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中国的地理因素
秦朝的历史地理与地理环境
秦朝的历史地理与地理环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统一的初期时期。
秦国是先秦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之一,通过少数民族秦族崛起,最终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
一、秦朝的历史地理背景秦朝的历史地理背景是指该朝代建立之前的地理状况和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的中国处于分裂状态,由六个大的诸侯国掌控,互相争斗,频繁发生战争。
秦国作为其中一个诸侯国,通过出色的统治、改革和征战,逐渐崛起为强国。
二、秦朝的地理环境1. 地理位置:秦朝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
它的疆域横跨现代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等地区,其中以陕西为中心。
2. 自然地理:秦朝的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复杂,主要由高山、河谷和戈壁滩构成。
以秦岭为界,东部为丘陵和平原,西部为高山峻岭,地形起伏较大。
同时,黄河、渭河、长江等重要河流穿越秦朝的边界,为国家运输和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
三、秦朝统一中国的地理优势秦朝统一中国的地理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地理接近:秦国位于六个诸侯国的中心位置,与其他诸侯国接壤,这为秦国统一中国提供了便利。
秦国可以借助地理接壤之便,先后吞并了其他诸侯国,逐渐扩大了疆域。
2. 军事优势:秦朝的地理环境给予了秦国军事优势。
西面的高山和峻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天然屏障,有效保护了秦国的边疆安全。
同时,秦岭的地势也阻隔了其他诸侯国对秦朝的侵略,使得秦国有更多精力专注于对内的统一。
3. 丰富资源:秦朝所辖的地域范围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陕西的盆地和平原适宜农业,渭河和大量的支流提供了灌溉和运输的便利;山区则富含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和煤矿等,为秦朝的冶铁业和军事建设提供了基础。
总结:秦朝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崛起并统一中国的。
其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紧邻其他诸侯国,地理优势使得秦朝可以借助相对便利的地理位置,更好地进行统一和征战。
同时,多样的地形地貌和资源分布也为秦朝的农业、军事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秦朝的历史地理和环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地理因素的作用。
秦统一天下的原因
秦统一天下的原因?关于秦灭六国,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的描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秦能扫灭六国,得志于天下,主要是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秦人坚忍尚武的性格。
人的性格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同样民族的性格决定了国家的走势。
但民族的性格也不是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而是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民族亦是如此,秦人在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在其与戎狄的不断战斗中,铸就了尚武不屈的民族性格。
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秦人强于性格而非体魄。
在艰苦的战国众多鏖战中,秦军能够在并不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多次通过持久战最终胜出,秦人强悍坚忍的性格均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9课秦统一中国
大大地赚了一笔之后,孔虚带着赚来的_圆__形__方_孔__半_ 两 钱, 决定到南方去做生意,这时,又有商人向他借钱,于是他 用__小__篆__(字体)写了借据。
30岁 33岁
秦秦 孝始 公皇
嬴 政
39岁 42岁 50岁
回继 到承 秦王 国位
开荆 始轲 统刺 一秦 战王 争
天巡 巡 下游 游 统博 死 一浪 于 称沙 沙 皇遇 丘 帝刺
评价人物的原则与方法: 1.客观公正 2.一分为二 3.判断功过
作业:由评价秦始皇, 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小结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
3.从陕西省省会西安到吉林省省会长春的旅游路线,被称为“ 始皇帝— —末代皇帝”游,末代皇帝指的是清朝逊帝、“伪
C 满洲国皇帝”溥仪。始皇帝指的是( )
A.禹 B.启 C.秦始皇 D.黄帝
4.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李辰杨《秦始皇传》
拓展思考:如何评价秦始皇?
