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2015年1月2日

目录

第一章采矿地质条件

第二章采矿方法选择

2.1 采矿方法选择

.2.1.1 开采条件评价

.2.1.2 采矿方法方案初选技术比较

2.2结构和参数

第三章矿块的采准与切割工作

3.1采准巷道的布置

3.2采准巷道的断面形状和规格

3.3采准与切割工作

3.3.1采准与切割工艺

3.3.2采准与切割工程量

3.3.3采准与切割循环图表

3.3.4采准切割成本

第四章回采计算

4.1凿岩爆破

4.1.1凿岩设备和工具的选择

4.1.2炮眼布置和崩矿参数的选择设计

4.1.3采场的凿岩时间和所需要的凿岩机台数

4.2通风16

4.2.1通风系统、线路、方式和制度

4.2.2防尘措施

4.2.3采区风量计算和通风时间

4.3出矿与运搬

4.3.1出矿设备和运搬设备的选择

4.3.2出矿管理和制度

4.3.3二次爆破方法

4.3.4铲运机台效和采场出矿时间的确定

4.4地压管理

4.4.1采场顶板管理

第五章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章采矿地质条件

某矿床属于层控沉积—热液迭加改造型含铜、含硫的磁铁矿床。矿床内共有大小矿体13个,其中Ⅰ号矿体为主矿体,其储量占矿床总储量的99.7%,为本次设计对象。

本次设计开采范围为:-307.5m~-490m之间的矿体,地表标高为+78~168m 本次设计范围内地质资源储量为4985.78万t,设计开采范围内可利用储量为4744.04万t,Tfe(全铁)品位37.61%、mFe(磁铁矿含铁)品位31.22%、S 品位1.91%、Cu品位0.1%。

(1)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稳定性

矿体顶板主要为罗岭组上段第三层上部的铁、钙、泥质粉砂岩,其次为龙门院组底部火山岩—粗安岩,泥质粉砂岩蚀变特征表现为绿泥石化、蛇纹石化、角岩化,矿化特征表现为近矿岩石具弱磁铁矿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等,磁铁矿、黄铁矿呈浸染状、团块状、斑点状分布,经分析靠近矿体的粉砂岩TFe品位一般为8-18%,mFe品位一般为2-11%。

底板均为泥质粉砂岩,蚀变主要为角岩化,次为绿泥石化、钾化、碳酸岩化,矿化特征表现为黄铁矿化及不均匀的弱磁铁矿化,TFe品位一般为5-12%,mFe 品位一般为2-7%。

矿体与围岩界线一般清楚。

(2)矿岩物理力岩性质

根据矿床岩矿物理力学测试资料,分别换算矿体及顶底板围岩普氏硬度f 系数值:顶板均值为11,矿体均值为7,底板为13,少量角岩化地段力学强度偏高,f系数可达20左右,局部松软蚀变(强绿泥石化、水云母、高岭土化)岩石力学强度偏底,f系数为5左右。矿石体重平均3.98t/m3,其中东区为4.08 t/m3,西区为3.89 t/m3。围岩体重为2.7 t/m3。根据类比暂定岩矿松散系数为1.6,自然安息角45°,采出矿石湿度2%。

(3)矿体产状及赋存条件

Ⅰ号矿体为本矿床主矿体,水平投影形态为不规则矩形,长轴方向总体呈290°展布。长2188m, 宽最小190m(0线),最大为783m(22线),宽度平均512m。埋藏在-268.07m—-507.41m标高内。

总体走向略呈弧形变化;倾角变化比较稳定,一般15—20°。

垂直厚度一般为20—40m,最厚63.58m,最薄2.61m,平均为27.07m。

地表准许陷落。

第二章采矿方法选择

2.1采矿方法选择

2.1.1 采矿方法方案初选技术比较

根据矿山的生产能力,矿体赋存条件,矿石品位及矿岩的物理特性等条件, 可以初选出符合要求的采矿方法,现对以下两种方案房柱采矿法,无底柱分段崩进行技术比较.

第一方案房柱采矿法

该方法是该方法沿矿体走向划分规则的采区,采区由矿房与间柱组成,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回采过程中主要留规则矿柱支撑顶板岩石,局部裂隙发育的顶板要加锚杆加固。矿房长度为50m,矿房长度16 m。矿柱尺寸:直径4m,间距6m. 出矿用电耙。

第二方案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该方法将矿块划分为分段,在分段进路中进行落矿、出矿等回采作业,不需要开掘专用的出矿构。分段高度为10m,回采巷道间距为8m,阶段高度为60m.

表1 采矿方法方案技术比较

号项目名称

第一方案

房柱采矿法

第二方案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备注

1 矿块生产能力(t/d)90~120 150~250

2 矿石损失率(%) 20 5

3 矿石贫化率(%) 15 7

4 安全条件

暴露面积较大,回采矿

柱困难地压控制较好,回采矿柱较易,

安全性好

5 采切比(%)14 10~15

6

采矿设备与技术难

易程度简单

充填工艺较复杂、铲运机维护

难、

7 采准工作量小较大

8 采矿成本低略高10 资料来源车江铜矿福山铜矿

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案采切比较小、采矿直接成本低,相对于第二种方案而言,生产能力较低,矿石损失贫化都比较大,安全性比较差,尤其是通过解理裂隙比较发育区时,支护工作较繁琐;第二种方案运用铲运机出矿,是在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矿石贫化损失明显降低,地压控制较好,工作安全条件好,缺点是充填工艺较复杂,成本增加,铲运机维护要求高。综合考虑该矿山的生产能力与矿石价值品位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比较合适。该方案的标准三视图见附件。

2.2结构和参数

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上下盘围岩的稳固性、矿山生产能力、可能才用的开拓运输方案、阶段运输能力及通风要求,以下是矿块的结构与参数设计。

1)矿块布置:由于矿体沿走向较长,可以划分多个盘区,多个阶段同时进行采切。在一个阶段内,盘区长度划分为60~90m,盘区之间留4m厚的间柱,约3~5个矿块为一个盘区;矿块由条形矿房矿柱构成,矿块下盘留临时底柱。矿房与矿柱都形成长条形的支撑体,在矿柱的保护下回采矿房,然后充填矿房,在充填体的支撑下回采矿柱与底柱。

(2)阶段高度:由于矿体为缓倾斜矿体,矿体的延伸比较平缓,高度变化小,根据铲运机的最有效运距为80m以内的特点,以及多个矿块共用一个溜井的设计,为充分发挥铲运机的效率,矿块斜长取有效距离50m,则阶段高度约为15m。

(3)矿房长度与宽度:由于矿岩的稳固性为稳固,允许暴露的面积为500~1000㎡,由矿房长度定为50m,且为了减少回采时的支护,则矿房宽度取12m。在解理裂隙发育区,根据支护的要求适当调整矿房尺寸。

(4)矿柱的长度与宽度:同矿房尺寸相似,并且矿柱回采后将空区封闭,可减少暴露面积,尽量避免顶板大面积冒落;将矿柱宽度为10米,长度与矿房等长。

(5)底柱与顶柱尺寸:设计时将底柱全部回收,预留3m左右来支撑矿房与矿柱的回采。上下阶段同时进行,不留顶柱,切割上山直接与上阶段的拉底平巷相通。

(6)工作面形式与长度:矿房的工作面的掘进顺序是由切割上山顺倾斜方向掘进,以切割上山为中心,呈V型顺倾斜方向,凿岩时打垂直于工作面的浅孔,集中向切割上山崩矿,便于铲运机出矿。V型的角度取60°,工作面的长度为24m。

(7)底部结构形式:底部出矿结构为自行设备出矿底部结构,崩下的矿石落到出矿平巷的端部,铲运机出矿,切割上山作为出矿巷道,铲运机沿切割上山出矿,矿块底部沿拉底平巷布置溜井,一般隔30~40m的距离布置一个,溜井规格为2.5×2.5㎡。溜井放矿到运输平巷内电机车内。

