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哲学问题及其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24 人教课标版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24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c689f158fb770bf68a5558.png)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B、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
•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D、凡思维都是正确的
• 2、下列成语能正确反映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 A、掩耳盗铃 • B、望梅止渴 • C、画饼充饥 •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 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 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 属于( )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 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 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 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
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
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 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探 究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
18 、不要装大,对于装大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捡块砖头,悄悄跟上去,一下子从背后放倒他。 6 、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3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乐观是挫折后的不屈,乐观是困苦艰难中的从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透视人生的眼睛。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力量。谁拥有乐观,谁就 拥有了希望的渡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艰难中敢于拼搏的精神,只要活着就有力量建造自己辉煌的明天! 8 、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15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今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人生就是一个历程,我们既要追求结果的成功,更要注重过程的精彩。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5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 、天空,经常刮风经常下雨经常没太阳;季节,天渐转凉秋意渐浓记得加衣裳!生活,吃得要香睡得要甜身体要健康,祝福工作顺心,事业有成! 16 、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我不会因此放弃,我会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3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是愚者。 6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18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fa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fa](https://img.taocdn.com/s3/m/be1f5e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8.png)
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的形态和本质,意识的能动性不 能违背物质的规律和特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 沉、丧失斗志。
康德则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是道德和知识的问 题,强调理性和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主张 通过先验主义的方法论构建科学的形而上学 。
亚里士多德则关注哲学基本问题中的实 体和本质,探讨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强 调逻辑分析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0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定义与特性
物质定义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 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定义
本质是指事物内在的根本性质和特征,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 展规律的根本因素。
特性
本质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普遍性。稳定性指本质在一定时 期内是相对稳定的,深刻性指本质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 展方向,普遍性指本质是同类事物共有的普遍性质。
存在与本质的相互关系
存在是本质的基础
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中,没有 脱离存在的本质。本质是存在的 内在规定性,决定事物的性质和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
目录
•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存在与本质的问题 • 知识与信仰的问题 • 自由与必然的问题
0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定义与特性
01
哲学基本问题是指关于人类存在 、宇宙本质、知识来源以及道德 价值等根本性问题,是所有哲学 思考的起点和归宿。
哲学基本问题(用)
![哲学基本问题(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fc66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8.png)
存在与本质的相互关系
存在是本质的基础
本质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没有存在就没有本 质。
本质是存在的升华
存在通过本质来体现其意义和价值,本质是对 存在的提炼和升华。
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存在与本质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存在决定本质,本质影响存在。
04
自由与必然的问题
自由的定义与特性
01
定义
自由是指个体在行动和决策中 不受外界强制或限制,能够自 主选择和行动的状态。
1. 主观性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主动地反映和改造世 界。
2. 能动性
意识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有 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3. 创造性
意识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新的思想、观 念和事物。
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物质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存在。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哲学基本问题的特性包括:普遍性,即这些问题对所有人类都具有普遍意义;基础性,即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类 存在和思考的最基本层面;根本性,即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类存在和思考的根本问题,如生命的意义、宇宙的本 质等。
哲学基本问题的起源与演变
哲学基本问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开始对人类存在、宇宙本质等问题进行深 入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基本问题逐渐演变,不断有新的哲学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推动 着哲学的发展和进步。
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自由和必然可以相互转化,个体的自由行动可以创造 新的必然状态,而必然规律也可以制约个体的自由。
05
实践与应用的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1 2
指导人类行为
哲学基本问题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 义,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和伦 理选择。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2 人教课标版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2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0aacc46c175f0e7dd13759.png)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 关系问题
物 质 和 意
何者 是第 一性 的
思维
唯物 主义
唯心 主义
识 能否
正确
可知 论
反映 不可
存在 知论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思维决定存在, 意识决定物质
世界是可以被 意识所反映的
是世界的 上是错误的,
定
本原,物质 某些观点有
物
世界只是 合理成分
质
这些客观 (辩证法思
精神的外 想)
练一练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 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 得有无体独知之精___王充
上题的意思为:没有有形 的物质,就没有精神.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 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上的原子 唯心史观
世界本原是物 质, 世界是运 动着的物质世
界
既看到物 质的决定 作用又看 到意识的 能动作用
唯 意 主观唯心主 世界的本 总体上根本
心识 义
原是人的 上是错误的,
主是
精神,人的 某些观点有
义本
精神决定 合理成分
原,
物质世界 (辩证法思
意
想)
识 客观唯心主 客观精神 总体和根本
决义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毛泽东的一句 话,是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
疑邻偷斧
掩耳盗铃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结本
束节
,!
