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西方音乐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摘要】西方钢琴音乐在20世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断展现出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20世纪初期的西方钢琴音乐以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为主,充满了激情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中期的西方钢琴音乐逐渐发展出更多的实验性风格和技巧。
到了20世纪末期,西方钢琴音乐的风格变得更加多样化,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
这些不同时期的音乐都在推动着西方钢琴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包括多样性和创新性。
它对当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音乐界带来了新的思维和理念。
未来,西方钢琴音乐有望继续发展,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为音乐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关键词】西方钢琴音乐,20世纪,特征,演变,风格,多样性,影响,创新,发展,当代音乐,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西方钢琴音乐在20世纪的重要性西方钢琴音乐在20世纪的重要性无疑是不可忽视的。
在这一时期,西方钢琴音乐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各种音乐元素,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多样性。
由于20世纪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巨大变革,西方钢琴音乐也随之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貌。
20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西方钢琴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迎接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西方钢琴音乐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所热爱和推崇的艺术形式之一。
西方钢琴音乐在20世纪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表着当时音乐的最高艺术水平,更是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文化。
通过对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音乐的特点和变化,同时也可以看到西方音乐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对后世音乐发展的深远影响。
2. 正文2.1 20世纪初期的西方钢琴音乐特征20世纪初期的西方钢琴音乐特征可以说是多元化的。
在这一时期,钢琴音乐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的融合与创新。
最著名的代表包括浪漫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和民族主义音乐。
浅谈20世纪西方音乐剧发展与部分作品赏析
《20世纪西方音乐解读》选修课期末论文浅谈20世纪西方音乐剧发展与部分作品赏析学号: 2010011743专业:工商管理学生姓名:于凯鸿指导教师:王晶音乐剧,作为现代的一种独具艺术内涵的戏剧形式,它的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品质和表现出来的魅力对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20世纪西方音乐剧发展浅谈关键词:音乐剧西方艺术发展 20世纪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
说到音乐剧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在音乐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歌剧了。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歌剧首先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
歌剧的演出也需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过去的我并不懂得音乐剧与歌剧的差别,通过本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熏陶。
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剧可以算是歌剧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为歌剧赋予了更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拘泥于过去歌剧的一些相对专业的美声唱法、宣叙调、咏叹调等唱法,并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而且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没有音乐伴奏的独白,这也是让高雅艺术更容易的收到普罗大众的追捧和喜好,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妥协,但这种妥协个人认为是有效的,在很多国家地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音乐剧都一直收到不同程度的追捧,在现代亦有很多音乐剧的衍生电影上映播放,从巨额的票房可以折射出音乐剧的流行。
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19年文档
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由此西方音乐大转折,跨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
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体系迥然不同,不仅有所突破,还对固若金汤的作曲技法有所创新,审美视角、表情风格和作曲理念由此焕然一新。
一、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初步认识以20世纪为分界线,之前的音乐特色更多的表现人民的愿望、生活色彩、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作曲技法与创新上也无突破,比如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作曲技法遵循的是理性为先,稳重而严肃、严谨和谐、曲风淳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曲技法在很多时候还保留和继承着古典主义音乐的手法,注重来自民间的曲风素材并加以升华,但在整体上还是没有挣脱结构严谨的束缚。
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音乐在形成各种流派的同时,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作曲家们也百花齐放,为自己的独树一帜和新异技法而废寝忘食。
1909年8月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随着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创作定音,音乐正式迈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人们的耳朵也随之享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音乐洗礼。
一个世纪的时间让人们应接不暇的是各种各样奇特怪异的音响、技法、谱式、观点、理论与创新想法。
