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e376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a.png)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是()A.长江流域的石家庄B.黄河流域的二里头C.长江流域的马家村D.黄河流域的大汶口2.古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数字文字C.日常用语D.国画3.盐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货币,它是人们用什么来换得的?A.糯米B.黄金C.稻谷D.稻盐4.中国的长城有多长?A.2000多千米B.6000多千米C.10000多千米D.15000多千米5.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是哪个朝代的人?A.春秋时期B.唐代C.宋代D.元代6.以下哪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李白B.苏东坡C.陆游D.白居易7.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成就的首位女诗人是()A.李清照B.陆游C.蔡文姬D.诸葛亮8.以下哪一位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A.关羽B.孙权C.孙中山D.李世民9.黄河的上游叫做(),下游称之为()。
A.道班滩、酒泉B.治安、陇西C.巩.county、海源D.酒泉、溢故10.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A.隋B.汉C.唐D.明二、判断题1.我国古代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3.唐朝是我国的一个民族统一时期。
()4.宋朝时期,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发展。
()5.元代北方蒙古族人迅速入侵我国,建立了元朝。
()6.我国明代是封建社会的完全成熟阶段。
()7.唐朝的酒文化是由民间发展起来的。
()8.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
()9.明代是我国的一个开放时期。
()10.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时期。
()三、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谈谈你对唐诗宋词的理解。
3.简述一下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
4.简单叙述一下中国历史上长城的作用。
5.谈谈你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变革的看法。
四、下面的材料是三个历史人物的成就,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1)马可波罗,出生年代:1254年,死亡年代:1324年,成就:意大利旅行家、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91084e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c.png)
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题目一:简答题(共20分)1. 革命初期的中国军事政治大事件有哪些?(5分)a. 南京政权的建立b. 清朝政权的覆灭c. 北洋政府的成立d. 辛亥革命的胜利2. 近代中国四大传媒革命有哪些?(5分)a. 电报的传入b. 印刷术的普及c. 电影的出现d. 广播的兴起题目二:史实分析题(共30分)1. 描述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及影响(10分)起因:五四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以及对列强在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经过:五四运动开始于北京的抗议活动,之后蔓延至全国范围。
学生们组织抗议游行、罢课等形式,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进行政治改革和民主化。
影响: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革命化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社会觉醒和民主思潮的兴起。
五四运动后,爆发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和左翼革命,对中国的民主化和国家独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文化发展: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运动中,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倡导新文化运动。
他们主张以科学、民主为基础,以自由、平等、人权为价值,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现代化迈进。
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现代诗歌、新戏剧等,为中国文化变革打下了基础,并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
思想解放、知识解放的倡导,为中国的思想界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为中国的现代文化奠定了基石。
题目三:论述题(共50分)请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50分)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分别发生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
这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伐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为了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政权的革命合作。
国共两党共同组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农民运动,实现了工农合作,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北伐战争中,国共合作的成功推翻了北洋政府,并建立了南京中央政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
九年级历史2023年上半年中考模拟免费试卷完整版
![九年级历史2023年上半年中考模拟免费试卷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1a0f8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9.png)
选择题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考古发现能为传说提供佐证。
根据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如图),我们能推断出下列炎黄传说中,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A.炎帝教民种植五谷B.炎帝能制作陶器C.黄帝能制造船只D.黄帝时期乐官制作音律【答案】D【解析】骨笛属于乐器,故说明D具有一定可信度。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所以D符合题意;五谷、陶器、造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选择题历史学家杨宽在《先秦史十讲》一书中指出:“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A.郡县制推动了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C.三公九卿制促进西周经济的繁荣D.中央集权制度使君权更加集中【答案】B【解析】根据“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可知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
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B符合题意;西周时期还没有郡县制、三公九卿、中央集权制度,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佛兰科潘认为:“文化交流的活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为信仰的扩散敲开了大门”。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郑和下西洋B.丝绸之路C.北魏孝文帝改革D.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据题干“文化交流的活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为信仰的扩散敲开了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运到欧洲。
(完整)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及答案
![(完整)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13f40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d.png)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及答案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资阳物繁多,各类地面物保护点1116处,馆藏物3816件,属国家一级物的是()A、西周牛头兽面铜儡B、五代仁英千佛瓶、东汉榜题画像石棺D、明代仇英山水横幅绢画2、下列关于《九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书于东汉初期B、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数学专著、记载了圆周率的值为 3.1416D、记载了许多领先于世界的数学成就3、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①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②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欧洲五百年③唐代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④西汉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②③④D、①③④4、为“陈毅故居”亲笔题名的是()A、毛泽东B、周恩、邓小平D、江泽民5、下列各县、市、区中,属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石刻)艺术之乡”的称号是()A、雁江区B、简阳市、安岳县D、乐至县6、下列先项正确的是()①《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②“麻佛散”和“五禽戏”为汉代医学家华佗所创③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系清朝李时珍所著④郦道元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A、①②③B、②③④`、②③D、①②③④7、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场战争D、邓世昌是鸦片中的民族英雄8、“东沟海战天如黑,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从中呼杀贼”。