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制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清代的科举考试是国家统一管理的考试,它的正常运行是以一套完整、规范的考务管理程序为基础的,并在法规的执行中得到确认与保证。为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清代科举考试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本文按照考试的流程,从考试前的准备、考试过程的实施和考试后的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阐述和介绍了考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状况,还就清政府处罚考试违规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科举考试;考务管理;三级考试;防弊

一、课题研究的状况

科举考试在长期的实践中制订了一整套完备的规则,规定了考生条件、规定了考试科目、规定了各科考试内容、规范了考试标准、规定了题型、规定了考试层次、规定了考试日期和时间,制订了考试管理和保密规则,制订了成绩评定等级,规定了各省录取人数,制订了各项录取政策。为了规范考试行为,防止徇私舞弊,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特别是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管理制度,对考生身份、报考手续、考场规划、试题保密、考场监察、试卷保管、评卷复查、考官职责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其条例制定的完备、详尽,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科举在长期考试考务管理中所形成的极其严密的制度,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影响着过去和现代的考试,这也是科举考试得以持续一千三百多年的主要因素之一。

1.研究清代考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对政治、文化、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每逢大考之年,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在关注科举考试的全过程,科场成为社会的焦点。在许多历史文献中可查到各级政府的文书多谈及科举,如考试前的各种建议,对考试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议论,考试后对选拔结果的评价,还有对科场舞弊揭发的奏折等。皇帝对科举考试的重点则是多放在如何保证公平取士,防止舞弊的事件发生上。读书人则是关心所取中的是否为真才,考场上是否有舞弊行为,平民子弟录取多少的热点上。因此,组织管理成为重要的任务,完备的制度是衡量考试管理的标准,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保障考试顺利进行的条件。科举考试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重大变革。它不以门第、财产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而以考试为主要手段,注重士人的知识与才能,是不平等社会下相对平等的制度。为了体现科举考试公平、公正性的特征,各朝代的统治者都要极力从制度上进行维护,因此,考务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保证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务本身的规范标准就代表着科举考试的公平原则。

科举是统一时间、统一内容、人员集中的考试,这项考试考生多、规模大,过程长、环节多,自始至终贯彻着国家的意志,是国家统一管理的考试。要使这种考试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必须有强大的考务管理来配合,需要确立考试的规章制度,设置考试管理机构,颁布考试法规,采取防弊措施等,以保证科举考试按正常的周期进行。在我国,科举考试制度奠基于隋朝,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弛废于清末。考试形成制度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发展的变化,社会对考试的功用便提出新的要求,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决定了所需人才的规格、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的方式,所以,考务管理的规范也是随着科举考试不断发展而逐步改进、完备的。

我国的考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考务管理经验。我们研究清代科举考试考务管理制度的目的,一是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科学地对待历史,发扬它合理、优秀的因素,使人们对科举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而促进当今考试考务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三是从其制度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丰富考试立法的理论依据,启发对考试改革的思路,严格以法治考,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考试制度。

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特色

由于科举考试的考务与当今考试考务的管理体系和划分属性有着不同的区别,为了能让科举考试的方式、方法与现代的考试程序相吻合,我们本着坚持现代考试管理的原则去审视问题,在课题的研究中放弃就理论反复评述的手段,主要以清代为主线,运用历史文献深入研究科举考试所涉及的各个考务管理环节,通过考证、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和认识科举考务管理的发展特点及运转程序。研究的主要特色是再现科举考试的实践操作环节。

为了保证课题的研究不脱离实际,在前期,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历史资料,结合考务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古今对比的分析。第一步将清代考务规则与当前教育考试的考务规则作了比较,第二步依据考务管理标准将科举考试的方法做了重新的划分,第三步用现代考务管理的运作方式对清代的考法进行了梳理。在课题研究的后期,为了突出科举考试的实际运作,我们在分析和整理时按照考试的流程,即考试前的准备、考试过程的实施、考试后的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阐述了考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状况。另外,还就清政府是如何处罚考试运作时出现的违规情况进行了描述和介绍,并结合典型的舞弊案例分析了问题的成因。

课题研究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科举考试的历史资料,如《清史稿》、《大清会典事例》、《清高宗实录》、《清朝文献通考》、《钦定科场条例》等,翻阅了不少有关科举考试的历史档案,还查看了一些文集。发现历史上对科举考试记载和论述的多是关于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日期的变更、录取比例的划分、考官的选派、考生答卷的事项、考场规则、防

止考试舞弊的措施、以及科举存废的争议等,唯独缺少对考试管理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于是,我们根据考试考务管理的实施步骤将大量的历史史实对号入座,并结合有关科举考试考法的资料进行重新整合,理顺了科举考试的关系,还在挖掘史料的同时对清代的内容作了补充,澄清并发现了几个新的问题:

考生报名。有许多文章、书籍在评价科举是一种公平的、机会平等的机制时,赞许科举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用兵打仗,只要有特长的,都允许士子自由报考。在查阅历史资料时我们得出,所谓科举考试士子自由报考,是指不需要达官贵人的推荐,也不问门第,并不是说对应试者没有任何限制。科举考试报名时考生是有资格限制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报名的。首先要经过县、府、院三试,还要通过岁考及科考,本人身家清白,“倡优隶卒之子弟及有刑伤过犯者,皆不得预,歧考冒考者亦禁。”在取得京官的印结或领取原籍督抚的咨文,方可以报名参加乡试。

考试试差。即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通过对主考官的考试,铨选出人品端方、学问纯正、年富力强且不阿奉公卿的人担任主考官职务。随着对主考官的稽查、考核逐渐加强,考差成为制度化,成为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一大创举。从清代考官进行试差的过程可以看出,清朝历代皇帝对考官的挑选制定种种措施,不断地进行修改、调整,体现了制度上的严密与完善,目的是确保主考官的声誉,从运行机制上维护科举考试顺利进行。

出题与阅卷。科场考试拟题最为重要。考官命题的原则以“四书五经内,义旨精深,及诗题典重者”。考官出题必须遵照有关规定,经史试题要含蓄不显,策论试题则要直接明了,凡摘裂牵缀、试题有误者,一经发现予以治罪。考官阅卷时评卷标准与命题标准应是一致的,凡试卷文体平实典雅、明白流畅、不事浮华者,则为中式卷。为了不让好的佳卷得到遗落,成为清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一项“搜落卷”重要内容,是对阅卷过程可能出现失误和偏差的一种补救,也是录取时公平取士的一项具体执行措施。

考试组织管理。清代整个科举考试的组织管理由礼部负责,其考试管理人员由京堂各官和地方高官临时组成,特别是主考官的派遣均由皇帝钦命,皇帝实际上成为整个考试活动的总指挥。每当考试之年,政府既要为此支付一笔特殊的经费,还需要其他部门协调配合进行,以大量的人、财、物力来保障考试的正常运转。

图表代以文字。为了能让人们读懂代科举考试有关考务管理的运行,我们以图形与表格的形式表达了其中的过程。依据文字资料自绘了科举考试流程图,展现科举三级考试的报名、考试和分流的全过程。以表格的形式,说明乡、会试的日程和与考试有关人员的详细活动。用流程图表现考后的卷子是如何经过外帘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各个环节传送到内帘,试卷又是如何在内帘各官手中校阅取中的,即把试卷传递及阅卷程序作一综合解释。用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