火成岩鉴别
图、测制剖面图、研究侵入体及其相互穿插关系,观察侵入体与其围岩的关系,以及各种火成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野外鉴定火成岩,大体上应从以下几项步骤入手。
首先观察岩石的颜色、含石英的分量、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这三项指标,估计遇到的火成岩应归属于哪一个大类。
比如淡红色、浅灰色,含石英晶体的颗粒较多,而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较少的,大体上是属于酸性火成岩。
如果岩石呈灰色、灰绿色,铁镁矿物的含量相当明显,而石英晶体的颗粒大为减少,或偶尔可见者,大体应属于中性火成岩。
如果岩石的颜色黝黑,并略带橄榄绿,完全看不到石英颗粒,铁镁矿物几乎成为岩石的全部组分,则应属于基性岩类。
基本上分辨出酸性、中性和基性三大类岩石以后,接着就应该鉴定其具体的名称了。
这时候,认识岩石中所含的矿物名称是鉴定的关键,因此,熟悉一下最基本的几种造岩矿物很有必要。
石英:晶体多为六方柱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晶面有横纹。
颜色多种多样,纯净者无色透明,称之为水晶。
常见者有白色、灰色乃至暗灰色。
如含锰质,呈紫色;含有机质,呈烟黄色、烟褐色、墨色。
玻璃光泽。
断口不平,有如贝壳状。
硬度7,超过铁器,故刀口针尖均难以刻画。
正长石:晶体短柱状,常呈粒状或块状。
表面可见解理裂缝。
颜色多呈肉红色、浅黄色。
玻璃光泽。
硬度6,与铁器相近。
斜长石:板状、板柱状晶体,多为白色、浅灰色,有时为浅绿色、浅红色。
常为不规则的粒状。
玻璃光泽。
硬度6~6.5。
黑云母:晶体常呈板状、柱状。
片状解理发育,极易剥落成薄片,故可用小刀、指甲拨开。
具玻璃-珍珠光泽。
硬度低,2~3。
薄片富有弹性。
颜色呈黑、褐色。
易风化,成为绿泥石。
白云母:晶体形状与黑云母相同。
片状解理亦发育,极易剥成薄片。
玻璃-珍珠光泽。
硬度2~3,颜色白、浅黄,浅灰、浅绿。
不易风化。
普通角闪石:晶体常呈柱状,横断面为假六边形,颜色为黑色。
绿色、褐色。
玻璃光泽。
有时可见金属光泽。
其解理裂缝的交角为60°。
硬度5.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认识常见火成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观察和描述火成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
2、了解火成岩的命名方法,并能对常见的火成岩命名。
3、学会肉眼鉴定火成岩的方法,熟悉火成岩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器材
1.实验工具:尺子、放大镜
2.实验标本:辉长岩、闪长岩、辉绿岩、安山岩、、花岗斑岩、白岗岩、正长岩、钾长花岗岩、辉石岩、流纹岩、黑曜岩、浮岩。
三、实习内容
(一)颜色
岩石的颜色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之总和,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颜色。
因此,观察颜色时,宜先远观其总体色调,然后用适当颜色形容之。
火成岩的颜色也可根据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即“色率”来描述。
按色率可将火成岩划分为:
暗(深)色岩色率为60-100%相当于黑色、灰黑色、绿色等;
中色岩色率为30-60%相当于灰褐色、红褐色、灰色等;
浅色岩色率为0-30%相当于白色、灰白色、肉红色等。
(二)结构
所谓结构是指岩石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相对大小、晶粒形状等)
1、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结构
2、晶粒大小可分为:
(1)显晶质结构: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看出晶粒的大小,
粗粒结构---晶粒直径>5mm;
中粒结构---晶粒直径1-5mm;
细粒结构---晶粒直径0.1-1mm。
(2)隐晶质结构:晶粒小于0.1mm,用显微镜才能辨别。
3、晶粒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
4、晶粒形状:分为自形晶、半形晶和他形晶。
(三)构造
指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反映其形成时的岩浆活动、成岩环境特点。
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
1、块状构造:其特点是岩石中各部分结构相似,各种矿物分布均匀而无定向排列,岩石中无空洞,一般侵入岩中常见这种构造。
2、流动构造:其特点为板状、片状、柱状矿物呈定向排列所表现出来的构造。
3、流纹构造:其特点为不同颜色的条纹和被拉长的气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平行构造。
4、气孔构造:熔岩在冷却时,其中含有未逸出的气体,冷却后在岩石中形成各种大小
不等的孔洞。
5、杏仁构造:当气孔被后来的物质充填时称为杏仁构造。
(四)矿物成分
对于显晶质结构的岩石,应注意观察描述各种矿物,特别是观察主要矿物成分,将其描速并填入表格中,并观察岩石的暗色矿物成分,并目测其含量。
(五)综合命名:火成岩的命名一般为颜色+结构+构造+基本名称,如肉红色粗粒块状花岗岩。
四、实验步骤
1.观察火成岩标本的颜色并用标准色谱法或实物对比法进行描速。
2.观察火成岩标本的结构和构造,并确定其类型。
3.肉眼火成岩标本,确定其主要的矿物成分,并进行描述。
4.对火成岩进行综合命名。
五、数据处理
描述所观察12种火成岩标本的物理性质(辉长岩、闪长岩、辉绿岩、安山岩、、花岗斑岩、白岗岩、正长岩、钾长花岗岩、辉石岩、流纹岩、黑曜岩、浮岩),将其实验记录填入下表中:
六、注意事项
1.肉眼观察火成岩颜色时应远观其整体色,不能只看其中的某种矿物颜色。
2.观察岩石结构和构造时,应反复转动标本,仔细进行观察并描述其类型。
3.观察岩石主要成分时,注意观察有无长石,若有则鉴定长石种类,观察有无石英、橄
榄石的出现,若有石英出现,则为酸性岩;若有橄榄石出现,则为超基性和基性岩。
七、思考题
1、思考岩石颜色、色率与岩石类型(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之间的关系。
2、花岗岩和闪长岩中的暗色矿物成分是否相同,写出各自的主要暗色矿物成分。
3、气孔构造、流纹构造为何仅见于喷出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