1.时代大势
BC1600
BC771
东周
BC475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BC207
秦朝
BC2070
BC1046
BC770 BC356 BC221
BC202
汉朝
AD220
1岁
3.个人奋斗
生 于 赵 国 邯 郸
2.统一之路
秦 襄 公 受 封
9岁 13岁
课堂小结
目的: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巩
①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用文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背景介绍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原名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建立起秦朝的君主。
他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无与伦比,被称为天下第一君主。
二、秦国崛起1. 秦国的地理位置与优势:秦国位于中国的中部,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2. 法家思想的推动:秦国采纳并推广法家思想,实施集权政治,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法律体系,提高统治效率。
3. 司马迁的支持:史书《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秦始皇的秘书,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统一六国的支持,对秦国的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秦始皇的实施举措1. 统一文字和货币: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和货币,消除六国间的壁垒,提高统一后的管理效率。
2. 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以保卫边疆安全,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3. 修建陵墓和兵马俑:为了延续统治的永恒,秦始皇修建了壮丽的陵墓和世界闻名的兵马俑。
四、推动统一六国的原因1. 内外因素交织:六国间的战乱和内斗削弱了他们的实力,为秦国统一创造了机会。
2. 统一兵器和军队: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的兵器和军队,提高了战斗力,为统一六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 统一法律体系:秦国实施的法家思想和统一的法律体系,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社会秩序,使国家更加稳定。
五、统一六国的影响1. 统一文字和货币:统一了文字和货币,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2. 简化行政区划:对六国行政区划进行整合,减少了纷杂和复杂,提高了行政效率。
3. 推动中央集权:秦始皇的统一六国推动了中央集权,为中国以后的王朝建立了基础。
六、秦始皇的遗产秦始皇虽然统一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的政策和举措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法家思想和统一举措为后代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七、总结秦始皇的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他通过推行法家思想、统一文字和货币、修建万里长城等举措,成功实现了统一六国的目标。
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可估量,为后代的统一王朝打下了基础。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学案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上)知识点一秦的统一(一)完成统一1.背景(1)客观条件①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③地理位置: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2)主观条件①励精图治:秦王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②商鞅变法: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③策略得当: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
2.过程(1)秦朝建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14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构图解史】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二)巩固统一1.政治——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皇帝制度: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
嬴政自称“始皇帝”。
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2)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构图解史】秦朝中央官制(3)地方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特别说明】郡县制不是秦始皇首创:郡县制萌芽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就已经建立起县制;秦朝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
【轻巧识记】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文化(1)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
(2)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
(三)统一的影响1.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一)秦统一六国1.统一条件(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①思想: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②心理: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③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为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
④政治:诸侯兼并,完成局部统一。
(2)主观条件——秦国强大①地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政治: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经济: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站,国家日益强盛。
④外交:远交近攻⑤理论基础:法家思想2.统一过程①远交近攻,相继灭掉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
②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③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统一的历史意义:①国家版图: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②政治制度:秦朝确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③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措施1.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确立皇帝制度:①内容:嬴政自称“始皇帝”,是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②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中央官制:创立三公九卿制①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秉承皇帝,统领百官;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②九卿: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的卿,泛称“九卿”。
