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 装置》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课程性质:本设计内容涵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主要知识;是对学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知识总结;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遇到具体技术问题时如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设计技能、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的初步训练。

课程任务:运用所学理论,用计算、绘图等基本手段,在35~110KV的两侧电源开式网络上,或由一个发电厂两个降压变电站构成的35KV环形网络上,进行输电线路(或降压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计算。

内容包括:系统运行方式的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计算;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选型;保护原理图、展开图的拟绘及说明书的编写。

基本要求:力求简单化,成果尽量做到综合性、实用性和技术先进性;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

说明书要求文字简明扼要、结论明确、字迹清楚,图纸要求整洁美观,符合工程实际。

二、课程的特点、教法与学法建议课程的特点:本课程是将工程实际应用技术融于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继电保护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进行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保护配置、整定计算、保护方式选择、保护评价等方面能力。

教法与学法建议:在电力系统行业中,不仅要求从事电力系统研究、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工作,而且也要求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课程设计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教学特点,把最新的设计思想、最新的设计手段融于专业科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中。

教学计划中安排两周时间,课内外共约80学时。

宜于采用集中方式。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平时做设计的情况,设计成品质量或结合采用口试方式评定学生成绩。

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

三、教学进程四、考核要求(一)应知内容:1. 进行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一般方法与步骤;2. 继电保护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二)应会内容:1. 各种计算、绘图手段及工具的使用;2. 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工程图纸的绘制。

2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2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编号:QD-0703-08 版本号:A/O适用专业: 高级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总课时:56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书以电力系统被保护对象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继电保护之间的配合、继电保护与重合闸的运行为主线,以目前广泛应用的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为对象,按装置整体结构,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其应用,继电保护与重合闸之问的配合。

全书共分9章,第1章绪论,第2、3章介绍3~66kv输电线路的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第4章介绍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第5章介绍220kv输电线路的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第6章介绍电力变压器保护,第7章介绍同步发电机保护,第8章介绍母线保护与断路器失灵保护,第9章介绍保护与测控装置的常用算法及软件结构。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技术发展状况;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重点是选择性的意义。

(2)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和返回、过电流继电器和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原理(3)了解电网距离保护的原理;了解圆特性阻抗继电器原理,理解圆特性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方程、动作特性及特性分析,理解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4)掌握变压器差动保护构成原理以及不平衡电流的产生分析方法;发电机定子绕组短路故障的纵差动及横差动保护工作原理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内容显得分散,跨度较广,因此教师应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进度及知识相互联系;另外再考虑到教育的特点,避免理论推导,增强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教师可根据课后小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

进行现场教学、实验操作,以及观看录像一体化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时间:时间:时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ower systematic protection课程编号:67130306设置形式:非独立设课实验学时:10课程总学时:64学分数: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实验性质、作用和目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验教学环节,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块。

本实验课程主要针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与故障状态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而使系统稳定工作这一目的来设置的。

它能够反映近年来继电保护的原理、发展和保护在工业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能够体现相关专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改革成果,帮助学生深入、系统地理解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更好地掌握保护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继电保护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

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

鉴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性质,本课程在内容上不仅体现了该学科专业特色、而且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为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是一门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实践,可以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典型环节和保护控制过程,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开发等研究,使学生通过实验对继电保护的原理有更深一步地理解,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提高分析与综合系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选择,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要求进行改写、扩充开发其它新的项目。

学生可根据需要,任意组成各种典型环节与系统的模拟,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

二、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研读实验教材,作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工作,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06044100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017版)教学大纲(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017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课程英文名称:Relay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纲编写(修订)时间: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及运行分析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继电保护相关领域工作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输电线路的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了解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知识,了解发电机、变压器保护的基本配置及主要保护的基本原理、母线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熟悉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的实验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掌握输电线路的电流保护、距离保护、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2. 了解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知识3. 掌握发电机、变压器保护的基本配置及主要保护的基本原理、母线保护的基本原理4. 掌握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熟悉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实验方法。

