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合集下载

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

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

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目前国内大概有4000万糖尿病病人,而且近1/3甚至更多的围手术期患者不知道有糖尿病或没有接受过规范治疗,糖尿病不但增加围手术期的各种风险,而且还是造成手术预后不良的直接原因。

所以规范这些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十分必要。

一、麻醉药物对血糖的影响麻醉是手术必须过程,麻醉药物选择不当会对糖尿病产生影响。

乙醚在麻醉中很常用,但它可引起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以及升高血中乳酸和酮体水平。

硫喷妥钠也有急性升高血糖的作用。

现代吸入式麻醉药影响较小,三氟溴氯乙烷(氟烷)和安氟醚,在糖尿病患者中可安全使用。

大量的利多卡因可以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血糖控制目标血糖控制目标应考虑到既能保证伤口愈合、对抗感染,又能避免低血糖发生。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应被列为高危人群:术前空腹血糖(FBS)>13.9mmol/L;年龄>65岁,合并心血管疾病;病程>5年;手术时间>90min或全麻醉。

对于糖尿病人术前血糖控制强调个体化,不建议过分严格控制血糖,防止术中术后低血糖。

术前应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做全面评估,术前HbA1c>9%,或FBS>10.0mmol/l, 或随机BS>13.9mmol/l者的非急诊手术应予推迟。

对择期手术患者一般要求将血糖控制在8-10mmol/L,急诊手术控制在14mmol/L以下,眼部手术宜正常5.8-6.7mmol/L范围,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病人禁忌手术。

三、围手术期降糖方案的调整1. 治疗方案不变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围手术期可维持原有降糖方案:单纯饮食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FBS<8mmol/L,HbA1c<7.2%);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小于1小时、局麻、不需禁食。

手术日停原有的口服降糖药,术中避免静脉输糖,必要时按1:3给予胰岛素中和,术后进食后再恢复原治疗。

2. 改用胰岛素降糖下列患者应在术前改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需禁食;手术超过1小时;椎管内麻醉或全麻;中大型手术;需要进行急诊手术的所有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护理工作指引

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护理工作指引

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护理工作指引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血糖患者在我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对于这部分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旨在为高血糖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血糖护理工作提供一套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指引,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将全面介绍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方法、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使用技巧、饮食与运动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护理工作指引。

本文还将强调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通过本文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广大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原则对于高血糖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我们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手术类型和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情况下,术前应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范围内,以减少手术风险。

持续血糖监测: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进行持续血糖监测,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胰岛素治疗优先: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患者,优先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需求,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血糖过高。

预防低血糖: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要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饮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ppt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ppt

06
术后血糖管理 指导
Postoperative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guidance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1. 有效监测血糖水平: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血糖监测,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术前血糖的控制可通过规范饮食控制和药物调整来实现,术中 的血糖监测需有专人负责,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术后血糖监测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异常。
3. 监测结果的处理:根据术后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血糖偏 高的患者,可以考虑增加胰岛素剂量、调整饮食控制或使用其他药物降低血糖。 对于血糖偏低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补充糖分的措施,避免低血糖带来的不良影 响。定期复查血糖水平,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良好的血糖管理效果。
血糖恢复规律
1. 消化系统对血糖的影响:手术期间,消化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导致食物的吸收速度减慢。血糖恢复规律表明, 在手术后早期,由于饮食受限以及机体代谢的变化,血糖水平常常较低。随着术后天数的增加,消化系统逐渐恢 复其正常功能,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逐步增强,从而导致血糖水平的上升。因此,在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中, 需根据手术后的时间点以及患者的营养需求,适时调整饮食控制和胰岛素的使用。 2. 应激反应对血糖的影响:手术是一种身体的应激状况,会引起机体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在手术期间,机体会分泌一系列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此外,手术刺激 还会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增加血糖水平。因此,在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 血糖水平,并根据其应激状态和相关激素水平,进行调整和干预,以避免出现过高的血糖水平。
3. 术中连续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列举术中连续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如监测 设备的正确佩戴和操作、伤口周围皮肤清洁的方法、监测数据的准确录入等。 强调医务人员在术中连续血糖监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确保监测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当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他们的血糖管理问题将变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加速康复过程,并提高手术结果的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策略和注意事项。

