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情概况
衢州市情概况(至2011年底)
![衢州市情概况(至2011年底)](https://img.taocdn.com/s3/m/36bdbbc90508763231121214.png)
衢州市情概况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南接福建南平,西邻江西上饶、景德镇,北连安徽黄山,东与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
现辖龙游、开化、常山3个县,柯城、衢江2个区和江山市,地域面积8841平方公里,总人口251万。
衢州市情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古城新市。
衢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建城历史。
东汉初平三年(192)设新安县,南朝陈永定三年(559)设信安郡,唐武德四年(621)设衢州,此后衢州一直为州、府、路、道的治署所在地。
1949年建立衢州专员公署,1955年撤销公署,属县分别划归金华专区、建德专区。
1985年金华地区分设,衢州建地级市。
二是人文荟萃。
衢州是圣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也是伟人毛泽东的祖籍地。
公元1128年孔子第48代嫡孙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赐家衢州,世居于此,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
江山市清漾村是毛泽东祖籍地。
据《清漾毛氏族谱》(2002年3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记载,毛泽东系清漾毛氏第56代嫡孙,清漾村被专家学者公认为“江南毛氏发祥地”和毛泽东祖籍地。
衢州历史上儒风浩荡、人才辈出,两宋时期衢州进士就有633人,如北宋有与包公齐名的“铁面御史”赵抃;南宋有抗金名将徐徽言;明代有中国针灸的集大成者- 1 -杨继洲;民国有方志学家、书画家余绍宋,语言学家方光焘,国学大师毛子水等。
衢州还是围棋文化发源地,城郊的烂柯山有“围棋仙地”的美誉。
三是区位独特。
衢州素有“四省通衢”之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连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齐全。
民航直达北京、深圳、厦门等城市。
浙赣铁路横贯全境,杭(州)长(沙)高铁已开工建设。
杭金衢、杭新景高速公路和黄衢南、龙丽温高速公路形成“两横两纵”路网框架。
衢州到杭州2小时,到上海、宁波约3小时车程,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四是资源丰富。
衢州生态资源丰富,是全省唯一的全市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浙江的生态屏障。
常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常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9acad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8.png)
常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常山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下面我将就常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做一次汇报。
首先,常山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县政府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民转变传统农业观念,引导他们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加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
目前,全县有机农业面积已达到5000亩,有机农产品销售额年均增长20%,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其次,常山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全县已有3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长15%,带动了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
再次,常山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县政府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项目,打造一批特色农庄和乡村旅游景点,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目前,全县已有100家农家乐和50家采摘园,乡村旅游接待量年均增长30%,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最后,常山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县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推广站,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产品品质提升。
目前,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已达到2000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年均增长25%,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总的来看,常山县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要看到,农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希望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常山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筑巢引凤,常山县以产业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筑巢引凤,常山县以产业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https://img.taocdn.com/s3/m/7284a7c7482fb4daa48d4bc7.png)
筑巢引凤,常山县以产业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者:高丙舰冀建成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第3期2 月22 日,随着隆隆炮响,衢州市常山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工。
据了解,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常山县首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规划面积2.9万亩,总投资约24.3 亿元。
常山县在全省属山区小县,区域总面积164.85 万亩, 耕地仅有24.24 万亩,耕地资源有限,村庄规划相对滞后。
为更好地打造美丽乡村,近年来,常山县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以规划编制为引领,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做好项目前期谋划、规划编制、组织保障、土地流转等基础性工作,筑巢引凤,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
