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应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1:生石灰与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CaO + H2O = Ca(OH)2
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主要 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化学反应要放 出热量,有的要吸收热量。
Mg+2HCl = MgCl2+H2↑ 放热
燃烧,看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注意: 在点燃甲烷前也要检验纯度 甲烷的爆炸极限为:4-15%之间
沼气的形成
农村地区可以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柴草、秸杆和人 畜粪便制取沼气。
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沼气是可再生能源。
2009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
探明储量
年产量
开采年限
石油
23亿吨
1.74亿吨
13.2年
天然气 2.23×104亿立方米 408亿立方米 54.7年

1145亿吨
9.9亿吨 115. 7年
讨论:
1、根据数据,估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 将被耗尽?
我国将面临能源危机
节能标志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核能 水能
太阳能
可燃冰
风能 潮汐能
可燃冰 ----甲烷水合物
③加工产品:焦炭、煤焦油、煤气
冶炼金属
燃料
讨论:
石油可直接用做燃
料吗?石油产品中有
哪些是常用的燃料?
不可以,因为石油是混
合物,里面有很多的杂
质,导致石油的易燃度
减低而且直接燃烧石油
原油燃烧
会产生很多的废气,污 染环境。
2. 石油(工业的血液)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检验它的纯度。

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知识点3:燃料的燃烧1.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①加大空气的量;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例: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

2.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①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②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①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3.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以及烟尘等。

防治措施:【教材知识点一】教材P137:讨论:【答案】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切割或焊接金属,驱动汽车,加热物质等。

【教材知识点二】教材P141:讨论:【答案】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按现在的开采速度,石油大约在15年后被耗尽,天然气大约在38年后被耗尽,看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不开能源,现阶投人类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所以,我们首先要合理开采化石燃料;其次,要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化石燃料的使用期限;不仅如此,还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夕能等新能源。

【教材知识点三】教材P141:讨论:【答案】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是由于氧气(或空气)不足导致燃气或煤燃烧不充分引起的,调节灶具或炉其的进风口,可以为端气或煤的燃烧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

【教材知识点四】教材P145:讨论:【答案】氢气还不能作为燃科广泛使用,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不存在大量的氢气,需要人工制取,而氢气的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知识点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2 燃料和热量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若化学反应发生后,导致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举例:1 ;②;③;等等。

(2)吸热反应:若化学反应发生后,导致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举例:。

二、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煤中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CO、烟尘等。

(SO2、NO2 导致酸雨)◆为了综合利用,将煤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

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的物质。

(干馏是化学变化!!!)(2)石油——“工业的血液”◆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

(蒸馏、分馏是物理变化)◆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3)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使用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度。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甲烷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①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②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③提高肥效。

【补充介绍】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三、我们对待化石燃料的态度:合理开采、减少使用、综合利用。

四、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①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②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共53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共53张PPT)

煤燃烧
天然气燃烧
粉尘
NOX
SO2
CO
CO2
原油燃烧
在三大化石燃料中,谁比 较适宜直接用作燃料?请 从燃烧产物角度说明理由 。
2.酸雨
(1)形成:煤燃烧时生成NO2和SO2等污染物, 这些污 (2)危染害物:反应后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导致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3)防治措施:
①减少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物质向空气中 排放; ②用天然气代替煤; ③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汽车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 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CH4+2O2 == 2H2O+CO2
注意:点燃甲烷前必须检验纯度
比较
可燃性气体 氢气(H2) 在空气中燃 烧火焰颜色 淡蓝色
一氧化碳(CO) 蓝色
甲烷(CH4) 明亮蓝色
燃烧产物 水H2O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和水
辨别三大可燃性气体,不能看火焰颜色(肉眼难以识 别),要看燃烧产物!
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2.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 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10)混合而 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由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3.下列措施: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
情景导入 从能量观点重新认识下列化学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碳与氧气反应:C+O2CO2C+CO22CO二、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氮、硫、氧等元素,是混合物。

煤的利用:干馏主要产物是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2)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石油的利用:蒸馏主要产物是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等。

2.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其中主要是甲烷(CH4),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

3.甲烷(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可燃性。

现象: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4.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及不充分燃烧的缺点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2.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1)煤的燃烧①发展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液化;②减少污染物排放,如除尘脱硫;③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或柴油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同时在管理上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等。

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乙醇(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属于可再生资源,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得到。

