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性的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中药药性理论及现代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及现代研究
中药的基本作用
一、扶正祛邪 二、调节平衡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四性(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辛、甘、酸、苦、咸 归经 升降浮沉 有毒无毒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主要从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 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等的影响 进行研究。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热证病人常有精神振奋、语言声粗等中枢兴 奋症状。寒证病人常有精神倦怠、安静等, 表现为中枢受抑制状态。 寒证病人经温热药物治疗或热证病人经寒凉 药物治疗后,可明显改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在内的多种临床症状。
四性的研究
药 效 学 研 究
对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的影响
对植物神经的影响
寒凉药物 的抗感染 等效应
对内分泌系 统的影响
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五味
药物的五类基本作用
二、五味的现代研究
五味是指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 药味。中药的五味不完全是味觉反应,有些 药物是根据临床功效的归类而确定的 。 现代研究揭示,不同的化学成分是中药 辛、酸、甘、苦、咸五味的物质基础。中药 之味与其化学成分的分布,不仅表现出一定 平行性,而且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
5.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清热药、辛凉解表药的药性多属寒凉 ,许多 药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多种 与抗感染相关的药理作用;有的还具有增强 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许多寒凉性的清热解毒药对动物 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在临床 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草药中,以寒 凉性的清热解毒药所占的比例最大。
1、辛味药 辛可发散、行气、活血。 460种常用中药,辛味占183种,占39.8%,性 温热者占57.9%。辛味药主入肝、脾、肺经。 主要含挥发油,其次含苷类、生物碱。主要分 布于芬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解表药、 祛风湿药、理气药、活血药。 药理:发汗、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 解痉、镇痛。

中药四性现代研究分析

中药四性现代研究分析


博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 中 药 药 性 药 理 研 究 厦 产 品 开 发 ;陈 素 红 博 士 副 教 授 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 中药药理 与 产 品 开 发 T e l : 0 5 7 1 8 6 6 1 3 6 0 1 E

统 功 能 的 调 节 作 用 是 中药 四 性 的 重 要 作 用 机 制 之

基础研究

重 点 研 究 药性 的物 质基 础 治疗 过 程 中


王 米 渠 等 分析 了 中药 分 子 药性 学 的进 展 陋

所 体 现 的 药 效 作 用 及 其 运 用 规 律 揭 示 中药 药 性 理

为 在 分 子 水 平 上 可 确 定 中药 所 含 有 效 分 子 群 与 中






选择 合 适 的 现 代 科 学方 法


内容 和 指 标 分 步 进 行


通过
与味

归 经 等 药 性 理 论 的 其 他 内容 结 合 研 究 进


步阐述

性 本 质 将 可 能 在 短 时 间 内取 得 有 重 要

指 导 意 义 的 药性 研 究 新 成 果
关 键 词 : 中药

统 全 文 数 据 库 ( V IP )相 关 文 献

系 统 了 解 现 有 四 性 研 究 成 果 针 对 药性 研 究 的 目 标 和 要 求。
结果
:四
性 与 机 体 多 系统

中药药性现代研究.

中药药性现代研究.

胆经相符。 有人对23种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分布与中药归 经关系进行比较,发现有效成分在脏器分布与归经 所属脏腑基本一致或大致相符占87%,不相符仅占 13%。表明中药归经与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分布有 关。
注意: • 所得结论混淆了中医脏腑与近代医学脏器在概 念和内容上的差异。 • 古人提出归经学说主要以临床疗效为依据的, 已知药物有效成分分布得较多的脏器,不一定 就是该药作用最明显的靶器官(肝)。 • 忽视了有效成分归经与单味中药归经之间的差 异:许多归经实验研究采用同位素标记有效成 分进行的,但中药归经是所有药物成分综合作 用的结果。 • 忽视了给药途径与归经的关系。
故仅从分布难以阐明药物发挥疗效的部位
2、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归经理论的基础,而临床效 应的来源就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所以中药的药理作 用同归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研究发现中药的归经与它的药理作用存在一定 的相互关系:
抗惊厥(钩藤、天麻)---入肝经---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泻下(大黄、芒硝、火麻仁)---入大肠经---大肠为传导之腑
临床:
热证、阴虚 寒证、阳虚 动物实验: 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
改善 寒凉药、 滋阴药 温热药、 助阳药 滋阴药
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
T3、HCA注射→大鼠阴虚→脑、肾β-R 最大结合点位数↑;M-R ↓
+
甲硫氧嘧啶po→小鼠“甲减”阳虚→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
+
中药药性理论 的现代研究
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 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的 出来的作用。 中药药性理论是传统医学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 的高度概括,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依据用药后的机 体反应归纳出来的。