1. 手术前的血糖控制在手术前的准备期间,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手术的风险。

这意味着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常是在空腹时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小于7.8mmol/L。

如果患者血糖无法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例如增加胰岛素用量,或者调整口服药物的剂量。

2.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血糖管理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有效的血糖管理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可以稍高一些,以防止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建议将血糖维持在7.8mmol/L至10mmol/L之间。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的能量供应,同时避免低血糖所带来的风险。

3. 术后血糖管理术后恢复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关键时期。

手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

因此,密切监测血糖值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根据患者需求,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或口服药物剂量,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在术后恢复期间,病情监测和合理的饮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 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除了血糖管理策略之外,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提前告知麻醉师和外科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以便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手术和麻醉计划。

其次,糖尿病患者要确保饮食和药物管理正常,避免造成手术延迟或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

总结起来,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手术风险。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恢复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精细化管理的出现和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其临床应用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个体化、定制化的医疗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和监护,旨在实现病人最佳的疾病管理效果。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手术类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方案。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等方面,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精细化管理注重全周期的临床监测和管理。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各个阶段,通过临床监测和管理手段,包括血糖监测、药物监测和合理的营养支持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人的血糖水平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精细化管理强调多学科的团队合作。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包括内分泌学医师、麻醉学医师、营养学医师等多个专业的医疗团队共同参与。

通过各专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制定全面、科学的治疗方案,确保病人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

精细化管理注重病人自我管理的培训和指导。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精细化管理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掌握科学的饮食调整和血糖监测方法,提高疾病管理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新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新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糖尿病病人在疾病、麻醉、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下由于内分泌调节的异常、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增加都会使血糖大幅度的波动,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对术后病死率以及感染等并发症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关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仍存在争议,但均强调术前强化控制血糖,及时监测血糖变化,选择积极的降血糖治疗模式(提倡胰岛素治疗):择期手术空腹血糖6~8 mmol/L(7.8mmol/L以下),大、中型手术中血糖5mmol/L~11mmol/L,术后血糖5mmol/L~l0mmol/L,机械通气患者血糖7.8mmol/L~10mmol/L。

一、术前评估和处理:评估:(1)避免临床上显著的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预防酮症酸中毒;(4)达到较理想血糖水平,术前血糖应控制在6.0~8.O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

处理: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术前1~2d停用长效胰岛素,改为预混胰岛素,一日2次,或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以稳定血糖,需进行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术前2d~3d停用长效磺脲类药物,短效磺脲类、其他胰岛素促泌剂及二甲双胍可使用至手术前夜或手术当日。

手术当日禁食,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者起床时给予半量注射,一般不使用短效胰岛素。

如果患者FBG超过11mmol/L,可给予1/3~1/2量的短效胰岛素。

等待手术期间,应每2小时测一次血糖。

二、术中血糖控制:最近的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组(血糖81mg/dl~108mg/d1)病死率明显高于传统控制组(血糖<180mg/d1),死于心血管病因的比例更高;因此,一般建议,术中患者血糖应控制在5.0~11.0mmol/L,对于手术时间预计大于2h、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可选用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或极化液持续静脉输注。

胰岛素的用量为2U~4U/h,术中可输注5%葡萄糖液100-125ml/h,以防止低血糖,需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波动的原因
1 压力反应
手术和围手术期的压力反应会导致血糖波动,在手术期间需要特别注意。
2 饮食限制
手术前需要禁食,而术后可能需要调整饮食,这些变化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
3 药物使用
手术期间可能需要使用药物,如全麻药物、肾上腺素等,这些药物会干扰血糖控制统可以提供实时的 血糖数据,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 糖控制情况。
胰岛素和降糖药物
通过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可以控制血糖波动,保持血糖稳定。
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持
现代医疗设备
新型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为患者血糖管理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智能手机应用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帮助患者和医生实时监测血糖数据,并提供个性化建议。
1
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控制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
2
手术期间
监测血糖水平,根据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
3
术后管理
持续监测血糖,确保患者血糖稳定,并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
持续监测患者血糖水平
血糖仪
使用血糖仪可以随时监测患者的血 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连续血糖监测
患者血糖管理的优势和挑战
1 优势
有效的血糖管理可以改善手术结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
2 挑战
个体差异、手术类型和风险评估等因素会影响血糖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演示将介绍患者血糖 管理的方法和优势,并探讨其挑战。
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1 优化手术结果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感染、延长手术耐受性,提高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课件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课件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认知和配合度。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
01
进一步研究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标准化流程。
技术创新
02
利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
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国际合作
03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先进经验和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策略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实践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案例分享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研究进展
01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高血糖对手术的影响
增加手术感染风险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
深入研究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有效的护理 方案提供依据。
新型护理手段的探索
积极探索新型的护理手段,如中医护理、康复护理等,以提高围手 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学、护理、营养等多方面的知识,为围手术 期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评估指标
制定合理的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 理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括血糖
控制效果、护理效果等。
评估方法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观察法、 量表评价法等,对护理效果进行
全面评估。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围手术期患者 血糖管理护理实践进行持续改进 ,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04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护理操作流程与规范
操作流程

