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八章 桃、李、杏及其他果树病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19
(一)症状
枝梢受害呈黄绿色,病部肥肿,节间缩短,
叶片簇生,严重时病梢扭曲,生长停滞,最 后整枝枯死。花及幼果受害,花瓣肥大变长, 大多脱落;病果畸形,表面龟裂,容易早落。
20
(二)病原
病原为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asme,属子囊菌亚门外囊菌目外囊菌属真菌。
22
三、桃、杏黑星病
23
三、桃、杏黑星病
黑星病又名疮痂病、黑点病、黑痣病。世
界各核果栽培区都有分布。最初误认为是 一种生理性病害,至1877年才确定为真菌 病害。我国于1921年首次报道,目前我国 各桃产区均有发生,尤以北方桃区受害较 重。除桃外,该病尚危害梅、杏、李、扁 杏等核果类果树。树种间以桃和青梅发病 重,杏、李等次之。桃树中,以中晚熟品 种受害重。
第八章 桃、李、杏及其他果树病害
1
一、桃李杏穿孔病
Peach Perforation
2
桃穿孔病
桃穿孔病是桃树上最常见的叶部病害。在世
界各桃产区都有发生。该病包括细菌穿孔、 霉斑穿孔和褐斑穿孔三种。其中以细菌性穿 孔最为常见,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桃产区。 桃树感染此病可造成大量叶片穿孔脱落,枝 梢枯死,严重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分化,造 成巨大损失。三种穿孔病除危害桃外,还危 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3
(一)症状
细菌性穿孔: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叶最
初出现黄白色至白色,圆形小斑点,直径 0.5—1毫米。当斑点达1毫米左右,则呈多角 形,散生于叶面,后来斑点变浅褐色,四周 有浅黄绿色晕圈。斑点逐渐发展成紫褐色, 最后干枯脱落呈现穿孔,病重叶片最后脱落。 潮湿时背面溢出黄白色胶状粘液,后期病斑 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边缘破碎,不整 齐。
8
9
(一)症状
褐斑穿孔: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在叶片
两面发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边缘紫色或 红褐色略带环纹,大小1~4mm;后期病斑 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 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外常有一圈坏 死组织。 在新梢和果实上形成褐色,凹陷,边缘红褐 色病斑,上生灰色霉状物。
12
Biblioteka Baidu
桃细菌性穿孔病原
桃褐斑穿孔病原
13
(三)病害控制
加强果园的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对地下水位高 或土壤粘重的桃园,要改良土壤,及时排水; 合理整形修剪,结合冬剪,及时剪除病枝, 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14
(三)病害控制
早春桃树萌芽前喷5°Be的石硫合剂或45%晶体 石硫合剂30倍液、1:1:100的波尔多液、30%绿 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80%五氯酚钠 200~300倍液(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天晴无风的日 子); 展叶后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65%代森锌、50% 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40%百菌净、硫酸锌 石灰液(0.5kg硫酸锌,2kg石灰,100~125kg 水)、72%的农用链霉素和硫酸链霉素; 生长期多雨季节喷灭菌丹、克菌丹或代森锰锌等。
4
5
(一)症状
枝梢受害,形成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两种不同病 斑。春季溃疡发生在上年夏季抽出的枝条上,初 期产生水浸状褐色疱疹,后期病斑扩大,春末病 部表皮破裂,流出黄色粘液,为当年的初侵染源; 夏季溃疡发生在当年嫩枝上,以皮孔为中心,形 成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的暗紫色病斑,后变褐, 稍凹陷,很快干枯。 果实受害,初生褐色小斑,渐扩展为近圆形紫褐 色斑,边缘水浸状,中央凹陷,后期干裂,潮湿 时溢出黄白色粘液。
17
(一)症状
主要危害幼嫩组织,其中以嫩叶为主,嫩梢、花 和幼果亦可受害。春季嫩叶刚从受侵芽鳞抽出即 可受害,表现为病叶变厚膨胀,卷曲变形,颜色 发红。随叶片逐渐展开,卷曲程度也随之加重, 病叶明显肿大肥厚,皱缩扭曲,质地变脆,呈红 褐色,上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囊 层)。以后病叶变褐、枯焦、脱落。落叶后,腋 芽萌发抽出的新叶不再受害,但常引起夏芽生长, 出现二次梢,枝条不充实,易受冻害。
6
桃细菌穿孔果实
病叶
桃 细 菌 穿 孔 枝 条
