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步骤与方法和技巧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步骤与方法和技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调查方法,用于了解特定地区或群体中的疾病的发生、传播和影响因素。
它的目的是确定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以及相关风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下面将详细介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步骤以及方法和技巧。
一、目的:1.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通过调查人群,了解疾病的发病率、传播规律和影响范围;2.确定疾病的病因:通过对发病人群的调查分析,寻找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3.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基于调查结果,确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包括宣传教育、疫苗接种、卫生保健等方面。
二、步骤:1.确定调查目标和范围:明确调查的目标人群和调查范围,例如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段内的疫情调查;2.设计调查方案:确定调查方法、样本规模和调查指标,以及调查问卷等调查工具;3.开展调查:根据调查方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集中式调查和分散式调查两种方式;4.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等;5.结果解释和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调查结果并进行报告,以便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6.预防和控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并进行宣传教育、卫生保健和疫苗接种等措施。
三、方法和技巧:1.集中式调查:选择特定地区或场所集中进行调查,取样方式可以是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2.分散式调查:将调查对象分散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调查,适用于人口分布较广的调查对象;3.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或网上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通过问卷收集信息;4.数据采集和管理:使用统计软件或电子表格等工具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制定调查指标:根据调查目的和研究问题,确定具体的调查指标,例如发病率、感染率等;6.调查员培训: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的正确使用;7.调查时注意事项:在调查过程中,尽量避免偏差,例如应该选择代表性样本、避免信息收集时的主观偏见等;8.数据分析方法:根据调查目的和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例如描述性统计、生存分析等。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调查步骤
44
调查了解当地基本情况
经了解该乡距该县城区82公里,全乡人口8162 人,辖11个行政村,是该县最偏僻的乡镇之一, 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该乡中学和中心小学两校共有学生801名(其 中住宿生618人),教师58人。中学有3个年 级12个班,中心小学有6个年级10个班,两校 相邻,共用食堂,教室通风条件良好,住宿条 件拥挤,学生宿舍通风和卫生状况一般。
28
优点
①、比病例对照研究能更直接、更有力地判断 病因假设和确定疾病的危险因素。
②、可以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相对危险度。
29
缺点
①、比较适用于研究某暴露因素作用后短期内 出现反应的情况,而对罕见疾病、潜伏期很长 的疾病以及慢性疾病较不适用。
②、需要的样本量较大,观察的时间较长,费 时、费力。 ③、在一项研究中一般只能研究一种因素与 疾病的关系。
7
前往调查前需要了解
了解本次事件概况:
✓ “首例”病例或“首诊”医生 ✓ 已经开展调查情况(方法、结果) ✓ 已撰写的调查报告,上报反馈情况 ✓ 采取的初步措施及效果
了解调查中已或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
8
2.核实诊断
n 目的 n 在于排除 –误诊 –实验室检测错误
n方法 –访视病例 –查阅医疗记录 –核实实验室检测结果
37
8.实施控制措施
去除暴露源 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 防止进一步暴露 保护危险人群
终止暴发或流行
38
9.完善现场调查
补充调查
进一步研究方案 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提高分子、分母的质量 复访
39
10.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
记录调查情况、结果及建议
种类
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总结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传播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人的健康、疾病和医疗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时,为了能够准确地获取有关疾病的数据和信息,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那么,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有哪些呢?一、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之前,需要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研究对象可以是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物,研究范围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社区。
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有助于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目的,有利于调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设计研究方案和问卷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确定研究方案和问卷。
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问卷是重要的调查工具,需要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准确地获取被调查者的信息。
调查问卷的设计应考虑到问题的严谨性、流畅性和实用性。
