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7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专题综合测试卷一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专题综合测试卷一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专题综合测试卷一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侪.辈剂.量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入殓.眼睑.验.证横征暴敛.勤俭.节约C.禅.让阐.释忌惮.箪.食壶浆殚.精竭虑D.悲怆.寒伧.创.伤沧.海桑田踉踉跄.跄【解析】D.chuànɡ/chen/chuānɡ/cānɡ/qiànɡA.jī/chái/jì/jǐ/jìB.liàn/jiǎn/yàn/liǎn/jiǎn C.shàn/chǎn/dàn/dān/dān【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缥缈洁白的雪山冰峰,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B.世界文学渊远流长,炫丽多姿。

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详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学瑰宝。

C.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时,我们一定会感悟到在忧患忡忡的现实处境中,诗人的感情心志与民生痛苦如胶似漆般地结合在一起。

D.“山荫道上,目不遐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解析】B.“源远流长”“绚丽”;C.“流传”“忧患重重”;D.“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压力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相结合的考试招生制度。

B.中国政府已庄重宣布,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遇到一些困难,但中国政府会兑现承诺,绝不失言..。

C.随着一批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项目落户本市,人们发现在不经意间,这个南部新城刮起了一种时尚健康、宜室宜家....的居家风潮。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新人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新人

注意:满分150,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阻遏(a)颓圮(pǐ)漫溯(su?)...B.长篙( gāo )彘(zhì )肩叱(chì)骂...C.犒( kào )赏忸怩(nì )濡(rú )湿...D.浮藻( zǎo)淬(cuì)火河畔(p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惆怅星辉斑澜檐头瓦菲披荆斩棘B .叱骂天伦叙乐秋毫无犯忸怩不安C.长篙书生意气篱墙颓圮离别笙萧D.寥廓沧茫大地峥嵘岁月凄惋迷茫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两个.鲰( zōu)生.青荇(xíng).船舸( kě).游说( shu ì).B. 晋军函陵.C. 焉用亡郑以陪.邻D. 以乱易整.军:驻军陪:增加易:替代4.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________,如和我轻轻招手作别的西天的云彩,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 、“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3)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A.( 1)( 3)( 6) B .( 1)( 4)( 5)C.( 2)( 4)( 5) D .( 2)( 3)( 6)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6 分)寻梦者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十)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十)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十)(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积累运用(21分,每题3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迷惘.(wǎng) 炫.耀(xuàn) 晨曦.(xī)溺.爱( nì)干瘪.(biě)B.怪癖.( pǐ)抹煞.(shā)憎.厌(zēng)累赘.(zhuì)翱.翔(áo)C.磕.绊(kē) 颤.抖(zhàn) 巷.道(hàng) 敷.演(fū) 沉湎.(miǎn)D.量.具(liáng)藐.视(miǎo) 犄.角(jī)瞠.目(chēng)摭.拾(zh í)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自艾.自怜(悔恨)怨天尤.人(归咎)商榷.(讨论)B.入不敷.出(够)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啮.噬(咬)..C。

汗流浃.背(遍及) 甄.别(审查鉴定) 偷觑.(看)D. 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抹.煞(勾掉) 惶.然(恐惧)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磕绊残骸翱翔怙恶不悛B.斟酌思忖晨曦入不敷出C.甄别商榷啮噬战战兢兢D.惆怅急燥妥帖絮絮叨叨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A.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B.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动,每时每刻都在召唤你们投入C.你们心上的世界如蓝天那样明澈而单纯,D.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5。

下列对课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火)”.“尽”与“遍”相应,“染”更有动感,写层林渐渐变红,“如火"则全无上述优点。

B.“漫江碧透(碧绿),百舸争流”。

“碧绿”只写了颜色,而“碧透"则不仅写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秋水清澈见底的特点。

C.“鹰击(翔)长空,鱼翔浅底”。

“击"既体现展翅高飞的力度,也说明秋高气爽.“翔”字只适宜表现自由自在。

D.“怅寥廓,问苍茫(辽阔)大地,谁主沉浮”.“辽阔”只写出了宽广空阔,而“苍茫”则写出了秋天傍晚的雄浑景象,更有韵味。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六).pdf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六).pdf

