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2)掌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3)能够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观察流域的地形、地貌、水文等特点;(2)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践过程及效果;(3)运用辩证思维法,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矛盾和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认识到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合作的品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主要措施及实例分析。

2. 难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辩证思维,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资料、相关视频资料、地图等;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流域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流域的地形、地貌、水文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教师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措施及效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主要措施及实例;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在当地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主要措施的掌握程度;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流域整治与开发》 教学设计

《流域整治与开发》 教学设计

《流域整治与开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流域的概念,掌握流域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分析流域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

(3)学生能够掌握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流域整治与开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流域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

(2)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流域整治与开发中的复杂问题。

(2)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提出合理的整治与开发方案。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田纳西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引导学生分析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具体问题和策略。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流域整治与开发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地考察法(如有条件)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流域的现状和问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某个流域遭受污染或洪水灾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流域整治与开发。

2、知识讲解(20 分钟)(1)流域的概念和特征讲解流域的定义,即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并介绍流域的面积、水系、地形、气候等特征。

(2)流域整治与开发的重要性阐述流域整治与开发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3、案例分析(20 分钟)(1)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其过去存在的问题,如洪水泛滥、水土流失、产业单一等。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概述1.1 流域的概念与特征1.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1.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原则第二章: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2.1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2.2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地貌2.3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与水文第三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特征3.1 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与经济发展3.2 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特点3.3 田纳西河流域的城市化进程第四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4.1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4.2 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与污染问题4.3 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影响及其社会经济反馈第五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实践5.1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历史进程5.2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5.3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第六章:田纳西河流域的产业发展6.1 田纳西河流域的主要产业类型6.2 产业发展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6.3 流域内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第七章:田纳西河流域的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7.1 田纳西河流域的交通网络布局7.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流域发展的影响7.3 流域内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规划第八章:田纳西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开发8.1 田纳西河流域的旅游资源特点8.2 旅游资源开发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8.3 旅游开发对流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九章: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9.1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9.2 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9.3 生态环境恢复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践与启示10.1 我国主要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概况10.2 我国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与启示10.3 面对未来,我国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一章:国际流域治理案例分析11.1 湄公河下游国际流域治理合作11.2 亚马逊河流域治理的国际合作11.3 国际流域治理的经验与挑战第十二章:技术创新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12.1 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2.2 流域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12.3 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三章:流域治理与社区参与13.1 社区参与流域治理的意义13.2 社区参与流域治理的实践案例13.3 提高社区参与度的策略与方法第十四章:流域治理政策与法规14.1 流域治理相关的政策体系14.2 流域治理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4.3 政策与法规在流域治理中的作用与局限第十五章: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望15.1 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15.2 面对全球变化的流域治理挑战15.3 创新技术与理念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主题,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全面阐述了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综合治理与开发实践等内容。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相关推荐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模板一.学习目标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二.活动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知识活动一:看图3.14流域和水系,理解图中的几个概念:流域——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活动二:在课本上找出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位置:发源地:流域范围:(在图上标出)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⑵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的主汛期是12月—次年4月中旬,以雨水补给为主,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通航受到一定影响,下游易诱发洪灾。

活动三:思考1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水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思考2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⑶水系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流域整治与开发》 教学设计

《流域整治与开发》 教学设计

《流域整治与开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流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生能够分析不同流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评估流域开发的潜力和问题。

(3)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原则和策略。

(3)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2、教学难点(1)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地理信息技术在流域研究中的应用。

(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流域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流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流域整治与开发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流域的整治与开发案例,如田纳西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3、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本地流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4、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的流域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5、项目学习法布置流域整治与开发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流域生态破坏和经济发展困境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流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设计: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课题: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纳西河流域为例海门市第⼀中学朱赛【课标内容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课标要求解读】⾏为主语:学⽣⾏为主语:⾏为动词:分析、了解⾏为动词:⾏为条件:⾏为条件:以某区域为例⾏为对象: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内容、综合治理措施⾏为对象:核⼼内容阐释:本课标是必修III“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内容之⼀。

本节内容是在学⽣学习了分析区域地理条件⽅法的基础上,进⼀步分析⽥纳西河流域地理条件对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根据有利影响确定该流域的开发⽅向、依据不利影响探寻其综合治理措施,是前⾯内容的应⽤和升华。

需要注意的是,本课标的重点并不是⽥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具体措施,⽽是通过⽥纳西河流域的学习,归纳出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般⽅法。

对这⼀类问题的思维建模,是本课标教学的根本所在。

知识系统建构:能级要求说明:知识要求属理解⽔平,技能要求属迁移应⽤⽔平能级要求说明:【重点难点把握】重点:1、分析⽥纳西河流域地理条件对流域发展的有利、不利影响。

