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测量与操作化(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Baidu
(二)社会指标体系的特点 1、目的性 2、理论性 3、科学性 4、代表性 5、系统性
(三)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1、社会管理型的社会指标体系。
通常是政府或各行政主管部门为进行社会规 划、社会管理,在原有统计指标的基础上, 经过加工改造而建立起来的。
2、专题研究型的社会指标体系。
通常是各种研究机构或学者为了研究某一社 会课题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或价值取向独立 设计出来的社会指标体系。
(二)信度的类型
其基本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1、再测信度
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 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 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
这是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信度检查方法。
如,在智力测验中第一次测出某人智商为105,第二 次则为130,那就说明这一智力量表缺乏信度。
2、复本信度 如果一套测验有两种以上的复本,则可交替使用,根据一个受 试者接受两种复本测验的得分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可得复本信 度。(复本是针对原本而言的,它使原本的复制品。) 复本类似于考试中的A、B卷,它是根据同一目的,编制出两种 平行的等值量表,就是说,研究者设计两套测量工具以测验同 一主题现象。 如,在测量英语程度时使用A、B卷,如果一个人在A卷和B卷的 得分相同,就说明考题具有信度;如果两者差异很大,则缺乏 信度。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设计两份研究问卷,每份使用不 同的项目,但都用来测量同一个概念或事物,两份都让同时在 场的同一个或同一群回答者作答。然后根据两份问卷所得的分 数计算其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可以避免上述再测信度的缺点;
(三)社会指标的类型 1、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2、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 3、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 4、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 5、投入指标、活动量指标和产出指标
(四)社会指标的功能 1、反映功能 2、监测功能 3、比较功能, 4、评价功能 5、预测功能, 6、计划功能
二、社会指标体系
(一)社会指标体系概念 社会指标体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一 定的理论设计出来的综合反映社会现象 的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系统性的一组 社会指标。
第七章 测量与操作化
第四节 指数与量表
为了更好的了解指标与社会指标,我们 先来看以下“社会和谐综合评价指标”。
一、社会指标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
社会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类别、状 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例如,国民生产总值、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等等。 社会指标是相对于自然指标(比如气温、风向等)而 言的。
通常,研究者为了采用折半信度来检验测量的一致性, 需要在他的测量表中,增加一倍的测量项目。
二、测量的效度
(一)效度的含义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度,即测量工具或测 量手段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效度 是指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正确性程度。 选择测量工具和设计问卷、表格时,首先要考虑其效度, 也就是说,要考虑测量出来的东西是否真的是研究者想 要得到的东西,所测得的结果是否能正确有效地说明所 要研究的现象. 在评估测量的效度时,如果某一测量方法能测出研究 者所要测量的变量,则此测量方法就可说合乎有效性。 反之,则称为无效的测量或者测量不具有效度。
(四)社会指标体系的评价
在社会指标体系中,由于各种社会指标反映 的具体内容不同,计量单位各异,因此,其 调查结果不能简单地直接相加,而只能进行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有综合指 数法、因素分析法、标准化评分法、无量纲 法、两基点法、投影法、综合评分法等等。 其中,综合评分法简单易学,计算结果比较 符合实际。
社会指标是测量社会现象特征的有力工具,它能提供 一个对整个社会状况的客观描述,有助于说明社会问 题、预测社会趋势。社会指标既是对社会过程和社会 调查研究成果的某种概括和总结,也为系统地、科学 地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一定的指南和依据。
(二)社会指标的特点 1、具体性或可感知性 2、计量性或可量度性 3、重要性或代表性 4、时间性
信度的大小可以用信度系数(r)来表示。 信度系数,即用同一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 量一致性的指标。
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在所测对象实得分数的差异中有多大比例 是由测量对象本身的差别决定的。 信度系数高表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高,测量误差少。 如,当 r=0.90时,可以认为实得分数中有90%的差异来自测量对象本身 的差别,只有10%来自测量误差; r=1.00时,则表示无测量误差,所有的差异都来自测量对象本身; 这是理想的状况,实际是办不到的。 r=0,则所有的差异均反映了测量误差。 一般来说,r≥0.80,即可认为该测量是达到了足够的信度。
3、折半信度
在一种测验没有复本且只能实施一次的情况下,通常 采用折半法来估计测验的信度。
常用的折半法是将受试者的测验结果,按题目的单双 数分成两组记分,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
例如一个态度测量包括30个项目,若采用折半法技术 来了解其内在一致性,则可将这30个项目分为相等的 两部分,再求其相关系数。
一、测量的信度
(一)信度的含义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 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 得的一致的程度。换句话说,信度是测量结 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即指测量工具能否 稳定地测量所测的变量。 社会调查必须真实可信的。而且经得起反复 的检验,这样的调查才有价值,因此,信度 是社会调查成功的基本条件。
第五步,进行比较和评价。
三、量表
本部分内容见教材111—119页,要求下 去自学。
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对于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来说,都会涉 及到这样一些基本问题:
测量所得的数据或资料是否与人们感兴趣的特征有关?
测量所得的结果是否正是人们所希望测量的东西?
当这种测量的时间、地点及操作者发生改变时,测量的结果将会受到什 么样的影响?