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9、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射成功③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④1999年,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升上太空⑤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上太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①②⑤③D、①②③④⑤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②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枚金牌③乒乓球是我国体育首先走向国际夺冠的项目④20世纪90年代以,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⑤《863计划纲要》涉列八大领域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②③④D、①③④11、首先成功地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海上线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哥伦布D、麦哲伦12、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首先出现在()A、美国B、英国、意大利D、荷兰13、下列关于美国内战和美国独立战争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两次战争发生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B、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D、都是资产阶级革命14、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A、1945年和1989年B、1945年和1990年、1947年和1991年D、1948年和1992年二、材料题(15分)1、“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9df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e.png)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部分共50分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典”亮中国,“籍”取力量。
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在字里行间汲取思想智慧。
我们可以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中汲取的智慧是( ) A.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B.崇尚“自然”,主张“无为”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D.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法治”3.《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请侯畏惧。
”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影响4.入选“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
这一遗址的挖掘有助于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A.西域B.西藏C.台湾D.青海5.某年级举办主题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展览,下面能入选的图片是( )A.张骞出使西域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盛世滋生图》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以下四个关于科举制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隋文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B.唐朝唐太宗创立殿试,亲自来面试考生C.宋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清朝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格式为八股文7.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A.12世纪后期B.12世纪70年代C.13世纪初期D.13世纪70年代8.济南市按察司街北起大明湖路,南至泉城路,长790 米。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条街道名字的出现应该不会早于( )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9.“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九年级历史下期中考模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2023年陕西)
![九年级历史下期中考模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2023年陕西)](https://img.taocdn.com/s3/m/d05a769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2.png)
选择题“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 秦、汉B. 隋、唐C. 宋、元D. 明、清【答案】D【解析】根据“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权战胜相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选择题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A. 辛亥革命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 工农红军长征D. 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辛亥革命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社大,对中共成立定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工农红军长征是在1934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在1937~1945年,时间也不符,故D项错误。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按此理解,下列属于“制度的反应”的是①百日维新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③共产党成立④第一次国共合作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①百日维新,提倡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发展资本主义。
属于制度的反应。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是资本主义建立的政权,属于制度的反应。
③共产党成立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属于组织的反应。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属于观念的反应。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3505452e3f5727a5e96209.png)
九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来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盐城沿海风力发电项目体现了“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下列人物中强调这一观念的有①孟子②商鞅③毕升④宋应星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14.穿越时空,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官员,下列事件中你不可能遇到的是A、为皇帝起草“推恩令”诏书B、为张骞出使西域送行C、送儿子去太学攻读儒家经典著作D、听说司马迁在写《资治通鉴》15.“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A、都江堰B、长城C、赵州桥D、大运河16.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又将来临,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复习迎考。
通过公开公平地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中国自古有之。
科举制度自创立以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文帝时期B、唐太宗创立了殿试和武举C、明朝科举考试范围仅限四书五经D、戊戌变法时废除了科举制17.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们自然想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南宋18.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
这是为了纪念A、鉴真B、郑和C、哥伦布D、郑成功19.乾隆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自夸平生有“十全武功”。
下列事件中属于他的“十全武功”的是①设军机处,加强皇权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④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小华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的知识点中搭配错误的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左宗棠——收复新疆C、李宗仁——平型关大捷D、彭德怀——百团大战21、右图是纪念我国近代一件大事的纪念章。
全国2023年九年级下册历史中考模拟免费试卷完整版
![全国2023年九年级下册历史中考模拟免费试卷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5a67f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9.png)
选择题孟德斯鸠在评价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下列对于该制度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内命题B.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终于辛亥革命期间C.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机会D.扩大了中央政权统治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打破了豪门大族世袭垄断的局面,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D符合题意;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内命题是明朝的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A;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时期,结束于辛亥革命期间,与材料体现的内容不符,排除B 科举制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不是绝对公平的机会,排除C。