中药四性研究

中药四性研究

中药四性研究系别:中药学专业(方向)及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中药四性研究【摘要】中药四性理论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效的概括。

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传统中医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历代医籍中的中药四性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中药四性的药理及配伍研究,明确了中药四性理论的源流;揭示了中药四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为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中药新药的创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四性;寒热温凉;配伍目录1. 引言 (1)2.中药四性源流的研究 (1)2.1 中药四性理论的初步建立 (1)2.2 中药四性理论的平稳发展 (2)2.3 中药四性理论全面发展 (2)2.4 中药四性理论的完善确立 (3)3. 中药四性的药理研究 (4)3.1 寒凉药物与抗菌、抗真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4)3.2 寒凉药物与催眠作用研究 (5)3.3 温热药物与镇痛作用研究 (5)3.4 温热药物与平喘、祛痰作用的研究 (6)4. 中药四性的配伍研究 (7)4.1 温热相配,祛寒力强 (7)4.2 寒凉相配物,清热力胜 (7)4.3 寒热并举,互制为用 (8)4.4 平性之配,应用灵活 (8)5.讨论 (8)5.1 中药四性理论的完善。

(8)5.2 中药四性对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作用 (9)5.3 中药四性对临床处方药的促进作用 (9)5.4 中药四性用药机理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中药四性研究1.引言中药四性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效的概括。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出了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性,在《本草衍义》中有“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的说法,将“四性”定义为指寒、热、温、凉4种药性[1]。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学的主要特色,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在长期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第1节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是四种不同的药性,实际是药物寒性与热性两种不同的性质。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是中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中医治病是利用药性之偏性调整人体这偏性,从而达到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然而四性是否客观存在?是否有客观而有效的差别标准?四性的生理活性及物质基础是什么等问题一直为历代医家所关注,至今仍有很大争议。

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是国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域之一。

1、四性的药效学研究1.1 60年代侯灿:对72味中药分别通过抗菌、退热、抑制、兴奋作用和是否含有挥发油五个项目进行研究。

结论:寒凉药具抗菌、退热、抑制作用,认为寒凉药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过午剩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温热药具有兴奋、刺激作用,主认为温热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不足的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1.2 70年代梁月华从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角度进行研究临床与药理研究。

结论:温热药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寒凉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降低。

两类药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纠正机体寒热不平衡状态。

2、四性对环核苷酸的影响结论:温热药提高cAMP水平寒凉药提高cGMP 水平3、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论:寒证病人和温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递质含量等研究也表明四性与中枢神经有关。

寒证模型动物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中枢抑制增强。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及其现代研究方法学探讨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及其现代研究方法学探讨

3、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科学性 和可行性分析
3、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分析
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 的研究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中药四性理论在现代研究方法学的支持下, 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中药四性理论研究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 完善,提高了临床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2、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方法学
2、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方法学
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方法学主要包括样本选择、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多个 环节。在样本选择方面,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和病历,以保证研究结果的 可靠性;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包括临床试验、动物实验 等,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在统计分析方面,需要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气相色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 用
气相色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技术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 析速度快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中药鉴定领域,气相色谱技术可用于分析中药材 和中药饮片中的挥发性成分,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提供依据。此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指纹图谱,为中药鉴 定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中药四性理论构建
1、中药四性理论的概念和含义
1、中药四性理论的概念和含义
中药四性理论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四性理论主要依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反应和机体自身 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对药物进行性质划分。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等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热性药物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益气等作用,适用于寒 性病症;温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益阳气的作用,

《中药药理学》之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理学》之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理学》之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对寒证动物灌龙胆草、黄连等寒凉药和执证动物灌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电刺激后,大鼠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中枢处于抑制增强状态;2、用寒凉药灌胃一周,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降低,而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