高考语文一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六) 一、(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褶皱(zhé) 趿拉(tā) 蹙(cù)缩 阴翳(yì) B.迸发(bèng) 羞怯(qiè) 鬈曲(juǎn) 怜悯(mǐn) C.望(liào) 嵯峨(cuó) 哺育(bǔ) 赊账(shē) D.姊妹(zǐ) 愧怍(zhà) 伛偻(yǔ) 踮起脚(di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胆怯 沧茫 谩骂 欲盖弥彰 B.取谛 蜿蜒 惶恐 目不暇接 C.篡权 老妪 辟邪 层峦叠嶂 D.更迭 缭乱 脉搏 水泻不通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散文多用排比句,语势流畅,读之,有一泻千里之感。

B.有些同学写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一个烟头引起了一场大火,望着这座被烧毁的大楼,人们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D.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们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赖天之灵 赖:依靠 天高地迥 迥:远 B.视五人之死 视:与……作比较 以旌其所为 旌:表扬 C.又重之以修能 修:美好的 日月忽其不淹 淹:久留 D.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迫:危急 汩余若将不及兮 及:等到 6.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B.几以不纳死如土石何,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C.恐年岁之不吾与 D.吾社之行为之先 佯狂不知所之者为之声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B.颜色不少变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国事遂不可收拾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层见错出 / 敛赀财以送其行 B.扈江离与辟芷兮 / 来吾道夫先路 C.不敢复有株治 /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臣死有余 /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此虽貌敬 B.草行露宿 C.予分当引决 D.去今之墓而葬焉 10.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例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三)--高考学习网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三)--高考学习网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古诗词阅读 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简要分析后两句诗蕴含的哲理。

8. 说说你对“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这句话的理解。

9. “我爱这样的季候,只是我感到我爱得这样孤独。

”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觉得自己“爱得孤独”的原因。

10.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愿以“全部的虔诚与敬畏”去爱秋天的原因是什么? 11.文章描写了秋天的哪些特点? 12. 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作者对秋天喜爱的句子。

(二)议论文阅读 安静的阅读 潘凯雄 ①当阅读居然需要鼓与呼,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

当读书变得嘈嘈杂杂,这样的阅读是有问题的。

当深度阅读近乎成为一种奢侈品,这个时代是有问题的。

②回想起来,我的青少年时光有10年是在浩劫年代度过的。

即使是在那个文化短缺、读书无用之风弥漫盛行的荒唐时代,没有任何号召,更谈不上什么强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依然是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地找书看。

无论平日里如何淘气,到了那个时刻就只剩下两个字儿:安静。

③忆往事绝无今不如昔之叹.而只是想说阅读本是正常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安静的读书本是阅读的常态和最有效的汲取。

④安静之美其实何止于阅读。

仔细想想: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又何尝不是丰富的安静?只是这又谈何容易。

莎士比亚曾经对那种张扬的生命状态发出过这样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摆脱了尘世间虚名浮利的诱惑才有可能静得下来,而拥有了心灵与情感的宝藏才可谓之丰富。

步入这样的境界需要人生的历练和阅读的滋养,而这种滋养最大程度的汲取惟有安静的阅读。

⑤安静的阅读首先是一种状态。

这样的状态与读什么无关,无论是人文还是科学,无论是高雅还是通俗;这样的状态与阅读的工具和媒介无关,无论是纸介还是数媒,无论是整体还是碎片。

读总比不读好,读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读好。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二)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二)

高考语文一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二)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劲.敌靓.妆痉.挛不胫.而走曲径.通幽B.和.面迷惑.霍.乱豁.然开朗祸.起萧墙C.甲壳.讥诮.撬.动翘.首以待七窍.生烟D.殄.灭舔.嘴腼腆.忝.列其中恬.不知耻【解析】A.都读jìnɡ;B.和面huó;C.翘首以待qiáo;D.恬不知耻tián。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别出心裁墨守陈规出奇制胜浮想联翩B.黄粱美梦励精图治风靡一时见风使舵C.积腋成裘苦心孤诣并行不悖缘木求鱼D.文过饰非明火执杖坐收渔利声名鹊起【解析】A.墨守成规;C.集腋成裘;D.明火执仗【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一段时间,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低级、庸俗的文学作品。

一些具有社会道德良知的作家痛下________,引发人们的思考。

②新闻发言人说: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胁,________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积极防治。

③人如果总是________于过去辉煌的成绩,不思进取,就很难取得新的成绩。

A.批判现时满足B.批判现实沉湎C.针砭现时沉湎D.针砭现实满足【解析】①“批判”是对错误的或反动的思想进行分析、批驳;“针砭”是古时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现比喻发现错误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②“现实”与理想相对,指客观实际,“现时”指当前;③“沉湎”指深深地迷恋,不能自拔,“满足”指满意。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很突然,刚刚还是风和日丽,刹那间寒流狼奔豕突....而来,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几度。