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③廷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
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廷议是原始民主传统的延续。
(3)地方:推广郡县制①原因: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教训②内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
分化瓦解策略
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分化瓦解敌国 联盟,削弱敌国实力。
积极防御策略
加强边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确 保国家安全。
02
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
消灭六国时间线与战役
时间线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 动灭六国之战。
战役
包括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战争。其中,秦灭韩之战、秦灭赵之 战、秦灭魏之战、秦灭楚之战、秦灭燕之战、秦灭齐之战是统一六国过程中最 为关键的几场战役。
THANKS。
文化艺术领域成就
雕塑艺术的繁荣
秦朝时期,雕塑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兵马俑等雕塑作品代表了当时 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建筑艺术的成就
秦朝的建筑艺术也达到了很高水平,阿房宫、长城等建筑体现了秦朝 建筑的雄伟与壮丽。
文学艺术的进步
秦朝的文学艺术也有一定进步,出现了《吕氏春秋》等具有较高文学 价值的作品。同时,民间文学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设立郡县与官吏
秦朝在西南地区设立了蜀郡、巴郡等地方行政机构,并派遣官吏进行治理和管理,加强了 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长城修建及其战略意义
长城的修建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将原先分散的长 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战略意义
长城的修建对于保障秦朝边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 地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和骚扰,保护了内地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同时,长城也成为了秦朝对外扩张和防御的重 要战略支点。
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措施
01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 励农业生产。
02
实施土地制度改革,承 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 买卖。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知识要点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知识点1秦的统一1.统一条件(1)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经济需要: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地理条件: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4)个人条件: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5)综合国力: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统一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3.巩固统一的措施(1)军事方面①南方:征服了(五岭以南)越族地区,设置(海南、桂林、象郡)三郡。
②西南: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③北方: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北方诸侯国旧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2)政治方面:采取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皇帝制度建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虚设)。
九卿:丞相之下设置的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特点: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权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郡县制(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有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补充: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3)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4.疆域范围: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5.统一的影响(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秦为何能统一中国的原因试析
秦为何能统一中国的原因试析秦为何能统一中国的原因试析公元前221年,在东方的大陆上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封建帝国――秦。
那么,在秦的统治者成功建立这个帝国的背后,究竟有着哪些原因呢,在本文中,将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秦之所以统一全国,建立起这样一个全新的庞大的帝国的原因。
“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越地理环境;“富国强兵”的商鞅变法;始皇登基后的一系列适宜的策略等,是大秦帝国一统天下必不可少的要素。
【关键词】地理优势;商鞅变法;战略规划;组织制度;水利防御工程;军事资源目录一.引论 (1)二.俯视群雄-论秦统一六国的地理优势 (1)三.商鞅变法-秦军虎狼之师的起点 (1)四.始皇的奇智异策 (2)五.结语 (2)一、引论对于大秦帝国的一统六国的原因,从秦灭亡后至今的历史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可谓是分析之深透。
他们大多是以主客观分析,或者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来分析。
但归根究底,大秦帝国一统六国可归咎于这几个:秦国自然地理环境;商鞅变法;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希望统一安定;六国战略决策的失误等。
这些是一千多年来历史学者通过考究、推论、分析和探讨得出来的,这肯定是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和认识到――秦统一六国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的确,上面几个方面几乎已经是秦统一的所有原因了。
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七国之间力量最弱的就是处在西边的秦了,不仅仅是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受到匈奴羌狄等的骚扰,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文明落后、综合国力弱。
所以一直受到其他六国的欺负,甚至连当时的中原聚会也没有资格参加。
而且,当时七国都处在同样一个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及客观条件是一样的;七国都进行了大大小小的社会改革,君主都想国富强兵以致一统天下,及主观条件是差不多的。