三、选择抽样方法和样本量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和确定合适的样本量。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等。
样本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四、进行调查实施在调查实施过程中,需要委派专人负责调查工作,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和数据收集。
调查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操作问卷和进行访谈,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五、数据质量控制为保证数据的质量,需要对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检查和监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对于出现问题的数据,需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六、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完成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呈现。
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数据情况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推理性分析等。
结果呈现应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能够清晰地表达调查结果和发现。
综上所述,流行病学调查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遵循科学的步骤和方法进行。
只有在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和细节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研究人群中疾病的传播、发生和控制的重要方法。
通过了解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疾病的流行趋势。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1. 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目标可以是探索某一特定疾病的流行情况、确定疾病的危险因素、评估某种预防策略的有效性等。
2. 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其设计应该合理和科学。
在设计研究方案时,需要确定研究的类型,是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还是队列研究。
此外,还需要确定样本量、研究人群的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3.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流行病学调查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医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需要的信息和数据。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和解读:在完成数据收集后,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解读数据。
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建模分析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并进行解释,以回答研究的问题。
5. 结果报告和解释:最后,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和解释。
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同时,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二、流行病学调查的常用方法1.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对人群进行调查,了解疾病的患病率、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等。
常用的横断面研究包括健康调查和流行病调查等。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病者和非患病者的暴露因素,来确定某种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常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疾病的病因学问题。
3.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在起始时对人群进行测量和暴露因素的评估,并在随访中观察其患病情况,来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步骤和技术
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步骤和技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步骤和技术】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确定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公共卫生部门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步骤和常用技术。
一、研究设计与目标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之前,研究者需要明确调查的目标和研究设计。
目标可以是确定疾病的发病率、传播途径、季节性变化等。
研究设计可以是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样本选择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步骤之一。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标确定合适的样本规模和代表性。
常见的样本选择方法包括随机抽样、集群抽样等。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医学记录、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进行。
三、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分析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步骤之一。
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发病率、风险比、相对风险等指标。
数据解释需要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已有的流行病学知识,推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
四、调查技术与工具1. 病例调查:病例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技术,通过收集病例的病史、暴露史和诊断结果等信息,可以确定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相关因素。
