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痛的评估及治疗
非特异性下腰痛
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即疼痛持续不断,尤其是 在长期站立、坐立或运动后。
其他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
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受压的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放射 痛等。
心理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04
诊断和评估
体格检查和评估
常规检查
01
观察患者脊柱的生理弯曲,检查是否存在脊柱侧凸、后凸等畸
VS
对医生的建议
首先,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其次,要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物理治疗和康复训 练等措施。此外,医生还应注意与患者建 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
THANK YOU.
骨盆倾斜试验
通过检查骨盆倾斜角度,评估是否存在骨盆倾斜 综合征。
诊断标准和流程
存在下腰痛症状,且疼痛放射至下肢。 排除由妇科、泌尿系统等疾病引起的腰痛。
排除由骨折、结核、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腰痛。
根据体格检查和特殊测试的结果,确定疼痛来源和程 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5
治疗和管理
非药物治疗
休息和冰敷
康复锻炼
针对下腰痛的康复锻炼,如加强核心肌群、提高脊柱稳定性等,可预防复发。
手术和其他干预措施
手术
对于严重的下腰痛,如椎间盘突出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干预措施
如使用支具、矫形器等辅助器具,或接受针灸、推拿等传统 医学治疗,可辅助治疗下腰痛。
06
研究和治疗新进展
新的研究领域
神经生物学
研究神经生物学因素在非特异性下腰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索疼痛信号的传递和调节机 制。
针灸科腰痛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分析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评估、难点分析及优化一、疗效分析(一)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诊疗方案中的疗效评价制定下列评价标准和方法:1.评定标准参照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表附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控制:改善率≥75%;腰腿痛及相关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改善率≥50且<75%;有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但停药后有复发;改善率≥25且<50%;无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体征无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者加重,改善率<25%。
2.评价方法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表格附后)(二)疗效分析证型例数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湿热痹阻型2613.6 10(38.5)11(42.3)4(15.4)1(3.8)96.2 血瘀气滞型145 12.8 59(40.7)50(34.5)34(23.4)2(1.4)98.6 寒湿痹阻型50 16.6 13(26)23(46)10(20)4(8)92 肝肾亏虚型46 18.3 13(28.2)3(6.5)24(52.2)6(13)87 合计267 16.6 95(35.6)87(32.6)72(26.9)13(4.9)95.1二、总结评估我们经过3年的应用,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该方案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所具证型临床皆可遇到,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性,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临床控制率及有效率提高。
现总结如下:(一)对于腰痛病患者,无论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应用本诊疗方案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可操作性更强,同时能更好地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
腰痛诊疗方案评估、分析、总结
2017年腰痛诊疗方案评估、分析、总结评估:我们近一年来共收集56例腰痛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按17年诊疗方案诊断治疗,并参照JOA评分腰腿痛评分表进行了疗效评价。
其中临床控制39例,占69、64%; 显效12例,占21、42%;有效4例占7、1%;无效1人,占1、7%,总有效率为98、3%。
分析:17年我们在运用针灸、推拿、内服汤药治疗得同时,增加了针刀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有效率,但在临床观察与对评分表治疗前后对照,发现部分患者下腰痛症状得缓解不明显,经分析考虑因素有:1、患者存在小关节紊乱,在推拿治疗时手法单一,未进行整复或整复不到位;2、腰部肌肉痉挛未得到有效缓解,为推拿松解手法未达到要求及缺少相应得物理疗法。