3、寒证大鼠经热性温阳药或温性补气药灌服3日,可使脑内NA 和DA含量升高,而使脑内5HT含量降低。

总之,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而温热药如麻黄、麝香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1、寒证病人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低,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表现为唾液分泌量多,心率减慢,基础体温偏低,血压偏低、呼吸频率减慢。

而热证病人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出现相反的变化。

2、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CGMP系统功能亢进,病人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阳虚病人血中也占优势。

在服用温热病和助阳药后,提高神经---B----CAMP含量,使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

3、热证病人尿中CAMP含量高于正常人,在服用寒凉病和滋阴病后能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使比值恢复正常。

4、滋阴药知母、生地、龟甲均可使升高的B受体的最大结合点位数值降低,而使降低的M受体最大结合点位数值升高。

三、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1、长期给予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2、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温热药鹿茸、肉苁蓉、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熟地、当归、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海马、蛤蚧、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兴奋作用。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学
和力如铜、铁、锌富集于肝;附子归心经与β1有关。
第五节 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古人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毒副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1.急性毒性等生物碱。
(2)心血管系统 附子、雪上一枝蒿、蟾蜍等生物碱、强
心苷。
(3)呼吸系统 苦杏仁、桃仁、白果、商陆等氰苷。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温热药和助阳药:提高垂体-甲状腺和细胞膜Na+、K+-ATPE
及耗氧量,促胞内ATP分解,cAMP增加,使cGMP/cAMP 比值恢
复正常(寒证和阳虚患者cGMP增高)。
寒凉药:相反,如生地、知母、黄连等。
5.对心血管、病原体等影响 温热药:加快心率、升高血压。 寒凉药:作用相反,多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2.长期毒性
(1)消化系统 苦参、大戟、芜花、巴豆等毒蛋白、脂肪
油生物碱。 (2)血液系统 芫花、斑蝥、雷公藤等。 (3)肝、肾 水解型鞣酸对肝有毒;马兜铃酸对肾有毒。 3.过敏反应 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目前已发现有一百多 种(150余种)。 4.致畸致癌作用 雷公藤、细辛、石菖蒲可致小鼠骨髓细
胞染色体畸变。槟榔、款冬花可致肿瘤生长和发生。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中药归经理论:是指中药对某一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1.中药归经与药效学关系 如归肝胆、肠经的药物对肝、
胆肠的药理作用相吻合如平肝(抗惊厥和泻下药等)。
2.中药归经与药动学关系 归经与药物在脏腑经络中分布,
不尽相同。这与现代对中医脏腑经络的认识有关。
3.中药归经与微量元素和受体关系 微量元素与组织的亲
第三节 中药升降浮沉的研究现状 中药升降浮沉有二个含义:
1.作用趋向与药理作用
升浮:作用上行向外。用于泻下、崩漏、脱肛、下垂、表症 不解等。药理作用对汗腺、平滑肌的影响。 沉降:作用下行向内。用于咳、喘、吐、便秘等症。药理作 用对中枢和平滑肌的影响。 2.质地轻重: 升浮:多为花叶质轻。 沉降:多为矿石、果实质重。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5:寒凉药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寒凉药长时间给药:痛阈值,惊厥阈值,5-HT,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其余均降低。

1:药物因素:品种与产地,采收与贮藏,炮制,制剂与煎煮方法,配伍与禁忌 2:机体因素:1):生理状况:年龄,性别,体质,情绪,遗传等。

2):病理状况 3):肠道内微生态环境
3: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冷暖,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等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1: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2: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3:中药作用的差异性4: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5: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
解表药:
解表药主要药理作用:
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镇痛,镇静抗炎调节免疫
柴胡
葛根:(无抗炎作用)
清热药:
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a抗病原微生物(抗菌谱广)--抗细菌内毒素(提高机体对内毒素耐受能力)b抗炎--解热c对免疫系统影响(多数提高,某些抑制)--抗肿瘤d其他: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凝血等
黄芩:
黄连:(小檗碱)。