2. 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监测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监测疾病的发病情况和传播趋势,可以对疾病进行预警和控制。
3. 疫苗调查:疫苗调查是评估疫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通过跟踪接种者的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可以判断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副反应情况。
4. 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是一种结合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分析疾病株系的基因序列,可以确定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来源。
5. 空间流行病学:空间流行病学是一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方法,研究疾病的地理分布和传播规律的方法,可以发现疾病的高发区域和聚集现象。
五、数据应用与干预措施在流行病学调查完成后,研究者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这可能包括疫苗接种、卫生教育、环境改善等措施。
简述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步骤
简述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步骤现场流行病学是指在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直接观察和收集数据来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调查目的和研究问题: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研究问题。
这有助于确定调查的范围和重点,并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指导。
2.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计划是指确定调查的方法、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工具和调查流程等方面的计划。
调查计划应该合理、可行,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3.收集背景信息:在开始实地调查之前,需要先收集相关的背景信息。
这包括疾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为后续的调查提供背景知识。
4.确定调查对象和样本:根据研究问题和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和样本。
调查对象可以是患者、疑似病例、疾病暴露者等。
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受调查群体的特征。
5.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环节。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个案调查、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保护受调查者的隐私权。
6.数据分析和解释:在完成数据收集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和推断,回答研究问题。
7.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调查工作的总结和总结。
在撰写调查报告时,应该清晰、准确地描述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报告应该具有逻辑性和可读性,以便读者理解和应用调查结果。
8.分享和应用调查结果:在完成调查报告后,应该及时分享和应用调查结果。
这可以通过学术研讨会、专业期刊、政府报告等方式进行。
通过分享和应用调查结果,可以促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并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就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建立控制措施
1
应急响应
对病例进行隔离,追踪接触者。
收集资讯
2
收集有关疫情的资讯,随时掌握疫情的
变化,采取控制措施。
3
卫生管理
加强卫生监测和干预,控制传染源,管 理病人。
解释和发布结果
准确的报告
向公众呈现准确和清晰的报告, 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帮助公众充 分了解疾病的情况。
健康教育
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唤起公众 的防病意识,提高公众的个人卫 生素质。
培训和交流
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和交流,提高 专业人员的技能和技术水平。
回应和追踪
回应措施
• 组织应急救援 • 加强卫生监测 • 规范信息发布渠道
追踪管理
• 追踪病例和接触者 • 收集流行病学数据 • 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设计问卷和调查表
需要设计合理的问卷和调查表, 充分了解被调查者的情况。
收集和分析数据
现场调查
到现场了解情况,例如去医 院、社区、农场等地进行调 查,进行实地检查和观察。
实验室分析
取样检测,分析数据,获取 实验室结果,用科学数据支 持调查结论。
系统分析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 估,相互印证,确定暴露风 险,进行风险评估。
检测案例和确诊
案例检测
• 全部检测 • 随机样本 • 症状区域抽样
确诊方法
• 临床病例诊断 • 实验室检测方法 • 研究方法
推断和评估暴露风险
1 暴露推断
通过提取有关信息来判断可能的暴露源和途 径等信息,确定可能感染的时间和地点。
2 风险评估
评估疾病的爆发和风险,预测未来可能出现 的爆发,以及对人群进行风险评估。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步骤,它包括选择适当的调查对 象、收集数据、建立控制措施等步骤。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现场 流行病学调查的各个步骤。
(完整版)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1、现场工作准备(1)人员准备:中心根据事件性质,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组,确定工作组负责人,明确成员职责和分工。
(2)技术准备:现场工作组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开展文献检索或处置技术复习,咨询有关专家意见,以及与相关实验室联系现场采样和检测准备事宜。
(3)物资准备:现场工作组领取应急箱、消杀药品和器械,现场警示标识等,清理准备个人防护用品、样本和标本采集、运输设备和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预防药物或疫苗、消杀器械、痕迹记录器材(照相机、录音笔、摄像机)、调查表、参考资料(专业、法律)、宣传资料、通信设备、电脑、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4)后勤保障:安排车辆、交通、食宿等.(5)其他事项:现场工作组与事件发生地取得联系,预约预备会,交流情况、共商现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6)响应时限:派出现场工作组的指令下达后,工作组应在1小时内准备完毕,从中心出发赶赴事件发生所在地.2、现场工作实施(1)核实疫情或事件:现场工作组一旦到达现场,应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核实疫情或事件,召开有关会议,了解情况,交流意见,安排布置有关工作。