总结:随着诊疗方案得不断完善,治疗手段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也在进一步提升。
但在临床治疗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患者下腰痛恢复较慢,针对该问题我们分析后总结出有两个影响因素需要解决,所以在18年及以后工作中要加强对推拿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技能得培训,同时积极利用现有理疗设备应用到腰痛治疗中。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2018)中医病名:腰痛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得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作者:吴琼华文章号:W073526 下腰痛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就医原因。
从专业术语看,下腰痛属于症状学范畴,其实际所指是以腰痛为根本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但不包括伴有其他临床表现的腰椎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
下腰痛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是医疗支出增加、缺勤、失能(躯体的、心理的因素)的主要原因,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
文献报告,成年人每年下腰痛的发生率为 15~45%,一生中有70%以上成年人受下腰痛困扰,男性发病率为 73%,女性为 88%,男女均以 3 5~ 5 5 岁为疾病高发期。
下腰痛的原因众多,发病机理复杂,临床处理棘手,骨科医生难免有这样的感叹患者腰痛,医生头痛。
鉴于下腰痛的高发病率及其危害性,关于下腰痛的健康教育日益受重视。
本文就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关于下腰痛的定义从疼痛部位看,下腰痛分布在腰或/和骶部解剖区域。
按症状时间分为:1/ 16急性疼痛3月;慢性疼痛3~6 月及发作性疼痛等。
对下腰痛的描述应包括:疼痛特征(强度、持续时间、发作频次);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诊断;体能和功能情况;一般特征如性别和年龄及治疗史。
下腰痛的评价方法包括:1、自我报告,被认为疼痛评价的金标准,因为可以如实反映疼痛特征,但有一定主观性,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此法简单易行,不需要语言描述。
2、问卷调查法 MPQ ,从情感、感觉、评估性方面计分,主要用于临床研究。
3、疼痛画图,画出疼痛区域和强度等。
此外还包括体能、功能性的测试等。
二、下腰痛的危险因素下腰痛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个人因素:包括①年龄,35~55 岁是下腰痛的好发年龄。
(完整版)腰痛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慢性下腰痛的危害
• 慢性下腰痛是工作相关性残疾的主要原因,5%-8%的患者 伴有剧烈疼痛;
• 影响患者注意力及睡眠; • 患者性情暴躁、易怒; • 患者经常感到沮丧、毫无价值; • 患者活动明显受限,需离职进行恢复; • 至少有1/8的患者因慢性下腰痛失业; • 据统计仅因活动不便而失业方面,慢性下腰痛造成的损失
• 急性下腰痛 1)机械性:大约占97% 2)非机械性:大约占1% AS:大约占0.3% 3)其他:大约2%
• 慢性下腰痛 机械性:占90% AS/中轴SpA:大约占5%
下腰痛的疼痛机制
机械性(结构性): 如肌肉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 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椎管狭窄、 脊柱畸形、椎体前移、骨折、 蛛网膜炎和神经根鞘纤维化等。
每年高达约620亿美元。
诊断思路
• 一般诊断时考虑问题的顺序是: 1) 是否是急性损伤导致; 2)是否为腰背部的疾病(其他系统的疾病约占2%); 3)是否为少见严重的疾病,如马尾神经综合征等; 4)是否为单纯的背痛和神经根源性痛; 5)是否为风湿性疾病; • 要充分注意区分机械性与非机械性LBP;注意区分机械性
下腰痛特点
• 下腰痛三大特点: 1.发病率高:大约60%-70%的病人一生中有过LBP,每位受 累者会因为LBP平均看2.8次门诊,在美国,仅次于上呼吸 道感染而居第二位,是造成45岁以下人口活动受限的第一 位原因,治疗费用昂贵,每年预计达2630美元; 2.呈自限性:50%以上的下腰痛初次发作在4-8周内可以自 愈; 3.复发率高:复发率高达85%。
体格检查重点
3、最后要特别注意有无马尾神经受压体征 •应至少进行简单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下肢力量和感觉方面 的检查,如踝背屈、趾背屈、踝反射等,检查会阴部的感觉 减退、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等,这对某些占位性病变 如神经鞘膜瘤等诊断有帮助。 •直腿抬高试验异常(<60度)伴下肢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及 感觉减退是脊髓神经根和坐骨神经受累的特征。
腰椎病康复评定
腰椎病的痊愈评定一、JOA 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1. 主观症状( 9 分)评分( 1)腰痛① 完整无腰痛 3② 有时稍微腰痛 2③ 常常腰痛或有时很严重 1④ 常常有特别强烈的腰痛0 ( 2)下肢痛及麻痹① 不过下肢痛,没有麻痹 3② 时有轻度下肢麻痛 2③ 频发轻度或偶有重度下肢麻痛 1④ 频发或连续重度下肢麻痛0 ( 3)步行能力① 正常 3② 500 米以上出现痛、麻、乏力 2③ 500 米之内出现痛、麻、乏力 1④ 100 米之内出现痛、麻、乏力02. 体征( 6 分)( 1)直腿抬高试验① 正常 2②30 °~ 70 ° 1③<30 °0 总分前分评分( 2 )感觉阻碍① 无 2②轻 (患者自己未意识到 ) 1③重 (患者自己意识到 ) 0 ( 3 )运动阻碍①正常 (5 级) 2②稍弱 (4 级) 1③显然弱 (0- 3 级 ) 03.平时生活动作( 14 分)重中轻(1) 卧位翻身0 1 2(2) 站立0 1 2(3) 洗刷0 1 2(4) 身体前倾0 1 2(5) 坐 (1h) 0 1 2(6) 举持重物0 1 24.膀胱功能( -6 分)(1) 正常0(2) 轻度排尿困难 (尿频、排尿迟疑 ) -3(3) 重度排尿困难 (尿失禁、尿闭 ) -6后分JOA 总评分最高为29 分,最低0 分,分数越低表示功能阻碍越显然。