比如说电子音乐、表现主义音乐、计算机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偶然音乐、序列音乐等。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让人惊异的新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去几百年音乐发展的必然走势。
经历每一个音乐巅峰时,总会适时出现新的音乐模式将其取代并把音乐发展延续下去。
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然后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继而在浪漫主义的后期阶段当时固有的音乐形式、语言和风格都发展到了顶峰。
此时出现的音乐作品如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与德彪西模糊的调性,它们让当时的音乐创作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音响的效果更加丰满并复杂化,调性此时也面临着土崩瓦解。
这些就成为了新音乐即将诞生的明显预兆。
二、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两次高潮不断标新立异的20世纪音乐发展中,经历过两次巅峰期。
20世纪西方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浩劫。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疾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观念。
社会化的大生产、经济的大萧条和迅速增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
西方音乐在20世纪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
对于传统的怀疑和决裂,不仅表现在对19世纪音乐的反叛,甚至抛弃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音乐准则。
在这个“普通人的世纪”里,作曲家们追求个性的充分展示,他们不再按照同一的思想和方法去创作。
即使在一个“主义”或“流派”的旗帜下,不同代表人物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
西方音乐自律的性质向极端发展,音乐放弃传统审美模式,试验探索新奇的手段、音响,致使音乐与听众的隔阂逐渐加大。
当然还有许多作曲家仍然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
一、1945年以前现代的开端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头几年中,欧洲出现了几部轰动一时的作品,它们标志着长达一个世纪的浪漫主义的结束,一个奇异多变的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
在20世纪的艺术之都巴黎,著名的俄罗斯艺术演出经纪人佳吉列夫组织了一批作曲家、戏剧家和画家,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的演出季节,每年推出一些新颖的剧目。
面对着巴黎听众对于俄罗斯风格音乐的日增的兴趣,斯特拉文斯基先后创作了芭蕾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倍受赞扬。
但是当他的第三部舞剧《春之祭》1913年首演时,观众被原始主义粗野凶猛的音乐和舞台上演员披着粗麻袋的缺乏传统美感的舞蹈震惊了,出现了剧场大骚乱的丑闻。
巴尔托在1911年创作的钢琴曲《猛烈的快板》中,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用敲打和捶击的方法代替钢琴传统优雅的技巧,加之二度密集音群的和弦,产生了狂暴和骇人的音响。
《月迷彼埃罗》是勋伯格1912年创作的独唱套曲。
人们熟悉的昔日喜剧中的恋爱失败者、丑角彼埃罗,孤独病态,精神恍惚地回忆着过去。
象征主义抽象的歌词,用说与唱紧密结合的“念唱”音调吟出。
这三部相近年代出现的作品代表了20世纪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出现的对传统欧洲音乐反叛的浪潮。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20世纪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丰富而多样化的时期,钢琴音乐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在20世纪之初,西方钢琴音乐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19世纪浪漫主义的影响,但随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钢琴音乐的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之一是多样性。
20世纪西方音乐史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这也体现在钢琴音乐中。
德国作曲家施特劳斯创作的浪漫主义钢琴曲《阿拉丁》以其繁复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而著称;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则展现出俄罗斯音乐的独特风格,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情感;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则带有浓重的印象主义色彩,充满了神秘和细腻的音乐语言。
这些不同的风格反映了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之二是现代性和实验性。
随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和声和旋律结构,注重对音乐材料和形式的革新和突破。
奥地利作曲家斯特劳斯的《六段雅典舞曲》就体现了现代主义音乐对和声、旋律和节奏的新探索,其大胆的和声变化和复杂的节奏结构展现了现代音乐的实验性和创新性。
美国作曲家克莱斯勒的《钢琴协奏曲》则体现了后现代主义音乐对音乐材料和结构的重新塑造,通过对旋律、和声和节奏的颠覆和重塑,使得音乐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抽象化。
这些作品代表了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在和声、旋律和节奏方面的现代性和实验性。
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之三是跨界和多元化。
20世纪西方音乐史上出现了许多跨界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融合了不同的音乐元素,并借鉴了多种音乐风格和形式。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猫扑舞曲》融合了爵士乐、摇滚乐和拉丁音乐的元素,展现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法国作曲家萨蒂的《小丑的练习曲》则巧妙地融合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使得音乐风格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20世纪西方音乐鉴赏复习资料
简答1、简述表现主义的音乐特点?答案:与印象主义音乐一样,表现主义音乐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延长线上的一个音乐流派,但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
印象主义的目标在于捕捉于内心地感受推向外界。
表现主义所要表达的内心体验,往往是潜意识的、非理智的,无疑与世纪末德奥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形势感到绝望,以及心理学家佛罗伊德的理论有关。
表现主义用反抗蔑视就有秩序来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恐惧,从而使它又具有20世纪的特征。
代表作曲家有勋伯格。
2、新古典主义的“新”体现在何处?答案:新古典主义并非真正回到古典、巴洛克,甚至更远,时处20世纪,一方面,音乐家有着不同的艺术目标,另一方面,种种新技术手段,诸如运用自由的不协和音响、多调性、复杂的节奏组合,都被广泛运用,所以才称为“新--古典主义”。