2、确定⽥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向、综合治理措施。

3、归纳流域开发和综合治理的⼀般⽅法。

难点:通过分析地理条件对流域发展的有利、不利影响,探寻流域开发⽅向和综合治理措施。

【教学⽬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简述⽥纳西河流域的⾃然地理条件和⼈⽂地理条件。

2、列举⽥纳西河流域地理条件对流域发展的有利、不利影响。

3、说出⽥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向、列举综合治理措施。

4、归纳流域开发和综合治理的⼀般⽅法,并运⽤该⽅法探讨我国湘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案。

⼆、过程与⽅法 1、阅读教材⽂本、图形资料分析⽥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提⾼学⽣从图⽂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

2、通过分析各要素对流域发展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提⾼学⽣分析问题能⼒和合作学习的能⼒。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和目的。

2. 使学生掌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方法。

3. 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方法和实例。

2. 教学难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流域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概念、意义、方法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3. 关注国内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最新动态,了解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4.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题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深度。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考题,评估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图片和视频:收集与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

3. 互联网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实例。

4. 专业软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软件,让学生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际操作。

《流域整治与开发》 教学设计

《流域整治与开发》 教学设计

《流域整治与开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流域的概念,包括流域的组成要素和特点。

2、学生能够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如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等。

3、学生能够掌握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措施,以及不同措施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流域开发与整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

2、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措施。

(二)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如何让学生理解流域综合开发中不同措施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流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流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流域开发与整治的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流域开发与整治的策略。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河流和流域风光图片,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河流所在的流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吗?流域的开发和整治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流域整治与开发。

(二)讲授新课1、流域的概念(1)结合地图,向学生讲解流域的定义,即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2)介绍流域的组成要素,包括河流、支流、湖泊、沼泽、地下水等。

(3)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流域的特点,如整体性、开放性等。

2、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展示某一流域的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图等,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案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高中地理2. 课题: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3. 课时:2课时4. 年级:高中5. 编写日期:2024年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概念及意义。

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方法。

3. 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分析。

4.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概念及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如黄河、长江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和措施。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题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5.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图片,如河流流域、治理工程等。

2. 视频素材:寻找相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视频资料,以便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们。

3. 案例资料:整理我国典型的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案例,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

4. 练习题库:编写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相关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优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理解流域的概念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掌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原则、方法及其实践案例。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原则、方法及实践案例。

2.教学难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际操作及效果评价。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流域吗?流域在地理环境中有哪些作用?2.知识讲解(1)流域的概念与特征讲解流域的定义、范围、特征等基本概念。

(2)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原则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原则,如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等。

(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如水土保持、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修复、产业布局等。

(4)实践案例介绍国内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亚马逊河流域等。

3.课堂互动(1)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案,并进行汇报。

4.课堂小结5.作业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一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现状及成效。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掌握程度如何?2.课堂互动环节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3.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理解程度。

2.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难点补充:1.流域的概念与特征(教师)同学们,我们说一个流域,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水收集器,你们能告诉我,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学生)地形和地貌。

(教师)非常正确。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教案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教案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教案“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流域的概念和综合开发的意义。

2.掌握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步骤。

3.理解流域治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流域的概念和综合开发的意义。

2.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步骤。

3.流域治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流域的概念、综合开发的意义、核心内容及主要步骤,以及治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进行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总结反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反馈学习效果,以便教师进行后续教学的调整。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其对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理解程度。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课堂测试:进行简单的课堂测试,如填空题、选择题等,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4.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以便教师进行后续教学的改进。

五、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对教学评价进行反思,检查评价方式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掌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能够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

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难点:1.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和目的。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主要措施和实例。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措施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重点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2. 案例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资料: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图片,用于导入和辅助讲解。

2. 案例资料: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相关知识和理论支持。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措施。

2. 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和讨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例。

3. 小组讨论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九、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和目的。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流域的概念及特征;(2)掌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原则;(3)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流域资源的保护意识;(2)增强学生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责任感;(3)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流域的概念及特征;(2)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原则;(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

2. 教学难点:(1)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具体实施方法;(2)流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流域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流域的概念;(2)提问:什么是流域?流域具有哪些特征?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原则;(2)教师提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启示;(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读图析图:(1)教师出示流域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等特点;(2)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必要性;(3)教师点评学生分析成果。

6.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施方案;(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认识程度,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过程,掌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过程及成果。

难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技术方法和实施策略。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田纳西河流域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章节,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的概况,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阐述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成果,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

2. 思考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 价值观:观察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视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思考如何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问相关的水利工程或环境治理项目。