再 见
课 到 此
10 、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7 、顶天立地的铮铮男儿,有着坚韧不拔的气质,忠诚和保卫国家,忠于和保护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跟着党走,一心一意 ;始终保持自信的战斗力,坚决果断,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要抗在自己的肩上;无怨无悔,自强不息,为国分忧,为民尽力,“一日为兵,终日为兵”。 11 、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 6 、经过奋斗,终于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日出,走上了阳光大道。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再接再励,继续向前行。 1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时要多动脑,多思考,才能成功。 5 、每个人在成功之初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失败的洗礼,才能有丰富的成功。要珍惜每个人的态度,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主见,也会决定你的质量。 14 、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18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行动,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12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11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有才能的人,但缺少有精神的人。生活是没有路标的单程轮回,固守心的航向,需要非凡的勇气。以微笑驾驭人生之舟,愿你收获一路精彩! 4 、工作上的烦恼,不要带回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带回来会平添更多烦恼。 9 、有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但却被我们所忽略,以致最终地丧失。把握眼前,坚持做好每件事,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15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18 、金矿的山上还有着其他花朵,除了具备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有着肯流汗的心。成功提示:金子常常就埋在身旁的泥土里,勤奋是最好的点金指。 7 、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4 、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1.什么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 关系问题
物 质 和 意
何者 是第 一性 的
思维
唯物 主义
唯心 主义
识 能否
正确
可知 论
反映 不可
存在 知论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思维决定存在, 意识决定物质
世界是可以被 意识所反映的
是世界的 上是错误的,
定
本原,物质 某些观点有
物
世界只是 合理成分
质
这些客观 (辩证法思
精神的外 想)
练一练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 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 得有无体独知之精___王充
上题的意思为:没有有形 的物质,就没有精神.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 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上的原子 唯心史观
世界本原是物 质, 世界是运 动着的物质世
界
既看到物 质的决定 作用又看 到意识的 能动作用
唯 意 主观唯心主 世界的本 总体上根本
心识 义
原是人的 上是错误的,
主是
精神,人的 某些观点有
义本
精神决定 合理成分
原,
物质世界 (辩证法思
意
想)
识 客观唯心主 客观精神 总体和根本
决义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毛泽东的一句 话,是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
疑邻偷斧
掩耳盗铃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结本
束节
,!
再 见
课 到 此
10 、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 7 、顶天立地的铮铮男儿,有着坚韧不拔的气质,忠诚和保卫国家,忠于和保护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跟着党走,一心一意 ;始终保持自信的战斗力,坚决果断,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要抗在自己的肩上;无怨无悔,自强不息,为国分忧,为民尽力,“一日为兵,终日为兵”。 11 、成功的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肯定,而不在于长久满足于某件事情的完成。 6 、经过奋斗,终于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日出,走上了阳光大道。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再接再励,继续向前行。 1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时要多动脑,多思考,才能成功。 5 、每个人在成功之初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失败的洗礼,才能有丰富的成功。要珍惜每个人的态度,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主见,也会决定你的质量。 14 、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18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行动,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12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11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有才能的人,但缺少有精神的人。生活是没有路标的单程轮回,固守心的航向,需要非凡的勇气。以微笑驾驭人生之舟,愿你收获一路精彩! 4 、工作上的烦恼,不要带回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带回来会平添更多烦恼。 9 、有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但却被我们所忽略,以致最终地丧失。把握眼前,坚持做好每件事,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15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18 、金矿的山上还有着其他花朵,除了具备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有着肯流汗的心。成功提示:金子常常就埋在身旁的泥土里,勤奋是最好的点金指。 7 、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4 、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2ec564a32d7375a4178064.png)
验、观念、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
②存在:人的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如:地球、生物、环
境、国情、磁场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要混淆: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 “意识”和“物质”相搭配
客观实在。
物质/客观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物 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和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
识是没有关系的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 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
世界是依附我的意识 而存在的,只要我不
去想,它就不在
③各种哲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
辩一辩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2、“存在即被感知”
谁先谁后 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即谁决定谁的问题)
脑子里有 猫的形象
是先有猫,再有人脑里有猫的形象? 还是先有人脑里有猫的形象,再有猫?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即谁决定谁的问题)
然后 脑子里有 然后 猫的形象
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 ②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菩 提 本本 来无 无树 一,
感 修
为
物明
,镜 何亦 处非 惹台 尘 埃
谢
决定
经营什么生意
决定
“地摊经济”
医生开什么处方
决定
决定
制定学习计划
新冠疫情 根据资金成本、环境、 市场需求、疫情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小面整理)
![哲学的基本问题(小面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711b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指导哲学研究
推动文明进步
哲学的基本问题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方 向和框架,是哲学家们思考和探讨的 重要课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 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人类社会 的和谐与发展。
深化人类思考
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助于人们深入思考 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信仰等根本 问题,促进人类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1 2
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物质具 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 事物的发展。
3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会导致实践活动的失败,阻碍事物的 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
物质是意识存在的基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存在是本质的基础
01
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脱离存在的本质。
本质是存在的升华
02
本质是对存在的抽象和概括,是对存在的深化和提炼。
存在与本质相互依存
03
存在和本质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存在离不开本质,本质也
离不开存在。
04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自由的内涵与外延
自由的内涵
自由是指个体在认识和行动上摆脱了 外部强制和内在束缚的状态,表现为 自主选择、自主决策和自主行动的能 力。
认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的创造性。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 途。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33 人教课标版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33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6a2cffd15abe23492f4d17.png)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哲学 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 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 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世界是由各种本身的 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 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 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 事物的个别特征。
亚里斯多德
笛卡儿说:“我可以怀 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 我正在怀疑。”他的意思 是:我在想,眼前这一切 都有可能不是真的,但 “我正在想”却是一个确 定不疑的事实。从这里, 他引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 “我思故我在。”由此, 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特别提醒: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 学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B 、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 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 世界是可知的; C、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D 、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 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 然对立的。
6.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
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
(2)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注意: ①“同一性” 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 ②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 ③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 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 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三讲 哲学问题及其基本性质汇总
![第三讲 哲学问题及其基本性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565cb7958fb770bf78a558d.png)
问经题验:那问个题冰的箱基里有本没特有征牛是奶?, 它的解答最终要得到来 自感海性南岛观有察无证袋据鼠?的支持。
南宁市西乡塘区有多少人口?
