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研究的文化背景
国内对性格的研究报告
国内对性格的研究报告性格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上的特点和倾向。
性格研究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国内,对性格的研究也有着相当的进展。
首先,国内学者对性格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
早期的性格研究主要借鉴了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如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格理论和二十五种人格特质的划分。
然而,在国内的研究中,学者们也根据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提出了一些更具本土特色的性格概念和分类体系。
例如,有研究者提出了“面子性格”、“集体性格”等概念,以反映中国人的特有性格特点。
其次,国内学者对性格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性格往往与人的环境、家庭和个体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国内的研究也探讨了性格与教育、工作、社交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有研究发现,性格特点对个体的学业表现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国内学者还研究了性格与心理健康、情绪和心理疾病的关系。
这些研究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国内学者对性格测量工具的开发和验证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性格测量工具是衡量个体性格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学者们开发了许多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性格测量工具,如“心理素质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等。
这些工具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为评估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国内学者还通过纵向和横向研究性格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索。
性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经历而发生变化。
因此,国内研究者通过追踪研究、跨文化比较等方法,对性格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综上所述,国内对性格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性格定义和分类、性格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性格测量工具的开发和验证到性格发展的过程,国内学者在性格研究领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然而,性格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个体差异的复杂性和主观性评价的困难等。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性格的知识。
流行文化因素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建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流行文化因素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建的影响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全球化的加速,流行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青少年作为一个具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较为突出。
流行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电影、音乐、互联网等方式,不断向青少年传递新的信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探讨流行文化因素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青少年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自我意识、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流行文化不仅能够满足青少年的个人需求和文化消费欲望,而且影响着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对青少年的主体性人格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通过对流行文化因素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形成过程,为青少年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研究方法和内容本文将以文献综述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流行文化因素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建的影响。
文献综述的内容将涵盖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的流行文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问卷调查将针对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群体进行,通过收集和分析实证数据,深入了解青少年主体性人格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态度和主观感受。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描述流行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理解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建的影响机制;3)探讨青少年集体价值观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4)分析不同青少年群体对流行文化的态度和主观感受;5)提出面向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建的相关策略和建议。
3. 研究预期结果和贡献通过对流行文化因素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探讨,本研究预期将得出如下结论:1)流行文化多样性与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2)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主体性人格构成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和文化差异。
3)青少年在接受流行文化的同时,对其中的负面信息和价值观应该保持警觉。
人格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人格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人格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个体差异和相似性,了解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通过跨文化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心理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本文将就人格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进行讨论,并探讨一些相关研究领域。
一、人格定义与跨文化研究重要性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代表着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一致性表现。
人格心理学通过研究人们的个体差异,旨在揭示人类心理的特点和规律。
而跨文化研究则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增进对人格形成及其背后文化因素的理解。
跨文化研究使得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心理异同,并为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提供科学依据。
二、人格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人格心理学跨文化研究方法:1. 跨文化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特征和差异,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构成和塑造因素。
2. 文化比较研究:将不同文化中的人格理念进行比较,在提供深入了解的同时,拓宽了研究范围。
