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杨 经伦 杨 晓峰 ,
( .吉林大 学 珠 海学 院, 东 珠 海 5 9 4 ;.吉林 大学 体 育学院 , 1 广 10 1 2 吉林 长春 10 2 ) 3 0 6
摘要 : 笔者 以小场地足球 比赛方 法为 高校足球课程核心 内容 , 经过一年教 学和试验 分析 , 结果表 明 , 用小场地 比赛 方法为 课程主要 内容 , 更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 , 起到全面发展 学生的综合素质 , 有利 于达到新《 纲要》 出教 学 目标的作用 。 提
作规范 性 。课 堂 内容 枯燥 , 时常 出现 教师 为学 生 有 些 动作要 领掌握 不 好 而绞 尽 脑 汁 , 生也 因学 不 会 学 而劳神 费力 , 是教 师很 累 , 结果 形成 学 生喜欢 体育 而
不喜欢体育课的被动局面。在学生看来 , 足球是一 个整体的比赛或者游戏 , 孤立的传球射 门是没有 意 义的, 只有在比赛中才能体验和感悟每个技术环节 的要 领 、 法和作 用 。足球 是一 种 团体项 目, 方 而在传 统技术 为 主 的 教 学 中, 适 合 培 养 学 生 团 队 合 作 不 研究对 象 精神 。 吉林 大学 20 05级 4个 足 球 班 18名男 生 为 实 0 贯彻新《 纲要》 精神 , 应改革传统高校足球教学 验 对象 , 另外抽 出 4个 足球班 16名男 生 为对 照 班 , 0 模式 , 定 以提 高学 生 在 场地 比赛 中所 需 要 的实用 制 经过 3 O米 、0 0米 、 10 立定 跳 远 , 球 、 点 传 准 、 颠 定 过 技能为 主的教学 目标 。 目的使 所有 学生 都参 与到 比 竿射 门技术 等项 的测试 , 所得 数 据经 统 计 , 照组 、 赛 中 , 对 以培养学 生 运 动技 能 为 主 。与传 统 足 球 教 学 试验 组无显 著差异 。 相 比, 学生更喜欢参加 , 在比赛 中使学生更好的运用 二 、 究方法 研 足球技术 , 提高团体协作能力 , 增强身体 素质 , 形成 实 验对 比方法 , 由两 名 同职 称 、 篮球课 教龄 相 同 吃苦 耐劳 , 勇于拼 搏 的精 神 , 养成 良好 的 心理 素 质 。 的教师 分别授 课 , 验 班 以小 门足球 比赛 方法 为 核 很适合 学生平 时 足球 活动 的 需要 。实验 表 明 , 足 实 在 心 的教学 内容 与方 法 , 照班 采用 传 统 的足球 专 项 球 教学 中 , 对 有助 于发挥 学 生在教学 中的主体 作用 , 在 技术 教学 内容 与方 法 , 经过 一 学 年教 学 实验 论 证 比 教师创 造的 和谐 、 愉快 、 松 的教学 氛 围 中 , 最 大 宽 能 较 , 讨两 种教学 过 程 的优 劣 区别 在 教 学 中 的应用 限度地 激发学生 学 习的主动 性 、 极性 和创 造性 , 探 积 让 效果进 行细 致 的考察 和数 据统计 分析 。 学 生在愉快 、 欢乐 的气氛 中得 到身 心锻炼 , 有效 地 消 三 、 究结果 研 除 了学生对 体育课 的厌倦 与潜 意识 中的抵 抗情 绪 。 1 传统 足球 专选 教学 内容 与方 法 的弊端 与 . 2 实 施方法 . 对 策 实 验 班教 学从 参 加足 球 小 场地 比赛 入 门开始 , 经过调查分析 , 传统足球教学是以八大技术为 大部分学生缺少足球 比赛经验 , 经常出现大家 围着 核 心 内容展 开 的 , 学 目的 以培 养学 生 技术 动 作 为 足球抢 的“ 教 聚堆 ” 现象 , 这种 现 象 影 响学 生 在 比赛 中 主, 例如传球 , 要求学生作好动作, 传球准确 , 注重动 运用 技 、 战术能 力 , 易 出现外 伤 , 生不 能 充 分 感 容 学