那为何独独是春秋战国初期实力最弱的秦统一了天下?所以,在本文中我将在前人的观点上进行再一次的探讨。
二、俯视群雄――论秦统一六国的自然地理优势秦,很多学者在研究其在统一六国前的社会情况多称为“西秦”来与后来的大秦帝国相区别。
地理与历史学:历史事件与地理背景
地理与历史学:历史事件与地理背景地理与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探究历史事件与地理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
历史事件是人类社会长期演进的产物,而地理背景则为历史事件提供了舞台和条件。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案例,说明历史事件是如何受到地理背景的影响以及地理背景如何塑造历史事件的发展。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与地理条件"万里长城初得一瓦,地理因素造就了伟业"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然而,秦始皇的统一并非仅仅是军事手段的成果,地理条件的优势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的地理条件决定了秦始皇得以通过修建万里长城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长城作为一项千年古老的防御工事,起到了连接边疆地区、确保统一和安全的重要作用。
长城的修建依托于中国的地质地形条件,穿越了山脉、河流和峡谷,形成了壮丽而雄伟的人工构筑物。
这个地理因素不仅提供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略依据,还为后世统一中国的各个朝代提供了重要的遗产。
二、拿破仑征战欧洲与地势影响"英国离我们很近,但我们却越过大洋攻击了沃特鲁"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才能,被誉为军事天才。
然而,在他征战欧洲的道路上,地理背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拿破仑发动过很多场战争,尤其是对英国的进攻被认为是他失败的关键。
尽管法英两国之间仅有英吉利海峡相隔,拿破仑却未能成功渡海进攻英国。
这是因为英吉利海峡湍急的潮流和变幻莫测的天气条件对法军进攻构成了巨大的障碍。
相反,拿破仑选择了攻击欧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如意大利半岛和东欧等。
这些地区的地势条件复杂,河流纵横交错,为拿破仑的战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他巧妙地利用地形,迅速调动兵力,占领并控制关键地域,从而取得了多次胜利。
三、美国独立战争与地理环境"不失为一片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土地"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秦统一中国知识点
七年级秦统一中国知识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始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点必须被七年级的学生们所掌握。
一、秦国的崛起1.地理环境:秦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带。
因其地形险峻,易守难攻,逐渐成为周边势力的中心地带。
2.政治制度:秦国采用郡县制地方政权,将国家地方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县和郡,由郡守和县令负责管理。
二、六国争霸与秦统一1.六国争霸:春秋战国时期,六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使得地方政治势力紊乱,无法有效统治。
2.秦统一:秦始皇通过各种手段,如削藩、灭国、修筑城墙等,最终完成了秦国力量与其它六国的对抗。
秦史本《史记》称之为“扶苏,呂不韋,张丞相,驷车战,十二食采葛之士,天下大定。
”三、秦统一后治理与法家思想1.治理方法:制定秦律,设立三公九卿来管理朝纲、地方行政、军事纪律等各个方面的事务。
2.法家思想:秦朝是法家思想倡导者的统治时期,法家思想成为了秦朝的国策之一,旨在增强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秩序。
四、秦始皇1.政治成就:将六国的政治制度统一为郡县制,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
2.文化建设:兴建天下、南北朝廷,修造灵渠、大运河、高熙陵等历史名胜,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秦末民变和秦灭亡1.民变:秦末发生的农民起义和各方势力的反秦措施,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
2.灭亡原因:秦朝在统一国家、扩大领土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就,但政治制度严厉、民生疾苦、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了其灭亡。
六、秦朝的影响与意义1.统一国家:秦始皇通过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社会得以实现整体化的统一。
2.文化遗产:秦朝推动了中国书法、绘画、建筑和墓葬艺术的发展,使得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秦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阶段,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秦朝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秦朝的地理与自然环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和灭亡都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地理与自然环境是其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本文将对秦朝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位置秦朝的统一是在战国时期完成的,它的发源地在今天的陕西省一带。
秦朝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远,位于中国北方的内陆地区。
这种地理环境相较于沿海地区更加贫瘠,交通不便,但同时也让秦朝在政治、军事上具备了一些优势。
二、地形地貌秦朝的地形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秦岭、华山等山脉纵贯整个秦朝的疆域,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也为秦朝提供了一定的防御措施。
此外,黄河、渭河等河流蜿蜒穿过秦朝的领土,为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
三、气候条件秦朝的气候条件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昼夜温差较大。
由于秦朝地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所以降水相对较少,干旱少雨是其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
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对统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自然资源秦朝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相对贫瘠的自然资源。
与沿海地区相比,秦朝缺少水源、矿产资源等。
然而,秦朝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可以掌握黄河流域的农业资源,充足的农田资源为秦朝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此外,秦朝的地理环境也滋养了众多的精英人才,为秦朝的兴起提供了人力资源。
总结起来,秦朝的地理与自然环境在其兴起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秦朝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远,但其山川和河流为秦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另外,秦朝也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虽然地理和自然环境对于秦朝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但秦始皇等秦朝统治者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成功地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秦朝兴起的强大动力。