3.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合适的问卷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4. 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手段来观察和测量人格特征,从而探索不同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三、人格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领域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独立性,注重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而集体主义文化则重视群体的利益和集体认同感。
跨文化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个人价值观、自我概念和个体权利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文化价值观念密切相关。
2. 影响人格的文化因素文化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家庭、教育、社会经济状态等。
这些文化因素可以塑造个体的性格特征、行为模式和认知方式。
3. 外部环境与人格跨文化研究还发现,人格特征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不同环境下的文化差异、社会规范以及经历的社会化过程等,都可能对人格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人格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文化因素被认为是对人格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它们都塑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世界观,进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社会和教育等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1. 家庭文化的影响:家庭是个体与文化最早接触的环境之一。
在家庭中,个体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接受文化的灌输。
家庭文化可以体现在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和塑造中。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尊老爱幼,这种价值观的灌输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
同时,家庭文化还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教育方式上。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教育方式对个体的性格与行为影响深远。
2. 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接受的文化。
社会文化包括各种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社会结构和制度等。
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个体成长在一个强调竞争的社会文化中,往往会培养出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价值取向;而生活在一个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社会文化中,个体则更容易形成合作意识和集体利益意识。
社会文化还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等方式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3. 教育文化的影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育文化可以决定一个人接受何种知识和学习何种技能,从而影响其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教育文化注重的内容和方法不同,这也决定了个体的人格特征的培养方向。
例如,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而重视应试教育的教育文化则更注重个体的知识积累和应试技巧的培养。
综上所述,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社会和教育等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接受到不同的文化灌输和教育,从而塑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了解和认知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其所面临的生活经历、处境和文化背景也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
本文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人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家庭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性格等方面。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他们所传递的观念和价值观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在一个爱与尊重的家庭中,孩子受到的教育和培养是积极的,他们有益于建立自信、责任感和独立性。
另一方面,在父母不满意或者脾气不好的家庭中,孩子们生活在紧张和不安全的气氛中,这会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压力的增加,导致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教育环境是指学校、老师和同学等因素。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在学校里,学生们接触到的不仅是学术和课内知识,还有社会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成为品质卓越、自信独立的人。
此外,同学关系也对人格发展有着影响,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朋友和交流机会,从而具有更高效的社交技能和情感素质。
文化环境是指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所接触到的艺术、文学等方面。
每个文化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从而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比如,西方文化注重独立和自由,而东方文化更注重集体和群体的观念。
因此,不同文化的个体在人格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
文化环境也能够影响个体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对情感表达、情感体验以及情感意义的获取都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社会经济环境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条件等方面。
经济状况和个人成长密切相关,缺乏经济条件的人常常缺乏自信和精神上的支持,而相对富有的人则更可能拥有更好的人格特质和社交技能。
社会经济环境还能够影响社会观念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往往会导致个体的不同性格表现。
人格研究的发展趋势
人格研究的发展趋势
人格研究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多维度和综合性:人格研究已经逐渐从以往的单一维度发展为多维度,同时也将不同维度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在内。
例如,五因素模型(大五人格模型)将人格分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个维度,这更全面地描述了个体的人格特点。
2. 文化差异研究:随着全球交流的不断增加,人格研究也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差异和特点。
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人格不仅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塑造。
因此,跨文化和多样性的研究成为人格研究的重要方向。
3. 生物心理学和遗传学的结合:人格研究不再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人格研究中。
例如,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基因和神经机制与人格特点之间的关系,探索人格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4.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人格研究也在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特征和发展,并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运用到人格研究中。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优势和潜能,并关注正向情感、满意度、希望等积极心理特征的发展和影响。