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试题

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试题

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试题1、在围手术期,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控制的目标范围是多少? [单选题]A. 3.9-7.2 mmol/L(正确答案)B. 4.5-8.0 mmol/LC. 5.0-10.0 mmol/LD. 6.0-12.0 mmol/L2、术前一小时血糖控制的目标范围是多少? [单选题]A. 3.9-7.2 mmol/LB. 4.5-8.0 mmol/L(正确答案)C. 5.0-10.0 mmol/LD. 6.0-12.0 mmol/L3、术中血糖控制的目标范围是多少? [单选题]A. 3.9-7.2 mmol/L(正确答案)B. 4.5-8.0 mmol/LC. 5.0-10.0 mmol/LD. 6.0-12.0 mmol/L4、术后血糖控制的目标范围是多少? [单选题]A. 3.9-7.2 mmol/LB. 4.5-8.0 mmol/LC. 5.0-10.0 mmol/L(正确答案)D. 6.0-12.0 mmol/L5、术中血糖监测频率为多少? [单选题]A. 每30分钟(正确答案)B. 每1小时C. 每2小时D. 每4小时6、术后血糖监测频率为多少? [单选题]A. 每30分钟(正确答案)B. 每1小时C. 每2小时D. 每4小时7、术中出现血糖偏高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单选题]A. 静脉注射胰岛素(正确答案)B. 口服降糖药物C. 静脉注射葡萄糖D. 增加液体摄入8、术后出现低血糖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单选题]A. 静脉注射胰岛素B. 静脉注射葡萄糖(正确答案)C. 口服降糖药物D. 增加液体摄入9、术中应避免使用哪种胰岛素? [单选题]A. 短效胰岛素(正确答案)B. 长效胰岛素C. 快速作用胰岛素D. 超长效胰岛素10、术后应避免使用哪种胰岛素? [单选题]A. 短效胰岛素B. 长效胰岛素(正确答案)C. 快速作用胰岛素D. 超长效胰岛素11、术前禁食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什么情况? [单选题]A. 低血糖(正确答案)B. 高血糖C. 酮症酸中毒D. 脱水12、术前应避免使用哪类口服降糖药物? [单选题]A. 双胍类B. 磺脲类C. α-糖苷酶抑制剂D. 胰岛素促泌剂(正确答案)13、术前口服降糖药物应在术前多久停用? [单选题]A. 6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正确答案)D. 48小时14、术前口服降糖药物停用后,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 [单选题]A. 增加剂量B. 减少剂量(正确答案)C. 不需要调整D.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15、术中血糖偏高可导致哪种并发症? [单选题]A. 休克B. 脑水肿C. 凝血功能异常D. 感染风险增加(正确答案)16、术后血糖偏高可导致哪种并发症? [单选题]A. 休克B. 脑水肿C. 凝血功能异常D. 感染风险增加(正确答案)17、术后出现低血糖可能导致哪种情况? [单选题]A. 感染B. 意识障碍(正确答案)C. 凝血功能异常D. 高血糖18、术中血糖监测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谁? [单选题]A. 主治医师(正确答案)B. 护士长C. 手术室主任D. 麻醉医师19、术后血糖监测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谁? [单选题]A. 主治医师(正确答案)B. 护士长C. 院长D. 麻醉医师20、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哪项检查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单选题]A. 糖化血红蛋白(正确答案)B. 血清胰岛素C. 葡萄糖耐量试验D. 尿糖检测。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手术是一个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具有一定压力的过程,而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即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应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患病时间、疾病控制情况、手术类型及术前血糖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而言,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 降低感染风险:高血糖状态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引发感染,而围手术期患者脆弱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之一是控制血糖水平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感染的风险。