2. 邀请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一线经验和见解。

3. 开展学生小组项目,让学生选择一个流域进行模拟治理与开发的策划。

九、教学日程安排:1. 本节课计划授课时间为45分钟。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让学生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

三、教学难点:1.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和措施。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引发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析其实施过程和效果。

4.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让学生对比田纳西河流域的案例,加深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理解。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 案例资料: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资料和教学图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讲解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 第二课时: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分析其实施过程和效果。

3. 第三课时:分析其他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教材选用了国外案例——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

首先介绍了田纳西河流域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流域的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流域发展的方向,确定了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

最后教材以较短的篇幅介绍了治理后的田纳西河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及治理的经验。

因为自然环境的改观,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中使学生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真正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教材重点:学会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学会理解、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教材难点: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教具准备: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田纳西河相关资料教学方法:探究分析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小组探究)、启发式、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存有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过程和取得的成效及从中得到的启发。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后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的分析,学会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地理问题,逐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理解论的科学观点。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讨论过程,引导学生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高中地理教案《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三、教学难点:1.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实施及成效分析。

2. 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2. 运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意义及在我国的实践。

3. 利用多媒体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的相关图片和数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概念,引出田纳西河流域的案例。

2. 讲解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分析其重要性。

3. 讲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学生理解后续的治理与开发措施奠定基础。

4. 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利工程、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

5. 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效,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

6.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和成效的分析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评估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的效果,考虑是否需要增加其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

2. 反思互动讨论法的实施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际问题。

3. 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的相关图片和数据,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方案
太原成成中学苗素琴
课题名称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科目地理年级高二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
高二的学生经过了初中和高一地理的学习,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知识,并且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综合运用课本基本知识与原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

所以在讲解流域的综合开发的课程中,不要为讲田纳西河的开发而讲,而是要教会学生一种思路,即如何来对某条河流进行综合的开发,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各个流域开发的现实环境,理解流域开发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2.为其他流域的开发提供借鉴意义,培养学生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课本的地图,说出流域各个要素的基本概念,如干流、支流、分水岭、水系、流域等等;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综合开发是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综合效益;
3.通过阅读资料,自主学习,了解不同时期田纳西河开发措施和后果。

三、知识与技能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包括地形、气候、水系和矿产资源的分析;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开发的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如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土地利用等方面;
4.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分析其他流域的自然背景和综合开发。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教材插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大河两岸多是人口、城市稠密地
区。

教学活动2
(二)夯实基础,准备学习
一、流域和水系:图3.14 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
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教学活动3 (三)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影响)水力丰富;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突出
(分析水力丰富与否从两个方面分析:河流水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 2、气候——(图3.16)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

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相对较少。

学习方法:(描述气候特征: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着手。

对气温的描述可参考下列数值指标:
描述
酷寒
严寒 寒冷 温和 温暖 炎热 月均温℃ -30℃∽
-34.9℃
<-20℃
<0℃
0℃∽15.9℃
16℃∽19.9℃
>20℃
P56思考: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会随降水量的变化
而变化。

冬末春初多降水,河流在这个季节径流量也最大,其中3月份水位最高;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在这一埋藏也最小,进入枯水期,其中以10月份水量最少。

2、从诺克斯维尔市气温降水柱状图看,田纳西河流域水热条件的匹配并不佳。

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利于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在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正
地 形 特 征 气 候 特 征 水 文 特 征
矿产资源蕴藏 流域的自然背景
河流的利用方式
流域的开发方向
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而该季节降水不足,极易形成旱灾,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决的措施就是发展农田灌溉。

田纳西河水量圈套,能够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

3、水系——对航运影响
⑴有利——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
流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⑵不利——河流落差大;水量很不稳定。

学习方法:分析内河航运发达的条件——
发达——水量大;水量变化小;经济发展程度高
不发达——水量小;水量变化大;经济发展程度低
P56思考:田纳西河进入枯水期时,因水位过低,使吨位大的船只不能通航,将大大影响客货运量。

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大坝的方法调节水量,或是抬高水位。

4、矿产资源——煤、铁、铜、磷、锌、云母等,丰富。

教学活动4 (四)对照自然,分析人文
三、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
1、18世纪下半叶
人口较少,农业较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人口激增,对资源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
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掠夺式的开发方式
生态环境
问题
产生原因造成后果
土地退化老棉花带,长期高强
度种植棉花,对地力
消耗较大。

老棉花带衰落
植被破坏扩大耕地面积;炼铜
用木炭;矿山开采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环境污染炼铜排放高浓度的
SO2,形成酸雨。

污染土壤、水体,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3、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最贫困地区之一教学活动5 (五)当堂练习,迁移创新
1、试分析汾河的开发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