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
生态设计案例分析资料
![生态设计案例分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ffce3eca58da0116d17490c.png)
挑战2:怎样协调防洪堤的宽度与河岸边老榕树的保 护问题?
按照设计要求,岐江需要保持60-80米的宽度以满 足水利要求,这就意味着江边的一些老榕树可能就要 被砍掉。但是在此次设计中,为了将古老的榕树保留 下来,设计师采用绿岛的方式以河内有河的办法来满 足岐江过水断面的要求,既满足了水利要求,也使公 园增加了一景———古榕新岛。公园还较好地处理 了内湖与外河的关系,将岐江景色引入公园。
生态设计案例分析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本次设计中存在的三个挑战 :
挑战1:怎样应对水位变化明显的水体? 场地内存在的内湖通过岐江与大海相连,因此它
每天的水位变化可以高达1.1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俞孔坚将景观桥设计成网络状,并在桥与桥之间设 置阶梯状的种植床供耐盐碱本土植物在其中生长。 亲水是人的天性,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人们尽情感受 自然的气息。
只在重要的节点周边铺设道路。
“杂草也一样美丽”
班级 景观5131 姓名 罗红 学号 201341187
第三,处理场地与城市的联系 公园通过多条线路与外 界联通成为开放式的主题公园,以便城市基础设施可以 为公园所利用;同时为了适应当地文化需求而将以前的 码头改建为茶馆(当地人有在茶馆喝茶的习惯),也是对 城市文化细微的发掘。
第四:对环境负责 整个项目秉着尽可能合理利用场地现状 的原则进行改造,原始植被、土壤和自然栖息地都被合理的 运用到设计中去,植物选择的也以本土植物为主。原有的设 备、码头等也被合理的赋以教育、审美等功能。它们的存在 旨在呼吁人们关注那些尚未被开发的文化和历史资源,正如 一句谚语所言“杂草也一样美丽”。
挑战3:如何应对场地内残存的码头和设备? 原有设备单纯的保留势必会影响场地的景观效果,
因此此次设计从三个渠道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是采 用原有船厂的特有元素如铁轨、铁舫、灯塔等进行 组织,反映了历史特色;二是利用旧设备创造新功 能;三是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构筑部分小 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裸钢水塔和杆柱阵列等,形 成新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土人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案例
![土人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3d0ece5580216fc710afd35.png)
11
整理ppt
燕山煤气用具厂公园总平面图
煤气罐现状
街道景观现状 煤气罐改造
街道景观改造
街景现状
12
街景改造
整理ppt
原址建筑改造
4.沈阳冶炼厂改造
设计完成时间:2002年8月 占地面积:33公顷 建设情况:未实现 委托:沈阳市规划局 设计方: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简介:
冶炼厂始建于1936年,具有在全国 和全世界都堪称绝版的完整的冶炼工 业流程和设备,还有据称是全国最高 的烟囱。 2002受当时规划局委托,设计人员对 遗产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并完 成了三个方案。主题分别为保留大量 工业遗产为工业博物馆,利用工业遗 产作为会展中心和博览中心和文化创 意园区。 这些主题中都融入休闲娱乐、文化艺 术等内容;都把工业遗产的保护、展 示和利用,污染物的清理和土地的生 态恢复作为设计技术的重要内容。
15
整理ppt
总平面图
16
整理ppt
17
整理ppt
6. 798艺术区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工程景观设计
建设地点:北京
项目规模:30万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8年1月 委 托 方: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阶段:2008年1月—2008年5月 项目简介:
北京798艺术区处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 区域是艺术家在自发集聚背景下形成的艺术集聚区, 基础设施及环境状况有着天然的劣势,这种劣势主 要体现在停车设施不足、各种管线老化、安全设施 不到位及交通组织不合理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文 化创意展示、交易、创作的需要。设计对798区域的 交通、绿化、广场等配套服务设施进行改造, 实现 了798艺术区的基础设施升级和环境整治。
2
中山歧江公园案例分析 共94页PPT资料
![中山歧江公园案例分析 共94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d63a8b240c844768eaee09.png)
保留设计:保留乡土 群落发育良好湖岸
改造与再利用设计:船坞利用
改造和再利用:铁轨
改造和再利用:龙 门吊塔
改造和再利用:机器与 拆除的建材再利用方案
场地挑战及对策(3): 保留、再利用和再生设计
再生设计:
再生设计与野草之美 Ecological recovery And The beauty of weeds
• 二、乔、灌、草三者绿化布局:一般而言乔灌投影面积应占据草坪、地被 类面积的20%左右,以作为该绿地系统的核心斑块,公园中乔灌占据该绿 地系统偏重于一角。
• 三、铺装地面的斑块构成:公园铺装地面大致按照60%:40%的原则进行 空间划分,对铺装地面划分到最小构成单元后,确保尽可能多的斑块作为 构图基质从而按照核心原则产生出其自身的核心斑块,整个铺装地面的核 心斑块(建筑)处于视觉焦点处,这样就削弱其他斑块的影响,这其中当 然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手法。
艺术品
铸铁铺地:米字钢栅,工业时代的 笔墨,画出了一个另类的体验空间 。人性化的涌泉与钢性的栅栏,形 成一种强烈的冲突,最终归于人们 对美的追求。
加法的设计之一:
琥珀水塔:一座50~60年的水塔,再 普通不过,但当它被罩进一个现代科 技的玻璃盒后,却有了别样的价值。 同时,岛上的灯光水塔,又起到引航 的功能。
地形设计上:俞孔坚一向主张设计应该
回到。回到土地,必须回到土地的全部,必 须认识到土地是美,土地是栖居地,土地是 生命的系统,土地是故事和历史的符号土地 是值得敬畏的神。所以在他的设计中很少去 大面积改造地形,而是顺应地形而设计尽可 能的尊重自然。
色彩、铺装和植物造景
色彩:岐江公园中色彩的运用也颇
铺装与植物造景
铺装上:采用自然石材和青石铺地。铺砖风格形式干净利索,不
完整版中山岐江公园规划分析
![完整版中山岐江公园规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af2da7f18583d04864594a.png)
水的设计
? 广场式入口处的一处平地涌泉,是游客们 与景观发生互动。
? 公园的景观不再是仅作观赏, ? 站在铁栅格上,游客们喜欢用双手去触碰
那水花,它与脚下的钢铁截然不同,体会 其中的乐趣。
公园的湖面与岐江相连, 在海潮影响下,其水位日变化达 1.1米,
为避免水位变化影响景观。设计师创造了栈桥式的 堤岸。
工厂原来破旧不堪的样子
景观的设计
? 中国传统园林强调 “曲径通幽”,西方古 典园林强调几何对称,岐江公园却以一种 不同于以上两种方式的另一种美感动着每 一位游客
道路:公园道路的设置看似自然无章,笔直 的园道随意交错,鸟瞰下来,宛如一张大网
植物:以一种自然的状态在生长,仿佛 许久之前就已野生于此
? 让破铜烂铁成为艺术装置
? 龙门吊、变压器、铁轨、船坞、灯塔、烟 囱……造船厂遗留下的厂房与设备被巧妙地重新 利用,鲜艳的油漆掩盖了其岁月的沧桑,转身一 变,成为当代的装置艺术,但历史的隐喻仍然若 隐若现。
? 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是一个以公园方式呈 现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案例,不同于 习惯性的“修旧如旧”,它是一种“新旧 融合”的再创造,让人们在经过的一瞬间, 体会那一段逝去的历史
没有小桥流水,没有园艺造景,没有亭台楼 阁
? 野草之中随意摆放着工业遗产。
设计过程 工业Βιβλιοθήκη 址保留、更新和再利用,因地制宜地建造出 独一无二的公园气质
? 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的 文化,作为生活和城市的记忆、历史文化;
? 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 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 自然之物的美
铁轨
? 一条约250米长、三米宽的铁轨由公园入口 一直延伸至湖边,这是园中最具标志性的 景观元素之一。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6be319f8c75fbfc67db26a.png)
第五页,共18页。
第六页,共18页。
岐江公园位于中山路 的中心地带,原来是一个 造船厂,一个工业化遗址。 很显然(xiǎnrán)这不是个普通的 公 园设计,它包含着城市中心 区的环境改造,一个特定条 件下的景观设计,在我国近 年的公园设计中,它的场地 基础、构思渊源、型制、 手法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 起点上展开的,一些来访者 称之为“另类”的公园设计。
为此(wéi cǐ)证明 江公园确实是一项 优秀的设计案例。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规模:11公顷(ɡōnɡ qǐnɡ) 建成:2001年5月 地点:广东省中山市
特色: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ASLA)2002年度荣誉设计奖,2002 中国建筑艺术奖,2003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
奖,2004 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
第十页,共18页其一在于基地现场要素的 提取及因此产生的空间、时间 度,其二在于鲜明的现代 (xiàndài)城市景观意识及其构 造手法。公园里的烟囱、龙门 吊架、变压器、旧船坞和修船 车间、废弃钢板、旧轨道 ,甚至一条小船都得到了保留、 整修或利用,直线步道,不同 介质的交接,对景处理。想象 一下,置身于摇曳的芦苇之中, 水拍木台,听风声蛙鸣,看满 目繁华,即便不是文人也有做 文章的欲望吧。
丛 书 《由 当英 代国 景 观 设 计 细 部 》出
版 集 团 出 版 的 最 新 面景 世观 ,设 北计 京
第三页,共18页。
中国的设计被外国(wàiguó) 设计师认可甚至更 为突出我们自己的 特点。
这些图片都是 岐江公园的初步草 图与基址(jī zhǐ)图。很大 意义上证明了
第四页,共18页。
第十六页,共18页。
这是孩子们的嬉戏的地方; 这里是大人们放松(fànɡ sōnɡ)的地方; 这里是新旧的结合; 这里就是岐江公园; 这里是景观建筑的成功案例; 这里是艺术的体现; 这里是我们该知道的一处优秀的 设计。
中山岐江公园的分析PPT课件
![中山岐江公园的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58efcaf78a6529657d5361.png)
场地挑战及对策(3): 保留、再利用和再生设计
保留设计:保留乡土 群落发育良好湖岸
改造与再利用设计:船坞利用
改造和再利用:铁轨
改造和再利用:龙 门吊塔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 1.什么是自然、生态和美? • 2.什么是文化? • 3.什么是设计?
本案例:中山粤中造船厂
公园区位图
场地挑战与对策(1 ):变化的水位与 栈桥式湖岸
低水位
中水位
高水位
场地挑战及对策(2):
古树保护、防洪与挖渠成 岛
Site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产业用地的再利用与生态恢复
-----中山歧江公园案例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Turen Design Institute
普遍的问题:
生锈的弃儿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关于文化与自然的新伦理
改造和再利用:机器与 拆除的建材再利用方案
再生设计:
再生设计与野草之美 Ecological recovery And The beauty of weeds
再生设计:红盒 子(红色记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空间形态案例