校园足球教学实践研究(3篇)

校园足球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足球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足球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学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校园足球教学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校园足球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校园足球作为足球运动的基础,对于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然而,在校园足球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校园足球教学实践的研究,为提高我国校园足球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校园足球教学的意义1. 培养青少年足球兴趣,提高全民足球素养校园足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参与足球活动,提高全民足球素养。

2. 培养足球人才,为足球事业输送后备力量校园足球教学有助于发现和培养具有足球潜力的青少年,为我国足球事业输送后备力量。

3. 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足球运动具有竞技性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校园足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校园足球教学现状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校园足球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足球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各地中小学纷纷开设足球课程,逐步完善校园足球教学体系。

3. 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足球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为校园足球教学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校园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1. 足球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足球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 足球师资力量不足足球教师数量较少,且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校园足球教学需求。

3. 足球场地设施不足部分学校缺乏足球场地和器材,限制了校园足球教学的开展。

4. 家长和社会对校园足球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家长和社会对校园足球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不高。

五、校园足球教学对策1. 优化足球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样的足球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运动处方教学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运动处方教学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运动处方教学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校体育是国家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健身运动处方教学作为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对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效率,发挥体育教学身体锻炼的作用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为我国高校体育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运动处方健身教学方法教学作用本文是在进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的基础上,就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实现体育目的、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保证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体育过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规定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指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锻炼计划。

即根据锻炼者所测试的实验数据,按其健康状况、体力情况及运动目的,用处方的形式制定适当的运动类型、强度、时间及频率,使锻炼者进行有计划的周期性运动的指導性方案。

它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是针对个人身体状况而制定的运动锻炼方案。

锻炼者的锻炼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运动处方教学的特点1 符合教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提出了宏观指导要求,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达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运动处方教学除了以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为目的外,还以提高运动能力为载体,达到增进健康,发掘素质潜能,培养心理素质等为目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养成经常参加运动的习惯。

2 运动处方的安全性。

高校健身运动处方需要从安全的角度来把握运动量和强度。

具体的运动强度的控制可以依据学生的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来加以监控,一般最高心率控制在170~180 次/分,平均心率在140~150 次/分,这样的效果一般较为显著。

足球教学实践的研究(3篇)

足球教学实践的研究(3篇)

第1篇摘要足球作为一项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在我国也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足球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足球教学实践的研究,分析了当前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足球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足球教学实践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足球事业的重视,足球教学实践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足球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足球教学实践的研究,旨在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当前足球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目前,部分足球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陈旧,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足球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足球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足球教学需要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教师。

然而,目前我国足球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足球教学的需求。

4. 足球教学设施不完善,场地利用率低足球教学需要良好的场地和设施。

然而,部分学校足球教学设施不完善,场地利用率低,影响了足球教学效果。

5. 足球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当前足球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健全,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足球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足球教学实践改进措施1. 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创新足球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创新,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足球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现状、重要性、方法探索、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

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对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建议,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探讨如何提升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以及推动足球在大学校园的发展。

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学体育,足球运动,教学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现状,重要性,方法探索,实践案例,未来发展,建议,研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背景:通过深入研究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相关问题,可以更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探索足球教学的方法和实践案例,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旨在对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足球教学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并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整理,总结出成功的足球教学经验和方法,为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对未来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研究,希望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促进足球教学在大学体育中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升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推动大学足球事业的蓬勃发展。

2. 正文2.1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现状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现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

随着足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影响力的增长,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

许多大学都在不断完善足球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和兴趣。

当前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

运动处方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施

运动处方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施

近年来,“运动处方”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运动处方”是一种基于学生身体状况的活动安排方案,它将分析学生的身体状况,设计针对性的运动计划,使学生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参与运动,从而达到良好的健康效果。

