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第6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9
3 下垫面状况因子
下垫面是大气下层空气运动的边界面,也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影响气候 的作用十分明显。
下垫面因素有很多,包括:海陆间差异、地形和地表性质差异、海洋中洋流的分 布和强度、冰雪覆盖层的影响等。
3.1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1)海陆间热力差异 2)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3)海陆分布对大气湿度影响
2.2 洋流状况 海洋中,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流向另一个海区,这种大规模 的非周期性的运动,称之为洋流。
1)分类: 按洋流本身与周围海水的温度状况分: 暖洋流、冷洋流;
暖洋流——低纬流向高纬;冷洋流——高纬流向低纬。
按洋流形成的原因分:风生洋流、密度流、补偿流。
风生洋流(风海流)——大气运动产生风应力,促使海水上表发生流动; 密度流——因海洋的水温、盐分及密度不均引起的; 补偿流——因某地海水流走,相邻区域海水流入补充而形成的。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4
2)厄尔尼诺(EL Nino)
这个词来源于西班牙文“EL Nino”(原意是圣婴)。最初表示某些年份 圣诞节前后,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的太平洋海岸附近,出现季节性水 温上升的现象。
这种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季节性上升的现象,每隔几年就又一次异常 发展,可使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 日界线(180度)附近,海面异常增暖,造成原来干旱的气候突变为多雨气候, 严重的时候可形成灾害。
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
气候形成的概述 太阳辐射因子 环流因子 下垫面状况因子 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
1. 辐射因子—— 复习:第2章“天文辐射”和地气系统辐射收支平衡
2. 环流因子 纵观地球,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8%,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约有80%的
能量为海洋所吸收,且将其中85%左右的热能储存在大洋表层;同时,海洋 还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约86%的水汽来源;此外,海洋还是CO2的储存库, 可调节大气中CO2含量,以此影响气温和大气环流状况。由此可见,海洋是 大气环流运转的能量和水汽供应的主要源地和储存库。
同时,带来的是由低纬的沿海向高纬地内 陆的气流,会形成高温、湿润和多雨的 天气。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22
☆ 南亚季风——影响区域: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南部等地。 主要是行星风带季节性移动和青藏高原大地形作用为影响因子,同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1
2.4 环流变异对气候的影响
请复习回顾:第3章第3节中的大气环流平均状况(有平均纬向、经 向和水平环流);但在某些年份,大气环流也会脱离常态,有异常的 行为,同样,也会直接影响该期内的天气和气候出现异常。
我们就近些年来出现的影响重大的、典型的、频繁的气候异常现象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为例,介绍一下环流形势场变 异时,对气候的影响。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3
2)世界大洋表层中洋流的概况: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4
A)以南、北副热带G为中心的反气旋大洋环 流
B)以北半球中高纬度D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 洋环流
【见上页 图】
C)北印度洋季风漂流
D)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岸上西风漂流和绕极环 流
2020/1/28
这种“海洋-大气”接力式的经向热量输送是维持高低纬度能量平 衡的重要机制。
b) “海-陆间”热量输送 冬季,海洋为相对热源,陆地为冷源。在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
大陆西岸为迎风面,受暖洋流影响,提高了大陆西岸的气温;此时, 形成大陆西岸暖,东岸冷的现象。 夏季,相反。这时,大陆通过大气环流向海洋输送热量,迎风海岸 气温较为凉爽,尤其在冷洋流的海岸,要比大陆气温低很多。
(2)风的性质有明显差异(如湿润程度、水汽含量等); (3)影响的天气现象也有明显差别。 成因:主要取决于海陆热力差异状况和行星风带的季节性变化。
特例分析: ☆ 东亚季风——影响区域: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主要由太平洋与亚洲的内陆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为影响因子,外加 青藏高原影响辅助而形成的。
2020/1/28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对气候系统中的热量重新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 一方面将低纬度热量传输到高纬度,调节赤道和两极间的温差(a);另 一方面又因大气环流方向在海陆之间有差异,加之冷暖洋流两性的差异, 使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了明显差异,破坏了天文气候带的地 带性分布(b)。
a)“赤-极间”热量传输: 就年平均而言,热赤道约在5°N左右,其中显热输送从热赤道开始向北、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6
4)ENSO与气候
在讨论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关系时,通常将SO、EL Nino与 Walker环流综合一起分析。
因为在EL Nino事件发生的同时,出现了东南太平洋副G气压下降, 西太平洋赤道海域的D气压上升,即南方涛动强度减弱,相应的赤道 地区的东西向环流也减弱,此时,合称ENSO事件发生。
向南输送,潜热量约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向高、低纬地区输送;而大洋环流 热通量约自2°N左右的洋面向南北两侧输送。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9
据估计,在这种环流的经向热量输送中,大气环流作用占约67%, 洋流作用约占30%。在赤道至低纬度(<30度)间洋流输送大于大气 环流输送;在纬度30度以上的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作用超过洋流。
确定EL Nino现象发生的指标,常用赤道东太平洋(0°-10°S, 90°W-180° )的表层海温距平来指示。
凡连续两个季以上平均海温距平≧ 0.5℃ 或海温月距平峰值达到1.0℃ , 定为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指标达到上述数值的负距平时,则定为反厄 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La Nina” )。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5
简化的表层洋流模式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6
实际表层洋流与简化模式的异同
同: 北半球副热带地表除区层风有洋应一流力顺特外时征,的还针原有方因其向:他的外涡力旋 南半球副热带地作区用有的一综逆合时结果针方向的 异: 赤道逆流(补偿流) 环绕南极大陆的西风漂流(地形作用) 北大西洋高纬气旋型涡旋更明显 海水向涡旋的中部符合,没发生堆积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7