5. 个体差异与临床应用:除了对一般人口的人格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
注人格特征在临床和健康领域的应用。
研究者们通过个体差异的分析,提供针对不同人格特点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方案,以促进个体的健康和心理发展。
总体而言,人格研究正朝着多维度、综合性、跨文化、生物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应用导向等方向发展,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人格特征。
人格类型指标
人格类型指标一、人格类型指标简介人格类型指标,也被称为人格特质指标或人格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人格特质的工具。
它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问卷、自我评估量表或观察工具,对个体在特定人格维度上的表现进行测量。
人格类型指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和劣势,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反应。
此外,人格类型指标也可以用于研究和评估不同人群的人格特质差异。
二、常见的人格类型指标1.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MBTI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格类型指标,它基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理论,将个体分为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由四个字母表示,包括E(外向)和I(内向)、S(实感)和N (直觉)、T(思考)和F(情感)、以及J(判断)和P(感知)。
2.五大维度模型:该模型将人格特质分为五个维度,包括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
每个维度包含了一系列相关的人格特征。
3.九型人格模型:九型人格模型将个体分为九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由一个数字表示。
这些类型包括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浪漫主义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领导者、调停者。
4.卡特尔16因素模型:该模型基于美国心理学家Raymond Cattell的理论,将个体分为16种不同的人格特质,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等。
三、人格类型指标的应用人格类型指标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知:人格类型指标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和行为倾向。
这有助于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以及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2.职业规划:通过人格类型指标,个体可以了解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
例如,某些职业需要特定的人格特质,如责任感、沟通能力或创新能力。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可以帮助个体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3.人际关系:人格类型指标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这有助于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果,减少冲突和误解。
中国大陆地区mbti研究综述
中国大陆地区mbti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大陆地区的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研究的综述可能相对有限。
MBTI是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用于测量个体在感知、判断、思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偏好,将其归类为16个人格类型。
在中国大陆地区,MBTI研究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差异、教育水平、职业背景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到MBTI研究的主题:
1.文化差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一些差异,可能会影响个
体在MBTI分类中的表现。
一些研究可能会关注文化因素对MBTI结果的影响。
2.教育和职业:个体的教育水平和从事的职业可能会与其MBTI
类型有关。
研究可能会关注不同教育和职业群体在MBTI类型上的分布。
3.团队和领导力:MBTI常被用于团队建设和领导力培训。
在中
国大陆地区,研究可能会关注MBTI类型对团队协作和领导风格的影响。
4.人格类型与幸福感、压力等的关系:研究可能会探讨不同MBTI
类型的个体在面对压力、追求幸福感等方面的表现。
请注意,MBTI虽然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受到一些批评,包括其测量特性的争议、科学性的质疑等。
因此,在解读研究结果时,需要考虑到这些方面。
为获取最新的关于中国大陆地区MBTI研究的综述和论文,建议查阅学术数据库、心理学期刊、国内大学的心理学研究部门以及中国心理学会等资源。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格
所谓委婉是要表达的意思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而是用委婉曲折的方式来烘托,从而表情达意。既然 委婉曲折就势必说的话多一些绕的圈大一些,从而不 可避免要违反数量原则,但委婉给听话者留有很大的 思考空间让听者自己体会其意,也是语言含蓄美的表 现手法。
语言的含蓄性
所谓含蓄就是话不明说,委婉曲折,言近 旨远。含蓄的表现风格:隽永、深沉、饱含着 智慧,耐咀嚼、耐揣摩、启发和牵引人们步入 深邃的思维之中。含蓄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 是说反语,也就是说一些“反话”,使用同本 语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 及嘲弄的意思。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它 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运用反语手法,能更好 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看下面一例:有一对青年男女,同窗十二年, 双双参加了工作,时光流逝,姑娘偶然知道她的学 . 友还是个大小伙子时.她把难以启口的话语用省略 式语句传递出来,信是这样写的: “强哥:你好!听说……对吗 若真的话,我 想……” 过了一个星期,姑娘收到他的回信: “小雯,你好!也听说……对吗 若真的话,我也 想……”
• 再看孙犁在《荷花淀》中的描述:“几 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心 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 “老不死的” 。
谢谢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格的关系
中国长期的农业文明中,发展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道家、法家、 佛教、阴阳家、为外围的文化中心,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政治理想是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并以 道德的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自觉遵守、维护这一秩序,大 前提是社会生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1、中国古代的理想从总体上说是道德型,对道德的关注压倒一切,而 中国传统的道德型要求尤为重要的从而形成了道德第一的人格观 念。 2、追求高层次需要,将人的基本需要满足看作是不道德行为,迫使人 轻视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求。将善当作人最完满的极致和全部内 容。 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对社会的重视,对群体如众、 群、民的重视, 儒家文化非常看重文化对社会群体的整合功能,在 他们看来,文化的功能就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
文化与人格研究综述
而是文化 因素,人 的行为与信仰所反映 的不是他 成局部 的特殊性㈣。因此 ,他提倡从个体 出发考 地 97 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传统 。科 察 文化 ,并 提 出了 “ 位与角 色”概念 。 13 年 , 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在 10 —9 0 90 12 年出版 了1卷本 他结合林顿、杜宝娅对原始社会儿童养育,成人 0
关键词 :文化
人格
文化与人 格理论
影响途径
1 引 言 .