故选D。
选择题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
下列是儒、法、墨、道四家学派的观点主张,其中属于法家学派的是A.关注社会——构成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B.关注国家——创造治国理念:公平、公开、公正C.关注人生——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D.关注文化——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法家主张“法不阿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材料“创造治国理念:公平、公开、公正”相符,B符合题意;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是无等级无差别的爱,由于材料“构成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相符,属于墨家学派,A不符合题意;道家主张“齐物”“逍遥”,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与材料“—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相符,属于道家学派,属于道家学派,C不符合题意;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孔子主张“舍生取义”,与材料“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相符,属于儒家学派,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选择题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a6dfef551810a6f52486ab.png)
九年级中考模拟题四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B、C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15分)。
1.旧瓶装新酒是新思想兴起的一种最要方式。
14世纪以后,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新的思想和精神指的是:A.科学思想B.人文精神C.反宗教思想2.他是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提倡天赋人权,他的思想成为法国大节命的重要原因和和资产阶级追求的目标之一。
他是A.牛顿B. 路德C.伏尔泰3.右图中人物的主要功绩在于A.发现了美洲B.绘制了世界地图C.将黑人贩卖到美洲4.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体制纷纷建立起来,英国确立了A.君主立宪制B. 共和制C. 联邦制5.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 西藏和平解放C.香港、澳门回归6.科学技术对人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使得该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这一世纪指的是A.18世纪B.19世纪C. 20世纪7. 19 世纪面对工业文明大潮,,不同国家做出了不同的响应。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作出表率作用的是:A.印度B.海地C.日本8.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作出了不同的探索,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A.林则徐B.魏源C.孙中山9.湖北武汉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右图相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10.每周一,当我们升国旗,唱国歌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时,我们应该马上想到哪一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抗日战争11.它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它”是指: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漫画有时能够形象地反映某一历史事件和特征。
对右图理解有误的是:A.反映了美苏争霸的形式B.它发生在冷战时期C.导致二战的爆发1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抗美援朝取得胜利A BCC.三大改造完成14.它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刨造”,它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2024年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及解析
![2024年初三历史模拟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cd3d4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9.png)
初三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史上,哪个朝代首次实现了大一统?()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2. 下列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描述,正确的是?()A. 推行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开设进士科,选拔人才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是?()A. 郑和七次下西洋B. 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C.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提高明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D.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经过了好望角4.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描述,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发生在16世纪的中国B.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C. 文艺复兴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D. 文艺复兴主张回到古代的生活方式5. 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描述,错误的是?()A.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B.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C.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D. 法国大革命没有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6. 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B.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C. 工业革命使手工业成为主导D. 工业革命没有改变世界的面貌7. 下列关于冷战的描述,正确的是?()A.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B.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实行了计划经济C.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多极化时代D. 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是两个重要的军事集团8. 下列关于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二战后,世界进入了单极化时代B. 二战后,联合国成为唯一的国际组织C.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D. 二战后,世界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9.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上半期B.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 明治维新后,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没有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10. 下列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叙述,错误的是?()A.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B. 1945年,苏联红军攻占了柏林C. 1945年,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D. 1945年,德国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0dab5b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3.png)
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正确答案)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唐朝时期,实行的一项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正确答案)
D. 世袭制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 林则徐
B. 魏源(正确答案)
C. 严复
D. 康有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A. 萨拉热窝事件(正确答案)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马恩河战役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A. 整顿银行体系
B. 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D.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正确答案)
下列哪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正确答案)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转折点性的战役是?
A. 斯大林格勒战役(正确答案)
B. 诺曼底登陆
C. 莫斯科保卫战
D. 珍珠港事件
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上的重大突破?