B.当今社会,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利用政策和法律的漏洞长袖善舞....,却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也是对那些投机钻营的不法分子的一种警告。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四).pdf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四).pdf

高考语文一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四)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基础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棘手 际遇 极乐鸟 集腋成裘 B.嗜好 侍奉 试金石 适逢其会 C.钦慕 倾情 青云志 轻车熟路 D.溺爱 丽质 逆时针 匿迹销声 解析:选B。

A.“际”读“jì”,其他均读“jí”。

B.读音均为“shì”。

C.“钦”读“qīn”,其他均读“qīn”。

D.“丽”读“lì”,其他均读“n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 ) A.了了无几 积毁销骨 心喜若狂 寅吃卯粮 B.见危受命 出奇致胜 不胫而走 气慨非凡 C.趋之若骛 米珠薪桂 茹毛饮血 一愁莫展 D.扑溯迷离 题纲挈领 名门旺族 死心踏地 解析:选D。

“溯”应为“朔”,“题”应为“提”,“旺”应为“望”,“踏”应为“塌”;A:“了了”应为“寥寥”,“心”应为“欣”;B.“受”应为“授”,“致”应为“制”,“慨”应为“概”;C.“骛”应为“鹜”,“愁”应为“筹”。

3.(2011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

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

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解析:选B。

第一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期末试题2013.1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猝.然(cù) 祈.求(qí) 涮.羊肉(shuā)数.见不鲜(shuò)B.唠.叨(láo) 模.样(mú) 襁.褓(qiǎnɡ) 弱不禁.风(jīn)C.悄.然(qiǎo) 舸.舰(ɡě) 梵.婀玲(fán) 毛骨悚.然(sǒnɡ)D.慰藉.(jí) 鳏.寡(ɡuān) 胴.体(dònɡ) 载.人航天(zà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B.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是为了党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C.豆蔻年华....的男女大学生们,在对“高富帅”“白富美”的议论中,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现实的自我解嘲。

D.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推出了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的军事战略,这导致亚太地区军备竞赛炙手可热....。

3.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不同于...其他三项活用情况的一项是(3分)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C.骊山北构而西.折 D.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下列文言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上能概括本段观点的句子。

(2分)“鸿鹄”们认为“燕雀安知鸿鹄志”,事实上未必如此,“燕雀”们是知道了而不敢说,说了就要倒霉。

所以互相告诫“免谈国事,莫论军情”。

笔者认为倒是“”,“燕雀”们有些什么“志”——有些什么想法,有些什么希望?“鸿鹄”们是不屑考虑,不屑过问的。

201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01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01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013.0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试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攻讦(jié)谄媚(chǎn)包扎(zhā)通衢大道(qú)B.干瘪(biě)肇事(zhào)悄然(qiǎo)命运多舛(chuǎn)C.赊账(shē)泥坯(pēi)巷道(hàng)残羹冷炙(zhì)D.蹩(bié)进鬈曲(quán)纤细(qiān)一蹴而就(cù)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予分当引决分:按本分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仆那样又重之以修能修:美好的幽于缧绁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B.间至赵矣间:一会儿永葆无疆之休休:美好禹为人敏给克勤克:能少仲尼之闻少:小看C.越国以鄙远鄙:边邑九山刊旅刊:砍削乃并复丰,比沛比:和……一样上服度则六亲固度:礼法D.将顺其美将:扶持蚤自来谢项王谢:谢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跟随常以身翼蔽沛公翼:象鸟张开翅膀一样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三).pdf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三).pdf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冲刺综合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敕造 炽热 不啻 整饬 十恶不赦 B.操觚 斗斛 孤苦 滥觞 觥筹交错 C.聒噪 舐犊 恬静 畋猎 暴殓天物 D.猝然 颦蹙 醋意 簇新 一蹴而就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曼延 荧绕 牛角尖 风马牛不相即 B.痉孪 惦量 金刚钻 民以食为天 C.谛听 积习 家俱店 行百里则半九十 D.倾轧 付梓 始作俑 冒天下之大不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 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

大都市的喧嚣 给 人以繁华之感, 有时难免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B.应对 创造 即使/也C.应付 创造 尽管/但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B.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C.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D.这些风言风语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走出陌生的境地。