![空间形态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ff25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d.png)
以下是一个空间形态案例:
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是一座城市公园绿地,位于广东省中山市。
该公园是一个空间形态设计的案例,通过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和设计手法,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空间体验。
在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他们利用自然元素,如树木、花草、水体等,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同时,他们还运用建筑元素,如亭台、廊道等,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
在空间布局方面,设计师注重空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他们通过不同的空间组合和排列,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体验。
例如,在公园的入口处,他们设计了一个宽敞的广场,供人们聚集和交流。
而在公园的深处,他们设计了一些幽静的角落,供人们静心思考和放松身心。
在空间细节方面,设计师注重空间的舒适度和人性化。
他们运用了大量的绿化和软质材料,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便捷的交通和设施,如座椅、垃圾桶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总之,中山岐江公园是一个成功的空间形态设计案例。
它通过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和设计手法,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空间体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场所。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41fb9b6bec0975f465e217.png)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 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 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 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 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 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 —案例分析
简介
公园地址: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一片城市公园绿地。
建造历史:
建成于2001年10月,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 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 于90年代后期。造船厂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 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 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 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 。
自然与现代的融合
公园内部,将其周围的景观围绕 在外,绿化过的草地加上钢筋混个凝 土的建议性,将自然与现代的风格相 结合。住惯了冰 冷的混凝土的楼 房,在住宅区的旁 边有这样一方惬 意的休息区,不 免将人们带出了 混杂的社会,感 受自然之美。
静思空间
“静思空间”是不少人津津乐道的, 它和柱阵系列大概是公园里的新的表达, 典型的现代景观手法。 红色的立方体,白色的列柱煞是醒目, 在拍照中,魅力尽显。 也许有人会推敲它的含义(正如任何事情都有其含义一样), 我倒是宁愿放弃对这种意义的检索, 而享受它们的体量、色彩、纯粹的构成、标识性质、 那么一点趣味和对环境的适度的干预。
岐江公园分析
![岐江公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a4016ca5e9856a561260e3.png)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园林2012级中山岐江公园姓名:刘人源学号:2012512280院系:农学院林学系班级:园林2012教师:王翠日期:2015/3/28一、简介项目名称:中山岐江公园地点:广东省中山市建成时间:2001年10月造价:4000万规模:占地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6公顷;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俞孔坚简介: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
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代表作:陕西省体育馆、法门寺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等。
总述: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
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面对未来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来龙去脉,属于劳动与创造者的人文灵光。
这个项目由当时尚在初创阶段的广州土人承担施工任务。
面对一个经典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不是最困难的事了,他们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
