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退烧

合集下载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夫养生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夫养生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三个退烧穴位(合谷曲池大椎)—爱达
夫养生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次的感冒发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身体素质较好,过两天就能自愈了,而有些人则一定需要看病,在看病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效果非常显著,减轻痛苦。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
1、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就是在手掌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位置,可以按到一块富有弹性的肌肉,这就是合谷穴了。

发烧时按摩这里,就可以在5分钟内起到退烧的效果。

2、曲池穴
曲池穴在手肘附近,弯曲手臂的时候可以看见大臂小臂肌肉会挤出一条线,这条线和手肘的中间就是曲池穴了。

按摩这个穴位对发烧、
咽喉肿痛、高血压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大椎穴
大椎穴在后颈,与肩同高的一个位置。

这个穴位是棘突间静脉丛、静脉等多重血管交合位,还有第8颈神经后支,按摩这个地方可以退烧清热,见效非常快。

其他退烧小妙招
1、生姜温水泡脚
发烧之后可以用温水泡脚,在温水中还可以放一点生姜片,生姜片可以帮助人体出汗,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加上本来就是热水,而且脚部神经多种多样,因此对于退烧的效果非常明显。

2、酒精擦身
酒精涂在身在挥发后会带走许多热量,而且还能消毒杀菌。

当发烧严重时,在送医的路上可以给孩子身上擦一点酒精,可以擦身体也可以擦后背孩子四肢,但是不能擦胸口,会让孩子更加难受。

3、尽快送医
无论是什么退烧方法,都不如直接送医治疗,正规医院的专业医师对治疗疾病才有最好的办法,要想身体健康,那么生病了之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就医,这样才能避免身体出现异常情况。

普通退烧的经络穴位疗法

普通退烧的经络穴位疗法

退烧的经络穴位疗法
少儿以及成人皆可用
头顶百会穴,按揉三分钟
脑后风池穴按揉五分钟,
大椎穴横向搓擦至皮肤发红发烫,然后按揉大椎穴三分钟
拿捏肩井穴三十次
印堂穴(眉心)点揉三分钟,然后由穴位开始往头顶方向直线推至发际线,三十次
眉头推向眉尾三四次
太阳穴往耳朵方向推至发际线五十次
曲池穴由上至下刮五十次,然后按揉五分钟
神门、内关穴按揉三分钟
外劳宫穴按揉三分钟
推督脉:从颈椎上的发际线开始顺着脊椎骨一条直线推向尾椎骨,三十次。

最后,顺时针旋转推涌泉穴一百次。

如果有条件,可以顺着整条脊椎骨两侧的膀胱经刮痧,至出尽痧为止。

小孩子退烧的按摩手法

小孩子退烧的按摩手法

小孩子发烧按摩手法1、清肺经200次位臵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清天河水200次位臵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

推100~200次。

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3、推六腑200次位臵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

推100~200次。

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功用可退烧,及治风热咳嗽推六腑和清天河水的方向正好相反,不能搞错的小孩子咳嗽的按摩手法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寒咳嗽:基本手法加推三关穴300次。

拿风池、合谷穴各100次。

推太阳穴300次。

风热咳嗽:基本手法加清肺经300次(自无名指指端向指跟推)。

推六腑300次。

揉大椎穴1分钟。

大拇指在肩井穴上作按揉10次,最后用双手大拇指与食,中二指提拿5次。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推拿、穴位按摩快速退烧发烧不吃药退烧是很多家长想要学习的方法,因此很多父母都关心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一、风寒感冒发烧搓哪个部位小儿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身冷无汗、小便清长等。

开天门100-150次。

位置: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只手的大拇指轻轻地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迹线。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烦躁不宁、惊惕不安等。

推坎宫100-150次。

位置: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沿着眉毛想眉梢分推。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烦躁不安,惊风,目眵等。

揉太阳穴100-150次。

位置: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便是太阳穴。

操作方法: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太阳穴。

功效: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揉耳后高骨100-150次。

位置: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两侧耳后高骨。

功效:。

主治伤风感冒,头痛,头晕,惊风,烦躁不安,目赤痛,耳鸣,耳塞等。

二、风热感冒发烧搓哪个部位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子常常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音较重,或者有粘稠黄痰咳出。

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痒或者疼痛。

大便干燥、小便黄,检查时可发生扁桃体红肿,咽喉部充血,舌苔薄黄或者黄厚,舌质红。

清肺经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

手法:清肺经从无名指指根部沿着手指尺侧缘直推到指端。

推揉约3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推天河水位置:掌面自腕横纹中点起,向肘部之肘横纹而止,为线型穴位。