3、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旋律常以短小的动机缀合而成,避免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发展等手段。
声乐旋律与语言音响相吻合,器乐旋律也很少有气息宽广的线条。
喜用复节拍和复节奏,节奏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
重视调式的表现力,如运用五声音阶、中古调式及全音阶。
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终止式。
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取得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音色丰富新颖,广泛运用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
配器及织体安排及其细腻,是管弦乐色彩缤纷,并把力度与音色联系起来。
较多采用小型体裁,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不少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性结构的轮廓。
论述:1、你如何看待20世纪音乐?2、20世纪民族乐派与19世纪民族乐派的异同点是什么?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与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相比:19世纪的民族主义和20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都与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在内容的充实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深度上都比19世纪少很多,他们更多的关注与音乐本身,对民族音乐特征的新发现则表现的更加突出。
20世纪西方音乐史
一、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在绘画领域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是二十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德彪西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特征:1)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2)它不以旋律为主,重视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节和五声音阶;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题材。
代表人物:1)德彪西:法国作曲家,他深受马拉美等象征派作家诗人的影响,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从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中获得新音响的灵感,同时受到穆索尔斯基独创性音乐的启发;他称颂瓦格纳但又认为瓦格纳的道路独一无额二不适合任何人,于是走出了一条极具个性的音乐创作道路,并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鼻祖。
代表作:钢琴有《版画级》两集《前奏曲》和《意象集》《月光》等管弦有《牧神午后》《夜曲三首》《大海》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合唱《浪子》《被选中的姑娘》创作特征1.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
2.他的管弦乐作品弦乐部分细腻,木管突出特性音区的音色,打击乐器丰富,组成模糊的色彩世界。
3.善于使用小型题材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俗。
表达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营造出朦胧飘忽不定的气氛。
2)拉威尔:法国作曲家。
早年受夏布里埃和萨蒂等人影响,并热衷于浪漫主义音乐。
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作品:舞剧:《达芙妮斯与赫洛埃》《鹅妈妈》歌剧《西班牙时光》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圆舞曲》钢琴曲《水的游戏》《镜》《小奏鸣曲》等。
创作特征:1.音乐具有印象主义特征追求明亮色彩和动力性节奏,旋律具有调式倾向,采用五声音节平行和弦和附加音的和弦,配器清晰,作品题材短小。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第一篇: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心得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故我选修了《20世纪西方音乐》,乘此机会,陶冶我的情操,从中学习到些知识,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大多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
什么是音乐,生理上是种种机能,物理上是种种声音,心理上是种种情感,道理上是种种人生。
归结为一句话,人类用声音表情的听觉艺术!20世纪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表现力的一百年,人类音乐风格上最多元意义的一百年,人类美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一百年......20世纪是西方音乐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看似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表象之下,音乐思想中的建构与解放运动的交织形成了20世纪音乐发展的基本结构.现代音乐中的这种建构与解放首先始于19世纪末,当时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和科技发展对音乐形式、内容及风格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结构逐渐瓦解并在其中孕育了新现代音乐结构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音乐思想呈现出建构与解放双线交织的发展脉络,并分别从音乐本体形式、时代背景及哲学美学思潮、不同流派风格及受众群体三个方面体现出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思想中建构与解放的对立关系、并存关系、继承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现代音乐逐渐进入后现代时期,在全球化经济与反文化潮流冲击下西方音乐思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彻底解构,并逐渐建构起一种新的多元化开放性的音乐思想结构,这种新音乐思想结构也将继续影响21世纪音乐发展.西方音乐是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全球学界公认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2.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17世纪)4.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5.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6.浪漫主义时期(1810年—1900年)7.二十世纪(1900年至今)就西方音乐这样一个文化体发展的总体情态来说,从文化体发展的时空连续性来看,相比文化的发展则表现出散而有序的特点。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由此西方音乐大转折,跨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
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体系迥然不同,不仅有所突破,还对固若金汤的作曲技法有所创新,审美视角、表情风格和作曲理念由此焕然一新。