运动处方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一方面,通过运动处方,可以培养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健身习惯,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另一方面,运动处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改善学生的身心状况。

此外,实施运动处方还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校可以与家长共同设计运动处方,为学生制定合理有效的运动计划,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运动处方”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高校应加大对运动处方的推行和实施,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使学生受益。

足球教学实践研究报告(3篇)

足球教学实践研究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足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育事业的重视,足球教学逐渐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足球教学实践的研究,旨在探讨足球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足球教学的研究现状、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2. 实证研究法:选取某中学足球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

3. 案例分析法:对足球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 足球教学现状(1)师资力量:我国足球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足球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教学设施:部分学校足球场地设施不完善,器材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 足球教学有效方法(1)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基础技能是足球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基本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足球基础。

(2)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足球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4)完善教学设施:加大足球场地和器材的投入,确保教学条件。

(5)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中学足球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将足球技能融入游戏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案例二:某中学足球教师注重基础技能训练,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通过足球教学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足球教学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同时,通过分析足球教学的有效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校园足球教学实践探索(3篇)

校园足球教学实践探索(3篇)

第1篇随着我国足球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足球逐渐成为推动足球普及和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校园足球教学实践探索对于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增强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校园足球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一、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分析1. 足球师资力量不足目前,我国校园足球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足球专业素养不高,难以满足校园足球教学的需求。

此外,足球教练员、裁判员等人才匮乏,制约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2. 足球场地设施不足足球场地设施是开展校园足球教学的基础。

然而,我国部分学校足球场地设施不足,影响了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推广。

3. 教学内容单一部分学校在校园足球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对足球产生厌倦情绪。

4. 足球文化氛围不浓厚足球文化氛围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我国部分学校足球文化氛围不浓厚,学生对足球的了解和热爱程度不足。

二、校园足球教学实践探索1. 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1)选拔和培养足球专业教师。

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选拔一批具有足球专业素养的教师,充实校园足球师资队伍。

(2)组织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

定期举办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2. 优化足球场地设施(1)加大投入,改善足球场地设施。

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改善校园足球场地设施。

(2)合理规划足球场地布局。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足球场地布局,提高场地利用率。

3. 创新足球教学内容(1)丰富教学内容。

在保证基本足球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竞技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 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1)加强足球宣传。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足球知识,提高学生对足球的认识。

(2)举办足球比赛和活动。

定期举办校园足球比赛、友谊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足球热情。

高校体育课堂引入运动处方模式的应用实效性研究

高校体育课堂引入运动处方模式的应用实效性研究

103学校体育学作者简介:胡垚(1987.11-),男,汉族,重庆垫江人,硕士,讲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一般运动训练学。

高校体育课堂引入运动处方模式的应用实效性研究胡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摘要:运动处方模式是一种从学生基础素质出发,根据学生个人实际设置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适应体育教学节奏,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因此,将运动处方模式综合应用于高校体育课堂,将培养学生掌握体育实践技能,并养成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本文从高校体育课堂引入运动方式模式的具体背景分析出发,从学生体能素质变化、运动习惯和课堂状态等角度综合分析该模式应用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堂;运动处方模式;应用结果;实效性一、引言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对学生基础体能素质、运动习惯的综合考虑,未能引导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形成全面认识,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在当前将运动处方模式引入体育课堂,推进教学创新进程中,注重发挥该模式的个性化与差异化优势,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高校体育课堂引入运动处方模式的具体背景运动运动处方模式是根据学生实际素质状况和教学需要,以运动生理学、训练学等理论为基础,科学设置训练方案的模式。

该模式是“学生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生动展示,更是体育教学实践领域的重要突破。

将该模式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之中,主要基于:(一)传统“无差异”的体育教学课堂成效不佳,亟待引入新模式传统高校体育课堂实施的是“统一化”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方案,再到考核标准都基本相同。

根据具体教学实践看,该模式缺乏对学生身心素质、运动习惯的系统化融合,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归属感”。