手法:有腕横纹中点直推至肘横纹,直线推动,用力均匀,推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等热证。

按揉大椎穴位置: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哟中指指端按揉,或者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做对称用力,捏挤大椎穴。

推拿退烧的最快方法 物理

推拿退烧的最快方法 物理

推拿退烧的最快方法物理
推拿退烧的最快方法物理是通过按压人体特定的穴位来刺激身体的自愈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穴位:
1. 合谷穴:合谷位于大拇指与食指相连的骨缝上,在身体的特阳经上。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合谷穴,轻轻按压1-2分钟,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2. 大椎穴:大椎位于颈部正中线上,颈椎第七节棘突下方凹陷的位置。

双手食指放在大椎穴上,用力往下按压,每次按压30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发热症状。

3.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背正中线,第一、二跖骨之间凹陷的位置。

用手指揉搓太冲穴,或者用手掌轻轻拍打该穴位,每天多次刺激几分钟,可以帮助退烧。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退烧只是一种辅助方法,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伴随严重的病症,请及时就医。

中医小儿退烧的最快方法

中医小儿退烧的最快方法

中医小儿退烧的最快方法小儿是每个家庭重点培养与保护的对象,其一旦出现发烧现象,爸爸妈妈就会恐慌,甚至有的家长想使用西药退烧又怕其危及孩子身体健康,而不退烧又怕孩子烧坏脑子。

基于此,本文给各位家长讲讲中医小儿退烧的最快方法,以帮助各位爸爸妈妈正确为小儿退烧。

一、小儿退烧-中医按摩(1)推天河水:即在前臂内侧,从肘横纹至腕横纹正中连线部位进行按摩。

注意,用拇指按摩,且按摩前要蘸取适量冰水,以提升退烧效果。

(2)大鱼际:其位于手掌伸开时掌心突起明显的位置,即在掌心拇指根部至掌跟部位进行按摩。

注意,按摩该部位时拇指指腹要保持垂直,且要保持一松一紧,持续按压2min左右。

(3)清肺经:即无名指指腹,用食指与拇指夹住小儿无名指进行上下推移按摩,每次按摩50次。

(4)合谷穴:其位于虎口部位,即第一、第二掌骨间的部位。

注意,对该穴位进行按摩时要用拇指点按,每次按摩50次,然后换另一只手进行按摩。

(5)列缺穴:其位于小儿前臂桡骨茎突上部,即腕横纹上1.5寸的位置。

注意,每次按摩2min即可。

二、小儿退烧-中医辩证治疗(1)风寒发烧:该类患儿会出现清稀痰、清鼻涕、不出汗、舌淡红等现象,可使用葱姜豆豉汤(原料:1段带有须根的葱白、2片带皮的生姜、5g淡豆豉)进行退烧。

注意,该食疗方要在饭后30min服用,不足3岁的患儿每次饮用小半碗即可,3岁以上的患儿饮用半碗即可,6岁以上的患儿每次饮用半碗或1碗即可。

(2)风热发烧:该类患儿会出现黄黏痰、微汗、黄浊涕等现象,且患儿淋巴结、咽喉、舌头、扁桃体等部位还会出现红肿痛,可使用菊薄豆豉汤(原料:5g淡豆豉、6g薄荷与菊花)进行退烧。

注意,饭后30min后服用,饮用量同上。

(3)气虚发烧:该类患儿会出现倦怠、乏力、面色偏白且无光泽、舌偏淡、舌苔发白、冒虚汗等现象,可使用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

但注意,舌偏红、苔黄、无乏力、无虚汗等现象的患儿不宜食用,以免引起上火现象。

(4)夹惊发烧:该类患儿会出现手足动、睡不安、惕哭闹等现象,需使用菊花枕(200g蚕沙、100g绿豆衣与白菊花)进行退烧。

小儿退烧有哪些按摩手法技巧

小儿退烧有哪些按摩手法技巧

小儿退烧有哪些按摩手法技巧
成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很多小孩子因为免疫力低,所以经常会感冒发烧,感冒发烧必须要吃药打针,可是会一点点的磨灭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家长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更多的会选择通过按摩的方法帮助宝宝退热,但是按摩的过程中也是有技巧的,力度要轻,动作不能太生硬。