一、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初步认识以20世纪为分界线,之前的音乐特色更多的表现人民的愿望、生活色彩、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作曲技法与创新上也无突破,比如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作曲技法遵循的是理性为先,稳重而严肃、严谨和谐、曲风淳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曲技法在很多时候还保留和继承着古典主义音乐的手法,注重来自民间的曲风素材并加以升华,但在整体上还是没有挣脱结构严谨的束缚。
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音乐在形成各种流派的同时,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作曲家们也百花齐放,为自己的独树一帜和新异技法而废寝忘食。
1909年8月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随着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创作定音,音乐正式迈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人们的耳朵也随之享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音乐洗礼。
一个世纪的时间让人们应接不暇的是各种各样奇特怪异的音响、技法、谱式、观点、理论与创新想法。
比如说电子音乐、表现主义音乐、计算机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偶然音乐、序列音乐等。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让人惊异的新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去几百年音乐发展的必然走势。
经历每一个音乐巅峰时,总会适时出现新的音乐模式将其取代并把音乐发展延续下去。
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然后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继而在浪漫主义的后期阶段当时固有的音乐形式、语言和风格都发展到了顶峰。
此时出现的音乐作品如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与德彪西模糊的调性,它们让当时的音乐创作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音响的效果更加丰满并复杂化,调性此时也面临着土崩瓦解。
这些就成为了新音乐即将诞生的明显预兆。
二、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两次高潮不断标新立异的20世纪音乐发展中,经历过两次巅峰期。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一段极为丰富多彩的历史,从激烈的民族主义风潮到抽象的现代主义,西方钢琴音乐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西方音乐的蓬勃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变迁。
下面我们试着对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一些分析。
我们不得不提到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音乐。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音乐大师们开始对本土民族音乐情有独钟,他们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大量反映民族特色和民间风情的钢琴作品。
例如德国的勃拉姆斯、俄国的舒曼、捷克的德沃夏克等,他们的作品颇受本土音乐的影响,充满了浓郁的本土风情。
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出明快的旋律、抒情的情感和朴实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音乐的特征在20世纪初期影响深远,成为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
随着世界战争的爆发和社会变革的加剧,20世纪中期的西方钢琴音乐逐渐走向了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代表着对传统的颠覆和对现实的抽象表达,这种音乐风格开始在20世纪中期崭露头角。
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美国的康普顿、欧洲的斯托科夫斯基等,他们以更加抽象的音乐语言和更加复杂的音乐结构挑战着传统音乐形式,打破了既定的音乐规则和风格。
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出复杂的和声、丰富的节奏和抽象的情感,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
这些现代主义的西方钢琴作品对后来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又一重要特点。
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西方钢琴音乐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碰撞,西方钢琴音乐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融合,形成了新的音乐风格和特征。
例如在美国,爵士乐和流行音乐开始对西方钢琴音乐产生影响,钢琴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蓝调、摇滚和放克元素,音乐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前卫化。
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出明快的节奏、新颖的和声和浓烈的个人风格,展现了西方钢琴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成为20世纪末期西方钢琴音乐的一个显著特点。
浅谈二十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钢琴音乐的发展
浅谈二十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钢琴音乐的发展胡千红在经过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现代时期。
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与以前各时期的钢琴音乐相比,有着根本的差异,对于我们长期受着传统音乐薰陶的人来说,理解并认识这些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特别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回顾整个世纪的钢琴音乐史,展望钢琴音乐发展的未来,尤显重要。
二十世纪以前虽也出现过不少有个性的钢琴作曲家,但他们的创作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基,是以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为基础,可以说,这是钢琴音乐创作的“圣经”。
但二十世纪以后,这个根基动摇了,作曲家们纷纷以打破传统、树立起新的钢琴音乐风格为自己创作的目的。
音乐家们在音乐的天堂里随心所欲地发展着自己的奇才,纵情宣泄着自己的梦想。
各种流派眼花缭乱地并存着。
多彩的技术和艺术思想急剧的变化,造成了不同流派、不同作曲家与不同的作品之间审美趣味、创作手法上的极大差异。
作曲家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享有更大的自由。
这一切说明在钢琴音乐方面,共性创作的时期已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创作时期。
在二十世纪的音乐中,没有统一的、具有共性的音乐表现形式,更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这样一个体系。
相反,在各流派之间有着一条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每出现一种新的流派,都以自己的理由对它以前各流派进行否定与排斥。