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即
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 遗传 与 环境 因素影 响人 格 的形 成与 发展 ,环 内化及个 体社 会 化后所 形成 的稳定 的心 理结 构 和 境 因素 包括胚 胎环 境 、家庭 氛 围 、学 校 教育 、社 行为方式 ,具体表现为气质 、性格 、个性特征 、 思维方式等『 3 ] 。从发生学上讲,文化是 会文化各方面。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文化对人格发 价值观念 、
外 ,本尼迪克特也通过田野研究发表了著名的 ( 仗 化模式》 《 类学与变态》 等著作 ,提出文化具 、 人 有将人的行为调整到合乎其标准的功能,使该领域
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世纪中后 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上。 9 林顿 、卡丁纳等人在本尼迪克特研究思想的 期 ,泰勒在其著作 始文化 :对神话 、哲学 、 宗教 、艺术和习俗发展的研究》 提出了文化人类 指导下 ,致力于整合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的成果 。 学 的观点 ,堪称文化 与人 格研究 的现代开端1 他认为社会是靠社会 中的个体之间的互惠关系推 6 1 。 17 年人类学家鲍亚士 ,他在 始人 的心智》 动 的 ,文化 除 了社会 整 体 的共 同特 征外 ,由于 个 87 书中指 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 的不是遗传 因素 , 体 或小 群体 之 间所 掌握 的知 识 或技术 的差别 又 形
社会与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社会与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都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本文将探讨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于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和信念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社会和文化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反映了这个社会和文化对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的理解。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来自教育、家庭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观念和理念,这些观念和理念对于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决定了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和价值评判。
例如,在一个强调个人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和包容不同观点。
相反,如果一个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和传统价值观,个体可能更强调社会规范和集体利益,相对而言可能对他人持有更多的批判态度。
这些对他人的态度和评判基于文化环境获得的信息以及他们所接受的社交化过程。
除了价值观和社交态度外,社会和文化环境还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模式和交往方式。
在一个强调个人竞争和成功的社会中,个体可能更倾向于自我主义和竞争,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
相比之下,在一个重视团队合作和共同利益的文化中,个体更倾向于分享和关怀他人的需求。
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受到他们所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一种被塑造和适应的结果。
此外,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一系列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期望,这些规范和期望塑造了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对于社会角色的期待。
例如,在一个主张男子汉气质和强壮形象的社会中,男性往往会被社会期待去表现出坚强和勇敢的一面。
女性则可能被期望体现出柔顺和善良的性格。
这种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塑造和制约,个体往往会试图符合这些期待以得到社会认同。
综上所述,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和自我认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格的文化背景
人格的文化背景在我看来,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获益匪浅。
这本书不仅内容深刻细腻,同时还有很多标新立异的地方。
经几天的思考,我对书中的某些一小部分的阐述仍不能理解,但是我对书中的某些内容很感兴趣,现在有感而发谈谈自己对书中某些观点的分析和看法。
1、本书的第一章节为“个体、文化与社会”,我最好奇的是关于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的辩证分析,作者着重阐述了两者对于人的行为动机影响的具体表现,但还没有深入分析两者与人的行为的关系,也没有从侧面分析两者于人的行为的作用的分析和影响。
所以我倒想谈谈我对于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的个人看法。
首先,关于生理需要,顾名思义,是人类存在可能必不可少的内在与外在一致的渴求。
它主要包括食物需求、睡眠需求、避痛需求、性的满足等等。
生理需要可能是人类无法抗拒的需要,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它的地位与价值未必有如此的稳定。
比如说,一个禁欲主义者,他可能可以完全地做到对性的满足的排斥,所以正如作者所言,生理需要对于人的行为的意义我们是不可能给予它绝对化的判定。
心理需求是我比较关注的方面,这让我想起了前些日子我们在学习中的关于屈原人物性格分析的探讨,所以我想借此为典型谈谈自己对心理需求与人的行为关系的看法。
为此,我觉得我应该把屈原为什么会投河自尽作为论述的基点。
我曾不知一次地在思考,屈原为什么会死?很多人会认同他的自杀只是源于其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和事与愿违的伤感。
但是我对此却有不同的观点。
我认为屈原的死并不是如此,而我恰恰赞赏他的决定。
屈原选择了死亡,这要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谈起,我想这些因素的形成就如作者在后两章所谈到的“文化模式”吧。
人生存在的价值在于什么,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在短短的数十年生命中完成自己“所愿”完成或“违愿”完成的事,“所愿”是主动性的阐述,是人们把握自己命运并自我规划完成自我价值的方式;相反地,“违愿”是指人们被动的完成人生路程的方式。
“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及其教育意义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J o u r n l a o f J i a n g x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S பைடு நூலகம்i o l a S c i e n c e s )
F e b . 2 0 1 4
On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Re s e a r c h o f Cu l t u r e a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y t o Ed u c a t i o n