以朱庆芳、吴寒光根据国家统计居城调队编的《1992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例,来说明综合评分法的具 体步骤和作法。
第一步,搜集数据。
第二步,确定权数,即确定每一个指数的权数。
第三步,确定评分标准,即将每个指标按数值的高低 分成若干组,并给每个组确定标准分的分值。一般来 说,分组越多,准确性越高。
第四步,求出各个指标的得分、分类分和总分。
(二)社会指标体系的特点 1、目的性 2、理论性 3、科学性 4、代表性 5、系统性
(三)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1、社会管理型的社会指标体系。
通常是政府或各行政主管部门为进行社会规 划、社会管理,在原有统计指标的基础上, 经过加工改造而建立起来的。
2、专题研究型的社会指标体系。
通常是各种研究机构或学者为了研究某一社 会课题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或价值取向独立 设计出来的社会指标体系。
(二)信度的类型
其基本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1、再测信度
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 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 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
这是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信度检查方法。
如,在智力测验中第一次测出某人智商为105,第二 次则为130,那就说明这一智力量表缺乏信度。
2、复本信度 如果一套测验有两种以上的复本,则可交替使用,根据一个受 试者接受两种复本测验的得分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可得复本信 度。(复本是针对原本而言的,它使原本的复制品。) 复本类似于考试中的A、B卷,它是根据同一目的,编制出两种 平行的等值量表,就是说,研究者设计两套测量工具以测验同 一主题现象。 如,在测量英语程度时使用A、B卷,如果一个人在A卷和B卷的 得分相同,就说明考题具有信度;如果两者差异很大,则缺乏 信度。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设计两份研究问卷,每份使用不 同的项目,但都用来测量同一个概念或事物,两份都让同时在 场的同一个或同一群回答者作答。然后根据两份问卷所得的分 数计算其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可以避免上述再测信度的缺点;
(三)社会指标的类型 1、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2、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 3、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 4、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 5、投入指标、活动量指标和产出指标
(四)社会指标的功能 1、反映功能 2、监测功能 3、比较功能, 4、评价功能 5、预测功能, 6、计划功能
二、社会指标体系
(一)社会指标体系概念 社会指标体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一 定的理论设计出来的综合反映社会现象 的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系统性的一组 社会指标。
第七章 测量与操作化
第四节 指数与量表
为了更好的了解指标与社会指标,我们 先来看以下“社会和谐综合评价指标”。
一、社会指标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
社会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类别、状 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例如,国民生产总值、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等等。 社会指标是相对于自然指标(比如气温、风向等)而 言的。
通常,研究者为了采用折半信度来检验测量的一致性, 需要在他的测量表中,增加一倍的测量项目。
二、测量的效度
(一)效度的含义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度,即测量工具或测 量手段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效度 是指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正确性程度。 选择测量工具和设计问卷、表格时,首先要考虑其效度, 也就是说,要考虑测量出来的东西是否真的是研究者想 要得到的东西,所测得的结果是否能正确有效地说明所 要研究的现象. 在评估测量的效度时,如果某一测量方法能测出研究 者所要测量的变量,则此测量方法就可说合乎有效性。 反之,则称为无效的测量或者测量不具有效度。
(四)社会指标体系的评价
在社会指标体系中,由于各种社会指标反映 的具体内容不同,计量单位各异,因此,其 调查结果不能简单地直接相加,而只能进行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有综合指 数法、因素分析法、标准化评分法、无量纲 法、两基点法、投影法、综合评分法等等。 其中,综合评分法简单易学,计算结果比较 符合实际。
社会指标是测量社会现象特征的有力工具,它能提供 一个对整个社会状况的客观描述,有助于说明社会问 题、预测社会趋势。社会指标既是对社会过程和社会 调查研究成果的某种概括和总结,也为系统地、科学 地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一定的指南和依据。
(二)社会指标的特点 1、具体性或可感知性 2、计量性或可量度性 3、重要性或代表性 4、时间性
信度的大小可以用信度系数(r)来表示。 信度系数,即用同一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 量一致性的指标。
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在所测对象实得分数的差异中有多大比例 是由测量对象本身的差别决定的。 信度系数高表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高,测量误差少。 如,当 r=0.90时,可以认为实得分数中有90%的差异来自测量对象本身 的差别,只有10%来自测量误差; r=1.00时,则表示无测量误差,所有的差异都来自测量对象本身; 这是理想的状况,实际是办不到的。 r=0,则所有的差异均反映了测量误差。 一般来说,r≥0.80,即可认为该测量是达到了足够的信度。
3、折半信度
在一种测验没有复本且只能实施一次的情况下,通常 采用折半法来估计测验的信度。
常用的折半法是将受试者的测验结果,按题目的单双 数分成两组记分,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
例如一个态度测量包括30个项目,若采用折半法技术 来了解其内在一致性,则可将这30个项目分为相等的 两部分,再求其相关系数。
一、测量的信度
(一)信度的含义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 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 得的一致的程度。换句话说,信度是测量结 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即指测量工具能否 稳定地测量所测的变量。 社会调查必须真实可信的。而且经得起反复 的检验,这样的调查才有价值,因此,信度 是社会调查成功的基本条件。
第五步,进行比较和评价。
三、量表
本部分内容见教材111—119页,要求下 去自学。
第五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对于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来说,都会涉 及到这样一些基本问题:
测量所得的数据或资料是否与人们感兴趣的特征有关?
测量所得的结果是否正是人们所希望测量的东西?
当这种测量的时间、地点及操作者发生改变时,测量的结果将会受到什 么样的影响?
以朱庆芳、吴寒光根据国家统计居城调队编的《1992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例,来说明综合评分法的具 体步骤和作法。
第一步,搜集数据。
第二步,确定权数,即确定每一个指数的权数。
第三步,确定评分标准,即将每个指标按数值的高低 分成若干组,并给每个组确定标准分的分值。一般来 说,分组越多,准确性越高。
第四步,求出各个指标的得分、分类分和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