主要内容:①听取汇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最新情况;了解当地过去有无类似事件发生;发病地区人群近期与事件相关的生产、生活、娱乐等相关活动情况;共同暴露或接触人群;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周边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
②核实疫情或事件:与参与诊诒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查阅病历记录,核实化验结果,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访视部分病例,必要时亲自对现症病例进行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实验室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疫情或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2)确定现场工作计划:商讨现场工作思路,商议初步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计划,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已采取的措施效果,形成初步的预防控制方案,列出现场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确定联络人和现场工作例会制度,商议落实实施计划。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
➢ 三、调查方法
➢ (一)询问
由于流行病学调查要查清的问题,许多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详细 的询问就是很重要的查清这些情况的方法。
被询问的人包括病人、病人的家庭成员、邻居、单位负责人、临 床医生以及其他可以提供情况的人。
询问的方式可以个别谈话或开调查会的方式。 询问时要首先说明来意和调查的实际意义,取得对方的合作。 在调查中要关心病人及其周围人,通过询问,应尽量查清上述应
可通过查阅病历、化验记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检测标本, 结合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资料确定诊断。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者所提的问题, 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以及知情人员要积极配合,并如 实提供病人相关诊疗资料。
如病人因病情较重或已死亡,无法实施对病人的直接调查时,应 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 流行特征:
一是地区性:病例的分布与传播该病的节肢动物的分布一致; 二是季节性:发病率升高与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相一致; 三是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发病多,如森林
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在老疫区发病多集中在儿童,在新疫区发 病则无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 四是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暴发调查
➢ 一、调查目的
暴发调查是指对集体单位或某一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发生许多 同类病人时所进行的调查。如食物中毒、经水传播的伤寒流行等。
疾病暴发的特点:⑴时间较短;⑵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中;⑶ 病人相对较多;⑷症状相似;⑸病人的菌型一致(病原学检查发 现)。
全面、深入的暴发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 暴发调查就是对疾病暴发时间、地点、人群和发病因素进行全面
➢ 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一是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二是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 三是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四是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生。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步骤与方法和技巧(课件)
收集+分析资料+采 根据资料对要解决 取措施(一旦掌握充分资 的全部问题作出判 料时,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断后再采取措施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特点
❖尽快做出回应--“时效性” ❖应对各种局面--“复杂性” ❖调查控制相结合--“双管性” ❖面对公众及媒体--“社会性” ❖执法与守法--“合法性” ❖实验室支持--“证据性” ❖紧密的合作--“合作性”
❖ 需要人群和社会的良好 配合
❖ 公众的信息来源之一
公众媒体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新 闻热点和公众焦点
❖ 媒体需要公共卫生轶事 去炒作新闻
❖ 需要公众关注 ❖ 公众的主要信息来源
严格的执法与守法--“合法性”
❖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 法、卫生检疫等法律法规,赋予了疾控工 作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的权利以及 公民合作的义务
必须尽快做出反应--“时效性”
❖疾病暴发、重大疾病流行等突发性公共卫生 事件,来势迅猛,事先“未预知”,一旦发 现,必须尽快予以应急反应
❖“时效性”的特征,决定了其重要意义
➢疾病控制工作者服务于政府、服务于公众和社 会
➢流行病学工作者有机会在较短时间内认识疾病 过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过程
首例 首例 发病 就诊
➢疾病爆发涉及人群少,现场调查数量达不到 数理统计的要求
❖标本收集问题
➢现场调查大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环境和生物 标本收集受限
现场调查面临的挑战(2)
❖大众传媒问题
➢ 大众传媒可能导致病人或或社区人群对爆发原因形 成偏见,对调查产生偏倚
❖不合作问题
➢ 当事人的不合作,不利于资料收集,不能保证资料 质量,可能会产生偏倚
建立病例定义
❖四项要素 ➢ 临床和/或实验室信息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课件
• ③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
• ④评价控制措施效果;