★宝宝发烧怎么按摩退烧
★ 1.宝宝发烧按摩肺经退烧
★肺经位置:无名指指腹。

★按摩方法:妈妈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宝宝的无名指尖,从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可达到清肺经的作用。

★ 2.宝宝发烧按摩天河水退烧
★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天河水即从宝宝手腕横纹至肘部横纹处。

)
★按摩方法: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

★3.宝宝发烧按摩合谷穴退烧
★合谷穴位置: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

★按摩方法:用拇指点按宝宝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重复。

★4.宝宝发烧按摩大鱼际退烧
★大鱼际位置: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鱼际穴,一紧一松地按压2分钟左右。

★ 5.宝宝发烧按摩列缺穴退烧
★列缺穴位置: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宝宝手腕两侧的列缺穴各2分钟。

★温馨提示:若是一岁半以内的宝宝发烧,因为宝宝的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妈妈可以在宝宝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宝宝的前囟门,至到宝宝的头微微出汗,一般捂15~30分钟左右宝宝就会出汗,也能帮宝宝有效降温退烧。

小孩浑身发烫最快退烧的中医方法

小孩浑身发烫最快退烧的中医方法

小孩浑身发烫最快退烧的中医方法
以下是一些中医方法可以帮助小孩退烧:
1. 温水擦浴:用温水将小孩全身擦洗一遍,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水温不要过低或过高,以适应小孩的体温。

2. 燃艾炷灸:在小孩的厚衣物上点燃艾叶,让其散发出的热气被小孩的身体吸收,帮助退烧。

但要确保小孩不会被火烧伤,家长需监护。

3. 中药汤剂:根据小孩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可以开具一些适合的中药汤剂,有助于清热解毒和退烧。

4. 穴位按摩:按摩小孩的一些穴位,如太阳穴、合谷、太冲等,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体温。

请注意,以上方法应该谨慎使用,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小孩的体温持续升高、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或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请及时就医。

推拿退烧正确操作方法

推拿退烧正确操作方法

推拿退烧正确操作方法
推拿退烧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方法,适用于轻度发热的情况。

以下是推拿退烧的正确操作方法:
1. 温水擦拭:使用温水湿润一块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胸口等部位,有助于散热。

2. 推拿腹部:先在患者脐周涂抹适量的姜汁,然后用双手在患者的脐周做顺时针的扭转推拿,轻柔而有力,注意不要用力过大。

3. 推拿四肢:用掌心轻轻推拿患者的四肢,由近及远,由上至下,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热量的散发。

4. 辅助方药:在推拿过程中,可以配合应用一些辅助方药,例如风油精或清凉油等,在推拿部位施加一些清凉舒缓的感觉。

5. 保持室温适宜:确保患者所在的环境温度适宜,不要过热或过冷,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退烧方法应该适用于轻度发热的情况,对于高烧或严重发热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或按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

推拿退烧的方法也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和施行。

推天河水退烧操作方法

推天河水退烧操作方法

推天河水退烧操作方法
天气炎热,人们常常会感到身体发热,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采取
一些措施来退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推天河水退烧的方法。

首先,推天河水是一种中医疗法,它是利用推拿手法结合天河
水的特性来调理人体的气血,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在进行推天河
水退烧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温水和毛巾,然后将温水倒入盆中,让
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入盆中。

接着,按摩患者的足底,用力
适中,以促进血液循环。

这样可以通过足底的穴位来调理人体的气血,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其次,推天河水退烧还可以通过推拿腹部来实现。

在进行这种
方法时,患者需要平躺在床上,然后用手掌按摩患者的腹部,以顺
时针方向为主,用力适中,持续10-15分钟。

这样可以刺激腹部的
穴位,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最后,推天河水退烧还可以通过推拿背部来实现。

在进行这种
方法时,患者需要俯卧在床上,然后用手掌按摩患者的背部,以脊
柱两侧为主,用力适中,持续10-15分钟。

这样可以刺激背部的穴位,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总之,推天河水退烧是一种中医疗法,它通过推拿手法结合天河水的特性来调理人体的气血,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在进行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力度适中,持续时间适当,以及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感。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退烧,保持身体健康。

捏后背提拉退烧的原理

捏后背提拉退烧的原理

捏后背提拉退烧的原理捏后背提拉退烧是一种中医疗法,也被称为“拨草剔蛇法”,据传自古世家门派。

这种疗法主要是通过手法技巧刺激后背的特定穴位以达到退烧的效果。

虽然具体的机理尚未被科学证实,但据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捏后背提拉退烧的原理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刺激穴位:捏后背提拉退烧的关键在于刺激后背上的特定穴位。