(三)实施说明1.本课程重点讲授内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线路保护的工作原理、接线方式、整定计算,相间短路电流保护、多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纵联保护、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的单相接地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及动作电流的整定计算;发电机的主要继电保护;微机型保护及控制装置的硬件原理、软件实现的保护算法;电力系统典型自动控制装置的作用、工作原理、构成等。

2.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68 实验:8)一、教学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的发展,应用以及在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所担负的重要任务。

2、要求学生掌握电流保护,方向性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和差动保护等几种常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和应用范围。

3、要求学生了解各重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实现方法,动作特性和一般的调试方法。

4、要求学生掌握电流保护,方向性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各种原理继电保护的整交计算基本原则和各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

5、要求学生了解并熟悉电力系统各主要文件(发电机、变压器、母线、各级电压的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不正常运行状态及相应的保护方式。

二、教学大纲1、绪论(2学时)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任务及其在保证安全供电方面的作用;1.2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1.3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4继电保护工作特点,发展简史和现状。

2、电网的电流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17学时)2.1单侧电压网络相同短路的电流保护;2.2电网相同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2.3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2.4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压。

3、电网的距离保护(17学时)3.1距离保护的作用原理;3.2阻挠继电器;3.3集成电路型方向阻挠继电器的接线和特性分析;3.4阻挠继电器的接线方式;3.5距离保护的整交计算原则及对距离保护的评价;3.6形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防止方法;3.7距离保护装置举例。

4、输电线路纵联保护(7学时)4.1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4.2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4.3微波保护简介;4.4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发展趋势。

5、自动重合闸(5学时)5.1自动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要求;5.2单侧电源送电线路晶体管型三相一次重合闸的接线和工作原理;5.3双侧电源送电线路重合闸的方式及选择原则;5.4具有同步检交和无电压检交的重合闸;5.5重合闸动作时限的选择原则;5.6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的配合;5.7单相重合闸,综合重合闸。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教学大纲课程编码:学分:总学时:课堂教学学时:实验(上机)学时: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选修课程。

掌握电力系统中几种主要常规自动装置,特别是自动准同期装置和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以及它们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所起作用,通过对自动装置基本环节构成原理的学习,能对具体的自动装置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了解上述自动装置试验调整的一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下:基本掌握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微机型自动装置,了解备用电源和设备自动投入、输电线路三相自动重合闸、自动并列装置、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系统、电力系统自动调频、自动按频率减负荷和其他安全自动装置和故障滤波装置。

二、教学进程安排: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特点及对其运行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自动装置的分类、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和难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自动装置的分类。

3.教学内容和要求:电力系统的特点及对其运行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自动装置的分类、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

4.教学过程与方法:理论讲解、例题分析教学与随堂提问相结合。

5.课外阅读资料:学生在阅读时应按照课堂讲授内容进度看参考书目,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

第二章微机监控系统基础知识1.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微机监控系统的组成、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开关量输人/输出通道、干扰及其抑制、数字滤波、数据预处理、交流采样的电量计算等基础知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交流采样的电量计算。

3.教学内容和要求:微机监控系统的组成、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开关量输人/输出通道、干扰及其抑制、数字滤波、数据预处理、交流采样的电量计算。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的基本手段,是从事电力系统工作的人员必需掌握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从而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发电机自动准同期的基本原理。

2.掌握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基本原理,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动态特性。

3.掌握低频自动减负荷、无功补偿装置等电力系统常用自动装置基本原理。

4.掌握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础知识。

5.掌握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安全稳定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叙…… 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分类。

重点和难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分类第一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任务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分类第二节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一、继电保护工作特点二、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 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单侧电源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理解电网相同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