• ⑤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 监测系统提供依据;
• ⑥培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
– 组织准备 – 核实诊断 – 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 建立病例定义 – 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 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 – 建立假设并验证假设 – 采取控制措施 – 完善现场调查和书面报告等十个步骤。
• 首先,收集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 别、地址、职业以及发病日期,对流行作 出简单描述。
• 其次,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 料。
– 在调查时,如果疾病是经水或食物传播的,则 要询问接触的频率、时间及性质。
– 如果疾病自然史是未知的或不能作出适当的定 义,则应询问有关疾病传播以及危险因子等问 题。
• 发现病例可以通过系统的方法搜索,如加 强已有的被动监测系统,或者建立主动监 测系统,提高发现病例的能力。
• 根据疾病本身特点和发生地区情况,查找 病例的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变化。大多 数暴发或流行均有一些可辨认的高危人群, 所以,这些疾病的发现就相对容易。
• 对于那些没有被报告的病例,可以利用多种信 息渠道,如通过与特定医师、医院、实验室、 学校、工厂直接接触或者应用一些宣传媒体发 现。有时为发现病例还需要做一些细致的工作, 例如医师询问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病 原体分离和培养、血清学调查等。
• 对接诊病例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调查是非 常必要的。在调查中不仅应询问诊断结果, 更应询问病例的症状和体征,这能为获得 疾病发生的线索,确定流行的存在提供有 力的证据。
• 现场调查中的病例定义应包括以下四项因 素:即患者的时间、地点、人间分布特征 以及临床表现/或实验室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在我们的生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
这些事件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事件,迅速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是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组织专业的调查队伍,成员通常涵盖流行病学专家、临床医生、实验室检测人员、卫生监督人员等。
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如调查问卷、采样工具、防护用品等。
在出发前,还需要收集和了解事件的相关背景信息,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群范围、初步的症状和体征等,为后续的调查提供基础。
到达现场后,要迅速开展现场核实与确认工作。
通过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如患者、医务人员、目击者等,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人数、症状、严重程度等。
同时,对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初步观察,查看环境状况、卫生设施、食品加工和储存情况等,判断事件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
接下来是建立病例定义。
病例定义是确定哪些人属于病例,哪些人不属于病例的标准。
它应该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既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真正的病例,又不能遗漏可能的病例。
病例定义通常包括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暴露史等要素。
然后是开展病例搜索。
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医疗机构的病历记录、社区调查、学校和单位的报告等。
要确保搜索全面,不遗漏任何可能的病例。
在收集到病例信息后,需要进行个案调查。
详细了解每个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经过、症状、体征、诊疗情况、接触史等。
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每个病例的特点,还可以为寻找病例之间的关联提供线索。
人群和环境调查也是关键的环节。
要了解事件发生地区的人口构成、生活习惯、卫生状况、环境因素等。
对于传染病疫情,还需要了解人群的免疫接种情况。
对于食物中毒事件,要调查食品的来源、加工、储存和销售情况。
实验室检测在调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我们可以评估其对健康状况和服务利用的影响,以指导 健康政策和实践。
确定调查问题和假设
调查问题
假设测试
调查问题应该具体、明确、可操 作、可量化,以便回答研究目的。
通过假设来指导研究的设计和实 施,以便验证或推翻研究假设。
变量定义
将研究变量定义清楚,以便能够 进行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3 检查和清理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分析和结论
描述性统计
通过描述和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来深入理解调 查结果和探索相关因素。
推断性统计
通过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 和判断差异是否显著。
调查结果的报告和解读
报告撰写报告应该清晰、Fra bibliotek洁、准确、生 动,以便不同受众理解和应用。
制定调查方案和研究设计
1
研究类型
根据调查目的和问题,选择纵向或横向
样本大小和抽样方法
2
研究设计,以便能够比较不同时间点或 不同人群的变化。
根据预期效应大小和预算要求,选择合
适的样本大小和抽取方法,以获得可靠
且代表性的样本。
3
数据采集工具和流程
根据调查内容和样本特点,选择合适的
调查工具和流程,以方便数据采集和质
伦理和行政管理
4
量管理。
根据实践规范和法律要求,制定调查伦 理和行政管理方案,以确保研究的公正
性和合法性。
数据采集和样本选择
1 访问调查对象
与调查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取得他们的同意和信任,提高调查的有效性。
2 采集多源数据
通过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采集不同来源和类型的数据,以便丰富和验证研究结论。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技术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技术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流行病学的作用至关重要。
对于开展一次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技术。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技术。