从体育教学条件看,目前体育课堂上“师生比”较高,教学资源相对不均衡,老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实时状况。

因此,针对目前体育课堂所存在的学生个人基础差异较大,学生课堂表现不佳等问题,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随着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足球专业,并且足球成为了大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足球运动教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足球运动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目标。

通过对学生的体能测试和比赛表现进行分析,确定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第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足球运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和分组对抗法等。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足球技能。

教学内容的设计。

足球运动教学的内容包括基本技术的训练、战术的学习和比赛的组织等。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第四,教学评价的方法。

足球运动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技术、战术应用和比赛表现等,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通过考试、测试和比赛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研究也要关注教师的角色。

教师在足球运动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具备足球运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足球运动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师角色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足球运动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才能不断完善足球运动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大学体育的发展。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

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学校缺乏足球教学专业化的教师和教学团队,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也存在差异,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对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教学现状、方法、效果评价、策略和创新思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其全面发展。

为此,本研究将对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提升大学生体育教育水平和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分析当前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二是探讨各种足球运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寻求最佳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三是评价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效果,检验各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四是研究和提出创新的教学思路和策略,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五是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有助于促进大学体育中足球运动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培养更多优秀足球运动员和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足球运动教学的研究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运动的平台,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强身心健康。

通过足球运动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心和毅力,增强专注力和执行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研究将对大学体育中的足球运动教学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大学体育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更多教育者和学生对足球运动教学的重视,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

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

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近年来,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各种足球训练营、足球队、足球培训班也应运而生。

随着足球进入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学生们热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也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足球运动在学校中的发展模式与实践的研究。

1. 课内足球课程模式足球课程作为学校的一项固定体育课程,通常在学校的课表上安排,由专业的体育教师授课。

此种模式对于学生足球运动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足球运动,并且在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足球运动技能,增强体育素质。

2. 学校足球队模式学校足球队通常是由学校选派优秀的学生组建,定期参加各种足球比赛。

学校足球队的成立,不仅能提高参赛学生的足球技巧,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团结协作精神,增加比较,推动学生足球运动的发展。

校内足球俱乐部是设立在学校内的,其成员不仅限于学生,同时也包括一些爱好足球的教师和家长。

校内足球俱乐部的成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的足球活动平台,既有足球技巧的提高又有足球文化的交流,增加学生足球运动爱好以及促进足球文化的传播。

1. 建立足球赛事体系学校应当建立自己的足球赛事体系,为学校的足球发展提供保障。

足球赛事体系包括自主赛制、联赛、杯赛、友谊赛等,通过组织各种足球赛事来提高学生们的比赛经验,加强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并提高自己的实力。

2. 加强足球训练和指导学校应该加强足球训练和指导,建立特色足球训练项目,以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

训练和指导应该不断创新,引进先进的足球训练方法和理念,寓教于乐,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更加喜欢足球,乐意参与足球运动的训练。

3. 打造足球文化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的灵魂。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足球电影节、足球书籍展销、足球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来传承和推广足球文化,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4. 推进足球特色教育足球特色教育是指在足球运动中蕴含的品德教育、竞技处世等一系列特色教育。

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

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

足球运动在学校中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摘要:足球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对于学校来说,足球运动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探讨足球运动在学校中的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以鼓励学校积极开展足球运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倡议。

1. 引言随着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国家对足球运动重视程度的提高,足球运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足球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足球运动在学校中的发展模式与实践意义重大。

2. 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模式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足球俱乐部模式、课程体育模式、校本足球模式和社会资源利用模式。

足球俱乐部模式是指学校与专业足球俱乐部合作,提供专业的训练和教练团队;课程体育模式是指将足球运动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通过课程教学进行足球训练;校本足球模式是指学校自行组建足球队伍,开展校内足球活动;社会资源利用模式是指学校通过与社会资源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提供足球训练。

3. 学校足球运动的实践研究学校足球运动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足球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足球运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足球运动对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研究、足球运动的教练团队培养研究等。