一、探索和实践一是高站位,摸家底,立足实际抓谋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常山县按照“全局观念、全域理念、全要素内涵”的要求,全方位统筹安排,出台了《常山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完成全域整治后备资源一张图、一个数据库、一本账的“三个一”编制工作。
同时,摸清家底是前提,更是基础,常山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谋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5 个,涉及12个乡镇(街道)56 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43 万亩;其中谋划了7 个资源相对集中的片区,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涉及土地面积24 万亩。
常山县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特别注重把当地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因素统筹考虑,如招贤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全县打造“宋诗之河”为契机,依托当地常山港、胡柚产业、郑氏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按照依山就势,结合水系特点进行合理空间布局,拟打造“一轴三区”的空间规划体系,即常山港、智慧农业区、滨水休闲区、非遗文化区,助推当地文化底蕴提升和产业融合。
辉埠镇矿地综合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面积27.53 平方公里,已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获得国家补助资金5 亿元,该项目拟以矿山综合整治为抓手,治山治水同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达到“显山、露水、透绿”的整治目标。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9f71d8f524ccbff0218400.png)
浙江省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18岁以下人口数量,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18岁-35岁人口数量,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35岁-60岁人口数量,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60岁以上人口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第一节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现状 (1)第二节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占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同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指标分析 (7)一、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7)二、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分析 (7)三、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占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分析 (7)四、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同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1)一、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占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同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指标分析 (15)一、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15)二、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15)三、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占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 (15)四、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同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9)一、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9)二、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9)三、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占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19)四、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同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指标分析 (23)一、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23)二、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分析 (23)三、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占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分析 (23)四、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同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27)一、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27)二、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27)三、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27)四、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同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指标分析 (31)一、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31)二、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31)三、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占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 (31)四、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32)五、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32)六、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33)七、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33)八、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同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4)图表目录表1:衢州常山县户籍人口年龄构成现状统计表 (1)表2: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占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数量同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表 (7)表12: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占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表 (7)表13: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表 (8)表14: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衢州常山县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同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占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数量同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表 (15)表28: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占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表 (15)表29: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同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衢州常山县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同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占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数量同全省35岁-60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表 (23)表44: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占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表 (23)表45: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衢州常山县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同全省35岁-60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27)表53: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数量同全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表58: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表 (31)表60: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占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表 (31)表61: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表 (32)表62: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表 (33)表64: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衢州常山县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同全省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4)。
胡柚之乡
![胡柚之乡](https://img.taocdn.com/s3/m/9e5ff51ebb68a98271fefabd.png)
胡柚之乡——常山——来自家乡的报告前言常山是我的家乡,更是一处资源丰富,山河秀美的风水宝地。
我们一同去领略她的风采吧!一、常山的历史查阅资料,原来常山县,作为浙江省衢州市辖县,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县总面积1099.1平方公里,人口32.12万,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二、自然环境1.位置其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西部、钱塘江上游,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
2.地形常山县地形以丘陵为主,耕地18万亩,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
地势以东北、西北、西南边境为高,向中部呈阶梯状平缓展开。
3.气候常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改变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河流常山县境内河流分属钱塘江流域和长江流域。
境内以钱塘江上游常山港为主,另有球川溪,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
5.动植物的丰富情况和种类、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情况等截至2010年,已探明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石煤、萤石等25个品种,其中石灰石、石煤储量分别达到49亿吨、10亿吨,莹石矿储量达1700万吨,均居浙江省首位,主要产地在八面山。
植物资源丰富,盛产胡柚 。
动物资源不突出。
三﹑人文环境1.政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县区。
2.经济常山县的浙江常山工业园区属省级工业园区。
总规划面积为7平方千米,长远规划面积19平方千米,园区主要布局机械、纺织、食品、电子及印刷等产业。
3.文化境内有三衢国家森林公园,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绿色屏障。
常山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旅游资源丰富。
历史名人仅有南宋名相赵鼎。
4.风俗习惯元宵节舞龙灯,端午吃粽子,春节时拜年等传统习俗。
我爷爷说,过年时要放爆竹,是为了赶走年这个怪物,做好年夜饭后,还得摆在桌子上我坐在三衢山山巅东明湖公园放几个爆竹,请先人们用餐;正月初一开门要放鞭炮时,开门前得点上香烛,烧一些银锭之类的算是敬神;初三在杜前也要拜请杜神爷下凡;到地里第一次干活动,也要烧上向枝香,放几个爆竹;虽没有热闹的场面,但也算得上是一种风俗。
何处心安慢城常山
![何处心安慢城常山](https://img.taocdn.com/s3/m/dce9890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3.png)