本着同样的目标,工程与设计人员之间不断相互融合又相互征服,其中的诸多事件,使贯彻土人理念的路程充满历史意义,甚至就象作品本身一样,最终成为土人发展史上永远的经典。
二、区位分析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如图1),与八个省份接壤,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公园分析
![公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9714e86294dd88d0d26b42.png)
我国公园设计案例分析——中山歧江公园中山歧江公园,在各类杂志上看到过多次其设计介绍,多少有些了解,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公园的图片的时候时候还持有一些疑惑,毕竟这类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案例在国外颇多,比如美国西雅图的煤气厂公园,德国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等,虽未能亲身体验,但对其设计手法了解颇多。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地处南亚热带。
园址东临石岐江),南依人民桥,北距富华酒店百米,场地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
从总体规划平面图(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与传统设计手法明显不同,多采用工业化上的一些符号,比如在总体道路布局采用直线形的道路系统,公园里构筑物多以规则的几何体呈现等。
在全园的游览中,对我们印象深刻的当属下面几个景点:(1)榕树岛,(2)铁轨,(3)红色记忆装置(红盒子)。
下面将结合公园中这几个典型的景点谈谈我们自己的感感性认识和触,藉以形成对该公园设计途径的理性分析。
景点一:榕树岛公园原有场地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
传统的设计手法多是将这些原有的植被清除或移栽,该公园的设计师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采取了开设支渠形成内湖的方式,对原始的驳岸和植物群落加以保留利用,并形成了整个公园中独特的小岛一榕树岛(图2).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保留处理的设计途径获得了成功,现在的榕树岛已经成为一个天然的水岛,在南方炎热的环境当中显得尤其重要。
景点二:铁轨工业革命以蒸汽机和铁轨的出现为标志。
铁轨也是造船厂最具标志性的景观元素之一。
铁轨使机器的运动得以在最少阻力下进行,却为步行者提出了挑战。
而正是在迎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人们找到了乐趣:一种跨越的乐趣,一种寻求挑战和不平衡感的乐趣。
图3所示,我们能看到铁轨现在的状态,设计师对原有的铁轨进行了适当的再利用:在铁轨的枕木之间放置大小适当的卵石,同时铁轨两旁种植当地的乡土野草,形成公园里独特的景观步行道。
中山岐江公园/土人(经典案例)
![中山岐江公园/土人(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b85f23a32d7375a41780aa.png)
公园地点: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一片城市公园绿地。
建造历史:建成于2001年10月,原场地是中山着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
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
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年代后期。
设计:土人景观主要设计者:俞孔坚、庞伟、黄征征、邱钦源、李向华、凌世红奖项:2002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最高奖项——荣誉设计奖、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环境艺术类金奖及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2008年第22届世界城市滨水杰出设计“最高荣誉奖”;2009年国际城市土地学会(UrbanLandInstitute 简称ULI)亚太区杰出荣誉大奖。
观
中山岐江公园占地11公顷。
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园保留了刻写着真诚和壮美、却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将其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在公园初创阶段,面对这样一个经典而又大胆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不是最困难的事了,设计者和工程人员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
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追求时间的美,工业的美,野草的美,落差错愕的美;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经被忽视而将逝去的文化”。
中山岐江公园2002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荣誉设计奖,2003年获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分别获得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和中
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in。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李佳鑫-201220542101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李佳鑫-201220542101](https://img.taocdn.com/s3/m/2241999bdd88d0d233d46abf.png)