如表现主义否定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否定表现主义。
二十世纪的钢琴乐坛是一个流派纷呈的局面,也是处在一个大动荡、大变化、大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与其它音乐文化一样,越来越趋向了怪诞与无表情,这有它一定的历史原因。
在谈论二十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特征之前,让我们先对十九世纪的音乐作一次简略的回顾。
重温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产生与发展的环境,可以这样认为:十九世纪是属于浪漫派的,在整整一个世纪里,从贝多芬到瓦格纳,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音乐大师们早已将浪漫主义的理想发挥到极致,在浪漫主义音乐达到最高峰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出现风格的改变,这样,寻找新的理想,变成了二十世纪音乐家们的任务。
简述20世纪西方表现主义音乐
简述20世纪西方表现主义音乐【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了20世纪西方表现主义音乐产生的内在思想基础及外在的社会根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的动荡不安)的前提下,结合具体作品,对这一音乐流派的创作思想、创作内容和艺术表现特征,作了较为客观的阐述与评价。
音乐上的表现主义流派,通常是指20世纪新维也纳乐派。
其代表人物是勋伯格以及他的两个学生威伯恩和贝尔格。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流行在德奥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它最先出现在绘画、诗歌领域,然后才扩展到音乐领域。
这种音乐既不表现温和的理性,也不表现浪漫的情感,更不追求瞬间的飘忽不定的感受。
它表现作曲家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只表现作曲家自己的体验。
表现主义作曲家往往用主观对现实的解释代替真正的现实。
这种自我意识是20世纪许多重要作曲家的共性。
勋伯格曾经说过:“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
同时代的维也纳精神病理医生——西格蒙多·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他对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深刻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结构有五大支柱: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
弗洛伊德根据他的临床经验,对“无意识”这一概念作了新的阐明,把它作为意识的对立物去解释某些变态心理,把它看作是一种本能欲望所控制的潜在冲动,它比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更为复杂,这种本能要求满足的冲动以各种奇妙的无意识过程表现出来。
“无意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基础。
它认为在任何心理现象的底层,都潜伏着一种更为深刻的本能欲望,所以这种理论也被称为“深度心理学”。
他把人分成为三部分,即“原我”、“自我”和“超我”。
“原我”,是最本原的一种本能冲动;“自我”即受现实生活各种伦理道德所抑制的伪装了的本能;“超我”即受伦理原则支配的道德化了的“自我”。
本能冲动在道德化了的“自我”支配下,只有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才能泄示出来。
依据弗洛伊德的学说,如果人无法满足本能的愿望或经历太多的痛苦,当精神压力无法减轻时,心理结构就要发生变化而体现出精神分裂的某些特征。
20世纪西方音乐调性的变革
20世纪西方音乐调性的变革二十世纪是个复杂而又奇特的世纪。
它既是动荡、倒退的世纪,又是繁荣、进步的世纪。
人类对自身的复杂性的认识和感悟,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深刻。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大部分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都体现出另类复杂的形态,二十世纪的音乐也就此应运而生。
二十世纪之前,音乐的结构基本采用固定通用的形式,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音的音高组织而进行发展。
按照这个特点,就可以把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按“前调性音乐”(出现在巴洛克之前)、“调性音乐”(巴洛克至浪漫主义时期)和“后调性音乐”(单一调性中心瓦解后)划分成三个时期。
因此,调性成为作曲家们创作改革的第一步,其次再追寻新的音色,节奏和旋律织体等要素。
一、半音化和声语言的发展半音化和声是在变音使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旋律中的声部进行以半音围绕为基点,其半音化的程度越高,相对于调性的离心力也就越高。
半音化和声的写作手法通常采用增加变音和弦的方法,这不仅是对传统调性的延伸,也是对和声进行的扩张,并增强了和声的色彩性与冲击力。
在巴洛克时期,半音化和声的运用就已经显现。
有的作曲家在乐段或乐曲的终止处,通过经过半音的解决回到调式主音。
有的作曲家则在原有调式的基础上,临时加入半音作为变化音,导致新的音响效果建立。
这些都是在调式的基础上进行半音的运用,调式基础的半音化倾向,成为了巴洛克时期典型的半音化运用。
进入古典主义时期,半音化的运用得到了新的延伸。
由于古典主义时期器乐曲的高度发展,半音化的运用逐渐渗入到织体、节奏、和声等方面,在各式体裁的套曲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此时的半音化运用表现为不协和和弦或变音和弦的进行。
半音化的音乐形态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再局限于悲伤和哀痛,在当时的器乐曲或声乐曲中,情感表达的范围被逐渐扩大。
半音化的发展在经历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洗礼后,以极具表现力的姿态呈现在浪漫主题时期。
此时音乐的调性逐渐被弱化,趋向模糊。
音乐的和声进行也朝着不断游离的方向发展,和弦间的功能关系被削弱,织体语言也更加隐蔽。
20世纪音乐概述
20世纪西方音乐浅谈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我们也迎来了这个学期的期末。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20世纪音乐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下面就是我通过学习后了解和总结的20世纪音乐的概况以及对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蓝色狂想曲》的分析。
在历史上,从来也没有一个时期象二十世纪那样风云变幻。
两次大战改变了各国的边界和人们的思想方法,科学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把我们推向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未来。
在反时代精神的策动下,各种艺术,如绘画、雕刻、文学、戏剧和音乐,正在冲破着各种旧的形式,试图表现新的生活方式。
在每个国家,本世纪的作曲家们都在对音乐的诸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进行着实验。
本世纪杰出的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他赞成这样一种音乐,在其中所有的主题都绝对不出现重复,而且每个小节都应当同前面所有的小节完全不同。
许多作曲家都对节奏进行着实验。
有的作曲家写出了既没有小节线,也根本没有节奏型的乐曲。
其他现代作曲家们正在制造另一种音乐,在这种音乐中,一个管弦乐队或合唱队的两个部分有完全独立的节奏。
作曲家们还在旋律上,即各音的横向安排上做出了同样令人惊讶的改变。
有些作曲家回到了古希腊人和早年教堂神父们的调式上去;有的作曲家从东方人的滑行音阶取得灵感,将“四分之一音”和比“四分之一音”更小的音程差别运用到了乐曲之中;有些人甚至发明了一架能弹出四分音而不是半音的钢琴。
