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性的研究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四性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性的研究等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理论研究
自《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
凉四气”之始,便正式提出了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并且在其所收药物条下加以标注。此后历代医家的本草著作均以此为基础沿用至今,并不断地进行厘定和补充,但由于历史
发展的客观原因,四气的概念及界定无统一标准。孙启明[1]
将药性概念进行三级划分,寒、热、平定为一级划分,其下又有微凉、凉、温、微温等。又有基于传统本草著作进行的研
究,如邓先瑜等[2]
对《本草纲目》的药物气味进行研究。王
家葵等[3]
通过对《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四气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来探求四气标定的规律,得出的结论为功效是影响四气标定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药物的五味及三品归属对四气的标定也有所影响。另外,中药的炮制对于药
物的四性也有一定的影响[4-6]。王儒飞等[7]
则据“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阴主寒、阳主热”等基本理论,观察、分析药物本体的阴阳属性之强弱以决定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气,提出了“四气”阴阳属性四项归类定性分析法。2四性的现代研究
2.1从化学角度盛良[8]
认为电子得失是中药现代化的桥梁,可以用广义酸碱原则和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中的电子得失来解释中药四气五味,探寻中药四气五味的规律。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能量的,而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和能量有关,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给出电子而吸收能量的元素为寒,接受电子而放出能量的元素为热,从广义酸碱论的角度,碱是电子对的给出者,具有寒性;酸是电子对的接受者,具有热性。因此认为中药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四
性的物质基础[8-10]。李武等[11]
对具体一类药例如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认为寒凉药主要化学成分
大致可归纳为生物碱和甙类两大类。高晓山[12]
的著作中引用了日本学者小管卓夫的研究结果,即从温热药附子、细辛、吴茱萸、蜀椒、高良姜、丁香中提取出用一微量化学成分去甲乌药碱。
近年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寒凉药具有以下作用:抑制
交感神经的合成与释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2]
。有些寒凉药物含有某些卤素及盐类,而且多数是碘、溴的钾盐,如海带、昆布、浮萍等,因溴、碘等离子有中枢镇静作用,钾盐可以减弱心肌活动,同时又有利尿作用,从而表现出寒凉作用;有些寒凉药可能因含有蒽醌类和其他致泻成分,通
过泻下作用,发散实热,而起寒凉作用,如大黄等[13]
。温热药则具有:促使肾上腺素能介质释放增多;提高中枢神经系
统的兴奋性[12]
;含有激素及其类似物质,能促进机体代谢;含有某些营养成分,服后经消化吸收,使肌肉获得能量和热
量而呈现温热效应,如龙眼肉、大枣等[13]
。总之,最根本的一点是对机体产热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如最终结果是刺激代谢,增加体内热量,该药大多属于温热药;反之,如减少体
内产热,该药传统归类一般属于寒凉药[14]
。2.2热动力学角度近年来,又开展了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中药四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均予以资助立项。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四性(寒热温凉)的客观真实性。分别对单味药[15]、不同炮制品[16]及复方[17]等层次展开研究。该研究认为:中药四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相对的;生物热力学方法如微量热分析可以作为刻画中药四性的有效工具之
一[18]。
2.3定性定量角度梁月华等[19]等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寒凉和温热药可调整机体的机能反应性,对调整和改善寒热
平衡有重要意义。寺崎一利[20]
,据四肢体表的温度及其应答速度反映寒证、热证的不同。李仪奎[21]认为:寒、热、温、凉四气最本质的属性是对体内产热过程的影响。以此为理论基础,程彬彬等[22]
通过测定实验动物的体温来进行四气
的定性定量研究。指出了以“四气指数”作为中药四气定性定量的指标,确定了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并提出四气的九级定性(半定量)统计学标准指标。到目前为止,又有对四性进行量化的观点,即前面提到的广义酸碱理论,有直接量化法;也有根据电负性差值与键的离子性关系进行量化;还有
利用Pka值进行量化的方法[23]
。3
其他角度
陈阜新[24]
将信息论方法引入中药四性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温热药与寒凉药的微量元素的含
中药四性的研究概况
王春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从传统角度、化学角度、热动力学角度、定性定量角度等几个方面对中药四性的研究进行梳理,认为目前中药药性的研究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对于中药药性变化规律的把握是这一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性味;药理作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R2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852(2007)10-0013-02
"
!"
!!!!!!!!!"
!"