改良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改良率= [(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29 -治疗前评分)] ×100 %经过改良指数可反应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良功能,经过改良率可认识临床治疗成效。
改良率还可对应于往常采纳的疗效判断标准:改良率为 100 %为治愈,大于 60%为显效, 25 ~60 %为有效,小于 25%为无效。
二、腰椎活动度评定1.因痉挛而活动受限者在角度后加S2.因痛苦而活动受限者在角度后加P3.N 为活动范围正常腰椎的运动范围较大,运动形式多样,表现为屈曲、伸展、侧弯、旋转等多方向的运动形式。
下腰痛指南
下腰痛指南下腰痛指南1、引言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个人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下腰痛的详细信息和指导,以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该病症。
2、下腰痛的定义下腰痛是指腰部以下的背部疼痛感觉,通常涉及到腰椎和骨盆区域。
下腰痛可以是急性的,持续时间少于12周;也可以是慢性的,持续时间超过12周。
3、下腰痛的分类下腰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机械性下腰痛:由于肌肉和韧带的损伤或应力引起,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过度或姿势不当。
- 非特异性下腰痛:病因不明的下腰痛。
- 特异性下腰痛:由特定疾病或结构性损伤引起,例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
4、下腰痛的症状下腰痛的常见症状包括:- 腰部或臀部疼痛,可以向下蔓延至大腿背侧或小腿;- 运动时加重的疼痛;- 晨僵现象:早上起床或休息后,腰部感到僵硬;- 肌力减退或感觉异常;- 排尿困难、排便障碍或会阴区感觉异常。
5、诊断和评估下腰痛的诊断和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 详细的病史收集,包括症状的起源、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的评估;- 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以寻找结构性异常或病变;- 若有必要,可以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如电生理检查、骨密度测定等。
6、下腰痛的治疗下腰痛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休息和限制活动,以减轻症状;-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等,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药物治疗,如非处方的止痛药、抗炎药等,以减轻症状;-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姿势;- 外科手术,对于持续严重的下腰痛且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7、预防和自我管理下腰痛的预防和自我管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加强腰部和核心肌肉的锻炼;- 避免过度使用背部肌肉;-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运动;- 合理控制体重;- 停止吸烟。
下腰痛
——非手术治疗策略
陈聪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的疼痛定义为: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与真 实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疼痛一词用来 描述这类损伤 慢性疼痛的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伴有日常生 活和/或工作活动时的显著功能障碍
下腰痛(LBP)的明确特异性解剖诊断 的意义远不如在下腰痛综合征中那样重 要: 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在一周内缓解, 只有少数患者的症状6~8周后仍持续存 在。考虑到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自然史, 即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均可自发缓解, 因此大多无需明确的解剖诊断
椎旁肌
疼痛可由机械压迫或牵拉所诱发,休息后 可缓解
无氧锻炼可导致具有潜在毒性的代谢产物 蓄积 缺血可造成间歇跛行
骶髂关节
占全部下腰痛症状的5%~10% 骶髂关节痛可通过触压髂后上棘、臀部、大腿或 腹股沟区来诱发 没有对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有较高敏感性或特异性 的查体发现 骶髂关节病变可导致来自骶髂部的脊柱及下肢的 牵涉痛(下图) 骶髂关节病变包括:脊柱关节病、结晶体关节病 及化脓性关节病、继发于骶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的 关节融合、妊娠或分娩所致的关节分离
骨
1.
2.
3. 4. 5. 6.
疼痛可来自正常骨的创伤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的原因包括: 骨质疏松 多发骨髓瘤 Paget病 脊柱原发肿瘤 脊柱转移瘤 骨髓炎
神经根
1.
