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度报道的报道思路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电视 新 闻深度 报道要 求从 业 人员
具 备整 体理 论水 平和 思想 境界 ,做 电
深度报道是舆论 监督 的重要 手段 , 视 新 闻深度 报道 必须 具备 大局 意识 ,
将文字、图片与声音相结合直观地表现 其反映问题的方式是对于新闻事件的 也就是说 当报道新 闻事件的同时,不
出来 。因此 ,眼耳结合便成为了电视新 深入 分 析 ,并从 事 件 当中提 炼 出非 同 仅要从细节上把握选题,也要全面去 闻深度报道的主要特 点 。 2 . 3 真情实感
一
般 的具 有典 型 性 的主题 。而有些 电 了解 、认 识 ,切 不 可 以丢失 事实 ,无
视新闻深度报道却经常在不适合作深 法 看到事 件 内涵 以及 背后 的意 义。 目
放 功 能 ),室 内麦克 风 ( 用 以接 入 或 效 果 。此 时,该手 法就 具 有 了不可 替 代 性 ,是最优的选择。 “ 场外连线 ” 手法纵然优点颇多 , 优化 条件 :能 满足 音频 和视 频 的 4 . 2 使用频次 的 “ 适度性原则 ”
深 度报 道 的主 要背 景 ,通 过分 析、解 合观 众 的需求 ,通 常类 似这种 且 制作 的镜 头表 现事 实 细节 ,模 拟 的真实 再
说等 , 3 6 0 度无 死角的对 现场进行 记录 , 简单 的题 材 ,往 往会 使 观众 观看后 感 现不 等 于真 实的情 节展 示 。出现这 种 寻 找事 件 的源 头 、发 掘事 件 的内涵 ,
总结 、归纳和理性思辨 ,并与电视 的表 态下 还 原。观众 在 接受 电视新 闻时 ,
在 从业 者 中 ,有 一定 数量 的人 的 道德 意识 差 ,深 度报 道缺 乏正 确 的认
识和 把握 ,习惯 于用 单一 冗长 的评论
关于地方加强深度报道的几点看法
关于地方加强深度报道的几点看法
地方加强深度报道,是指地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加强对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提高报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地方加强深度报道显得更加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地方加强深度报道的看法。
地方加强深度报道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但真正可以被信任的媒体报道却显得更加珍贵。
地方媒体如果能够加强对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不仅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可以提供更多专业的观点和分析,增加报道的可信度,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
地方加强深度报道可以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和认知水平。
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只是简单地罗列事件的发生过程,而深度报道则可以通过对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后逻辑和影响。
这将有利于提高读者对事件的认知水平,增加他们的新闻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
地方加强深度报道可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进步。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
通过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深度报道,可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推动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地方媒体通过深度报道也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地方加强深度报道可以提高媒体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地方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报道质量和专业水平。
深度报道可以使地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走在前列,拥有更高的专业水准和更强的报道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受众,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浅谈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浅谈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如何使深度报道更有深度?除了文章的立意、选材、挖掘和组织以外,技术性的写作方法也很重要,这里简单谈几点:一、导语要引人入胜。
现在有的深度报道,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闻事件本身,忽略了对文章导语的提炼。
导语,是文章之眼,一段精彩的导语,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导语做到引人入胜也不难,可以采用白描手法,提供一段感人的情节或一个生动的故事、冲突,从具体引导出抽象,再从抽象转变为新的具体。
也可以从令人想象不到的数字、对比入手,随后讲述故事,再转入深层的道理。
写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导语必须认真提炼。
二、中心思想要聚焦。
不聚焦是现在的深度报道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深度报道需要宏观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要有多个“中心”。
选材必须要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每篇文章最好聚焦在一个观点上,不要分散为多个观点,尽量从一个视角阐发问题,把问题谈透。
如果感到意犹未尽,可以组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三、形式要为主体服务。
深度报道篇幅较长,利于作者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
但是有的作者钟情于自我欣赏的文学化描写,忘记了讲故事不是深度报道的目的,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往往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本身所淹没,这也是现在深度报道的一个通病。
因此,要强化形式为主体服务的意识,围绕主题组织素材,不要喧宾夺主,弱化文章阐述的主题思想。
四、深化主题。
许多被称为深度报道的文章不深的主要表现,在于主题的阐发过于肤浅:罗列许多价值同等的素材,结果只能说明第一步的浅层次的道理,再想讲深一些,素材没有了,话也似乎说尽了。
因此,写作前要尽可能多地寻找不同价值的素材,然后精选素材,将材料排队,按递进的逻辑结构,在不同的深度采用不同的素材。
这是设计文章的写作框架时必须要考虑的事项。
五、首尾要呼应。
深度报道不是单纯提供信息的消息,而是要通过报道,提供一种对事实的认识,认识是需要适当强化才可能留下印象的。
因而,完整的深度报道,除了起始部分点明主题外,为了强化主题,通常以某种适当的结尾呼应前面的立论。
关于地方加强深度报道的几点看法
关于地方加强深度报道的几点看法
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角色,地方媒体在报道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方加强深度报道,不仅能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而且可以提高新闻质量,增强社区认同感,以及提高地方媒
体的影响力和信任度。
以下是本人对于地方加强深度报道的一些看法。
首先,地方加强深度报道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因为地方媒体具备更加敏锐、更加深
入的社会情感,能够发掘政府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督促政府公正行政。
此外,地方
媒体也可以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例如贫困的儿童、残障人士,以及健康饮食等方面。
通过
报道这些警觉的社会事件,地方媒体的影响力和公共声誉会得到提升,形成一个组织独立
而有力量的社会公正力量。
其次,地方加强深度报道有助于推动文化共识。
传统上,地方媒体经常深入探讨全民
共同体的文化,例如特色风俗、传统节日等。
通过提高文化知之知之度,地方媒体有助于
增进地方共识和凝聚力。
此外,地方媒体经常报道不同地区的文化故事,这有助于人们加
深对于本地特色的认同和理解。
这种价值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成了文化自信。
总之,地方加强深度报道对于提高新闻质量、增强社区认同感、提高地方媒体的影响
力和增强社会公正力量,是十分有益的.地方媒体具有深挖背后故事的优势,并可以关注
社会公益事业、推动文化共识、以及促进政府民主。
因此,地方媒体应该加强深度报道,
发挥声音让社会受益。