一超住形 的内求个市宅的何解式,方新。区路谓答问而建规各程程“不题往的定处到式眼的往在住此的达8科基是经宅超居它x医本通验=小市民的4生特过观0区应都位的”征 概察要设能置解?是 念的造在以上一使最。, 分范个该短它 析围
还存在的本来面目。
本体论哲学的三个思想前提
其三,就其追求目标来说,是把绝 对与相对分割开来,企图从某种直 觉中把握了的最高确定性即作为支 配宇宙的最普遍的原则或原理出发, 使人类经验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得 到最彻底的同一性解释,从而为人 类提供一种终极的永恒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 关系
这是一个超验 问题。美之为美,因 其所问是美的标准和
美的尺度本身。
经验和超验的关系
经验总是人对外物的经验,而不是 自在自物本身。 经验是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经验是被建立起来的,被建 立起来的经验必定有其得以建立的 根据。这根据不是经验本身,是经 验之非经验的基础,因而是超验的, 或曰:“会 不 会 下 雨
会这甲 演场、 变外乙 为交两
战冲国 争突之 ?会间
不的
中中 叶国 会人 达口 到在 多 21 少世 ?纪
?
预测问题的共同特征是,依据 以往的经验来预知未来的一项 经验事实,它所问的对象不是 已经呈现的实际事实,而是将
要出现的实际事实。
预测问题是经验观察和 形式推论两者的结合。
从“人的现状”看待人性问题
荷马史诗:能够=应该=必然 “能够=应该”是指:只要我能够 做到,就应该去做。即上天赋予我 这么大的能力,就是要我把它展现 出来。而“必然”则代表命运。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课件ppt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a35e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5.png)
描述人工智能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新的启示和思考。
趋势三:环境哲学的兴起
描述环境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和对于解决基本问题的新思路。
未来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国哲学界的贡献与影响源自06总结与反思哲学起源
回顾学习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家及其思想
哲学与现实
总结学习方法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阅读,逐步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系统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深入探究哲学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考与讨论
将哲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丰富哲学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哲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学科,要保持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持续学习
应用哲学于现实生活
将所学的哲学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怀疑方法
04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基本问题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帮助人们明确行为准则和规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指导人类社会行为
哲学基本问题所探讨的真理、自由、正义等主题,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推动社会进步
哲学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思想、价值观等,引领着人类思想的发展潮流,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引领思想潮流
01
02
03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要点三
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哲学基本问题所探讨的科学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要点一
要点二
科学精神的体现
哲学基本问题所追求的真理、客观性等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推动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趋势三:环境哲学的兴起
描述环境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和对于解决基本问题的新思路。
未来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国哲学界的贡献与影响源自06总结与反思哲学起源
回顾学习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家及其思想
哲学与现实
总结学习方法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阅读,逐步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系统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深入探究哲学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考与讨论
将哲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丰富哲学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哲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学科,要保持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持续学习
应用哲学于现实生活
将所学的哲学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怀疑方法
04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基本问题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帮助人们明确行为准则和规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指导人类社会行为
哲学基本问题所探讨的真理、自由、正义等主题,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推动社会进步
哲学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思想、价值观等,引领着人类思想的发展潮流,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引领思想潮流
01
02
03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要点三
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哲学基本问题所探讨的科学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要点一
要点二
科学精神的体现
哲学基本问题所追求的真理、客观性等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推动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1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f89ff0aeaad1f346933f4f.png)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正确 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休谟: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 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 我们是不知道的。
马克思: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 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1.哲学是什么?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说,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 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 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唯物主义
我思故我在
——“在我看来,凡是 认识的清楚的,明白的 东西,就存在。因为既 然认识的清楚,明白, 就真实了。而真实,即 为存在。”
西方理性哲学开创人: 笛卡儿
你支持谁的观点?
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 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 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着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物质存在 的东西 思维现象 存在决定思维
否认正确 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休谟: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 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 我们是不知道的。
马克思: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 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1.哲学是什么?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说,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 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 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唯物主义
我思故我在
——“在我看来,凡是 认识的清楚的,明白的 东西,就存在。因为既 然认识的清楚,明白, 就真实了。而真实,即 为存在。”
西方理性哲学开创人: 笛卡儿
你支持谁的观点?