继发于椎间盘压迫及炎症 侧隐窝狭窄造成的压迫 脊神经根炎: 脊神经根炎可表现出与外周神经根病相似的感 觉运动功能障碍
下腰痛的非手术治疗策略
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
吸烟(每年吸50包以上)是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 45岁以下人群 慢性咳嗽可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增加 吸烟造成的功能性血管收缩和/或动脉硬化妨碍脊髓的血 液供应 吸烟造成的携氧及氧合能力绝对改变导致椎间盘的营养障 碍 吸烟造成细胞对营养底物的摄取减少 试验显示,吸烟可使猪椎间盘内的代谢产物降低 吸烟人群中,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比例很高
腰痛运动康复评估报告
腰痛运动康复评估报告腰痛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肌肉疲劳、肌肉拉伤、骨骼不平衡等。
为了评估患者的腰痛程度和制定适当的康复方案,我进行了以下评估。
首先,我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和疼痛情况。
患者表示他在进行重体力劳动时感到腰部不适和疼痛,疼痛程度增加了。
他表示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的下半部分,并伴有一定的僵硬感。
患者还表示疼痛通过休息和局部按摩可以暂时缓解,但仍然会复发。
然后,我进行了身体检查。
我观察了患者的姿势,发现他的腰部稍微向前弯曲。
我检查了患者的脊柱活动范围,发现患者的腰部活动受限,特别是向前弯曲和旋转。
此外,我还测试了患者的腰部肌力和肌肉紧张度。
我发现患者的腰部肌肉力量较弱,腰背部肌肉紧张度增加。
接下来,我进行了一些特殊测试。
我使用直腿抬高测试检查了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我发现患者在抬高一定高度后出现腿部酸痛和疼痛,这可能表明患者存在神经根受压的问题。
我还进行了腿内收测试,发现患者在进行这个动作时感到腰部疼痛和不适,这可能是骨盆不稳定导致的。
最后,我进行了腰椎X光检查。
X光片显示患者的腰椎结构正常,没有明显的骨折或畸形。
根据以上的评估结果,我认为患者可能患有非特异性腰痛。
这种类型的腰痛是常见的,在运动中常见。
我判断患者的腰痛可能由于长期重体力劳动引起,以及肌肉力量不足和肌肉紧张度增加导致的。
根据评估结果,我建议患者进行以下康复方案:1. 休息和止痛: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并使用止痛药或贴敷止痛贴缓解疼痛。
2. 物理治疗:包括冷热敷、按摩和理疗等。
冷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理疗可以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3. 腰部肌肉训练:患者需要进行腰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包括背部和腹部肌肉。
这样可以增强腰部稳定性和支撑能力,预防腰部再次受伤。
4. 腰椎保护:患者需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腰椎的稳定。
5. 适度运动: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全身肌肉。
康复医学下腰痛的康复
正常 正常,但疼痛程度增加 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 有明显的影响,经常不能外出 只能在家呆着 几乎不能进行任何交际 没有疼痛 有疼痛,不加重 疼痛加重,不需选择合适的出行 疼痛,被迫选择合适的出行 疼痛限制各种出行 只能躺着 正常的家务/工作活动不会导致疼痛 正常的家务/工作活动会导致疼痛, 但还 能执行所需的活动 我能执行大部分的家务/工作, 但疼痛会 妨碍我做体力活(如, 提搬物品、吸尘打 扫) 除了轻活外, 我不能做任何事 甚至轻活, 疼痛也会妨碍我做 疼痛妨碍我执行任何工作或家务
站如松 坐如钟 走如风 卧如弓
正确的站姿
1. 抬头挺胸,缩小腹,
缩下巴,使下背变平
2. 正常鞋根磨损由外 侧开始,鞋底前部均 匀磨损
x
运动疗法
McKenzie式背伸肌训练 Williams式前屈肌训练 Calliet医疗体操
McKenzie式背伸肌训练
Williams式前屈肌训练
-
分型及病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按突出程度分4型:
膨隆型(bulging ) 突出型(protrusion ) 脱垂游离型(extrusion ) 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根据突出部位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外侧方突出:最常见的突出部位
椎间孔内突出:向后经后方纤维环及后纵 韧带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内,压迫神经根
流行病学
概述
在美国, LBP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位居第2位; 我 国报道不一, 青岛医学院郑英刚调查我国5个行业 10 087名职工, 下腰痛的患病率为11. 5% , 居骨科就 诊患者的首位,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据调查估算, 所有人口中有75%~80%的人一生中 要经受不同程度的腰痛, 下腰痛是造成45岁以下人 口活动受限的第1位原因, 看病求医的第2位原因, 住院的第5位原因, 手术治疗的第3位原因,接受物理 治疗的门诊患者中有25%是LBP患者。
(医学PPT课件)下腰痛的诊断及康复治疗
退变性下腰痛
5 慢性炎症
6炎症先性天下因素腰:痛腰骶隐裂 7损 其它
5
退变性下腰痛
腰椎肥大性(增生性)脊椎炎 下腰椎失稳症 腰椎间盘突(脱)出症
6
腰椎肥大性(增生性)脊椎炎
退变性下腰痛
因腰椎退行性改变、或以退行病变为主、 引起腰椎骨与关节广泛性增生性变,并继 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
7
临床特点
年龄 •90%以上为超过
•有少数病例(约5%以上) 自觉肢体发冷、发凉,此 主要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 经纤维受刺激之故
40
临床症状
1.腰痛 2.下肢放射痛 3.肢体麻木 4.肢体冷感
5.间歇性跛行 6.肌肉麻痹 7.马尾神经症状
41
体征 步态
一般体征
•患者可出现跛行
42
体征 步态
腰椎曲 度改变
一般体征
•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 或前凸减少
15
治疗
目的
停止或减缓病变发展 缓解症状 恢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能力
16
(1) 热 疗
磁振热
微波
蜡疗
17
(2) 增强肌力
18
(3) 干扰电
19