7
(一)症状
霉斑穿孔:危害叶片、枝梢、花芽和果实。叶部受 害,呈红褐色至褐色斑点,斑点大小直径约3毫米, 有红晕。发病9—14天,斑点坏死的中央部位脱落, 叶肉呈现典型的空洞,病斑随后脱落,病轻时少数 叶片脱落,病重时植株大部叶片脱落,对果树生理 有严重影响。穿孔边缘整齐,不残留坏死组织。幼 叶受害,大多焦枯,不形成穿孔。湿度高时,在病 斑背面长出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 孢子,有的延至脱落后产生。 枝梢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 褐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 果实受害形成初为紫色,渐变褐色,边缘红色,中 央凹陷的病斑。
21
(三)病害控制
1.药剂防治 桃树花芽刚露红但尚未展开前,喷 5°Be石硫合剂。喷药质量如能掌握好,桃树发芽 后一般不需要再喷药,但如遇冷凉多雨天气,则利 于病菌侵染,可再喷25%多菌灵(WP)300倍液1~2 次。早春及时喷药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措施,若连续 防治2~3年,可根治此病。 2.摘除病叶 发病初期及早摘除病叶,剪除病梢、病 果,集中烧毁处理。
15
二、桃缩叶病
16
二、桃缩叶病
桃缩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世纪初欧
洲首先报道,我国最早记载是19世纪末。 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春季潮湿的沿江 河湖海等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内陆干旱地区 发生很少。桃树染病引起叶片肿胀皱缩,严 重时病叶干枯脱落,影响当年产量和次年的 花芽分化。寄主除桃外,还有和桃近缘的油 桃、巴丹杏等 。
10
桃褐斑穿孔
11
(二)病原
细菌性穿孔:病原为油菜黄单胞菌李致病型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 (Smith) Dye.,属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细菌。 霉斑穿孔:病原为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 (Lév.) Aderh.,属半知菌亚门丝孢 目刀孢属真菌。 褐斑穿孔:病原为核果假尾孢菌 Pseudo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 )Liu & Guo,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假尾孢属真菌。
19
(一)症状
枝梢受害呈黄绿色,病部肥肿,节间缩短,
叶片簇生,严重时病梢扭曲,生长停滞,最 后整枝枯死。花及幼果受害,花瓣肥大变长, 大多脱落;病果畸形,表面龟裂,容易早落。
20
(二)病原
病原为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asme,属子囊菌亚门外囊菌目外囊菌属真菌。
22
三、桃、杏黑星病
23
三、桃、杏黑星病
黑星病又名疮痂病、黑点病、黑痣病。世
界各核果栽培区都有分布。最初误认为是 一种生理性病害,至1877年才确定为真菌 病害。我国于1921年首次报道,目前我国 各桃产区均有发生,尤以北方桃区受害较 重。除桃外,该病尚危害梅、杏、李、扁 杏等核果类果树。树种间以桃和青梅发病 重,杏、李等次之。桃树中,以中晚熟品 种受害重。
第八章 桃、李、杏及其他果树病害
1
一、桃李杏穿孔病
Peach Perforation
2
桃穿孔病
桃穿孔病是桃树上最常见的叶部病害。在世
界各桃产区都有发生。该病包括细菌穿孔、 霉斑穿孔和褐斑穿孔三种。其中以细菌性穿 孔最为常见,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桃产区。 桃树感染此病可造成大量叶片穿孔脱落,枝 梢枯死,严重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分化,造 成巨大损失。三种穿孔病除危害桃外,还危 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3
(一)症状
细菌性穿孔: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叶最
初出现黄白色至白色,圆形小斑点,直径 0.5—1毫米。当斑点达1毫米左右,则呈多角 形,散生于叶面,后来斑点变浅褐色,四周 有浅黄绿色晕圈。斑点逐渐发展成紫褐色, 最后干枯脱落呈现穿孔,病重叶片最后脱落。 潮湿时背面溢出黄白色胶状粘液,后期病斑 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边缘破碎,不整 齐。
8
9
(一)症状
褐斑穿孔: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在叶片
两面发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边缘紫色或 红褐色略带环纹,大小1~4mm;后期病斑 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 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外常有一圈坏 死组织。 在新梢和果实上形成褐色,凹陷,边缘红褐 色病斑,上生灰色霉状物。