小时穿越铁轨时的快感,在这里变为一种没有危险的 游戏,使冒险、抗战和寻求平衡感的天性得以袒露;人对 水的向往、对空间的探幽天性等都通过亲水栈桥和平地涌 泉、树篱方格网的设计而得以充分体现。
谢
甲方设计要求
甲方:广东省中山市规划局 作为政府市政部门,甲方希望岐江公
园在成为市民休闲中心的同时新的设计应 该满足三个功能要求:
1.经济方面:成为提升周边地价的保证 2.文化方面:成为历史的载体 3.丰富城市资源:成为一个旅游亮点
设计目标、设计思想
整合了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主要 有四方面的目标:第一,寻常之美,即使是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70年代社会主义的工业设施,也将其视为与古代 传统遗产一样的文化遗产加以重视;第二,人性之美,如 使公园融入城市景观,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第三,野 草之美,实践一种新的理念,偏爱不需修剪的、本土的、 野生的、维护成本低的植物;第四,适应之美,公园的设 计与城市雨洪控制相结合,适应于水位的涨落。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评价
艺术设计2班 李佳鑫
201220542101
场地区位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 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中 心地带,东临石岐河(岐江),西与中山路毗邻, 南依中山大桥,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向不远处是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园,再往北一点 就是是逸仙湖公园。
(3)南部为自然式,流线形道路系统,与北部形成对比。同时也有一 直线形道路横穿而过,与北部相互呼应。园路按照宽度和使用性质分 为三段:一级路(主环路)4.5米;二级路(直线形道路)2.2米;三 级道路(自由曲线形)1.7米。
总而言之,道路系统设计合理,流线通畅,功能配置合理,给游览带 来极大便利。
岐江公园案例总结
![岐江公园案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5534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d.png)
岐江公园案例总结引言岐江公园作为一座城市公园,旨在提供市民休闲、娱乐和运动的场所。
本文将对岐江公园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公园目前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建设过程岐江公园的建设是经过多年规划和筹备的结果。
在建设过程中,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土地购置、景观设计、设施建设以及绿化工作。
公园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市民的需求,包括休闲区、儿童游乐设施、运动设施等。
公园的主要景点包括湖泊、花坛、儿童游乐场、健身广场等。
这些景点的建设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旨在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的公园环境。
运营管理岐江公园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管理。
公园管理团队负责公园的日常维护、安全管理以及景点的运营。
日常维护公园的日常维护包括绿化养护、道路清洁、设施设备的检修等工作。
为了确保公园的美观和安全,管理团队需要定期巡逻,清理垃圾,修剪花草树木等。
安全管理公园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管理团队需要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他们需要设置监控设备,加强巡逻和管理,防止偷盗和其他不法行为的发生。
景点运营除了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公园管理团队还需要对景点进行运营。
他们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社区聚会、庆祝活动等,吸引更多的市民到公园游玩和参与。
优势与问题优势岐江公园具有以下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公园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便利,可方便市民前往游玩。
2.环境优雅:公园绿化良好,湖泊清澈,为市民提供了休憩、散步的舒适环境。
3.设施完善:公园内设有丰富的游乐设施和健身设施,满足了市民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问题岐江公园也存在一些问题:1.设施老化:部分游乐设施和健身设施已经老化,需要进行更新和维修。
2.安全隐患:由于人员不足和监控设施不完善,公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缺乏活动引导:公园管理团队缺乏创新意识和活动引导能力,导致公园内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活动缺乏吸引力。
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岐江公园的品质,我提出以下建议:1.设施更新:及时对老化设施进行更新和维修,提供更好的游乐和健身体验。
案例分析——中山岐江公园,北京798
![案例分析——中山岐江公园,北京798](https://img.taocdn.com/s3/m/cce3b74969eae009581becfb.png)
