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分析题笔记小抄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1)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

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

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

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

自己整理的简答(语言学概论)

自己整理的简答(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2014年10月)名词解释一、词类答: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臵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二、复辅音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二组合叫“复辅音” 。

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

如果两个辅音相连,但却分属不同的音节,就不能算是复辅音,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发音过程。

三、复合构词答:指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 ,即“复合词” ,汉语中,按照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复合词可以分为陈述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四、屈折答: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与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屈折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附加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

分析题一、“相互理解程度”不是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答:正确。

西方的语言学家往往倾向于把“语言”作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准,而有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

他们的观点和主张是由这些新兴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但西方国家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单纯的根据“相互理解程度” 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 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 ,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且很有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

二、音强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答:错误。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

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震动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反之不同。

三、每个汉字都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答:错误。

各种字体的字符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汉字在隶变之前,由意符音符构成,记号极少四、“新汽车牌照”这个说法有不同理解,这是由语义的模糊性造成答:正确。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

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

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自考笔记自考小抄0541 语言学概论

自考笔记自考小抄0541 语言学概论

0541 -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题1A1.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1A2.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1B1.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1B2.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1B3.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1B4.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1B5.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1B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1B7.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B8.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B9.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C1.语言学是指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而且是“独立的”,不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附庸。

1C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1C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C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C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首先,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是没有语言的;其次,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若人类不需要语言,就不会产生语言;再次,语言是信息载体,传递信息的代码;最后,交际职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其他功能只是它的派生物,它是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相互沟通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首先,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其次,语言离不开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

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2、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答:社会现象是和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a、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1)语言依附社会:它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消亡而消亡。

自考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全国)

自考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全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2)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 (3)第三章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 (5)第四章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6)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8)第六章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 (10)第七章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 (11)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12)第九章语言的获得与学习 (14)第十章语言与文学写作 (15)第十一章语言与民族文化 (15)第十二章语言与科学技术 (16)(2)语言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符号的音和义会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缓慢的,而一般不可能是突然的,否则也会影响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

例如,从中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经历了一千多年。

很常考必背“线性”和“离散”★★简述语言符号的“线性”和“离散”。

(简答题)1.所谓“线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即语言符号是一个接一个出现的,可以分解成原来的一个一个的符号。

2.所谓“离散性”,是指语言符号可以分解还原成原来的一个一个的符号。

3.语言符号的“线性”特性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排列组合成大小不等的单位;语言符号的“离散性”特性又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

离散性是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关键区别。

很常考必背“层次”和“层级”★★简述“层次”和“层级”。

(简答题)层次是指整个语言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

如果把一个小单位内部成分的排列组合叫做“层次”,那各个小单位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层级”。

如:“我爸爸爱看电视”是按((我+爸爸)+(爱+(看+电视)))这样的方式组合的。

很常考必背语音的记录方式★★简述语音的记录方式有哪些。

(简答题)1、直音法:直音法包括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及相关的纽四声法等。

譬况就是对被注字的读音音的方法打比方,读若是说被注字的读音像另一个字,严格的直音法则是用同音字来给汉字注音。

语言学概论笔记

语言学概论笔记

语言学概论笔记语言学概论一、语言发展的历史1、古代语言学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小学”:以文言为研究对象,围绕阅读先秦典籍的需要,人们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讲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统称“小学”。

印度——记载宗教典籍的梵语为研究对象,《吠陀经》希腊——以拉丁文为研究对象2、现代意义下的语言学(1)近代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十九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格林施莱赫尔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

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语言学。

(2)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定现代语言学基础的是:(德国)洪堡特兴起于20世纪三十年代现代语言学真正从(瑞士)索绪尔开始,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出版)。

他被称作“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所创建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在他的影响下,语言学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代表性的有:布拉格学派(音位学—语音)欧美结构主义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符号学)美国描写学派(3)当代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代表人物:乔姆斯基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是当代语言学中最具影响的理论。