虽然这种音乐并没有得到发展,但它的确有助于使音乐家们更注意半音阶音乐,即利用所有半音的音乐。
这种对半音的运用最著名的例子是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的十二音音阶。
在形成一个旋律时,十二音音阶(由钢琴上一个八度范围内所有的白键和黑键组成)的每个音都必须逐个用过一次以后才能再用。
当然,这种音乐没有特定的调子,因此被称为“无调性的音乐”。
在和声(即不同的音同时发音)方面,也有一些惊人的新发展。
那些恢复古代调式的作曲家们往往也重新运用了古代的和声,例如多少世纪以来,曾经被传统和声学认为“用起来太僵硬”和“听起来太别扭”的平行四度和五度进行都得到了利用。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20世纪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西方音乐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钢琴音乐也不例外。
20世纪的西方钢琴音乐在风格、形式和演奏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征。
本文将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一、前卫主义和实验性20世纪初期,西方音乐开始出现了前卫主义和实验性的风潮。
这种风潮在20世纪钢琴音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钢琴作曲家如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等人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大胆地尝试了新的和前卫的音乐语言。
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和声观念和形式结构,利用了大量的音色效果和琶音技巧,创造出了许多新颖的、富有现代感的作品。
例如德彪西的《月光》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肖邦变奏曲》都是钢琴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它们展现了20世纪早期钢琴音乐的前卫主义和实验性特征。
二、民族主义和民间音乐20世纪的西方音乐还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主义和民间音乐特征。
在这个时期,许多西方作曲家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元素。
例如巴托克的《匈牙利狂想曲》和德彪西的《伊比利亚组曲》等作品就充分展现了西方音乐的民族特色和风情。
在钢琴音乐方面,许多作曲家也借鉴了民间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创作出了许多极具民族风情的作品。
这些作品使得20世纪的西方钢琴音乐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民族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三、序列主义和电子音乐20世纪后期,西方音乐出现了序列主义和电子音乐的新风潮。
序列主义是一种以全音列为基础的新的音乐组织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的和声和调性观念,使得西方音乐在旋律、和声和节奏上呈现出了全新的特征。
钢琴作曲家如韦伯恩、布列兹和斯托克豪森等人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运用了序列主义的技法,创作出了许多新颖的、极具挑战性的作品。
而电子音乐则是20世纪后期西方音乐的另一大特色,它利用电子设备和技术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
在钢琴音乐方面,一些作曲家也开始尝试运用电子音乐技术,创作出了一些充满未来感的作品。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众所周知,西方音乐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从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到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直至20世纪的现代主义音乐。
这学期我对西方近代音乐进行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分析一下西方现代音乐的几种流派与形式。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十分复杂,一百年间,音乐思潮、作曲风格、音乐技法和表现手法变化十分迅速而频繁,日新月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受到了象征主义文化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随之出现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如同印象派绘画风格一样,主要表现倏忽朦胧的主观现象,用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渲染出闪烁的气氛和色彩。
创作手法上打破了完整的旋律和曲式,配乐上和声纤细柔和,展现给人一幅模糊的、色彩捉摸不定的音画,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
如德彪西的代表作《牧神午后》,一开始,长笛的主旋律就奠定了全曲田园风的基调,柔和的音色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
如果说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那么,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就是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音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流行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个现代流派,同样是由绘画、诗歌领域扩展到了音乐领域。
印象主义常常以大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光线和气氛,而表现主义抓住的是人的内心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体验。
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作品强调夸张手法的应用,表现内心强烈的感受,通过梦境象征的手法来释放出心灵深处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并广泛性地运用无调性的作曲技法,作品极富表现力,如勋伯格的《乐迷披埃罗》。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诞生了新古典主义乐派。
它强调艺术整体各方面均衡、完美稳定,追求适度的、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
提倡纯音乐,使听众集中精力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
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斯特拉文斯基,创作时,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并使用现代作曲技法,对古典音乐进行改造。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20世纪是西方音乐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钢琴音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20世纪的钢琴音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
首先,20世纪的钢琴音乐在风格上呈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
它不再像古典主义时期那样追求合理的结构和明确的旋律线,而是更多
地关注色彩、情感和个人风格。