一、常山县常山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是浙江省的西大门。
全县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下辖3街道6镇5乡180个行政村,人口34.2万。
主要有六个方面特点:一座慢城。
县域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73.2%,常年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出境水水质达到Ⅱ类水标准,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江省重要生态屏障,有“千里钱塘江,最美在常山”美誉。
建设中的紫港国际慢城,何处心安 慢城常山位于县城郊区,坐拥31平方公里好山好水,城东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慢城核心区、赏石小镇“四体合一慢生活、慢休闲、慢运动内涵丰富,“深呼吸、放下心享轻松”主题鲜明,“何处心安、慢城常山”特质彰显,成为“全景常山、全域旅游、全时旺季”龙头核心。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建设荣获“金鼎”。
十方通衢。
区位独特,地处闽浙赣皖四省边际、北上南下大通道,史称“两浙首站”。
境内交通体系完善,汇聚十大通道,杭金衢、黄衢南、杭新景三条高速贯穿全境,205、320、351三条国道和221省道纵横交错,沿江美丽公路快速便捷,九景衢铁路通车在即,常山港航道综合开发大幕即将拉开,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串联集聚、前景广阔,县城距衢州机场、杭长高铁衢州站均半小时车程。
百亿产业,产业转型走出新路,轴承、纺织、建材“老三篇”在腾笼换鸟中凤凰涅槃,农机、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三篇”在招大引强中快速崛起,轴承、农机、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百亿”产业和“四大基地”建设龙头已经形成,迈出坚实步伐。
云耕小镇、钙谷小镇培育成型。
三大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完善、要素保障有力、产业集聚集群,政策最优惠、办事最便捷、服务最优良、社会最诚信、治安最稳定、环境最宽松的“六最”环境全面营造,是投资兴业的活力高地。
千载古县。
春秋时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太末县。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迄今1800年。
境内古道古渡、古街古村不胜枚举,三十六天井记录百年故事,唐宋名刹香火犹盛,古塔古祠挺拔依然;尚书汪韶、贤相赵鼎施政有方,贤良王氏、清简樊莹名垂青史,铁面御史赵抃留迹赵公岩,理学大师朱熹赐名古镇球川,南宋诗人曾几《三衢道中》脍炙人口;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特色美食等传承有序,享誉四方。
关于我县周末接送学生交通安全运输状况的报告
![关于我县周末接送学生交通安全运输状况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25cf79168884868762d638.png)
关于我县周末接送学生交通安全运输状况的报告常山县委县政府: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繁荣,外来人员及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的向城区集结发展,经商创业,人流物流的快捷畅通,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力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人流物流的相对集中,特别是学生流的集中,给道路交通运输及周末学生接送带来了困难,安全隐患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就有关情况及建议措施报告如下:一、道路运输状况及周末学生接送返家分布情况我县共有常山-招贤、常山-芳村-新桥、常山-白石-球川、常山-同弓-红旗岗、常山-文图、常山-五里-泉目山、常山-东案-金源等七条农村客运主线路。
共有客运车辆92辆,座位1656座,按照“平安畅通县”创建标准,辖区农业人口客运车辆配备率为万人一台,而我县农村客运车辆配备率已是该标准的二倍。
几年来我县农村客运的经营效益不尽人意,特别是常山至文图客运线路一年经营下来保证不亏本已算是万幸,也就无法论其有多少利润。
为此,今年6月1日物价部门给农村客运上提了票价,并且在前期的调研中认定我县农村客运在日常运行中的实载率只有54%,所以92辆客运中巴车已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教育布局调整后,原行政村的中小学校通过整合集结到乡镇所在地的中心校,学生学习住宿都在学校,周末返家均用交通工具接送。
目前全县有16所中小学实行周末客运中巴车接送制,这些学校分布在芳村、招贤、东案、大桥、球川、同弓、天马、何家等乡镇,返家学生2461人,按照核载座位18人,这些学生需要45辆客运中巴车运送三趟才能完成,接送车辆在校内发车,学生按核定座位排队上车,没有超载现象,运行比较规范,基本上无什么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在县城常一中、三衢中学、紫港中学、天马中学、定阳中学、城关中学、浙西计算机学校、职业中专等学校就读,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1000余学生在周末都要乘坐交通工具返家。
常山县基层防汛工作情况介绍201907
![常山县基层防汛工作情况介绍201907](https://img.taocdn.com/s3/m/633169b2b8f67c1cfbd6b830.png)
常山县基层防汛情况介绍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
于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建县,始称定阳,已有1800年的建县史,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县域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以丘陵为主,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共辖3个街道、6个镇、5个乡、189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4万。
常山县河流属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源短流急,河床比降大。
境内主要水系有常山港、芳村溪、虹桥溪、南门溪、龙绕溪等26条河流,有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84座、1至10万方山塘227座。
年平均降水量1778.8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4℃。
每年5月至7月上旬,是暴雨集中时期,洪、涝灾害频发,防汛防台抗旱任务历来十分繁重。
建国以来,常山县发生较大流域性洪水有19次。
典型的有1998年“7.23”流域性洪水,常山港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县城受淹;2011年“6.15”常山港发生超过十年一遇的流域性洪水,“6·19”南门溪发生二十年一遇小流域洪水,县城桃园小区内涝水深近2米。
2017年6月24日,常山港发生十年一遇流域性洪水。