一、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前,需要明确所研究问题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这包括确定人群,搜集和分析数据,评估疾病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等。
只有明确了研究问题和目的,才能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制定调查计划根据问题和目的,制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样本数量、调查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调查的具体方法和工具等。
调查计划应该详细到每一个环节,以确保调查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搜集和整理数据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搜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这包括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传染源等信息。
需要分析这些数据,以便更好地评估疾病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四、疫情分析将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种疫情指标,如患病率、死亡率、病毒株的变化等,以便评估疫情的严重性、传播途径、风险程度和疾病控制的难易程度。
同时需要确定是否为疾病暴发或流行的警报线。
五、制定控制措施在完成疫情分析后,需要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该针对性强,包括监测、检查、隔离、治疗等措施。
同时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定期监测疫情变化和效果。
六、交流结果最后,在流行病学调查结束后,需要将调查结果以清晰明了的方式交流给决策者和公众。
调查结果应该涵盖问题和目的、调查计划、数据搜集和疫情分析、制定控制措施等方面。
通过交流调查结果,可以帮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特征和防治措施,提高公众自我防范意识。
总结流行病学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学科。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明确问题和目的,制定调查计划,搜集和整理数据,进行疫情分析,制定控制措施,交流调查结果等步骤。
只有在完整的步骤和使用适当的技术下,流行病学调查才能更好地指导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解析
应用和客观的方法。
例如,发热、肺炎的X光诊断、血常规白细 胞计数,血便或皮疹等。
在定义病例时,有或没有实验室数据的均
可接受。不过有些病例将会丢失,有些非
病例却被统计进来。
例如,在一次甲肝流行时,首先要获得的
就是黄疸史、发热和肝功能异常,然后再
进一步作病例定义。
一般应该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 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应增加其他卫生专业和管 理人员。
现场调查组应有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 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应明 确各自的职责。
现场调查组在奔赴现场前应准备必需的资 料和物品,一般可以包括:
相关调查表(有时需要在现场根据初步调查结 果现场设计调查表用于调查) 调查器材、现场预防控制器材 采样设备和相应的采样试剂 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等。
有时疾病发生在一个独特的地方,如果能 观察到这点,对病原体和暴露特性则可获 得大量的线索和证据。
供水系统、牛奶供应、垃圾处理排出口、风向、 建筑物间的气流以及传播媒介的生态习惯在传 播微生物或病原体和确定疾病的危险人群中扮 演着重要角色。
如果把病例按地理特征描绘成图,则可能 说明其潜在暴露因素的来源和途径,另外, 它可以帮助鉴定传播媒介或途径。
通常调查组的最后一项任务是撰写一份书
面报告,记录调查情况、结果及建议。现
在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时,必须始终
考虑到时间要素。暴发或流行的估计要求
将特定时间的病例数与同期的预期病例数
比较。因此考虑时间的时候,需要明确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和客观的方法。
• 例如,发热、肺炎的X光诊断、血常规白细 胞计数,血便或皮疹等。
四、建立病例定义
在定义病例时,有或没有实验室数据的均
可接受。不过有些病例将会丢失,有些非
病例却被统计进来。
例如,在一次甲肝流行时,首先要获得的
就是黄疸史、发热和肝功能异常,然后再
进一步作病例定义。
四、建立病例定义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天
描述性分析(二): 地点分布
• 描述流行病学的第二个要素是地区,地区 特性可提示卫生事件的地区范围,并有助 于建立有关暴露地点的假设。 • 在暴发或流行现场调查中,地区资料包括 居住地(例如通过人口调查追踪)、工作地点、 学校、娱乐场所、旅行地点或其他有关资 料。同时还需要收集一些更深入描述在这 些地区活动的特殊资料,例如在建筑物内 部或办公室活动的详细情况,并需了解有 关人员在这些地方停留的时间。
– 最后,它可以明确卫生事件所危害的人群,并 提出有关病因、传播方式及对卫生事件其它方 面可供检验的假设。
描述性分析(一):时间分布
• 在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时,必须始终考虑
到时间要素。暴发或流行的估计要求将特定时
间的病例数与同期的预期病例数比较。因此考
虑时间的时候,需要明确提出有关的时段或时
期,弄清暴露和卫生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做
好时间资料的来源及资料的处理。
描述性分析(一):时间分布
• 在适当的间隔时间(X轴)内,描述所发生
的病例数(Y轴),用直方图表示,这种直
方图称为流行曲线。
• 流行曲线可用于描述暴发可能的传播途径、
流行的大致时间,比简单的病例线图要清
楚得多。
描述性分析(一):时间分布
• 通常从一个简单的疾病发病时间图表中可
更特异和准确的信息,以决定如何防治疾
病。
七、建立并验证假设
• 假设是利用上述步骤所获得的信息来说明 或推测暴发或流行的来源,假设必须建立 在研究设计之前,通常会考虑多种假设。 • 一个假设中应包括以下几项因素: • ①危险因素来源; • ②传播的方式和载体; • ③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 • ④高危人群。
• 现场调查早期建议使用“较为宽松”的病 例定义,以便发现更多可能的病例。
• 下面几点可以帮助你在疾病定义时决定疾 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①临床症状明显和不明显的比例是多少; – ②是否有些很重要且很明显的或临床上能提示 某病的症状或体征存在; – ③哪种微生物学或化学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方 法最简单、实用并可靠;
征。如果发现一个特别的特征,通常会对
查找危险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
个特异的暴露因素。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
定的年龄组或种族;有时患某种疾病的人 与职业明显相关。
描述性分析:( 三)人群分布
• 想收集所有与人群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和