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 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 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着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物质存在 的东西 思维现象 存在决定思维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优质课件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724d456bec0975f565e204.png)
不是比我们所谓的人还要冷静得多吗?聪明的人起码
应该做到像它这样临危不惧,面对风浪毫不动心才对
啊!”皮浪的话使老者点头拈须不语,周围的惊呼哭
喊声渐渐平息下去。风暴过后,人们涌到皮浪身边,
颠簸,随时都可能倾覆,人们惊慌失措,有的痛苦流
涕,有的向神灵乞祷,只有皮浪斜倚着船舷若无其事
地轻声哼着乐曲。一个老者询问皮浪为什么如此镇定
无畏,皮浪含笑指着船舱里一头正在安安静静吃食物
的猪说:“你看,它是多么地平静,它何尝有半点恐
惧?”
老者不解地说道:“它可是畜生啊!”皮浪仍然微笑
着说:“是啊!它是畜生。可是,此时此刻它的表现
2020/12/9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即: 与意 存识 在与 的物 关质 系 问 题
2020/12/9
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思维能否正 确反映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2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 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 要代表。
回答,也不能作出否定的回答,甚至也不能说
出事物是否真实存在。皮浪说:“我既不能从
感觉也不能从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
的。”“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任何
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他主张
“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
任何判断。”这种怀疑论的最高信条和最终目
的就是“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
2020/12/9
13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高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1(1)(PPT)3-3
![高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1(1)(PPT)3-3](https://img.taocdn.com/s3/m/b0f95930f242336c1fb95e11.png)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 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参照P11)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B.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白的% 左右,盐溶性蛋白占花生蛋白的 %。盐溶性蛋白主要包括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花生球蛋白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伴生花生球蛋白由 到 个亚基组成。花生中的蛋白与动物性蛋白营养差异不大,而且不含胆固醇,花生蛋白的花生蛋白的生物价为 8, 蛋白效价为 .,其营养价值在植物性蛋白 质中仅次于大豆蛋白 [] 。花生果;跨境电商退税 跨境电商退税 ; 实还含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K, 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花生含有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 卵磷脂,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可益智、抗衰老、延寿 [] 。 用价值 抗老化性:花生果实中所含有的儿茶素、赖氨酸对人体起抗老化的作用。 凝血止血:花生果衣中含有油脂,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多种出血性疾病 有止血的作用,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 [] 。 滋血通乳:花生果实中的脂肪油和蛋白质,对妇女产后乳汁不足者,有滋补气血, 养血通乳作用 [] 。 促进发育:花生果实中钙含量极高,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故多食花生,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 。 增强记忆:花生果实中 的卵磷脂和脑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 忆、延缓衰老 [] 。 食疗价值 降低胆固醇:花生油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因胆固醇在人 体中超过正常值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 延缓人体衰老:花生果实中的锌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锌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增强 大脑的记忆功能,可激活中老年人脑细胞,延缓人体过早衰老,抗老化 [] 。 促进儿童骨骼发育:花生果实含钙量丰富,促进儿童骨骼发育,防止老年人骨 骼退行性病变发生 [] 。 预防肿瘤:花生果实、花生油中的白藜芦醇是肿瘤疾病的天然化学预防剂,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 管疾病 [] 。 最新研究成果 年月,福建农林大学获悉,该校庄伟建教授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栽培种花生基因组揭示了豆科植物的核型、多倍体进化和作物 驯化”于日前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破译了四倍体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 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参照P11)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B.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白的% 左右,盐溶性蛋白占花生蛋白的 %。盐溶性蛋白主要包括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花生球蛋白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伴生花生球蛋白由 到 个亚基组成。花生中的蛋白与动物性蛋白营养差异不大,而且不含胆固醇,花生蛋白的花生蛋白的生物价为 8, 蛋白效价为 .,其营养价值在植物性蛋白 质中仅次于大豆蛋白 [] 。花生果;跨境电商退税 跨境电商退税 ; 实还含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K, 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花生含有一般杂粮少有的胆碱、 卵磷脂,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可益智、抗衰老、延寿 [] 。 用价值 抗老化性:花生果实中所含有的儿茶素、赖氨酸对人体起抗老化的作用。 凝血止血:花生果衣中含有油脂,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多种出血性疾病 有止血的作用,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 [] 。 滋血通乳:花生果实中的脂肪油和蛋白质,对妇女产后乳汁不足者,有滋补气血, 养血通乳作用 [] 。 促进发育:花生果实中钙含量极高,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故多食花生,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 。 增强记忆:花生果实中 的卵磷脂和脑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 忆、延缓衰老 [] 。 食疗价值 降低胆固醇:花生油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因胆固醇在人 体中超过正常值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 延缓人体衰老:花生果实中的锌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锌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增强 大脑的记忆功能,可激活中老年人脑细胞,延缓人体过早衰老,抗老化 [] 。 促进儿童骨骼发育:花生果实含钙量丰富,促进儿童骨骼发育,防止老年人骨 骼退行性病变发生 [] 。 预防肿瘤:花生果实、花生油中的白藜芦醇是肿瘤疾病的天然化学预防剂,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 管疾病 [] 。 最新研究成果 年月,福建农林大学获悉,该校庄伟建教授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栽培种花生基因组揭示了豆科植物的核型、多倍体进化和作物 驯化”于日前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破译了四倍体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7826d7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3.png)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表现 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 谁是第二性。依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C.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5.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