A.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正确答案)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日建交
D. 中美建交
下列哪项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A. 推行农奴制
B. 建立近代化海军(正确答案)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废除农奴制。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上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上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60227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7.png)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火烧圆明园D. 甲午战争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渊D. 李治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A. 陈胜吴广起义B. 黄巾起义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A. 曹操B. 孙权C. 刘备D. 周瑜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
()3.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
()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2. 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
3. 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的著作《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
4. 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之作。
5. 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2.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3. 简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 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的主要成就。
5.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分析唐朝的“贞观之治”对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3. 分析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对中外交流的影响。
4. 分析清朝的“康乾盛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023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2023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带参考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2fd3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4.png)
选择题《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将广的国土划分为若于行政区,每一行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下列远项符合这一描述的是()A.西周推行分封制B.秦朝推行郡县制C.两汉实行郡国制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等可知这一重大举措是秦朝推行郡县制。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选择题如下图是两位航海家,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共同意义是()A.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答案】B【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哥伦布和郑和,分别与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有关。
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道路,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与新航路开辟有关,但是与郑和下西洋不符合,排除。
故选B。
选择题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纺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
这说明()A.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C.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答案】A【解析】由材料“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纺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可知,日本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大幅增长,这体现了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所以A项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c39e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c.png)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甲午战争B. 中法战争C. 抗日战争D. 鸦片战争2.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第一个宣布独立的省份是?A. 江西B. 湖南C. 湖北D. 广东3.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D. 国民党政府的腐败A. 陈独秀B. 鲁迅C. 胡适D. 周恩来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A. 1921年B. 1922年C. 1923年D. 1924年A. 平型关大捷B. 百团大战C. 淞沪会战D. 台儿庄战役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期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50年10月1日C. 1949年9月1日D. 1950年9月1日A. 钱学森B. 邓稼先C. 杨振宁D. 光9.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年?A. 1971年B. 1972年C. 1973年D. 1974年10.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年份是?A. 1977年B. 1978年C. 1979年D. 1980年A. 北京B. 上海C. 深圳D. 广州12.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哪项国际体育赛事?A. 奥运会B. 世界杯足球赛C. 亚运会D. 世界田径锦标赛13.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是在哪一年?A. 2012年B. 2013年C. 2014年D. 2015年A. 李政道B. 杨振宁C. 屠呦呦D. 钱永健A. 北京B. 武汉C. 上海D. 广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
()17. 鸦片战争是因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而引发的。
()18.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
()19. 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中国进入民主共和时期。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fb9b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04.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消了郡县制。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恢复了井田制。
2. 下列关于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正确的是()A. 汉武帝实行了盐铁官营政策。
B. 汉武帝废除了郡县制。
C. 汉武帝恢复了井田制。
D. 汉武帝取消了分封制。
3. 下列关于唐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唐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唐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唐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4. 下列关于宋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宋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宋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宋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宋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5. 下列关于元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元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元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元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元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6. 下列关于明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明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明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明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7. 下列关于清朝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清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B. 清朝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C. 清朝时期,恢复了井田制。
D. 清朝时期,取消了郡县制。
8.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近代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B. 近代中国,实行了分封制。
C. 近代中国,恢复了井田制。
D. 近代中国,取消了郡县制。
9. 下列关于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现代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B. 现代中国,实行了分封制。
C. 现代中国,恢复了井田制。
D. 现代中国,取消了郡县制。
10.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科举制度。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bba8e852d380eb63946dc9.png)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
)1、刘强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看到题为“虎门销烟”的浮雕时,深深地怀念福建省一位近代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B. 林则徐C. 左宗堂D. 邓世昌2、200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呈现右图所示惨况是哪两国侵略者所为A. 英美B.英法C.美法4、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 韩燕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她抽到的文化知识试题是:“下列人物中选择19世纪70年代主张并率军收复除伊犁外新疆领土的是谁”。
韩燕答对了此题,她的正确答案是( )6、“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A、国共合作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8、“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达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的(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右图是一张纪念科学家侯德榜的邮票。
他的主要成就是(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D.研制“两弹一星”10、小华为“建军8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其中与纪念南昌起义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11、兴趣小组开设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最可爱的人”的网站,收录的人物中不包括( )①王进喜②黄继光③邱少云④焦裕禄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12、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九年级下册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九年级下册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4d277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e.png)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模)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2.“这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