(2)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3)化学性质:可燃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实验操作不熟练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通过设计互动环节、使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提供操作指南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验反馈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针对学生的弱点提供额外的辅导;定期回顾和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4.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燃料利用和环保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化学知识。
5.通过表扬和奖励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合作学习三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案例教学则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际意义。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燃料的概念、分类及燃烧的化学原理。
(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和意义。
(3)燃料利用中的环保问题及解决措施。
2.教学难点:
(1)燃料燃烧的化学原理的理解。
(2)燃料利用中的环保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3)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与反思
3.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引发学生对燃料燃烧现象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燃料燃烧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燃料燃烧的原理,理解热值、燃烧产物等概念。
(3)学习化石燃料及其影响:介绍化石燃料的利用现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节能减排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燃料的燃烧过程,掌握热值、燃烧产物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认识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研究不同燃料的燃烧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撰写实验报告。
3.预习作业: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能源转换和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
-收集有关新能源的新闻或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4.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燃料及其利用相关的科普书籍、文章,拓展知识面。
-观看有关新能源技术的纪录片,了解新能源领域的最新发展。
4.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新能源的种类(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特点及优缺点,鼓励学生关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讨论主题: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讨论要求:每个小组针对讨论主题,提出至少三个应用实例,并分析其优缺点。
4.讨论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讲学)课标定位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重要性。

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知识在线知识点一、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在地壳中的储藏量是有限的,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燃料燃烧不充分,不但产生的热量少,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等物质,污染空气,燃烧时充入足够多的空气或者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源,其他新能源还还有乙醇、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1.煤和石油的比较(1)煤和石油都是复杂的混合物。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复杂化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煤与氧气反应所释放的热量。

(2)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的液体,它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3)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多种产品,这就是煤的干馏。

其中,焦炭可以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钢、炼铁等);煤焦油可以用作化工原料;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及其他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煤的干馏是一种化学变化。

(4)利用石油里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石油加热蒸发而分开,可以提炼出很多石油产品,这就是石油的分馏。

石油蒸馏后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各种溶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

石油的分馏是一种物理变化。

2.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区别煤气作为生活燃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等,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

第七单元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堂导入
3.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 充足的空气, 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 足够大的接触面 。 4.“可燃冰”主要含有 甲烷水合物 ,还含有少量的 等气体。作为燃料具有 能量高 、燃烧值大 等优点,将 成为未来新能源,但目前在 开采技术 上还存在着困难。
课堂探究
下表是我国2009年化石燃料储量、年产量及使用年限, 结合下表,谈谈你对化石能源使用与开发的看法。
煤若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有毒气体CO及碳粒、尘粒 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课堂探究
酸雨的危害:
煤燃烧时生成的SO2和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正常雨水的pH值约为5.6,酸雨的pH值小于5.6 1.造成水体污染 2.破坏植被、森林。 3.使土壤酸化 4.腐蚀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皮革、纺织品 5.危害人体健康。
甲烷以及甲烷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泄 露进入大气会造成温室效应。并且甲烷和空气的混合 气体点燃会发生大爆炸,泄露仍有很大危险。
谢谢观赏
探明储量
年产量
使用年限
石油 天然气

28.33亿吨 32124亿m3 3261亿吨
1.89亿吨 851.7亿m3 30.5亿吨
约13年 约38年 约107年
课堂探究
假如你是化石燃料,你想对人们说…… 如何做到使燃料充分燃烧呢? 1.节约能源,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①给可燃物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日常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 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或炉具的进风 口,这是为什么? 答:出现这种情况时,说明氧气(空气)的量不足
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因此需要调节灶具或炉 具的进风口,以增大氧气(空气)的进气量。
课堂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优秀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优秀教案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介绍化石燃料的成因及开采、用途。

2.通过甲烷燃烧实验,介绍可燃物中碳、氢元素的鉴定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类型及其主要成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学难点】甲烷燃烧产物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天,贵州省某山村一片废弃的农田莫名其妙着起火来,并持续不断燃烧着,人们议论纷纷,惶恐不安。

据村民介绍,每到晚上,田间的火苗就此起彼伏。

最初,村民们以为这块田“中邪”了,都不敢靠近,后来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就经常有人站在“鬼火”边取暖,还有人利用“鬼火”烧水、煮饭。

经专家反复考察检测,证明燃烧发出火焰的物质是一种煤层气,因为这片农田处在断裂地带,导致地下的天然气冒出。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二、推进新课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渡]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燃料的燃烧来获得能量。

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演示实验]实验7-3,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CaO+H2O Ca(OH)2[归纳总结]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出热量的,如物质的燃烧、缓慢氧化、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等;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讨论交流]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常被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你能举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吗?2.化石燃料的利用[投影展示]讲解煤的形成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

四、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① 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
② 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
① 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
② 产生大量的 CO 等物质,污染空气。 五、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①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NO2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②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 2 燃料和热量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若化学反应发生后,导致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则此反应为放热
反应。举例:
1
பைடு நூலகம்;②


;等等。
(2)吸热反应:
若化学反应发生后,导致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举
例:
。 二、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