同时,20世纪的钢琴音乐也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音乐流派,例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民间音乐风格等,这些风格都对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
其次,20世纪的钢琴音乐在演奏技巧上也有了许多新的探索和实验。
钢琴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大大丰富了演奏的技巧和表现手段。
例如,雨滴般的音符、跳音、颤音、分解和弹
跳的技巧,以及复杂的和声任意的随机性等,这些技巧都让钢琴音乐的演奏更加丰富和多
样化。
另外,20世纪的钢琴音乐也在创作上尝试了更多不同的形式和结构。
它结合了其他乐器、声音、材料和技术,使得钢琴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和自由度。
例如,布鲁斯钢琴、爵士乐、拉丁音乐、摇滚乐等各种类型的音乐都与钢琴音乐融为一体,
使得钢琴音乐更加富有活力和时代感。
总之,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表现出了多样性,不断在风格、技巧、形式和结构上进行创新和实验。
这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内涵,也为现代音
乐的发展开辟了更多的新路径。
论20世纪音乐对西方音乐传统的挑战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3论20世纪音乐对西方音乐传统的挑战周砚馨【摘 要】作为对西方音乐传统的反叛的代表,20世纪的音乐让人类的音乐创作以及审美观念等迈进了新的时代,得到了跨越性的更新。
本文围绕20世纪音乐对西方音乐要素的反叛和挑战,将20世纪音乐产生的背景、影响以及发展规律和方向等加以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20世纪音乐 西方传统音乐 创作思维的变革20世纪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其特性的世纪。
这个世纪中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也发生过前所未有的动荡。
在这个世纪生活过的人类拥有着对世界和时代的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具有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复杂感受。
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深深影响了音乐艺术领域,使得20世纪的音乐成为了西方几千年音乐发展史中的具有独特个性和特征的音乐现象。
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音乐规律和概念,也对新的音乐理念有了深深的思索和极限的挑战,更有破旧立新的追求和音乐边疆的拓展。
不仅对传统音乐观念的界限进行了重新地界定,也让人们在理性的思考范围内不断产生对音乐传统的怀疑,并且带着怀疑,不断在音乐创作的领域进行着实验和创新,使得人们对西方音乐传统的元素进行重新地审视。
因此,可以说20世纪的音乐是人类对西方音乐传统的挑战和质疑,具有引领音乐新世纪开启崭新天地的提纲挈领的作用。
一、音乐语言、形式上的审视音乐传统的突破上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是20世纪音乐的分界线。
以战争发生的年限为界,上半叶的二十多年中,人们开始产生了对传统音乐创作技法的怀疑,尤其是在音乐语言、形式等方面,渴望打破传统的规则,放弃传统的调子和主题。
(一)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多调性是对传统调性语言的挑战从19世纪后期的作曲家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传统的调性语言发生的动摇,很多作曲家都在基础的牢固性上进行着尝试,使得将调性语言的基础加以调整和转型。
以欧洲的瓦格纳音乐为例,其中的半音和声和无中旋律就是很好的验证,调性在其中不断发生着频繁的转换。
20世纪西方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20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上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一个时期,包括许多新的音乐流派和风格的出现,也开始探索各种新的音乐技术和表达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一些重要的创作和表演者和他们的作品。
20世纪初,西方音乐开始经历一个重要的变革,这个时期被称为现代主义音乐,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古典音乐的风格和创作模式。
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在创作中采用了各种新的技术和手段,如序列技术、直接钢琴、电子乐器和随机音乐等,这些新的技术和手段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可能性。
20世纪初,阿诺德·勋伯格创作了一部混合儿童合唱、头声和管弦乐的歌剧《海盗》,被视为现代主义音乐的开始。
在他随后的作品中,他运用序列技术和其他创新手段,如《五首管弦乐奏鸣曲》和《瑰宝内的瑰宝》等,使他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人物。
此时期还出现了其他重要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斯特拉夫斯基、肖邦、拉威尔、巴托克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音乐的像样。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爵士音乐兴起,为一位名叫路易斯·阿姆斯朗的音乐家所代表。
他具有宏伟的人物和优美的音乐作品,如《夏威夷音乐》、《老同志》、《卖花的小姐》等。
他的音乐风格与前面所提到的现代主义音乐大相径庭,展现出了新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模式。
在他之后,纪录艺人和爵士音乐家如比莉·海曼、艾拉·菲茨杰拉德、弗兰克·达贝勒等人相继出现,以他们个性化的表演和突破性的摇摆乐曲表达了这一音乐风格的特征。
西方另一大流派则是摇滚音乐,起初是由黑人爵士音乐演变而来的,逐渐在青年之间流行开来。
这一时期的创作和表演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披头士乐队。
他们的音乐风格突破了以往的传统,仅限于乐器、和弦和节奏的现有界限,将自身的曲式和张力赋予了歌曲里的每个音符。
他们获得了全球性的声望和各种荣誉,如《没人比你更好》、《樱花草载着我回家》和《黄色潜水艇》等成为摇滚音乐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20世纪西方音乐剧及其发展
吴珊珊
摘要
音乐剧是20世纪一项重要的通俗艺术形式,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文化产业。
它虽然是一种大众文化,却复杂多变。
音乐剧作为现代的一种独具艺术内涵的戏剧形式,它的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品质和表现出来的魅力对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关键词:音乐剧;西方;艺术;发展;20世纪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也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
西方音乐剧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带来音乐剧这一体裁概念的显著变化。
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现这样的观点,认为音乐剧己处在危机状态,没有发展前途。
一些西方现代学者建议放弃歌剧的词义而用更广泛的“音乐戏剧”、“音乐表演剧”等概念来代替。
说到音乐剧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在音乐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歌剧了。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歌剧首先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