(8)斜坡道:斜坡道是铲运机从各阶段中进入盘区的通道,一般距离取300m 设立一条斜坡道。

第三章矿块的采准与切割工作

3.1采准巷道的布置

采准工程有沿脉运输巷道、斜坡道、溜井、人行通风联络道,切割工程有拉底平巷、切割上山。

(1)沿脉运输巷道:由于矿山生产能力为小型矿山,但矿体沿走向较长,阶段矿石储量较大,因此沿脉运输巷道设在下盘脉外,距离矿体与底板接触线处7~10m,电机车沿沿脉运输巷道到主溜井缷矿,矿石经破碎后由竖井提升或由斜坡道矿车运输至地表。

(2)斜坡道:每隔300m左右掘进一条斜坡道以保证铲运机、人员、材料等进出盘区采场,斜坡道与阶段运输平巷相连接,坡度约为5°~8°,折返式进入到拉底平巷。

(3)联络道:联络道沿矿体走向布置在矿块底板脉内紧贴底板,用于超前探矿、联络采场、通风、人行、安全出口及充填管路铺设,另外联络道作为回采底柱时的凿岩巷道和爆破的自由面。

(4)溜井:溜井布置在矿块底部脉内,与下盘的沿脉运输平巷相通,每隔35~40m布置一个。

(4)拉底平巷:拉底平巷位于矿块下部与底部接触处,用于铲运机出矿的运输巷道和铲运机的联络通道。

(6)切割上山:由拉底平巷沿着矿房中央掘进切割上山,用于矿房回采。每隔约12m掘进切割上山。

3.2采准巷道的断面形状和规格

(1)沿脉运输平巷

根据矿体埋藏较浅,地压较小,围岩稳固,阶段服务时间较长的特点,断面形式采用三心拱断面。断面尺寸由电机车的类型、人行道宽度及管路电缆等确定。由于矿山年产量为20万t,上下阶段同时回采,阶段运输量一般为8~15万t/a,阶段巷道日通过能力为600t,矿车容积为0.6~1.2m3可以满足运输要求,翻斗式矿车具有结构简单、缷载方式灵活、缷车设备简单及适合于小型矿山的特点,综合各种因素,选用的电机车型号为YFC0.7-6型翻斗式矿车。矿车由架线式电机车带动,根据运输量与矿车容积、轨距、轨型相对应的关系,选用ZK1.5-6/250型号架线式电机车。矿车与电机车的参数如表所示。

表 1 YFC0.7-6型翻斗式矿车规格与主要参数

项目车箱容积

(m3)

最大载重量

(㎏)

轨距

(mm)

外形尺寸(mm)车轮直径

(mm)

车箱长度

(mm)

质量

(kg)

长宽高

0.7 1750 600 1650 980 1160 300 1160 710

表 2 ZK1.5-6/250型号架线式电机车规格与主要参数

粘着质量(t)轨距

(mm)

供电电压

(v)

小时制牵引

力(N)

最大速度

(km/h)

外形尺寸(mm)

总长宽度轨面到

顶棚高

受电器工

作高度

1.5 600 250 3240 13.2 2370 914 1550 1800~2200 1)巷道的净宽度(B0)的确定由运输设备的宽度、轨道数目、安全间隙及人行

道宽度。

单轨巷道B0=b1+b+b2=300+980+800=2080mm

式中b1-运输电机车与支护之间的安全间隙,

b2-人行道宽度,

b-运输设备的最大宽度,数据通过采矿设计查表得到。

2)巷道净高度(H0)的确定

H0=f0+h3-h5

式中f0-拱高;h3-拱形巷道墙高,h5-巷道铺轨道渣高度。

三心拱的拱高(f0)确定:根据矿体围岩稳固的特点,可取三心拱的拱高(f0)为f0=B0/3 =690mm

大圆弧半径R=0.692 ×B0=0.692×2080=1440mm

小圆弧半径r=0.261×B0=0.261×2080=543mm

巷道墙高(h3)的计算:

①按电机车架线要求计算:

设电机架线导电弓子之半K=400mm,轨面到顶棚的高度取H1=1900mm。

非人行道一侧,轨道中心线至墙的距离a=b/2+b 1=980/2+300=790mm ,cos α=cos56°18’36’’=0.554

由于a r k a r cos 560.0250543400790543250>=-+-=-+-,

故架线弓子是在小圆弧 断面内,应按下式计算h 3:

mm

K a r r h H h 1950)400790543()250543(3201900)()250(2222613=+----+=+----+=②按管道架设要求计算:

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的间距Z= B 0/2-b/2-b 1=2080/2-980/2-300=250 管道所占高度为管道直径与托管横梁高度之和,即:n=D 1+100+D 2=100+100+50=250,D 1、D 2为假设的管径。 三心拱单轨运输巷道墙高(h 3)计算:

mm D K Z B r r n h h 1670)]1003004002502

2080

(

543[5432501601800)]3002

(

[180022210

253=---+---++=---+---

++=③按人行要求计算 巷道墙高(h 3),即

mm

r r h h 1650)100543(5431601800)100(1800222253=---+=---+=按以上三种要求计算后h 3取其中的最大值1950。

3)巷道净高度H 0:得mm h h f H 248016019506905300=-+=-+= 4)水沟参数:水沟坡度与巷道坡度相同,取3‰,选用Ⅲ型水沟。 5)断面尺寸:净断面面积S 净=5.8㎡,掘进断面面积S 掘=7.1㎡。

图 1阶段沿脉运输巷道断面图

(2)斜坡道

断面尺寸由铲运机的最大外形尺寸和安全防护要求来确定,《冶金矿山安全规程》规定设备每侧加宽不得小于 1.0m,设备的最大高度距斜坡道拱顶的距离不得小于0.6m。采用类比法与铲运机实际尺寸确定断面尺寸,选用的1.5m3小型铲运机外形尺寸是(长×宽×高)6.95×1.50×2.10m(数据源于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机械厂LDCY-1.5电动铲运机),所需断面尺寸为3.5×2.8㎡。

(3)联络道:联络道的断面尺寸由类似矿山经验提供,一般取1.5×1.5㎡。(4)溜井:溜井断面尺寸为2.5×2.5㎡,根据矿石安息角可以确定溜井坡度取70~90°,根据矿体底部到沿脉运输平巷的距离可能确定溜井的长度为7~7.5m。(5)拉底平巷:拉底平巷断面尺寸要考虑铲运机的通行条件,从拉底平巷进入切割上山的岔道要根据铲运机的内外的转弯半径来设定。1.5立方电动铲运机的内侧最小转弯半径为3m,外侧最大转弯半径为5m。拉底平巷的宽度取3m,高度取矿体厚度,约4m。

(6)切割上山:切割上山取3m宽,方便铲运机出矿,高度取3m,留1m厚回采矿房时一起回采。上山与拉底平巷的接口要削成转弯半径满足出矿要求。

图2切割上山与拉底平巷剖面图

3.3采准与切割工作

3.3.1采准与切割工艺

采准工程先由阶段沿脉运输平巷沿走向掘进,并支护混凝土、架设电机车架线和管路。

每隔300m左右向矿体内部掘进斜坡道,使铲运机能到达矿体内部;同时在沿脉运输平巷内每隔30~40m向上掘进溜井,使溜井联通阶段沿脉运输平巷与矿体底部,在矿体底部沿着走向掘进拉底平巷。在矿体底部优先掘进联络道,联络道主要用于下阶段的通风、人行联络。

拉底平巷根据矿块沿走向推进,采用浅孔打眼,崩下的矿石通过溜井下放到沿脉运输平巷;

通风措施主要由矿块底部的通风联络道通过横向通风天井进入到拉底平巷掘进平面。拉底平巷超前一定矿块数量后,在矿房中间垂直拉底平巷逆倾斜方向掘进切割上山,形成回采工作自由面,切割上山的形成工艺与拉底平巷相同。切割上山与上阶段矿块底部的联络道相通,实现回采工作面的通风。