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额,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
A 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恶。这种观点(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做世界的
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观点
【课堂小结】
什么是哲学的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达方式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
为什么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和两大阵营 (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 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 (2)两大阵营:从派别上讲,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 (3)哲学上虽然存在着“两个对子”,但从独立的基本派别上看, 只能是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A 3-4.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表现 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 谁是第二性。依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C.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5.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
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额,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
A 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恶。这种观点(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做世界的
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观点
【课堂小结】
什么是哲学的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达方式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
为什么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和两大阵营 (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 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 (2)两大阵营:从派别上讲,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 (3)哲学上虽然存在着“两个对子”,但从独立的基本派别上看, 只能是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A 3-4.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黑暗时代 中世纪是个大体上安定的时代,一个 时代能够稳定长达一千多年,似乎不 应该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个时期 人们能够生活平静,原因之一是他们 信仰宗教,活在来世可以得救的希望 中。真正的黑暗是心灵上的黑暗,而 与科学上的发现、发展、发明无关。
从“人的生命特色”转向“人的 未来发展”(近代世界)
问题:那个冰箱里有没有牛奶? 经验问题的基本特征是,
它的解答最终要得到来 海南岛有无袋鼠? 自感性观察证据的支持。
南宁市西乡塘区有多少人口?
一个新建的住宅小区要造一个 何谓“眼科医生”? 形式问题的基本特征是,它 求方程式8x=40的解 超市。规定此超市应设在使该 的解答不在经验观察的范围 住宅区各处的居民都能以最短 内,而往往是通过概念分析 的路程到达它的位置上。
第三讲
哲学问题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通过对人类可能面对的问题的分 析,初步了解哲学问题的性质以 及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人类可能面对的五大 类型的问题;哲学问题的基本性 质;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本 体”问题和“人”的问题。
人类可能面对的五类问题
经验问题
形式问题
预测问题 抉择问题
超验问题
从“人的起源”看待人性问题 (基督宗教)
得救之途:信、望、爱 在基督教中,一个人如果要得救,必 须通过信、望、爱三种德行。 信就是信仰,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 “信耶稣得永生”。 望就是希望。由信仰可以产生希望。 爱即爱人如己。因为相信神就是爱, 人除了“爱”之外,一切都是虚幻的。
从“人的起源”看待人性问题 (基督宗教)
本体论哲学的三个思想前提
其一,就其思想本质来说,是把存 在本身同存在的现象割裂开来、对 立起来,认为经验观察到的现象并 非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那种隐藏 在经验现象背后的超验的存在。
本体论哲学的三个思想前提
其二,就其思想原则来说,是把主 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 把哲学所追求和承诺的“本体”视 为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 与人类的历史状况无关的自我存在 的实体,力图剥除全部主观性,归 还存在的本来面目。
关于“本”的日常含义
重要的、中心的意思。如“本部”、“本 题”。 自己的或自己方面的。如“本人”、“本 乡”。 本来的或原来的。如“本意”、“本质”。 可见,“本”是与“末”相对待的,是事 物的根源或根基。
“本体”概念的意向
无论人们在何种意义上使用 “本体”概念,它总是具有 寻求最根本的东西的意义, 总是具有以“本”释“末” 的意义,总是具有为自己的 思想和行为寻求最终根据的 含义。
经验总是人对外物的经验,而不是 自在自物本身。 经验是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经验是被建立起来的,被建 立起来的经验必定有其得以建立的 根据。这根据不是经验本身,是经 验之非经验的基础,因而是超验的, 或曰:“形而上的”。
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质
哲学所探询的正是这种建立 起经验的东西,因此,哲学 问题的基本性质就是对经验 之形而上的基础的追问。哲 学问题是超验问题。
“本体” 与“存在‘的关系
有 机 物
存 在
物 质 精 神
无 机 物
非 生 物 生 物
动 物
人类
其他类型的动物
植 物 各种物种如水果、蔬菜等 微 生 物
各种类型的微生物
小结
哲学所追寻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 的纯粹的“在”,即“超验的存 在”,这就是所谓的 “本体”。 对“在”的反思性寻求,就是哲 学的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 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类的实践和认 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获得的认识成 果总是具有相对的性质;但同时,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又永远不会停留 在一个水平上,总是向着全体自由 性的目标迈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 关系
马克思主义否定传统本体论占 有绝对真理的幻想,但并不拒 绝基于人类实践本性和人类四 位本性的本体论追求。
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 化而来的,在生命的本质上不应该有 差别。进化论使人们的观念发生极大 的转变,从询问“神如何造人”,转 而探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生命”如 此一来,也就从“以神为主”转变为 “以人为主”,真正去观察人类生命 的特色,以及人性究竟为何。
从达尔文到柏格森
我在或出卖同志以 保全生命、或坚守 秘密以保全组织的 情况下该怎么做?