常山港沿岸的青石集镇、招贤集镇均进水受淹,金川街道上埠、上蒋、徐村,招贤镇樊村、汪家淤、大溪沿、鲁士等沿岸低洼易淹村庄进水受淹。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常山县认真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要求,科学预报、系统预防、避险管控、精准减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防御,以群防群测做好基层防汛工作。
为“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防汛防台安全保障。
一、健全规范组织责任体系,做到网格责任人“全覆盖”常山县按照《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衢州市防汛防台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在提高组织与履职能力上下功夫。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体系网格化建设。
在2019年汛前,全面落实了273名乡镇级、1231名村级基层防汛责任人,全部录入至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信息管理系统。
何处心安 慢城常山
![何处心安 慢城常山](https://img.taocdn.com/s3/m/7be0ead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1.png)
6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7一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荡气回肠,豪气冲天,让多少人记住了“常山”这个地名。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常山”之名,悄然地从中原迁移到了江南,这是世间机缘巧合,还是子龙后裔南迁,一时众说纷纭。
据民间百姓传言,西晋“五胡乱华”时期,河北赵地常山郡的子龙后裔为避难,到了会稽郡时称“定阳县”的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并逐步兴旺起来。
由于思念故土,他们开始把居住的区域称作“常山乡”,并日久成俗。
史料记载,唐代之前常山县前身“定阳县”和“信安县”内均设有“常山乡”,再慢慢地从“常山乡”变成了“常山县”。
不管究竟如何,历史一脉相承,今年恰逢建县1800周年的浙江常山,也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文璀璨的地方。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孙权为了巩固政权,控制山越局势,抢占战略要地,从新安县分出濲水之北、千里岗山之南这一部分,单独设立定阳县,由此开启了常山的建治之路。
唐咸亨五年(674年),已并入信安的定阳县再度单设,改名常山县,“定阳”一名从此被“常山”所替代,一直延续至今。
关于常山的历史文字记载,目前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
据《山海经》之《南山经》记载:“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这瞿父之山便是常山县境内的“三衢山”。
另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衢州因“州有三衢山,何处心安 慢城常山文 叶美峰(浙江省常山县委书记)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8故取其名”。
可以说,自古以来,常山这片土地,便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二 常山地处浙、赣、闽、皖四省边际,“一江一驿”的交通优势得天独厚,素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
一江即常山江,位于钱塘江源头,是水陆转运、舟车汇集之地,也是连接南方诸省的重要枢纽,繁华一时,古诗云“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一驿即草萍驿,是浙西地区最大最知名的官方驿站,每日来往进出者络绎不绝,同时也是战略要地,一旦战事暴发,即为必争之地。
介绍常山的作文
![介绍常山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c662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1.png)
介绍常山的作文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常山。
它虽没有杭州西
湖那样出名,也没有无锡鼋头渚那样吸引人,但它却有自己独特
的地方。
常山位于浙江省中部,温州市东部,龙港县城西北。
总面积1360平方公里。
总人口75万人(2002年)。
常山地处浙闽赣三
省交界,属金衢盆地南缘,东南为泰顺、丽水两县市,西南为龙港、龙泉两县市,西与福建接壤。
境内交通发达,是浙南闽北通
往浙南闽北的主要通道之一。
常山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村落。
唐代后期,常
山属永嘉县。
公元938年建为龙溪县。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升为县。
元朝初年属泰顺县、泰和县、永嘉县三区管辖;明洪武
元年(1368年)属金衢都指挥使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
金衢府泰顺县;清乾隆七年(1742年)属金衢府泰顺府泰顺县;民国二年(1913年)属浙江省第四区。
常山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森林公园——百丈漈瀑布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岩溪
大峡谷景区等。
—— 1 —1 —。
衢州常山
![衢州常山](https://img.taocdn.com/s3/m/687668a8998fcc22bcd10d93.png)
区位概况常山县位于金衢盆地西部、钱塘江上游,北纬28°51′,东经118°30′。
总面积1099.07平方千米。
常山县人民政府驻天马镇,邮编:324200。
代码:330822。
区号:0570。
常山县地属浙江省衢州市,毗邻江西省,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
周围与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开化县;杭州市的淳安县;江西省上饶市的玉山县相接壤,总人口32.48万,辖7镇14乡,341个行政村。
城区天马镇,建区面积8.9平方公里,人口9.11万。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自然环境常山县位于北纬28°51′,东经118°3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3℃,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
林业用地121.5万亩,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森林覆盖率72.8%,“中国食用菌之乡”、“绿色油库”、“中国油茶之乡”、“中国胡柚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驰名中外。
常山区位交通环境常山县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
320国道、205国道及杭金衢高速公路、黄衢南高速在境内交汇。
衢常铁路贯穿全境,县城距浙赣铁路和衢州机场均在40公里以内,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杭新景高速公路也将穿境而过,而常山航道规划也已经完成,将进入施工阶段。
根据衢州民航规划,将来衢州机场也可能搬迁到常山境内。
届时,常山将真正形成水、路、空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交通环境。