1957年《句法结构》的发表标志着它的诞生。

强调从认知学角度对人类语言共性进行解释,区分先天的语言能力和后天的语言知识,认为语言有生成能力。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论述题——书p4)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也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用信息论术语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填空)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分科理论语言普通语言学(一般语言学):它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是人们在对各种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研究语言成果的综合反映和运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 1 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 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速记宝典

自考00541语言学概论-速记宝典

语言学概论(00541适用全国)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语言符号的特性?答:(1)能指与所指:能指是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所指是语言符号中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

由索绪尔提出。

(2)约定与任意:约定是指人为的某些规定或共同认可的某些习惯约定俗成;任意是说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义是不需要什么道理的。

(3)不变与可变:不变是指语言符号一旦对应关系固定,不能轻易改变。

可变是指不变也不是说就一点不能变,又是需要适当调整就可以变化考点2:简述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关系?答:组合关系指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又称句段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聚合关系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线性序列。

考点3:简述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答:符号的能指是符号的形式部分,符号的所指是其意义部分。

符号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

考点4:简述以汉语为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答:(1)一般认为汉语是孤立语的代表。

(2)其主要特点不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谓词的时体态、名词的性数格等语法意义。

(3)而是由完备的助词系统和严格的语序来表达相应的语法意义。

(4)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形态语那样的一一对应关系。

考点5:简述语音的物理四要素?答:语音的物理四要系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音强是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整理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但语言不是识别民族的可靠标志,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是大量存在的客观现象。

语言的形态分类一、形态语:1.屈折语:句子中某些词的本身就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德语俄语2.黏着语:词的变化表现为在词的前后附有词缀。

日语维吾尔语二、孤立语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或分析性语言。

主要特点:1.汉语的不是通过谓词的形态变化表示时体态。

2.汉语没不是通过名词的形态变化表示性数格。

3.汉语的各种实词没有词尾标记。

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形态语那样一一对应的关系。

汉语是通过完备的助词系统和严格的语序来表达相应的语法意义。

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话”,就是书面语。

书面语相比口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关系: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了书面语。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既不是口语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语言符号的特性:1.能之和所指:语言符号中能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称为能指;语言符号中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称为所指。

二者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约定和任意:约定是人为的某些规定或共同认可的某些习惯;任意,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义是不需要理由的,只要大家认定或习惯就行。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3.不变和可变任何符号,虽然最开始时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但是一旦这种对应关系固定下来,就不能轻易改变了;符号也不是一点也不变的,有时需要调整。

可变性的根本原因:任意性语言的结构特性:1.线性和离散线性: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

离散性:语言符号可以分解为原来的一个个符号。

2.层次和层级3.组合和聚合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的文字反映了一种结构特性,就是组合关系;什么成分可以替换出现在某个位置上的问题反映了一种结构特性,是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 自考笔记

语言学概论 自考笔记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只有人类才有语言(领会)(多选)(一)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鸣叫系统的区别:1、内容更多。

2、用处更大。

3、能够创造。

(二)人类具有语言能力,是人类跟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

(单选)二、语言和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领会)(单选)(论述)(一)语言不但是最直观和最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时还是国家的标志。

(二)语言和民族、语言和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为什么汉语中吴语、粤语、闽语相互听不懂但仍属于汉语)(综合应用)1、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西方学者把“相互能够听懂”作为确定语言的标准。

这种标准对于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则不适用。

3、“语言”和“民族”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情况,才有做出更加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三、语言特点与语言类型(说明不同类型语言的主要特点)(简单应用)(一)语言的谱系分类(领会)(名词解释)1、语言谱系分类:从语言“历时”状态角度来划分,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2、了解怎样区别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方言(领会)(单选)(多选):(1)谱系层次: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2)语系(识记):属于同一个语系的语言都有古老的共同来源。