B.我们要针对他离校较远,家务重,想个办法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C.科学家多年研究发现,不下三十种的乔木病害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13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模)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训诂./怙.恶不悛泥淖./桂棹.兰桨诘.难/佶.屈聱牙B.萎.靡/虚与委.蛇引吭./沆.瀣一气隧.道/遂.心如意C.趿.拉/岌.岌可危昏愦./振聋发聩.圜.墙/声震寰.宇D.桎梏./狡兔三窟.皈.依/如丸走坂.稂.莠/书声琅.琅2.(13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模)下列各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徐教授不赞一词....,而是严肃地指出了文章在逻辑上存在的诸多错误。

B.中国政府认为,中国海军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厚非....,完全合法。

C.快速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

长此以往....,文化会变得浮泛和肤浅。

D.安宏纺织公司近年来对员工管理严格,求全责备....,产品质量过硬,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

3.(13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模)请为下面一段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0个字。

(3分)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杜燕)从6日起,北京交管部门对“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等动真格罚款了,不只是规劝,而是开出罚单。

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

今年4月9日,北京启动“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以劝阻为主,并在北京150个重点路口,给维持秩序的交通协管员配备耳麦式喊话器,用来提示行人及非机动车注意遵守交通法。

6日开始,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即日起,北京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人民币罚款、对违反交通信号的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处以20元罚款。

4.(13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最后一模)我校举行“黄金周高速公路是否应该免费”的辩论赛,请你作为反方辩手,阐述“反对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实行小客车免费的政策”的两条理由。

语文-高二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2至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语文-高二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2至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字词当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央浼(mĕi) 埋怨(mán) 干涸(hé)讥诮(qiào)B、辖制(xiá)流憩(qì)潦水(lǎo)联袂(mèi)C、拮据(jié)庇佑(pì)酩酊(dīng)仓廒(áo)D、一稔(rěn)簪笏(hù)洗马(xiǎn)决起(xuè)2、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A、迤逦祈祷陶冶怏怏不乐B、酒撰怂恿栗米钟鸣鼎食C、穹宇泅水糍粑物华天宝D、尘芥沽酒惆怅天理昭然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是个下里巴人....。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同学们却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如果只为了一个小小的成就便踌躇满志....,不但得不到别人的赞美,反而会遭人们嗤之以鼻。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要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提高解放军不断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B、中国现代企业的灵魂在于“中国制造”,怎样才能摆脱故步自封,重振华夏雄风?事实证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

C、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郎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D、虽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这并不很大的收益却会由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被抵销,结果其实际总收入还有可能下降。

5、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七)--高考学习网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七)--高考学习网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古诗词阅读 望江南 [唐代·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洲。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表达了主人公 的情怀。

2、仔细品读诗歌,赏析“独倚望江楼”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3、.温庭筠的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誉为“花间鼻祖”。

分析本词中“脉脉”“悠悠”的表达效果? 【答案】“脉脉”、“悠悠”既写点出了时间也写出了夕阳余晖下江水悠远的景象,此外这句还暗示了她的心情,脉脉一二、文言文阅读 细柳营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4、下面各项加黑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用心带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为了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三处对比第段“无知”医生“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做的 丈夫和女儿?第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201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测试卷7高三2012-12-17 07:29高考语文一轮冲刺专题综合测试卷(七)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自先秦《诗经》中的女性作者开始,代不乏人。

到了明清特别是清代,随着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女性的主体意识也渐觉醒,女性诗词创作得以发展,女性诗人猛增。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成就,不仅反映在闺秀诗集中,还反映在清代“闺秀诗话”中。

这些诗话,指的是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

清代闺秀诗话目录现知有三十种左右。

其作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而女性并不少于男性。

女性闺秀诗话以沈善宝《名媛诗话》十五卷为代表。

此诗话收从清初至道光时期女诗人千余名,对传播和弘扬女性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书足本有十五卷之多,篇幅巨大。

虽然也博采众多书籍,但颇多第一手材料,它记录了作者与同时代女诗人的交往,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女性生活和文学活动片断,具有自撰的原创性质,与雷瑨、雷瑊《闺秀诗话》等书的单纯辑录不可同日而语。