常山全县城镇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形成了“外畅通、内贯通、村连通”的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
经济概况常山县以“工业立县,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为指导,以强化绿色GDP为方针,加强工业环境要求。
轴建材、轴承、钙类、化工、食品及纺织为常山支柱产业,并副以现代化农业为辅助。
浙江常山工业园区属省级工业园区。
总规划面积为7平方公里,长远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园区主要布局机械、纺织、食品、电子及印刷等产业。
常山市场简介
![常山市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a00af1d14791711cc791718.png)
常山城市概况 常山城市规划 常山房地产市场简况
房地产投资:常山房地产投资额总量较少,房地产整体开
发量有限
2009-2011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对比 (单位:亿)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09-2011各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对 比(单位:亿)
滨江 片区 一期
城市规划总结:
城市定位:以城市特有的旅游及产业资源为优势,将重点打造闽
赣皖四省边界地区的旅游集散地及重要的产业聚集城市。
城市规划发展:规划期内以北向发展为主,以东延、南伸为
辅,其中城市北部及西南部的两大工业园区已基本成型。
热点规划区域:铁路建设将拉动城区发展,同时城东新区 的规划确立,将不衢州市区联系更紧密,是未来城区热点 开发区域。
2009-2011各区域人均GDP对比(单位: 元)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衢州 627 755 890
江山 111 171 201
常山 62 76 89
开化 59 70 82
龙游 98 118 141
交通状况:县境内有1条高速、2条国道,道路交通便捷,是
连接四省市的重要区域。
主要对外道路
G60沪杭高速 G205省道 G320省道 上海—昆明 (衢州至上饶段) 安徽-浙江-福建广东 上海-浙江-江西云南
城市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多种矿产资源位居全省首位
常山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许多人 文和其它自然景观。 其中常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常山县境内, 总占地面积46 平方公里,于2001年被国 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地质公 园,是浙江省仅有的2个国家地质公园之 一。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38个品种,其中石 灰石、石煤、莹石矿储量和品位均居浙 江省首位。
常山在共享发展路上奔竞不息
![常山在共享发展路上奔竞不息](https://img.taocdn.com/s3/m/a4dbf56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c.png)
71现象报告10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1^2019年G D P150.4亿元0特色常山:在共享发展路上奔竞不息〇文I傅静之近年来,常山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推动产业转型,着力打造最 优营商环境,办好民生实事工程,千年 古县焕发了勃勃生机,美丽常山进入高 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号工程”教书育人实现脱胎换骨教育曾是常山的“心头之痛”。
2017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坚持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 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这“三个优 先”,将振兴教育摆到了县委、县政府的 “一号工程”。
当许多城市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 业摆到“一号工程”的位置上,常山却 相对“另类”地选择了需要“砸钱”的教 育事业。
因为他们深知“愈是在经济欠 发达地区,强化基础教育的地位愈是刻不容缓”;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让优秀人才“留人留心”。
3年来,常山始终将教育视作最重要的民生需求,将它放在加快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的重要位置,最终成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常山阿姨”品牌引领家政行业转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常山不少农村女性选择到大城市从事家政服务,常山保姆渐渐有了名气。
2017年,常山立足“好人之城”深厚的道德底蕴,以农村妇女精准化就业服务为切入点,创新实施"常山阿姨”品牌建设工程,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在常山,“常山阿姨”品牌建设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相继出台各项系列政策,鼓励多方力量参与到“常山阿姨”的品牌建设和推广中。
历经3年实践,常山以“放心保姆哪里找?常山阿姨就是好”的品牌理念为引领,为家政行业树立了全新标杆。
厕所革命小处入手成就民生大事2017年以来,常山围绕建设“特、富、美、安”慢城大花园的目标,把城乡公厕改造提升作为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的关键来抓。
首创公厕“所长制”,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乡镇部门紧密配合的所长任职体系;同时明确城乡公厕的设置标准。
常山县新昌乡 创新探索油茶发展之路
![常山县新昌乡 创新探索油茶发展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826668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1.png)
常山县新昌乡创新探索油茶发展之路作者:徐阳鑫樊利华来源:《浙江林业》2024年第07期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上游,生态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71.57%。
常山是中国胡柚之乡、油茶之乡、食用菌之乡,好山好水孕育“常山三宝”。
作为全国油茶重点县,常山油茶种植发展已有2000多年历史,常山县新昌乡作为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的乡镇之一,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全乡共有油茶林5.38万亩,占全县油茶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但新昌乡油茶产业还存在发展布局不平衡、总体效益不高等短板。
以共建共享实现多方创收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新昌乡油茶资源优势,常山县高层次谋划,高质量建设项目,高效率推进落实,实现新昌乡油茶多要素协动、多领域协同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省级林业共同富裕综合试点。