秦朝的兴起和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地理与自然环境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秦为何能统一中国的原因试析
秦为何能统一中国的原因试析【摘要】公元前221年,在东方的大陆上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封建帝国——秦。
那么,在秦的统治者成功建立这个帝国的背后,究竟有着哪些原因呢,在本文中,将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秦之所以统一全国,建立起这样一个全新的庞大的帝国的原因。
“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越地理环境;“富国强兵”的商鞅变法;始皇登基后的一系列适宜的策略等,是大秦帝国一统天下必不可少的要素。
【关键词】地理优势;商鞅变法;战略规划;组织制度;水利防御工程;军事资源目录一.引论 (1)二.俯视群雄-论秦统一六国的地理优势 (1)三.商鞅变法-秦军虎狼之师的起点 (1)四.始皇的奇智异策 (2)五.结语 (2)一、引论对于大秦帝国的一统六国的原因,从秦灭亡后至今的历史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可谓是分析之深透。
他们大多是以主客观分析,或者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来分析。
但归根究底,大秦帝国一统六国可归咎于这几个:秦国自然地理环境;商鞅变法;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希望统一安定;六国战略决策的失误等。
这些是一千多年来历史学者通过考究、推论、分析和探讨得出来的,这肯定是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和认识到——秦统一六国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的确,上面几个方面几乎已经是秦统一的所有原因了。
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七国之间力量最弱的就是处在西边的秦了,不仅仅是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受到匈奴羌狄等的骚扰,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文明落后、综合国力弱。
所以一直受到其他六国的欺负,甚至连当时的中原聚会也没有资格参加。
而且,当时七国都处在同样一个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及客观条件是一样的;七国都进行了大大小小的社会改革,君主都想国富强兵以致一统天下,及主观条件是差不多的。
那为何独独是春秋战国初期实力最弱的秦统一了天下?所以,在本文中我将在前人的观点上进行再一次的探讨。
二、俯视群雄——论秦统一六国的自然地理优势秦,很多学者在研究其在统一六国前的社会情况多称为“西秦”来与后来的大秦帝国相区别。
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
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随着历史的长河,许多国家都面临过统一的挑战。
在中国的历史中,统一国家一直是一个重大主题。
自秦统一六国至今,中华民族一直饱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祖国的统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
第一,经济和贸易。
经济和贸易因素在国家统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和贸易交流经常会引发战争,但也可以促进统一。
例如,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各国之间的贸易频繁,但也存在着经济和地理壁垒,阻碍了统一。
而在现代,经济一体化和贸易便捷使得国家统一的前景更加明朗。
第二,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的稳定与合理也是国家统一的关键。
一国统一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系统来管理国家事务,并确保各个地区的利益平衡。
在历史上,多个王朝的更替和政治斗争经常会导致国家分裂。
而在现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政权稳定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三,民族与地理因素。
民族和地理因素是影响国家统一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民族多样性和地理辽阔使得统一变得更加复杂。
不同地域的文化、语言和宗教差异会导致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加之地理上的山川河流,也使得统一难度加大。
然而,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和政治整合,中国人民在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感的感召下,使得国家统一成为目标。
第四,外部势力。
外部势力是影响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上,中国面临过外国入侵和割据势力的威胁,给国家统一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拿近代历史来说,清朝时期中国面临列强的侵略,南北分裂使得国家陷入动荡。
然而,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和国际关系的改善,中国逐步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
第五,文化和意识形态。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也会影响国家统一的进程。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体系,这也是中国统一的一大挑战。
在历史上,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冲突导致了国家的分裂。
然而,在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提出为国家统一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共同目标。
综上所述,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多种多样。
初一上册历史秦统一中国知识点预习
初一上册历史秦统一中国知识点预习一、秦国的崛起与秦始皇的统一历史上,秦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它在战国时期崛起,并最终实现了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
秦国崛起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最终凭借着强大的武力与政治手段,成功统一了中国,由此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二、秦国的建国与背景秦国建国起初并不强大,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边缘国家。
但是,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秦国逐渐壮大起来,最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秦国之所以能够崛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原因:1. 地理因素:秦国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势险要,易于防御,使得其能够在战乱频繁的时期相对安定。
2. 社会因素:秦国的社会制度相对封建的其他国家来说更加集中和专制,这种制度使得君主有更强的统治力,并能集聚大量的资源用于军事扩张。
3. 经济因素:秦国位于黄河流域,这里的农业非常发达,秦国能够依靠农业发展壮大经济,提供农民作为兵源和税收来源,为秦国的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秦国的重要变革与政策秦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与政策,这些变革和政策对于秦统一中国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酝酿变革:秦国在崛起之前,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酝酿性变革,为之后的统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政权更迭:秦国的几个重要政权更迭,威胁逐渐被消除,统一中国的条件逐渐成熟。