重点和难点:电网相同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第一节单侧电源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一、电网相同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二、电网的接地保护第三章电网的距离保护…… 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知道距离保护基本原理;了解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理解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重点和难点: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第一节距离保护基本原理一、阻抗继电器分类与特性二、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三、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四、距离保护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第二节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一、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二、对距离保护的评价及应用范围第四章输电线路的全线速动保护…… 4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知道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了解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理解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F0416001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Relay Protection Theory of the Power System学时/学分:54/3先修课程:《基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基础》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开课院系:电气工程系开课教研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贺家李宋丛矩教学参考书:《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朱声石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工程系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系统构成的基本原理、接线图、整定计算和调试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等环节,使学生获得分析和解决继电保护有关问题的初步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继电保护方面的运行、设计、制造、研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绪论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形成。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特点。

2.电网的电流保护(1)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了解电磁型和晶体管型过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计算和保护范围校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计算、灵敏度校验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计算、灵敏度校验,以及各保护之间在动作实现和灵敏度上的配合。

了解电流互感器和电流继电器之间的接线方式。

(2)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了解方向电流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元件。

掌握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构成原理和工作特性;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方式及90°接线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3)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和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熟悉接地短路时零序分量的特点,了解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过滤器的构成。

掌握三段时式零序电流保护的原理以及零序功率方向保护的特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情况课程设计基本情况表二、课程说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内容之一。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应用课程相关知识完成教师拟定或学生自选课题的设计方案。

设计的基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接授任务,阅读理解设计任务书,了解设计内容及其目的意义;第二阶段是分析任务的核心内容及技术难点,按照任务书要求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线路或设备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状况,构思初步设计方案;第三阶段是依据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配置相应的保护,分析相应保护的原理并进行相应的整定计算。

第四阶段对内容进行总结,完成课程设计。

通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重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掌握应知应会的内容,正确理解相关概念、定理定义、公式、结论等。

2.课程设计方案应能体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内容。

如输电线路(包括35kV、110kV级220kV),设备(包括变压器、发电机)及母线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应配置何种保护。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如何给线路、设备及母线配置保护,所配置的保护应是可行的并且能够进行相应动作电流、动作时间的计算并能够校验灵敏性。

4.设计方案应能满足工程实际,文字叙述应简练、形象、准确,术语、符号应用应符合专业规范和标准。

课程设计内容与目标矩阵四、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一)课程设计必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1.教学内容(1)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了解设计内容及其目的意义;(2)查阅资料、温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中与课题相关的内容。

2.重点、难点理解课题内容及其目的意义。

3.教学要求(1)掌握与课题相关保护的原理、整定计算公式及相关原理接线图;(2)做好课题日记,记录资料来源、出处。

(二)查阅资料与配置保护1.教学内容(1)查阅课题相关内容;(2)针对具体任务配置相应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全面介绍发电厂和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保护、检测、测量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气元件的继电保护及常常利用自动装置的大体工作原理;熟悉常常利用继电器的大体实验方式;熟悉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组成原理、特性、功能、配置和整定计算原则及应用;学会阅读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原理图和展开图、逻辑框图,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安装和检修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作用、任务与大体要求;能对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配置;会阅读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原理图和展开图、逻辑框图;会分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形,并能按照继电保护的动作情形,判断故障的性质和范围。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应在学完《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发电厂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四、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模块一电力系统传统保护单元一输电线路传统保护1.能力要求(1)能表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与任务、大体要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与进展;(2)能说明电磁式电流、电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能表述动作值、返回值、返回系数的概念;(3)能说明阶段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组成原理,各段的保护范围、动作时限、整定值的配合、接线方式的特点;(4)能明白在高压输电线路中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必要性;(5)能理解全线速动保护的实现方式、类型;(6)能表述高频保护的大体原理及分类,高频通道的组成、工作方式;(7)能阅读和绘制继电保护的逻辑框图、原理图和展开图;(8)能说明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大体原理、功能和特点。

2.知识内容与要求(1)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与任务,掌握对继电保护的大体要求,了解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现状与进展;(2)掌握输电线路阶段式继电保护的大体原理,阶段式电流保护、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阶段式方向电流保护、阶段式距离保护的组成、原理接线、整定计算及评价;(3)掌握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高频保护、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组成、原理及评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的基本手段,是从事电力系统工作的人员必需掌握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从而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发电机自动准同期的基本原理。