浅谈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敢选前瞻性 的问题 , 又要敢作别人作过的文章 。 江苏电视 台某栏 目曾就商 品房与经济适 用住房 进行了比较分析 , 这个话题虽不算新 , 但在新 的 经济适用住房法规还没有正式推 出之前 就有关 问题进行分析 , 可以起到一定 的前瞻性效果 。 再次 , 抓住“ 就是社会 公认的难点 问题 难” 上做文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曾是我国经济 改革公认 的难点 , 许多媒介都涉及过这个题材 , 但最终都没有结果。中央 电视台就曾有几个记 者知难而上 , 带着问题走进 了邯郸钢铁公 司, 经 过深人的调查和细心的分析 ,终于在这个难题 上作出了后来被推广为 “ 邯钢经验 ” 的大文章 , 从而为国有大中型企来改革提供了有益 的经播
此而已。然而在他 的背后还有许多不被人知的 故事 , 那些由于这一事件而弓发 的情感纠葛 , I 相 关人物的内心世界 的矛盾和苦闷,这一切不是 传统 的新闻表达方式所能完成 的,而通过新闻 的故事化叙述,就能将事 件里的人物情感因素 充分地释放出来 ,从而使一个简单的新l 件 丰满起来。 事件丰满 了, 随之而来 的传播效果也 提升 了。 故事化手法远用于新 闻写作 ,使新 闻报道 呈现 出了勃勃生机。 然而 , 新闻故事化手法突出 强调趣味性、 人情化和矛盾冲突 , 注重新 闻事件 的画面、 细节 , 在技巧的运用 , 重 而对新 闻的时 效性 以及新闻的来源重视不够 ,这对新 闻的真 实性无疑构成一种潜在的威胁。美国学 者罗伯 特 何人 、 何事 、 何时、 何地 和何 因” 这五大元素在故事化的叙述中无论怎 。 么变化 , 但内容却是不可或缺和遗漏 的。“ 故事 中要有明显 的矛盾冲突,要时刻保 持故事 的现 场感和紧张感 ,提供 给观众任何可能得 到的细 节 ” 所 以 , 者在 运 用 故 事化 手 法 写 新 闻 时 , 。 记 要 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 , 在追求审美效果 的同时 , 不能忽略新 闻报道的基础要求 ,更 不能凭空编 造, 制造虚假新闻 、 虚假情感 。要切 记新 闻故事 是新闻 , 而不是文学。
浅谈媒体的深度报道
浅谈媒体的深度报道摘要: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较为传统的理念新旧媒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共生中共存共同发展是中国传媒行业如今面临的较大问题,新媒体可以通过深度报道来优化自身深度,就成为当今中国传媒业较为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深度报道;全媒体时代;碎片化深度报道是一种理念,是对新闻进行深度挖掘,以求带来新闻深度以及新闻意义的报道态度。
中国的深度报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兴起,并不是先发展起来的西方的深度报道的“馈赠品”,新闻报道的发展总是跟随社会以及时代的发展,国家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需要的报道态度。
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新设置解释性新闻奖和调查性新闻奖,承认了深度报道在学术领域的较高地位。
一、深度报道的必要性新闻反转事件近几年屡次发生,深度报道的缺失正是造成这种事件的因素之一。
罗一笑事件和红黄蓝事件就是典型的新闻反转事件。
类比两个具体的事例,不难看出,媒体在其中负有主要责任,而作为“帮凶”的网民也是在新闻媒体的误导之下发出错误的言论,乃至产生错误的想法。
热点事件最后成为反转新闻一部分原因无疑要归结于媒体——媒体缺乏深度报道,缺少准确且深入的信息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基本引导。
中国群众对于热点新闻喜爱“站队”,但是“站队”不一定站得对,在受众没有获得准确且完整的事件信息的情况下就很容易站错队。
中国人口十分庞大,队伍一旦站错,就很容易形成跟风现象,最后全都倾向新闻事件中的某一方。
新闻不断发酵,完整的事件也逐渐浮出水面,这个时候大众才发现,原来不是原本新闻报道的那样,随即便风向一转,倒向真正站理的一方。
在整个过程中,一有风吹草动,各大媒体便争相报道,很少有媒体追根溯源,第一时间确定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及时采访当事人,新闻报道最该遵循的真实性原则被忽视,新闻媒体一味的追求被扭曲了的“实效性”上,这无疑是媒体人的失职。
除了造成新闻反转事件外,深度报道的缺失也会对整个传媒行业有较大的影响。
人们说现在是一个碎片化信息的时代,“碎片化”是一个中性词——一方面人们每天能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
新闻采访与写作如何进行深度报道
新闻采访与写作如何进行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新闻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旨在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一个话题或事件,为读者提供全面而详尽的信息。
本文旨在探讨新闻采访与写作如何进行深度报道,帮助记者和写手提升他们的报道能力。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深度报道之前,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准备事项:1. 确定报道话题:选择一个具有深度和影响力的话题。
这可以是一个突发事件、社会问题、科技创新等。
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有足够潜力展开深入报道的话题。
2. 收集信息:进行充分的调研,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新闻素材。
这可以包括既往报道、专家观点、数据统计等。
这些信息将为深度报道提供基础。
3. 制定计划:编写一个报道计划,列出需要采访的人员、地点和时间。
计划有助于组织采访过程并确保不遗漏重要细节。
二、采访技巧进行深度报道时,采访是获取信息和观点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采访技巧:1. 预先准备问题:在采访前制定一个问卷,列出要询问的问题。
这样可以确保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会遗漏重要内容,并有助于深入挖掘被采访者的见解。
2. 深入挖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深入挖掘被采访者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提问为什么、怎么样、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引导被采访者详细解释和阐述。
3. 多元视角:除了采访专家和相关人士,记者还应该寻找不同的视角。
这可以包括普通民众、业内专家、政府官员等,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三、分析与整理采访完成后,记者需要分析和整理所得到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深度报道的分析与整理技巧:1. 归纳与总结:整理采访记录,归纳并总结关键信息和观点。
这有助于找到报道的主线和重点内容。
2. 事实核实: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要仔细核实事实和数据的准确性。
确保所报道的内容真实可靠。
3. 角度把控:考虑不同角度和观点,寻找可能的问题和争议点。
这有助于深入报道和展示多元视角。
四、深度写作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写作是最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深度写作的技巧:1. 结构清晰:在写作时,要注意整体结构的清晰性。
深度报道写作技巧如何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
深度报道写作技巧如何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深度报道是一种有力而全面的新闻写作形式,其目的是通过深入研究和详尽调查,对一个事件、主题或现象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描述。
深度报道的写作需要以客观、详实、有力的方式呈现事实,并通过采访、研究和分析等手段,使读者获得全面的信息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以帮助写作者有效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并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一、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深度报道的首要步骤是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主题应具有广泛的公众兴趣和社会影响,以确保报道的重要性和可读性。
此外,主题还应具备足够的深度,能够提供足够的材料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以保证文章的可信度和全面性。
二、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深度报道需要作者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以获取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这包括采访相关人士,阅读相关文献和报告,收集相关统计数据等。