3. 法家思想的运用:秦国当时采取了法家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秦国的统治能力。
4. 长城的修建:为了防御外族侵袭,秦国开始修建长城,这是后来万里长城的雏形,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保障。
四、秦始皇的统一秦始皇是秦统一中国的重要人物,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实现了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主要措施和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军事征战:秦始皇大力加强了军事力量,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逐步消灭了其他的七个诸侯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陆。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与原因公元前221年,秦朝首席宰相李斯在秦始皇的命令下颁布了《吕氏春秋》,作为新中国的治理法典。
作为统治者,秦始皇不仅注重法律,更注重改革,他积极推进各项政治和经济改革,使秦国成为古代中国第一个形式上的大一统国家。
此次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和原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自春秋时期以来,中原地区存在着历史上著名的七雄之势,即齐、楚、燕、赵、韩、魏、秦。
这七个国家之间互相攻伐、相互联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政治局面。
唐朝著名书法家怀素曾经说过: " 伟大的帝国总是从小国家中崛起的,小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合作都可能促进这种崛起。
".换句话说,随着七雄之间的互相斗争和联盟,秦国逐渐成为了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国家。
尤其是在秦昭王、秦穆公、秦孝公三位国君的刻苦耐劳和睿智决断下,秦国得到了强大的发展和统一的可能性。
二、原因1.战争技术的发展正是因为秦国在战争技术、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秉持着进取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统治实践,它才能在整个中原地区凸显出来。
秦国在全国各个地方有完整的储备粮和军队基地,能够获得足够的优势在战争中取胜。
对于秦军而言,他们可以随时在各地部署袭击战术,迅速打击敌方的投降,令敌方恐慌退后,从而进一步扩大战果。
这样一来,秦国在征服战争中获得了致胜的关键。
2.统治体系和政治经济改革秦国国家制度和统治体系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变革,剔除了诸多劣迹斑斑的制度和现象,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建设和民众安居的政策和制度。
秦朝第一个建立了偏远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这样就更好地实现了地域的统一和对外政策的完善和加强。
在经济改革方面,秦农政策使之走向繁荣。
对于需要重点调动关注和激励的领域,秦王大力鼓励、赞成、引导、组织和掌握,因此统计数据显示,当时秦国的人口、财富、军事等方面,都呈现出非常稳健的增长态势。
这一直要到秦始皇被宫廷小人蒙蔽,强制推行"焚书坑儒"的政策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暂时停滞不前。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皇帝,他的名字和功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统一中国的壮举影响了几千年的历史进程。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是如何完成的?他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一统天下?本文从地理、经济、军事、文化、民生等多个角度来分析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探究这个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地理因素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地形复杂的国家,历史上的民族之间便形成了不同的地缘关系,各自独立发展。
在秦朝时期,六国距离接近,地形相对平坦,易于统一。
大秦国的首都在咸阳,这里北接戎狄,东南是强国楚国,西南有岷山之险,南面隔着几个小国。
秦国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既临交通要道,又与周边小国守望相助,形成了稳固的地缘优势,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因素秦朝建立时处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迅速,土地资源短缺,造成粮食不足和贫富分化问题。
秦始皇改革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他大力推行均田制,规定每个农民必须拥有相同数量的土地,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
此外,他推行“农丈制”,即根据地形和气候因素来安排耕种作物的种类和面积,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秦国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国库财富不断增加,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广阔的经济基础。
三、军事因素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军事手段既采用宽纵包抄策略,也借助了兵器制造和组织管理的优势。
秦国在打仗上采取“千里逐敌”的战斗方式,打败了各路敌军,发挥出了运筹帷幄之才。
同时,秦始皇推行征兵制,对各地兵役管理进行了一系列规定,为统一全国提供了可靠的士兵来源。
军事强势使秦始皇的统一行动更加便捷、顺畅,为国家建设和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四、文化因素秦朝时期,儒家思想盛行,秦始皇也是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之一。
他认为要想统一天下,必须打破地域隔阂和民族偏见,缩小民族文化差异,采用统一的文字和语言,从而使全国人民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秦始皇大力推行了史书编纂和文字标准化两项改革,先后制定了同文字、同法律、同尺度、同重量的规定,对统一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
秦朝的地理与领土
秦朝的地理与领土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原地区崛起的帝国。
秦朝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领土辽阔,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地理环境秦朝的核心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中部,这个地区将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半。
南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瓜分了长江和珠江两大美丽的流域。
北部则以黄河为主要河流,其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秦朝的首都咸阳(今陕西西安)位于陕西平原上,地势平坦,便于开阔的农田的建设,有利于粮食的生产与储存。
由于咸阳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好,秦朝的主要军事资源也集中在这个地区,以便更好地统治国家。