科普:中草药有四性:温、热、寒、凉

科普:中草药有四性:温、热、寒、凉

科普:中草药有四性:温、热、寒、凉
四性又名四气,是指药物的温、热、寒、凉。

中草药药“性”的提法最早见于《素问》,《神农本草经》首先将药“性”落实于每一味药物
四性细分,还有微寒、大寒、微热、大热等。

不管如何细分,温与热、寒与凉这两大类药物的功效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药性峻烈、和缓上的差别。

根据中医学“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治病理论,热病用寒凉性药调理,寒病用温热性药调理,通过寒热相抵消的作用,让身体恢复阴阳平衡,以祛除疾病。

因此,药物的四性之分为治病提供了方向性指导热性中草药温热性中草药一般具有驱散风寒、健脾暖胃、益气养血、助阳补火的功多用来治阴证、寒证,如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腹中冷痛等
热性药物:肉桂、附子、高良姜、胡椒、草乌等
温性药物:生姜、骨碎补、白芷、巴戟天、白扁豆等。

寒凉性中草药
寒凉性中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化痰开窍、滋阴养阴的功效,多用来治阳证、热证,如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

寒性药物:板蓝根、车前子、大黄、昆布、石膏等
凉性药物:白及、败酱草、大蓟、穿山甲、罗汉果、益母草等。

药物中还有一类平性药,其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缓和。

如白果党参、山药、甘草等。

其实所谓平性只是相对的,它们也有一定的寒热倾向只有合理用药才能事半功倍药到病除哟!。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压异常、循环衰竭、死亡。 含乌头碱类药物,川乌、草乌等; 含强心苷类药物,蟾酥含蟾酥毒苷。
1、急性毒性反应
③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肺水肿,呼
吸衰竭,窒息死亡。 苦杏仁,含氢苷,可水解生成氢氰酸,
一次食用超过60粒可致死。
1、急性毒性反应
④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出血、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寒证动物模型: (痛阈、惊厥阈降低)。 热证动物模型 (痛阈、惊厥阈增高)。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动物脑内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变化: 1、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
多巴胺(DA); 2、抑制性递质:5-羟色胺(5-HT); 热性药使前者其显著增加,后者降低; 寒性药使前者显著减少,后者增加。
④苦味药
分布特点: 泻下药、清热药 主要成分: 生物碱、苷类 常见功效: 致泻、止咳、平喘、抗菌消炎
⑤咸味药
分布特点: 化痰药、温肾壮阳药 主要成分: 钠、钾等无机盐 常见功效: 致泻、祛痰、消肿(甲状腺)、补肾
中药五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部 分,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应 该有充分的认识。
cAMP和cGMP在某些组织中引起的生理 效应往往是相反的。有些学者提出cAMP 与cGMP是体内两种对立的调节系统,可 能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之一。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对多巴胺β羟化酶和尿17 —羟皮质类固 醇的影响。
前者可促使DA生成NA,后者为NA的代 谢产物。
寒凉药使DβH 活性降低,使17OHCS排 出减少。而温热药作用相反。
一般的表热证,常为病原体急性感染, 往往用寒凉药处方治疗。
药理研究表明,寒凉药大多具有抗感染 作用,同时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 用。后者是一些药物抗感染的途径(无 体外抗菌活性)。

中药四性五味的应用原理

中药四性五味的应用原理

中药四性五味的应用原理中药四性中药四性包括寒、凉、温、热四个性质。

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对药物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寒性药物寒性药物主要具有散寒、清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发热等症状。

例如,连翘、黄连等。

凉性药物凉性药物主要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充斥、出血等症状。

例如,薄荷、野菊花等。

温性药物温性药物主要具有温经散寒、温阳固脱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症、阳虚等症状。

例如,干姜、肉桂等。

热性药物热性药物主要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淤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症、瘀血等症状。

例如,冬虫夏草、灵芝等。

中药五味中药五味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不同的味道对药物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辛味药物辛味药物主要具有散寒、发散风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等症状。

例如,白芷、藿香等。

甘味药物甘味药物主要具有补益、养阴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阴虚等症状。

例如,党参、枸杞等。

酸味药物酸味药物主要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出血、脱肛等症状。

例如,五倍子、莲子心等。

苦味药物苦味药物主要具有泻下、清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便秘等症状。

例如,黄芩、大黄等。

咸味药物咸味药物主要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积聚、痰核等症状。

例如,海带、海藻等。

应用原理中药的四性五味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味道对其应用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药物性质和味道决定了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应用原理。