一般来说,术前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 mmol/L范围内,术中和术后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8.0 mmol/L范围内。

2. 避免低血糖: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长时间禁食,手术后消化机能可能受到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心率不齐、免疫功能下降等不良后果。

因此,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之二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低血糖的警戒线为3.9 mmol/L,术中和术后应尽量避免血糖降至该水平以下。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目标外,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还需要根据个体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

对于糖尿病类型2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还应充分考虑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用药情况等。

对于糖尿病类型1患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应更为严格,以免发生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实现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患者应积极参与,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监测工作,按时服用药物,控制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医生和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个体化的护理,监测血糖水平,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家属和社会支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课件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课件
探索新型治疗方法
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提高围手术期血 糖管理的效果。
扩大样本量
开展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围手术期血糖 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
提高患者依从性
研究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治疗方案得 到更好的执行。
关注长期预后
关注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 响,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THANK YOU
01
02
03
04
密切监测
在围手术期密切监测患者的血 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低血糖
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避免 因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等并发
症。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及围手术期 血糖管理的教育,提高患者的
自我管理能力。
团队协作
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制 定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对未来研究的期望
02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策略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血糖情 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糖 尿病史、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 存在其他相关并发症。
制定管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计划,包 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运动建 议等。
术中管理
监测血糖水平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确保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 态。
总结词:严格控制
详细描述: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糖管理至关重要。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通 过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 险。
案例二:非糖尿病患者手术血糖管理
总结词:适度干预
详细描述: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的血糖管理相对简单。但仍需注意,在某些情况下,如紧张、疼痛等应激状态下, 血糖水平可能会升高,需进行适度干预。

2020年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PPT课件)

2020年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PPT课件)

血糖监测:q10h.或5—q12小h,时直,至在血血糖液围水循手术平环期平患中者稳血t糖1。控/制2为5—10分钟。
14
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血糖 mmol/L 4.4—11.1 11.1—13.9 13.9—16.7 16.7—19.4 19.4—22.2 22.2
处置 不需处理 RI 3U 皮下 RI 6U 皮下 RI 8U 皮下 RI 10U 皮下 RI 12U 皮下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6
血糖控制标准: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餐前血糖PMBG : 6~8 mmol/L;
餐后2 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随机血糖水平: 8~10 mmol/L。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7
血糖控制标准:严格控制
空腹血糖FBG/餐前血糖PMBG : 6.0 mmol/L
4.4~
餐后2 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随机血糖水平: 6~8 mmol/L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Dr.Feng
1
一、概念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正常值4-6mmol/L.
围手术期: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本次手术有关治 疗基本结束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 段。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2
围手术期血糖异常:高血糖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9.7%(>20y),9240万;且诊断
症; 血糖过低可导致心、脑等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加重并诱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总结:围术期血糖异常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5T)及病死 率(3-5T)。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5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总体原则
•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 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 • 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 • 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 • 不能因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3)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要点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要点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要点《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质控中心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专家共识,旨在规范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糖代谢的控制水平。

以下是《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的要点:1. 血糖监测目标: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目标值不同。

手术前的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之间,手术中的血糖应保持在4.4-10.0 mmol/L之间,术后1小时血糖应控制在6.1-10.0mmol/L之间。

2.血糖监测方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监测方法采用不同的技术。

对于术前的空腹血糖监测,建议采用经过校准和验证的血糖仪进行测量。

对于术中的血糖监测,建议采用血气分析仪或连续血糖监测系统进行测量。

对于术后的血糖监测,建议采用经过校准和验证的血糖仪进行测量。

3.血糖监测频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监测频率也有所不同。

对于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血糖监测应在手术前4小时测定。

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血糖监测应在手术前8小时测定。

术中血糖监测应在手术开始后每1-2小时测定一次。

术后血糖监测应在手术结束后每1-2小时测定一次,直到患者能够进食为止。

4.血糖控制策略:对于血糖高于目标范围的患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术前血糖过高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进行调节。