共同之处
所问之对象都 还不是事实
未来会发 生什么
知识论意义
不同之处
应该选择怎 样的未来
价值论意义
何谓“自由”? 何谓“正义‘? “美是什么?” “善是什么?
超验问题的对象既不是经验上可 观察到的事项,也不是逻辑思维所关 注的纯形式; 它们所求的解答,既不是对感性 世界的经验描述和预测,也不是感性 世界之逻辑模型的建构。
超验问题的特征
问题之所向(内容)即由 问题之所问构成
超验问题的形成
这一问题 是一个经验问 题,涉及的是审 美经验。当我们 对外物做审美判 断时,我们即 是在回答这 个问题。
什么是美的?
超验问题的形成
美是什么?
这是一个超验 问题。美之为美,因 其所问是美的标准和 美的尺度本身。
经验和超验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有理性,可以学习。亚里士多德说 “人类天性渴望求知”。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本身太 过简单,只注意到人与动物的差别, 而没有注意到人类本身并未排除动物 的特性,因而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
从“人的起源”看待人性问题 (基督宗教)
上帝造人:神的形象与原罪 基督宗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这样的 “人”具有两点特色:神的形象与原罪。 每个人心中都有神的形象,不论住在天 涯海角,人的内心之中都有一点灵明, 可以让他在许多关键的时刻发现自己具 有神性。神的形象代表正面力量,亦即 每个人都有良心,会自我要求去行善。
真正的生命:直观的发挥
理智让人可以活下去,但一个人真正 的生命却要靠“直观”来表现。直观 和理智不同,理智一定要通过概念, 而通过概念所掌握的都是抽象之后的 结果,并没有碰撞到真实;相反,直 观则不需要通过概念。如人们常说的 “第六感”就是直观的表现。
德日进:人往哪里去?
德日进的论点分四部分:演化 之能、热力学第二定律、复构 意识定律、主体自觉。
德尔菲神殿:认识你自己,凡是 勿过渡 认识你自己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事。 认识你自己代表人在“知”方面 的应有态度——与其去了解世界, 不如多了解自我。 “凡是勿过渡”是与行为有关的, 强调行为做事要适可而止。
从“人的现状”看待人性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人是理性的动物 在他看来,人的特性在于“灵魂根据 logos来运作”。“ Logos”的希腊文原意 包括“言说、叙述、理性等”。后代的 人由“logos”推衍出“logic”(逻辑)并且 许多学问都在词尾加上此后缀,如 biology(生物学)、psychology(心理学)、 sociology(社会学)、theology(神学) 等等。这代表所有的学问都要靠理性运 作才可以成立。
关于“本体论”概念的解析
“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的 哲学学说,形成于古希腊。”(1996 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弗把本体论确 定为一种关于一般存在、关于世界本 质的哲学学说,认为不必求助于经验, 无需依靠自然科学,只要通过纯粹的 抽象的途经,借助于对概念的逻辑分 析就可实现。
人与动物的分界
柏格森认为人与动物的分界在于: 其一是动物是用身体的器官作为谋生 的工具,而人则可以使用身体以外的 东西作为谋生的工具,所以人可以使 用、发明、改善工具,进而改造世界 创造文明。这是人与动物最根本、最 明显的差别。
人与动物的分界
其二,动物具有种性却缺乏个性,人 类则除了有种性外还有个性。人与动 物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别,是因为人有 自由。人有自由,因此可以作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往正面发展,也可以选 择往负面发展。换言之,人的发展是 双向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
任何能量变成热量之后,就不能完全 回收(或者说不再能够作用),因此 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能量会慢慢消耗掉, 然后整个系统会陷入混乱而瓦解消失, 这称为熵(entropy)。也有人翻译为 “能趋疲”即能量会趋于疲乏。
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
“本体”问题 “人”的问 题
关于“本体”问题文本阅读的要 求
阅读内容:教材110~113页 阅读时间:10分钟 回答问题: 1、文本讲了哪几个问题? 2、这些问题涉及到哪几个概念? 3、通过概念的分析作者得出哪些观 点或结论? 4、你能否理解?
“本体”问题
“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 “本体”和“存在”的关系 本体论哲学的思想前提
或形式推论来解决。
明 天 会 不 会 下 雨 ?
