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摘要:对语文课本学习内容进行设计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探究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是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教育理论出发,以小学课本内容为基础,详细介绍作业的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结果分析及结论,以此对作业设计探究进行综合性分析,旨在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本内容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绪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经历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到“开放式教学”的演变过程,教师的教学模式从教授转向指导,教育理念也更加强调发展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因此,作业设计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的语文课本内容也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探究。
小学阶段,实施作业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本的兴趣和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最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的具体框架,并且分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的效果,以期为学生学习语文课本内容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是一种以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由学生自主发起和完成的教学流程,是一种改变结构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作业设计研究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作业。
2.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分小组开展作业活动,提高学生对作业的认知、解说、分析能力,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果分析:在结果分析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成果、分析学生作业答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整体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论以上探讨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的设计、实施过程及其分析结果,总的来讲,小学学生在实施作业设计探究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掌握课本内容及培养学习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提出的作业设计探究法,仅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一种可行方法,并不能替代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熏陶和提高。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原则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小学语文作业是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作业布置存在着许多的弊端。
例如:作业缺乏个性化;重应试轻运用,忽视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随意性比较大,重量不重质。
而且,作业的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
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是一种负担,是一种不想完成却有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于是,学生经常拖欠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完成既定的知识训练,又不得不对学生使用相应的惩罚手段,却又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厌倦情绪和恐惧心理更加严重。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探究性的作业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对人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探究性作业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多种原则,以多种载体、多种类型、多种评价为内容的作业。
下面,我就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趣味性原则学生总是带有一种高涨、激动的情调,从事学习和思考,而传统作业显示出来的情况是形式呆板,内容较枯燥,趣味性不高,有点脱离现实,这就大大减弱了学生的兴趣。
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心理,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尽量设计出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新颖的作业,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
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狐假虎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首先给词语分类,再分角色表演故事,表现词语的故事,并要求学生再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表演故事,分角色感知课文。
本课主要由动物对话组成故事,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比较多,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我设计了以下探究性作业: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角色设计头饰,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2、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最后以小型话剧的方式的呈现。
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整节课堂有趣且有效。
二、主体性原则在学习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内因和主体,所以我们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个性学习的需求,把启发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放在首位,要尽可能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倡导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篇一」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有用人才的重任,在这个学期中,我有幸参加网络教育研修。
经过近期的学习、研修,我有以下会:从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我在教学思想上的转变,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但学习让我们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上,对自身素质的提高。
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他们才能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应激烈的竞争。
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网络研修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它不仅吸纳了当今最新的技术,而且又致力于应用于课堂的教与学之中。
既丰富教师本身的知识技能,又为现行的教育体制注入活力。
这种研修是以学员为主体,各种资源为辅助,为学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在整个的研修过程中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能,还增强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在研修过程中,我努力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虽然并不十分完美,有些想法还每来得及实现,但是我的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引导我在研修结束以后,还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
无疑这将对我的日常工作是起到决定性的知道作用。
是呀,当我们被繁琐的工作所累,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时,我们就远离了思考,同时也就偏离了教书育人的正确轨道。
这次远程研修课程的设置非常科学,经常由问题导入,由思考结束,这种研修充分地挖掘了老师们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提高了老师的教科研能力。
我在此次远程研修的过程中,就尝到了研究的甜头,找到了做了一个研究性老师的努力方向,如果我们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都当作教科研的课题,那我们的教育生活就会天天充满悬念,时时充满探索,当然也就会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总之,此次新课程远程研修带给我的冲击太多太多,远非一篇文章所能容纳,我希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地举行这样互动式的研修活动,那会让更多的老师在登陆网站的同时,开始攀登自己事业上新的高峰。
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拓展性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设计原则1. 趣味性:拓展性作业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性:拓展性作业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层次性:拓展性作业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创新性:拓展性作业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设计方法1. 主题式作业:围绕特定主题,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主题内容。
例如:以“春天”为主题,设计观察日记、诗歌创作、手抄报等作业。
2. 项目式作业:将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展示成果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
例如:以“中国传统节日”为项目主题,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节日的起源、习俗、诗词等,形成研究报告。
3. 情境式作业: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设计一份“语文旅行社”的旅游攻略,让学生结合所学课文内容,为游客推荐旅游景点、讲解文化背景。
4. 互动式作业: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开展“成语接龙”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互相出题、答题,增进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实施与评价1. 明确作业目标:教师应明确拓展性作业的目标,确保作业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2. 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合理安排拓展性作业的时间。
3. 多元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表现。
4. 激励性反馈: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反馈,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小学语文—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技术应用计划【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技术应用计划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课题本身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即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设计思路与形式,转而重视运用信息化的环境,积极开发运用教育信息资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本学期,我们计划通过如下方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地整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1、运用图片、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由于信息技术可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化文字为图片、视频,激发想象,。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3、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现代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的实效,同时也让我们的教师在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激励我们不断地以科学的态度去衡量自己的教学设计,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策略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实践经验分享