这些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足球运动对学生的影响,为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4. 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的建议和倡议为了推动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倡议:加强对学校足球运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建立健全学校足球运动的管理体系;培养优秀的足球教练和教师;加强足球运动与学校课程的融合,提高足球运动的教学水平;加强学校足球运动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5. 结论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研究是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方向。

学校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足球运动发展模式,并加强对足球运动的实践研究,以提高学校足球运动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浅谈校园足球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浅谈校园足球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浅谈校园足球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在现如今的校园教育环境下,校园足球运动深受学生们的喜欢,所以说做好校园足球,让孩子们经常运动起来,踢踢足球,充分感受足球的快乐,阳光健康的成长。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开展好校园足球的必要保证俗话说“火车要想跑得快,必须要有好的车头带”,教师就是学生学习中的“火车头”,如何带领学生有效的学习,这对教师这个“火车头”的专业水平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在执教的一节足球课《脚背正面踢球》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准备部分:课堂活动主要内容设计如下:1、学生在12*30米的范围内进行自由运球,提出一定的要求,强调活动安全性,学生将球控制在1-2步之内同时注意避让,不能互相影响运球,可以反复练习,互相学习提升运球水平。

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的同时,学习到各种不同运球方法(技术)并明白掌握好基本足球技术在实战中的重要性。

足球运动是快乐的,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能水准的,大家在课堂上要认真学习技术并进行合理化的练习与操作。

2、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

这一活动过程中,主要是采用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如:踩球、推拉球、揉球、扣球等球性练习,通过反复的操练,不断的摸索,互相学习,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

二、基本部分:主要内容设计:“学习脚背正面踢球”技术1、完整动作示范。

---建立技术动作表象。

2、利用人手一份的“技术动作图解”进一步明确脚的触球点和球的击球位置,并利用“黄色即时贴”在脚上标出触球点,以便于更准确的“踢球”。

3、两人一组,一人踩球,一人上一步“踢固定球”练习。

强化“助跑、支撑点、触球位置、击球点等技术细节。

4、射门比赛。

在进行比赛前,教师要把比赛规则与要求同学生讲清楚,同时强调活动的安全性,教师还要进行示范动作,让学生知道比赛的公平性,同时体现团结合作的力量,增强团队意识,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踢球准确度。

三、结束部分:1、拉伸放松2、全身拍打3、课后小结。

一节足球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在规范动作的引领下,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活动的动力,用各种形式进行动作练习,学生活动起来才会有较高的兴致,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我表现,激发身上的能动性,表现新时代学生的精神面貌。

足球教学实践课题设计(2篇)

足球教学实践课题设计(2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足球事业的不断发展,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逐渐提高。

青少年是足球运动的未来,他们的技能水平、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足球事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设计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青少年足球训练课程,通过技能提升和心理素质培养,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二、课题目标1. 提升青少年足球技能水平,包括基本技术、战术运用和比赛经验。

2.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3. 增强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4. 为青少年足球教练提供一套可操作的训练课程方案。

三、课题内容(一)课程设计原则1. 科学性:课程内容、方法和手段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足球运动特点。

2. 系统性:课程内容要全面、系统,注重技能、战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3. 可行性:课程设计要考虑实际条件,确保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

4. 个性化: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二)课程内容1. 基本技术训练- 脚法训练:停球、传球、射门等。

- 身体素质训练: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等。

- 技术组合训练:带球、突破、盘带、过人等。

2. 战术训练- 个人战术:跑位、接应、配合等。

- 团队战术:进攻、防守、定位球等。

3. 心理素质培养- 自信心培养:通过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 抗挫折能力培养:通过失败体验,学会面对挫折。

- 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4. 比赛实践- 小型比赛:培养实战经验,提高比赛水平。

- 定期考核:检验训练效果,调整训练方案。

(三)课程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

- 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 准备训练场地、器材等。

2. 实施阶段- 按照训练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 关注青少年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