根据中医经络学的理论,人体的经络是一个疏通身体气血运行的网络,经络上的穴位相应于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

通过刺激指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和代谢功能,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捏后背提拉退烧的穴位主要包括大幽谷、太冲、至阳等。

2. 促进血液循环:捏后背提拉退烧的手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

研究表明,按摩或刺激穴位可以增加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加速血液的流动,改善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通过捏后背提拉退烧,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的改善来调节体温的平衡,从而起到退烧的作用。

3. 调节神经功能:捏后背提拉退烧的手法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进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来控制,捏后背提拉退烧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调节体温的升降,从而达到退烧的效果。

4. 活化免疫力:捏后背提拉退烧还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活化。

研究表明,按摩或刺激穴位可以促使机体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等),从而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捏后背提拉退烧可以刺激相应的穴位,进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体内的自愈能力,有助于退烧。

这些原理为捏后背提拉退烧的疗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捏后背提拉退烧仅能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出现,对于严重热病或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来说,并不适用;此外,准确刺激穴位需要结合中医理论和经验,应由专业中医师进行操作。

对于需要退烧的情况,最好先就医咨询,并获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护。

大人发烧物理退烧的按摩方法

大人发烧物理退烧的按摩方法

大人发烧物理退烧的按摩方法大人发烧时,按摩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退烧作用。

下面是几种物理按摩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温水浸泡法:将一盆温水或温热的水放置在床边,然后让患者将双脚浸泡在水中,水温应逐渐提高,但不宜过热。

温水浸泡可以促进身体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发烧症状。

2. 冷敷法:用冷毛巾或冷湿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太阳穴和颈部,冷敷能够降低局部温度,缓解发热。

3. 热敷法:用热毛巾或热湿毛巾敷在患者的四肢、胸部和背部。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一些人体表面感觉寒冷的发烧患者有一定的退热效果。

4. 轻轻拍打法:用手掌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可以促进患者体内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5. 穴位按摩法:根据经络学说,适当按摩某些穴位可以改善身体的气血流通,提高机体免疫力。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穴、足三里等。

6. 推拿按摩法:使用指腹轻轻按摩患者的头部、颈部、背部和四肢,可以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7. 捏揉按摩法:用手掌或手指轻轻捏揉患者的皮肤,可通过反射作用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使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体热的散发。

8. 敲打按摩法:使用掌根或手掌的边缘对患者进行轻轻敲打,可刺激体表的淋巴和组织,促使体内废物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是发热的辅助疗法,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和其他常规退烧措施。

在按摩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症状严重,请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按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烧的不适症状,但具体的效果因人而异。

对于发热的大人而言,按摩应适度,患者和按摩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按摩技巧和方法,以保证按摩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发热的大人还需要同时采取其他退烧措施,如药物治疗、保持适宜的室温、多饮水等,从而更好地应对发热。

发烧不一定吃药,一个按摩手法就可退烧!【医学养生常识】

发烧不一定吃药,一个按摩手法就可退烧!【医学养生常识】

发烧不一定吃药,一个按摩手法就可退烧!
文章导读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

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

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穴位退烧最快最好的方法
退烧的穴位按摩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医学治疗和用药。

推荐的穴位组合及操作方法如下:
1. 风池穴- 位于颈部两侧,穴位的定位在大枕肌前缘的凹陷处。

用拇指轻压穴位,双侧都可以按压。

2. 承浆穴- 位于手三阳经,在虎口近拇指一侧的凹陷处。

用食指或中指按压。

3. 三阴交穴- 位于手三阴经,在虎口近小指一侧的凹陷处。

同承浆穴方法。

4. 照海穴- 位于手太阴经,在手腕横纹上方1寸处。

用拇指轻按。

5. 太溪穴- 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在外踝前方的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

6. 大巨穴- 在足阳明胃经上,外踝下方约一个横指处。

用拇指按压。

每次按压时间约1-2分钟,可随时进行,但不可以代替医生的处方用药。

如果发烧超过38度,还需要及时就医。

按摩退烧操作方法有哪些

按摩退烧操作方法有哪些

按摩退烧操作方法有哪些
按摩是一种常用的辅助退烧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抵抗力。