其内容虽然也是以选录诗词佳作为主,但常有评点,画龙点睛,间或也表达自己的诗学观念,具有女性独特的视角与体验。

男性闺秀诗话,应以袁枚《随园诗话》等著作中的闺秀诗话为代表,此外还有陈维崧《妇人集》二卷、。

陈维崧《妇人集》是至今所知清代最早记载清代闺秀诗词创作而具有诗话性质的著作。

虽然篇幅不大,仅二卷,诗话九十余条;但为清代的闺秀诗话确定了基本模式,即内容大体是女性诗词选兼诗人小传,间有简短评语,并采录部分与诗词无关的女性轶闻佚事。

清代闺秀诗话一般都未突破此书窠臼,可见其于清代闺秀诗话史上的开山地位。

另外最应重视的则是袁枚的闺秀诗话。

袁枚大力倡导的性灵说,推动了女子为诗,也促成了随园女弟子等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

袁枚为了鼓励女子为诗,强烈批判“俗称女子不宜为诗”的“陋言”,并于《随园诗话》中大量采录闺秀之作,予以赞扬。

虽然袁枚并未专门撰写过闺秀诗话专书(《贩书偶记》所载《随园闺秀诗话》一卷,估计也是《随园诗话》中闺秀诗话的摘编),但袁枚《随园诗话》与文集、诗集却有大量涉及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是绝对不能略过袁枚的这些文字的。

因此有必要把袁枚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都搜罗于一集,编纂一本《袁枚闺秀诗话》。

清代闺秀诗话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大多数闺秀诗话“诗”多“话”少,特别是关于诗学的话更少,若欲从中获得理论启示是很难的。

这是因为女性作者本为诗人而非诗论家,长于形象思维,而不擅长理性思维,多满足于感性描述或评点。

男性作者则多视诗话为谈资,理论上不甚用心。

因此清代闺秀诗话于古典诗学理论的发展并无何建树。

又如内容庞杂,虽名为“诗话”,但与诗词无关的记载较多,这也是中国古代许多诗话的通病。

还有许多闺秀诗话虽然对女性的才学非常赞赏,对才女的早寡生活予以同情,对才女的少年早逝表示痛惜;但又恪守腐朽的忠孝节义观念,如盲目褒奖才女为亡夫守节、为父母公婆毁伤身体尽孝之类。

(选自《文汇报·清代闺秀诗话》,有改动)1.有关“男性闺秀诗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男性闺秀诗话属于清代闺秀诗话,清代闺秀诗话鼻祖陈维崧的《妇人集》是清代闺秀诗话的开山之作。

B.男性闺秀诗话的代表作是袁枚的《随园诗话》,其它清代闺秀诗话都难以突破它所构建的基本模式。

C.袁枚大力倡导性灵说,鼓励女子为诗,批判陈规陋俗,并撰写闺秀诗话以促进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

D.《随园诗话》有大量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是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的珍贵资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袁枚等人的推动引导,使女性自身意识逐渐增强,使女性作者代不乏人,女性诗词创作得以发展。

B.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始终坚持自己具有女性独特视角的诗学观,对传播女性文学有重要价值。

C.清代闺秀诗话的大多数女性作者短于理性思维,而大多数男性作者则不甚用心于理论研究。

D.雷瑨、雷碱的《闺秀诗话》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书中保留了许多反映清代女性生活的珍贵的佚事。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当代的文学家把袁枚《随园诗话》中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搜集在一起,编纂成《袁枚闺秀诗话》。

B.清代女性诗歌创作成就既反映在闺秀诗集中,也反映在闺秀诗话中,其中诗话的作者有女性也有男性。

C.《名嫒诗话》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仅就这一点来说,其他的清代闺秀诗话就不可同日而语。

D.大多数清代闺秀诗话“诗”多“话”少,诗论甚少,伪劣庞杂之作甚多,人们很难从中获得理论启示。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先妣事略[清]张惠言先妣姓姜氏,考讳本维,武进县学增维广生。

