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研究的文化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研究的文化背景

马一波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 要]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心理学研究是将文化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文章综述了文化心理学在两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性和差异。当代心理学主要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全人类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属于各文化的本土心理学。

[关键词]文化;人格;共性;差异性

文化是多学科的研究主题,尤其是人类学的主题,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人格也是多学科的研究主题,主要是心理学的主题,目的是了解人的共性、群体之间的差异、个体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人格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也正是通过人这个载体而得以延续。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也会影响文化的变迁。[1]近年来,很多心理学家将文化当作人格研究的变量之一,研究不同文化成员之间人格的差异及共性,这一领域被称为文化心理学。这是人类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是某一社会的文化对在该文化中成长的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目前,以文化为变量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性和差异。本文拟综述这两方面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对其作出评价。

1.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同性

将文化纳入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源于人类学的启发和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心理学家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初衷是为了验证心理规律的普遍性。结果发现,尽管不同文化下人们有大相径庭的生活方式,但是在某些方面,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却有诸多相似之处。

1.1 对男女人格的态度相似

Williams 和Best曾经调查了30个国家的被试对男女人格的态度问题,[2]其中有西欧国家如德国、荷兰、意大利等,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美洲国家如委内瑞拉,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等。研究中向被试呈现300个描述特质的形容词,要求被试评价其中的某个词是否与男性或女性有关。在各种文化中得到的结论非常相似:攻击性、冒险性、傲慢、粗心等形容词大都与男性联系在一起,而有耐心、优雅、原谅、温暖、害怕等形容词更多地与女性有关。也就是说,各种文化对男女两性的性格描述十分相似。Williams 和Best 认为这是由于各种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待是相似的,都希望(并认为)男性更加强壮,诸如士兵、建筑之类的职业是更适合男性,而认为女性比较柔弱、细心,希望女性从事教师、护士等职业。长期以来,各种文化都形成了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也是相似的,这也说明性别差异本身就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1.2 情绪体验相似

情绪体验具有共同性最早的证据来自进化论创始人Darwin,他认为全人类有相似的身体结构及心理特征。后来,Ekman也证实,人类对六种基本情绪状态的表达是共同的:快乐、难过、愤怒、恐惧、厌恶、惊讶,即便是先天失明的儿童(没有模仿的作用)对几种基本情绪的表达也与常人无异。[2]Ekman还研究了人们对事件的情绪体验,如让被试想像某个情境如:“你的孩子夭折了。”然后记录被试的表情,发现这种情况下被试呈现的表情在后来的研究阶段里更容易为他人辨认,说明人类对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情绪的方式都是相似的。也有心理学家曾经发现,在某些文化中,似乎人们缺乏对某种情绪的体验。例如,当一个塔希提(Tahitian)的儿童在争斗中死亡,他的父母并未显出伤心的表情,相反,他们微笑着,在他们的语言里没有“伤心”这个词。那么是他们缺少对“伤心”这种情绪的体验吗?对此,Pinker解释说,没有对应的词并不意味着没有对情绪的体验,例如德语“Schadenfreude”意为:幸灾乐祸, 即对他人的不幸感到高兴,英语并无与此对应的词,那么,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他可能会说:“让我想想……对他人的不幸感到高兴……你是说有这样一个词?真酷!”当敌人遇到不幸时人们都可能有这种情绪体验,但不一定每种文化都有一个特定的词语来描述这种体验,没有对应的词语描述并不意味着没有某种情绪体验。

总之,尽管各种文化用来表达情绪的词语不同,有的文化甚至没有特定的词来表达某种情绪,但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与体验仍然是有共同性的。

1.3 对人格的描述相似

一位文化人类学家研究了不同文化下人们对人格描述的相似性:首先呈现给被试一个描述人格的形容词——属于被试所属文化的词语,然后请被试挑选出列表中与其意义接近的5个词,然后进行统计(此法类似于因素分析),最后得到两个维度:支配——服从,和友好——敌意。亦即,各种文化下人们都会从这两个方面来描述和评价他人的人格。人格理论家Hogen解释说,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两个任务是最重要的:相处和超越。支配——服从这个维度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对方是否可能“超越他人”,友好——敌意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是否能与我们和睦相处。Buss则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在进化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他人的力量保持敏感性,因为与一个强大的人为敌,可能会为自己带来危险,而与一个友好的人相处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假如一个人不能分辨他人是否强大(支配与服从),是否友善,那么他可能会被淘汰。因此,正是进化使得人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机制:对他人的强大与友善保持敏感。

另外,大五模型中有四个因素在多数文化背景下都得到了验证: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有争议的是第五个因素。美国人得到的第五个因素为求新性,荷兰人的第五个因素带有政治倾向,保守与激进,匈牙利人的第五因素是真诚与伪善。这似乎告诉我们,整个人类在描述和评价他人时所看重的东西是一致的,其中的差异可以看作是由具体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2.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差异性

跨文化研究的初衷是希望证实人格规律的普遍性,却也由此打开了文化差异研究的大门。实际的研究结果证明,某些西方文化下的理论对非西方文化并不适用。我们知道,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反映了其所持有的基本理论假说。[3]在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下谈论人格,我们会发现,对人格的定义更依赖于不同文化对人格的看法。总的来说,西方的人格定义基于个体本身的独立性,认为行为的动力存在于个体内部。而在多数非西方文化的社会中,行为的动力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个体外部,如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和责任。

2.1对人格动力的理解不同

在讨论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时,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被讨论得最多的一个维度。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一个社会将集体的目标、利益凌驾于个人目标、利益之上,我们就称之为集体主义;反之,如果个人利益被认为比集体利益更重要,我们就称之为个体主义。[4]

个体主义文化崇尚人的自主与独立,因此个体的行为应以最大限度地表达个人的愿望和能力,满足个人兴趣,免受他人与情境的影响为基础,这样才能显示自我存在的价值,否则,个体就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不成熟的。“因为他愿意这样做”是一个人行为的最好理由。因此,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虽然个体主义文化并不否认情境对行为的影响,但与内部特质相比,这种影响显然是次要的。

因此,以个体主义文化为主的西方理论强调个体选择的自主性(而不是受他人、奖励、情境压力的影响)是对行为最好的预测,且能够为个体带来满足感。而责任、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等则被视为是对“真我”的束缚。例如,Deci和Ryan(1991)的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越是基于自主的、自我决定的选择,其行为结果与个体对行为的态度越积极;反之,当个体行为的理由越受到外界的影响,行为结果和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就越消极。[5]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真我”是完全自主的。而在亚洲文化背景下的实验结果却

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