3.3.2采准与切割工程量

采准与切割工程量以盘区为单位,以5个矿块为一个盘区计算。沿脉运输平巷的长度与矿体走向相当;斜坡道每隔300m掘进一条,长约为60m;其它的如联络道、拉底平巷、切割上山及溜井可根据盘区结构尺寸确定。两步骤回采,矿柱矿量也算入采准矿量内。

盘区矿量按照标准盘区尺寸来计算,矿体宽度是矿房宽度与矿柱宽度之和,约为22m,盘区总长约为110同m;盘区沿走向布置,其倾斜长与矿体倾斜长度相等,为50m,矿体厚度为4m,矿石容重3.5t/m3,则盘区矿量为110×50×4×3.5=77000t=77kt。

用如下列表的方式计算采准与切割工作量指标,计算千吨采切比,其表示方式分别为:自然m/kt 和m3/kt。

表3盘区采准切割工程量

工作项目断面规格

(m×m)

数量

m m3

1、运输平巷 2.4×2.7 110 712.8

2、斜坡道 3.5×2.8 20 196

3、联络道 1.5×1.5 22×5 247.5

4、拉底平巷3×4 22×5 1320

5、切割上山3×3 50×5 2250

6、溜井 2.5×2.5 1×2 12.5

7、漏斗天井2×2 6×2 48

……

合计326 4786.8 矿块矿量(kt)77

千吨采切比自然m/kt 4.3 m3/kt 62.2

3.3.3采准与切割循环图表

计算采准与切割工作循环以盘区为单位,掘进速度以矿山平均指标为参考。沿脉运输平巷首先掘进,其次是溜井、通风联络道,然后是拉底平巷,最后是切割上山,各个工序如图表所示。

表4盘区采准切割工作进行图表

工作项目工程量

(m)

掘进速度

(m/mon)

完成时间

(日)

进行顺序(月)

1 2 3……

1、沿脉运输平巷110 100 32

2、斜坡道20 80 8

3、通风联络道110 250 13

4、拉底平巷110 200 16

5、切割上山50×5 200 38

6、溜井1×3 — 3

7、漏斗天井6×3 100 6

8、其他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一个盘区的采准切割循环时间一个半月。

3.3.4采准切割成本

用下表的形式计算一个盘区所需的采准切割的费用,并算出每吨矿石的采准切割费用。

盘区的采准切割费用表

工程项目工程量(m)单价(元/m)金额(元)

1、沿脉运输平巷110 3000 330000

2、斜坡道20 3000 60000

3、通风联络道110 200 22000

4、拉底平巷110 1000 110000

5、切割上山50×5 800 200000

6、溜井1×3 100 300

7、漏斗天井6×3 1000 18000

8、其他

合计740300

采切成本(元/t)9.6

第四章回采计算

4.1凿岩爆破

4.1.1凿岩设备和工具的选择

由于矿山生产能力较小,矿体厚度较小,不需要打深孔或中深孔,普通的浅眼凿岩设备可满足要求。因此凿岩设备可选用YT-24或7655气腿式凿岩机和YSP-45向上式凿岩机,YT-24或7655气腿式凿岩机可以钻凿水平、倾斜向下和微倾斜向上的炮孔,适合钻凿f=8~18的中等坚硬和坚硬的矿岩;YSP-45可以钻凿60~90°的向上炮孔。

表 5凿岩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4.1.2炮眼布置和崩矿参数的选择设计

回采矿房的工作面沿顺倾斜方向掘进,呈V 形下向崩矿,落矿集中,便于铲运机出矿且缩小运输距离。工作面与切割上山的交角约为30°。回采过程中矿房内不留支柱,在矿房底部与拉底平巷接触处留1m 厚的矿柱不采,作为充填时的隔墙。上阶段超前下阶段一个盘区。该矿平均厚度为4m ,当矿体厚度<3m 时,全厚一次开采,矿体厚度大于>3m 时,分层开采。当凿岩条件满足时也可全部全厚一次开采。由于该矿的矿石比围岩要稳固,所以采用倒台阶分层开采更加安全。 浅眼落矿要求爆破作业安全,每米炮眼落矿量大,回采强度高,大块少,二次破碎量要小,矿石损失、贫化低,材料消耗少。

①炮眼布置方式

下层先打2m 厚水平眼向切割上山方向进行侧向崩矿,出矿后再打上向垂直眼逐排崩矿,下层超前上层5~8m ;回采切割上山顶板的矿石时应架设平台打上

凿岩机型号

机重(kg )

全长(mm ) 冲击频率(次/min ) 使用风压(Mpa ) 使用水压(Mpa ) 钻孔直径(mm ) 最大孔深(m )

推进方式

YT -24 24 678 1800 0.5 0.2~0.3 34~42 5 FT -140气腿子

7655 24 620 >2100 0.2~0.3 0.2~0.3 34~42 5 FY -200 YSP -45

44

680

2700

0.5

0.2~0.3

35~42

6

自带轴向推进器

图 3矿房回采顺序示意图

向垂直眼。下层超前上层2~3个进尺。

②炮孔直径

炮孔直径由凿岩设备决定,由凿岩设备参数及矿石的坚硬性可取炮眼直径为38~42mm,所采用的药卷直径为32mm。

④最小抵抗线孔口距

最小抵抗线W和孔口距a一般用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W=(25~30)d, m

a =(1~1.5)W,m

式中d——炮眼直径,m。

由于矿石比较坚硬,W取小值,即W=25×0.038=0.95m

a 也取小值,即a =1×W=0.95m

炮眼倾角

下层炮眼呈水平,垂直工作面,与切割上山成60°交角。上层炮眼垂直向上。

⑤炮眼深度

炮眼深度与矿体、围岩的性质、矿体厚度及其规则性等因素有关,采用浅孔爆破方法,由于矿石比较坚硬,凿岩设备随深度增加效率明显下降,另外由矿体厚度的限制,所以水平炮孔平均深度取2.5m,垂直上向炮孔平均深度取2m。由于垂直打眼,所以炮眼深度与炮孔长度相等。

图4炮眼参数设计示意图

⑥工作面尺寸

工作面长度L =l/sin(30)×2=3.5/sin(30)×2=14m ,分两层崩矿,工作面的高度为矿体厚度的一半,工作面的面积为S=L ×2=28㎡。 ⑦崩矿量

崩矿量M=ρ???l h b

式中 b —为一次崩矿步距; h —为崩矿厚度; l —为炮眼深度; ρ—为矿石容重。

下层:崩矿步距为一次崩4排孔,一个工作面分4次崩矿,即切割上山两侧各分再次崩矿。

崩矿量M=4×0.95×2×2.5×3.5=66.5 t 每个循环的炮眼数量为4×2=8个 炮眼总长度l 总 =4×2×2.5=20 m 每米炮眼崩矿量m=M/l 总 =66.5/20=3.33t/m

上层:崩矿步距为一次崩4排孔,一个工作面两次崩完,即切割上山两侧各一次崩完。

崩矿量M=4×0.95×7×2×3.5=186.2 t 每个循环的炮眼数量为4×(7/0.95)=30个 炮眼总长度l 总=4×(7/0.95)×2=59m 每米炮眼崩矿量m=M/l 总=186.2/59=3.15t/m

4.1.3采场的凿岩时间和所需要的凿岩机台数

每天按崩矿230t 计算,根据前面计算得到的每米炮眼崩矿量平均值约为3.2 t/m ,可以求得采场每天打眼长度约为70m 。根据采矿设计手册中资料可得到:YT -24型凿岩机凿岩工效40~50m/台·班;YSP -45型凿岩机凿岩工效为60~70 m/台·班。

采场配置凿岩机台数:qP

A

n =

式中 n ——凿岩机台数;A ——采场每一工作循环内落矿量,t ;q ——每米炮

眼崩矿量,t/m;P——凿岩机台班效率,m。

考虑该矿岩的坚硬性系数f=12~16、矿石类型、所选凿岩机的凿岩台效及备用系数,初步选定为凿岩机YT-24与YSP-45凿岩机各两台。

爆破消耗与网路设计

炸药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药卷直径为32mm,长度为200mm,重量200g。