经验一
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探究主题,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经验二
合理安排探究性作业的难度和数量,确 保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经验三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如图书馆、网 络资源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实践效果评估
03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策略
主题选择策略
主题贴合教学内容
探究性作业的主题应该与 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帮助 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主题具有探究价值
探究性作业的主题应该具 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能够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活动。
主题联系生活实际
探究性作业的主题应该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 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 性和生活性,增强学习动 力。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建议未来的研究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层面的探讨,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基于 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策略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建议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深入探讨探究性作业设计策略的 实现途径和具体操作方法,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建议进一步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策略与其他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融合与优化,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
E
N
D
I
N
G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一
以“春天的脚步”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作业,包括 观察春天的植物、动物的变化,记录并描述自己的感受,以 及创作与春天相关的诗文等。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探究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探究引言小学语文一年级的学习是孩子语言能力和语文基础的奠基阶段,而作业是学习的延伸和巩固,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是国家推荐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
本文将就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进行探究,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
一、一年级语文教学特点1.1 认知特点一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
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需要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教学内容要清晰简单,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2 语言表达能力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模仿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需要设计一些启发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厚,但学习时间短暂,容易分散注意力,需要教师巧妙设计作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2.1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不仅要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还要保持教学知识的相互协调性。
在作业设计中,要贯彻整体性原则,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
合作性原则是指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完成作业。
在作业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作业,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启发性原则是指通过合理的启发性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作业设计中,要贯彻启发性原则,设计一些富有情境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实践。
个性化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灵活地设计作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作业设计中,要贯彻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1 针对性的练习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小学语文—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技术应用计划【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2)
17动物笑谈1.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2.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幽默的特点。
3.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人类的周围,生存着一百多万种形貌千差万别,本性良莠各异的动物,它们既是人类征服、驱遣、利用的对象,同时又是这个世界生态链上的重要角色。
亿万年来,这些动物从野生到与人类和睦相处,为人类所熏陶,于是,它们身上也有了“人性”,有了感情。
作家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动物,通过不断地艺术再现,在他们的妙笔下,动物已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一个特殊的侧影,成为感情的化身和人性的体现者。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动物笑谈》。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明确: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2.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明确:第一件:在艾顿堡车站,“我”对前来寻找“我”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第二件: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了;第三件: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示例:喜欢第三件趣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淘气顽皮的小孩,惹人喜爱。
3.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
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明确:“小凫一出壳……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
”“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
”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
目标导学二:自由朗读,品味语言1.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
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示例:“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分析: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和对鹦鹉的关心。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的探究性作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课文中的知识点、情感、价值观等,并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
比如,在研究《草房子》这篇课文时,可以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究农民的生活方式、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等,从而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意义。
2)、生活实践类的探究性作业我们可以将生活实践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语文知识。
比如,让学生在采访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然后撰写采访文章,并进行语文修辞的探究和运用。
3)、文学创作类的探究性作业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创作中探究语言表达和文学技巧。
比如,让学生写一篇童话故事,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从而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的思考在探究性作业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比如,在研究《小狗钱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小狗钱钱的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4、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在探究性作业中,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也非常重要。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探究能力,而不是仅仅看重答案的正确性。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探究性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的把握,需要教师对探究性研究的引导和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语文研究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学完《春联》这一课后,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活动:首先读春联,感受上下联的节奏和韵味;接着分析春联,体会对仗的特点;然后摘取生活中或书本中的春联,全班交流;接下来,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说出横批;最后,学生可以走向街头,为群众写春联。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完整资料)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完整资料).doc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目的意义面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不可调控的因素,本人决定从改革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入手,使作业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作到“减负提质”。
2、核心概念本研究主要探索和研究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实践性作业是由课本研究向课外研究开放,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改革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来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3、解决问题1)、解决传统的“单一化”的“题海式”的作业。