作者应该做到对各方面的信息都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寻找独特的视角和角度深度报道的魅力在于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视角和观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需要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或视角来处理所选择的主题。
这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详细调查来发现不为人知的事实、观点或故事,并以此为基础来呈现报道。
这种独特的角度或视角将使报道更加引人入胜,并提供独特的价值。
四、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在深度报道中,事实和数据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作者应该以客观、客观和准确的方式呈现事实,并通过引用数据和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这样可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并使读者对所呈现的信息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五、注重细节和描写细节和描写是深度报道中的重要部分,它们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具体。
作者应该注重观察和收集细节,并通过生动的描写将其呈现给读者。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容易地融入报道的情境中,并更好地理解事件或情况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六、进行有效的结构组织深度报道的结构组织是确保文章逻辑清晰和易读性的关键。
采访中的跟踪报道与深度报道技巧
采访中的跟踪报道与深度报道技巧在记者的工作中,采访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而在采访中,跟踪报道和深度报道是两种常见的技巧。
本文将从采访的角度,探讨跟踪报道和深度报道的技巧,帮助记者更好地进行新闻报道。
跟踪报道是指记者对某一事件或主题进行长期调查和报道,以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的变化。
在跟踪报道中,记者需要及时更新信息,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
例如,如果记者正在跟踪报道一起突发事件,他们可以通过不断联系相关人士和机构,获取最新的信息,并进行报道。
为了做好跟踪报道,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
首先,他们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网络,与消息灵通人士建立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消息。
其次,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最后,记者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持续跟踪报道,直至事件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结果。
而深度报道则是指记者对某一事件或主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在深度报道中,记者需要对事件进行多方面的考察,采访多个相关人士,了解事件的各个方面。
例如,如果记者想要进行一篇关于社会问题的深度报道,他们可以采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受访者等多方人士,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为了做好深度报道,记者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
首先,他们需要有比较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事件的关键点。
其次,记者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深入挖掘事件的内在关系。
最后,记者还需要具备较好的写作技巧,能够将复杂的信息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在实际采访中,跟踪报道和深度报道通常会结合起来,以获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新闻内容。
记者可以先进行跟踪报道,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然后再进行深度报道,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记者能够向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立体和细致的报道,让读者对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跟踪报道和深度报道都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掌握的技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记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采访能力,做出更加专业和深入的报道,为读者呈现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浅谈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方法、特点及类型
浅谈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方法、特点及类型浅谈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方法、特点及类型新闻摄影是如何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特点在哪里;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类型有哪些,以下将简单说说。
一、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方法深度报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系统地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及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热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其二是透彻地分析和解释这些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揭示其实质,展示或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向。
新闻摄影进行深度报道也就是实现这两层涵义,其方法有多种,在此重谈三个方法。
1、新闻摄影通过“意”在“镜”先和“镜”在“意外”,找准深度报道的切入点。
所谓“意”是指摄影记者的思想;“镜”即拍摄镜头。
“意”在“镜”先是指摄影记者在拍摄之前,脑中积累了大量有深度的思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客观、宏观、立体、超前、辨证地考虑问题,作出准确判断,迅速反映。
“镜”在“意外”是指作者不受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意外”的然而能反映本质的瞬间捕捉住。
“意”和“镜”相结合,把隐没在纷繁复杂环境里和事物表象中的本质挖掘出来,把握外在的形象瞬间与事物内在的本质,使深度报道找准有思想深度和独特视角的切入点。
如1995年初,南非新政府实行消除种族隔离制度的重大变革,南非黑人学生走进白人学校。
新华社记者李晓果用独特的摄影视角,拍下了《摸顶嬉戏》、《你不高兴吗》、《你的作业有个错》、《黑白孩子一起跳舞》等镜头,真实而深刻地记录下了由种族歧视到种族和解这一沧桑巨变中黑白儿童纯真的友谊和超越种族、超越一切界限的人性的真善美。
作者如果不是“意”在“镜”先,意识到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黑白学生可以步入同一学校,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学校黑白两种文化、家庭背景以及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军医的学生怎样会在一起学习生活,他就不会发现这些白人和黑人学生之间“意外”故事,“儿童是未来,他们之间的童心无忌寓意着种族隔阂将在未来彻底消亡”,这一镜外之意就难以在“镜”中得以体现。
浅谈地方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因为写就一些优秀的深度报道,一些记者被受众广为知晓;因为有精彩的深度报道,一些报纸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依旧有一群固定的读者。
某种程度上,深度报道的好评度成为了一个影响媒体好评度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纸媒的重要出路之一。
只是,不同于一些因深度报道而闻名的报纸,地方晚报在做深度报道时受到地域和题材等的限制。
但笔者认为,只要认真琢磨,仔细打磨,同样可以做好深度报道。