以下是常用的按摩退烧操作方法:
1. 额部按摩:用双手指腹从两侧头发边缘开始,以“八”字形向上按摩额部,直到头顶。

可以进行轻柔的推拿和点压,时间约5分钟。

2. 头颈部按摩:用手指腹从颈后向上顺时针按摩,直到耳后,再从头顶向后轻轻揉搓头皮,时间约5分钟。

3. 背部按摩: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用掌根或拇指轻轻揉按被按摩者背部两侧脊柱两侧的肌肉,从上到下进行按摩,时间约10分钟。

4. 四肢按摩:被按摩者平躺或坐位,按摩者用手掌或双手握住被按摩者的四肢,沿着肌肉纹理,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行推拿和捏揉,时间约1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退烧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 按摩力度要适中,不宜用力过猛,避免对病人身体造成不适或伤害。

- 按摩时,要采用轻柔的手法,并根据被按摩者的感觉调整按摩力度。

- 按摩前后要洗净双手,以确保卫生。

- 如果病人的体温过高或状况不稳定,应及时就医,按摩只是辅助退烧的方法,
并不能替代医疗。

婴儿发热怎么按摩降温快点退烧

婴儿发热怎么按摩降温快点退烧

婴儿发热怎么按摩降温快点退烧婴儿发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通常情况下是由于感染、外伤、过度劳累等原因引起的。

婴儿由于体内排汗能力不足,对于热量的散发能力不如成人,因此一旦出现发热,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以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甚至引发各种危险。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按摩来降温,从高级育婴师的角度来为您详细介绍。

1.按摩手臂、腿部按摩手臂、腿部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细菌和毒素的排出,从而有效地降低体温。

具体方法为:将宝宝仰卧在床上或者婴儿床里面,用温水清洗宝宝的手臂和腿部,并按摩宝宝的手臂和腿部,轻轻地揉搓,往上往下划动,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避免对宝宝的皮肤造成伤害。

按摩时还可以配合适当的按摩油或者精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按摩足底足底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传统调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宝宝体内的气血流通,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具体方法为:将宝宝平躺在床上或者婴儿床里面,将宝宝的双脚放在毛巾或者浴巾上,用手掌轻按宝宝的足底,从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5-20秒,同时可以配合适当的穴位推拿,以促进宝宝的气血循环和身体健康。

3.按摩背部背部按摩可以刺激宝宝的神经和皮肤,加快新陈代谢,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具体方法为:将宝宝平躺在床上或者婴儿床里面,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背部,并用手掌轻轻按摩宝宝的背部,轻轻划动或者揉搓,同时也可以搭配一些按摩油或者精油,以促进背部肌肤的柔软和舒适。

以上三种按摩方法都是比较常见的娩儿发热时的按摩方法,但是每种按摩方法都有自己的注意事项,比如不能在宝宝身体不适或者发烧成为发炎等情况下进行按摩,也不能使用过于刺激的力度或者按摩油或者精油。

因此,通常情况下在按摩前需要认真询问宝宝身体状况,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保证按摩环境的卫生。

本文最后分享一条关于婴儿护理的经验,那就是保持宝宝的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健康与否是宝宝生长健康的基础,只有保证宝宝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宝宝的身体免疫力,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人体的有五个常用退烧穴位,发烧时按它们往往的会有奇效。

一、大椎穴,大椎穴可治感冒、肩背疼、头疼、咳嗽、气喘,也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位,不管患了风寒感冒还是因为其它病变造成的高烧不退,按摩这个穴位就可以快速退烧。

它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反复操作十到十五次。

二、是十宣穴。

多用于急救,广泛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十宣穴就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十宣穴位与手食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的穴位,拇指的指甲用力的反复着掐尾,有酸疼感为主,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的每次也不超过三到五分钟为宜。

三、是曲池穴,是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的功效,它可以治疗流行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等,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与指腹按压或敲打一到三分钟,每日次数不限。

四、就是合谷穴,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驻的地方,可以预防感冒镇静止疼,痛经活络,清热解表,增加身体抵抗力。

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间凹陷中,将另一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每次按压一百下,每天三次,按压至有酸麻感。

外关穴也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经常按摩能够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缓解耳鸣头疼的症状,跟以腹掌取穴,外关穴在腕背横纹往上两寸,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尺骨与桡骨间隙的中点,会酸胀为主。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按摩什么穴位退烧

按摩什么穴位退烧

按摩什么穴位退烧文章目录*一、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二、退烧的误区*三、退烧的偏方按摩什么穴位退烧1、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合谷穴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是比较好找的一个穴位,当我们把拇指跟食指并拢起来后凸出来的肌肉对应的凹陷处就是了。