中药四性的应用原理在于通过调节体内的寒热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寒性疾病,选择温性或热性的中药来恢复阳气、驱寒;对于热性疾病,选择寒性或凉性的中药来降火清热。

中药五味的应用原理在于通过调节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气血不足的疾病,选择甘味或辛味的中药来补充气血、滋阴养阳;对于湿热疾病,选择苦味或咸味的中药来清热泻火。

综合应用中药的四性五味,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选择寒性、凉性、温性或热性的药物;根据体质的不同,可以选择甘味、辛味、酸味、苦味或咸味的药物。

中药四性的研究概况

中药四性的研究概况

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四性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四性的研究等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理论研究自《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之始,便正式提出了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并且在其所收药物条下加以标注。

此后历代医家的本草著作均以此为基础沿用至今,并不断地进行厘定和补充,但由于历史发展的客观原因,四气的概念及界定无统一标准。

孙启明[1]将药性概念进行三级划分,寒、热、平定为一级划分,其下又有微凉、凉、温、微温等。

又有基于传统本草著作进行的研究,如邓先瑜等[2]对《本草纲目》的药物气味进行研究。

王家葵等[3]通过对《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四气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来探求四气标定的规律,得出的结论为功效是影响四气标定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药物的五味及三品归属对四气的标定也有所影响。

另外,中药的炮制对于药物的四性也有一定的影响[4-6]。

王儒飞等[7]则据“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阴主寒、阳主热”等基本理论,观察、分析药物本体的阴阳属性之强弱以决定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提出了“四气”阴阳属性四项归类定性分析法。

2四性的现代研究2.1从化学角度盛良[8]认为电子得失是中药现代化的桥梁,可以用广义酸碱原则和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中的电子得失来解释中药四气五味,探寻中药四气五味的规律。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能量的,而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和能量有关,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给出电子而吸收能量的元素为寒,接受电子而放出能量的元素为热,从广义酸碱论的角度,碱是电子对的给出者,具有寒性;酸是电子对的接受者,具有热性。

因此认为中药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四性的物质基础[8-10]。

李武等[11]对具体一类药例如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认为寒凉药主要化学成分大致可归纳为生物碱和甙类两大类。

养生——中药药性研究

养生——中药药性研究

病人体征 生理指标 唾液量 HR BP 寒凉药 热象减退
生化指标 CAs cAMP/cGMP
温热药 寒象缓解


寒凉药具有抑制交感-肾上腺功能 温热药具有增强交感-肾上腺功能 ==调整寒、热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



实验研究: *寒证大鼠: HR、adr、NA、Dβ H、β 受体、 cAMP/cGMP M受体 *热证大鼠: HR、adr、NA、Dβ H、β 受体、 cAMP/cGMP M受体 寒凉药抑制儿茶酚胺合成,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温热药则反之 可作为实验室复制寒(虚寒)证或热(虚热)证的动 物模型

酸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①止血
②收敛止泻
③抑菌
④抗炎
3.甘味药


甘味药的化学成分: 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机 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 有补养、和中、缓和的作用,可调补人体气血 阴阳,缓急止痛 有人对61种补益药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甘的药 物有43种,约占70%。 如:人参、黄芪补气 阿胶补血 大枣甘缓和中 甘草缓急止痛
CNS症状 明显改善
**提示药物的寒热之性与影响CNS功能有关


温热药:麻黄 兴奋中枢 苦温祛风湿药:天仙藤、独活、五加皮 寒凉药如平肝息风药:钩藤、羚羊角 芳香开窍药:牛黄、冰片 抑制中枢 ----镇静、抗惊厥作用
实验研究:
寒凉药龙胆草、知母、石膏等造成大鼠寒证模型 温热药附子、干姜等造成大鼠热证模型 寒证 电刺激 戊巴比妥钠 痛阈 惊厥阈 痛觉 热证
实验二:
氢化可的松阳虚大鼠:
血浆皮质酮、子宫雌激素受体降低 经温阳药治疗后, 皮质酮、雌二醇 增加雌激素受体、并提高与雌二醇的亲和力
说明: 寒凉药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温热药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中药“四性”的科学内涵探讨