2.掌握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基本原理,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动态特性。

3.掌握低频自动减负荷、无功补偿装置等电力系统常用自动装置基本原理。

4.掌握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础知识。

5.掌握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安全稳定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叙…… 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分类。

重点和难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分类第一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任务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分类第二节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一、继电保护工作特点二、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 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单侧电源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理解电网相同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

重点和难点:电网相同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第一节单侧电源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一、电网相同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二、电网的接地保护第三章电网的距离保护…… 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知道距离保护基本原理;了解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理解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重点和难点: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第一节距离保护基本原理一、阻抗继电器分类与特性二、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三、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四、距离保护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第二节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一、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二、对距离保护的评价及应用范围第四章输电线路的全线速动保护…… 4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知道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了解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理解输电线路的高频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Re1ayProtectionofPowerSystem总学时数:32学分数:2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是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实验技能,毕业后为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实验和考试。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保护装置的组成,继电保护的任务,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工作的特点。

基本要求:了解继电保护的原理、组成、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重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难点: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电压保护和方向性电流保护(6学时)基本内容:(1)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应用及接线举例,电流电压连锁保护。

(2)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方向性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式,双侧电源的网络中电流保护整定的特点。

(3)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接地短路的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4)中性点非直接地电网接地故隙的零序电流电压和方向保护。

基本要求:了解电流、电压继电器的构造与原理;掌握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原理、整定计算原则、保护的接线图;理解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及特点;通过三段电流保护的实验,加深了解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理解三段保护的基本原理。

掌握装设方向元件的必要性;了解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理解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短路时零序分量的特点,了解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中作用、工作原理和接线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规模,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人才,提高继电保护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继电保护概述继电保护是指通过电力系统中的继电器来检测和判断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判别和故障隔离等。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的变化来实现对故障的检测和判断。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1. 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过电压故障等。

短路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两个或多个电气设备之间发生的电路短路现象;接地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与地之间发生的电路接地现象;过电压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超过额定值的现象。

2.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的变化来实现对故障的检测和判断。

继电保护设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与预设的保护参数进行比较,当监测到电力系统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继电保护设备会及时发出保护信号,以实现对故障的隔离和保护。

三、继电保护的技术要点1. 继电保护的装置和设备继电保护的装置和设备主要包括继电器、保护变压器、保护开关和保护控制器等。

继电器是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检测和判断;保护变压器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转换为继电器可以处理的信号;保护开关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隔离和保护;保护控制器用于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2. 继电保护的工作方式继电保护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定时工作方式和差动工作方式。

定时工作方式是指继电保护设备根据预设的时间参数来进行工作,当电力系统中的参数超过设定值的时间超过一定时间时,继电保护设备会发出保护信号;差动工作方式是指继电保护设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参数进行差动计算,当计算结果超过设定值时,继电保护设备会发出保护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反时限过 5 电流保护 2
实验
微机保护 功率方向 6 判别功能 2 实验
带低压闭 锁的方向 7 过电流保 2 护实验
自动重合 8 闸装置实 2