常山县新昌乡油茶共同富裕综合体项目聚焦“富民、强村”目标,通过统一谋划、设计、实施,强化“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聚集油茶产业提质增效、油茶文化提韵增彩,创造林地生金空间,全域激活村集体与农户的内生动力,以共建共享促进共同富裕,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形成村集体可持续的增收,持续放大强村富民的带动效应。
“常山县新昌乡油茶共同富裕综合体”项目计划总投资2090万元。
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000万元,市县财政补助190万元,其他渠道资金900万元。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建设一个油茶加工厂,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油茶加工中心,配备烘干机、中型冷榨机、过滤机等各1套,打造标准化油茶生产线1条,满足全乡山茶油的深加工需求,研发油茶加工新品种,统一使用“一份常礼·常山山茶油”品牌包装、销售,提高品牌价值,增加油茶产业附加值;二是建设十公里林区共富路,结合新昌乡各村油茶林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建设十公里以上的林区道路;三是打造百亩林下经济共富果园,打造10个百亩林下经济“共富果园”,推广构建“经营主体+两山银行+村集体+农户”紧密联结机制,挖掘油茶林下经济潜能,形成“1+1+1+N”油茶强村富民典型模式,农户参与经营和分成,形成新型利益互惠共同体,促农增收;四是提升千亩油茶基地,通过林分清理、垦复、砍伐老残树,修剪病枝等措施,完成3000亩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采购开挖机、打孔机、割灌机、施肥机等设备,建设300亩集标准化、数字化、机械化、良种化为一体的精品油茶标杆基地;五是建设万亩油茶观光带,建成油茶物种园,在传统榨油技艺文化展示馆内购置10套小型木榨体验设备及其配套设备作为游客动手体验设备,增强油茶文化体验感,景区内道路结合油茶文化制作标识牌等,建设1套景区数字化导览系统,配备人机互动设备,结合油茶文化,每月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常山县基本情况简报v1.1
![常山县基本情况简报v1.1](https://img.taocdn.com/s3/m/29260e65a98271fe910ef93f.png)
1405,No.198 Wuxing Road Ruijing International Mansion Hangzhou Zhejiang常山县基本情况简报一、全县概况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地处浙赣闽皖四省交界处,是浙江中西部地区连接赣、闽、皖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常山县交通明显改善。
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杭金衢高速、衢景九铁路、新320国道为三横,黄衢南高速公路、205国道、48省道和常芳公路为三纵;衢常铁路贯穿全境,县城距浙赣铁路和衢州机场(军民两用,高峰小时客流量200人)均在40公里以内;水路交通方面,常山江航运规划已完成,现进入施工阶段。
届时,常山将形成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环境。
图1 常山县区位图1405,No.198 Wuxing Road Ruijing International Mansion Hangzhou Zhejiang二、经济概况GDP:2013年,常山实现生产总值107亿元,较2012年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8.9%。
人均可支配收入:截至2013年,常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万元(浙江省平均水平3.79万元),同比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万元(浙江平均水平1.60万元),增长11.4%。
1405,No.198 Wuxing Road Ruijing International Mansion Hangzhou Zhejiang 三、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产业结构方面,常山县工业产值占比较大,为典型的工业大县,支柱产业包括建材(水泥制造)、轻工机械(轴承、纺织)、金属加工、钙类、有机化工、食品加工等。
现代农产品业和现代休闲服务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总体来说,常山县产业发展趋势如下:传统工业发展停滞。
2013年以来,常山县工业各行业产值均呈现不同幅度下降,其中水泥制造业和有机化工业下降幅度较大。
常山县“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总结
![常山县“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7ab2b38762caaedc33d42d.png)
常山县“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总结1基本情况常山县地处浙西边陲, 土地总面积1099.1平方公里。
地势东北与西南边境高,中部沿常山港两岸为低丘和冲击平原,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
全县共设7个建制镇、7个乡、342个行政村。
天马镇是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32.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39万人,非农业人口4.21万人,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0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517元;财政收入2.9亿,农民人均收入4119元,已经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机械、纺织、食品五大支柱工业产业。
我县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钱塘江流域常山港和长江流域球川溪。
全县平均水资源总量12.92亿立方米,水电理论蕴藏量6.28万千瓦,可利用开发5.03万千瓦。
目前,投入运行水电站18座,装机46台,容量34435KW,多年平均发电量8627万千瓦时,占全县水力资源可开发量的68.5%。
2电气化建设情况2.1电源建设在水电能源的开发利用中,追求工程长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按照全面规划、择优开发、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逐步改善水电电能结构,提高调峰电源比重。
2001年以来,全县新建水电电源3处,改造2处,新增加装机容量21695千瓦,年发电量增加5595万千瓦时,累计完成电源建设3.1947亿元。
主要新建项目为:芙蓉水库工程(装机容量16000 kw)、天马水电站(装机容量3780kw)、金源水电站(装机容量640 kw)。
扩容改造电源两处为长厅电站(增加装机容量1000 kw)、狮子口水库电站(增加装机容量275 kw)。
2.2电网建设为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促进农村电气化发展,我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网和城网改造工作。
通过“两网”改造,加强了110kv变电所的网架建设,完善35kv变电所布点,缩小10kv供电半径,改善网架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电网投资2.6亿元左右,顺利完成一、二期农网改造任务,一、二期城网改造工作基本结束。
常山旅游调研报告