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
产品特性: 豪华推车,精美外观,实用,大气。 真彩触摸屏显示,清晰、直接、触手可调,界面设置 更具人性化。 全电脑控制,独立双通道输出,内设治疗处方,治疗 方便高效。 一路二维干扰电输出,一路三维干扰电输出,可针对 不同病症,自由选取。 标配新型吸附电极,干扰电治疗的同时,兼具拔罐的 效果。
惧站立、喜依托 2 根性刺激症状 3 拒负重 4
•以站立过久后更为明显
•椎节松动使脊神经根易受牵拉而 出现根性症状 •平卧后症状立即消失或明显减轻
康复医学科JOA下腰痛评价表
JOA下腰疝评价表*主观症状(9分)1.BP(3分)感觉障碍(2分)无 3 无 2偶有轻疝 2 轻度 1频发静止疝或偶发严重疼疝 1 明显0 频发或持续性严重疼疝0 运动障碍(MMT)(2分)腿痛或麻(3分)正常(5级)2 4级10-3级0无 3 *AD1.受限(14分)重轻无偶有轻度腿痛 2 卧位转身012频发轻度腿疝或偶有重度腿痛1 站立012频发或持续重度腿痛0 I 洗、漱012步行能力(3分)身体前倾站立012正常 3 坐1小时0 12能步行50Om以上,可有疝、麻、肌弱2举物、持物012步行<500m,有疝、麻、肌弱1 *膀胱功能(.6分)步行VIOom,有疝、麻、肌弱0正常0*体征(6分)轻度失控-3直腿抬高(包括月国绳肌紧张)(2分)严重失控-6正常30-70<30满分29分*10分,差;10—15分中度:16—24良好;25—29优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一治疗前评分)÷(满分29一治疗前评分)]X100%*=75%优50—74%良25—49%中0—24%差VAPS视觉类比疼痛评分法*---- + --- + - + - + --- + -- + - + -- + --- + - *0无痛5中度痛10极痛难忍上面是常用的下腰疝的评定表,是日本骨科学会创建。
可帮助临床上较定量地评价下腰痛的严重程度和改善情况。
下面VAPS是简单的视觉类比疼疝评定表,可对患者安静时及活动时进行疼疝程度评价。
单位可为cm.如疼痛8.0cm,也有以IOOmm表示,如疼疝75mm»JoA量表满分29分,AD1.为14分,但AD1.仅为6项,每项2分,应为12分才对。
不知大家怎样解释?想知道44JOA下腰疝评价表”的重复测试信度怎样?本人再推荐一种国外骨科杂志常用于评价 1.OWbackPair1.功能障碍的量表,汉化后重复测试的信度度高达0.95(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13-15),使用的稳定性不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1.ityindex)指导语:这个问卷专门设计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您的腰痛(或腿疝)对您日常活动的影响。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一类临床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确诊病因的下腰痛总称。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的主观感觉,伴有腿部疼痛、麻木和无力就称为坐骨神经痛。
有60%-8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有过LBP的经历,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儿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45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致残原因,英美相继颁发的LBP联邦指南把LBP分为三类1.潜在的严重的脊柱疾患:脊柱肿瘤、感染、骨折或马尾综合征等“红牌”性LBP;2.坐骨神经痛:腰痛伴有下肢症状,提示有神经根受累的LBP;3.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始发于腰部的症状,既没有神经根受累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患的LBP。
一、非特异性下腰痛特点和病因(一)特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恢复一般较快。
发病3天以内的病人90%在2周内恢复。
多样化样本的断面研究预后不理想。
这与初级保健的指导水平有关。
大多数急性和慢性疼痛问题不管治疗还是不治疗都以其自然的方式缓解。
1/3的病人在1周内、2/3的病人在7周内充分地改善。
复发很常见,6周内约有40%的病人复发。
大多数的复发不致残,但呈现出慢性反复进行性加重。
二、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诊断85%LBP病人不能给出确切的诊断,NLBP是最确切的诊断。
对LBP病人的诊断应集中在:①有无系统性疾病;②有无心理社会性因素使疼痛扩大或延长;③是否有神经受累而需要外科手术。
(一)病史和检查病史和检查对鉴别有无更严重的疾患是非常重要的,如:发热、体重减轻、外伤、肿瘤病史、高龄、膀胱和直肠功能异常对鉴别“红牌”LBP是非常重要的。
X线对NLBP诊断价值不大,对临床检查提示有全身性疾病、外伤或经过4-6周后疼痛没有改善的病人,X线应该限制应用。
下腰痛的诊断思路与治疗(新版)
Logo
二、下腰痛的诊断原则 4、确定病变部位 (1)、椎管内病变 运动痛
胸部垫枕试验
腹压
脊柱弯向患侧 引发放射痛
神经节段
直腿抬高及加 强试验 ( +)
( +)
屈颈试验 ( +)
Company Logo
Logo
二、下腰痛的诊断原则 1、一般诊断时应考虑下列问题 : (1)是否为腰背部的疾病; (2)是否为神经根源性痛; (3)是否是急性损伤导致; (4)是否为肿瘤引起的下腰痛; (5)是否与风湿有关; (6)是否与腹腔器官疾患相关; (7) 是否为少见疾病,如马尾神经综合征等。
Company Logo
Logo
二、下腰痛的诊断原则
2、病史采集:
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 65岁以上老年人优先考虑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椎管狭窄、主动脉瘤; 40岁以下患者应优先考虑强直性脊柱炎(AS); 女性患者要考虑妇科盆腔疾患,绝经期要考虑骨 质疏松。
Company Logo
Logo
二、下腰痛的诊断原则
3、疼痛
疼痛是LBP的主要症状之一,不同疾患所表现的疼痛有不同 特点: 酸痛--腰椎退变、慢性劳损。 剧烈性灼痛和夜间痛--脊柱肿瘤。 放射痛、间歇痛--椎间盘突出。 运动痛--椎管内病变 (如椎间盘源性疼痛),随腹压加大而疼痛 加重,出现放射痛的节段性较明确。 静息痛--椎管外病变 (如肌肉劳损),很少受腹压影响,多为牵 涉痛,定位模糊,一般疼痛可放射至臀部、腰骶部及双下肢 上外侧。
检查神经根受压的慢性腰背痛,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关节突源性疼痛:大约8%-15%的下腰痛由小关节引起 ,神经阻滞有效。 肌性疼痛:椎旁的竖棘肌、L4-5,L5-S1棘间韧带滑膜 炎所致。