笔者就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例,谈谈地方晚报应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抽丝剥茧拎“重点”一项新政策的实施,最能影响到哪些人?有什么实施细则?一个会议召开,最值得关注的是什么?将对市民生活产生何种影响?一个社会现象摆在面前,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读者最关心的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这些关于“最”的问号就是需要深度报道回答的。
也就是说,做深度报道,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做一个材料的整理分析工作,帮助读者从众多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找到最核心的内容。
比如,每年各地“两会”召开时是当地报纸采编人员最忙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同于一般的市民,我们“看”两会是需要带着思考去看的,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哪些“新词”,对于老百姓来说,将会有哪些“新变化”,等等。
这些内容将成为我们做深度报道最好的题材,也是读者最想看到的。
再比如笔者所在城市被广泛关注的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工程,当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后,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记者经过整理分析,最终拎出来的都是“干货”:计划什么时候开建,总工期多长,沿途设置哪些站点,建成后全程需要多长时间……这些内容都是读者最为关心的,报道刊出后自然广受读者好评。
深度挖掘推“焦点”做深度报道,不光要报道新闻事件,更要学会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学会挖掘新闻的本质,引导公众关注和思考社会焦点问题。
在地方晚报工作,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习以为常”的社会新闻或者社会现象,往小了做,就只是一篇动态新闻而已,但是如果记者能够深入进去,了解前因后果,或者由点及面,或许就可以帮助读者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内容。
深度报道方法论
深度报道方法论深度报道是一种全面、深入、细致的新闻报道方式,要求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和意义。
本文将介绍深度报道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1.确定报道主题在进行深度报道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报道的主题。
主题应该是具有重要性和关注度的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记者的兴趣和能力。
在确定主题时,需要对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以确定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2.收集资料与研究背景确定报道主题后,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了解事件或问题的背景、历史和现状。
这一步需要记者运用多种手段,如网络搜索、文献查阅、采访相关人士等,以获取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
3.建立报道框架与结构在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后,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报道框架和结构。
报道框架应该包括报道的主线、重点和层次,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结构应该包括引言、主体、结尾等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内部逻辑和层次。
4.深入采访与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了获得更深入的报道素材,需要进行深入采访,包括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邮件采访等。
在采访中,需要尽可能获取第一手资料,如现场观察、当事人讲述等,以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5.核实信息与多方求证在报道过程中,需要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核实和求证。
这需要记者对信息来源进行充分了解,并对信息进行反复核对和验证。
同时,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对信息进行求证,以避免报道出现错误或偏差。
6.组织文字与表达深度报道需要用简洁、准确、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对文字进行精心组织和推敲,以使报道更加流畅、易懂、有说服力。
同时,也需要注重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采用图表、数据等形式来辅助说明。
7.形成初稿与修订在完成初步的写作后,需要形成初稿并进行修订。
修订主要包括对文章的结构、逻辑、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仔细审查和修改,以保证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在修订过程中,也可以请同行或专业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
8.编辑审查与最终定稿在完成初稿修订后,需要将稿件提交给编辑进行审查。
深度报道写作技巧如何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和采访
深度报道写作技巧如何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和采访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中一种重要的新闻形式,它不仅要求记者对事件进行全面、准确的调查与分析,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并提供有关采访的建议,帮助读者掌握深度报道的要领。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深度报道之前,记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1.研究主题:了解事件的背景、相关方面的信息和专业知识,使得自己有足够的理论基础来撰写深度报道。
2.制定调查计划:明确采访的目的、对象和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以提高采访效率。
3.收集资料:通过图书馆、互联网、专家访谈等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为报道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
二、采访技巧深度报道的关键环节在于采访,以下是一些采访技巧:1.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寻找与事件密切相关的人士或专家,他们能够提供权威的意见和见解,为报道增添可信度。
2.设定开放式问题:通过提问来引导被采访者表达观点和看法,避免仅仅得到肤浅的回答。
开放式问题可以引发被采访者的深思和回忆,从而得到更具价值的信息。
3.倾听和观察:耐心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在他们表达意见时注意观察其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等细节,这些细节可以提供更多的报道元素。
4.保持客观中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应该让自己的观点干扰对方的回答,尊重和尽可能客观地呈现被采访者的观点。
三、写作技巧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与一般新闻报道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建议:1.选择合适的角度:在深度报道中,记者可以突出事件的某一方面,或者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
选择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角度,突出报道的深度和独特性。
2.结构清晰:深度报道应该拥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记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段,从而更好地组织报道的逻辑和主题。
3.运用引用和案例: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和经典案例,可以为深度报道增加权威性和可信度。
记者应该注重引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错误或引导性的引文。
浅谈怎样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在众多媒 体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立足并切到应有的蛋糕?