北京798艺术区 由来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前 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 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18联合 厂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4年开始土建 施工,1957年10月开工生产。 2000年12月,原700厂、706厂、 707厂、718厂、797厂、798厂等六家 单位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配合大山子地区的 规划改造,七星集团将这部分闲置的厂 房进行出租。因为园区有序的规划、便利的交通、风格独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 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前来租用闲置厂房并进行改造,逐渐形成了 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由于艺术机 构及艺术家最早进驻的区域位于原798厂所在地,因此这里被命名为北京798艺术区。
中山岐江公园 景观改造
遗留铁轨Biblioteka 改造后的铁轨铁轨的再利用设计 工业革命以蒸汽和铁轨的出现为标志。铁轨也是造船厂最具有标志性的景 观元素之一。铁轨使机器的运动得以在最小阻力下进行,却为步行者提出了挑 战。而正是在迎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人们找到了乐趣,一种是跨越的乐趣, 一种寻求挑战和不平衡感的乐趣。 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改造后用绿 草点缀,鹅软石铺地,也形成了一种重要景观元素。
北京798艺术区 工业遗产改造
七星路与七星东十字街
这里是原来798厂化工仓库的一部分,曾经这里是工厂铁路专线的终 点,2001年以后,厂区内长期闲置的铁路被拆除,化工仓库变成六家画 廊,铁路的终点也变成了距离化工仓库两百米的751工厂。 在画廊的两边都有供游客休息的空间,并配有座椅、植物和雕塑作品。
北京798艺术区 由来
原为原国营798 厂等电子工业 的老厂区所在 地。面积60多 万平方米。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d859c876a20029bd642d76.png)
二、公园设计定位
用地环境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 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 公顷,建筑3000平方米 岐江公园位于中山市区 中心地带,东临石岐河 (岐江),西与中山路 毗邻,南依中山大桥, 北邻富华酒店,东北方 向不远处是孙文西路文 化旅游步行街和中山公 园,再往北一点就是逸 仙湖公园。
设计定位
景观设计的核心基础
对于环境的认知和“视觉分析”,人的视觉范围,空间感受。 人类的感受与情感通过五大器官激发而产生。因此,以三维 空间为主的景观视觉是设计的核心基础。 视觉要素主要指形态,大小,色彩,质感,这些和具体的视 觉特征有关系的要素。
以“生态”为理念的现代景观设计的出现,它 围绕“人· 自然· 技术”三要素为核心,力求平 衡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生态上的 “平衡”。
场地特征
原场地有以下几大特征,为设计提出了挑战,同时提供了机会: (1)良好的自然禀赋:地段内植被茂密,水生和湿生植物丰富, 为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的栖息地。 (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 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有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 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 等; (3)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场地可达性差,空间无序,存在安全隐 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4)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和缺乏管理;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 游泳、垂钓、体育锻炼等。 (5)开发压力: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 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 和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 场和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4639c426fff705cc170a7c.png)
铁轨与构架
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使整幅画面体现的十分完整
交错的一门
独特的设计,吸引了 人们的眼球。这也是 岐山公园的一大特点。 Βιβλιοθήκη 分地将水流的柔缓 和建筑的刚劲相对比。
变废为宝
重中之重
三大景观特点将岐山公园的位置很容易就 锁定了,这也突出了其公园的重要性。
原有的船厂吊机,原有的红色已经褪色,不过丝毫没有违 和感,反而显得更加恬静淡雅。
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
讲说者;申国红
主要设计者
俞孔坚,教授,获哈佛大学设
计学博士并主持创办了北京大 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北京大 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是北 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 究院的首席设计师,是中国最 大、最早创立的设计公司之一, 他的设计实践遍布世界多个主 要城市。
庞伟,中国著名景观设计师,
这里是孩子们嬉戏的地方, 这里是大人们放松的地方, 这里是新旧的结合, 这里就是岐山公园, 这里是景观建筑的成功案例, 这里是艺术的体现, 这里是我们该知道的一处艺术的 设计。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 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景观 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公园主要概况