![常山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8892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e.png)
常山旅游调研报告常山县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东南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目的地。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评估常山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潜力,为进一步推动常山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景点资源概况常山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如天荒坪景区、大龙湖景区等。
这些景点以独特的自然风景、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另外,常山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如鱼山古建筑群、常山古城等历史遗迹也成为游客的热门去处。
二、旅游基础设施调研中发现,常山县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交通出行方面,虽然县城内的交通网络发达,但景区的交通便利性有待提高。
另外,酒店和餐饮等接待设施也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旅游服务质量在调研中,我们对常山县的旅游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估。
多数游客对景区的环境卫生、导游服务等方面持有积极评价。
不过,也有部分游客提到对一些景点的维护不够好,以及部分导游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四、旅游市场开发常山县旅游的市场开发还需加强。
目前,常山的宣传力度较小,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
需要加大对常山的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旅游产品开发常山县的旅游产品开发较为有限,多以自然风景为主。
我们建议进一步挖掘常山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可以开发一些以古镇、古建筑、传统工艺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六、合作与发展传统农业和农村旅游相结合,可以为常山的农民增加收入。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打造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产品,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七、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常山县的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建议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市场宣传力度。
同时,政府、企业和居民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常山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常山旅游市场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常山旅游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山县情概况
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源头,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辖7镇7乡1个办事处,342个行政村,人口33万。
城区天马镇,建区面积8.43平方公里,人口7.48万。
据了解,商品房4000-5000左右/平方米;二手房3500-4300左右/平方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8568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631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79654万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334400万元,增长12.9%。
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14.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7.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3.3%,金融业增长25.9%,房地产下降1.9%。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8.2:54.7:37.1调整为8.0:54.2:37.8。
全
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26610元,折4120美元,比上年增长9.6%。
赣浙首站、交通枢纽。
地处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为浙江对内开放的主要门户,是江西通往浙江的首站和中西部通往长三角地区的首站,也是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汇点。
县域综合交通优势明显,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国家公路规划网中浙江境内的重要交通枢纽;九景衢铁路贯经常山、通江达海,是浙江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常山江航运开发西起鄱阳湖东连杭州湾,建设规划已通过评审;县城距衢州机场仅半小时车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贯穿全境。
创业之城、投资热土。
深入实施“工业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实干兴县、项目强县”总要求,牢固确立“只有企业发展才有常山发展”的理念,精简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效能,全面实行企业“绿卡”保护制度,免除新办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营造“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回报最佳”的创业环境。
省级工业开发区初具规模,吸引了一大批外来企业纷纷落户,产业集聚区被列入省规划体系,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常山作为长三角地区交通枢纽、资源富地、投资洼地的战略地位不断突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11年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90.4亿元,同比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7亿元,增长17.9%;地方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18.2%。
占地4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