Z H A N G G u a n g - j i e
实 现 共 同学 习 。 关 注个 体 成长 中 的 亚文 化 。 关 键 词 : 文 化 与 人格 ; 儿童教养方式 ; 文化模式 ; 教 育 意 义 中 圈分 类 号 : G 4 0—0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l 0 0 5—3 6 3 8 ( 2 0 1 4 ) 0 1 —0 0 1 9—0 5
( S c h o o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 Mi n z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1 , C h i n a )
Ab s t ac r t :S i n c e t h e 2 0 t h c e n t u r y ,An t h r o p o l o g y s t u d i e s o f c u l t u r e a n d p e so r n a l i t y h a v e s h o we d i n t e r a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o c i e t y a n d c u l t u r e a n d er p s o n a l i y.I t n l f u e n c e d b y F eu r d ' s 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 i n i t s e a r l y t i me ,t h e s c h ol o f c u l t u e r a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y el b i e v e d t h a t d i f e r e n t c h i l d ea r r i n g p a t t e ns r i n d i fe en r t c u l t u r e s f o r me d d i f e en r t t y es p o f er p so n a l i t y .D u r i n g 1 9 3 0 s 一 1 9 4 0 s , t h e e.a r r c h o f e u l t u r a l p a t t e ns r f o d i f e en r t c o mmu n i t y wa s d o n e . S i n c e 1 9 6 0 s ,c u l t u r e a n d er p s o n a l i t y t u r n t o c r o s s - c u l t u r l a r e s e a r c h .No w d a y s .t h e es r e a ch r o f C u l t u e r a n d P e r s o n li a t y c a n e b a p p l i e d i n v a r i o u s e d u c a i t o n a l s e c t o s,s r u c h a s f a mi l y c u l t u e r a n d c o mmu n i y t c u l t u r e , g e n d e r e d u c a t i o n , s e x e d u c a t i o n , n e w me d i a t o c o mmo n l y l e a ni r n g ,a n d t o f o c u s o n he t s u b - c u l t u r e f o i n d i v i d u a l s . Ke y Wo r d s :c u l t u e r nd a er p s o n a l i t y ; c h i l d ea r r i n g p a t t e r n s ; p a t t e r n s o f c u l t u r e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i g n i i f c a mc e
人格成因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人格,作为个体心理特征的集合,是每个人独特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总结人格成因的各个方面,分析其相互作用,以期为理解人格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遗传因素1. 遗传对人格的影响遗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个体的基因决定了其心理和行为的基本倾向。
例如,研究表明,某些人格特质,如神经质、外向性等,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2.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遗传与环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
遗传提供了人格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而环境则通过塑造个体的经历和体验,将这些可能性转化为具体的人格特质。
三、环境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是人格形成的第一课堂。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同伴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3.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格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社会规范、宗教信仰等,都会塑造个体独特的人格特质。
四、教育因素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价值观的传承等,都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同伴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3.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通过媒体、文化、法律等途径,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广泛影响。
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五、心理因素1. 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在人格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个体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认知结构等,都会影响其人格特质。
2. 情绪因素情绪因素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情绪稳定性等,都会影响其人格特质。
3. 动机因素动机因素是推动个体行为和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动机水平、动机类型等,都会影响其人格特质。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特征、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等个性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探讨其对我们理解人类个体差异和发展的意义。
1. 基于大数据的人格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来研究人格心理学。
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行为数据以及个体在网上留下的痕迹,研究者可以获取更为真实和全面的个体行为信息。
例如,可以通过个体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内容和频率来探究其口头表达风格、情感倾向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特征。