中药“四性”的科学内涵探讨

中药“四性”的科学内涵探讨中药“四性”科学内涵探讨一、定义中药“四性”是指以四大性质为基础,根据其功能特点来划分药物的性味分类体系。

它是一种复杂的以药物性质为依据的分类体系,主要把药物的性质分为:温、热、凉、寒四性,也称为温凉热寒四性。

二、概念四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是我国近二千年前华夏文明先风使而体现着不久前医学观念中“天人调和”博大精深理论,是中医药学建筑起来的里程碑式思想。

三、分类温:加热、补血、益气,又能温故经络,暖和身体,有益寒凉处,补血肝肾之功效。

热:主要是以汇聚化散功效强调,以活血、燥湿的特性来标示,能使经络通畅,去湿利湿,具有活血、行气、定惊、止痛的功效。

凉:具有清凉降血压及利尿除湿等效果,作用于益气和清热,有涤肉毒作用,补补补血肾脾、止血止痛之功效。

寒:以调理肝肾为主,具有活血活血补血补肝肾的功效,及芳香散热化痰的作用,闭气而干,温胃散寒、止痛消热的功效。

四、特点1、全面。

把药物的温凉热寒四性进行了系统分类,从宏观的角度上来概括和分析药物的性味关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多种层次分类。

四性不仅包含了温凉热寒四性,还将药物的性质按功效分为止血、安神、利水、补血、健脾等。

3、易于操作。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四性分类体系是按照大自然规律,人体内部气血循环规律及药物起作用机理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的,它也是根据对温热凉寒各种作用的理解,观察药物的温凉热寒性,从而智慧地将药物的性质分成温凉热寒四性。

五、作用四性系统分类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可以使临床使用者得到正确的药物性质,方便他们采用合理的用药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它还可以帮助临床药师正确使用和科学调剂药物,全面洞悉药物性质,以便制定最佳疗效组方。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概述:(1)四性(四气):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根据性质可分为:寒凉、温热两类。

(2)寒凉→热证。

温热→寒证。

(3)现代研究:寒凉、温热药的药理作用有差异,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等。

寒凉、温热药的药理作用有差异:1.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临床病人:寒证、热证→表现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①寒证→唾液分泌量↑、心率、基础体温、血压、呼吸频率↓→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低→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

②热证→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理。

应用温热药、寒凉药治疗→症状改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正常化。

说明:寒、热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寒凉药抑制交感,温热药增强交感→纠正紊乱。

(2)正常动物:寒凉药或温热药→长期给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举例:寒凉药→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儿茶酚胺含量↓),血浆和肾上腺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儿茶酚胺合成↓),心率、耗氧量↓(儿茶酚胺作用↓)→抑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

(3)动物证候模型:“甲低”阳虚证模型动物→体温↓、心率↓等(交感抑制的表现)。

温热性(温肾助阳药)→改善。

说明:温热药增强交感神经功能。

结论:寒凉药、温热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调节机制:现代认为: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的递质、受体、环核苷酸(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水平。

寒凉药→升高M受体、 cGMP(环磷鸟苷)水平→兴奋副交感。

温热药→升高β受体、cAMP(环磷腺苷)水平→兴奋交感。

小结:对植物神经系统温热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寒凉药相反。

机制:影响相应递质、受体、环核苷酸。

2.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寒凉药、温热药作用不一样。

(1)温热(补益药)明显促进→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功能。

举例:温热药→寒证大鼠→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基础体温↑(增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增强肾上腺皮质),缩短动情周期,促黄体生成素释放↑(增强性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四性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四性的研究等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理论研究自《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之始,便正式提出了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并且在其所收药物条下加以标注。

此后历代医家的本草著作均以此为基础沿用至今,并不断地进行厘定和补充,但由于历史发展的客观原因,四气的概念及界定无统一标准。

孙启明[1]将药性概念进行三级划分,寒、热、平定为一级划分,其下又有微凉、凉、温、微温等。

又有基于传统本草著作进行的研究,如邓先瑜等[2]对《本草纲目》的药物气味进行研究。

王家葵等[3]通过对《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四气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来探求四气标定的规律,得出的结论为功效是影响四气标定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药物的五味及三品归属对四气的标定也有所影响。