会这甲 演场、 变外乙 为交两 战冲国 争突之 ?会间 不的
中中 叶国 会人 达口 到在 多 21 少世 ?纪
预测问题的共同特征是,依据 以往的经验来预知未来的一项 经验事实,它所问的对象不是 已经呈现的实际事实,而是将 要出现的实际事实。
预测问题是经验观察和 形式推论两者的结合。
演化之能
演化是一种变化,任何变化都是由能 量变成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这过程中,会产生出两种能:一为 切线能;一为辐射能。切线能产生的 热量,作用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上,使 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结合,借此从简单 变成复杂。如,从细胞变成有机体, 从简单的有机体变成复杂的有机体。
演化之能
辐射能则是作用在事物本身的内部。 随着外在的组合渐渐复杂,内部的结 构也会趋于精密;随着内部的结构的 趋于精密,事物本身意识的能力的层 面也会慢慢提高。
失落的环节:理性思考
人与动物的区别: 例2,动物无论谁去养大或怎么养大, 它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人则不同, 一般被动物养大的孩子,再也不可 能回到人的世界。 例3,只有人能利用双脚直立行走。
从“人的生命特色”转向“人的 未来发展”(近代世界)
问题:那个冰箱里有没有牛奶? 经验问题的基本特征是,
它的解答最终要得到来 海南岛有无袋鼠? 自感性观察证据的支持。
南宁市西乡塘区有多少人口?
一个新建的住宅小区要造一个 何谓“眼科医生”? 形式问题的基本特征是,它 求方程式8x=40的解 超市。规定此超市应设在使该 的解答不在经验观察的范围 住宅区各处的居民都能以最短 内,而往往是通过概念分析 的路程到达它的位置上。
第三讲
哲学问题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通过对人类可能面对的问题的分 析,初步了解哲学问题的性质以 及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人类可能面对的五大 类型的问题;哲学问题的基本性 质;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本 体”问题和“人”的问题。
人类可能面对的五类问题
经验问题
形式问题
预测问题 抉择问题
超验问题
从“人的起源”看待人性问题 (基督宗教)
得救之途:信、望、爱 在基督教中,一个人如果要得救,必 须通过信、望、爱三种德行。 信就是信仰,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 “信耶稣得永生”。 望就是希望。由信仰可以产生希望。 爱即爱人如己。因为相信神就是爱, 人除了“爱”之外,一切都是虚幻的。
从“人的起源”看待人性问题 (基督宗教)
本体论哲学的三个思想前提
其一,就其思想本质来说,是把存 在本身同存在的现象割裂开来、对 立起来,认为经验观察到的现象并 非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那种隐藏 在经验现象背后的超验的存在。
本体论哲学的三个思想前提
其二,就其思想原则来说,是把主 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 把哲学所追求和承诺的“本体”视 为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 与人类的历史状况无关的自我存在 的实体,力图剥除全部主观性,归 还存在的本来面目。
关于“本”的日常含义
重要的、中心的意思。如“本部”、“本 题”。 自己的或自己方面的。如“本人”、“本 乡”。 本来的或原来的。如“本意”、“本质”。 可见,“本”是与“末”相对待的,是事 物的根源或根基。
“本体”概念的意向
无论人们在何种意义上使用 “本体”概念,它总是具有 寻求最根本的东西的意义, 总是具有以“本”释“末” 的意义,总是具有为自己的 思想和行为寻求最终根据的 含义。
经验总是人对外物的经验,而不是 自在自物本身。 经验是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经验是被建立起来的,被建 立起来的经验必定有其得以建立的 根据。这根据不是经验本身,是经 验之非经验的基础,因而是超验的, 或曰:“形而上的”。
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质
哲学所探询的正是这种建立 起经验的东西,因此,哲学 问题的基本性质就是对经验 之形而上的基础的追问。哲 学问题是超验问题。
“本体” 与“存在‘的关系
有 机 物
存 在
物 质 精 神
无 机 物
非 生 物 生 物
动 物
人类
其他类型的动物
植 物 各种物种如水果、蔬菜等 微 生 物
各种类型的微生物
小结
哲学所追寻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 的纯粹的“在”,即“超验的存 在”,这就是所谓的 “本体”。 对“在”的反思性寻求,就是哲 学的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 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类的实践和认 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获得的认识成 果总是具有相对的性质;但同时,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又永远不会停留 在一个水平上,总是向着全体自由 性的目标迈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的 关系
马克思主义否定传统本体论占 有绝对真理的幻想,但并不拒 绝基于人类实践本性和人类四 位本性的本体论追求。
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 化而来的,在生命的本质上不应该有 差别。进化论使人们的观念发生极大 的转变,从询问“神如何造人”,转 而探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生命”如 此一来,也就从“以神为主”转变为 “以人为主”,真正去观察人类生命 的特色,以及人性究竟为何。
从达尔文到柏格森
我在或出卖同志以 保全生命、或坚守 秘密以保全组织的 情况下该怎么做?
共同之处
所问之对象都 还不是事实
未来会发 生什么
知识论意义
不同之处
应该选择怎 样的未来
价值论意义
何谓“自由”? 何谓“正义‘? “美是什么?” “善是什么?