1. 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 的主题公园。 2. 聘请清华大学著名学者设计,获得建筑大奖。 3. 建筑特色颇具后现代主义味道,将工业文明作为文物 点缀公园,花草树木全部来自本地荒野,体现人与自然和 谐。 4. 规模:11公顷 5. 特色:追求时间的美、工业的美、野草的美、落差错 愕的美。 6. 珍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经被忽视而将逝去 的文化。
柱列阵
水上水的空间
其一在于基地现场要素的提取及因此产生的空间、 时间度。其二在于鲜明的现代景观意识及其构造手法。 公园里的龙门吊架、变压器、修船车间、废弃钢板甚至 一条小船都得到了保留、整修和利用。不同介质的交接 ,对景处理。想象一下置身于摇曳的芦苇之中,水拍木 台,听风声蛙鸣,看满目繁华,即使不是文人,也有一 种做文章的欲望吧。
岐江公园分析
![岐江公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e17bcad5bbfd0a79567334.png)
中山岐江公园平面图岐江公园景区分析岐江公园在设计上集场地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于一体。
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机器、龙门吊等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着船厂曾经的辉煌成就与火红记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分区整个场地被分为三个区域,即:北区以广阔草地为主,作为公共休闲区;中区以内湖与保留下来的工厂构筑物构成,作为公园的服务与后勤管理的所在地;南区内以其保留的大叶榕,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
构图原则从图中可知,在岐江公园,它的每一个基质都必有一个核心板块和一个外向的廊道。
其核心原则是,占据所属基质20%时,空间体系的板块便具有很大的发展和稳定优势,且是核心板块。
空间上,还遵循着聚散原则,在对基质进行时空体系划分时,是按60%:40%的原则。
总体布局及其板块划分:岐江公园的绿地中,草地占整个系统的40%,其整个体系以观赏性为主。
乔、木、草三者绿化布局: 此园中,乔灌植物占据该绿地系统偏重于一角。
铺装地面的板块构成:公园铺装地面大致按照60%:40%的原则来进行空间划分的。
整个铺装地面的核心板块建筑处于视觉焦点处,以削弱其他板块的影响。
植物造景在岐江公园,可分为四类:一是广场的方格子式的棕榈科植物列阵;二是自由式的树林草地,以榕树与其他大型林荫树为主;三是路边及岐江岸边的大叶榕作为行道树和庭荫树;四是水边的生物群落。
轴线此园场地以环绕公园的园路作为主线轴,园路由西侧路口开始,经过北侧入口一直到达南区出口才结束,并且,主要景观均沿道路展开。
其中,西侧的儿童活动场所、中部的广场、主题餐厅茶室成为公园的主要景观节点,而骨骼塔、琥珀塔、红房子等都作为次要的景观节点。
场地中保留的铁轨那笔直的造型形成一条明显的视觉轴线,在此基础上,加上柱阵,并运用铁轨方向的湖,另一端布置了湖心岛,以此而形成一条景观次轴线。
次要节点小品琥珀水塔这是一座经历了50—60年的水塔,看起来十分普通,但经过被罩进一个现代科技的玻璃盒后,便具有了别样的艺术价值。
优秀景观案例分析汇报ppt
![优秀景观案例分析汇报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e28a0427d3240c8447effc.png)
设施、小品:
在公园所有设施中,休息设施占据最大的比重。数量充足, 但有顶的休息设施较少,只有水边几组有顶的亭子,但由 于都是玻璃材质,遮阳效果也不好,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很 少有人选择这里休息。最受人欢迎的休息设施是位于东西 向林荫道中和南北向的带状广场中,但这些设施在雨天也 不能使用。娱乐设施比较少,主要就是篮球场和儿童游戏 场,篮球场很受欢迎,但小孩的游戏设施在夏季的利用率 较低。另外,导向设施清晰明确,服务设施数量较少,勉 强满足使用者需要。在徐家汇公园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景观 小品是其中的雕塑。最吸引人的便是东北角入口的雕塑喷 泉,造型新颖,不落俗套,体现现代感。在公园的其他地 方也布置了风格一致的雕塑。此外公园中的卫生设施也较 安全、适用,也配备了无障碍通道等设施。
简单
设计尽量避免繁琐的造型,当冬季积雪时,明快的线条表 达出的画面特别的写意。
粗糙质朴的条 石,不同于一 般的庭园对于 河流有太多的 修饰。让人们 找到了阔别已 久的大自然的 感觉。
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曲线、斜线或直线条的人工构筑物, 可以说,这些构筑物给自然的草坪、树林带来了更丰富的 色彩、质感和形态上的变化。
汇 来说,徐家汇公园周围的环境北侧偏“静”,南侧 偏“闹”。
公 徐家汇公园的定位是一个休闲性的公共空间,公园 的布局采用规整与自然相结合的形式,非对称但具
园 有一定的向心性、聚集力,整个设计风格上延续地 块原有的历史文化气息。同时在细节设计上结合体
现殖民时期的多元风格和上海特色,与衡山路目前
的风格形成呼应。
上 简介:
海 徐家汇公园坐落于繁华的徐家汇地区,是在原“三 市 废”企业基地上开辟的一块绿岛,基地形态呈梯形,
属于开放式公园,徐家汇公园的西侧,是上海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案例分析
简介
公园地址: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一片城市公园绿地。
建造历史:
建成于2001年10月,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 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 于90年代后期。造船厂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 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 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 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 。
变废为宝
这是孩子们的嬉戏的地方; 这里是大人们放松的地方; 这里是新旧的结合; 这里就是岐江公园; 这里是景观建筑的成功案例; 这里是艺术的体现; 这里是我们该知道的一处优秀的 设计。