术中和术后血糖过高的患者,可以通过胰岛素的静脉输注进行调节。

5.血糖监测的连续性: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监测应具有连续性,即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测量。

术中血糖监测应连续进行,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输注速率。

术后血糖监测应在患者恢复自主进食前进行,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6.血糖监测数据的保存与分析:血糖监测数据应进行及时记录和保存,并根据需要进行分析。

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监测数据应与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治疗方案相结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该如何控制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该如何控制

悦读大家·诊疗Family life guide -119-杨爱敏(大竹县人民医院)摆脱血糖过山车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目标。

高血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心脏病和视力等问题。

低血糖会导致更直接的问题,如头晕、混乱和潜在的意识丧失。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的症状(1)特别渴,不得不比平时多小便;(2)比平时更饿,但体重减轻了(3)经常感到疲倦和疲劳;(4)视力下降,视物不清,头痛频发(5)得了疮,长了疖往往愈合得缓慢;(6)手或脚经常感到麻木或者刺痛(7)皮肤出现水泡、干燥或其他皮肤变化;(8)容易发生霉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特殊困惑手术期存在哪些风险,是否会加重病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进行手术是存在风险的,和普通人相比,他们的伤口愈合速度较慢,反复感染的可能性较高,后期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另外,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肺栓塞等。

当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病人血糖,这些风险是会降低的,病情也不会存在加重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什么情况下选用手术治疗?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伤口不容易愈合,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当然,有些疾病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例如开放性骨折患者,同时又患有糖尿病,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手术治疗。

当然,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患者的血糖一定要严格控制,达到合理水平。

手术期间也需要严密检测患者血糖情况,手术完成后也不能放松警惕,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伤口更利于愈合。

进行手术前能不能吃饭?一般来说,手术过程中都会使用麻醉药物的,在麻醉状态下,胃部的食物会逆出,对气管造成堵塞,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在手术之前是不能吃饭的。

糖尿病患者手术期的早餐饮食建议对许多人来说,早餐是一天中最被忽视的一餐。

但是如果你患有糖尿病并处于手术期,吃好早餐就是必须的,吃好这顿饭对你的健康会有真正的好处。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手术前血糖评估
参考文献: [ 1 ] Cheisson G , Jacqueminet S , Cosson E , et al.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adult diabetic patients. Preoperative period. [ J ] . Anaesth Crit Care Pain Med , 2018 , 37 ( 1 ): S9 - S19. [ 2 ] J. M. Cancienne , M. T. Cooper , K. A. Laroche , et al. Hemoglobin A1cas a Predictor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Following Elective Forefoot Surgery [ J ] . Foot Ankle Int 38 ( 8 )( 2017 ): 832 -837. [ 3 ] B. M. Godshaw , C. A. Ojard , T. M. Adams , et al. Preoperative Glyce-mic Control Predicts Perioperative Serum Glucose Levels in Patients
• 暂停早晨的胰岛素、OAD、胰岛素泵 • 麻醉前予GI治疗(before 10am) • 术中监测血糖水平
不需胰岛素治疗*
• 暂停所有的OAD • 术前及术中每小时监测血糖 • 血糖>10mmol/L,需GI治疗 • 采用超过1种OAD,需GI治疗
术后
小手术(Minor surgery)
• 当日停用所有OAD •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 (若手术在10am前完成,术后可按常规胰岛素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围术期血糖异常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围术期并发 症发生率(15T)及病死率(3-5T)。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总体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 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 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 不能因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 险。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乐山 2015-02-09
一、概念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正常值46mmol/L.
围手术期: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本次手术有关 治疗基本结束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 个阶段。
围手术期血糖异常:高血糖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9.7%(>20y),9240万;且诊 断率低 40%。
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7.7%。糖尿病患者 14.9%(2009中国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调查)。
围手术期血糖异常危害
增加麻醉风险; 增加术后感染风险(δ 2.2mmol/L,δ 30%); 延缓吻合口、创面、手术切口愈合; 血糖过高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的糖 尿病急性并发症; 血糖过低可导致心、脑等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加重并诱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血糖控制:术后控制

术后早期静脉用药(RI)最安全,可静脉泵入胰 岛素或设置胰糖比,普通患者1:5左右,DM患者 1:4,1:3,1:2,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如监测血糖增 高,则可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或静脉滴注胰岛素。
进食后可酌情改为RI皮下注射(3-4次/天)。