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方法对更大范围、更多层面的人格特征进行分析和展示,为人格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2. 人格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融合近年来,人格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逐渐兴起,这一领域被称为神经心理学。
通过使用脑成像技术和神经生物学方法,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人类大脑在不同行为和情绪状态下的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人格形成和表现的神经机制。
例如,通过研究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和神经传递物质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发现不同的人格特征与脑区结构、功能的差异相关。
这一研究方向的兴起为我们全面理解人格心理学提供了新的实证基础。
3. 跨文化人格心理学研究过去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社会的样本上,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对人格形成和表现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心理学差异,开展了一系列的跨文化人格比较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人格特征存在差异,比如东亚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人际依存,而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体主义和自我独立。
这一跨文化研究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更具全球视野的人格心理学研究范式和观察视角,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4. 非线性和动态人格心理学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线性模型,忽视了人格发展和变化的动态性质。
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影响
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影响概述:个体人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其中文化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文化是指一定地域、民族或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行为规范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塑造其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等。
本文将探讨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影响,并举例说明。
一、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塑造文化背景对个体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问题的看法、解决方式和思考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东方文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注重上下文关系和细节,而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个体主义和逻辑思维。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决策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
二、文化对情感表达的影响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个体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同文化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某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内敛、保持冷静,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情感表达可能更直接、外放。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人际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的适应性。
三、文化对行为模式的塑造文化背景对个体的行为模式也产生显著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社会角色、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文化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被强调,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更受重视。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社交能力和道德观念等。
四、文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文化背景对个体的自我认同也有深远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自我认同的侧重点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文化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可能更加强调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可能更加强调独立性和自我实现。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等。
结论: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行为模式和自我认同。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人格类型发展史
人格类型发展史人格类型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多样的过程,它涵盖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以下是对各个时期人格类型发展史的概述:1. 古代理论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探讨人格类型的相关问题。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人格分为活跃的、冷静的和激动的人。
然而,早期的人格类型理论大多基于哲学和文学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2. 中世纪在中世纪,随着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影响,人格类型理论开始涉及人类的灵魂和精神层面。
例如,根据中世纪占星术,人的性格和命运受到天体影响。
这些理论为后来的人格类型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基础。
3. 近代心理学在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对人格类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提出了第一个科学的人格类型理论。