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
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下腰痛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无论是因为长时间的坐姿、不良的体态习惯、缺乏运动还是其他原因,下腰痛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和困扰。
了解并掌握下腰痛的临床实践指南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以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为主题,深入探讨下腰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健康问题。
一、下腰痛的定义和分类在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中,对下腰痛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分类。
下腰痛是指腰部及(或)臀部区域的疼痛,通常向下延伸到大腿的后侧,甚至膝盖以下,但不一定伴有明显的椎间盘突出或神经根受压。
根据病因及病程不同,下腰痛可以分为急性下腰痛、亚急性下腰痛和慢性下腰痛三类。
每一类下腰痛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因此在实践中需要进行准确的分类。
二、下腰痛的诊断和评估为了更加准确地诊断和评估下腰痛,修订版的临床实践指南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和评估标准。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
还需要排除一些病因不明、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如感染性脊柱炎、椎管内肿瘤、转移性肿瘤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下腰痛的治疗和康复针对不同类型的下腰痛,2021年修订版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建议。
对于急性下腰痛,早期活动促进康复,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缩短疼痛期,减轻疼痛;对于亚急性和慢性下腰痛,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包括康复锻炼、理疗治疗、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锻炼同样非常重要,既能够减轻疼痛,又能够预防下腰痛的复发。
四、关于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根据我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发现下腰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长时间的久坐、不良的体态习惯或缺乏运动引起的。
我个人认为在预防下腰痛方面,加强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姿势非常重要。
如何根据腰痛程度选择治疗方式
如何根据腰痛程度选择治疗方式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在生活中都经历过。
引起腰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从简单的肌肉拉伤到严重的脊椎疾病都有可能。
而治疗腰痛的方式也因腰痛的程度和病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根据腰痛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判断腰痛的程度。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疼痛的强度:可以使用数字评分法(0 到 10 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痛)来大致衡量疼痛的程度。
如果疼痛评分在 1 到 3 分,通常被认为是轻度腰痛;4 到 6 分为中度腰痛;7 分及以上则为重度腰痛。
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包括是否影响睡眠、工作、行走、站立等日常活动。
如果只是偶尔感到轻微不适,不影响正常生活,多为轻度;若疼痛导致部分日常活动受限,比如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能是中度;而如果疼痛严重到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卧床不起,那很可能是重度腰痛。
持续时间:短暂的腰痛,如几天或一周内自行缓解的,一般程度较轻;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的腰痛,程度可能较重。
在了解了腰痛程度的判断方法后,我们来看看不同程度的腰痛对应的治疗方式。
轻度腰痛的治疗方式:对于轻度腰痛,通常可以先尝试自我护理和保守治疗。
休息是重要的一环,但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卧床,以免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适当的活动,如短时间的散步,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
热敷或冷敷也是常用的方法。
在疼痛发生后的 48 小时内,冷敷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48 小时后,热敷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物理治疗,如按摩、针灸等,可以帮助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但需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治疗师。
同时,保持正确的姿势也非常关键。
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都要注意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避免弯腰驼背或过度扭曲腰部。
此外,适当的腰部锻炼也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预防腰痛的再次发生。
例如,可以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小燕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史
体格检查 影像学 其他实验室检查
问题的提出
影像学与临床症状的不同步?