炮眼崩矿爆破的单位炸药消耗量同矿石性质、炸药性能、炮眼直径、炮眼深度以及采副宽度等因素有关。矿石的坚固性系数为12~16,但解理裂隙比较发育,可爆性较好,并且炮眼间距及最小抵抗线都取较小值,用岩石硝铵炸药时查下表知:炮眼崩矿的单位炸药消耗量取小值,综合各种因素取为单耗为1.0kg/m3,

表6井下炮眼崩矿单位炸药消耗量参考值

矿石坚固性系数f <8 8~10 10~15

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0.26~1.0 1.0~1.6 1.6~2.6 一次爆破崩矿的炸药消耗量为Q,按下式估算:

Q=qbhl

式中:Q—一次爆破崩矿装药量;

q——单位炸药消耗量;

h——矿体厚度;

b—一次落矿总长度;

l——平均炮眼深度。

下层:装药量Q

= qbhl=1.0×2×4×2.5=20kg

每个炮眼装药量Q

孔=Q

/n=20/8=2.5kg

上层:装药量Q

= qbhl=1.0×4×7×2=56kg

每个炮眼装药量Q

孔=Q

/n=56/30=1.8kg

装药采用人工装药,装药方法是将起爆药包靠近眼底进行反向起爆,起爆器材有雷管、导爆管、连接元件、激发器材等,起爆方法采用导爆管起爆导爆延期雷管逐排崩矿,堵塞长度为最小抵抗线W的一半左右。爆破网路采用塑料导爆管和豪秒雷管微差起爆网路联接,联线方式为串并连,逐排起爆。

4.2通风

4.2.1通风系统、线路、方式和制度

房柱法采矿通风比较容易,凿岩、爆破、出矿都是在采场内进行,通风系统为硐室型采场通风。通风线路:阶段运输平巷→未放矿的溜井、斜坡道→拉底平巷→切割上山→采场→通风联络道→上阶段回风天井。通风方式采用主扇的总风压形成贯穿风流通风。

4.2.2防尘措施

采场内除尘是为了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保证井下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①通风除尘,在采掘工作面、溜井等地和产尘设备(如破碎机、输送机、装运机、掘进机等)采取密闭抽尘净化措施;

②采用湿式凿岩设备进行湿式作业;

③控制通风风速,减少扬尘;

④加强个体防护,现场作业人员带口罩作业;

⑤爆破前除尘减少因振动引起的大量灰尘扬起。

4.2.3采区风量计算和通风时间

回采工作面的需风量,按照《地下矿通风规范》规定,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

①按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供风量应不少于每人4m3/min。即:

Q=4∑n,m3/min

式中:∑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按装药时10人计算得Q=40 m3/min。

②按排尘风速计算:

Q=Sν,m3/s

式中:S——工作面过风面积,㎡;ν——要求的排尘风速,m/s;硐室型采场最低风速应不小于0.15 m/s,巷道型采场、凿岩巷道和掘进巷道应不小于0.25 m/s;电耙道、干净破碎巷道和溜井缷矿口应不小于0.5 m/s;

由于工作面是呈V型顺倾斜方向的,由切割上山向两侧扩大,工作面过风面积S=3×4×2=24㎡约为25㎡。

按照硐室型采场不小于0.15 m/s的要求计算,得到Q=25×0.15=3.75 m3/s=

225 m3/min

通过以上的计算,采区的通风量约为230 m3/min。

由于采区的空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增大。爆破通风时间也不断增加,一般通风时间应大于45分钟。

4.3出矿与运搬

4.3.1出矿设备和运搬设备的选择

地下开采矿山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回采出矿作业的出矿结构和机械化程度。该铜矿山生产能力为每年20万t,选用3台1.5立方的电动铲运机可满足生产要求。根据类似矿山的参考资料,LDCY-1.5电动铲运机台年可达8~10万t。

表7高配置LDCY-1.5电动铲运机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载重(Kg)外形尺寸(mm)电铲容

积(m3)

堆装

最大举

升高度

(mm)

最大缷

载高度

(mm)

整机操

作质量

(kg)

爬坡能力行车速度

(km/h)

最小内侧转

弯半径

(mm)

最小外侧

转弯半径

(mm)长宽高

3000

6950 1500 2100

1.5 3740 1400 11500 12°(3km/h)

34°(1.2km/h)

0~9 3000 5000

4.3.2出矿管理和制度

采场崩矿后,45分钟以上的通风结束后,只有清理上顶板的松石,电动铲运机才能从拉底平巷沿着切割上山进入到采场内进行装矿,装矿后在采场内转向退

出采场,将矿石倒入拉底平巷一侧的矿石溜井,平均运距为60m,溜井下面由振

动放矿机放矿,矿石由电机车通过阶段运输平巷运至矿仓进行破碎、提升。多个

采场同时作业互不干扰。铲运机工作时采场不能够进行凿岩作业。

4.3.3二次爆破方法

由于装药密度较大,炮眼较浅,且矿石坚硬性大,所以崩下矿石块度较均匀。

大块直接在采场内用覆土爆破法破碎。这种方法不需打眼,直接将药包搁置在大块矿岩的凹陷部位,用粘性泥土覆盖严实后爆破。

4.3.4铲运机台效和采场出矿时间的确定

(1)小时生产能力的确定

(一)装运卸一次作业循环时间

t=t1+t2+t3+t4+t5

t5=2L/v

式中:t——装运卸一次作业循环时间,s;

t1——装载时间,s,一般定点装矿取20-30s,不定点装矿取60-80s;

t2——卸载时间,s,卸入矿仓或溜井一般取10-20s;

t3——掉头时间,s,因铲运机为前装前卸式,装运卸一次作业循环有两次掉头时间,一般共取30-40s;

t4——其它影响时间,s,一般取20s;

t5——空重车运行时间,s;

2L——装运卸一次作业循环往返运距,m;

v ——铲运机运行速度,m/s,与巷道状况有关,特别是路面性质不同,运行速度可有成倍之差,参考表

表8铲运机运行速度参考数据

路面性质差

(无路面或很差的碎石路面)

较好

(较好的碎石路面)

(混凝土路面)

很好

(沥青混凝土路面)

运行速度(km/h)<6 6~8 8~12 >12 由于铲运机运矿的巷道是切割巷道,路面是下盘围岩,是一般的碎石路面,所以运行速度取v=7km/h=1.9 m/s,即可算得

则装运卸一次作业循环时间t为

t5=2L/v=100/1.9=50

t=t1+t2+t3+t4+t5

=30+20+40+30+50

=170 s

(二)小时装运卸循环次数

n=3600/t

=3600/170

=21.1取整21

(三)小时生产能力

Q=KnGγ

式中:Q——铲运机小时生产能力,t/h;

K——铲斗装满系数,一般取0.8;

G——铲运机一次装载量为一个铲头容积,m^3/次;

γ——装运物料的松散体重,t/m^3 ;

综上可得

Q=0.8×21×1.5×3.5/1.4

=63t/h

(2)铲运机台班生产能力的确定

Qb=Q×T

式中:T——一班有效工作时间。

一个台班法定工作时间是8小时,公式利用率根据经验数据取40%,即T=3.2h.所以

Qb=63×3.2=201t/台班,取整得200 t/台班

下层崩矿出矿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上层崩矿出矿时间约为一个台班

4.4地压管理

矿岩的稳固性较好,暴露面积也比较少,分层采用的是倒台阶崩矿,且工作面作业顺序顺倾斜方向推进,进入采空区的机会较少,一般不需要支护,当矿岩的解理裂隙发育时,应根据需要适当打锚杆,防止大面积冒顶发生事故。