另外,中药的炮制对于药物的四性也有一定的影响[4-6]。

王儒飞等[7]则据“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阴主寒、阳主热”等基本理论,观察、分析药物本体的阴阳属性之强弱以决定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提出了“四气”阴阳属性四项归类定性分析法。

2四性的现代研究2.1从化学角度盛良[8]认为电子得失是中药现代化的桥梁,可以用广义酸碱原则和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中的电子得失来解释中药四气五味,探寻中药四气五味的规律。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能量的,而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和能量有关,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给出电子而吸收能量的元素为寒,接受电子而放出能量的元素为热,从广义酸碱论的角度,碱是电子对的给出者,具有寒性;酸是电子对的接受者,具有热性。

因此认为中药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四性的物质基础[8-10]。

李武等[11]对具体一类药例如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认为寒凉药主要化学成分大致可归纳为生物碱和甙类两大类。

高晓山[12]的著作中引用了日本学者小管卓夫的研究结果,即从温热药附子、细辛、吴茱萸、蜀椒、高良姜、丁香中提取出用一微量化学成分去甲乌药碱。

近年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寒凉药具有以下作用:抑制交感神经的合成与释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2]。

有些寒凉药物含有某些卤素及盐类,而且多数是碘、溴的钾盐,如海带、昆布、浮萍等,因溴、碘等离子有中枢镇静作用,钾盐可以减弱心肌活动,同时又有利尿作用,从而表现出寒凉作用;有些寒凉药可能因含有蒽醌类和其他致泻成分,通过泻下作用,发散实热,而起寒凉作用,如大黄等[13]。

温热药则具有:促使肾上腺素能介质释放增多;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2];含有激素及其类似物质,能促进机体代谢;含有某些营养成分,服后经消化吸收,使肌肉获得能量和热量而呈现温热效应,如龙眼肉、大枣等[13]。

总之,最根本的一点是对机体产热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如最终结果是刺激代谢,增加体内热量,该药大多属于温热药;反之,如减少体内产热,该药传统归类一般属于寒凉药[14]。

2.2热动力学角度近年来,又开展了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中药四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均予以资助立项。

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四性(寒热温凉)的客观真实性。

分别对单味药[15]、不同炮制品[16]及复方[17]等层次展开研究。

该研究认为:中药四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相对的;生物热力学方法如微量热分析可以作为刻画中药四性的有效工具之一[18]。

2.3定性定量角度梁月华等[19]等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寒凉和温热药可调整机体的机能反应性,对调整和改善寒热平衡有重要意义。

寺崎一利[20],据四肢体表的温度及其应答速度反映寒证、热证的不同。

李仪奎[21]认为:寒、热、温、凉四气最本质的属性是对体内产热过程的影响。

以此为理论基础,程彬彬等[22]通过测定实验动物的体温来进行四气的定性定量研究。

指出了以“四气指数”作为中药四气定性定量的指标,确定了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并提出四气的九级定性(半定量)统计学标准指标。

到目前为止,又有对四性进行量化的观点,即前面提到的广义酸碱理论,有直接量化法;也有根据电负性差值与键的离子性关系进行量化;还有利用Pka值进行量化的方法[23]。

3其他角度陈阜新[24]将信息论方法引入中药四性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温热药与寒凉药的微量元素的含中药四性的研究概况王春燕(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从传统角度、化学角度、热动力学角度、定性定量角度等几个方面对中药四性的研究进行梳理,认为目前中药药性的研究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中药药性变化规律的把握是这一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性味;药理作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R2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852(2007)10-0013-02"!"!!!!!!!!!"!"·研究生论坛·量与分布确实存在着差异。

陈和利等[25]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100种生药材的15种无机元素含量,通过分析其含量与中药四性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中药药性与Mn、Co、Cr、Ni、Mg5种生命元素含量有关,并可根据它们的含量建立判别中药药性的数字模型。

胡振华[26]通过研究认为,中药的药性随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的分子量有规律地转变着。