其中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是两个最大的语系。

(3)语族(识记):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

(二)语言的形态分类(领会)1、语言形态分类(名词解释):从语言“共时”状态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其中一种主要的分类结果就是把人类语言分成“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

2、“形态语”和“综合性语言”(识记)(名词解释):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

(1)屈折语(识记)(名词解释):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典型的如德语、俄语。

(2)黏着语(识记)(名词解释):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为在词的前后附有词缀,典型的如维吾尔语、日语。

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

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如,汉语普通话的电视,可以切分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2.基础方言:(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语言迁移(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4.语言获得、(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深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

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做“语言获得”。

5,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这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

6、语义指向: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

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7.意音文字:指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汉字中许多字符是直接表意的,而假借字则是假借意符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的音符。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笔记及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

“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

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分析题笔记小抄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分析题笔记小抄

30.以下面几个组合为例,说明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烤红薯我想起来了鸡不吃了33.利用以下材料分析什么是变音类型中的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①分[f?n]+配[p‘ei]→分配[f?m p‘ei]②喇[lA]+叭[pA]→喇叭[1A b?]③豆[t?u]+腐[fu]→豆腐[t?uf]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A.同化:①⑤⑥B.异化:④C.弱化:②D.脱落:③30.请先将下表绘制在答题卡上,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并分析其音节结构(填表) 31.按照传统“六书”理论,分析下面汉字的结构: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33.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下列复合词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34.用义素分析法的矩阵图分析和描写“叔叔、舅舅、姑姑、婶婶”这组亲属词语的语义差别。

在答题纸上列表作答。

30.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走了员工好吗胖乎乎朋友答:成词语素:走了好吗胖不定位语素:走员工好胖朋友32.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答:吃食堂喝开水写文章飘雪花涂蜡笔读课文(住所)(受事)(结果)(随事)(工具)(受事)33.用适当的方法证明[p][p‘][t][t‘][m][n]在汉语普通话中分属不同的音位,并根据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所能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

34.下面都是“动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构成的词组。

试判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词组(词组的结构类型),并分别填入各项中:3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一位昨天才从部队下来的干部答:34.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①学习汉语②汉语学习③学习汉语的④汉语的学习⑤汉语学习过⑥学习的是汉语⑦对汉语学习(有兴趣)(A1)体词词组:②③④(A2)谓词词组:①⑤⑥⑦(B1)向心词组:①②④(B2)离心词组:③⑤⑥⑦(C1)基本词组:①②④⑤⑥(C2)特殊词组:③⑦33.在下列词语后的括号内填写词语所包含的语素数量,并根据构词方式将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语言学概论的简答题与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的简答题与论述题

来处理,这三个国 为每个人的嗓音, 理 论 体 系 和 方 法 和 物 理 学 的 结 合 结果,在每个人的
家 爱 使 用 的 就 是 每 个 音 的 具 体 音 论 体 系 的 现 代 科 使 之 成 为 一 门 现 发音、用词和使用
同一种语言,至少 色,使用的词语和 学的道路,20 世纪 代意义上的科学, 的 句 子 结 构 等 方
“话”是属于同一“语 来 处 理 语 言 和 方 说 话 行 为 和 说 出 类学、心理学、社 际 活 动 或 者 说 从
言”的不同“方言”还 言的区分问题 来的话,只能属于 会 学 等 其 他 科 学 言 语 活 动 这 样 的
是不同的“语言”, 简 述 语 言 与 言语
产生了重大影响 社 会 现 象 中 区 分
的语言差别很小, 的,是言语活动的 对象相对单纯,因 科 学 的 发 展 有 巨 统的那一部分。而
互相都能听懂,如 社会部分,语言则 而 有 可 能 逐 步 形 大的推动作用。4、 言 语 是 个 人 说 话
按 相 互 理 解 程 度 具有个人特色,因 成 本 学 科 特 有 的 语 言 学 跟 生 理 学 的 具 体 的 行 为 和
语言
此,只能按共同的 的,有规律可循而 的研究成果,语言 言 语 的 区 成系统 那一部 学的理论和方法 么
理 解 程 度 来 确 定 民族认同感,再参 分,而含有个人要 甚 至 超 载 了 语 言 答:1、语言和
几 种 身 份 未 明 的 考 社 会 政 治 因 素 素 或 个 人 杂 质 的 学领域,对哲学、人 言 语 是 从 口 头 交
说话都可以理解, 是 使 一 个 人 能 够 的 研 究 对 象 爱 你 础教育,民族语言 部分,是均质的,是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答案