2)、通过调查讨论、实践体验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作业态度观,以至于作业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3)、解决阻碍学生的个人心理环境和家庭研究环境。
4)、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和心理负担,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作到“减负提质”。
二、本课题在国内同领域的状态与发展趋势分析___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
”实践性很强的语文课程使作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承担了“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广阔的思路。
从当前形势看,“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教师要深刻领会“减负”精神,将学生从繁重的机械作业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三、课题的目标1、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本班的作业现状,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作业意识,进一步端正了对作业的态度,有便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2、变任务作业为自选作业,走自主研究之路。
在本研究中,我们致力于提高学生在研究上的兴趣、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减轻学生研究上的负担。
我们还希望提高学生家长的支持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究摘要:“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的深入推行,对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要求,结合班级学生学情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规律,灵活创新作业形式及内容,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意识及文化品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一、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一)作业设计具有趣味性新课程标准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心,并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对特定事物的耐受性不强。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这种特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同时,小学语文作业的编排也要注重趣味性,顺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避免过于单一的作业设计,要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且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及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课堂后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多做题,只注重练习的数量和难度,而忽视了做作业的技巧。
在这种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学生们承受的压力过大,会慢慢地感到厌倦。
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使学生的课后作业,能够轻松、高效地完成,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坚持实践的原则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扩展思维、注重教学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
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加到实际教学中来。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实践习惯,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使语言能力得以提高。
语言教学的基本内涵在于将学习和实际相结合。
基于跨学科学习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索
基于跨学科学习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索1. 内容概括本文旨在探索基于跨学科学习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跨学科学习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融入跨学科元素,以丰富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跨学科学习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结合点,阐述了跨学科学习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基于跨学科学习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路。
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设计富有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的语文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跨学科素养。
通过实例展示跨学科学习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跨学科学习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趋势。
跨学科学习旨在打破学科间的界限,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跨学科学习,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跨学科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他们通过挖掘教材中的跨学科元素,设计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跨学科学习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通过分析跨学科学习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和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跨学科学习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跨学科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课题申报评审书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探究
课题申报评审书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探究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日益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一刀切”式作业设计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为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项目旨在探究小学语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二、研究目标1.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讨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明确设计原则。
3. 构建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模式,并进行实证研究。
4. 总结个性化设计作业的实施策略,为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1. 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理论依据及设计原则: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梳理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理论依据,明确设计原则。
3. 个性化设计模式构建: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构建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模式,包括作业类型、难度、数量等方面的设计。
4. 实证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个性化设计模式,开展实证研究,验证模式的有效性。
5. 实施策略总结: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实施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策略,为教师提供借鉴。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问卷调查与访谈: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3. 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成功经验。
4. 行动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设计模式,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优化作业设计。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模式。
2.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作业完成质量,促进个性化发展。
3. 为一线教师提供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一、引言语文拓展性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辅助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设计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学生的兴趣、掌握程度、学习时间等。
因此,本文将从设计要素、设计方法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以期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设计要素1.内容要素。
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内容一般应以教材中已学的常识为主,通过注重与生活、社会实际联系的方式拓展、关联多元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及理解。
可选取与学生有关系的方面,如人生哲理、历史事件、文学名著、物理化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作业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感到一定的挑战,但不能过于困难,否则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2.形式要素。
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翻译题、作文等形式。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较为简单,适于检查学生对常识的掌握程度;问答题和翻译题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语文素养;作文则可通过创造性的表现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作业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形式。
3.数量要素。
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数量应该适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如果作业数量过多,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太大,影响学习兴趣,同时会占用学生玩耍、休息的时间;如果作业数量过少,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没有挑战,无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权衡作业数量与学生负担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作业量。
三、设计方法1.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作业内容。