其先世居镇江丹阳之滕村,迁武进者四世矣。

先妣年十九,归我府君。

十年,凡生两男两女,殇其二,惟姊观书及惠言在;而府君卒,卒后四月,遗腹生诩。

是时先妣年二十九,姊八岁,惠言四岁矣。

府君少孤.兄弟三人,资教授以养先祖母。

先祖母卒,各异财,世父别赁屋居城中。

府君既卒,家无一夕储。

世父曰:“悟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

”然世父亦贫,省啬口食,常以岁时减分钱米,而先妣与姊作女工以给焉。

惠言年九岁,世父命就城中与兄学,逾月时乃一省归。

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飨,各不食而寝。

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而姊而弟时时如此也。

”惠言泣,先妣亦泣。

时有从姊乞一钱,买糕啖惠言。

比日昳,乃贳贷得米,为粥而食。

惠言依世父居,读书四年,反,先妣命授翊书。

先妣与姊课针黹,常数线为节,每晨起,尽三十线,然后作炊。

夜则燃一灯,先妣与姊相对坐,惠言兄弟持书倚其侧,针声与读声相和也。

漏四下,惠言姊弟各寝,先妣乃就寝。

先妣逮事白太孺人五年,尝得白太孺人欢,于先后委宛备至,于人无所忤。

又善教诲人,与之居者,皆悦而化。

姊适同邑董氏,其姑钱太君,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

每岁时过故居,里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惟恐速去。

及先妣卒,内外长幼无不失声,及姻亲之臧获皆为流涕。

呜呼!先妣自府君卒,三十年更困苦惨酷,其可言者止此,什伯于此者,不可得而言也。

尝忆惠言五岁时,先批日夜哭泣,数十日,忽蒙被昼卧,惠言戏床下,以为母倦哭而寝也。

须臾族母至,乃知引带自经,幸而得苏。

而先妣疾,惠言在京师,闻状驰归,已不及五十一日。

呜呼!天降罚于惠言,独使之无父无母耶?而于先妣何其酷也!(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五百六十篇》)注:①映(die):午后日偏斜。

②课:规定时间和数额工作。

黹(zhY):做针线,刺绣。

③先后:兄弟之妻互相的称谓,犹“妯娌”。

④臧获:奴仆。

⑤伯:十倍百倍。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凡.生两男两女凡:大概 B.资.教授以养先祖母资:凭借C.堕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致:表达 D.每岁时过.故居过:拜访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而.府君卒拔剑撞而.破之D.常以.岁时减分钱米以.勇气闻于诸侯C.逾月时乃.一省归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而于先妣何其酷也.其闻道也.亦先乎告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惠言很早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抚养他们姐弟三人,艰难度日,生活极端困苦,但是母亲还坚持让惠言读书。

D.母亲在张惠言读书时给以很大的帮助,她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总是以勤劳的姿态坚韧地生活着。

C.张惠言眼中的母亲是极其勤劳的,母亲和姐姐在规定的时间和数额做针线活,常常做到很晚才会休息,从不间断。

D.文中的母亲在贫困线上挣扎,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教子有道,处家有方,与人为善,是一位勤劳贤惠的普通女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世父曰:“吾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

”(5分)译文:(2)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

(5分)译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①,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④。

高山⑤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

诗中孟夫子指孟浩然。

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

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

④君,侍奉皇帝。

⑤高山,即”高山仰止”。

⑥清芬,清高,芬芳。

8.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处。

(4分)答:9.结合对最后一联的理解,谈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

(1)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3) ,少长咸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4)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7)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8)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一14题。

抢盐刘永飞·(1)一大早,王月荣就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他说,妈,你放下电话赶紧去买盐,买得越多越好。

(2)王月荣有些意外,她问买盐干啥?儿子说,您就别问了,现在我这里所有的人都在抢购,这附近的超市已经买不到盐了,我等会要去更远的郊区碰碰运气。

(3)王月荣还是没明白儿子的意思,她问没事儿买那么多盐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当汤喝,儿子在电话那头就不耐烦了,他说,您先别问那么多赶紧去买吧,我晚上再给您解释。

儿子还说,别告诉其他人,知道的人多了,反而自己买不到了。

(4)儿子挂掉电话,王月荣心怀忐忑,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人怎么突然抢起盐来了。

可是王月荣转念一想,城里人学问大,懂得的东西多,要抢购什么东西总是有道理。

再说了,儿子是不会骗自己的。

想到这儿,她把自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带足了钱和手提袋就匆忙出了门。

(5)出了门的王月荣没有直接踏上去镇上的小路,而是犹豫了片刻,返身往村后走去,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丈举。

她和白文举家处得不错,尤其白文举会说话,见了面儿总是先夸一阵王月荣的儿子有本事,说什么同是大学毕业生,有的人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了,可是她的儿子不但落户到城里,而且还在城里买了房子。

这话王月荣爱听,儿子的确是她的骄傲。

(6)所以,她愿意把这个好消息给白文举分享,说不定白文举又会对她的儿子一阵猛夸呢。

此时的王月荣走得很急,脚步却努力迈得很轻,整个人就显得鬼鬼祟祟。

—(7)去白文举家要经过李秀英的门口,走到李秀英门口,她的脚步更轻了,像过地雷阵那样小心翼翼,这件事儿她不想让李秀英知道,她烦李秀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