关键词: 电视 新 闻 ; 深度 报 道
电视新 闻深度报道本来是首先在报刊中采用 的一 种报道文体 ,特点是 要求完 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 会 问题 , 密切追踪其来 龙去脉 , 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 其发展前景。它多侧面 、 多角度 、 多层次 、 全方位地报道 对 新闻事态的发生 、发展 的过程产生影响 的各类 事件 或现象 , 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 深刻反 映了社会改革 开 放 的伟大进程 。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含义 由于在电视新闻深度报 道在我国起步较晚 ,各界
域, 近十几年 来取得 了明显成效 。但随着现 实和形势的不断变化 , 电视 新闻深度报 道也 面临着一定的改革与创新 ,
如何 做 好 这一 领 域 的 深度 报 道 ? 何 让 电视 新 闻的软 肋 变成 强项 ? 何 发挥 这 种 特 有 的报 道 方 式 的优 势 , 电视 台 如 如 让
【 专题研讨 】
浅谈怎样做好 电视新 闻深度报道
梁建 云
( 北省 石 家 庄 市井 陉县 广 电局 , 北 河 河石Leabharlann 庄000 ) 5 3 0
摘要 : 深度报 道 本 是报 纸 的 强项 , 电视 媒 体 为 了抢 夺 受 众 市场 , 过 种 种 形式 和 手段 将 触 角深 入 深 度报 道 领 但 通
于疲劳 而引起 的失调 , 使人体 的机能得到提高 , 体质 得
到增 强 。
体育锻炼 具有调节人体 紧张情 绪的作用 ,能改善 心理状态 , 恢复体力 , 能增进身体健康 , 使人精力充 沛地 投入学 习、 工作 ; 体育锻炼 能舒展身心 , 有助安眠及 消除 读书带来的压 力 ; 育锻炼 可以陶冶情操 , 持健康的 体 保 心态 , 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 、 主动性和创造性 , 以提高 4总 结 家庭 体育的形 式是丰富多彩 的, 从健 身 、 健美到体 自信心 和价值观 , 使个体在融洽 的氛 围中获得健康 、 和 育娱乐 、 体育观赏 , 从早 晚散步 到节假 日郊游 、 田猎 、 爬 谐 的发展。 3 家庭体育能满足家庭成员文化 、娱乐 和审美 的 山 , 三大球到各类棋牌 , . 3 从 从游戏到气功 、 太极拳 ……都 需要。都市化生活使大多数人们与大 自然隔绝 , 而家庭 是家庭体 育的内容 。家庭 体育的开展 由每个家庭单独 无须刻 意组织 、 管理 , 有很 强的独立 性和 自主 具 体育可 以使人 回归到大 自然 中,享受 自然界的无限乐 进行 , 趣, 如一 家人一起外 出散步 , 利用 节假 日进 行游泳 、 钓 性 。 通过家庭体育 , 以选择一些游戏 性 、 可 康乐性强 的 鱼 、 山等体育 活动 ; 登 以家庭 为单位现场观看或 电视观 给家庭生 活带来欢乐 , 消除 了家庭成员 赏体 育 比赛 和表演等 ,都是值得推广 的简便易行且 充 体育活动项 目, 满乐趣 的家庭体育项 目。家庭体育在人们 日常 生活中 在工作 、 习中所积 累的疲 劳感 , 学 并给家庭生活增添活 和 所 占的分量越来越重 , 它能愉悦身心 , 调节情感 , 满足人 泼 、 睦 的气 氛 。 们的审美需求。 总之 , 当今全社会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 在 树立终 身 3 家庭体育能够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 . 4 加深亲情。 家 体 育观念 的背景 下 ,社会应 注重对家庭体育 的正 确宣 庭体育可 以融洽家庭关系 , 增强家庭 内部凝聚力。 活泼 、 传、 引导和培养 , 使家庭体育在人们心 中扎根 、 立足 , 不 轻松 、 有趣 的体 育活动给家庭生 活带来欢乐 , 消除家庭 断提高全民族 的身体素质。 . 成员 在工作 、 习中所积 累的疲 劳 , 学 能够增加家庭 成员 参 考 文 献 : [李淑梅 , 莎, 长伟. 家庭体育的社会功能卟 长春 师范 1 1 卢 金 谈 间的接触机会 ,克服现代家庭聚少离多 引起 的心理隔 学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2 0 ,1 ) ,0 8 (2 . 阂 , 给家庭生活增添和谐 、 并 活泼 的气氛 。以运 动的形 2陈济川. 家庭体 育—— 实现全 民健身运动可持 续发展的落脚 式相互交流和沟通 , 还可 以使家庭成员形成互相关心 、 『J 点Ⅱ.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0 5 ( ) 2 0 ,2 . 互相照顾的好习惯 ,让每一位 成员都感 受到家庭特有 【 韩勤英. 3 】 从终 身体育看 家庭体育 、 学校体 育和社会体育一体 的和谐 、 温馨 , 产生家庭归属感 , 营造和谐 向上 、 团结互 化 北 京体 育 大 学学报 ,0 4 ( ) 20 ,3 . 爱的 良好氛围 , 能有效维系家庭 的和睦和稳定。 【 张新成 , 4 1 张新运. 家庭体育在全民健 身运动 中的作用[. 1郑州 1 3 家庭体育的教育功能。 . 5 家庭体育 , 是少年儿童学 工业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2 0 , 1. 社 ,0 1 ( ) 习技巧 、 掌握规则的起点 。 首先在家庭 中学会坐 、 、 、 立 行
新闻报道中的调查与深度报道技巧
新闻报道中的调查与深度报道技巧【新闻报道中的调查与深度报道技巧】引言:新闻报道是传递信息、揭示真相、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通过充分调查和深度报道,准确地传达事件的本质与影响,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新闻报道中的调查与深度报道技巧,以助于提升报道的质量与价值。
一、调查技巧调查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它能够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为深度报道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一些调查技巧的介绍:1.明确调查目标:在开始调查之前,需要明确调查的目标,即所要解答的问题或所要揭示的事实。
这将帮助调查者更加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和采访相关人士。
例如,如果要调查一次火灾事件,目标可以是了解起火原因、救援情况以及伤亡情况等。
2.广泛收集信息:调查之前,要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可以通过调阅相关文献、查阅新闻报道、搜索社交媒体、参观现场等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对事件进行全面了解。
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的来源可信度和真实性。
3.采访关键人士:在调查过程中,采访相关人士是获取真实细节和背后故事的重要手段。
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采访,提前准备好问题,尊重被采访者,并灵活变通,根据对方的回答来调整提问的方向。
同时,要注意记录采访内容,确保准确性。
二、深度报道技巧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高级形式,它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和多角度呈现,提供更多背后原因与影响的解读。
以下是一些深度报道技巧的介绍:1.挖掘背后故事:深度报道要追求事件的内在原因和背后故事。
要多方调查,挖掘隐蔽的线索,发现事件背后的规律和现象。
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2.多角度呈现:深度报道要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呈现事件的全貌。
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来分析事件,把握不同群体的诉求和关注点。