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语文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在设计拓展性作业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的学生设置相应难度的作业内容,以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困难的作业,鼓励他们挑战自我;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中等难度的作业,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易懂的作业,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摘要:“双减”政策是针对于现阶段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而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学生作业压力。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教师和家长异常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教师提升学生成绩的主要方式就是大量的练习,在练习中掌握题目的答题技巧,巩固理论知识,在这种理念下,本应拥有美好童年生活的学生,课余时间却被作业占据,学生的天性被抑制,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基于此,以下对“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引言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压力,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且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过往,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作业负担较重,课后活动的时间被大量挤占,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性交往与事务参与能力的培养,制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还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加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改革的意义作业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它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深化,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既是学生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学生强化自主意识、放大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由于作业负担过重,既减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其心理上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也正是国家要求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的原因所在。
为了真正实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应在作业设计上追求精益求精,做到求质、适量、全面、创新。
应该看到,作业改革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发展,推动教育评价多元化改革的需要。
作业只要求数量,不追求质量,作业形式传统、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深化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道德品德的综合性学科。
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侧重于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所忽略。
“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实施策略【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它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双减”背景下,为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简而精。
本文以“双减”政策为指引,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教学实践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低年级;探究性作业设计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1年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教师,尤其是低年级教师的作业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意见》中说明,在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
因此,在语文作业设计上,教师一定要在合理设计、优化形式的同时,帮助低年级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一、设计小学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的必要性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是指教师提供学习结构,以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方式,基于现行教材或者生活实际问题、社会发展问题,通过启发诱导学生来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探究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其表达力、观察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设计小学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非常有必要。
第一,探究性作业契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低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其认知尚处于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阶段。
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足,易于发现具有明显特征的事物,但看不出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内部联系或主要特点,观察事物时缺少目的性,易受到情绪或兴趣的影响。
同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凭借具体可感的材料才能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
情感富于表现、爆发快,易受他人的鼓舞与暗示,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进而养成某种行为习惯。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万丽娜小学是从幼年向青春期过渡的一个过程,相比幼年更为懂事,也没有青春期的叛逆躁动,但是始终是孩子,是活泼好动,可爱贪玩,想象力,创造力都极为丰富的年龄。
那么对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应该是一门丰富有趣,活泼生动的学科。
但根据对身边许多教学实例的观察,还是有很多老师仍是停留在很多年以前的教学方式,一味地死板讲课,生搬硬套知识点,并在课后布置大量枯燥乏味的作业,让孩子们机械的抄写,无聊的背诵。
不仅违背了趣味课堂,趣味作业,快乐成长的初衷,更甚者有可能会打击孩子学习语文的热情,所以建设趣味课堂,改善作业设计情况迫在眉睫。
一、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化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老师必须明确学生学习知识是为自己而学习,课堂是学生的主场而不是老师,老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而在学习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生自己本身,学生需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参与进课堂学习及知识探究。
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人,更是自己课外作业的主人,老师也要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尊重,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学生有权利向老师提出合理的改善意见,在老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课外作业增添自己的个人色彩。
二、布置阅读性作业,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电视剧教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进步,与更多的高尚的人交谈,希望他们从中学到不一样的东西。
对于学生来说,课外书往往比课本及课堂会让人更有兴趣,甚至许多学生会在课堂上偷偷观看课外书,影响课堂效率,但如果把课后作业布置为阅读性作业,每天打卡阅读指定课外书,并在班级设立阅读角,鼓励同学们交换阅读课外书,并在一星期规定一天进行课外书朗读等小比赛,鼓励同学之间良性竞争,互相展示学习的课外书,这一情况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
课外书当然不是指漫画之类的小人书,是类似《鲁宾逊漂流记》《爱的教育》等具有教育意义,适合孩子阅读的丛书,并且课外书与课本相辅相成的话,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一、我们的想法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是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语文作业形式单一,只限于抄抄写写,或脱离生活实际,趣味性不强,学生面对作业就会持被动心态。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将难以得到提高。
因此,我们进行了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探究性作业的尝试。
我们理想中的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具有积极的作业心态,在完成作业时学会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具有以下特点:
1、探究性
要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想要去探究。
与探究性学习相比,它更强调学生自主的探究,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相对较少。
2、自主性
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
3、开放性
学生的语文作业可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
4、综合性
抓住学生爱表现、爱活动的特点,将理解、积累与应用、思维与表达紧密联系,将学与玩、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我们的做法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对探究学习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探究学习活动。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四年级语文教材练习2“处处留心”中,要求学生写出自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一张示意图。
而且让学生说说家附近地地名得名由来、古今的变迁。
布置学生预习时,也许因为习惯使然,也许因为很多学生是外地的,他们对暂住的地址名称都叫不全,所以很大一部分同学直接无视这些要求,他们只关心书上的抄写书上读读背背的成语和名人名言。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我就给学生讲了三茅镇的由来,它是因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给老百姓治病行医,子孙后嗣绵延得名的小故事。
扬中还被民族英雄岳飞称为“小沙”,讲述这些历史时,学生非常感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就自然而然对所在的地区产生了兴趣,所以回家或上网或请教,了解了丰裕兴阳村、明华村、和气村等地名的由来和变迁,发现了这些地名都和历史的发展有关系的。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2、挖掘探究的渠道
(1)、课文内容深究类
如学完《春联》这一课,这个专题进行如下的设计:读春联,读出上下联节
奏、韵味;析春联,体会春联对仗的特点;摘春联,摘生活中、书本中见到的春联,全班交流;对春联,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说横批;写春联,学生走向街头,为群众写春联。
在一系列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汉语的凝练生动、博大精深。
2、学科知识解析类(出示图片)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抽象。
我举个例子:
在教学生写书信时,如果我告诉学生书信的正确写作流程是:称呼顶格写,问好,另起一行空两格。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也可以紧接问好的短句写正文。
3、综合探究类
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一些体现综合性学科特点的探究性作业。
语文可与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以最接近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而设计问题。
4、社会热点调查类
如在作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调查“社区中邻里关系”“我们的学生午餐”“小区的安全状况”等,然后撰写小论文。
社会热点调查类的探究作业不一定要求学生长篇大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可长可短,重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关注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起于思,思源于探。
探究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我们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