·研究生论坛·
量与分布确实存在着差异。陈和利等[25]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100种生药材的15种无机元素含量,通过分析其含量与中药四性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中药药性与Mn、Co、Cr、Ni、Mg5种生命元素含量有关,并可根据它们的含量建立判别中药药性的数字模型。胡振华[26]通过研究认为,中药的药性随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的分子量有规律地转变着。
除以上研究外,四性的概念也在西药与食品中应用。李灵辉等[27]尝试将西药属性进行“四气”划分。以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观察西药作用于人体后的不同反应,有些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或产生寒证表现的副作用,那么这些药物就可以归属于寒凉性质;另外一些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甚至引起面红、发热、口渴、心烦等热证表现的副作用,那么这些药物就归属于温热性质,激素类药物、阿托品则是“温热药”的典型例子。
4问题与展望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笔者发现对于中药四性的研究开展的较早且在持续进行,但研究多是间接的测定或相关的分析,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研究较少,从传统文献角度开展的研究更少。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28-29]提出了中药性味不统一的问题,90年代高晓山先生的《中药药性论》问世,这部著作全面地介绍了中药药性理论知识,至2002年,《历代本草药性汇解》一书对于常见中药的一些本草文献记载进行了整理,但一直没有具体药物变化规律的研究。因此,对于中药药性变化规律的把握是这一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药四性的研究不仅受到国内科研人员的关注,日本等国家也正在加强中药基础性研究,曹锐等[30]对近年来日本官方资助的汉方药研究项目进行分析,1994~2000年日本厚生省资助与汉方相关的研究共38项(除去重复),关于药性研究的4项;1998和1999年,日本文部省资助中药药性研究的项目分别是年度77项中的22项与98项中的19项,可见其重视程度。但中药四性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具有自己的特色,国外学者的科研思路与方法,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无法深入对中药四性的本质进行。
目前开展的关于具体中药化学成分或药性分析的研究虽较多,但零散而不成系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药性,且对于指导临床用药进行的研究较少。因此今后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研究,而且由于中医药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各类研究应本着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启明.药性概念必须规范[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9):399.
[2]邓先瑜,芮正祥.《本草纲目》药物气味探析[J].基层中药杂志,1996,10(3):43.
[3]王家葵,沈映君.《神农本草经》药物四气的统计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4):246.
[4]王新春,孔德梅.论炮制与中药四气五味的关系[J].河南医药信息,1997,5(11):54.
[5]汪波.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1997,13(2):97.
[6]丁菊萍.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5,5(1):50.[7]王儒飞,陈涌.中药“四气”定性分析法初探[J].中医杂志,1991,32(5):265.
[8]盛良.论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
—一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14.[9]盛良.论中药矿物药四性与无机化学的结合——
—二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24.
[10]盛良.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1(13):2804-2806.
[11]李武,周冬梅.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浅析[J].新疆中医药,2002,20(4):40.
[12]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13]方萍.浅谈中药四气现代药理学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4):73.
[14]李仪奎.中药药理世纪回眸[J].中成药,2000,22(1):66.[15]余惠旻,刘塔斯.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人参和西洋参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17(11):60.
[16]周韶华,潘五九,肖小河,等.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草药,2004,
35(11):34-36.
[17]周韶华,肖小河.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左金丸与反左金寒热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4,
29(12):1183.
[18]赵艳玲,肖小河.热力学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4):291.
[19]梁月华,王晶.寒热本质动态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6):349-351.
[20]寺崎一利.四肢体表温度及其应答性[J].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6,46(6):179.
[21]李仪奎.“四气”实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讨[J].时珍国药研究,1993,4(3):4.
[22]程彬彬,张玉惠.中药四气定性定量方法初探[J].山西中医,2000,16(2):46.
[23]盛良.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2):2943-2945.
[24]陈阜新.信息论法探讨中药四性与微量元素含量关系[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2):108.
[25]陈和利,冯江.100种中药的四性与15种无机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6,13(4):33-34.
[26]胡振华.中药四性与其所含主要成分分子量关系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2(6):49-50.
[27]李灵辉,张喜奎.按“四气”划分西药属性的可行性初探[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5.
[28]张静茹,林平.判别分析在食物四性量化标准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概率统计,1994,10(2):18-19.
[29]刘永希.中药性味要整理统一[J].新中医,1982,12(3):50.[30]胡华一.试论中药性味不统一问题[J].中国中医药信息,1986,4(5):23.
[31]曹锐,谢琪.近年日本官方资助的汉方药研究项目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24(5):259.
(收稿日期2007-02-10)
作者简介:王春燕,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