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全球通史》对唐都长安的描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3.下面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A.宰相权力的削弱B.纸币的大量发行C.海外贸易的发展D.商标广告的出现4.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了A.早期文明的产生B.青铜文明的辉煌C.中外文明的交流D.中华文明的灿烂5.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下图所示农具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A.适于精耕细作B.便利防洪灌溉C.促进有秧移栽D.有利多种经营6.“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段材料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7.解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A.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对旧道德和旧文化进行彻底批判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8.苏格拉底说:“……它把权力交给所有公民,不需要国家统治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
一个国家应该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8afa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1.png)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品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
这主要反映了该画A.体现人文主义B.强调写意抒情C.宣扬宗教神权D.反对专制王权2.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7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C.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D.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3.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
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A.1688年宫廷政变B.《权利法案》颁布C.《独立宣言》发表D.《人权宣言》制定4.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共同成果是A.推翻了君主制度B.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推翻了殖民统治D.建立了共和政体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D.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6.《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发动了“雾月政变”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7.《英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1840年前后,“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中描述的“新的动力机械”是哪一位历史人物改进而成的?A.哥伦布B.牛顿C.瓦特D.爱迪生8.1840年前后,人们出行能够使用的新型交通工具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9.2013年3月18日,历史老师说:“今天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
湖南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题 (一)
![湖南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题 (一)](https://img.taocdn.com/s3/m/5d5a1f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d.png)
2024年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 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由此可见,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是( )A. 华夷有别,各有特色B.国家统一,发展巩固C.民族交融,形成华夏族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2. 历史图片做为一种凝固的历史记录,能够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下列图片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的生产工具 B.独特的陶瓷艺术 C.高超的手工工艺 D.先进的科技成就3. 宋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这与宋朝的哪一治国策略有关( )A.强化中央集权B.强干弱枝C.重文轻武D.分化相权4.某同学在学习明清时期历史时归纳出: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下列史实与他的结论相符合的是( )A.1684年设台湾府B.设宣政院C.设西域都护府D.建立行省制5.徐中约认为“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化政权……”,其中的“这场败仗”和“自强运动”分别是指( )A.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C.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戊戌变法6.学会归纳比较的方法可以培养历史素养,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比较,最合适的是( )A.都经过了长期的准备B.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7.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4d5c6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6.png)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A. 传播天主教的需要B. 西班牙葡萄牙完成中央集权C. 人文主义倡导的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D.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原因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故选D。
2.与“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等相关的古代先民是()A. 北京人B. 半坡人C. 河姆渡人D. 黄帝部落【答案】C【解析】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是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代表。
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C正确。
故选C。
3.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时期,中央政杈开始对新疆等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设置了()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西域都护【答案】D【解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开始对新疆等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4.鸦片战争时期,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 道光帝B. 光绪帝C. 康熙帝D. 咸丰帝【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1842年结束,当时皇帝道光帝,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5.2019年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表示,按照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将推进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立法工作。
中团的监察制度始创于秦朝,那么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 御史大夫B. 丞相C. 太尉D. 刺史【答案】A【解析】秦朝在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2019年初中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②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③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张骞、班超出使西城,所起作用的相同作用是()
①沟通了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的联系②促进了汉朝与西城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帮助西城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④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4.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5.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梅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告戒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唐玄宗登上皇位的一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7.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权,内除国贼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废除“二十一条”
8.“东方破晓映曙光,南湖龙腾涌激浪。
志逐大同指新路,旗摰马列引国航。
”下列对诗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9.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中国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0.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
”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国有企业的改革
11.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2.“为了共同的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
”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结论 ( )
A.英法德意策划慕尼黑阴谋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13.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③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④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华民族利益
A.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意义最深远的是()
A. 促进了美国经济复苏 B.促进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
15.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
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网络工程师
B.火车司机—电力工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生物专家
D.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工程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举一例“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活动。
(2分)
(2)依据材料二,说说为什么“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2分)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时代精神是什么?(4分)
17.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皆为非法。
”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
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初中历史教材
(1)材料一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2分)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在1789年的这一天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4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2分)
18.20世纪的欧洲,浮浮沉沉,是世界的焦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一战中胜利的协約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召开了巴黎和会。
材料二1929 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材料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动之中。
(1)材料一的巴黎和会签订的主要条约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它“奠定了战后的和平”? (2 分)
(2) 材料二所说的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对世界政治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4 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美、英、苏等国为共同对付德、
日法西斯侵略,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