【实验结论】酸雨呈酸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酸雨的危害: ① 腐蚀大理石建筑、钢铁制品; ② 污染江河湖海,使土壤酸化; ③ 影响水中动植物生长,破坏森林、农作物的生长。 ④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死亡。 酸雨形成的反应原理: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SO2 来源: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甲烷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
① 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②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③ 提高肥效。 【补充介绍】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 在 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三、我们对待化石燃料的态度:合理开采、减少使用、综合利用。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文档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word文档

知识点讲义——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重、难点)1.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再加入2mL水,观察实验现象,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实验现象】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白雾,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

O Ca(OH)2。

【实验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

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许多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相反,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高锰酸钾的分解等。

3.人类生活对化学能的利用(1)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2)利用燃料产生的能量:如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金、发射火箭等。

(3)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定向爆破拆除楼房等。

(4)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维持体温和提供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等。

知识点2 化石燃料(重点)1.化石燃料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工业的粮食”化石燃料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2.煤(1)形成: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2)元素组成及分类:主要含C元素(还含H元素和少量的N、S、O等元素),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3)煤的开发和利用。

粗氨水(可用于制化肥)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焦炭(冶金工业)煤焦油(化工原料)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H2、CH4、CO等,做燃料)(4)用途:以煤为原料可以制造燃料、医药、杀虫剂、筑路材料、合成材料、炸药等。

【易错点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着火点。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必背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必背知识点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必背知识点一、燃烧与灭火1. 燃烧的条件定义: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条件:1. 可燃物。

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方法: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

2. 隔绝空气或氧气。

3.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二、化石能源的利用1. 常见的化石能源种类:煤、石油、天然气。

特点:都是混合物,不可再生。

2. 煤的利用组成: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氮、硫、氧等元素。

加工方式:煤的干馏 (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

主要加工产品:焦炭、煤焦油、煤气 (由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组成的混合气体)等。

3. 石油的利用组成: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加工方式:石油的分馏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主要加工产品: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等。

4. 天然气的利用主要成分:甲烷(CH4)。

优点:相对较为清洁。

应用:天然气燃烧 (CH4 + 2O2 →CO2 + 2H2O),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可燃冰 (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

三、降低化石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 影响酸雨: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空气污染: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造成污染。

温室效应:大量化石能源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2. 降低影响的措施提高燃料质量:如使用脱硫煤,用天然气代替煤。

改进使用技术:如改进脱硫设备,改进汽车发动机燃烧方式,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氢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四、氢能源优点:无毒,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是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复习课件
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应放出的 热热量量 ;氧气不充足时,煤中的碳燃烧会产生 一一氧氧化化碳碳 等物质污染空气。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之一的是
汽油(或柴油) 。压缩天然气也可用作汽车燃料,主要 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CH4+2O2=点==燃==CO2 +
+22H2O
HO 。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上午8时38分22.4.1208:38April 12,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8时38分5秒08:38:0512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装置
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太太阳阳能能、、风风能能、、地地热热能能、、 潮潮汐汐能能、、生生物物质质能能、、核核能能 ,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 部部分分解解决决化化石石能能源源面面临临的的耗耗尽尽问问题题 ,还可以减少 对对环环境境的的污污染染 。
★ 二、课堂巩固
考点练习,深化巩固
知识点 1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 2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乙醇:俗称 酒酒精精 ,化学式为 C2H5OH ,可通过
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而得,是可再生能源。乙醇完全燃
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CH+5OH+3O2=点==燃==2CO2+3H2O 。 在汽油中适当添加乙醇可以 节节约约石石油油资资源源 ,减少 汽汽车车尾尾气气 的排放。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 尘。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讲学)课标定位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重要性。

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知识在线知识点一、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在地壳中的储藏量是有限的,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燃料燃烧不充分,不但产生的热量少,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等物质,污染空气,燃烧时充入足够多的空气或者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源,其他新能源还还有乙醇、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1.煤和石油的比较(1)煤和石油都是复杂的混合物。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复杂化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煤与氧气反应所释放的热量。

(2)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的液体,它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3)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多种产品,这就是煤的干馏。

其中,焦炭可以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钢、炼铁等);煤焦油可以用作化工原料;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及其他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煤的干馏是一种化学变化。

(4)利用石油里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石油加热蒸发而分开,可以提炼出很多石油产品,这就是石油的分馏。

石油蒸馏后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各种溶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

石油的分馏是一种物理变化。

2.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区别煤气作为生活燃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等,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

3.天然气天然气的形成与石油相同,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能源物质就是天然气。

(1)天然气是混合物,甲烷是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甲烷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时产生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烧杯内部出现水雾,并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所有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其浓度。