微机变压 9 器保护实 2

微机线路 10 保护实验
√ √ √

√ √
√ √


√ √√ √√
八、大纲主撰人:刘跃群 杨娟
二、课程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作 用、任务与基本要求;能对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配置;会阅 读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原理图和展开图、逻辑框图;会分析继电保护 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并能根据继电保护的动作情况,判断故障的性 质和范围。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应 在学完《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发电厂电气设备》、《电力系 统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模块四 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应用 1.能力要求 (1)能说明变电站的主接线运行方式; (2)能说明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 (3)能分析变电站常见故障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应用情 况。 2.知识内容与要求 (1)熟悉变电站的主接线运行方式; (2)掌握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 (3)熟悉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应用。
(2)掌握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及自动装置输入信号预处理; (3)了解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基本算法与数字滤波; (4)熟悉电力系统典型微机保护装置; (5)掌握电力系统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按频率 自动减负荷装置、自动并列装置、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作用、基本要 求、工作原理。
模块三 发电厂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应用 1.能力要求 (1)能说明发电厂的主接线运行方式; (2)能说明发电厂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 (3)能分析发电厂常见故障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应用情 况。 2.知识内容与要求 (1)熟悉发电厂的主接线运行方式; (2)掌握发电厂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 (3)熟悉发电厂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应用。
五、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序号
教学单元
建议学时
备注
模块一 电力系统传统保护
46
模块二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及自动 44
装置基础知识
模块三 发电厂继电保护及自动装
6
置应用
模块四 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装
6
置应用
复习考试
2
机动
4
合计
108
含实验8课时 含实验6课时
14
六、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李火元主编,中国 电力出版业 2004.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全面介绍发电厂和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保护、检测、测量的 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气元件的继电保护及常 用自动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常用继电器的基本实验方法;熟悉继 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构成原理、特性、功能、配置和整定计算原则及应 用;学会阅读继电保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动装置的原理图和展开图、逻辑框图,为学 生毕业后从事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安装和检修工作打下基础。
理,各段的保护范围、动作时限、整定值的配合、接线方式的特点; (4)能明白在高压输电线路中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必要性; (5)能理解全线速动保护的实现方法、类型; (6)能表述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分类,高频通道的构成、工作
方式; (7)能阅读和绘制继电保护的逻辑框图、原理图和展开图; (8)能说明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功能和特点。 2.知识内容与要求 (1)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与任务,掌握对继电保护的基
本要求,了解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现状与发展; (2)掌握输电线路阶段式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阶段式电流保
护、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阶段式方向电流保护、阶段式距离保护的构 成、原理接线、整定计算及评价;
(3)掌握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高频保护、高频闭锁方向保护 的构成、原理及评价。
单元二 发电厂传统保护 1.能力要求 (1)能表述发电机的故障、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相应的保护方 式; (2)能说明发电机纵差动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 保护、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的作用、工作原理及性能; (3)能阅读发电机的保护全图。 2.知识内容与要求 (1)熟悉发电机的故障、不正常工作状态及保护的配置; (2)掌握发电机纵差动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保 护及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主要参考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马永翔主编,重庆大学出版 社,2004.6
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课实验

实 验 学 内 容 摘 实验类型
号 名称
时要
验设综 演
电磁型电
1 流继电器 2

实验
电磁型电
2 压继电器 2

实验
电磁型中
实验要求 必选 √

3 间继电器 2 实验
三段式过 4 电流保护 2
(4)能阅读变压器的保护全图。 2.知识内容与要求 (1)熟悉变压器的故障、不正常工作状态及保护的配置; (2)掌握变压器气体保护、差动保护、接地保护、过电流保护; (3)熟悉母线完全差动保护、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比 率制动式母线差动保护; (4)熟悉断路器失灵保护。
模块二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及自动装置基础知识 1.能力要求 (1)能表述微机保护的性能与特点; (2)能说明微机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输入信号的预处理环节 及其原理与方法; (3)能表明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基本算法与数字滤 波; (4)能说明典型的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软件的配置及工作流 程; (5)能表述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按频率自动减 负荷装置、自动并列装置、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6)能说明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按频率自动减 负荷装置、自动并列装置、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构成。 2.知识内容与要求 (1)了解微机保护的性能与特点;
四、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模块一 电力系统传统保护 单元一 输电线路传统保护 1.能力要求 (1)能表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与任务、基本要求、电力系 统继电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2)能说明电磁式电流、电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能表述动作 值、返回值、返回系数的概念; (3)能说明阶段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构成原
单元三 变电站传统保护 1.能力要求
(1)能表述变压器的故障、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相应的保护方 式;能表述母线保护配置的原则;
(2)能说明变压器的气体保护、差动保护、接地保护、过电流保 护的作用、原理、特点;
(3)能说明母线完全差动保护、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 比率制动式母线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