同样方法治疗同种疾病疗效的不确定性?
二、病因病理----生物力学
平衡失调学说
静力平衡
椎体、附件、椎间盘和相连韧带构成脊柱的内平 衡系统
动力平衡
脊柱周围肌肉的调节与控制是脊柱保持稳定的外 平衡系统
(譬如骨质破坏30—50%才能显示),和暴露的限制,往 往要用其他手段补充。
CT对显示骨质病变、椎间盘及其他原因引起椎管狭窄有
很大价值。但不能显示硬膜内结构,脊椎总观及大范围
检查受到限制。
MRI对脊髓、椎间盘及椎骨病变特具优势,能显示所有
解剂结构的三维图象。
X线评估
站立位片-反映负重时的功能状态
背部活动范围测量
屈曲时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 量角器
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检查 通过观察肢体主动运动的范围以及感觉肌肉收缩的力 量,来确定所检查肌肉或肌群的肌力是否正常及其等 级的一种检查方法 肌力分级 6级(0级~5级) 3级以下不抗重力 3级抗重力 3级以上抗阻力
利用器械检查肌力
骨关节退变期
即使软组织的力量不足以完成脊柱的生理运动,机体仍 然可以采取改变生物力线的方式来维持脊柱的平衡
关节相对位置改变 骨质增生
人体同样可以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也可以表现一些肌 肉酸痛、关节活动度末端疼痛等症状
病理改变已经较重,检查已可发现脊柱生理曲度改变、 棘突偏歪、骨质增生等
背肌力:用拉力计测背肌力
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 正常标准:男150~300,女100~150
利用器械检查肌力
等速测试评估系统
耐力评定
肌肉耐力:肌群持续长时间收缩或重复收缩 能力
静态耐力
动态耐力
等速
肌张力评定
触诊
量表
第3腰椎横突 臀上皮神经出口 骶髂关节
肌张力器械评定
生物力学技术
筋硬度计
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技术 表面肌电图
平衡评定:临床观察
Romberg检查法(1851) Romberg’s征 闭目直立检查法
•强化Romberg检查法(1966年Gragbiel)
–单腿直立:受检者单腿直立,观察 其睁、闭眼情况下维持平衡的时间长 短,最长维持时间为30秒 –两足一前一后:足尖接足跟直立, 观察其睁、闭眼时身体的摇摆,最长 维持时间为60秒
骨质增生压迫
人体表现如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一系列症状, 检查发现椎旁压痛、扣击痛、放射痛,以及生理曲度 改变、棘突偏歪、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
脊柱再稳定期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以经过治疗及休息后得到 缓解或完全消失,脊柱的生物力线重新得到 了平衡。 但病理改变不可能完全恢复,甚至逐渐加重, 所以到临床可以看到骨桥形成、椎间盘严重 突出者并无临床症状。 此期患者如果受到轻微外界因素,即可出现 脊柱再次失稳。
龙层花对 100 例无任何症状的健康人颈椎 X 线片进行分析,发现 其中46例出现了上述影像学的变化
脊柱失稳期
又称失代偿期。人体的代偿机能虽然很强,但毕竟有 限,当软组织、骨关节进一步退变,机体无法通过上 述方式完成脊柱的生理运动时,即出现了较重的临床 症状
椎间盘突出压迫 关节相对位置改变
功能训练—腹肌训练法
主要:仰卧起坐、仰卧抬腿、悬垂腿平举
功能训练—腰、腹肌协同训练法
采用以上腰背肌和腹肌训练法,并结合一些 “易筋经” 动作,如青龙探爪势、卧虎扑食 势、打躬势
运动处方
运动强度
局部出现轻度疲劳和轻微酸痛为限。
全身运动时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5%75%以上。
运动频率
每一个动作做到位后保持动作姿势5-10s。每个动作完 成20-30次, 总时间20分钟左右,3-4次/周(可在力 量训练项目中完成)。
谢
谢
③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 始发于腰部的症状,既没有神经根受累也没有严重的 潜在疾患的LBP
分类
特异性下腰痛 非特异性下腰痛
机械性下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滑脱症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退型性关节炎
诊断
无特定的诊断标准
移位方向 旋后 旋前 旋内 旋外 体位 侧卧 侧卧 侧卧 侧卧 接触点 髂后上棘 髂后下棘或坐骨结节 髂后上棘或下棘 髂后上棘或下棘 发力方向 向前 向后 向外 向内
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
腰背肌训练
腹肌训练
腰腹肌协同训练
功能训练—腰背肌训练法