同时,要注重平衡,在报道中给予不同声音的表达空间,避免偏见和片面性。
3.精选详实细节:深度报道要注重详实的细节,以提升报道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浅谈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方法、特点及类型.doc
浅谈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方法、特点及类型浅谈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方法、特点及类型新闻摄影是如何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特点在哪里;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类型有哪些,以下将简单说说。
一、新闻摄影深度报道的方法深度报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系统地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及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热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其二是透彻地分析和解释这些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揭示其实质,展示或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向。
新闻摄影进行深度报道也就是实现这两层涵义,其方法有多种,在此重谈三个方法。
1、新闻摄影通过意在镜先和镜在意外,找准深度报道的切入点。
所谓意是指摄影记者的思想; 镜即拍摄镜头。
意在镜先是指摄影记者在拍摄之前,脑中积累了大量有深度的思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客观、宏观、立体、超前、辨证地考虑问题,作出准确判断,迅速反映。
镜在意外是指作者不受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意外的然而能反映本质的瞬间捕捉住。
意和镜相结合,把隐没在纷繁复杂环境里和事物表象中的本质挖掘出来,把握外在的形象瞬间与事物内在的本质,使深度报道找准有思想深度和独特视角的切入点。
如1995年初,南非新政府实行消除种族隔离制度的重大变革,南非黑人学生走进白人学校。
新华社记者李晓果用独特的摄影视角,拍下了《摸顶嬉戏》、《你不高兴吗》、《你的作业有个错》、《黑白孩子一起跳舞》等镜头,真实而深刻地记录下了由种族歧视到种族和解这一沧桑巨变中黑白儿童纯真的友谊和超越种族、超越一切界限的人性的真善美。
作者如果不是意在镜先,意识到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黑白学生可以步入同一学校,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学校黑白两种文化、家庭背景以及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军医的学生怎样会在一起学习生活,他就不会发现这些白人和黑人学生之间意外故事,儿童是未来,他们之间的童心无忌寓意着种族隔阂将在未来彻底消亡,这一镜外之意就难以在镜中得以体现。
2、新闻摄影借助直观形象与潜伏形象进行揭示事实本质的深度报道新闻摄影采用的是形象表达方式,通过形象的桥梁,把摄影记者的拍摄意图和新闻信息内涵传递给读者,这里的形象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直观形象,即存在于新闻现场的形象和矛盾冲突;另一层是指潜伏形象,它不是摄影记者睁眼就能看见的,而是萌生、存在于事物的发展滚动中,埋藏于事物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是经过记者挖掘方能显现地下宝藏。
如何进行深度报道
如何进行深度报道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记者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
他们扮演着挖掘真相、传递信息的角色,而深度报道则是记者职业中最具挑战性和价值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深度报道,以帮助记者们更好地展现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
一、选择合适的主题深度报道需要记者对所要报道的主题有足够的了解和兴趣。
选择一个能够引起公众关注和具备潜在影响力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需要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背景知识的积累,找到一个有深度、有价值的主题,这将为深度报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收集信息在进行深度报道之前,记者需要广泛收集信息。
这包括通过采访专家、参观现场、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料。
记者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尽可能多地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以确保报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深入调查和采访深度报道需要记者进行深入的调查和采访。
这意味着记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事件的方方面面。
记者应该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背景信息。
此外,记者还应该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可能存在的线索和证据,以支持他们的报道。
四、分析和解读深度报道不仅仅是对事实的呈现,更需要记者进行分析和解读。
记者应该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以揭示事件的本质和背后的故事。
这需要记者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观点,以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深度报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呈现。
记者可以选择写长篇报道、制作纪录片、进行专题访谈等方式,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和喜好。
记者还可以利用图表、图片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报道的可视化和互动性。
六、持续跟踪和反馈深度报道不应该止步于一篇文章或一个节目。
记者应该持续跟踪报道的主题,及时反馈和更新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并增加报道的影响力和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进行深度报道需要记者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调研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观点。