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区别:①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②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口;③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④口语由于有语境影响和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的帮助,可以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至于影响理解和交际,书面语却由于没有记录这些因素而别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书面语就不得不补上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2)联系:书面语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

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和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2、言和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的流露。

3、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说话所用的材料和规则,是抽象的、社会共同的;言语是对材料和规则的使用,是具体的、个别的。

4、索绪尔的贡献:主要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化道路。

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5、语音的性质:①语音的物理属性;②语音和生理属性;③语音的生理属性;④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6、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有三种:①舌位——舌面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抬高或降低。

考证-语言学概论-考点分析

考证-语言学概论-考点分析

【简答题】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1.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其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语言符号也具有“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的结合也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

不同的语言和方言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示相同的意义,或者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都可以说明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是任意的。

【简答题】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使语言符号在供人们使用时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将音义结合稳定的词语组合成长短不等的任何单位,用来传达任何信息和思想感情。

【论述题】举例说明基本词组的几种主要类型。

基本词组包括五类:(1)主谓词组。

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被说明成分是主语,说明成分是谓语。

如汉语“火车开了”、英语“he has slept”(他睡了);(2)动宾词组,又叫述宾词组。

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所支配事物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被支配成分是宾语。

如汉语“读小说”,英语“to repair the car ”(修理汽车);【论述题】举例说明基本词组的几种主要类型。

(3)偏正词组。

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关系的词组,有定中词组和状中词组两种类型。

定中词组如汉语“美丽人生”、英语“Brave soldier”(英勇战士);状中词组如汉语“认真学习”、英语“just came ”(刚来)(4)动补词组,又叫述补词组。

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行为和补充说明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补充成分是补语。

如汉语“打扫干净”,英语“she spoke well”(她说得好);【论述题】举例说明基本词组的几种主要类型。

(5)联合词组。

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并列的或互不从属关系的词组,一般都需要用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可以互换位置而意义基本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以下面几个组合为例,说明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烤红薯我想起来了鸡不吃了33.利用以下材料分析什么是变音类型中的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33.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①分[fən]+配[p‘ei]→分配[fəm p‘ei]②喇[lA]+叭[pA]→喇叭[1A bə]③豆[təu]+腐[fu]→豆腐[təuf]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A.同化:①⑤⑥B.异化:④C.弱化:②D.脱落:③30.请先将下表绘制在答题卡上,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并分析其音节结构(填表)31.按照传统“六书”理论,分析下面汉字的结构: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33.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下列复合词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34.用义素分析法的矩阵图分析和描写“叔叔、舅舅、姑姑、婶婶”这组亲属词语的语义差别。

在答题纸上列表作答。

30.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走了员工好吗胖乎乎朋友答:成词语素:走了好吗胖不定位语素:走员工好胖朋友32.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答:吃食堂喝开水写文章飘雪花涂蜡笔读课文(住所)(受事)(结果)(随事)(工具)(受事)33.用适当的方法证明[p][p‘][t][t‘][m][n]在汉语普通话中分属不同的音位,并根据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所能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