(3)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即甲烷水化物。

4.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煤和石油及其加工的产品燃烧时产生的各种废气(等)、废渣(未燃烧的炭粒、尘粒)及余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例1. 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柴草B.氢气C.乙醇D.石油【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要掌握化石燃料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化石燃料是指动植物遗体经过成千上万乃至上亿年才形成的燃料.柴草、氢气、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例2.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分开采,已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地,在自然资源中享有“工业粮食”之称的是()A.天然气B.石油C.煤D.可燃冰【答案】C【解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中,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故选:C.知识在线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化学反应根据能量变化的不同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

例如生活燃料的使用,或利用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机械能等。

2.提高燃料的利用率(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例1. 使用下列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风能B.太阳能C.氢能源D.煤【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各种燃料的性质,只有掌握了各种燃料的性质才能对各种燃料做出正确的判断.风能、太阳能、氢能都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对环境无污染.煤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能污染环境.煤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能污染环境.故选D.知识点三、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煤的燃烧煤燃烧会排放出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毁坏建筑物,破坏生态平衡。

如果煤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因此,应当尽量减少使用原煤作燃料。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目前汽车主要使用汽油、柴油。

会产生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以下措施:(1)改进空气发动机结构,使燃烧更充分(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或物质)(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4)使用清洁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5)在汽油中添加适量的酒精制成乙醇汽油等另外,在管理上加大监测尾气的力度,禁止尾气没有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例2.3.2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沼气C.酒精D.氢气【答案】D【解析】A、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以及可吸入颗粒,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C、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D、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故选D.知识点四、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乙醇燃烧原理:25222C H OH 3O 2CO 3H O +===+点燃常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

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2.氢气燃烧原理:2222H O 2H O +===点燃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

氢气在不久的将来是最主要的能源。

获得氢气的主要途径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水。

3.其他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危机,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例2.3.1 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 天然气B . 氢能C . 太阳能D . 风能【答案】A【解析】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A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正确.B 、氢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C 、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D 、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错误.一.考点:三点剖析1.化石燃料的燃烧;2.清洁能源。

二.重难点: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清洁能源。

三.易错点: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跟踪短训1、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1)煤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烧,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乙醇(C2H4OH)②甲醇(CH2OH)③尿素[CO(NH2)2].【答案】不可再生;2H2+O22H2O;③【解析】(1)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很多,比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故填:不可再生;(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填:2H2+O22H2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前元素有三种即碳、氢、氧,反应后不会出现氮元素,所以尿素[CO(NH2)2]不可能产生.故填:③2、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__________.煤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_________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热量;硫;(2)沸点;汽油;(3)CH 4+2O 2===点燃CO 2+2H 2O .【解析】 (1)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煤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产品,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3)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 4+2O 2===点燃CO 2+2H 2O .3、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主题是“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1)下列是与人类的生活与未来密切相关的物质:A .甲烷;B .酒精;C .石油;D .氢气.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①____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②____可以提供清洁、高效的氢能。

③____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④____经过加热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石蜡等。

(2)下列是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A .干冰;B .液液氮;C .碘化银(AgI ).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①属于单质的是____②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③属于盐的是____.【答案】 (1)B (2)D (3)A (4)C (5)B (6)A (7)C【解析】(1)①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故填:B .②氢气可以提供清洁、高效的氢能.故填:D .③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填:A .④石油经过加热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石蜡等物质.故填:C .(2)①属于单质的是液氮.故填:B .②属于氧化物的是干冰.故填:A .③属于盐的是碘化银.故填:C .4、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深究.【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 2和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___.【答案】(1)CH4(2)吸收水蒸气(3)红(4)CuO+CO VCu+CO2(5)吸收CO2(6)未处理尾气中的CO【解析】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水;【现象与结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3)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VCu+CO2;【交流讨论】(4)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CO2;(5)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是未处理尾气中的CO.故答案为:CH4;【提出猜想】H2O;【现象与结论】(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吸收水蒸气;(3)红;CuO+CO VCu+CO2;【交流讨论】(4)吸收CO2;(5)未处理尾气中的CO.5、建设新农村,要大力推广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甲烷D.氮气【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要掌握沼气的成分即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用作燃料.瓦斯、沼气、天然气等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C.6、石油资源紧张曾经是制约我国发展轿车事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逐步推广“车用乙醇汽油”.(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2)充分燃烧0.92kg乙醇,求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3)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____.【答案】(1)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以把一氧化碳除去.【解析】(1)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2)设0.92kg乙醇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2H5OH+3O2点燃2CO2+3H2O46 88 0.92kg x46 88=0.92kgxx=1.76kg.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kg.(3)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用氧化性的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或者氧化铜等加热将之除去(一氧化碳在可燃性在除杂中一般不用,因为需要消耗氧气,导致引入新的杂质).故答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以把一氧化碳除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