歌剧的演出也需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过去的我并不懂得音乐剧与歌剧的差别,通过本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熏陶。
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剧可以算是歌剧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为歌剧赋予了更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拘泥于过去歌剧的一些相对专业的美声唱法、宣叙调、咏叹调等唱法,并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而且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没有音乐伴奏的独白,这也是让高雅艺术更容易的收到普罗大众的追捧和喜好,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妥协,但这种妥协个人认为是有效的,在很多国家地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音乐剧都一直收到不同程度的追捧,在现代亦有很多音乐剧的衍生电影上映播放,从巨额的票房可以折射出音乐剧的流行。
回顾历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爵士音乐在美国南部一带开始流行,这股潮流很快就影响到了音乐剧,两者一拍即合,亦从此美国的音乐剧舞台与爵士音乐永远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数十年,两者的融合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百老汇音乐剧经典剧目,如著名的《西区故事》等。
而在现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摇滚乐、轻音乐、社会变迁的丰富创作题材等相继登上音乐剧的舞台,并且打破
了管弦乐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使之具有了现代感,歌曲变得活泼、通俗、易于演唱,从而加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
随之而来的一部又一部闻名于世、风靡全球的著名作品,如《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音乐和戏剧上都有了突破和飞跃。
现在,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音乐剧一于过往一样,不断吸收新的元素,令自身一直焕发新活力,保持新鲜感。
在现代电影技术的帮助下,音乐剧不再仅仅在舞台上表演,还搬上了大荧幕,跟随光盘、网路、无线信号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人民所津津乐道。
而在课上,我亦有幸观赏了《歌剧魅影》在2004年的电影版本,其中动人的音乐、美妙的场景、感人的情节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下面我将对此剧发表个人的感悟,简单赏析。
音乐剧电影《歌剧魅影》赏析
关键词:情节曲折爱情故事成功
歌剧魅影是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
又译: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歌剧院的幽灵。
改编自加斯通•勒鲁著《歌剧幽灵》。
作品讲述的是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一段爱情故事,因情节曲折、充满离奇而恐怖的色彩,因此吸引了大批读者,并相继衍生出一些根据原作改编的电影和戏剧作品。
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于2004年同名电影上映,卷起一阵观影热潮。
这部令全球无数观众动容的经典音乐剧被导演乔尔·舒马赫搬上了荧幕,极尽奢华的高成本制作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
杰罗德·巴特勒(男主角扮演者),埃米·罗苏姆(克里斯汀扮演者)和帕特里克·威尔逊(拉奥尔扮演者)共同演绎了这段惊心动魄的三角爱情故事。
黑夜之歌响起,一切令人目眩神迷,却又光怪陆离。
自这部音乐剧1986年在伦敦首演16年来,一共在20个国家110个城市演出了超过65000场,观众达到58000000人,获得包括劳伦斯-奥莉维亚、托尼奖等50多项音乐剧大奖,可见这部音乐剧的魅力之大。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于1948年3月22日出生在伦敦的肯辛顿特的一个音乐世家。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在1992年被册封为爵士;1997年,再被封为终身贵族,封号是“劳埃德-韦伯男爵”(Baron Lloyd-Webber)。
他的父亲是音乐学家、管风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威廉·劳埃德·韦伯,母亲是钢琴教师简·约翰斯通·劳埃德·韦伯,弟弟是大提琴演奏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
他在威斯敏斯特学校获得了英女皇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摩德林学院攻读历史专业,尽管韦伯没有读完课程就决定将他的兴趣转向了音乐剧剧场。
故事讲述了一名音乐天才由于脸部畸形而从小受虐待,在马戏团长大,被当作玩物。
他逃离戏团后开始在巴黎歌剧院地下定居。
女高音卡洛塔彩排时,幕布突然落下,卡洛塔愤怒的从幕布后走出来,指剧院无视自己的安全,扬长而去。
原本演侍女的舞蹈员克莉丝汀被推选出来代替卡洛塔。
她的唱能力得益于一个神秘的老师,不断用自己的声音引导她,就像父亲临终前所说的“音乐天使”那样,令人惊讶的是,完全不被新经理看好的克莉丝汀技惊四座,克莉丝汀的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其周围又突然出现了一位青梅竹马的贵族子弟罗尔,由于忌妒,魅影开始逐渐陷入更深的疯狂。
但最后女主角用自己的爱情感化了魅影,和罗尔一起,而魅影则彻底消失。
仅仅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已经深深的打动了我,久久地随着音乐的响起,突然我有一
种洒脱的美感,为了魅影有风度的退出,也为了他致死不渝的爱,我不能指责克里斯汀不选择魅影,只重视外貌不会品读爱的愚笨,也不能从爱她的英俊少年上挑出任何的不对。
只是我有些许的遗憾。
在生活中又有多少像魅影这样的痴情人在为自己的爱人忘我的付出。
我想魅影虽然没能等到同等的爱,但是在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歌剧魅影》中,他却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他虽是幽灵但在观众的心中却早已成为人间唤醒唯美真爱的天使。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
出色的音乐是一部音乐剧成功的关键之一。
剧中采用了大量古典音乐的背景,(例如歌剧院在排练歌剧《汉尼拨》《耳背公爵》《唐璜的胜利》中出现的古典歌剧中用传统的美声唱法演唱的咏叹调),在音乐剧中套上歌剧,使两者完美结合,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歌剧魅影》不愧是音乐剧史上的佳作,我深深地被它折服了,无论是跌宕起伏的剧情,还是令人心动的旋律,亦或是对魅影的遗憾和他才华的惊叹,无一不是音乐剧能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原因。
歌剧的境界已经被扩展。
今日艺术世界的一个意义重大的特色是各门艺术的分界线模糊不清;歌剧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宜于作试验的场地,它的本质是一种混合艺术,各种力量在台本作者、作曲者、舞台设计者、导演和听众之间不断地变动以求平衡。
今日的作品中的某些破坏性因素似乎在向歌剧的最珍贵的传统(从歌唱艺术到作为建筑物的歌剧院的合理性)挑战,但这实际上不是衰退的象征,而是令人放心地证明歌剧今天并不是奄奄一息,而仍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西方音乐剧史》《西方音乐剧探源》慕羽
部分资料来源:来自维基百科“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歌剧魅影”、
“音乐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