巷道或采场支护材料和方式

沿脉阶段运输平巷服务时间较长,围岩解理裂隙发育时应用混凝作永久支护。拉底平巷与切割上山根据矿岩稳固条件的实际情况来定要不要打锚杆。

(完整版)金属矿地下开采的步骤

金属矿地下开采的步骤 矿床进行地下开采时,一般都按照矿床开采四步骤,即按照开拓、采准、切割、回采的步骤进行,才能保证矿井正常生产。 开拓:从地表开掘一系列的巷道到达矿体,以形成矿井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行人、通风、提升、运输、排水、供电、供风、供水等系统,以便将矿石、废石、污风、污水运(排)到地面,并将设备、材料、人员、动力及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这一工作称为开拓。矿床开拓是矿山的地下基本建设工程。为进行矿床开拓而开掘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例如竖井、斜井、平硐、风井、主溜井、充堵井、石门、井底车场及硐室、阶段运输平巷等。这些开拓巷道都是为全矿或整个阶段开采服务的。 采准:采准是在已完成开拓工作的矿体中掘进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采区),并在矿块中形成回采所必需的行人、凿岩、通风、出矿等条件。掘进的巷道称为采准巷道。D般主要的采准巷道有阶段运输平巷、穿脉巷道、通风行人天井、电耙巷道、漏斗颈、斗穿、放矿溜井、凿岩巷道、凿岩天井、凿岩硐室等。 切割:切割工作是指在完成采准工作的矿块内,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补偿空间,矿块回采前,必须先切割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凡是为形成自由面和补偿空间而开掘的巷道,称为切割巷道,例如切割天井、切割上山、拉底巷道、斗颈等。 不同的采矿方法有不同的切割巷道。但切割工作的任务就是辟漏、拉底、形成切割槽。采准切割工作基本是掘进巷道,其掘进速度和掘进效率比回采工作低,掘进费用也高。因此,采准切割巷道工程量的大小,就成为衡量采矿方法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行对比,通常用采切比来表示,即从矿块内每采出一千吨(或一万吨)矿石所需掘进的采准切割巷道的长度。利用采切比,可以根据矿山的年产量估算矿山全年所需开掘的采准切割巷道总量。 回采:在矿块中做好采准切割工程后,进行大量采矿的工作,称为回采。回采工作开始前,与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一般还要扩漏(将漏斗颈上部扩大成喇叭口),或者开掘堑沟;有的要将拉底巷道扩大成拉底空间,有的要把切割天井或切割上山扩大成切割槽。这类将切割巷道扩大成自由空间的工作,称为切割采矿(简称切采)或称补充切割。切割采矿工作是在两个自由面的情况下以回采的方式(不是掘进巷道的方式)进行的,其效率比掘进切割巷道高得多,甚至接近采矿效率。这部分矿量常计入回采工作中。 回采工作一般包括落矿、采场运搬、地压管理三项主要作业。如果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进行两步骤开采时,回采工作还应包括矿柱回采。同样,矿柱回采时所需开掘的巷道,也应计入采准切割巷道中。

(冶金行业)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要点

(冶金行业)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要点

按矿体形状分类 层状矿体——矿体是壹层壹层的。多源于沉积或变质沉积矿床 特点是:层状矿床的品位,倾角和厚度变化不大,比较稳定;矿床规模比较大;多见于黑色金属矿床 脉状矿体——矿床主要是由于热液气化作用,将矿物充填于地壳裂隙中生成的矿床 特点是:矿脉和围岩接触处有蚀变现象;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匀 块状矿床——矿床主要是充填,接触交代分离和氧化作用形成的 特点:形状很不规则。呈不规则的透镜状,矿株等形;矿体大小不壹;矿体和围岩的界限不明显 按矿体厚度分类 矿体厚度:矿体的上盘和下盘之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前者称为矿体的真厚度,后者称为矿体的水平厚度。对于急倾斜矿体,常用水平厚度,对于缓倾斜矿体,水平或倾斜矿体常用垂直厚度 极薄矿脉矿体厚度在0.8m以下。(壹个肩宽)开采时要采壹部分围岩,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宽薄矿脉矿体厚度为0.8——4.0m之间。考虑近似水平矿床,用木支护时支护高度不得超过4m,超过4m,支护作业困难很大。用浅孔回采 中厚矿体矿体厚度为4.0——10m之间。壹般此时矿块没走高布置,多用浅孔回采 厚矿体矿体厚度为10——30m,(此时30m为使用没走向布置和垂直走向布置矿块的界限,也能够用沿走向布置矿体)。壹般用深孔回采 极厚矿体矿体厚度在30m之上。采用深孔回采。矿块可垂直走向布置

3)矿块的布置形式1矿块沿走向布置2矿块垂直走向布置3矿块垂直走向布置且凿走向矿柱 为什么要垂直走向布置呢?主要是:1受到允许的暴露面积限制;2受到凿岩设备运搬矿石的设备限制 金属矿床的特点: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矿石品位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矿石和围岩的硬度较大;矿床的含水性 井田划归壹个坑口开采的矿体 矿田划归壹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者是壹部分 矿区划归壹个X公司或矿务局开采的矿体 划分井田时应当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 1照顾到自然赋存条件,及地表地形条件2照顾到生产管理上的方便3要考虑到国民经济的需要4考虑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走向线——岩层的层面和水平面的交线叫该岩层的走向线 走向——走向线的水平方位角叫走向 走向长——矿体沿走向的长度,称为矿体的走向长 倾斜线——在岩层平面内垂直走向的线叫倾斜线 倾斜——倾斜线的方向叫倾斜(或倾向) 倾角——倾斜线和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叫倾角。也就是岩层面和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叫岩层的倾角 延深——是指矿体在深度上分布情况。可用埋道深度和赋存深度来表示 埋道深度(h)——指矿体上部界线到地表的深度 赋存深度(H0)——指矿体上部界限到下部界限的垂直距离或倾斜距离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建筑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地下工程 设计题目: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碎胀软岩支护设计专业(方向):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班级:06 设计人:王文远 指导教师:乔卫国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09年07 月17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方向):岩土工程班级:土木06-1 学生姓名:王文远学号: 6 一、课程设计题目: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碎胀软岩支护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工程概况 2、地质条件 3、巷道破坏状况 三、设计应解决下列主要问题: 1、巷道破坏机理分析 2、支护方案选择 3、支护参数设计 四、设计图纸: 1、巷道支护设计断面图 五、命题发出日期:09.7.6 设计应完成日期:09.7.17 设计指导人(签章): 系主任(签章): 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评语 指导教师(签章): 系主任(签章):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一) 1 原始条件 1.1 暗斜井工程概况 新河煤矿-760水平暗斜井是由济南煤矿设计院设计。其中回风暗斜井全长851.83m,倾角250;轨道暗斜井全长960m,倾角220;胶带暗斜井全长996m,倾角210;-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设计断面均为直墙半圆拱形,支护方式为锚带网,其中锚杆直径为18mm、长为2m的等强金属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金属网为直径4.5mm、网孔100mm×100mm的冷拔丝焊结而成。 新河矿暗斜井断面图 三条暗斜井均于2005年2月16日前后破土动工,现已掘进300m左右。其中回风和轨道暗斜井破坏最为严重,后经修复之后,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1.2 地质条件 -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均位于坡刘庄保护煤柱内,其中向北邻近一采区,向东北邻近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当三条暗斜井即回风暗斜井、轨道暗斜井及胶带暗斜分别到达大约-430、-456和-512水平时,将穿越嘉祥支三大断层,该断层倾角300,落差在120m~600m之间,预计断层附近断裂构造将较为发育,也有可能伴生其它构造,另外,由于对嘉祥支三大断层勘探资料较少,对断层的赋水性、导水性、断层带的宽度、充填状况、胶结程度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查明,或者当工程快接近该断层时,用打超前钻孔的办法详细查明断层的赋存状况,以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前作好准备。 总之,-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将绝大部分在3煤顶板岩层中掘进,预计到达-750m 水平左右时可能穿过3煤并进入底板岩层中。 1.3围岩状况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 学分:2 学时:2周 授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 预修课程:《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材料与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理解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在接触和了解工程技术实际(如工程设计方法、工程设计资料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方法训练,以达到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质上是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设计。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是:提出设计方案、选用机构类型及其组合,确定运动学尺寸、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等等。完成必要的计算机三维绘图或编程、图纸绘制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作图求解或解析的方法均可采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主要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以下项目中选定: (1)运动方案设计 (a)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b)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c)机械执行机构的选择和评定(连杆机构的设计及分析、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或轮系设计、其它基本机构设计); (d)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e)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选择和评定; (2)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a)执行机构各部分尺寸设计; (b)机构运动简图; (c)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d)机械动力性能的分析计算。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答辩。 2.时间安排:在机械原理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完成后,安排2周时间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三、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根据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书及答辩进行成绩评定,不再考试。 2.成绩评定:由1~2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完成的设计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及设计内容,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分。 五、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牛鸣岐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文纬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朱理主编.《机械原理》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大纲撰写人签字:学院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805金属矿床地下开采2020年考研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 805 考试科目名称: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填空题(总分40分,每空1分) 1、根据岩体的稳定性,通常将岩体分为()、()、()、()和()。 2、根据矿体的形状,可将金属矿床分为()、()和()。 3、根据矿床地下开采的特点,矿床开采步骤一般分为()、()、()和()。 4、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分为()和();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又分为()、()和()。 5、金属矿床地下开拓方法可概括为()和()两大类。 6、根据竖井井底车场中矿车运行系统的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 )和()井底车场。 7、主要开拓巷道包括(),()和()。 8、矿井排水系统可分为()、()和()。 9、自行设备运输矿石,有以下几种()、()、()和()。 10、矿床开采三级储量是指()、()和()。 11、空场采矿法的分类包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阶段 2、采准系数 3、崩落角 4、地压管理 5、球状药包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深孔落矿有哪些典型的布孔方式?各布孔方式的优点、缺点? 2、放出体的基本性质?