除以上研究外,四性的概念也在西药与食品中应用。

李灵辉等[27]尝试将西药属性进行“四气”划分。

以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观察西药作用于人体后的不同反应,有些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或产生寒证表现的副作用,那么这些药物就可以归属于寒凉性质;另外一些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甚至引起面红、发热、口渴、心烦等热证表现的副作用,那么这些药物就归属于温热性质,激素类药物、阿托品则是“温热药”的典型例子。

4问题与展望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笔者发现对于中药四性的研究开展的较早且在持续进行,但研究多是间接的测定或相关的分析,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研究较少,从传统文献角度开展的研究更少。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28-29]提出了中药性味不统一的问题,90年代高晓山先生的《中药药性论》问世,这部著作全面地介绍了中药药性理论知识,至2002年,《历代本草药性汇解》一书对于常见中药的一些本草文献记载进行了整理,但一直没有具体药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因此,对于中药药性变化规律的把握是这一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药四性的研究不仅受到国内科研人员的关注,日本等国家也正在加强中药基础性研究,曹锐等[30]对近年来日本官方资助的汉方药研究项目进行分析,1994~2000年日本厚生省资助与汉方相关的研究共38项(除去重复),关于药性研究的4项;1998和1999年,日本文部省资助中药药性研究的项目分别是年度77项中的22项与98项中的19项,可见其重视程度。

但中药四性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具有自己的特色,国外学者的科研思路与方法,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无法深入对中药四性的本质进行。

目前开展的关于具体中药化学成分或药性分析的研究虽较多,但零散而不成系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药性,且对于指导临床用药进行的研究较少。

因此今后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研究,而且由于中医药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各类研究应本着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进行。

参考文献[1]孙启明.药性概念必须规范[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9):399.[2]邓先瑜,芮正祥.《本草纲目》药物气味探析[J].基层中药杂志,1996,10(3):43.[3]王家葵,沈映君.《神农本草经》药物四气的统计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4):246.[4]王新春,孔德梅.论炮制与中药四气五味的关系[J].河南医药信息,1997,5(11):54.[5]汪波.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1997,13(2):97.[6]丁菊萍.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5,5(1):50.[7]王儒飞,陈涌.中药“四气”定性分析法初探[J].中医杂志,1991,32(5):265.[8]盛良.论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一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14.[9]盛良.论中药矿物药四性与无机化学的结合———二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24.[10]盛良.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1(13):2804-2806.[11]李武,周冬梅.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浅析[J].新疆中医药,2002,20(4):40.[12]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13]方萍.浅谈中药四气现代药理学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4):73.[14]李仪奎.中药药理世纪回眸[J].中成药,2000,22(1):66.[15]余惠旻,刘塔斯.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人参和西洋参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17(11):60.[16]周韶华,潘五九,肖小河,等.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草药,2004,35(11):34-36.[17]周韶华,肖小河.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左金丸与反左金寒热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83.[18]赵艳玲,肖小河.热力学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4):291.[19]梁月华,王晶.寒热本质动态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6):349-351.[20]寺崎一利.四肢体表温度及其应答性[J].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6,46(6):179.[21]李仪奎.“四气”实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讨[J].时珍国药研究,1993,4(3):4.[22]程彬彬,张玉惠.中药四气定性定量方法初探[J].山西中医,2000,16(2):46.[23]盛良.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2):2943-2945.[24]陈阜新.信息论法探讨中药四性与微量元素含量关系[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2):108.[25]陈和利,冯江.100种中药的四性与15种无机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6,13(4):33-34.[26]胡振华.中药四性与其所含主要成分分子量关系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2(6):49-50.[27]李灵辉,张喜奎.按“四气”划分西药属性的可行性初探[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5.[28]张静茹,林平.判别分析在食物四性量化标准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概率统计,1994,10(2):18-19.[29]刘永希.中药性味要整理统一[J].新中医,1982,12(3):50.[30]胡华一.试论中药性味不统一问题[J].中国中医药信息,1986,4(5):23.[31]曹锐,谢琪.近年日本官方资助的汉方药研究项目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24(5):259.(收稿日期2007-02-10)作者简介:王春燕,博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