-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调整教学方案。

3. 总结阶段- 对训练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运动教育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合肥市第六中学为例

运动教育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合肥市第六中学为例

实验组
78
坐位体前屈 /cm
对照组
151
实验组
152
仰卧起坐 / 个
对照组 实验组
68 74
投稿日期:2019-05-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ALA150010)“聚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同名子课
题(编号:ALA150010-2-10-11);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同名子课题(编号:HJG17214)。 作者简介:朱晓武,中教高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动教育模式在合肥市第六中学足 球教学中的应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借助图书馆和互联 网,查阅国内外有关运动教育模式等方 面的著作和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 借鉴和理论支持。 1.2.2 实验法 课题组在合肥市第六中 学高一年级随机选择 6 个班,其中 3 个 班为对照组,另外 3 个班作为实验组。 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一个学年的运动教育 模 式 教 学。 通 过 实 验 前、 后 的 分 别 测 量,对比采用运动教育模式后,学生体 育课学习兴趣、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情 况以及足球折线运球技术水平的变化。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 SPSS 和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卡方检验、了 解其差异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学生关于体育课学习兴趣 影响的研究
2.1.1 实 验 前, 对 体 育 学 习 兴 趣 独 立 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1)积极维度, t = -2.30,P = 0.02 < 0.05, 可 知 2 组数据各组均值相差不大,可进行实 验。(2)参与维度,t = -1.93,P = 0.52 > 0.05;关注维度,t = -0.20,P = 0.83 > 0.05。(3) 消 极 维 度,t = 1.64,P = 0.11 > 0.05,可知以上 3 类 3 组数 据均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实验。具 体如表 1 所示。 2.1.2 实 验 后, 实 验 班 与 对 照 班 体 育 学习兴趣维度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 示,(1)参与维度,t = -1.94,P = 0.53 > 0.05,可知对照班与实验班无明显差 异。(2)积极维度,t = -2.30,P = 0.02 < 0.05;关注维度,t = -0.20,P = 0.83 > 0.05;可知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组数据 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均值增大,说明实 验干预有效。(3)消极维度,t = 1.64, P = 0.11 > 0.05,可知实验班与对照 班两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均值降 低,由于它是反向指标,所以同样支持 实验。

『运动处方』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运动处方』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为着力点。

基于此,本文着重讲述“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我们查阅中国知网等平台相关论文、硕士毕业论文和研究成果等,并重点研读和分析与本课题内容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2.问卷调查法我们通过观察和抽测,了解惠济区小学生的足球技能掌握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了解与运用情况,并进行实验教学。

3.数理分析法我们对论文中的调查问卷和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梳理,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分析1.惠济区小学生足球技能现状分析我们对惠济区实验小学、薛岗小学等9所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在校生,随机整班进行足球技能抽测。

抽测结果显示,1分钟颠球在17—27个,传球准确率在44.4%〜66.3%,运球绕障碍物在13.8-22.1秒。

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该区小学生足球技能水平还是偏低的。

2.一线体育教师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了解与运用情况分析我们对试点学校的42名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1%的教师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比较了解,49%的教师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只有43.6%的教师可以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上课。

三、具体实施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组织体育课观摩活动,让广大体育教师对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并设计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足球教学方案,在这9所学校实施运用。

我们依据新课标的核心素养目标,在运动技能、运动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分别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小学生认识足球、热爱足球,积极参与足球活动。

三至四年级学生,主要着重发展身体的控球能力,学习身体各部位的颠球、盘带绕障碍物以及两人之间的传球技巧,并借助竞技比赛和体操,发展协调性、敏锐性和速度,强调形成正确的跑跳技术动作。

