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凡是研究认知的心理学。

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数据处理心理学)

3、计算机模拟方法:指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4、感觉信息加工:感觉信息加工是指感觉器官与刺激物信息相互接触(或作用)之后,感受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通过动作电位把外部事件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特定区域的过程。

5、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过程):指由外部刺激信息开始的加工,强调感觉器官中滞留信息在知觉中的作用。

6、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指在知觉时,个体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来加工当前的刺激信息的过程。

7、模式识别: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8、注意的资源限制:指人的注意受到所分配的认知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认知资源,注意分配便能顺利进行的认知活动过程。

9、注意的材料限制:指人的注意受到刺激信息任务(刺激材料)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了较多的认知资源,也不能顺利完成的认知活动过程。

10、部分报告法:短暂呈现信息后,被试按照主试要求呈现部分信息的方法。

11、机械性复述:不是将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建立在对它们的理解的基础上,而是一味地通过不断地简单重复,力图将刺激信息保留在短时记忆中。

精致性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进行分析,使之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某种内在联系,并努力把它们整合到长时记忆的认知结构中去。

12、陈述性记忆:指一个人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13、语义记忆:指个体对客体的事实的记忆。

14、情景记忆:指个体对事件的自传式的记忆。

15、语义启动现象:唤起并促进(加速)随后的与其具有语义联系的字与词汇的触接过程,称为语义启动现象。

16、语义启动效应:由于一个刺激信息(如词或词汇)刚被呈现过,从而导致个体对这个刺激信息的识别或觉察能力的提高,称为语义启动效应。(同一个词已经出现过,再次出现过,再次出现,反应时间变短了。)

17、图式:指人脑中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某一范畴的事物的典型特征及关系的抽象,是一种包含了客观环境和事件的一般信息的知识结构。

18、脚本:认知心理学把人所从事的某些典型活动,按先后次序所作的有组织的认知称为脚本。(作用:帮助人理解和进行各种各样的日常活动和行为)

19、产生式规则:认知心理学把某种技能需要由规则才能完成的过程,称为产生式规则。

20、产生式系统:由多种规则才能完成的特定技能,即需要有多个或一系列产生式规则完成的技能,称为产生式系统。

21、工作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与编码,使其信息容量扩大,由于它是与长时记忆中所存储的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在信息的意义上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联系,因此这样就使那些编码了的信息能够进入长时记忆永久存储。

22、问题空间: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23、算法:指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算子或途径,直到选择出一种有效的方法

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24、启发式:指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粗略搜索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认知心理学的隐喻:(填空)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

2、联结主义范式

注意的认知理论包括:(1)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2)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包括:(1)注意的过滤器模型(2)注意的衰减器模型

记忆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1)信息编码(2)信息存储(3)信息提取瞬时记忆的3个特点:(1)物理特征编码(2)保持时间十分短暂(3)存储容量大在短时记忆中,输入的刺激信息主要是以【言语听觉形式】(听觉代码)来对信息进行编码的。

感觉代码不等于感觉记忆代码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组块

短时记忆的存储方式:【AVL单元】

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是以【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进行的

【信息容量有限性】是短时记忆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按照佩奥的双重信息编码理论,在长时记忆中,存在着两种独立的编码系统,它们是【语义编码系统】和【表象编码系统】

安德森认为,从动作到技能的自动化过程,即产生式系统形成过程,经历了【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过程】。

演绎推理包括:1、【三段论推理】;2、【条件推理】

关于人们是如何来进行三段论推理的,有不同的解释:

伍德沃斯的“气氛效应”;

查普曼的“换位理论”;

纽斯坦德的“心理模型

问题的类型包括:1、明确限定性问题(归类结构问题、转化问题、重新排列问题);

2、非明确限定性问题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元认知成分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元认知结构的三分法):【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含有三种基本成分:(简答、填空)

1、【给定成分】: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与问题情境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2、【目标成分】:关于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所要求的答案,也就是问题的目标状态。

3、【障碍成分】: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问题的目标状态之间的中介状态与各个步骤。

信息加工取向的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对心理学分支学科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影响最大,这些影响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首先,是对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领域的扩大。

2.其次是从心理物理函数的收集走向了对人的内部心理机制的揭示。

3.再次是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4.最后是重视个别差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对个案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10页)(重点复习)

(一)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这里可以在加一点,记得自己加)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巨大影响

首先,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其次,信息论思想的渗透,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计算机科学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层次语义网络模型(简答题)

观点:(1)该模型认为,语义知识可以表征为一种由相互联结的概念和组成的网络。

(2)科林斯和奎林认为每个概念都具有两种关系。第一,每个概念都具有从属其上一级概念的特征,这决定了知识表征的层次性。第二,每个概念都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征,表示概念所“具有的”关系。

(3)有关概念在上下级层次以及在同级水平的组织,通过节点和连线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层次语义网络。

(4)为此科林斯提出,在层次语义网络中的知识的组织,是按照认知经济性原则进行的

(5)为此,节点的共同特征或普遍属性都存储在最高层级的节点上,只有那些能够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具体特征,才在存储水平上。

(6)由于层次语义搜索过程中的不同节点间的距离导致了不同搜索速度,而这种搜索实际上是一种推理活动。

优点:它的研究引起了认知心理学对知识表征的大量研究,尤其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知识系统的结构状态。

缺点:(1)首先,层次语义网络模型涉及的概念之间联系的种类太少。

(2)其次,层次语义网络模型对概念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分级存储,这节约了存储认知空间,但同时却增加了检索与提取信息的时间。

(3)层次语义网络模型难以解释概念的否定性效应和典型性效应。

激活---扩散模型(简答题)

(1)个体内部的知识是根据语义关系或语义之间的距离来组织和表征的,这种模型称为激活---扩散模型。激活---扩散模型认为,个体头脑中所存储的知识是一种组织巨大的概念网络,它与层次语义网络模型的主要不同是,激活---扩散模型中的知识网络,连接的是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2)激活---扩散模型有2个有关知识结构的假设。第一,连接节点的线段表示了概念之间的联系,连线越短,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它们越具有共同的特征;第二,语义距离是知识组织的基本原则,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是由它相联系的其他概念,特别是联系紧密的概念来确定的,而概念的特征并不是分层级存储的。

(3)一个节点被激活就会扩散到和其有关的其他的概念,这加速了人对外界环境与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