超验问题的对象既不是经验上可 观察到的事项,也不是逻辑思维所关 注的纯形式; 它们所求的解答,既不是对感性 世界的经验描述和预测,也不是感性 世界之逻辑模型的建构。
超验问题的特征
问题之所向(内容)即由 问题之所问构成
超验问题的形成
这一问题 是一个经验问 题,涉及的是审 美经验。当我们 对外物做审美判 断时,我们即 是在回答这 个问题。
什么是美的?
超验问题的形成
美是什么?
这是一个超验 问题。美之为美,因 其所问是美的标准和 美的尺度本身。
经验和超验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有理性,可以学习。亚里士多德说 “人类天性渴望求知”。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本身太 过简单,只注意到人与动物的差别, 而没有注意到人类本身并未排除动物 的特性,因而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
从“人的起源”看待人性问题 (基督宗教)
上帝造人:神的形象与原罪 基督宗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这样的 “人”具有两点特色:神的形象与原罪。 每个人心中都有神的形象,不论住在天 涯海角,人的内心之中都有一点灵明, 可以让他在许多关键的时刻发现自己具 有神性。神的形象代表正面力量,亦即 每个人都有良心,会自我要求去行善。
真正的生命:直观的发挥
理智让人可以活下去,但一个人真正 的生命却要靠“直观”来表现。直观 和理智不同,理智一定要通过概念, 而通过概念所掌握的都是抽象之后的 结果,并没有碰撞到真实;相反,直 观则不需要通过概念。如人们常说的 “第六感”就是直观的表现。
德日进:人往哪里去?
德日进的论点分四部分:演化 之能、热力学第二定律、复构 意识定律、主体自觉。
德尔菲神殿:认识你自己,凡是 勿过渡 认识你自己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事。 认识你自己代表人在“知”方面 的应有态度——与其去了解世界, 不如多了解自我。 “凡是勿过渡”是与行为有关的, 强调行为做事要适可而止。
从“人的现状”看待人性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人是理性的动物 在他看来,人的特性在于“灵魂根据 logos来运作”。“ Logos”的希腊文原意 包括“言说、叙述、理性等”。后代的 人由“logos”推衍出“logic”(逻辑)并且 许多学问都在词尾加上此后缀,如 biology(生物学)、psychology(心理学)、 sociology(社会学)、theology(神学) 等等。这代表所有的学问都要靠理性运 作才可以成立。
关于“本体论”概念的解析
“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的 哲学学说,形成于古希腊。”(1996 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弗把本体论确 定为一种关于一般存在、关于世界本 质的哲学学说,认为不必求助于经验, 无需依靠自然科学,只要通过纯粹的 抽象的途经,借助于对概念的逻辑分 析就可实现。
人与动物的分界
柏格森认为人与动物的分界在于: 其一是动物是用身体的器官作为谋生 的工具,而人则可以使用身体以外的 东西作为谋生的工具,所以人可以使 用、发明、改善工具,进而改造世界 创造文明。这是人与动物最根本、最 明显的差别。
人与动物的分界
其二,动物具有种性却缺乏个性,人 类则除了有种性外还有个性。人与动 物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别,是因为人有 自由。人有自由,因此可以作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往正面发展,也可以选 择往负面发展。换言之,人的发展是 双向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
任何能量变成热量之后,就不能完全 回收(或者说不再能够作用),因此 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能量会慢慢消耗掉, 然后整个系统会陷入混乱而瓦解消失, 这称为熵(entropy)。也有人翻译为 “能趋疲”即能量会趋于疲乏。
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
“本体”问题 “人”的问 题
关于“本体”问题文本阅读的要 求
阅读内容:教材110~113页 阅读时间:10分钟 回答问题: 1、文本讲了哪几个问题? 2、这些问题涉及到哪几个概念? 3、通过概念的分析作者得出哪些观 点或结论? 4、你能否理解?
“本体”问题
“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 “本体”和“存在”的关系 本体论哲学的思想前提
或形式推论来解决。
明 天 会 不 会 下 雨 ?
会这甲 演场、 变外乙 为交两 战冲国 争突之 ?会间 不的
中中 叶国 会人 达口 到在 多 21 少世 ?纪
预测问题的共同特征是,依据 以往的经验来预知未来的一项 经验事实,它所问的对象不是 已经呈现的实际事实,而是将 要出现的实际事实。
预测问题是经验观察和 形式推论两者的结合。
演化之能
演化是一种变化,任何变化都是由能 量变成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这过程中,会产生出两种能:一为 切线能;一为辐射能。切线能产生的 热量,作用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上,使 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结合,借此从简单 变成复杂。如,从细胞变成有机体, 从简单的有机体变成复杂的有机体。
演化之能
辐射能则是作用在事物本身的内部。 随着外在的组合渐渐复杂,内部的结 构也会趋于精密;随着内部的结构的 趋于精密,事物本身意识的能力的层 面也会慢慢提高。
失落的环节:理性思考
人与动物的区别: 例2,动物无论谁去养大或怎么养大, 它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人则不同, 一般被动物养大的孩子,再也不可 能回到人的世界。 例3,只有人能利用双脚直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