主要:飞燕式、三点支撑法、俯卧抬头运动
治疗
手法
牵引
微波
低周波
干扰电 功能训练
手法
放松类手法
滚法、点按、弹拨
关节松动术 骶髂关节矫正法(根据病情选择应用) 改良斜扳法
骶髂关节矫正法
旋前 旋后 旋内 旋外
骶髂关节矫正法
旋前:前上
旋后:后下 旋内 旋外
骶髂关节矫正法
2分
偶有轻痛 偶有轻度腿痛 >500m 有痛、 麻、肌弱 正常 无 肌力Ⅴ级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严重失控(-6)
1分
频发静止痛或偶发严重疼痛 频发轻度腿痛或偶有严重腿痛 <500m有痛、麻、肌弱 30~70º 轻度 肌力Ⅳ级 轻 轻 轻 轻 轻 轻 轻度失控(-3)
0分
频发或持续性严重疼痛 频发或持续严重腿痛 <100m有痛、麻、肌弱 <30º 明显 0~Ⅲ级 重 重 重 重 重 重 正常
对肌肉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了解
肌力评估 肌肉疲劳度评估
表面肌电图--等速肌力的联合评定
疼痛评定
定性
量表 视觉类比评定(VAS) McGill问卷 仪器
0
VAS尺
10
痛觉压力计
JOA腰痛问卷
3分
腰痛 腿痛或麻 步行能力 直腿抬高 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卧位转身受限 站立受限 洗漱受限 前倾站立受限 坐1小时受限 举物持物受限 膀胱功能 无 无 正 常 / / / / / / / / / /
L1~2 S4~5 S4~5 L2~4 S1~2
锥体束
深反射
病理反射
脊神经支配的感觉功能评定
减退提示 神经受压或病变
表面肌电图评定
表面肌电图(Surface EMG)——采
用贴于皮肤表面的电极对整块肌 肉(1个/数个)中许多的运动单 位的整体肌电活动的定量观察。 包括在运动时间及运动空间上的 综合计算。
软组织退变期
软组织的退变按解剖学顺序从体表向体内发展,临床症 状可有可无,脊柱运动功能是可以完全代偿的。
骨骼肌退变 韧带、关节囊退变 椎间盘退变
脊柱可以借助韧带、关节囊、椎间盘的张力很好地完成 其运动功能,此时人体可以表现一些肌肉酸痛、关节活 动度末端疼痛,也可以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病理改变已经悄然发生,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肌肉的痉挛、 压痛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看到肌肉萎缩、韧带钙化、黄 韧带肥厚、椎间隙变窄、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等病理表现
二、病理分期
软组织 退变期
骨关节 退变期
脊 柱 失稳期
脊柱再 稳定期
软组织退变期
骨骼肌退变
骨骼肌体积
25-50岁,以每10年4%的速度递减。 50岁以上,以每10年10%的速度递减。 60-70岁时骨骼肌体积将减少20-30%。
骨骼肌力量
50-60岁尚可以维持最大肌力。 60-70岁时肌力每年下降15%,绝对力量将降低30-40% 。 70岁以上,肌力将每年下降30% 。
发展规律
软组织 退变期
骨关节 退变期
脊 柱 失稳期
脊柱再 稳定期
脊柱形态学评定
姿势
触诊
影像学
临床观察:正面/背面
临床观察:侧面
触诊
静态触诊 棘突 横突 关节突 椎间隙 曲度 动态触诊 棘突 横突
影像学评定
X片
CT
MR
影像学评定
X线是最基础的,能观察到脊椎的全貌,但由于敏感性差
二位,其治疗费用及误工所致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 的1.7%。
该病具有病因复杂、症状多样、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等
特点,复发率高达85%。
分类
美英政府相继颁布的LBP联邦指南把LBP分为:
①潜在的严重的脊柱疾患:脊柱肿瘤,感染,骨折或 马尾综合征等“红牌”性LBP ②坐骨神经痛:腰痛伴有下肢症状,提示有神经根受 累的LBP
下腰痛的评估及治疗
概念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组以下背、腰骶、臀
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退型性关节炎等病症。
大约70%的人一生中至少要经历一次腰痛。
我国下腰痛的患病率为11.5% 发达国家下腰痛的患病率也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位居第
腰椎片 骨盆片
X片画线测量
1. 腰椎正直程度 2. 椎体旋转 3. 椎体间角度 4. 椎间隙 5. 骨盆的对称性 高低 宽窄
X片画线测量
1. 腰椎曲度 2. 椎体水平位移 3. 椎体间角度 4. 椎间隙 5. 腰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