二、领土扩张秦朝的领土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大的,持续地进行军事扩张,不断吞并周围的小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就任国王后不久,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征服行动,将周边地区的领土纳入他的统治之下。
他的军队击败了项羽领导的楚国军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秦朝的领土在其最大的时期横跨了今天的中国东北、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
在秦朝的统治下,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秦朝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农业、水利、交通、军事等方面,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统一的进程。
三、地理与国家安全秦朝通过不断扩张领土来保护国家的安全,以确保其统治的稳定。
拥有广阔领土的优势使秦朝能够避免外敌的入侵,减少战争的威胁。
另外,秦朝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和防御措施,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他们修筑了长城,使边境线更加坚固,有效地防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同时,秦朝还发展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应对任何潜在的外部威胁。
秦朝还通过规划和发展交通网络来巩固国家安全。
他们修建了一系列的官道和运河,以加强内部的交通联系,方便快速调兵遣将,加强对领土各地的控制。
总结:秦朝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领土促进了其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地理条件的优越使秦朝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注意力集中在农业、经济和军事方面。
秦统一六国的地理因素分析
秦统一六国的地理因素分析
李香莲
【期刊名称】《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0)004
【摘要】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帝国,有很多有利因素.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地理因素的角度分析,秦占据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农业区,因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秦国的经济明显优于六国,加上秦地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易守难攻,使秦国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
【总页数】3页(P114-116)
【作者】李香莲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销售总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3
【相关文献】
1.秦统一六国中的地理因素再论 [J], 李娟娟
2.秦统一六国时的地理因素分析 [J], 刘丽
3.秦统一六国时的地理因素分析 [J], 刘丽
4.论秦统一六国大变局前后的和合思想形态
——以荀子、董子为中心 [J], 刘振英
5.论秦统一六国的物质基础和统一事业的完成——兼评《秦统一六国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J], 乌延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统一中国的地理因素秦朝立国虽短,但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它的统一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的确立,成为历代封建统治机构的基本形式。
秦的统一并不是偶然的,它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究其原因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作解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政策,及秦始皇个人才能等等。
然而地理环境对秦的统一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
它们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粗粗看地理环境对秦的饿统一没什么影响,但细细分析它的每个方面还是对秦的统一有着强劲的作用。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够成自然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地形,地貌,,水分,地势等等。
这些因素中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方面(地势,地貌),一个是微观方面(地形,水分)。
可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因素对秦的统一起着什么作用。
首先从微观中地形来看,秦地处与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有着优越的条件,该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肥沃,有着“天府”的美称,为秦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在古代社会人民对食物的依赖性是非常巨大的,特别在那个有着撕杀与拼命的战争社会中。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体现着这一道理。
可见这是秦统一的基础。
然而并不是只要物质基础就行,还需要一定的动力。
这个动力就是战马。
古代战争中都采取骑马战,因此某个国家马的数量多少与优良对各个国家战争成败有着先决条件。
秦地处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中山原广阔,水草丰美,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从微观中的水分来看。
水的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不但孕育着人类,也滋润着植物。
它是动植物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从秦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分析,它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区,有着充足的水源,为秦的农耕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促进了秦农耕业的发展。
然而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虽水很重要,但超过那个度就会带来洪水的泛滥,给百姓造成危害。
秦认识到这一点,便采取有利的措施。
秦大规模的兴修水利。
例郑果渠,都江堰,这些水利工程的建立不但有利与灌溉,而且也有利于防洪。
都江堰的修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它既消除除了岷江的水患,又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可见水分对秦的发展也起着作用。
最后从宏观中地势来看。
我国地势自西向东有高到低,可分为三个阶梯,秦处与第二阶梯,战国其余六国处于第三阶梯。
相比之下,秦比六国的地势都要高,这在某种程度使秦有着“易守难攻”的有利条件。
并且对秦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
古代帝王都对“高“非常崇敬,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有一种天下在我的眼中,天下是我的天下。
当今社会也喜欢“高”不喜欢低,例“高职位”“高学位”“高收入”等等。
虽说这不能说明问题,但却有着一种心理优势。
六国比秦所在地区低,自然而然就有一种心理畏惧:太难攻打了。
相反对秦民来说有着一种心理慰藉。
这个因素也极为重要的。
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民族,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它有着地域分布的特征,不同的地域分布有着不同社会文化环境。
可见社会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文化环境的表现是某种社会行为。