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题、广泛收集信息、深入调查和采访、分析和解读、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以及持续跟踪和反馈,记者可以进行更加深入和有影响力的报道。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的方式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的方式摘要:在新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闻行业也不例外。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于新闻的深度报道也更加的重视,期望通过这方面改革来更好地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本文从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出发,对新闻深度报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新闻;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对重大新闻进行延伸和拓展,因此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创造,这样才能够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有深度。
但是在实际中,由于认识上偏差,新闻深度报道并不是非常理想,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主观化倾向严重、感性表现过度等问题。
这些问题存在给实际新闻报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这方面作进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闻深度报道的概述(一)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跟其他新闻报道相比,新闻深度报道具有明显的特征,其中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即报道的话题比较集中,新闻材料系统化,编辑人员在认识上比较全面且独到,能够有效的发人深省。
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只要具备五个要素,而深度新闻报道需要具备七个要素。
第二,在思考方面具有科学性。
报道人员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将客观的新闻事实与当下的社会背景进行有效融合。
即对于问题的思考,要保证问题是联系的,而不是独立的,在整体上能够进行多角度透视。
第三,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化的,没有固定的格式。
[1](二)新闻深度报道现状分析由于客观上一些原因,在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具体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观化倾向严重的问题。
新闻报道首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客观性原则,这是绝不能改变的。
但在实际深度报道时,为了突出其深度性,部分报道人员会过于主观地表达自身看法。
这样就可能会给受众群体带来误导。
第二,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还会遇到感性表现过度的问题。
浅谈新闻报道的领域和思路
浅谈新闻报道的领域和思路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和挑战。
那么采取什么对策才能拥有更加广大的受众群体?我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在深入上下功夫,增加电视新闻的信息量当前,在县级电视新闻节目中,领导活动和会议新闻所占比例居高不下,个别地方达到20%至30%。
诚然,对地方领导接见外宾、参加庆典仪式、召开专门会议、现场办公、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和走访群众等活动进行报道是必要的,但一般性会议、活动比例过大或报道手段过于枯燥单调,势必会降低新闻节目的信息量,消弱新闻应有的指导性和可视性。
这就要求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改进报道方式,转变工作作风。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变浮在上面为主动深入基层,彻底屏弃围着领导活动和一般会议转的常规做法。
除对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效益农业、招商引资等动员会议及重大活动加大报道力度外,还要积极调动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生活,体察民情,使我们的新闻报道“鲜”“活”“深”起来。
在不同形式的采访中,只有真正能够深入实际,扑下身子,进行深度的观察,在普通事件和人物中,去寻找和发现新闻,掌握的素材就会越来越多,就可以使新闻价值得以突出。
既有真实感和指导性,又增强了吸引力,扩大了宣传面,使观众自觉地接受。
在报道的形式上,记者应注重以深度报道抓住观众。
为深入了解企业改革的实际工作和下岗职工就业后的思想,我们曾编采了《企改必须看市场》等许多用事实说话的有分量的报道;我们采制的《精神不倒,人定胜天》、《呼唤文明》、《胜利村把财务账全亮给了村民》等许多以情感人的专题新闻,不仅在当地受欢迎,还分别在省、地级电视台播出。
二、在个性上抓突出,促进电视新闻的创新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发扬自己特有的风格。
如我们双辽电视台记者在对全市九个建制镇小城镇建设的报道中,注重选择富有个性的报道角度,从一名志愿军人老战士拆旧房建新楼上项目,从一名未婚妻退彩礼支持爱人建楼干个体,从那些甘愿个人受损失带头搞拆迁的党员干部身上,选择能够表现事物本质、加重主题分量的角度,寻找到了揭示新闻价值内核的最佳切入口,采摄了《古镇新姿》、《飘扬的党旗》、《联建队长》等大量的个性突出、风格鲜明的电视新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级新闻四班雷蕾 2008011912
浅谈深度报道的报道思路
摘要:深度报道从多角度故事性的讲述方式,为观众呈现了客观可信的新闻报
道。
其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展示,运用叙事的手法,新闻现场与多种剪辑技巧相结合。
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深入发掘新天地。
关键词:深度报道调查采访
在当今电视节目中,不仅其信息包含量大,而且节目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任何新闻媒体追求的首要目标都是高程问题,但是正是由于其快的特性,则容易忽略节目的深度问题。
在这个多元化多种传播途径的信息社会,快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优势,但现今深度电视节目报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深度报道它有别于“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
现在电视节目也推出专题性、评论性专栏,调查报道等多种形式的深度报道。
我就结合几档主要的优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从其报道的思路以及根据思路采取的报道方式做一简单阐述。
<一> 主题选择
深度报道的主题选择十分重要,如同新闻消息有无报道的价值一样。
其选题本身是否有价值可以挖掘的地方,才是其进行节目构思、编排的根本所在。
主题的优劣则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可看性与可发掘程度。
深刻报道要求对现象深层次的探索,寻找问题本质的答案。
故而其选题必须具有时代特征,能反映当今社会问题,能从中捕捉社会制度或者道德问题,亦或寻求其中尖锐的冲突。
由于选题的高要求,则要求深度报道栏目的创作者们要有独具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了解广阔的信息渠道,利用多种手段,不论是来自其他媒体的还是来自民众的。