课程设计KCJ5支架设计

课程设计KCJ5支架设计

JIU JIANG UNIVERSITY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院系机械与材料工 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零年六月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8年级 学生姓名: 题目:设计KCSJ-05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大批量生产) 主要内容: 1.绘制零件图及零件的毛坯图 (A3) 2.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填写: (1)整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A4); (2)所设计夹具对应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A4)。 3.设计某工序的夹具一套,绘出总装图(A2)。 4.编写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 班级: 学生: 2010年6月 17 日

目录 第1章零件分析 (1) 1.1零件的作用 (1) 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1) 第2章选择毛坯 (1) 2.1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1) 2.2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 2.3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2) 2.4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2) 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2)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2制订工艺路线 (2)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5) 3.4加工工序设计 (7) 3.5填写加工工艺卡片 (13) 第4章夹具设计 (14) 4.1确定设计方案 (14) 4.2机械加工工序卡 (16) 4.3绘出总装图 参考文献 (17)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转速器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手册与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时间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外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导。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 1.3 课程设计方案 (1) 1.3.1 方案概述 (1) 1.3.2 主要材料 (4) 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9)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12)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 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近一周的奋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看着自己的“巨作”,打心底里佩服自己,虽然还有好多不足之处。从当初看着书本后面例题图纸那种茫然,到自己小试牛刀,再到最后圆满完成课程设计,短短的六天觉得过的好长好长,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多。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是设计一个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条件为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为5年,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课程设计中最麻烦的是初步的计算,齿轮、轴、轴承、键、电动机等等的零件都需要计算、校核。然后最重要的就是画图,当然这也是费时间的。画图不仅要求画图能力好,还应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整体观念。这个步骤也能检查设计书是否完美。设计过程中我出了好多错误,电动机和齿轮的计算在校核的时候发现都不符合,所以都得重新选择。还有画图时轴承盖也出现了小问题。但是整体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无论是速度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还令我满意。 还好天公作美,整个课程设计时间里武汉并没有显示出它夏天该有的威力。好像老天在帮我们一样,要么淅沥沥的小雨,要么并不高温的晴天,这天气在武汉的夏天来讲还是很好的。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我们率先抢得先机占到了教室,抢到了画图桌、空调。全班同学都在跟赛跑似的,争先恐后没日没夜的画图计算。有的就干脆不午休了,中午都在画图,还有的甚至吃饭时间都没有,直接让同学带饭回教室,晚上回去还得计算校核,就

为了早点完成任务。以前只有在高考前才有过这么紧迫,那么高强度的学习想想就可怕,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咋过来的。 我觉得课程设计是个对自我检验及修正的过程。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暴露了好多问题,比如对概念不清楚、公式不理解、作图能力不好等等。这也是今后学习当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和提高的地方。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学习,尤其是齿轮这方面的知识,还学到了设计--校核这种方法。我深深的体会到课程设计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牵涉到好多学科,有互换性、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这个课程设计让我巩固了好多知识,学到了好多知识。 最后要感谢许老师半年来的教导,传授了知识,带来了欢乐。感谢班里学霸对我在课程设计时的帮助,指点迷津。还要感谢同学们的支持。

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2014.6.16

一、选择题 1、与采场运搬方式密切相关的因素有(A) A.矿体倾角; B.采矿方法; C.采场运搬设备; D.采场生产能力 2、对金属矿床开采影响较大的地质条件因素有(A B C D E) A.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 B.矿石品味变化大; C.地质构造复杂; D.矿岩坚固性大; E.金属矿床大量含水 3、矿田与井田的关系(C) A.矿田大于井田; B.井田大于矿田; C.矿田有时包括数个井田,有时等于井田; D.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 4、衡量采准工程量大小常用的指标是(A D)。 A.采准系数; B. 矿块采切巷道总长度; C.日掘进采准巷道米数; D. 采准工作比重。 5、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基本准则(A、B、C、D) A.基建与生产费用应最小; B.尽可能不留保安矿柱; C.有方便和足够的工业场地; D.掘进条件良好等。 6、金属矿山开采时,下面不属于回采工作主要作业的是(D) A. 落矿 B. 矿石运搬 C. 地压管理 D. 二次破碎 7、下面对浅孔落矿描述正确的是(B) A. 中型或重型凿岩机凿岩; B. 孔深小于3~5m; C. 钻凿孔径50~70mm; D. YG-80凿岩机凿岩 8、大多数金属矿床矿石坚硬,通常情况下,适合于金属矿床开采的落矿方法是(A) A. 凿岩爆破方法落矿; B. 机械方法落矿; C. 水力落矿; D. 溶解落矿。 9、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有多种,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是(C) A. 矿体厚度; B. 自由面数; C. 矿体倾角; D. 矿石坚固性。