他认为,人格类型是由个体在感觉、判断和情绪方面的差异决定的。
此后,其他心理学家提出了更多的人格类型理论,如卡特尔的特质论和艾森克的生物遗传论。
4. 现代理论现代人格类型理论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五人格模型,它将人格划分为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和神经质五个维度。
此外,还有基于文化角度的人格类型理论,如霍尔的文化相对论和米德的象征互动论。
5. 遗传学与生物学近年来,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为理解人格类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对人格特质的影响很大,某些基因与人格特质存在关联。
此外,神经生物学的研究也揭示了大脑结构和功能与人格类型之间的关系。
6. 社会学与文化社会学和文化因素对人格类型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相对论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类型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涉及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人际关系等方面。
社会阶层、性别角色、家庭背景等社会因素也会对人格类型产生影响。
7. 心理治疗与辅导心理治疗和辅导是人格类型理论应用的重要领域。
根据不同的人格类型,心理治疗师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精神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研究的文化背景马一波(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摘 要]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心理学研究是将文化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
文章综述了文化心理学在两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性和差异。
当代心理学主要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全人类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属于各文化的本土心理学。
[关键词]文化;人格;共性;差异性文化是多学科的研究主题,尤其是人类学的主题,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人格也是多学科的研究主题,主要是心理学的主题,目的是了解人的共性、群体之间的差异、个体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人格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也正是通过人这个载体而得以延续。
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也会影响文化的变迁。
[1]近年来,很多心理学家将文化当作人格研究的变量之一,研究不同文化成员之间人格的差异及共性,这一领域被称为文化心理学。
这是人类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是某一社会的文化对在该文化中成长的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
目前,以文化为变量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性和差异。
本文拟综述这两方面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对其作出评价。
1.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同性将文化纳入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源于人类学的启发和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家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初衷是为了验证心理规律的普遍性。
结果发现,尽管不同文化下人们有大相径庭的生活方式,但是在某些方面,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却有诸多相似之处。
1.1 对男女人格的态度相似Williams 和Best曾经调查了30个国家的被试对男女人格的态度问题,[2]其中有西欧国家如德国、荷兰、意大利等,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美洲国家如委内瑞拉,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等。
研究中向被试呈现300个描述特质的形容词,要求被试评价其中的某个词是否与男性或女性有关。
在各种文化中得到的结论非常相似:攻击性、冒险性、傲慢、粗心等形容词大都与男性联系在一起,而有耐心、优雅、原谅、温暖、害怕等形容词更多地与女性有关。
也就是说,各种文化对男女两性的性格描述十分相似。
Williams 和Best 认为这是由于各种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待是相似的,都希望(并认为)男性更加强壮,诸如士兵、建筑之类的职业是更适合男性,而认为女性比较柔弱、细心,希望女性从事教师、护士等职业。
长期以来,各种文化都形成了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也是相似的,这也说明性别差异本身就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1.2 情绪体验相似情绪体验具有共同性最早的证据来自进化论创始人Darwin,他认为全人类有相似的身体结构及心理特征。
后来,Ekman也证实,人类对六种基本情绪状态的表达是共同的:快乐、难过、愤怒、恐惧、厌恶、惊讶,即便是先天失明的儿童(没有模仿的作用)对几种基本情绪的表达也与常人无异。
[2]Ekman还研究了人们对事件的情绪体验,如让被试想像某个情境如:“你的孩子夭折了。
”然后记录被试的表情,发现这种情况下被试呈现的表情在后来的研究阶段里更容易为他人辨认,说明人类对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情绪的方式都是相似的。
也有心理学家曾经发现,在某些文化中,似乎人们缺乏对某种情绪的体验。
例如,当一个塔希提(Tahitian)的儿童在争斗中死亡,他的父母并未显出伤心的表情,相反,他们微笑着,在他们的语言里没有“伤心”这个词。
那么是他们缺少对“伤心”这种情绪的体验吗?对此,Pinker解释说,没有对应的词并不意味着没有对情绪的体验,例如德语“Schadenfreude”意为:幸灾乐祸, 即对他人的不幸感到高兴,英语并无与此对应的词,那么,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他可能会说:“让我想想……对他人的不幸感到高兴……你是说有这样一个词?真酷!”当敌人遇到不幸时人们都可能有这种情绪体验,但不一定每种文化都有一个特定的词语来描述这种体验,没有对应的词语描述并不意味着没有某种情绪体验。
总之,尽管各种文化用来表达情绪的词语不同,有的文化甚至没有特定的词来表达某种情绪,但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与体验仍然是有共同性的。
1.3 对人格的描述相似一位文化人类学家研究了不同文化下人们对人格描述的相似性:首先呈现给被试一个描述人格的形容词——属于被试所属文化的词语,然后请被试挑选出列表中与其意义接近的5个词,然后进行统计(此法类似于因素分析),最后得到两个维度:支配——服从,和友好——敌意。
亦即,各种文化下人们都会从这两个方面来描述和评价他人的人格。
人格理论家Hogen解释说,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两个任务是最重要的:相处和超越。
支配——服从这个维度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对方是否可能“超越他人”,友好——敌意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是否能与我们和睦相处。