下面从秦民族,生活方式,文化三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分析对秦的统一有何作用。
秦所在地区处于我国的西部,而这里曾是西戎族生活生产的地区。
西戎族是一个强悍的民族,他们有一种“狼性”和“图腾”的特征。
狼是一种凶狠,凶猛,不怕死的动物。
而秦在在某种程度上,它得民族特性遗留有西戎族的特性,留有狼性。
为了统一,他们凶狠;为了“图腾”,他们不怕死,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支撑着秦,反作用与秦。
秦的西北部是广阔的黄土高原,拥有西北千里游牧区,他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以游牧为主。
游牧业的特点是集体生活,集体劳动,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而六国处于广大平原丘陵区,他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以农耕为主。
农耕业的生产对象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水田,每个人独自作好自己的事,从这反映出他们没有凝聚力,似一盘散沙。
古代战争最重要的是团结,他不看重个人是否具有超强的能力。
团结就是力量,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六国在这方面上劣于秦。
秦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分布在地三阶梯的六国有所隔离,从而也导致两个地区的文化差异。
相对来说秦比其余六国的文化要差。
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所生活的的地区找到一些原因: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楚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鲁国人;墨家思想创始人墨子,鲁国人等等。
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学说,重要的思想家都生活在六国所在的区域。
可见秦文化确实比六国要低,但这并不是弊处,反而却是益处。
因为在一个文化程度高的国家中,其国民的文化素质也会相对比较高,他们便会有自己的理想,会反抗君主的统治。
而素质低的国民,他们比较愚昧,落后,没有自己的主张,任凭他人指来划去,完全听从他人的指挥。
秦民的文化素质低,秦始皇就可以轻松的控制着国民来为自己服务,支配着自己的国民,而人民没有怨言。
这位秦的统一提供了人力基础。
从军事地理角度看秦统一中国的必然这两天阅读《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一书,阅读完发现仅从军事地理角度来说,秦国必将统一六国;该书研究了几千年来中国各个朝代在统一前所经历的战争史,发现只要任何一个军事集团占领了九大战略要地之三四个基本上就拥有了统一中国的军事地理资本;整个中国是一个不规则棋盘型,而在这棋盘中有九大战略要地,九大分为四角、四边和一中原;关中、河北、东南、四川为四角,占住此四角之一就能成就一方霸业;山西、山东、湖北和汉中为四边,守住这四边之一能成就一个独立王国,最后就是中原,谁最终夺得中原并能立住脚跟就能“王天下”;这本书很厚,阅读起来需要时日,但认真反思一下,觉得很有道理,就拿最近的毛泽东打败国民党的解放战争和三大战役而言,基本上都是在九大战略要地打得仗,保卫延安(控制关中、汉中一角一边)中原突围(占有山西、河北一边一角)、挺进大别山(山东一边)、淮海战役(东南取胜,学朱元璋建立明朝天下),毛泽东博古通今,对历史研究很深刻,他的指挥艺术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古代战争的启发;再反推到秦国统一之百年进程,发现秦国是占据了九大战略要地的五大要地后最终发起统一六国之战争,仔细分析看是否如此:秦国立国之本--关中平原,关中有函谷关、武关、散关和萧关四个要塞,中部有八百里秦川平原,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连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要地,在地势居高临下,这是中国第一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谁控制了关中就具备王天下的本钱,秦朝如此,隋朝如此,唐朝如此,所以为何十三个王朝建都都在此地;秦国第一扩张,先是商鞅收复河西,等于把关中的优势完整了,随后司马错征伐巴蜀,把第二战略高地四川握在秦国手中,使秦国可以顺江而下攻击楚国;第二次扩张白起奇袭楚国,掠地数十城,这等于把第三战略高地--汉中控制在秦国手中,汉中可是汉朝刘邦打天下的资本啊!第三次扩张,白起长平之战把山西收入囊中,利用山西威胁河北和中原地带,到秦昭王期间,秦国已经拥有关中、汉中、四川、山西两角两边,以及中原一部分,秦国象一只黑鹰张开两大翅膀把六国包围起来,战略九大要地控制了一半,这时的秦国已经完成战略统一中国的地理要素,地利因素具备了!那么再加上秦国历经变法百年,内部成熟和国力强盛,人和要素具备了,最后由始皇帝掌握天时一统天下已经成为历史不可阻挡的潮流!看完《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再阅读《大秦帝国》觉得秦国统一真是天命所归,人尽其力之结合啊!秦的地理优势,是中国各地当中最好的。
首先,秦地处边缘,边缘国家不容易遭到两面夹击,在战略上处于优势。
另外,当时华夏周边还有大量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被许多小部落占领着,向这些地方扩张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强有力牵制,有广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从春秋开始,齐,晋,楚,秦,真正称霸的都是处于边缘的国家。
地处中央的宋这些国家只能是小霸,他们被周围的华夏各国团团包围,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都必须顾虑后方被趁虚而入。
明显这些小国难以找到如四川这样的大块又容易占领的后勤基地。
秦的国土核心--关中平原易守难攻,有着险峻的山脉,关隘,黄河的层层保护。
攻打秦,简洁的道路只有函谷关。
这个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赵武灵王想攻秦,却发现如果要绕过太行山,山西高原,中条山,黄河的重重险阻,就必须从林胡,楼烦这些塞北游牧地区借道,其实也方便不了多少。
齐,楚虽然也处边缘,但其从边防线到首都是一片平原,容易从各处到达。
春秋末期楚国就被吴攻破都城,乐毅也可以带领各国部队,从多个方向进攻齐国,宽广的防线让齐楚难以防范周全。
在中国地图上,秦的地势高于其他国家,是第二阶梯,而其他国家属于第三阶梯。
按照孙子兵法,放在山上的石头,向下滚的时候,破坏力要比地面上的石头大许多。
所以地势高的地区比地势低的地区有优势,可以居高临下,轻松发动冲击。
秦也可以顺黄河之势运送后勤物资。
白起华阳之战,连续行军数百里赶到战场,而六国联军虽然也曾经攻破函谷关,楚也曾经翻越秦岭打到蓝田,但士兵因为一路上的边爬坡边作战,已经筋疲力尽了,后勤方面更是供应不上,结果不是被打败,就是自动退兵。
秦的地理优势,带来的是它面对东方六国的战略主动权。
其他各国,一旦开战,总是担心难以善后,因为大家都知道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一场大战过后是一个国家最虚弱,最需要休息的时候,也是其他国家进攻你的最好时机。
马陵之战,魏国被孙膑打的损失惨重,第二年就遭到商鞅的趁虚而入。
长平之战后,秦赵都很疲劳,但秦把一小批部队放在函谷关,其他人该干活的干活,该休息的休息去了,而赵国却不得不继续面对燕国的全面进攻。
所以,只有秦完全占有主动,可以随时自己决定战争的时间和地点。
几百年下来,其他各国越来越觉得疲倦,秦却越来越有精神。
统一之后,为了从关中出发统治东方,秦始皇把经过关隘的道路修的比以前好了,所以,秦的优势有所削弱。
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的军队都能更快的到达秦地。
对照着地图看《布局天下》,越来越感觉到先天的地理环境对政治走向的影响还是很深刻的。
秦国真是占了一块好地方,东面隔着黄河、潼关,易出难进。
南面是秦岭、陇山,天然屏障,向西南出兵就能占据作为粮仓的蜀中盆地。
,向南出可以打到汉江。
而且秦国占据了从第二阶梯的西部高处,所谓“上打下,不费蜡”,东部的晋、以南的楚国都打不进来,几乎只能被动挨打。
秦国北和西的戎狄还没有成了大气候,可以把主力用于进攻。
某种意义上,秦国对中原的优势类似英国隔着因吉利海峡对欧洲大陆的地缘优势,我能打你、但你打我就费力多了。
距今2221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21年,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秦王政继承其父、祖之功业,仅用10年时间,次第翦灭了关东之韩、魏、楚、赵、燕、齐等六国,建立了空前的统一大帝国,并更名号,自称“始皇帝”,在广大的统治区域内推行郡县制,并实施统一文字、车轨与度量衡的政策,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