在节目制作之前则更要考虑试试本身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诸如此类的电视新闻报道选题如:《新闻调查》之“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则是根据网络上某踩踏网站中上传的一段用高跟鞋踩死一只小猫的经过,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应,从而制作的这期节目。
其中的信息来源则是网络论坛的网民跟帖情况。
由于网络的特性,其中有其他诸多媒体所不具备的信息大容量。
也如:《新闻1+1》栏目中一期节目——“领导有话好好说”中,则是依据某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问记者道:“你们是帮共产党说话,还是帮老百姓说话啊?”。
此话一经在网上披露就引起了网民的大力追捧。
因而《新闻1+1》的编导们利用这一话题做了关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一起节目。
总之,节目主题是决定节目方向和思路的前提因素,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二>思路明晰,多种剪辑手法运用
确定主题后,即使制作者们围绕这一主题对事件展开深度挖掘。
要确定清晰的思路,采用什么方式,哪种手段能够从根本上将事件背后的问题呈现给观众。
以及将节目主题升华,提高探求的高度。
(1)采访对象要得当,背景材料要丰富
确定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从初步挖掘事件本身的有利线索。
采访对象确定得当具有代表性则更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事件,表现主题。
同时在利用其采访对象的同期声会增加节目的真实性。
在采访中同时还要注意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和手段,这是获取信息有效与否的关键。
如:《新闻调查》栏目中的“虎照疑云”这期,记者则是依据对事件一层一层的剖析而分别采访了事件当事人、当地县、市农林局的局长或者负责人、以及照片组专家鉴定人员、当地村民、研究华南虎的专家等等。
其采用递进深化的形式将华南虎照真实与否公诸于众。
从最初的部分公众质疑,到从众多采访中找到疑问点,确定问题的主要症结,到最后虎照被认定为假的时候,再升华高度到质疑当地农林局在此事件中工作的疏忽。
此事件采访设计众多人物,证实从对他们的采访过程一步一步佐证虎照是假的的事实。
在此中背景材料的丰富更是通过采访获得的。
采访的过程时间接地制约了节目背景材料的丰富程度。
通过采访或者其他手段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要有效整合背景,“让背景说话”[1],就要树立深度报道的全背景观念,帮助受众清楚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
背景材料的丰富同时也有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也能全方位的向受众传导事件的有效信息。
这些材料即能增加报道的真实性,烘托主题,又能渲染情绪,为表达感情做一铺垫。
(2)主题表达故事化,叙事手法多样化
深度报道的过程既是向观众讲述新闻故事的过程,围绕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主题等开展。
当今电视人做新闻深度报道,十分重视要讲好新闻故事。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故事性越强越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而故事本身又承载着一个重大主题思想。
故事化的逐渐发展也就是故事事实层层被发现的过程。
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或用蒙太奇式讲述,或用悬念式的讲述,主要是依据节目思路编辑的需要来决定。
例如:《东方时空》在1999年播出的一期节目——“面对歹徒”[2]讲述陈焕一家三口面对入室抢劫的歹徒,不畏威胁,奋起抗争,凭着拳头和菜刀,更凭着正气和勇气,将歹徒制服的故事。
此事在北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成为家喻户晓的佳话。
它引起人们邪不压正的思考,这一主题对弘扬社会公德,呼唤正义力量抗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其事件发生突然,又时过境迁,如果要生动的再现出来很难,而记者则采用电视访谈和复现方法,让事件亲身参与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和“再现”亲身经历,邻居和警察“协助”再现。
叙述过程中,一段故事接着另一段故事,一出场景转接另一处场景,则全凭记者熟练地跟拍技巧和实录技巧,再通过流畅剪辑,使剧情环环相扣,悬念迭起,令人惊心动魄,获得很好的收视效果。
(3)深度报道的调查性
调查它重在展现过程,揭示事实,记者常常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
电视新闻调查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是“电视记者就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进行专题性的深入调查、核实、分析、解释的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调查的优势在于有选择地直接展现调查的过程。
[3 ]因而调查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记者通过他的调查经历,客观的将事实呈现给观众。
无论是丑陋的还是高尚的。
但是在中国体制下节目调查的目标要遵循道德规范,满足社会的道德观念的需要。
在揭露丑恶的同时要弘扬高尚的道德行为。
在祈祷监督的同时更好的改进。
调查则要求编导对节目的方向定位,找准调查的切入点。
深度报道如果没有严密的构思和有力的逻辑,就不能起到说服受众的作用,更没有办法引导大众舆论,进行舆论监督,这是《新闻调查》作为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客观需要。
在《新闻调查》之“一个教师的意外死亡”[4]中。
记者根据调查的方式采访了李老师的父亲,以及当地居民。
多方位的对李老师的生平,性格做一个立体的阐述。
更是从他这位“刺头老师”帮助600多位老师要回克扣的工资一事着手,将其死因外延到相关教育部门领导。
但是节目却是以最终李老师的死因未明而结束。
这是让很多观众感到不满和悲愤的结局。
但是作为电视栏目的记者必须按照法规,尊重警方的调查结果,不应再节目中暴露过多的信息。
这是一种尊重法律同时也是一种维护道德的行为。
为了公正的对待,记者只有保持中立,用镜头让观众自己判断是非曲直。
、
总之,新闻深度报道要根据新闻内容深入剖析发掘故事背后的故事。
其中《新闻调查》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其每一期节目都经过了精心的选题,选择的都是社会大众比较关注的话题,而且搜集了丰富的材料,储备了广博的信息量,尤其是对新闻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和对凸现出来的问题的深刻反思,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跟随记者和编导对社会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
深度报道在被受众所欢迎的同时要注意增进自身的深化。
从思路上发展改变不同的报道方式。
更大的发挥其传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广电纵横》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栾岚
[2 ]《新闻佳作评析》孙官君孝庆元吴江宇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故事性情节在舆论监督与导向功能中的作用
———《新闻调查》节目叙事手法分析赵丹(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4] 《中国焦点问题调查》——法制篇(一个教师的意外死亡)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