暴露因素是不可能的。不过,对疾病宿主、
传播途径、高危人群认识越多,你将获得
11
12
13
点源传播
5
8
天
人-人传播
天
7
4
6
3
5
4
2
3
2
1
1
0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Βιβλιοθήκη 202122
23
天
天
连续源传播
间隔源传播
常见的流行病学曲线类型
10
9
病例数
点源传播
8
7
八、采取控制措施
• 应根据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疾病
的特征确定控制和预防措施。预防控制的
主要措施包括消除传染源、减少与暴露因
素的接触、防止进一步暴露和保护易感/高
危人群,最终达到控制、终止暴发或流行
的目的。
八、采取控制措施
• 现场调查过程中调查和控制处理应同时进
行,即在现场调查开始不仅要收集和分析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和方法
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3月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是主要针对疾病的暴发 或流行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根本目的是及时控制 疫情蔓延,确定病因(包括传染源、传播 途径、高危人群以及危险因素),以便及 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发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
五、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对于那些没有被报告的病例,可以利用多种信 息渠道,如通过与特定医师、医院、实验室、 学校、工厂直接接触或者应用一些宣传媒体发 现。有时为发现病例还需要做一些细致的工作, 例如医师询问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病 原体分离和培养、血清学调查等。 发现并核实病例后,可以将收集到的病例信息 列成一览表,以便进一步计算病例数量和相关 的信息。
四、建立病例定义
– ④是否接触过病人或高危人群;初次调查后到 以后的随访、检查或血清学检查是否能再次找 到病人;
– ⑤如果某病需长时间的随访,除目前调查组人 员外,其他人员诊断病例是否简便易行; – ⑥在初次调查中是否所有的病人必须作出明确 诊断,或者只针对住院或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 无沦你使用哪种标准,对所有被调查对象必须 运用同一种病例诊断标准并保证没有偏倚。
一般应该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 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应增加其他卫生专业和管 理人员。
现场调查组应有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 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应明 确各自的职责。
一、组织准备
• 现场调查组在奔赴现场前应准备必需的资 料和物品,一般可以包括:
– 相关调查表(有时需要在现场根据初步调查结 果现场设计调查表用于调查) – 调查器材、现场预防控制器材 – 采样设备和相应的采样试剂 – 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 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等。
• 通过调查分析建立假设的难度是很大的,
必须仔细审核资料,综合分析临床、实验
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假设可能致病的暴露
因子。
• 必须从病人的既往暴露史找出可能致病的
因子。
七、建立并验证假设
• 如果病人和非病人既往暴露史无明显差异,
则要建立另一种新的假设。
• 这就要求具有想象力、耐力,有时还要反
复调查多次后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
– 在调查时,如果疾病是经水或食物传播的,则 要询问接触的频率、时间及性质。 – 如果疾病自然史是未知的或不能作出适当的定 义,则应询问有关疾病传播以及危险因子等问 题。
二、核实诊断
• 最后,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与流行病学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作
出判断。
三、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 一个较为敏感的疾病监测系统是发现暴发 或流行的前提条件。
七、建立并验证假设
• 假设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 ①合理性;
• ②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包括流行病学、
实验室和临床特点); • ③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七、建立并验证假设
• 建立假设的过程中应注意:
• ①注意现场的观察;
• ②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
• ③请教相关领域和专业的专家。
七、建立并验证假设
1974年在衣阿华州某市痢疾暴发时
使用的“标点地图”。早期分析表明病
例没有居住聚集性。所以追溯可能的传 染源和传播途径时,饮水史没提供有用
的线索。但是,后来发现许多病例的发
生与在密西西比河旁的一个露营公园附 近游泳有关。如图所示,在疾病流行的
3天中,有22个培养阳性的病人在河水
中游过泳,明显提示暴露于同源。最后 流行病学医师证实,此次发病是由于接 触密西西比河水引起。由于公园附近的 河水被位于上游5公里处的城市污水处 理厂严重污染,并且从露营公园河边的 水样中培养分离出宋内氏痢疾杆菌。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天
人-人传播
10 9
病例数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天
连续源传播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天
间隔源传播
• ①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依据;
• ②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暴发或 流行; • ③预测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趋势; • ④评价控制措施效果; • ⑤进一步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 监测系统提供依据; • ⑥培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步骤和方法
•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
六、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
• 是流行病学工作者面临的最基本和最重要 的任务之一 ,其目的是阐明哪些疾病正在 流行,在何时、何地、何种人群中流行。 通过描述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 首先,它为探索卫生事件提供了系统的方法, 并确保阐明卫生事件及其基本因素;
– 其次,这一方法用通俗易懂的基本术语提供了 有关卫生事件的详细特征;
是认识疾病传染源、传播机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