34.下面都是“动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构成的词组。

试判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词组(词组的结构类型),并分别填入各项中:3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一位昨天才从部队下来的干部答:34.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①学习汉语②汉语学习③学习汉语的④汉语的学习⑤汉语学习过⑥学习的是汉语⑦对汉语学习(有兴趣)(A1)体词词组:②③④(A2)谓词词组:①⑤⑥⑦(B1)向心词组:①②④(B2)离心词组:③⑤⑥⑦(C1)基本词组:①②④⑤⑥(C2)特殊词组:③⑦33.在下列词语后的括号内填写词语所包含的语素数量,并根据构词方式将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玻璃[ 1 ] 鲜花儿[ 3 ] 黑咕隆咚[ 2 ]黑板[ 2 ] radar(雷达)[ 1 ] books(书)[ 2 ](1)直接成词:玻璃(2)转化成词: radar(3)词汇构词:鲜花儿黑咕隆咚黑板(4)语法构词: books34.以下列举的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了”构成的语句,分析各个语句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并将它们填入下列各项中:文章写长了衣服晾干了库房堆满了啤酒喝光了大家吃饱了盘子打碎了斧头砍钝了房子盖歪了毛笔写秃了客人喝醉了报纸送晚了图纸画小了(1)指向动词:(1)报纸送晚了(2)指向施事:(2)大家吃饱了,客人喝醉了(3)指向受事:(3)衣服晾干了,啤酒喝光了,盘子打碎了(4)指向工具:(4)斧头砍钝了,毛笔写秃了(5)指向结果:(5)文章写长了,房子盖歪了,图纸画小了(6)指向处所:(6)库房堆满了30.按照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把下面的复合词归入相应的聚合:答:偏正正式复合词:汉语蓝天眼泪教室并列式复合词:惊喜鉴赏裁缝支配式复合词:伤心绑腿指南主谓式复合词:祖传胆大31.分析下面这组词的义素:沙发椅子凳子答:沙发:[+坐具+有靠背+有扶手+全软面]椅子:[+坐具+有靠背+有扶手+全软面]凳子:[+坐具-有靠背-有扶手]3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这两个结构:亭亭的舞女的裙英勇的解放军很快打退了进攻的敌人33.英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类型都可以归纳为V、C-V、V-C.C-V-C四种类型,请根据读音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1)V型:衣二(2)C-V型:比怪 see stray(3)V-C型:音 ask(4)C-V-C型:民 gate sprints large34.下面都是汉语中跟颜色有关的词,请分别归入不同的词类:彩色色彩红彤彤黑不溜秋绿化雪白黑白红金色黄蜡黄碧绿(1)形容词:红黄(2)状态词:红彤彤黑不溜秋雪白蜡黄碧绿(3)区别词:彩色黑白(4)名词:色彩金色(5)动词:绿化30.指出下列各项中带有形象色彩的词:美丽灯笼裤天蓝坚强布谷鸟峰峦玉带桥课桌电视柿子椒乒乓球老虎树梢答:灯笼裤、天蓝、布谷鸟、玉带桥、柿子椒、兵乓球、老虎、树梢。

31.找出下面各项中的后缀式派生词:瓜子画儿床头友人读者傻乎乎老鼠木头 realize books working father worker答:画儿、读者、傻乎乎、木头、realize、worker。

32.按照句法功能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归入相应的聚合:介词:在朝把副词:很不再名词:海洋东边袋鼠桌子动词:走转39.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飞机美滋滋甜头A.自由语素:A.飞美甜B.黏着语素:B.机滋滋头C.实义语素:C.飞机美甜D.虚义语素:D.滋滋头40.分析下列各组近义词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