谢谢
109环艺 徐倩芸
设计
土人景观
奖项:
2002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最高奖项— —荣誉设计奖、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 作品展览环境艺术类金奖及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2008年第22届世界城市滨水杰出设计“最高荣誉奖”;2009年国 际城市土地学会(Urban Land Institute简称ULI)亚太区杰出荣 誉大奖。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 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 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 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 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 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 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 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 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 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 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 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 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 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 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 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自然与现代的融合
公园内部,将其周围的景观围绕 在外,绿化过的草地加上钢筋混个凝 土的建议性,将自然与现代的风格相
结合。住惯了冰 冷的混凝土的楼 房,在住宅区的旁 边有这样一方惬 意的休息区,不 免将人们带出了 混杂的社会,感 受自然之美。
静思空间
“静思空间”是不少人津津乐道的, 它和柱阵系列大概是公园里的新的表达, 典型的现代景观手法。 红色的立方体,白色的列柱煞是醒目, 在拍照中,魅力尽显。 也许有人会推敲它的含义(正如任何事情都有其含义一样), 我倒是宁愿放弃对这种意义的检索, 而享受它们的体量、色彩、纯粹的构成、标识性质、 那么一点趣味和对环境的适度的干预。
主要设计者:
俞孔坚、庞伟、黄征征、邱钦源、李向段,面对这样一个经典而又大胆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 不是最困难的事了,设计者和工程人员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 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追求时间的美,工业的美,野草的美,落差错愕的美;珍 惜足下的文化,平常的文化,曾经被忽视而将逝去的文化”。 在岐江公园的改建过程中,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 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教授带领设计团队打破传统的规划模式,对 原来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再利用,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 化载体的意义。岐江公园里遗留下了粤中船厂的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变 压器等,这些废旧机器被重新处理成颜色鲜明而造型稳健的工业化雕塑。 同时,还通过挖河道、留小岛的办法保住了旧址边缘险遭铲除的几十颗大榕树, 将郊外山上的野草大量植入园区。并在江边设计了渐入式阶案,错落的格局配以高 低的挺水植物和各类茅草,随着水位变幻呈现不同的风致,使岐江公园成为多种乡 土水生植物的展示地,让远离自然、久居城市的人们,能有机会欣赏到自然生态和 野生植物之美。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 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 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 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 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 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 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 围。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 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 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 后的艺术效果。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 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 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 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 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 历史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