Buss则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在进化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他人的力量保持敏感性,因为与一个强大的人为敌,可能会为自己带来危险,而与一个友好的人相处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
假如一个人不能分辨他人是否强大(支配与服从),是否友善,那么他可能会被淘汰。
因此,正是进化使得人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机制:对他人的强大与友善保持敏感。
另外,大五模型中有四个因素在多数文化背景下都得到了验证: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有争议的是第五个因素。
美国人得到的第五个因素为求新性,荷兰人的第五个因素带有政治倾向,保守与激进,匈牙利人的第五因素是真诚与伪善。
这似乎告诉我们,整个人类在描述和评价他人时所看重的东西是一致的,其中的差异可以看作是由具体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2.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差异性跨文化研究的初衷是希望证实人格规律的普遍性,却也由此打开了文化差异研究的大门。
实际的研究结果证明,某些西方文化下的理论对非西方文化并不适用。
我们知道,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反映了其所持有的基本理论假说。
[3]在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下谈论人格,我们会发现,对人格的定义更依赖于不同文化对人格的看法。
总的来说,西方的人格定义基于个体本身的独立性,认为行为的动力存在于个体内部。
而在多数非西方文化的社会中,行为的动力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个体外部,如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和责任。
2.1对人格动力的理解不同在讨论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时,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被讨论得最多的一个维度。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一个社会将集体的目标、利益凌驾于个人目标、利益之上,我们就称之为集体主义;反之,如果个人利益被认为比集体利益更重要,我们就称之为个体主义。
[4]个体主义文化崇尚人的自主与独立,因此个体的行为应以最大限度地表达个人的愿望和能力,满足个人兴趣,免受他人与情境的影响为基础,这样才能显示自我存在的价值,否则,个体就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不成熟的。
“因为他愿意这样做”是一个人行为的最好理由。
因此,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
虽然个体主义文化并不否认情境对行为的影响,但与内部特质相比,这种影响显然是次要的。
因此,以个体主义文化为主的西方理论强调个体选择的自主性(而不是受他人、奖励、情境压力的影响)是对行为最好的预测,且能够为个体带来满足感。
而责任、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等则被视为是对“真我”的束缚。
例如,Deci和Ryan(1991)的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越是基于自主的、自我决定的选择,其行为结果与个体对行为的态度越积极;反之,当个体行为的理由越受到外界的影响,行为结果和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就越消极。
[5]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真我”是完全自主的。
而在亚洲文化背景下的实验结果却213不尽相同。
例如,当助人行为是为了迎合社会的期望而并非出于个人意愿时,美国人感受到的满足感较低;而印度人在两种情况下的满足感水平相同。
[6]另有一项对婚姻幸福感的研究:美国被试认为,美满的婚姻是建立在浪漫的爱情、彼此吸引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是个体选择的结果,而研究中的印度被试的婚姻是由家长安排的。
研究结果发现,结婚几年后,印度被试比美国被试对伴侣的爱更加强烈。
同样,美籍华人与美籍日本人的孩子在完成母亲为他们挑选的任务时,比完成自己选择的任务表现出更高的兴趣水平。
由此看来,集体主义文化下的行为动力并非完全来自于个体内部,而是更多地受到外部社会关系的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就是要与他人建立紧密的联系。
因此,考虑他人的愿望和需要对个体来说是很自然的事,社会责任与人际关系正是个体表达自我的方式。
如果人是独立自主、与他人和社会分离的,那么自我决策的动力当然来自于个体内部;但如果个人被理解为与他人相互依赖的,我们就必须重新考察有关的概念了。
用依赖的动力模型来看,行为不但不能避免社会背景的影响,而且与社会义务、他人的期望密不可分。
例如,在西方,与他人合作可能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放弃自我,而在日本则并非如此,合作是表达自我、增强自我的更好的方式。
同样,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人都听过“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的古老的故事,中国人总是教育孩子要互相团结。
对中国人来说,与他人和睦相处比表达自我的愿望更加重要。
在美国,客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而在日本,主人会为客人准备他认为客人会喜欢的食物,而客人也会尽量愉快地去享受并大加赞赏。
如果让客人自己来做决定反而会使其为难。
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其实是避免伤害他人,避免使他人不便与尴尬。
2.2 自我的概念不同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它代表了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我们如何行动和如何统一我们的机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William James认为只有在理解了自我的背景下才能理解所有的心理过程。
自我是有关一个人的全部描述,人们常用来指代自我的词有:“我”、“我自己”、“我的”等。
对自我的描述与个体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很多人都有自我描述的经历,最常见的是在一个新的集体中,集体成员轮流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在中国人的自我描述中常涉及到家庭、籍贯、职业(职位),甚至婚姻状况,这些都是我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并非来自个体内部的信息。
而大多数美国人在被问及“你是谁”时,会回答自己的名字、工作及兴趣、爱好。
因为在强调独立自我的社会中,个人特质是独一无二的。
而在强调群体依赖的社会中,个人身份是基于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关系,当被问及“你是谁”时,个人会回答他所属的群体,如所属城镇和家庭等。
自我增强是一种与自我有关的动机过程,指个体试图寻找那些有利于维持或提高自尊的信息。
两种文化下维护自尊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西方,自我增强、自我服务偏向是为了使个人成为一个独特的、自主的个体。
为提高自尊水平而更加关注对自身的积极评价与认可,甚至偏袒。
而在东方文化中,人们需要与他人互相依赖。
为了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首先应认同什么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标准,然后寻找自身与标准的差距。