当出现发烧、发热时,按压合谷穴1分钟左右能疏风散表,起到退烧的作用。

2、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曲池穴很多人对曲池穴并不了解,曲池穴位于手肘附近,按摩这个穴位能激发阳气,起到解表清热、泻内火的目的。

人们发烧的时候可以按压曲池穴2-3分钟,此外,中医还认为经常按摩曲池穴能预防肺经相关的疾病。

3、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部,低头时可以摸到颈后的2个椎骨,在椎骨中间凹陷处就是大椎穴了,发烧时除了可以按摩大椎穴来退烧以外,也可以用刮痧的手法刮到出痧,也有明显的退烧效果。

4、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风池穴按摩风池穴主治发烧,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症,还能舒缓眼睛疲劳。

位置:位于后颈部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的外缘凹陷处,左右各一。

按摩方式:双手的拇指分别放在两边的风池穴上,其余的手指则放在头部上,拇指抵住风池穴,上下滑行按压。

5、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鱼际穴按摩鱼际穴能缓解发烧引起的不适,主治咳嗽,咽干,失音,头重,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症。

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拇指下,第一掌骨重点内侧丰肉际,形如鱼腹。

按摩方法:从拇指尖峰端沿第二掌骨边缘点按该穴即可。

6、按摩什么穴位退烧之冲阳穴按摩冲阳穴主治发烧,食欲不振,并可有效舒缓坐骨神经痛,腹泻和脚麻症状。

位置:位于脚背隆起处,大脚趾与第二趾接合处的连接线上,左右脚各一。

按摩方式:用手指的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圈的方式按摩。

退烧的误区1、捂汗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捂汗”来退烧,但是,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

对儿童来说,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中医七步手法4分钟退高烧

中医七步手法4分钟退高烧

中医七步手法4分钟退高烧
偶遇高烧,很多人束手无策。

尤其是妈妈,那心情可谓一番苦滋味。

4分钟退高烧,确实可以,你听的一点没错。

如何做到?
1、檀中穴:按揉檀中穴,按开任脉,阳脉自然通。

2、云门穴,中府穴:轻轻按揉,按开这2个穴位。

3、小肚子:轻轻的揉一揉,捏一捏,提升带脉约束力,免疫力自然就提高了。

4、督脉:整个背部,轻轻拍打,按揉,通气血。

上面4点做完后,四肢温度基本上就没了。

5、肺经:手太阴肺经轻轻拍打,轻轻的锤,艾灸都可以。

抓住两手,两边揉揉,玩耍一样,瘀在体内的热自然就有通路出来了。

此操作后,躯干,四肢,背部,腹部基本就OK了。

6、大椎:手搓热后按摩,1分钟左右,小孩会出汗。

7、此时基本烧退完。

如果头部还有部分热,可以借助艾条,在大椎上1-2cm处烤一下。

这些操作都很简单,就像和孩子玩耍一样,在不自觉中,帮孩子快速退高烧。

其实,用手法退高烧真的不难,只要你明白高烧的原理,手法退烧就真的是手到烧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烧穴位按摩(0—12岁适用)儿童发烧穴位按摩(0—12岁适用)孩子都是大人的心头肉,头疼脑热都牵动着家人的心,面对日渐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滥用抗生素的危险处境,很多人都希望有一种不打针、不吃抗生素、疗效好,还又便宜的治疗方式。

“小儿推拿可谓最佳医术,疗效独特,不仅节约了大量医药费用,更对提高国人体质,富民强国,有深远的意义。

”“倡导自然疗法,关注婴幼儿健康,帮助宝宝们远离药物,教会每一个妈妈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如果孩子是风寒感冒可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

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

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

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

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

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

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

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理疗的方法:(1)天河水(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2)清肺经:手无名指腹.两支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穴位:大椎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

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④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

约15~30次。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穴位:丰隆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约1~3分钟。

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穴位:小横纹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右图。

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穴位:涌泉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

见右图,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

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穴位:板门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穴位: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

约1~3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

随证加减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①点揉风池穴1分钟。

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穴位:虎口(合谷)位置: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

约拿3~5次,揉100~300次。

主治:风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

③多揉太阳穴。

(1)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2)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经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3)穴位:脊柱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③搓擦涌泉300次。

(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

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4)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穴位:三关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演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300次。

②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

(5)穴位: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