A.水泥洋灰B.看法见解C.鼓动煽动A.组形象色彩不同。

“水泥”会使人联想到这种东西加水搅和后象水泥一样的状态,“洋灰”会使人想到此物是一种外来的粉末状的东西。

B.组语体色彩不同。

其中看法是通用语言,“见解”带有书面语色彩。

C.感情色彩不同。

其中“鼓动”是中性的,“煽动”是贬义的。

(1)[dз]只能出现在词的开头或者词中元音之前,而不能出现在词的末尾或者词中辅音之前。

(2)[з]只能出现在词的末尾或者词中辅音之前,而不能出现在词的开头或者词中元音之前。

(3)[dз]和[з]呈互补分布,不构成对立。

40.下列词组都是“动词+动词”的结构,可以分别构成联合词组(A)、动宾词组(B)和动补词组(C)。

请每类再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各类词组中动词的特点。

A.研究讨论/讽刺挖苦B.打算回家/禁止通行C.挖掘出来/搬运上去(1)联合词组的两个动词意义相近、构造相同,整个词组在意义上表示并列的动作行为。

(2)动宾词组的前一个动词是谓宾动词(带动词性宾语的动词),整个词组在意义上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

(3)动补词组的后一个动词是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整个词组在意义上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39.汉语普通语中的元音[]和[e]可以看作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

请根据下列语音材料,分析这两个元音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将它们归并在一个音位中的理由。

[mei35]煤[tuei55]堆[m u35]谋[tu n55]蹲[m n35]门[ti u55]丢(1)[e]只出现在韵尾前。

(2)[ə]不出现在韵尾门前,而可以出现在韵尾和[n]前。

(3)[e]和[ə]呈互补分布,发音又相近,因而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中。

40.下列 A.B.C三组单位的两个成分之间都能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但情况不同,请说明三组单位各自的扩展特点,并各举一个同类的例子。

A.大车B.铜壶C.唱歌(1)“大车”: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意义就会改变。

(2)“铜壶”: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意义没有明显改变。

(3)“唱歌”:两个成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例如“一首”等,插入成分数量较多,扩展比较自由。

39.假设某一语言音位系统中的辅音音位只有/p, b, t, d, ts, tş/,请列出/t/的区别特征,并说明理由。

(1)/t/的区别特征之一是“舌尖前”,这一特征可以使其与/p,b,tş/区别开来。

(2)/t/的区别特征之二是“清”,这一特征可以使其与/b,d/区别开来。

(3)/t/的区别特征之三是“闭塞”,这一特征可以使其与/ ts,tş /区别开来。

40.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与同组的其他三个在语汇类聚关系上不同,请指出该词语,并说明有什么不同。

A.妈妈奶奶姐姐妹妹B.音位泉水纳米函数C.汽艇火车地铁飞机“奶奶”是叠音单纯词,而其他三个都是重叠式合成词。

“泉水”是通用语汇,而其他三个都是专用语汇。

“地铁”是简缩词语,而其他三个都是一般的复合词。

34.导致“鸡不吃了”产生歧义的原因是什么?答:“鸡不吃了”有歧义。

这是音位鸡在这里口语充当不同的语义角色,它可能是施事,口语变换为“鸡不吃东西了”;鸡也可能是受事,口语变换为“我们不吃鸡了”。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记载形式,应与口语完全保持一致。

31.后缀和词尾是不同性质的语素。

32.理解句子中每个词的意义,就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

33.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相互理解程度”不是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

31.音强由频率的大小决定。

32.每个汉字都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

33.“新汽车牌照”这个说法有不同的理解,这是由语义的模糊性造成的。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有道理可讲的。

31.单纯词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32.词的本义就是它的基本义。

33.文字就是为了记录语言而产生的。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我们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

31.两个以上的辅音在语流中依次出现就是复辅音。

32.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

33.语境意义不是语言意义。

30.书面语是对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

【】31.声调主要是由音长决定的。

【】32.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

【】33.边界不明是语义模糊的本质。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0.语言的任意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改变语言规则。

【】正确答案:×。

语言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和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31.词尾就是词缀。

【】正确答案:×。

词缀:在词根前加字符为词缀,也称前缀。

词尾:在词根后所加字符称为词尾。

32.“熟”有“成熟”“熟悉”“程度深”等多个义项,这体现了词义的模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