10、矿石运搬时,采用从落矿地点到运输巷道全程靠自重溜放矿石的方法为重力运搬,下列选项适合重力运搬的是(A) A. 开采急倾斜薄或极薄矿脉; B. 开采倾角为45°的薄矿脉; C. 开采厚度小于10m的水平矿体; D. 矿床开采过程中,所有矿体均适合采用重力运搬。 11、对重力运搬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应用空场法采矿时,矿体倾角大于50°~55°,方能考虑应用重力运搬; B.应用崩落采矿法时,矿石能沿65°~80°倾斜面借重力向下滚动; C.采场矿石重力运搬时受矿体倾角影响很大,因此水平矿体不能采用重力运搬方式; D. 溜井中重力运搬,其倾角一般不小于55°~60°。 12、采场中矿石借自重经漏斗式受矿巷道放出时,下列对漏斗式受矿巷道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为减少漏斗堵塞,漏斗劲和斗穿的规格可适当加大,例如可从1.8×1.8m2或2×2 m2加大到2.5×2 m2或2.5×2.5 m2; B. 漏斗形状(有方形和圆形)对于受矿条件有着本质上的影响; C. 为利于电耙道出矿,漏斗劲与电耙道的关系,应使溜下的矿石自然堆积的斜面所占耙道宽度的1/2~2/3; D. 当漏斗布置在电耙道两侧时,可对称布置漏斗也可交错布置漏斗。 13、下面不属于空场采矿法的是(D) A. 全面采矿法; B. 房柱采矿法; C. 阶段矿房法; D. 分层崩落采矿法 14、下面对房柱采矿法描述正确的是(C) A. 房柱采矿法适用于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开采缓倾斜和倾斜矿体; B. 房柱采矿法回采过程中,将矿体中的夹石或贫矿留下,呈不规则的矿柱以维护采矿区; C. 房柱采矿法适用于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 D. 房柱采矿法采准切割工程量大,工作组织复杂,且所留设矿柱一般不进行回采。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 学号021******* 班级土木11-9班 姓名龙媒居士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目录 第一部分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1) 1 工程概况 (1) 1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1.2工程周围环境 (4) 1.3周围社会交通 (4) 2 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 (5) 2.1有关的工程设计依据 (5) 2.2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5) 2.3基坑工程等级及变形控制标准 (6) 3 基坑围护方案设计 (7) 3.1围护结构类型 (7) 3.2基坑围护结构方案选择 (10) 4 基坑支撑方案设计 (10) 4.1支撑结构类型 (10) 4.2支撑体系的布置形式 (11) 4.3支撑体系的方案比较和合理选定 (12) 5 计算书 (14) 5.1标准段地下连续墙计算 (14) 5.2水土压力计算 (15) 5.2.1主动土压力计算(依据教材) (15) 5.3地连墙的入土深度确定 (23)

5.4支撑内力计算 (25) 5.5 地连墙及支撑系统截面设计 (27) 5.6基坑稳定性验算 (29) 5.6.1基坑底部土体的抗隆起稳定性 (29) 5.6.2抗渗流验算 (30) 5.6.3围护墙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2) 第二部分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 (32) 1编制主要施工流程及必要施工措施 (32) 参考文献 (37)

第一部分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1 工程概况 1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经勘探揭示,拟建场地为古河道沉积区与正常沉积区接触带。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八个大层,9亚层及5个夹层。其中①层为近代人工堆填,②~⑤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沉积层,⑥~⑧层为第四纪上更新世Q3沉积层。土层情况详见下表1-1: 表1-1 地基土构成与特征一览表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机电(1)班 届别:2008 指导教师 2011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所以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以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因为竖直方向的孔中心线跟水平方向的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应先对水平方向的孔加工,然后再加工竖直方向的孔。利用水平方向的外圆进行粗加工,然后以孔表面做精基准加工外圆;再用加工好的外圆面精加工孔。这样水平方向上才有足够的精度做基准。 4: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所以都需精加工;与外零件配合的端面粗糙度也要求较高,所以都要精加工。 5螺纹加工为最后加工,这样便于装夹。 二确定生产类型 因为本次设计零件加工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题及标准答案

金属矿地下开采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矿石:凡是地壳里面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矿物集合体。 (2)废石:在矿体周围或夹在矿体中的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较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岩石。 (3)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4)碎胀性:是指矿岩在破碎后,碎块之间孔隙变化而使其体积比原矿岩体积增大的性质。 (5)松散系数(碎胀系数):是指矿岩破碎后的体积与原矿岩体积之比。(6)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的矿段。 (7)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 (8)矿床开拓:是指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以便把地下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送入地下并把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或:为了开采地下矿床,需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使之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系统。

(9)采准:是指在已开拓完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在矿块内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10)切割:是指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里,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拉底或切割槽),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称为辟漏),为以后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 (11)矿石损失率:在开采过程中损失的工业储量与工业储量之比率。 (12)矿石回采率:是矿体(矿块)工业储量减去开采过程中损失的工业储量对工业储量之比率。 (13)废石混入率:即混入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与采出矿石量之比率。 (14)矿石贫化率:即因混入废石量和个别情况下高品位粉矿的流失而造成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率。 (15)金属回收率:是指采出矿石中的金属量对工业储量中所含金属量之比率。(16)崩落带: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以后,由于采空区周围岩层失去平衡,引起采空区周围岩层的变形和破坏,在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内的区域。 (17)移动带:由崩落带边界起至出现变形的地点止的区域。 (18)崩落角:从地表崩落带的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联线和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 (19)移动角:从地表移动带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联线和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 (20)先进天井:是指在矿块回采之前就已经掘出的天井。 (21)顺路天井:是指在矿块回采时边采边用岩块垒出的天井。 (22)平场:为了便于工人在留矿堆上进行凿岩爆破作业,局部放矿后将留矿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资料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基本概念 §1、金属、矿床的工业特征 一、矿石和废石的概念 (1)矿物——在地壳中,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化合物,统称为矿物。 (2)矿石——凡是在地壳中遇到矿物集合体,在现在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必须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都叫矿石。 (3)矿体——矿石的聚集体叫矿体。(一个矿体是一个独立的地质体,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位置等)。 (4)矿床——矿床是矿体的总称。(对于某一矿区而言,一个矿床由一个或几个矿体组成,矿床又可分为工业矿床和非工业矿床)。 ①工业矿床——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符合开采和利用要求的矿 床叫工业矿床。 ② (6 (7)废石的概念

周围的围岩以夹石、根本不含有用成分或者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称之为废石)。 【注意】应当指出,矿石与废石的概念是相对的,它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已经掌握的资源情况,以及对某种金属的需要量都存有关系。 例如,锡和铜,过去锡品位达到期0.8%,才算矿石可以开采,而现在锡品位只要达到0.2~0.3%,就作为矿石开采,过去铜的品位只有达到1.0%,才开采,而现在达到0.4~0.6%,即可作为矿石开采。 过去废石,而现在却变成了可开采的矿石。(黄金品位达8~10克/吨就是富矿) 二、矿石的种类 在自然界中的矿物很多,现在已经知道的矿物有3000多种,而有用矿物约有二百余种。 在地壳中,以自然金属形式存在的矿石是很少的,大量的矿石是以氧化矿,硫化矿等形式存在的。(含金属成份的矿石,叫金属矿石)。 (一)金属矿石按其所含金属矿物的性质,化学成份,矿物组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自然金属矿石——它是以单一元素形式存在的,如金、铂银等。 (2)氧化矿石——指矿石的成分为氧化物。 如:赤铁矿(Fe2O3),赤铜矿(Cu2O)等。 (3)硫化矿石——指矿石的成份为硫化物。 如黄铜矿(CuFeS2)、方铅矿(PnS)、辉铜矿(M O S2)、闪锌矿(ZMS)等 (4)混合矿石——是前三种的混合物。 (二)根据所含金属种类的不同,矿石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黑色金属矿石——如铁、锰、铬 (2)有色金属矿石——如铜、铅、锌、铝等 (3)稀有金属矿石——如铌、钽等(也是相对概念) (4)放射性矿石——如铀、钍等 (5)贵重金属矿石——如金、锒、泊等

16Mn钢(热处理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金属热处理课程设计简介 (1)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与性质 (1)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三、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 (1) 四、设计步骤 (2) 第二章材料16Mn基本参数 (2) 一、16Mn材料简介 (2) 二、16Mn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3) 三、16Mn材料化学成分 (3) 四、16Mn物理力学性能 (3) 第三章热处理工艺设计 (4) 一、16Mn热处理概述 (4) 二、16Mn热处理 (4) 三、基本参数确定 (9) 第四章 16Mn钢热处理分析 (10) 一、16Mn钢热处理后组织分析 (10) 二、16Mn钢热处理后材料性能检测 (13) 第五章设计与心得体会 (17)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金属热处理课程设计简介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与性质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设计及实验操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金相组织分析、性能检测等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热处理实验方法、原理及相关设备,运用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强化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设计属于《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金属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金属学、材料性能学、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3.培养使用手册、图册、有关资料及设计标准规范的能力。 4.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 5.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技术准备。 三、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 设计内容:完成合金结构钢(16Mn)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方法、路线、参数的确定,热处理设备及操作,金相组织分析,材料性能检测等。 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必须独立的进行,每人必须完成不同的某一种钢材热处理工艺设计,能够较清楚地表达所采用热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2.合理地确定工艺方法、路线、参数,合理选择热处理设备并正确操作。 3.正确利用TTT、CCT图等设计工具,认真进行方案分析。 4.正确运用现代材料性能检测手段,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和材料性能检测等。 5.课程设计说明书力求用工程术语,文字通顺简练,字迹工整,图表清晰。 四、设计步骤 方案确定: 1.根据零件服役条件合理选择材料及提出技术要求。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1)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2012-7班 学生姓名:陈铁卫 学生学号: 20120249 指导教师:孙克国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 1.3 课程设计方案 (1) 1.3.1 方案概述 (1) 1.3.2 主要材料 (3) 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3)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5)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8)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14)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主动荷载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 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2。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横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横断面方向),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1,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重度 3/25m kN co =γ,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2/4m kN 、2/8m kN 。荷载组合按表 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要求用电算软件完成结构内力计算,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完成墙、板、柱的配筋。