3)洋流的作用 在暖洋流的作用下,大气从洋面得到热量多,同时海温
变高,水汽向上输送,使大气下层增暖变湿; 相反,在冷洋流作用下,大气下层降温,有可能会使洋
面上空出现逆温现象。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8
2.3 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环流与热量输送
(太平洋walker环流)
主要在马来群岛、非洲和南美中部地区, 由于降水充沛,积云释放大量潜热,形成几个 热源,而在非洲和南美沿海地区由于冷海水上 翻,形成热汇,从而造成水温东西向的差异, 引起纬向气压差,使热源区空气上升,流至热 汇区下沉,而低空从热汇流向热源区,形成了 赤道地区三个东西纬向上闭合的环流圈,位置 分别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南亚处。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0
2)环流与水分循环
水分循环的三个分量:蒸发、降水和大气水分输送,都与大气环 流有重要联系。 a) 蒸发过程中,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蒸发快慢和蒸发量的多寡,要受下 垫面温度和环流方向及速度的影响; b) 降水产生,主要依靠水汽凝结,水汽凝结条件中以上升运动为主,环流 可以促使上升运动发展; c) 水汽输送,在低纬度Hardly环流作用明显;在中高纬度地区主要通过大 型涡旋运动进行。
同时,ENSO除影响低纬度气候外,还可能通过遥相关影响到中高 纬度地区的气候。如厄尔尼诺年,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夏季持续低温, 有些年份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等等现象,也可能会和厄尔尼诺有关。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8
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
气候形成的概述 太阳辐射因子 环流因子 下垫面状况因子 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2
1)沃克环流 (Walker)
它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 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 环流.
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在20世纪 20年代首先发现,是热带太平洋 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
它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 空气在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 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 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部洋面 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 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 闭的环流。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7
相反,在低纬度涛动高指数期,海上大范围降温,赤道主要对流区 局限于西太平洋,Walker环流上升分支西移,东太平洋出现干旱气 候。
《ENSO监测和预测研 究》 翟盘茂主编
气EN象SO出对版气社候的2影0响0以0年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如厄尔尼诺年,
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现象; 而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的西岸则多雨。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3
Walker环流的上升支和热带太平洋西部暴雨频繁、台风活跃和 云层厚密有关;至于其东部的沉降支则为该区带来干燥晴朗的天气。
∴ “Walker环流”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 对于赤道太平洋地区的walker环流来讲:
如果东太平洋的洋面温度升高,就会产生较暖而且湿润的上升气流, 削弱“沃克环流”,同时美洲中部一带会气温上升、暴雨成灾,这就 是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15
3)南方涛动(SO, Southern Oscillation)
是指印度洋赤道D区与南太平洋副G区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的海平面 气压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
即:当东南太平洋的副G比常年升高(降低)时,印度洋赤道D比常 年要低(升高),它们之间呈现此起彼伏状,形成两大洋上的大气间 的涛动。
同时,大气环流向下输送动量,产生风应力,促使海水上下涌动,表层出现 洋流现象。这样海洋和大气之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组成一 个复杂的耦合系统,亦称为:海气的相互作用。
环流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分为: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2
2.1 大气环流状况(复习第3章第3节“大气环流”内容)
ENSO是低纬度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的强信号特征。在涛动低指数期, 赤道低压主体减弱,前端向东伸,此时太平洋上的副热带G减弱并向 高纬移,其结果必然使信风减弱,赤道西风发展,此状态有利于赤道 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扩展输送;同时,赤道东太平洋冷水上涌现象减弱 乃至停止,造成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事件(EL Nino)——在海面高水温影响下,Walker环流改变,其上升分支向 东移,对流现象在西太平洋减弱,在中东太平洋发展,在东太平洋出 现多雨带。
近些年,北半球也发现了北大西洋涛动(冰岛D和亚速尔G之间)和 北太平洋涛动(阿留申D和北太平洋副G之间)的反相振荡现象。
符淙斌和叶笃正着眼于全球的振荡特征,将以上三大涛动统称为 “低纬度涛动”(Low Latitude Oscillation-A very low frequency seesaw in global tropics ,1989)。
海洋是水汽源,陆地复杂(冬季是汇;夏季,潮湿地是源,干旱地是汇)。 海上多成雾;陆上沿海区比内陆多雾。 海陆分布对降水量和降水时间也有着显著影响。
2020/1/28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20
4)海陆分布对风的影响
a)海陆风(第3章4区域和局地尺度的环流)
b)季风 ☆ 定义: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以年为周期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特点: (1)盛行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徐师大 城市与环境学院
21
冬季,亚洲大陆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盘 踞控制,高压前缘的偏北风成为亚洲东部的冬 季风;由于蒙古高压比较强大,由陆向海,风 力也较强。
同时该高压带来的是冷气团,因此会产生 低温、干燥和少雨天气。
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同时加上 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 成为亚洲东部的夏季风,但是此时高低压之间 的气压梯度较小,所以风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