术后根据患者病情(有无糖尿病、手术大小等)常规 检测血糖至平稳。术后早期可较频繁(Q2H,Q4H, Q6H),随病情血糖稳定,逐渐减少监测次数(Q12H, QD).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
疾病、手术、疼痛等应激导至应激高血糖…
住院高血糖 中国 26.3%MICU 美国 32%
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7.8mmol/L随机(E级)
围手术期血糖异常:低血糖

血糖降低并伴有相关症状或血糖值< 2.8mmol/L. Whipple三联征:①低血糖症状(饥饿、大汗、 心悸、面色苍白;乏力、视物模糊、意识障 碍……)②血糖低于正常③供糖后症状迅速缓 解。
胰岛素泵入控制血糖
使用办法:NS50ml+RI 50U 持续泵入; 速度控制:1U/h——既往以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患者 或胰岛素用 量<30U/d者 1.5U/h——胰岛素用量>30U/d者。 速度调节: BG<4.4 停止泵入 BG:4.4-6.7 减少0.5U/h BG:6.7-10 速度不变 BG:10-13.9 增加0.5U/h BG:>13.9 5U负荷量+增加0.5U/h 血糖监测:q1h制目标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年3月第29卷第3期;190.
血糖控制:术前控制
1.口服降糖药者,术前3天停用长效制剂,应改用普通胰岛素 (RI)控制血糖;短效药物可用至手术前1天。 2.原用长效胰岛素者,术前1-2d改用RI,便于调节剂量,精确调 控血糖。 3.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者,手术当日清晨皮下用原剂量的1/21/3,于术后进食后再恢复剂量,期间均可用RI控制血糖。 4.大中型手术患者,应于术前10-14天将原来口服降糖药或长效 胰岛素改为普通胰岛素(RI),每日3-4次,餐前及睡前注射, 调节达标。 5.急诊手术DM患者血糖控制标准:术前应该控制在13.9mmol/L以 下。(以NS500ML+RI12U ivgtt 每小时检测血糖)。
RI静脉注射后10分钟起效,10—30分钟达高峰,持续0.5—1小时,在血液循环 中t1/2为5—10分钟。
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血糖 mmol/L 4.4—11.1 11.1—13.9 13.9—16.7 16.7—19.4 19.4—22.2 22.2 处置 不需处理 RI 3U 皮下 RI 6U 皮下 RI 8U 皮下 RI 10U 皮下 RI 12U 皮下
RI皮下注射15-60min后开始作用,2—4小时达高峰,持续5一8小时,t1/2约2 小时。皮下注射RI 后2小时后复查血糖。
低血糖症处置
原则:
尽快纠正低血糖症,预防再次发生。
措施:
①症状较轻,神志清楚:立即进食糖果、糖水或含糖饮料; ②症状较重或神志不清: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静推,10%葡 萄糖注射液静滴维持至患者进食。必要时 胰高血糖素1mg 皮 下或肌肉注射。 ③如血糖恢复而仍昏迷者,须按急性脑病急性急救处置:重症监 护、吸氧,维持生命体征、头部降温、甘露醇降颅压、地塞米 松10mg静推,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
血糖控制标准:宽松控制
空腹血糖FBG/餐前血糖PMBG : 8~10 mmoL/L 餐后2 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 随机血糖水平: 8~12mmol/L
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 3.9 mmol/L

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择期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 ①普通手术: 老年患者及有低血糖、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采用宽松标准(E级);对非老年患者,如身体状况良好,无脑心血 管并发症风险,或单纯应激性高血糖,可采用一般标准(B级) ②精细手术(如眼科手术、整形美容等): 采用严格标准 (E级)。 ③器官移植手术: 采用一般标准(E级)。 (2)急诊手术: 术前血糖要求<13.9mmol/L;术中及术后血糖控制目标与相应手术类 型的择期手术术中及术后相同(E级)。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3)
血糖控制标准: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餐前血糖PMBG : 6~8 mmol/L; 餐后2 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 随机血糖水平: 8~10 mmol/L。
血糖控制标准:严格控制
空腹血糖FBG/餐前血糖PMBG : 4.4~6.0 mmol/L 餐后2 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 随机血糖水平: 6~8 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