金属热处理原与工艺课程设计

1、金属热处理工艺设计总体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性质 《金属热处理原与工艺》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及实验操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的金相组织分析、性能检测等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热处理实验方法、原理及相关设备,应用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1)设计属于《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延续,进一步学习掌握金属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金属学、材料性能血、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3)培养使用手册、图册、有关资料及设计标准范围的能力。 4)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 5)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技术准备。 1.3 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 设计内容:独立完成几种碳钢、工磨具钢、合金结构钢、特殊性能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方法、路线、参数的确定,热处理设备及操作,金相组织的分析,材料性能检测等。 基本要求: 1)计必须独立的进行,每人必须完成不同的某一种钢材热处理工艺设计,能够较清楚地表达所采用热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2)合理确定工艺方法、路线、参数,合理选择热处理设备并正确操作。 3)正确利用TTT、CCT图等设计工具,认真进行方案分析。 4)正确运用现代材料性能检测手段,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和材料性能检测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力求用工程术语,文字通顺简练,字迹工整,图表清晰。2、热处理基本知识

2.1、什么是热处理 所谓钢的热处理,就是对于固态范围内的钢,给以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它的性能的一种工艺。钢本身是一种铁炭合金,在固态范围内,随着加温和冷却速度的变化,不同含炭量的钢,其金相组织发生不同的变化。不同金相组织的钢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利用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来控制和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便可得到不同性能的钢。例如,含炭量百分之0.8的钢称为共析钢,在723摄氏度以上十时为奥氏体,如果将它以缓慢的速度冷却下来,它便转变成为珠光体。但如果用很快的速度把它冷却下来,则奥氏体转变成为马氏体。马氏体和珠光体在组织上决然不同,它们的性能差别悬殊,如马氏体具有比珠光体高的多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钢的热处理在钢的使用和加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2、热处理的作用 机床、汽车、摩托车、火车、矿山、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用的大量零部件需要通过热处理工艺改善其性能。拒初步统计,在机床制造中,约60%~70%的零件要经过热处理,在汽车、拖拉机制造中,需要热处理的零件多达70%~80%,而工模具及滚动轴承,则要100%进行热处理。总之,凡重要的零件都必须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才能使用。 材料的热处理通常指的是将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发生相变,再施以冷却再发生相变的工艺过程。通过这个相变与再相变,材料的内部组织发生了变化,因而性能变化。例如碳素工具钢T8在市面上购回的经球化退火的材料其硬度仅为20HRC,作为工具需经淬火并低温回火使硬度提高到60~63HRC,这是因为内部组织由淬火之前的粒状珠光体转变为淬火加低温回火后的回火马氏体。同一种材料热处理工艺不一样其性能差别很大。热处理工艺(或制度)选择要根据材料的成份,材料内部组织的变化依赖于材料热处理及其它热加工工艺,材料性能的变化又取决于材料的内部组织变化,材料成份-加工工艺-组织结构-材料性能这四者相互依成的关系贯穿在材料加工的全过程之中。 2.3、热处理的基本要素 热处理工艺中有三大基本要素:加热、保温、冷却。这三大基本要素决定了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考试重点总结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重点总结 1矿床:地表或地壳里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采和利 用的矿物的集合体 2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3矿石:凡是地壳里面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 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 4.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 5.废石: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称为废石。 6.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7边界品位: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时单个矿样中有 用组分的最低品位 8坚固性:抵抗外力的性能 9矿岩的稳固性: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 短的性能 10贫化率:工业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工业品位的比值以百分数 表示称贫化率 11品位:指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时单个矿样中有用 组分的最低品位 12损失率:是指工业矿石丢失的程度,即损失矿石量或金属量占该采场或 采场区段内矿石储量或金属量的百分比。 13金属矿床分类

层状矿体——这种矿体是一层一层的。多源于沉积或变质沉积矿床。 特点:①层状矿床的品位,倾角和厚度变化不大,比较稳定选矿设备。 ②矿床规模比较大。 ③多见于黑色金属矿床。 脉状矿体 特点是:①矿脉与围岩接触处有蚀变现象 ②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 ③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匀; 块状矿床 特点:①形状很不规则。呈不规则的透镜状,矿株等形; ②矿体大小不一; ③矿体与围岩的界限不明显; (2)按矿体、厚度分类 ①极薄矿脉 ②薄矿脉 ③中厚矿体 ④厚矿体 ⑤极厚矿体

1)水平矿体 矿体倾角小于5°(包括微倾斜矿体)。2)缓倾斜矿体 矿体倾角在5°——30°之间。。 3)倾斜矿体 矿体倾角在30°——55°之间。 4)急倾斜矿体 14划分井田应考虑的问题 1照顾到自然赋存条件及地表地形条件 2照顾到生产管理上的方便 3要考虑到国民经济的需要 4考虑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15阶段——阶段就是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把这个矿段叫做阶段 16高度:阶段高度是指上下两个阶段运输平巷之间的垂直距离 17盘区——井田用盘区运输巷道划分为长方形的矿段。我们把这矿段称为盘区 18采区——在盘区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回采巷道连通相邻两个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把这个独立的回采单元称为采区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一、目的 (2) 二、设计资料 (2) 三、隧道设计 (2) 四、管片衬砌结构设计 (7) 五、轨道设计 (12) 六、参考文献 (13)

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建筑限界的确定与横断面设计一.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地铁区间隧道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设备 限界和建筑限界的计算过程与影响因素,车辆类型,支护结构类型,轨道类型,受电弓知识,直线与曲线隧道计算超高的办法及其对隧道建筑限界的影响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在任一速度和曲线半径下,选择车型和轨道设计,进行隧道衬砌选择和衬砌管片的选择,并且设计出管片的厚度和二次衬砌的厚度(若需要),绘出给定条件下的隧道建筑限界图(车辆轮廓线图、车辆限界图、设备限界图和建筑限界图),并给出具体控制点的坐标值,绘出单(复)线隧道直线和曲线条件下的衬砌内轮廓图,绘出衬砌设计图,绘出管片设计图等。 二.设计资料:取之于“广州地铁某线某区间盾构隧道设计”。 圆形盾构地铁区间隧道,底层参数为: 粉粘土,上覆地层高12.0m,容重18.0kN/m3,地面超载20.0kN/m3,侧压力系数0.5,地基抗力系数30.0MPa/m。 设计要求: 1)直线隧道,时速80km/h 2)曲线段隧道,时速70 km/h,半径750m,车型B1,减震轨枕。 三.隧道设计: 本隧道设计选择B1车型中的下部受流型车型,其车辆主要参数如下: 1.车辆长度:19000mm 2. 车辆宽度:2800mm 3. 车辆高度:3800mm 4. 车体重量: 1) 空车:24000kg(钢车) 2)重车:42600kg(钢车) ●车辆轮廓线 B1型计算车辆轮廓线坐标值(mm)如下表: 点号0 1 2 3 4 5 6 27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