健身运动处方在高校足球选项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

健身运动处方在高校足球选项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

健身运动处方在高校足球选项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
湛育明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
【年(卷),期】2005(026)004
【摘要】通过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论证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实现高校体育向健康体育教育接轨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79-81,84)
【作者】湛育明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体育部,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
【相关文献】
1.“因材施教”原则在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J], 葛宏亮;
2.健身运动处方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陈琳伟;谢洪昌
3."4V4足球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刘国春
4.分层升降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彦斌
5.健身运动处方在高校足球选项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 [J], 张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 Yo g n
【 .E oeeN nogU i r t。 at g 2 6 1 ,C ia P .C l g atn n esy N n n , 20 9 h ) l v i o n
Ab t a t A o t h o t s x e me t b t e x r ie p e c it n ta hn d l a d ta i o a e c i g s r c : d p e c nr t e p r n ewe n e e cs r s r i e c g mo e n r dt n l t a h n t a i po i i mo e ,atre p r n -t s d a d a ay e e e p r n ls n e c mp r o l s g s c e p c a e h d l f x ei e me t e t n n lz d t x e me t a sa d t o a i n sa s o c rs e i t e - e h i c h s l
调动学生的 自信心和 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 于培 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的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 的形成。
关 键 词 :运 动 处 方 ; 高校 ;足 球 ;教 学
文章编号 :10 89 (0 1 3— 0 2— 4 04— 7 0 2 1 )0 0 5 0
中图分类号 :G 3 84
文献标识码 :A
n l g n h sc l q ai 。h d d s o e e e e p r n ls n e c mp r o ls a e r mak b e oo y a d p y ia u l y t a ic v r d t x i h e me t ca s a d t o a s n ca s h s t e r a l h i h
p t n s o x rie a h b t n i ln h s a d a fr t n ae i p tse e cs a i a d l eo g p y il ie mai . f c o o Ke r s y wo d :E e cs r s rpin;C l g :S c e ;T a hn x r ie P e c t i o o e e o c r e c ig
第3 0卷 第 3期 2 1 年 6月 01
福建体育科技
F j nS o s c neadT cnl y ui pr i c n eh o g a tS e o
V 1 3 No 3 o. 0 .
Jn 0 1 u e2 1
运 动处 方 教学 模式 在 高 校 足球教 学 中 的实践 与研 究
A t d I t ePr c ie o S u y O1 h a t fEx r ie P e c i t n T a h n o e i l g o c r Te c i g c e c r s rp i e c i g M d l n Co l e S c e a h n s o e
df rn ei esc e p ca c n lg n ep yia q ai s c.T i s o sa piaine ecs rsr - iee c nt o crs ei t h oo ya dt h sc u t ap t hs h w p l t x riepe ci h l e h l ly e c o p i ec igmo e, p i t h ooyt t e t f ntahn d l s ca c n lg os d ns matrd ge n hsc l u i n a cme ti s p ro o e l e u s erea dp yia a t e h n e n s u e rt e qly i o
p r d w t h r d t n lta h n d 1 x rie p e c p in ta h n d e a e p c l v t t d ns p r c- ae i t e t i o a c i g mo e .E e cs r s r t e c ig mo lC h l u t a e s e t a t i h a i e i o n i u i
何 勇
( 南通大学体 育科 学学院 ,江苏 南通

26 0 ) 20 7
要 :采 用运动处方教 学模 式与传统教 学模 式进行对 比实验 ,实验后对 实验班级 和对照班 级的足球 专
项技 术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试 和分析 ,发现 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在足球专项技 术和身体素质 方面存在显 著 差异。说 明运动 处方教学模 式的应 用,时专项技术的掌握程度及 身体素质 的提 高方面均优 于传统教 学模 式。通过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 ,运动处 方教 学模式较之传 统的教 学模 式更 能激 发 大学生的 学习兴趣 ,
t e t d t n lt a h n d 1 h o g h u s o n i u v y fu d frsu e t.e e c s r s rpi n t a h n h a i o a c i g mo e .T r u h te q e t n ar s r e n td n s x r ie p e c t e c ig r i e i e o o i o mo e t ae t d ns su y i tr s moe c r u e su e t ef—c n d n e a d la nn n t t e o dl mo i ts s e t td ne e t r a ao s td n s l v u n s o f e c i n e r i g i i a v ,c m・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