12
Biblioteka Baidu
桃细菌性穿孔病原
桃褐斑穿孔病原
13
(三)病害控制
加强果园的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对地下水位高 或土壤粘重的桃园,要改良土壤,及时排水; 合理整形修剪,结合冬剪,及时剪除病枝, 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14
(三)病害控制
早春桃树萌芽前喷5°Be的石硫合剂或45%晶体 石硫合剂30倍液、1:1:100的波尔多液、30%绿 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80%五氯酚钠 200~300倍液(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天晴无风的日 子); 展叶后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65%代森锌、50% 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40%百菌净、硫酸锌 石灰液(0.5kg硫酸锌,2kg石灰,100~125kg 水)、72%的农用链霉素和硫酸链霉素; 生长期多雨季节喷灭菌丹、克菌丹或代森锰锌等。
4
5
(一)症状
枝梢受害,形成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两种不同病 斑。春季溃疡发生在上年夏季抽出的枝条上,初 期产生水浸状褐色疱疹,后期病斑扩大,春末病 部表皮破裂,流出黄色粘液,为当年的初侵染源; 夏季溃疡发生在当年嫩枝上,以皮孔为中心,形 成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的暗紫色病斑,后变褐, 稍凹陷,很快干枯。 果实受害,初生褐色小斑,渐扩展为近圆形紫褐 色斑,边缘水浸状,中央凹陷,后期干裂,潮湿 时溢出黄白色粘液。
17
(一)症状
主要危害幼嫩组织,其中以嫩叶为主,嫩梢、花 和幼果亦可受害。春季嫩叶刚从受侵芽鳞抽出即 可受害,表现为病叶变厚膨胀,卷曲变形,颜色 发红。随叶片逐渐展开,卷曲程度也随之加重, 病叶明显肿大肥厚,皱缩扭曲,质地变脆,呈红 褐色,上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囊 层)。以后病叶变褐、枯焦、脱落。落叶后,腋 芽萌发抽出的新叶不再受害,但常引起夏芽生长, 出现二次梢,枝条不充实,易受冻害。
6
桃细菌穿孔果实
病叶
桃 细 菌 穿 孔 枝 条
7
(一)症状
霉斑穿孔:危害叶片、枝梢、花芽和果实。叶部受 害,呈红褐色至褐色斑点,斑点大小直径约3毫米, 有红晕。发病9—14天,斑点坏死的中央部位脱落, 叶肉呈现典型的空洞,病斑随后脱落,病轻时少数 叶片脱落,病重时植株大部叶片脱落,对果树生理 有严重影响。穿孔边缘整齐,不残留坏死组织。幼 叶受害,大多焦枯,不形成穿孔。湿度高时,在病 斑背面长出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 孢子,有的延至脱落后产生。 枝梢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 褐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 果实受害形成初为紫色,渐变褐色,边缘红色,中 央凹陷的病斑。
21
(三)病害控制
1.药剂防治 桃树花芽刚露红但尚未展开前,喷 5°Be石硫合剂。喷药质量如能掌握好,桃树发芽 后一般不需要再喷药,但如遇冷凉多雨天气,则利 于病菌侵染,可再喷25%多菌灵(WP)300倍液1~2 次。早春及时喷药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措施,若连续 防治2~3年,可根治此病。 2.摘除病叶 发病初期及早摘除病叶,剪除病梢、病 果,集中烧毁处理。
15
二、桃缩叶病
16
二、桃缩叶病
桃缩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世纪初欧
洲首先报道,我国最早记载是19世纪末。 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以春季潮湿的沿江 河湖海等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内陆干旱地区 发生很少。桃树染病引起叶片肿胀皱缩,严 重时病叶干枯脱落,影响当年产量和次年的 花芽分化。寄主除桃外,还有和桃近缘的油 桃、巴丹杏等 。
10
桃褐斑穿孔
11
(二)病原
细菌性穿孔:病原为油菜黄单胞菌李致病型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 (Smith) Dye.,属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细菌。 霉斑穿孔:病原为嗜果刀孢菌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 (Lév.) Aderh.,属半知菌亚门丝孢 目刀孢属真菌。 褐斑穿孔:病原为核果假尾孢菌 Pseudo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 )Liu & Guo,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假尾孢属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